導航:首頁 > 加盟費用 > 求加盟慈善公司

求加盟慈善公司

發布時間:2021-05-15 09:50:26

㈠ 有沒有民政局的朋友,我想做注冊慈善機構,不是基金會,那個咱做不來

看看這篇文章也許對你有幫助:

近年來,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令世人矚目,國際地位不斷上升。同時中國在向市場經濟轉軌過程中,引發了許多社會矛盾和問題,如:貧富懸殊、社會保障不健全、環境惡化、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均衡等等。為解決這些問題,黨的十六大四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全面構建和諧社會這一長期發展目標。而慈善事業是完成這一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如:《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所指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健全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相銜接的社會保障體系。」因此,大力發展中國的慈善事業應是當前的一項重要任務和工作內容。

然而,目前中國慈善事業的發展嚴重滯後,與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狀況以及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極不相稱。有資料表明,2002年中國大陸人均捐款(主要是捐給各大官辦的慈善機構)為0.92元人民幣,總額約10億,僅占當年 GDP(102,398萬億)的萬分之一,而2003年美國私人捐款人均828.7美元,總額為2,410億美元,占當年GDP(110,193萬億)的 2.19%。考慮到中美人均收入差異後,中美人均慈善捐款尚相差7,300多倍。雖然根據最新數據:中國2005年民政部門接收的捐款已達29億元人民幣,加上一些民間慈善機構接收的捐款將達30-40億元人民幣,而與2005年18萬億的GDP相比:僅占約五千分之一,比例仍然很低。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因素:

一、有關慈善事業方面的法律法規嚴重缺乏,現行的法律法規法制層次低:

迄今為止,我們現行的有關慈善事業方面的法律僅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1999)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法》(1993)。此外,就是一些行政法規和主管部門規章。這一狀況造成目前我國慈善事業無法可依,使慈善事業很難在這樣的法律環境和條件下得到發展。

二、慈善主體不明確,慈善機構體制和管理落後:

1.目前合法的慈善機構都不具備獨立的法人地位。登記注冊要掛靠一個業務主管單位,而這些主管單位基本上是政府部門或政府授權的組織。這使得慈善機構在法律和行政體系中層次都不高。政府依舊在慈善事業中扮演著主要角色,政府辦慈善的現象普遍存在。這不僅大大阻礙了慈善機構的建立和准入,使得慈善機構的數量遠遠不能滿足慈善救助所需;而且造成慈善機構權責不清,效率低下。

2.由於長期受計劃經濟體制影響,現有的許多慈善機構普遍體制陳舊,管理模式和資金運作缺乏專業化,與國外的慈善機構有很大差距,難以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三、社會捐助機制不完善,渠道不暢通,捐助信息欠透明:

1.缺乏普遍的激勵機制:目前給予慈善機構捐贈全額免稅的,僅限於中華慈善總會與中國紅十字會等五家慈善機構。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大多數中小慈善機構和公眾的捐助熱情。

2.對於善款的分配和用途,缺乏有效的監督和信息查詢系統。善款的來源、運用和去向等信息不透明,導致慈善機構和捐助活動的公信力不足。

從近年來社會捐助的實際情況來看,中國公眾對慈善事業和社會捐助活動均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和強烈的意願。但上述問題影響了中國民間慈善事業的發展。然而,值得慶幸的是:許多政府部門也開始意識到這些問題的嚴重性和緊迫性。所以無論官方還是民間要求盡快對慈善事業立法的呼聲日益高漲。

對此,本人提議人大法工委和民政部盡快開展和推動對上述問題的立法起草工作,以有力推動我國慈善事業的發展。主要有如下幾點:

1.盡快制訂一部完備的《慈善事業法》,給予慈善事業和社會捐贈活動以法律上的保障和監督。

2.政府應轉換在慈善事業中的角色,逐漸淡出捐助的主體市場,而主要擔負起立法、監督、檢查、評估、審計、執法等職能,不能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

