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周濤為什麼不上春晚
2012央視春節聯歡晚會通過官方微博公布的主持人名單中,由朱軍、李詠、董卿、畢福劍、撒貝南和李思思組成的「三老帶三新」組合將登上龍年春晚的舞台。對於「老將」周濤未進入主持人名單,很多網友覺得有些意外。為什麼連續主持16年春晚的前「央視一姐」周濤出局,為什麼主持人出現「四男兩女」的性別失衡?看著怎麼都有些怪異。
大家議論紛紛,有人說棄用周濤而啟用85後的李思思和相對年輕的撒貝南,是導演組想通過年輕主持來增加活力,吸引年輕觀眾,從而提升收視率。也有人認為是周濤春晚官方和周濤都沒有作出解釋,讓大家更感疑惑。
最近得到消息,揭開了周濤缺席龍年春晚的真正原因:原來在春晚劇組啟動之初,周濤即被列入主持陣容,但在工作中,身為
央視文藝中心副主任的周濤為辦好春晚向導演組提了許多意見和建議,可周濤提出的建議不但沒有被重視採納,反正引起了不滿。接著,導
演組又指責周濤對節目掌控不夠靈活,與觀眾現場溝通互動不足,加劇了周濤與導演組的矛盾。與導演組出現分歧和摩擦,之前又與某人在
工作中曾有過結,心灰意冷的周濤才主動請辭,退出了龍年春晚。
㈡ 王麗坤是圈裡出了名的素顏女神,除了她圈裡還有哪些素顏美女
感覺還是有很多個的,劉亦菲,張鈞甯,迪麗熱巴,倪妮,趙麗穎等等。
首先不得不提的小龍女,劉亦菲,真的太美了,簡直就是仙女本人了吧,無論是劇照還是路透照,顏值都超棒的,五官長得很精緻。
說到女神最美的一個角色,莫過於《神鵰俠侶》之中不食人間煙火,超凡脫俗的小龍女了。當年這個角色白衣飄飄,讓人覺得古裝白衣最美的角色就是她了。雖然很多網友都說李若彤版小龍女很經典,不過還是劉亦菲版形象上更加符合小說。李若彤五官有點歐化,就像是混血美女一樣。當她一襲白衣亮相時也太美了。
《國風美少年》上,一個叫哈妮克孜的新疆女孩令不少觀眾「驚為天人」,哈妮克孜的長相乍一看有點像古力娜扎,但卻比古力娜扎更甜美、精緻,笑起來的樣子美得令人移不開眼球,節目播出後,「哈妮克孜太美了吧」瞬間登上熱搜前十名,目測哈妮克孜未來要大火的節奏啊。在節目中表演」敦煌舞」爆紅,一揮袖、一抬眼迷倒眾生,年輕絕美姿色圈粉無數,瞬間引發熱議,贊她」美上天了!
還有很多素顏女神,歡迎大家分享啊。
㈢ 蔡徐坤在如今的華語樂壇的地位是什麼樣的
我認為蔡徐坤在華語樂壇的地位是越來越高了,也許很多不追求明星的人還停留在專輯的概念里。打開有的是CD和海報。當然,現在很多明星都會製作這種專輯。但由於實物專輯的成本其實比較高,最受歡迎的是數碼相冊。數字相冊以數字格式存儲,可通過互聯網和無線網路傳輸。也許很多人還不明白。花十到二十元買幾首歌真的值得嗎?但現在音樂版權意識越來越強。聽很多歌要付錢。
同時,在銷售排行榜前十名的中國歌手中,除了周傑倫,沒有老歌手。這些位置都是新一代的交通,所以很多網友都驚呼:「中國音樂圈正式開始更新了。」希望他可以帶著更好的作品展現出來。
㈣ 素顏美祛斑祛痘加盟怎麼樣
你好,黃褐斑不僅僅是皮膚表面的黑色素沉著,而它反應出身體內部的功能出現了問題,是內部疾病反射在面部的一種信息,因此,治療黃褐斑需要外治內養,同步全面調理內分泌,糾正紊亂的內分泌功能,方能達到標本兼治,不復發的功效。
意見建議:每天早晚用玉閏凈班霜,斑處1次約3分鍾,一段後斑可隱退。
㈤ 40歲的李小璐卸掉妝,暴露素顏,你還敢認嗎
女星的長相在圈裡可以說全是門面擔當,相貌十分亮麗。但是畫妝對人會的容顏更改但是非常大的,大牌明星發生在大夥兒眼裡基本上也非常少素顏,有時就連個人工作室放出來的照片全是用心p過。一個人的雙眼在五官中也是具有關鍵性的功效,下邊大家就看來一下女明星卸除眼妝畫法會有多大差別。
李小璐40歲打扮驚人談起李小璐,大夥兒應當都很了解,十七歲時就成為影後的她,星光可謂是一片燦爛。再再加上她的身上濃濃的少女感和那對深深地的小星星,怕是沒有好多個男的不動心吧!以後,李小璐還憑著《都是天使惹的禍》邁入了工作的巔峰狀態,各種各樣拍劇持續。而就在這一節骨眼,李小璐卻嫁給了了賈乃亮,結婚後又生下了閨女「小甜馨」。最令人詫異的是,李小璐嫁給了賈乃亮後,知名度竟然增無減,還變成了時尚女人!
