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票里如果一個公司退市怎麼辦
上市公司如果退市了,進入了三板市場,而三板市場一周只有一個交易日,你要找到了願意接手你退市股
票的人,撮合交易才能夠成交,如果沒有願意接手的就無法賣出。而退市的股票,如果無法遇到重組再次
上市,又遇到沒有人願意接自己的股票。那就等於是廢紙。可以不用去看了。我遇到過一個人股票退市了
10多年了,都沒有重組上市跡象的。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B. 公司退市的後果是怎樣,倒閉嗎
1.持有股票的公司退市一般情況下是血本無歸的啦。。。。。。。除非破產清算它的資產很值錢,
賣掉還了負債還有剩就有可能分點給股東。。。。
2.退市股票恢復上市,原有股票還是有效的.
3.st股就是當公司3年業績連續出現虧損後,將被強制退市.
4.退市和除牌的分別:
退市-退出證券交易所,還有機會上市.
除牌-交易所取消上市公司的資格,破產清算.
C. 如果加盟公司做代理商公司倒閉了怎麼辦
自己處理貨物,公司倒閉了,已談不上合同問題。
D. 加盟一個品牌,可現在公司破產怎麼索要賠償
公司還沒有注銷,只是轉手他人。
公司主體還存在可以直接起訴該公司。
按照合同法規定可以在合同履行地起訴。
E. 在股市上有個第三板是怎麼回事,怎樣炒請求行家高手詳盡地介紹一下好嗎謝謝!
三板市場的來歷
作為一個另類市場,三板一直不為主流投資者關注。三板市場的正式名稱為「代辦股份轉讓系統」,其啟動的初衷是為了妥善解決原NET、STAQ系統的「歷史遺留」問題。NET、STAQ系統是分別於1992年7月和1993年4月開始運行的法人股交易系統,由於在交易過程中,相當數量的個人違反兩系統規定進入市場,造成兩系統流通的法人股實際上已經個人化。1999年,兩系統停止交易。從既要規范市場又要妥善考慮投資者利益的角度出發,監管部門一直在尋找一個「多贏多效」的解決途徑。「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應運而生。
2001年4月20日,「PT水仙」成為中國十年股市第一家退市的股票,中國證監會正式啟動退市機制。股票退市所帶來的風險,如果百分之百由投資者承擔,顯然缺乏公平。退市不是破產,三板市場解決了退市股票的「出口」問題,承擔了完善中國退市機制,探索建立多層次證券市場體系的歷史任務。
三板股票來源主要有兩部分,一是STAQ、NET系統中轉移過來的股票公司;另一部分是從滬深證券交易所主板市場退市的公司。目前三板轉讓股份只能在申銀萬國、國泰君安、國信證券、大鵬證券、閩發證券、遼寧證券6個券商的300多家營業部內進行交易。在三板市場進行股份轉讓的共有9家公司10隻股票,現有投資者9.5萬人。不久,還將有深中浩等5家退市公司加入到三板市場中來。目前在三板市場中交易的股票價格與最低時相比已有多達兩倍以上的漲幅,隨著主板退市公司不斷加盟三板市場,投資者隊伍也將同步擴大,三板市場雙向擴容在即。種種跡象表明,三板市場的功能定位正在悄然變化。
在中國證券市場成熟化進程日益深入的當前,三板市場無疑已被賦予了構建多層次市場體系與退市公司再孵化的雙重功能。
三板市場的交易方式
中國證券業協會日前發布《關於改進代辦股份轉讓工作的通知》,將退市公司列入代辦股份轉讓試點范圍。至此,退市公司上「三板」條件進一步明確。
《通知》規定,退市公司股份進行代辦轉讓需符合三個條件:一是公司依法完成退市手續,向主辦券商正式提出代辦股份轉讓申請。主辦券商與退市公司簽訂代辦股份轉讓協議;二是公司股東在主辦券商營業機構開立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轉讓賬戶;三是符合《證券公司代辦股份轉讓服務業務試點辦法》規定的其他條件。