3.給予慈善機構以獨立法人地位,取消慈善機構的登記注冊要掛靠一個業務主管單位的規定,對慈善機構的性質、使命、運作和管理模式應作出明確規定。

4.擴大給予慈善捐助的免稅待遇,提高慈善捐助的宣傳力度,多方拓展捐助渠道,對籌集善款建立嚴格的審核和監督機制,隨時公布善款的來源和流向並建立完全透明的公眾查詢系統。

稚嫩的負重者

希望工程的那雙大眼睛盯著我們看了十多年,使人們以為,捐資助學已經蔚然成風。每逢自然災害,民政部門總能及時反應,普通人從單位里的捐款攤派上,切身體會到,自己已經在參與慈善了——連自己都在其中了,中國那麼大,肯定是人人參與了。

然而,實際上中國的慈善事業還非常稚嫩。

目前,全國城鎮享受低保的生活困難人口有2000多萬,農村居住著數千萬貧困人口,全國還有約6000萬殘疾人口,有近200萬流動兒童失學輟學。任務不可謂不嚴峻。

然而,中國慈善機構的絕對數字非常少。目前全國登記在冊的非營利民間組織為28萬家——其中許多是官方和半官方的,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民間組織,與慈善有關的則更少。而美國早在1990年,就已經有140多萬家非營利民間機構。

在我國,「慈善」的定義還非常混亂,跟國際慣例不同的是,在扶貧、賑災、助學等傳統的慈善項目以外,環境保護、文化保護、精神文明建設等許多「公益」范疇的組織和活動,並未被包括在「慈善」這個概念中。慈善的影響面過於狹隘。

同慈善機構數量少相對應,我國慈善機構的募捐能力弱,執行能力也弱。2004年,全國395家慈善(總、協)會共募集資金16.9億元,支出10.2億元。在北京這個全國最富裕的城市之一,北京慈善協會兩年來的個人捐助名單里,捐款10萬元的,竟然已經能排進前四名。

一份慈善公益組織的調查顯示,國內工商注冊登記的企業超過1000萬家,有過捐贈紀錄的不超過10萬家,即99%的企業從來沒有參與過捐贈;很多公民認為慈善是政府的救濟行為,和個人關系不大,捐助行為也主要是通過單位、學校、街道被動捐贈,「經常主動捐贈」的人數很少;1998年我國人均慈善捐助只有1 美元,到2000年,人均慈善捐助竟然下降到不足1元人民幣。而有些國家,如美國,70%以上家庭都對慈善事業有某種程度的捐贈,平均每年每個家庭捐贈 900美元,占家庭總收入的2.2%。

在許多發達國家,慈善也是社會財富再次分攤的連通器,從稅務上、宣傳上、道義上,支持富人回饋社會。然而在我國,20%的城鎮富裕家庭佔有著社會財富的50%,他們在捐助上的支出卻少得可憐。

可以說,現在支撐我國慈善事業的,一方面是基數巨大的普通人的愛心,另一方面是來自海外的善款。

遭遇信任危機

在我國,慈善機構一手負責募集錢款物資,一手要分派實施,沒有募捐和執行的專業分工,公示與監督機制建立也較遲,善款使用的隨意性大,使得慈善機構的公信力和效率經常被質疑。

普通市民張先生2002年捐助了一個西部農村的女孩子上學,雙方交換地址名字便於聯系,三年後孩子小學畢業,給他寫來感謝信,竟然開頭稱呼其為「阿姨」,並且署名已經不是當年慈善機構交給他的名字。

另一位李小姐,經過慈善機構介紹與一個當地兒童結對資助其上學。孩子和家長給她打電話,勸她千萬不要把錢匯給學校,說那樣的話錢會被剝層皮,不能完全到她們手上。李小姐相信了她們,然而半年後,學校卻告訴她,那戶人家拿到錢並沒有用在孩子身上,孩子依然失學。李小姐說,現在不知道相信哪邊好,索性不繼續捐助了。