李小璐自身由於要錄制歌曲和一些拍攝,再加上夜裡要寫歌詞、寫藝術創意便會經常熬夜,看來好像還以歌星的真實身份再次再出。盡管李小璐如今類似不太拍戲了,但她常常在社交網路平台上曬出一些日常,特別是在喜愛唱歌。
李小璐逐漸做買賣後,她的工作能力大家都看在眼中。據統計,喜愛上網沖浪的李小璐在某服務平台上人氣十分高,有著干萬粉絲,而她也趁機當網上店店家,並發布個人ip。除開平常拍攝視頻為服飾做宣傳策劃,李小璐還參與過直播帶貨,初次便創出4700多萬元的營銷推廣額。從著名演員到網上開店賣貨,一路走來李小璐的心理狀態確實很好,期待她越活越精彩。
㈥ 有哪些真人秀片段讓你覺得假的不行
現在的綜藝有非常多都是真人秀的類型的,我們作為觀眾觀看綜藝真人秀,就是想要有一個真實的反應,而不是那一些看起來看起來就非常假的環節,導演雖然在設置這些環節的時候沒有考慮太多,但是我們觀眾也不是傻子,能夠看得出來這一些環節,一看就特別的假。
有非常多的真人秀,都是特別的假,希望導演在以後設置這樣的環節,可以讓我們觀眾看不出來是在作假。
㈦ 壞男孩年收入過億,為什麼情感社區在中國會這么火
徐 良
汪蘇瀧
許 嵩
你知道許嵩、徐良、汪蘇瀧是誰嗎?如果你沒聽說過他們,那麼……恭喜你,你老了!他們曲的播放量在互聯網中可謂天文數字,網路MP3上排名與張學友、周傑倫、陳奕迅等人並駕齊驅;在音樂上常年名列前茅,甚至超越那些大明星,他們被稱為90後三分天下的人物,然而,與這一切瘋狂形成極大反差的是:在整個大眾層面,他們沒有「陳奕迅周傑倫們」家喻戶曉,也沒有「傳奇慕容曉曉們」一首神曲紅遍南北,很多人沒有聽說過他們的名字,對他們最受歡迎的曲也一臉茫然,甚至多年從事傳統媒體的音樂記者們對他們也知之甚少,或嗤之以鼻或錯愕費解:這些所謂的「新人」怎麼會這么紅?這些發布會上尖叫的眾多粉絲居然不是花錢來的,他們長得也不「偶像」啊?他們的到底有什麼魔力?-我們也不禁發出疑問:這是怎麼了?這一切又是怎麼發生的?