代辦股份轉讓是獨立於證券交易所之外的一個系統,投資者在進行股份委託轉讓前,需要開立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轉讓賬戶。
從交易方式看,其實三板市場並非嚴格意義上的的櫃台交易。因為已簽訂互相委託代理協議的6家代辦券商,只是執行了開戶與隔離投資者的職能,三板市場的所有技術支持仍由交易所實現,這與主板並無區別,並將成為三板市場規模擴增的重要保障。
股份轉讓以集合競價的方式配對撮合,現股份轉讓價格不設指數,股份轉讓價格行5%的漲跌幅限制。股份實行分類轉讓,股東權益為正值或凈利潤為正值的,股份每周轉讓五次;二者均為負值的,股份每周轉讓三次;未與主辦券商簽訂委託代辦股份轉讓協議,或不履行基本信息披露義務的,股份每周轉讓一次。
可能成交價格預揭示是指在最終撮合成交前若干既定的時間點,對每一時間點前輸入的所有買賣委託按照集合競價規則虛擬撮合所形成的價格分時點進行揭示的制度。代辦股份轉讓系統試行的可能成交價格預揭示制度是在現行集合競價規則的基礎上,分別於轉讓日的10:30、11:30、14:00揭示一次可能的成交價格,最後一個小時即14:00後每十分鍾揭示一次可能的成交價格,最後十分鍾即14:50後每分鍾揭示一次可能的成交價格。
代辦股份轉讓系統的可能成交價格預揭示與主板市場行情揭示有兩點不同:一是代辦股份轉讓系統預揭示的價格是虛擬成交價,而主板市場行情揭示的價格是真實的成交價;二是可能成交價格預揭示只揭示既定時點可能的成交價格,不揭示成交量,而主板市場行情既揭示成交價又揭示成交量。
投資者可從股票簡稱最後的一個字元上識別股份轉讓的次數。每周一、二、三、四、五各轉讓一次,每周轉讓五次的股票,股票簡稱最後的一個字元為阿拉伯數字 "5";每周一、三、五各轉讓一次,每周轉讓三次的股票,股票簡稱最後的一個字元為阿拉伯數字"3";僅於每周星期五轉讓一次的股票,股票簡稱最後的一個字元為阿拉伯數字"1"。
三板市場可能孕育暴富機會
事實上,三板的套利空間並不小,2003年,三板行情跌宕起伏,年內股價最大振幅均在45%以上;今年4至5月期間,在主板市場萎靡不振的形勢下,三板市場卻反其道而行之,部分交易品種強勢飄紅。華凱從4月19日最低1.17元,上漲到目前的1.50元,漲幅達28%。
三板市場活躍的內因在於市場對轉讓公司重組舉措下的主板上市預期,同時此預期又與轉讓公司信息披露不完善形成矛盾,進而加劇了價格的波動。出於保牌目的的資產重組一旦失敗,仍然可以在公司退出主板以後實施,重組方可以獲得非流通股轉為流通股時帶來的資本利得。這對機構投資者是一個不小的誘惑。因此不排除刻意讓某些公司連續虧損後退市,再在三板市場中運作資產重組的可能性,三板市場因此有可能演繹出暴富機會。
近期三板市場的漲升與中小企業板塊的股票即將在深圳面市有較大關聯。市場人士認為,我國在醞釀了4年之後終於推出中小企業板塊,反映了監管部門對於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決心;特別是中小企業板還將建立退市公司股票有序快捷地轉移至股份代辦轉讓系統交易的機制,這一信息自然刺激了三板市場的重新活躍。
尤其是,近期的大擴容則有望改善這種參與者稀少的狀況。一個直接的因素就是,大量退市公司登陸三板,勢必將其原有的數萬持股人同時帶入。即使多數持股人在失望之餘選擇賣出並不再買入,也總會有部分投資者會留在三板。同時,隨著交易品種的增加,投資者可選擇餘地的增大,三板也會吸引一批新的投資人。隨著退市公司「平移」三板市場的速度加快,三板市場將因此迎來擴容高潮而擴容將引來活水,大量退市公司的進入將使三板市場的活躍度和關注度大大增加。
三板市場兩方面的流動性:其一表現為撮合交易次數增加導致的股份流動性增強,進而提高市場參與積極性,體現的是活躍市場的效應。而主板退市公司「進」與原三板掛牌公司「出」的價值流動性增強,實質是強化三板市場的孵化功能,其中蘊含了轉讓股份價值突變的巨大投資機遇。