那些希望跟蹤捐助情況的人,或多或少遇到過類似的疑惑。信任,是堵在大多數人面前的一道牆,使他們決定幫助他人的時候寧可去找看得見的某一個人,而不掏給任何組織。

志願者與法律困境

志願者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慈善事業的重要指標,與付錢相比,志願服務體現了公民對社會的熱情。在我國,大型活動、地方慶典能招募到不少志願者,而平日里的公益活動、社區活動,卻應者寥寥。青年志願者活動近年來蓬勃開展,大部分是依賴在校大學生的力量。

我國慈善事業管理上也存在瓶頸。現在涉及慈善方面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基金會管理條例》等三部法規,已經不能適應慈善事業迅猛發展的需要。

慈善機構的認定、注冊、管理、監督,公益事業的產權、融投資、轉讓等實際已經發生的問題,都沒有法律可以參照。對福利演出、私人捐贈等社會上廣泛開展的活動,都只有一事一議的條理加以規范,而沒有綱領性的規范。在民政部門,非營利組織和營利的社團,都在一個口登記,另一些非營利的企業,又不可以在民政部門登記。

無名分、無收據、無宣傳資格,使許多草根非營利項目無法獲得更大的生存空間。

海外華人是慈善主力軍

假如說近20年的慈善事業已經有了迅速的發展,那麼其中最大的兩股力量就是以政府牽頭的民政部門和海外華人與國際組織。

海外華人楊應瑞的經歷頗有代表性。他自己收養了一個孩子以後,感到生活變得更加有意義,因此希望在中國捐助一家孤兒院。

那是1999年,外資建設福利院在中國還沒有先例,更無法律可依。從有這個念頭開始,與中國民政部門的接觸,到最後把這件事辦成,楊應瑞花費了整整5年的時間。

期間,民政部門派考察組赴美國考察殯葬事業,因為中國人傳統的避諱觀念,沒有華人願意接待。楊應瑞聞訊當即安排自己的公司幫忙解決了這個麻煩問題,這才使官員們理解了這位想做善事的人的誠意和能力。

就是經過類似的一層層深入了解,一次次開誠布公,楊應瑞最後才找到一個合適的途徑,由其與天津武清的民政局合資開辦了「和平之君兒童福利院」。楊還為中國引進了對福利機構管理很有經驗的國際組織宣明會來主持福利院的日常工作,後者經過考察也決定投入資金,形成三方合資,目前總投資已經超過千萬。

像楊應瑞這樣的海外華人不在少數,可以說,幾乎每家基層慈善組織的活躍分子名單上,絕大多數都是因為親緣、地域或項目合作而掛上號的海外華人。

但我們也必須看到,參加中國內地慈善活動的華人,多數是早就移民海外的上一代。年輕的海外一代雖然生活風光者不少,但對大陸慈善事業慷慨解囊乃至親力親為者,鳳毛麟角。

國際組織的忙碌身影

目前,在中國活躍的海外慈善組織也越來越多,資格最長的有十幾年。從重大自然災害的捐助,到深入社區的精耕細作,在各個慈善領域,均有海外機構的影子,其中有海外華人為主的港台地區機構,也有本著國際主義精神來援助中國的國際組織。

國際獅子會從上世紀90年代起向中國提供服務和資金,至今投入資金約2000萬美金,並在深圳建立了分會;台灣慈濟慈善基金會,從1991年開始對大陸特大洪澇災害進行賑災;香港樂施會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就在中國西南地區開展扶貧項目;世界宣明會向民政部「明天計劃」捐贈400萬港幣,是此計劃目前接受的最大一筆社會捐贈資金;奧比斯(ORBIS)從1982年以來已經使3500多名眼疾患者重見光明……此外,活躍在中國的主要海外組織還有: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英國救助兒童會、無國界醫生組織、香港東華三院等。

這些國際組織,給中國的慈善事業帶來的良性影響絕不止於銀行賬號上的數字。他們帶來了國際通行的行業規范:尊重知識、高效管理、有機援助、志願服務、重視推廣。這些觀念,在上世紀末為剛起步的中國慈善事業樹立了典範。比如英國救助兒童會提出從防虐待開始堵住兒童流浪社會的源頭、以小家庭單元代替機構照顧、讓兒童自己參與到計劃中來表達意見等,都給以往的兒童救助工作提出了新思路。