采寫_本刊記者 蔡慧
走紅
他們以自己的方式悄悄地走紅
許嵩
許嵩是三人中最早走紅於互聯網界的,早在年初,許嵩尚在大學時期就用自己的電腦錄制了一些隨意的半成品,署名「ae」上傳在個人里頭,此後,他一直保持著新作品推出,到了年、年間,他就在音樂試聽量達到了前五名,當時日均試聽量就達到了萬人次。年,許嵩花了半年時間了一張唱片《自定義》。至今令很多人吃驚的是,這張完全並在個人上的唱片十天的預售量就突破了一萬張,幾天就售罄了,這個的注冊用戶已經超過85萬,是迄今為止國內網路手中人氣最高的。
徐良、汪蘇瀧
與許嵩類似的是,同樣沒有唱片背景、無團隊,同樣是包攬詞曲創作,徐良和汪蘇瀧的曲也同樣在網路悄然通過口碑的方式走紅。這種走紅毫無疑問也很出乎他們自己的意料,在走紅之前,他們並沒有強烈的「明星夢」,在面對「你是否曾考慮過參加選秀」的問題時,三個人不約而同地表示從未想過。徐良當時只是因為一款游戲音樂軟體才開始嘗試創作並有了新作就「丟到網上」,沒想到慢慢地網友反饋越來越多,「有點像音樂類的互動游戲,我出招了,你反應了,這個過程對一個初玩音樂的年輕人來說,是興奮的。」徐良這樣形容。
業內觀察
對互聯網音樂頗有研究的某知名音樂平台內容運營主管李先生回憶,許嵩早在年一首《玫瑰花的葬禮》就在新媒體上小有名氣,因為帶有強烈的周傑倫痕跡,這首一度被「有心」的盜版商掛上「演唱者:周傑倫」,而真正奠定了許嵩在新媒體界絕對地位的是年一首叫做《素顏》的曲;而徐良和汪蘇瀧的音樂是年底則開始在網路試聽和彩鈴下載中有很大的傳播,相比較許嵩晚了幾年。
傳播路線
而誰都不能否認,有相當一批年輕人跟他們一樣都在網路上自己上傳翻唱或者原創的音樂。
提到這種自媒體性質的音樂傳播方式,就不能忽視5Sing和 YYFC兩大音樂。李先生認為包括許嵩、徐良、汪蘇瀧在內的一批類似的網路手,他們的原始人氣積累是在這種完成的,與傳統唱片行業並不相同,有很多網路上做曲推廣的運營商很愛在此類找尋適合彩鈴、下載等增值業務的曲,拿到更大的或者平台去推廣,在大上的傳播數據非常好看,接下來被大唱片相中,從而轉為「正規化」的手,這是這個體的發展路線。
媒體觀察
說「紅」,他們真的很紅,因為那些網路數據擺在那裡,搜狐音樂的主編陳賢江至今還記得兩年前曾被許嵩的網路試聽數據震驚到,沒有經紀人沒有團隊,就是在推廣自己的音樂居然可以做到這樣,他深感不可思議。而隨後徐良和汪蘇瀧出現,這幾位手在數據上的反饋都非常之高,不論是試聽下載還是粉絲留言,而且他們的曲都在彩鈴上也反應出奇良好-這意味著真金白銀的收入。
加盟唱片業
這個體目前的狀元探花和榜眼是許嵩、徐良和汪蘇瀧,從事新媒體音樂的業內人評價他們「三分天下」,許嵩在年3月簽約了曾推出林俊傑、阿杜等人的海蝶唱片,而徐良和汪蘇瀧也在今年宣布簽約了擁有孫燕姿等藝人的美妙音樂。事實上,這些人也改變了傳統唱片行業的游戲規則。過去手是唱片推廣出來的,而現在他們簽約傳統唱片成為「新人」,但卻是不折不扣的網路人氣王。美妙音樂經紀部總監黃鈁也坦承如果時間倒退三年,她仍在傳統唱片語境下,徐良和汪蘇瀧是不會引起她關注的,但現在傳播音樂的渠道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轉變。不得不提的是,許嵩已經是海蝶唱片最賺錢的手,現在公認的海蝶一哥,小道消息甚至傳過許嵩每年掙一個億,當然,海蝶方面並沒有認可這個數字。
樂評人觀察
《音樂周刊》的主筆盧世偉記得兩年前就從朋友處聽說過徐良和汪蘇瀧,但他當時並不以為然,直到今年回老家被很多十歲上下孩子圍著管他要這兩個人的簽名;而許嵩,最早盧世偉是從「周傑倫專輯小樣外泄」的烏龍事件中得知,但他也不覺得許嵩能折騰多大,而現實不由令他驚訝,30多歲的他承認這不僅是代溝,也是自己對音樂關注的方式比較傳統,並沒有關注到傳統唱片場渠道以外的手。