還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9月16日,中國證券業協會負責人關於退市公司重組後股份可全流通的提法引起市場普遍關注。眾所皆知,盡管退市不等於破產,但退市公司連續虧損均在3年以上,嚴重資不抵債,企業基本上喪失了持續經營能力,因此政策推動的重組將是退市公司重獲新生的重要途徑。該舉措短期雖會使市場產生擴盤預期而低調盤桓,但長遠對提升三板市場的整體價值必將體現積極作用。
後續「三板」政策有望接踵出台
事實上,三板的市場建設一直在積極推進之中。2001年6月,中國證券業協會為解決原NET、STAQ系統掛牌公司股份流通問題建立了俗稱三板的代辦股份轉讓系統。
2001年12月10日,第一家退市公司水仙在三板掛牌。
2003年,中國證券業協會對三板的券商進行了一次大擴容,12家證券公司被新批准從事代辦股份轉讓業務,這使主辦券商從原來的6家一下子激增至18家。
2004年3月,緊隨平移機制推出之後,中國證券業協會宣布調整代辦股份轉讓停復牌規則,自3月22日起,股份轉讓公司除披露董事會有關「股份置換決議公告」和「股份終止代辦轉讓公告」須暫停股份轉讓外,披露其他臨時報告,股份都不作暫停轉處理。
三板市場由於不存在連續競價交易,原先公告停牌期均為1天,大大影響了股份轉讓的流通性。取消非重大事件的停牌,自然有助於加強三板交易的連續性。
此次三板調整停復牌規則,業內人士將其理解為對三板擴容政策的有力補充。在大擴容來臨之後,三板市場的機會也將隨之加大。
「三板」市場今年還將迎來一系列「利好」的政策措施。如證券業協會負責人表示,作為今年的一項重要工作任務,證券業協會將為推動「三板」市場規范發展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修訂《證券公司代辦股份轉讓業務試點辦法》和《股份轉讓公司信息披露實施細則》,研究制定掛牌公司轉板操作細則、主辦券商代辦股份轉讓業務考核制度、股權置換公司代辦轉讓系統掛牌標准、主辦券商財務顧問工作指引等制度和規則;繼續研究和推進退市公司規范重組和流通股東網上投票表決試點工作,改善代辦股份轉讓板塊成份,增設轉讓方式;從我國現階段實際出發,借鑒海外櫃台市場的成功經驗,研究我國代辦股份轉讓系統發展方向等。
一些樂觀的觀點認為,擴容後的三板有望發展成為中國的OTC市場,進而逐步吸納一些小型高成長公司、高科技公司,逐漸淡化其「垃圾板」色彩。
未來三板市場的發展前景
經濟學家關於三板市場的建立,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輪廓。以劉紀鵬為代表的觀點比較鮮明,劉不止一次地公開表示,發展三板市場和構建多層次的市場體系,是資本市場大勢所趨。
按照劉紀鵬的設想,這個市場上需要容納六種因素:1.定向募集公司。20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搞了6000家定向募集公司,這些公司募集完成了,但一直沒有流動性,沒有監管,有的消亡了,有的存在,沒有上市的機會,股份的轉讓需要一個場所;2.地方場外交易市場的摘牌企業。1998年關閉場外交易櫃台遺留下的574家企業,這些企業處於艱難的境地,要考慮政策的連續性;3.高新技術企業。融資是決定這些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給風險投資一個退出渠道;4. 深滬兩所上市公司中的退市企業;申請上市公司進入輔導期的公司。需要提供一個場所,發揮搖籃、孵化器作用,在低層次市場里監管輔導;5.STAQ、NET 兩系統的退市企業。「建立非主板市場的場外交易市場需要兼顧以上因素,而不是主板退市和兩個系統摘牌企業的單一考慮。
劉紀鵬強調,三板市場不具備IPO的功能,它應主要承擔已成立股份公司存量股份的轉讓功能。他還主張,將二板市場和三板市場合並,在這個市場上再分層次,可建立一個條條的中央場外交易市場,把報價系統和櫃台交易兩個市場集於一身。同時還應培育區域性的場外交易櫃台市場。