不過,國際組織在中國開展的活動現在仍舊有一定的限制,許多項目他們必須和指定的合作方共同進行。如何能更加有效地發揮他們的積極作用,更多地從他們身上學習經驗,與他們合作培養出更多的本土慈善專業人才,是值得挖掘的課題。

㈡ 前幾天在電視上看到一個人,很感動,他是大慈善家,幫助了很多人脫貧…他叫陳懷德,請問如何加盟他的公司

是的,他是個大慈善家,他在大學就賺了6000萬,他說要在有生之年捐100個億人民幣,並培養出最有愛心、最和諧、最團結、最有社會責任感的志願隊伍,明您是誰,加QQ的目的是什麼,謝謝)

㈢ 注冊慈善組織需要走哪些手續

受理機構:當地民政局
辦理程序:
1、申請籌備。經有關業務主管單位同意,由發起人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下列文件:
(1)籌備申請書;
(2)社會團體名稱預先核准申請表;
(3)籌備成立社會團體申請表;
(4)業務主管單位批准籌備的文件;
(5)辦公場所產權、使用權證明;
(6)驗資報告(會計師事務所辦理);一般不得低於3萬元。
(7)發起人和擬任負責人基本情況表、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
(8)章程草案(參照《社會團體章程示範文體》);
(9)初步可以確定的會員名冊,一般需有50個以上的個人會員或者30人以上的單位會員(個人會員、單位會員混合組成的,會員總數不得少於50個)。
以上文件均一式兩份。
2、受理審查。登記管理機關自收到申請籌備的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60日內,由工作人員提出受理意見,報科室領導審核,最後報局分管領導審批,並以書面形式作出批准籌備或者不批准籌備的決定。對不批准籌備的,要向發起人說明理由。超過60日受理時限,登記管理機關沒有作出決定,或對登記管理機關作出不予批准籌備的決定有疑義,發起人可以申請復議。
3、申請成立登記。經登記管理機關批准籌備成立之日起6個月內召開會員大會或會員代表大會,通過章程,產生執行機構、法定代表人和負責人,可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成立登記,並提交下列文件:
(1)業務主管單位的批復文件;
(2)社會團體法定代表人簽署的登記申請書;
(3)會員代表大會或會員大會紀要;
(4)章程和章程核准表;
(5)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表;
(6)社會團體法定代表人登記表;
(7)社會團體負責人備案表;
(8)秘書長以上負責人所在單位人事部門審查蓋章的個人簡歷表;
(9)組織或人事部門批准黨政機關領導幹部兼任社會團體領導職務的文件;
(10)登記管理機關要求的其它材料。
4、登記審批。登記管理機關自收到社會團體申請成立登記的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20日內,由工作人員提出審查意見,報科室領導審核,最後報主管領導批准。對符合登記條件准予登記的,發給《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對不符合登記條件或因其他原因不予登記的,要將不予登記的決定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申請人對不予登記的決定不服,有權申請復議。
5、公告和備案事項。對已登記成立的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機關開具公告證明,並將其印章樣式和銀行帳號備案。
6、將社會團體登記成立的有關文件整理、存檔。

㈣ 與慈善機構合作的方式

勸你一句,如果你們公司沒有足夠的做慈善的預算的話,我看找官方慈善機構的想法還是算了,慈善不是那麼好做得,說是慈善其實它會給你指定指標的或有事就找你,直到把你找煩了算,但是還不能不辦。

我朋友的公司就吃過這樣的虧

我看倒不如找一些民間的慈善機構,做贊助商,贊助一些活動,或其他方式,這樣更能提升企業形象

而且官方的慈善機構他們不缺錢,而民間的慈善機構很缺錢,你把100萬給官方叫錦上添花,把100萬給民間叫雪中送炭,你說那個值?而且你會得到應有的尊重,而這在官方是不會有的