紅之數據
粉絲量
他們擁有粉絲量驚人,從騰訊微博上看,許嵩的粉絲超過千萬,徐良和汪蘇瀧的粉絲數也近五百萬,值得驚訝的還有許嵩一條隨手發送的破折微博都引來了40萬條轉發。
播放量
以許嵩為例,他的每一首在音樂的試聽都是千萬量級(這樣的數字被互聯網音樂從業者定義為「頂級播放量」),而唱片海蝶提供的數據則是上張專輯網路下載量超過2億;而今年他的新《幻聽》上線的時候,曾有粉絲留意到5分鍾增12萬試聽的數據,一度被形容為「逆天」。
專輯銷量
許嵩的海蝶唱片擲地有聲宣稱「實體專輯銷量第一」,《蘇格拉沒有底》專輯實際銷量過22萬張,今年的新專輯《夢游計》首周就破了12萬。
簽售會
不僅如此,許嵩新專輯發布會,因場內滿員上千位無法入場的粉絲有秩序地在外等候只為見偶像一面。而他去年的13場唱片簽售會每場都場面火爆,最低簽售量也是張,所到之處甚至造成交通癱瘓。而全民偶像林丹的簽售會讀者把王府井圖書大廈從六樓轉著圈兒排隊排到一樓也只有過千人-這不能不說是給「唱片已死」的論調輕輕扇了一巴掌。
疑問
火在90後,為什麼?
許嵩、徐良、汪蘇瀧盡管只是三個從網路中脫穎而出並簽約主流唱片的新生代創作手,但是他們已然形成了一種現象。《南都娛樂周刊》也帶著對這種現象的思考進行了大量的采訪,試圖出他們為什麼在90後中這么火。
「打怪升級」,鄰家男孩的代入感
有研究過許嵩的媒體人將他們在網路上的成功形容為「如網游一般地打怪升級」,《音樂周刊》的主筆盧世偉則用「網路原生態」來表達,這三個人長相普通、唱功一般,愛網路生活愛唱,本身就是當下在網路上生活的青少年的狀態,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影子,他們在上傳曲的時候跟愛玩網游的技術控宅男一樣,用自己的各種裝備和武器把大家的共同愛好玩得更好,堅持下來又得到反響,就成了他們當中「港台周傑倫」與「民間英雄」,當然也得到他們積極的推崇。「他們最吸引人的地方我想不是『天王性』兒時生活的代入感。」盧世偉說。
而他們從自媒體傳播音樂伊始,跟迷之間就非常沒有距離感,過去許嵩經常在自己的上發帖、跟迷交流,翟喆就透露許嵩至今每個月還會有固定回答迷問題的板塊,非常有別於傳統唱片手,他對於迷的經營是非常用心的;而且跟其他充滿明星優越感的手相比,唱片銷量這么好、商演也不少的許嵩無論在什麼場合都不會擺出所謂高高在上的明星氣質,他是個很宅的人,工作之餘並不會參加什麼「江湖聚會」,更多的時候就是待在酒店或者家中看書。許嵩的版主陌上繁也對此感同身受,她說在迷心中,許嵩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大明星」,而是屬於迷們的親切的鄰家男孩。
許嵩自己很認同這種「透明化」、「升級化」的感覺:「我和其他很多的手不同在於,別的手出唱片前,可能已經默默做了多年的積累,但大家是看著我從19歲到26歲,從青澀的樣子到現在一步一步成長的,並不是一上來就看到我專業和成熟的作品,說這是樂趣也好、弊端也好,聽眾跟我一起同步成長的過程很特別,讓大家覺得我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人,從我19歲寫校園里頭的情感和見聞到現在,大家都有一種代入感,也跟迷有很多互通的地方。」
填補空白,寫90後需要的音樂
但從年以來就有各種模仿周傑倫的人,為什麼偏偏他們能在90後中走紅呢?