眾所皆知,退市機制不完善是導致主板市場資源優化配置不徹底、理性投資理念難成氣候的重要原因。同時證券市場成熟化進程的深入又推動證券交易行為由交易所的場內交易向場外櫃台交易、區域性產權交易中心輻射,構建多層次市場體系的內在要求正在逐步實現。
由此在以上兩方面的共同推動下,我們對三板市場的功能理解是:短期內,三板市場旨在為主板上市公司退市提供出口,緩減因退市可能形成的社會振盪,進而給予相關上市公司重獲新生的機會。長遠來看,採用櫃台交易方式的三板市場,如能與區域性的產權交易中心相銜接,使產權交易從使用價值的物權形態向價值形態的股權轉讓過渡,將最終推動多層次證券市場高級形式的出現,中小企業的直接融資渠道也由此得到拓寬。
實際上,按照專家們的設想,未來三板發展輪廓會是:兩三年內,三板市場加快轉板速度,大幅擴容;同時,從三板恢復到主板上市的「綠色通道」也可望得到發揮。專家認為,符合恢復上主板條件的退市公司,也應該是在三板交易一段時間後,才能恢復上市。進一步,今後在三板中,還可能誕生新板塊,吸引高科技小盤公司、歷史遺留問題公司上市,其上市要求可能略低於中小企業板。最為樂觀的觀點認為,擴容的三板類似美國的OTC市場,將與主板、中小企業板形成互補。
專家認為,如果這類設想實現,三板將真正成為投資者投資投機兩相宜的交易場所。目前,投資者還只能拭目以待。因此,投資者要區別對待三板公司,在迴避市場風險的同時,抓住市場機遇。一些業內人士甚至認為,三板投資機會遠遠超過滬深主板。2003年,三板行情跌宕起伏,年內股價最大振幅均在45%以上,特別是低價小盤股成為三板投資者的主力投資品種。
三板市場投資策略
三板市場上市公司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原NET、STAQ市場掛牌公司,共有9家, 原NET、STAQ系統的9家三板公司為了符合達到主板上市的要求,大多進行過較為徹底的資產重組,整體質量要好於主板退市的公司,但虧損面仍然較大,平均業績水平遠低於主板市場。
另一類為從主板退下的公司,目前連同國嘉3在內共有5家公司8隻股票。最先退到三板市場的水仙、中浩、粵金曼等3家公司2003年1-9月每股收益分別為-0.2267元、-0.17元、-0.567元,無一例外均告虧損,資產負債率分別達到556.63%、172.20%、407.45%,雖然幾家公司從主板退市之前也幾經重組的努力,無奈因重組成本過大而陷入失敗。
因此,目前三板轉讓公司分兩個梯隊,一個是公司股東權益為正值或凈利潤為正值,存在轉主板上市可能的,共七隻股票,每周交易五次,全部為原STAQ和NET系統掛牌交易的公司,其餘為第二梯隊,主要是從主板退市的公司,每周交易三次。
2003年1-9月,9家公司中,大自然、建北、京中興、廣建、鷲峰等有轉板意向的公司以及港岳共6家盈利,其餘3家虧損,虧損面達到1/3。加權平均每股收益、凈資產收益率為0.0375元、3.25%,分別為主板市場加權平均的23.44%、52.50%,其中業績最好的建北每股收益也僅為 0.2002元,凈利潤尚不足4000萬元。此外,三板公司資產質量比之主板市場也有一定差距,平均資產負債率達到70.20%,加權平均每股凈資產僅為 1.15元。
從主板平移過來的幾家公司資產質量自不待言說,往往是連續虧損3年以上,凈資產早已是負值。更為重要的是,公司自身缺乏扭轉虧損局面的實力,而且其本身較差的資產質量也使得外界失去了重組的興趣,因此,退到三板之後,這些公司仍是虧損局面。
從接下來平移至三板的金田、國嘉兩家公司來看,資產質量也絲毫不能樂觀。退市前凈資產分別為-99371.28萬元、-49296.39萬元,資產負債率分別為181.99
F. 有哪些退市公司,現狀如何