㈤ 我們公司想搞一次慈善捐助活動,請問我該怎麼和慈善機構溝通

可以直接聯系當地的紅十字會、志願者協會或者名氣較大的公益組織(例如壹基金、寶貝回家協會等等),主要要談的就是捐助的大致金額、捐助的形式、通過這次捐助達到的目的等等。
最後一點要先自己考慮清楚,如果只是單純的捐款,形式上可以簡單些。但如果要表現企業社會責任心等等提升企業形象的目的,在宣傳上要下很大的功夫。
以上。
個人建議,僅供參考,祝好運。

㈥ 我公司是私營企業 想辦一個慈善基金 請問需要什麼步驟和注意事項 怎麼做呀在線等

2004年2月4日,國務院第39次常務會議通過的《基金會管理條例》,允許私營企業設立非公募基金會

按照國務院2004年6月1日頒布的《基金會管理條例》第八條,企業慈善基金會成立的條件如下:·特定的公益目的而設立;·非公募基金會的原始基金不低於200萬元人民幣,原始基金必須為到賬貨幣資金;·有規范的名稱、章程、組織機構以及與其開展活動相適應的專職工作人員;·有固定的住所;·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企業慈善基金會的申請,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即各省民政廳)提交下列文件:

1、申請書; 2、章程草案; 3、驗資證明和住所證明;4、理事名單、身份證明以及擬任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簡歷; 5、業務主管單位同意設立的文件。.