當然首先是內容。徐良和汪蘇瀧不約而同地提到了「共鳴」這個詞,他們的曲內容是十幾歲人所關心所想的,符合他們的語言表達和生活方式,內容上帶有小情調以及網路熱點,比起其他網路手過分直白、粗糙和重復的苦愁大情調子更為新潮;音樂形態上帶點電子、中國風和R&B,基本代表了這個年紀青少年的音樂興趣點。
《精品購物指南》的音樂記者李森認為他們在90後中的走紅跟整個90後頻繁使用社交網路,生活和社交網路牢牢綁在一起不無關系,信息傳送的及時化,信息處理的碎片化,信息消費的快餐化,這些都恰恰符合這些標准。
資深媒體人賈維認為,在主流壇上,其實真正寫給十幾歲人的曲很少,而這幾年傳統樂壇的蕭條出現的新人並不多,張學友張惠妹是給很大年紀的人聽的了,而林宥嘉、蘇打綠等人雖然也受年輕人歡迎,但曲內容本身還是更偏成人化,初中生高中生的音樂很少有人做,他們填補的是這部分空白。
而某新媒體音樂編輯Emi認同賈維的觀點,一語道出個中究竟:校園曲的缺乏-90後體自身強調個性的特質讓他們會去選擇一些認為「新潮」的曲,這三位的作品都有「中國風」的影子,在九年義務教育下熱愛祖國的青少年更受用,加上三位唱腔都是輕柔細軟,不會給聽者壓力,對於獨生子女一代脆弱的小心靈也有保護作用。
李先生也認為,盡管同樣類型內容也有一些人在做,例如在網路上也有一定人氣的小賤、喬洋和本兮,但是從內容本身判斷,這三個人還是優於其他手,所以能從這些人中脫穎而出。
周董傑倫,如影隨形
盡管他們在面對自己喜歡的手時,許嵩表示是Babyface、徐良說是BigBang,而汪蘇瀧則說是陶喆,但在更多人心中這幾位的曲中多少都有些周傑倫的痕跡,「周傑倫」對於許嵩、徐良和汪蘇瀧來說,是個難以迴避的名字:跟R&B、或者中國風有點沾邊的調子、聽似隨意但又有點小想法的吟唱,加上一些跟動漫有關的元素,構成一首有畫面感的曲-這種類型的曲都曾出現在他們的作品中,而周傑倫式的旋律以及詞對於青少年來說確實非常「容易聽」,美妙音樂經紀部總監黃鈁並不迴避這一點:「他們85後都是聽著周傑倫長大的,他們音樂中出現周傑倫的影子並不稀奇。」
但李先生也指出他們雖然有「周傑倫內核」,但是包裝上更接大陸的地氣,更簡單、更直接,年輕人更容易找到情感上的共鳴,畢竟是共同的文化,一聽就懂他們在唱什麼。
現象反差
90後的瘋狂追捧和大眾的知之甚少
說他們紅,但是隨機做一些調查,在大眾層面似乎又沒什麼人聽說過他們,不要說旭日陽剛這些草根手,甚至早些年的網路手楊臣剛、香香都比他們知名度高。紅在哪兒?可以確定地說,他們是90後最具人氣的創作型男手。
徐良和汪蘇瀧簽約的美妙音樂是一家名叫「滾石」的數字娛樂投資成立的,滾石的CEO李敬提到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他在北師大做校園招聘的頭一天,汪蘇瀧在暨南大學做友會,跟隨前往的、並不太了解汪蘇瀧的人給他發了信息,說到處都是女生的尖叫,終於相信了汪蘇瀧在學生族中真的火;而他卻發現在前來聽他校招聘講座的大四學生對汪蘇瀧的名字卻反應平淡,他後來經過場的調研,得出結論:大一大二的學生願意聽汪蘇瀧,但是大三大四這個年齡段就不怎麼聽了,「我現在覺得音樂可以用三年一代來區別,五年一代都不夠了。」李敬感嘆。
對話
許嵩:已經很久沒人跟我提周傑倫了
關於「網路手」:沒有誰比誰更高端、誰比誰更牛
南都娛樂周刊:你們這一代網路上出來的手跟之前的網路手還是發生了變化的。
許嵩: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段吧,過去成為網路曲感覺很特殊,但現在就算是主流唱片的手也需要通過網路推廣,大家都在上網,那個時代已經不在了。
南都娛樂周刊:但網路手總被偏見,你介意大家叫你「網路手」嗎?