目前在三板的退市公司一共44家,其中A股公司42家(其中4家同時有B股)純B股公司2家。 退市公司被退市後,因各公司大股東和當地政府對證監會再上市政策的理解不同,對公司採取了不同措施,大體分為4種。 1種是積極化解債務,改善公司資產質量,一但政策允許馬上就可以注入主營業務資產,實現可持續經營,可以沖擊再上市的。 他們是: 400027生態1 湖北政府領導下的破產重整已經接近尾聲,按照重整方案,破產重整同時注入的旅遊資產正在加緊施工,預計6月完工,可實現年接待遊客20萬人次。 400023 南洋5 積極化解債務,已經實現3年盈利。公司高層表示,只要政策允許,馬上可以股改,植入經營性資產,以符合再上市要求。 400040 中川3 2009年12月29日四川省國資公司通過司法拍賣受讓的中川公司8400萬股非流通股,目前河南子公司破產清算已經完成,四川省國資委下屬公司收購股份公司債權本息5.72億元。2011年底四川國有資產經營公司又「代為支付」近4000萬元了結鄭州光大銀行1億元擔保案。 400008 水仙A3(420008水仙B3) 作為第一家主板退市公司,水仙債務早已清理完畢,但由於一直沒有允許重組再上市的政策,目前靠收租度日。 400057 聯誼3 09年公司恢復生產,已經連續2年盈利,2011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億元,利潤總額3500萬元。 2是已經開始清理債務,安置職工,積極准備重組的公司。 400021 鞍一工3 400051 精密3已經分別被石油系統的強力重工和延長石油託管經營,職工得到安置,債務也在清理中。 400033 斯達3和400055國瓷3已經得到政府承諾解決職工問題,促其重組上市, 400052 龍昌1 和 400056 金荔1積極訴訟,追討前大股東非法侵佔的資產, 400038華信3更換大股東後也積極與債權人接觸,希望購買債權,為重組鋪路。 3是有心無力,等待政府救援的公司。
400011 中浩A3 (420011 中浩B3) 400016 金田A3(420016金田B3) 400018銀化3 400022 海洋3 400025宏業3 400026 中僑1 400028 鑫光3 400029 匯集3 400031鞍合成3 400041 數碼3 400050龍滌3 400054 托普1 ,這些公司債務沉重,靠自身力量難以重組,需政府使用行政力量施以援手。他們在等待觀望中。 4是逃避責任,四處躲債的公司。 400012金曼1 400017國嘉1 400019 九州1 400020 五環1 400030北科1 400032 石化A1(420032石化B1) 400035比特1 400036環保1 400037達爾曼1 400039華聖1 400042信聯1 400043 長興1 400044 哈慈1 400045猴王1 400046 大菲1 400047龍科1 400053 佳紙1 400049 花雕1 420032大洋B1 420058 深本實B1 這些公司高管在債權人的圍追堵截中選擇了躲藏,但如果情況有利都會露出頭來,躲藏是最無奈也是最有效的賴債方式,有些債務超過訴訟時效或許可以抹去。如果卻有公司大股東股權無人認領,高管也找不到的,也可以由政府託管,組織召開股東會,選舉新的董事會,大股東不來算他棄權就是,只要地方政府配合,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沒有重組不了的公司
G. 購買的股票公司退市了,怎麼辦
在主板中小板退市的股票,首先會退到老三板市場。這個時候散戶必須要去證券公司開三板交易許可權,這樣才可以確保你能夠交易。在老三板的市場依然可以掛牌轉讓,只要有人願意接受你的股份,你也可以把股票轉讓出去換成錢。但是,股票進入老三板之後,轉讓會非常的困難,流動性很差,不一定能轉讓出去。只要公司沒有破產清算,你就還是股東,但是退市依然會帶來較大的損失。
H. 上市公司如何退市
你好,股票退市是指上市公司由於未滿足交易所有關財務等其他上市標准,而主動或被動終止上市的情形,既由一家上市公司變為非上市公司。
退市類型有哪些類型?