http://cn.arkoo.com/diaryfiles/showpage.aspx?username=cary&articleid=

㈦ 我們有幾個慈善品牌

放眼當下中國,能稱得上有全國號召力的慈善品牌如晨星般寥寥。這實在是一件極為槽糕的事情。不少人認為2008年「5.12地震」災後籌款千億元是非常巨大的數字(事實上它也是歷史最高點了),但是,根據我的觀察和常識判斷(不需要你有專業經驗,看看你周圍的人是怎麼說、怎麼做的,就知道了),如果中國有幾家真正值得公眾信任的公益品牌(項目或組織品牌)的話,公眾捐款再有一個較大幅度的增加應該是有機會的。 前幾天,一個朋友告訴我,他們最近在某某地方又搞了一個希望小學(「搞」真是一個萬能詞,有趣)。而在此之前,我已無數次聽到不同的公司、機構或個人告訴我,他們搞了一個或多個希望小學,我估計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其實不太會考慮,去追究那些未經他們同意就用希望小學的名義去修建小學的人。但是很顯然,很多人確實是從來都不知道「希望工程」是中國青少年基金會的一個公益項目品牌(我特意看了一下,已經獲得了注冊商標)。 其實,我並沒有準備對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的公信力和工作能力做出任何評價。不過,這家基金會在過去的20年中,確實通過對這個品牌的公益項目的管理,籌集了超過35億元的資金(由於希望工程是如此龐雜,所以,我懷疑是不是真的有人清楚在這個公益品牌下到底籌了多少錢)。而在我有限的瀏覽范圍內,就曾經看到幾十家著名公司在各自的官方網站上宣傳自己修建了多少所希望小學(曾幾何時,在中國提到公益似乎就意味著去搞一個或者一批希望小學)。 希望小學幾乎成了中國公益品牌的一個神話。盡管許多人認為希望工程的成就主要得益於體制或別的什麼原因。不過,在我看來,希望工程的成功實屬必然。首先,希望工程抓住了時代最大的一個社會需求——教育(請注意,抓住需求並不意味著成功,只要想想這個國家有多少公益組織在做教育項目吧),然後以一種中國式的智慧,一步步地在不同的層面上贏得了(也有可能是竭力爭取了)政府的大范圍支持(請注意,在如此眾多的全國性官方背景的基金會之中,似乎只有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的希望工程項目做到了這一點,並最終成就了希望工程)。 其次,希望工程構建了一種利益相關者廣泛參與的公益項目,比如大量參與支教的志願者、當地社區居民的支持、當地學生的廣泛參與及傳播(不過,我懷疑這並不是中國青少年基金會提前進行的有系統的項目設計,而是項目運轉過程中逐步「生長」出來的),並且由於學校建築本身是可以被觀察到的,因此,使得項目自身逐步產生了非常強的說服力。 此外,這項成功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這就是教育與助學幾千年來一直都是中國人最願意也最捨得投資的事業。而能夠幫助貧窮的小孩子讀書成材,對很多捐款人而言,成就感和內心滿足感是非常巨大的(用公益領域內的話來講,就是籌款建小學校是一個「眼淚指數」特別高的項目)。 我還需要一些時間來認真的研究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才能對它的整體能力做出判斷。不過,我認為這家基金會僅僅由於他們在20年前(注意,是20年前!)開創了希望工程這個公益項目,並一以貫之到今天,還依然堪稱中國公益第一品牌這件事情本身,就足以讓他們自豪了(當然,你也可以把我的這句話解讀為:更多的中國公益人是多麼的缺乏創造力)。 憑常識你就會明白,有影響力的優秀品牌將意味著更多的公眾信任與支持,當然也會帶來更多的捐款。同樣清楚的是,絕大多數情況下,只有更多的錢才能做更多的公益項目,才能讓一個公益組織對社會產生更多的影響和改變。 與此相關,作為一位公益領域的觀察者,我最近很不情願地注意到,中國公益領域里出現了一些令人擔憂的情況,一些公益組織過於看重籌款市場上的品牌推廣,嚴重忽視公益項目管理本身。你聽懂我的意思了嗎?我是說,就像有些公司喜歡玩的把戲那樣:這些公益組織喜歡搞幾個明星,做一點活動,籌錢,然後把大把的錢花在很糟糕的「公益」項目上,簡直就像那些明星代言的毒奶粉一樣。 所以,捐款人最好不要僅僅因為是自己喜歡的明星代言,就捐了款,好心的明星不僅會做好事,也可能會做錯事。我的忠告是:假如你不了解一家公益組織做了什麼事情,就最好不要捐款,免得助紂為虐。 很可悲的是,我無奈地發現與自己的同胞處在了一個缺少公益品牌的年代,毫無疑問,我們都將為此付出更多的代價。在這個混亂的時代,我們需要一大批有公信力的公益品牌來統領並肅清這個「江湖」,讓那些不思進取的機構和個人被慢慢清理出去,讓公益變得更加有效率進而更加美好。

㈧ 我是想加盟一個公司,但是沒資金,風險投資公司會投資嗎

不會的。風險投資只會找市場很大而且有潛力的項目。還得是目前競爭不那麼激勵的。當然你要是有經驗或能策劃一個加盟項目那還有可能。你可以想辦法找找天使投資人。他們倒是沒那麼嚴格。只要看你人行項目可以的話也有個別會投的。不過天使投資人對資金安全要求較高。你可以試下

閱讀全文

與求加盟慈善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清60幀電影網站 瀏覽:170
翁虹和徐錦江 無敵風火輪 瀏覽:286
大學女生房間沙龍兩個女主叫什麼 瀏覽:366
韓國gl電影 瀏覽:580
看電影哪個位置好一點2d 瀏覽:68
賣原味內衣的電影 瀏覽:572
關於道士的電影 瀏覽:334
哪裡可以看除卻巫山這部電影 瀏覽:387
最黃 影視 瀏覽:989
看電視劇的免費網址 瀏覽:307
給老人吃奶的電影 瀏覽:444
三點盡露的電影 瀏覽:491
間諜電影香港 瀏覽:406
電影里女主角叫茉莉 瀏覽:22
50度電影有幾部 瀏覽:17
女人為出軌剪頭發的電影 瀏覽:381
李采潭的作品子 瀏覽:793
沐風少女在線觀看 瀏覽:837
強奸電影哪些 瀏覽:723
美國免費電影專區 瀏覽: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