許嵩:選秀也好、酒吧也好,總有個出道方式,至於別人怎麼定義,標簽很無所謂,沒有誰比誰更高端、誰比誰更牛,我自己做音樂就是兩方面:一是自己高興,二是希望給別人傳達一些正面的感動和視聽的愉悅。大家認識我的渠道是網路,叫「網路手」也沒有什麼不妥,對我來說現在簽了約做音樂也沒有什麼不同。
音樂理念:中國人還是更喜歡旋律性的東西
南都娛樂周刊:但不能否認簽約對你來說還是有改變的。
許嵩:簽約前的兩張專輯和簽約後的兩張專輯都是自己,從創作和方式上沒有太多的改變,團隊的人都也是我自己去的,做完成品給老闆看一下,還是尊重我的整體把握。改變的在於宣傳力度。
南都娛樂周刊:你說很喜歡歐美音樂,像Babyface你就提過,你是想做那樣的音樂嗎?
許嵩:還好吧,上確實華語的趕不上西洋,但我什麼都會聽一聽,我其實聽華樂還是比國外音樂多一些,因為,流行音樂雖然是從西方過來的,節奏和方面比我們領先很多,但華樂也有不可撼動的優勢:詞層面的復雜性是國外的詞所不具備的,婉轉、韻味深長,有更多拓展的空間,而且我們的音樂跟別人音樂的屬性也不一樣,中國的聽眾還是更喜歡旋律性的東西,對於節奏性的東西,可能不是那麼感冒,所以你在什麼地方做音樂,就要保證接地氣,本土性。我雖然研究西洋音樂的,但在作詞作曲方面還是遵循自己的內心,沒有要去仿裝什麼風格,想到什麼就寫什麼,有自己的態度最重要,別人好壞評價都是很主觀的,沒有哪一種音樂高端或者低端,或者哪一個就是主流哪一個就是另類,還是靠成績說話吧。
目標:我不可能讓所有人耐心地聽自己的唱片
南都娛樂周刊:你最早被叫做「小周傑倫」,對你來說是高興還是煩惱?
許嵩:現在這樣叫的少一些了。我沒有刻意地要怎樣啊,別人的評價其實也無所謂。
南都娛樂周刊:坦白說,你覺得自己像他嗎?
許嵩:很早期的就真的像,特別是《玫瑰花的葬禮》,就是吊兒郎當地學著唱著玩,80後誰沒聽過周傑倫啊!但那個狀態是個過程,之後漸漸找到自己的感覺,也會漸漸地忘掉這些所謂的起步時候欣賞的人或風格,聽得多見得多就不會再陷入所謂模仿的套路。再說周傑倫,我覺得跟我沒什麼關系了,從第二張第三張唱片開始,已經很久沒有人跟我提到過周傑倫了。
南都娛樂周刊:你在音樂上有什麼目標嗎?
許嵩:就是要不斷地去寫,別人的贊美一笑而過,批評也一笑而過。比如我在出第一張唱片之前,如果大家都說你沒什麼個性化,那你就放棄了,放棄了不也就放棄了,但是你堅持了,漸漸地就會找到自己,別人也就會重新認知你,當然這需要時間,但是我其實也沒有很急於要證明什麼,還是那句話,自己寫高興就行,我就是常常提醒我做音樂不要功利心太重。我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有心思去耐心地聽自己的唱片,特別是當他本身就帶著他固有的成見來聽你的東西的時候,他就沒有心思去了解你了。
無所謂啊,沒有任何一個手不會有自己固有的不足,或者別人看來固有的不足,你永遠都無法逃脫被評價,而且在我看來,被誤解就是藝人工作的一部分,因為你不可能讓所有人都理解你,別人也沒有那個工夫和義務來理解你,人家只是從你身上選取他需要的東西就行了,得到了就贊美你,得不到就打倒你。
徐良、汪蘇瀧:我的作品可能就不是質疑者們的菜
關於簽約:轉入專業領域後會有壓力
南都娛樂周刊:決定簽約對你而言艱難嗎?