1、【主動性退市】是指公司根據股東會和董事會決議主動向監管部門申請注銷《許可證》,一般有如下原因:營業期限屆滿,股東會決定不再延續;股東會決定解散;因合並或分立需要解散;破產;根據市場需要調整結構、布局。
2、【被動性退市】是指期貨機構被監管部門強行吊銷《許可證》,一般因為有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或因經營管理不善造成重大風險等原因。
退市有哪些標准?
但凡退市就要有一個退市標准問題,目前上市公司退市採用單一標准:三年連續虧損即退市。上市公司退市是由上市公司變為非上市公司,該公司仍然存在,仍可經營。而期貨機構退市則由存在變成消亡,這也是退市制度遲遲不能出台的重要原因。
採用多標准比較妥當一些,如有下列行為之一且經整頓不合格的期貨機構將被進入退市程序:
1、未通過年檢;
2、未達到開業時監管部門制訂的標准;
3、未嚴格執行「四統一」且情況嚴重者;
4、承包、出租、合資、聯營經營;
5、客戶不能正常出入資金的;
6、有透支行為並出現穿倉的。
如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期貨機構應立即退市:
1、挪用客戶保證金;
2、設立非法網點;
3、穿倉金額巨大;
4、對機構高管人員一年內談話提醒三次、警告兩次或在約定期限。
5、內兩次拒絕談話的;
6、期貨機構出現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或重大風險隱患的;
7、期貨公司被中國證監會吊銷《期貨經紀業務許可證》。
退市的流程
1、據有關規定,退市公司原在交易所流通的股份將由一傢具備代辦股份轉讓業務資格的證券公司(主辦券商)代辦轉讓,並在45個工作日之內進入代辦股份轉讓系統交易。
2、根據規定,退市公司股東必須先開立股份轉讓賬戶(個人股東開戶費30元,機構股東開戶費100元),並辦理股份確權與轉託管手續(個人股東確權手續費10元,機構股東確權手續費30元)。個人股東開立股份轉讓賬戶時應攜帶身份證。
3、退市公司在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掛牌之前,股東應盡快辦理股份確權與轉託管手續,否則有可能無法趕上在該公司第一個交易日進行交易。退市公司掛牌之後,股東可以繼續辦理股份確權與轉託管手續,但其股份需要經過兩個交易日之後方可轉讓(即三板交易)。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I. 加盟行業,如果總公司倒閉怎麼辦
那就不要指望了,如果是個空殼公司,拿不到賠償的,無抵押的借錢一般回來都很少,最多1/10,如果遇到這種有意倒閉的,基本血本無歸
J. 有哪些創業板公司退市了
目前創業板還沒有退市的公司,但是已經在退市邊緣徘徊的倒是有,比如寶德股份、華平股份、南都電源、朗科科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