徐良:簽約對我來說是一個驚喜,做一個能夠讓自己更貼近夢想的決定,不用猶豫。
汪蘇瀧:我對音樂的掌控欲很強,但對於一個新人來說,很少會有唱片願意放手讓你去決定整張專輯的走向。但感謝美妙音樂對我的信賴,而且這里有我非常喜歡的前輩藝人,又有非常強大的專業團隊,整個簽約過程是個非常美妙的決定。
南都娛樂周刊:變成簽約,從創作上、到宣傳推廣上談談「好處和難處」。
徐良:簽約後,有了自己的音樂團隊,在很多專業老師的幫助下可以不斷的進步,做出來的作品也比之前趨向成熟。宣傳上也會有團隊在背後支持,之前做音樂人的時候幾乎沒有宣傳,所以剛開始宣傳時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如果硬要說有什麼難處,就是在我的個人層面。在原先的非職業領域內,無論做出怎樣的作品,都有一種很強的成就感,因為周圍玩音樂的大多都是和我一樣是非職業手,所以作品無論給誰聽都會得到很好的評價。但是轉入專業領域後,會寫就變成了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作品也會受到專業人士的檢視,會有壓力。
汪蘇瀧:以前做音樂更多是興趣,風格、主題,都由著性子來。但現在將手作為一種職業,做的音樂要求更高,考慮地更多、更全面。在其他方面,反而倒比較輕松,以前總是一個人來做所有的事情,現在我只要把音樂做好,其他的事情,就主要交給來運行就好。
走紅狀態:大金曲的誕生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事
南都娛樂周刊:對於大眾而言,你缺少一首真正的大金曲。遺憾嗎?
徐良:認同,我明白自己缺少一首或是貪心一點幾首真正意義的大金曲,就像張學友、陳奕迅他們當年那樣。我想除了繼續努力學習和不斷創作外,大金曲的誕生有時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事。
汪蘇瀧:曲做到朗朗上口也許是好事情,但並不是我的全部追求。我想更多表達的是音樂本身。我新專輯中的《不可思議》,是一首現場錄制的,比較FUNKY風格,可能是比較不會受到國語樂迷喜歡的類型,但所有的樂手老師包括我那天都錄得特別開心,因為他們已經好久沒再錄到這種了。
南都娛樂周刊:紅,對你而言是什麼呢?
徐良:我沒有特別意識到自己紅的狀態,但當你走在不同的城聽到街上在放自己的,或者很多迷一聽前奏就會唱,這是開心的。
汪蘇瀧:紅不紅就意味著聽你音樂的人多不多吧。
關於標簽化:周傑倫畢竟影響了一個時代
南都娛樂周刊:你對「網路手」這樣的頭銜怎麼看?盡管你在網路、音樂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但是,尤其樂壇或者媒體很多人對這個頭銜仍戴有色眼鏡來看,而且豆瓣的用戶可能也會質疑你。
徐良:這本來就是個全民皆網路的時代,無論是大牌還是新人,網路都是毋庸置疑的第一傳播平台,所以並不排斥「網路手」。至於可能會遭到豆瓣用戶的質疑,這太正常了,我的作品可能就不是他們的菜,這就是場細分後的聽眾選擇。而媒體的態度,我想任何一位樂壇新人剛出來時,都有個被檢驗的過程。
汪蘇瀧:曲的風格是可以分類的,但手是無法分類的。每個人的音樂都是不同的,不能用同一種評價來給一批人做標簽。任何一種新生事物在初期都會受到這樣或那樣的看法,就連鄧麗君老師在開始也被人說過「靡靡之音」。
南都娛樂周刊:我相信每位手都不願被人貼標簽,但的確有人會覺得你的音樂帶有周傑倫的影子,你認同嗎?
徐良:周傑倫影響了一個時代,或多或少有他音樂的影子我覺得是可能的,但這絕不是我創作的初衷和目的。其實我非常喜歡日韓音樂,平時最多聽的也是這類型的。
汪蘇瀧:我認真地在做我自己喜歡做的音樂,與大家分享,也樂於見到有各種不同的評價。不過我音樂里的每一個音符、每一個聲音都是我最真實的想法
以上摘自 《 元芳,你怎麼看?90後互聯網音樂界 汪蘇瀧 徐良 許嵩 三分天下,這才是中國好聲音》的日誌
㈧ 我想知道許嵩的真實故事,不要編!!
感情經歷 好像她的女友叫安琪 不過分了 在他的博文里說過 多餘的解釋這首歌是他的親身經歷 他上一個電台說過
㈨ 輕美素顏修護凍乾粉價格
這款凍乾粉在我們這邊的價格一瓶是268塊錢左右,不知道各地的價格是否一樣,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