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夢之聲的幕後趣聞
《中國夢之聲》「開播發布盛典」公布導師名單韓紅力挺「非專業」黃曉明
東方衛視大型勵志音樂真人秀《中國夢之聲》「開播發布盛典」在上海舉行,並正式公布了四位導師的人選,韓紅、李玟、黃曉明和王偉忠四人坐鎮。《美國偶像》第八季亞軍亞當·蘭伯特、「節目招募形象大使」羅志祥亦前來助陣。
現場,四位導師與招募大使羅志祥也一起為四川蘆山地區地震受災民眾祈禱祝福,每個人都表示將用實際行動支援災區。韓紅更是表示,兩天後就要親自赴四川災區一線參與救災。
當被問及黃曉明和章子怡這樣的「非專業」歌手來擔任音樂類真人秀所遭到的質疑,韓紅卻力挺,認為藝術是相通的,「又不是藝人去做體育比賽的評委」。
黃曉明作為最後一位被公布的《中國夢之聲》導師,雖然腳傷還未痊癒但依然閃亮登場。不過,和章子怡擔任某音樂類節目的評委遭到諸多口水一樣,黃曉明作為非專業歌手擔任音樂類節目的導師,也難免遭到質疑。
對此,黃曉明回答稱:「我的質疑還少嗎?其實我進入演藝圈到現在為止,一直都有不少質疑,本來沒想到會這么坎坷,但又怎樣呢?我現在覺得看到這些來參加節目的孩子,就像看到了當初的自己,也想到了自己最原始的沖動、夢想。」
對於怎麼看章子怡擔任評委,他直言:「聽說有人說現在的明星分做過評委的和沒做過評委的,我和子怡現在算做過評委的了,但其實真實就好,她就是這樣真實的一個人,生活中也是。」
韓紅向小豬喊話:要學唱歌,來找我
發布會之後,《中國夢之聲》特意為四川地震災區舉行了祈福儀式,四位導師韓紅、李玟、王偉忠、黃曉明及招募大使羅志祥、主持人林海一同為災區加油祈福。信息時報訊 (記者 蔡慕嘉)東方衛視引進《美國偶像》版權的音樂真人秀節目《中國夢之聲》昨日在滬舉行開播發布盛典,繼日前李玟、韓紅、王偉忠三人宣布擔任夢之聲導師後,昨日節目終於揭曉最後一張王牌,黃曉明成為加盟節目的第四位導師。作為節目招募大使的小豬羅志祥當天也亮相,現場變身選手唱跳一曲接受四位導師的點評,韓紅大贊小豬能唱能跳之餘,又喊話道:小豬,你要學習唱歌,來找我,或者去中國愛歌者也行。
韓紅要給長相一般者機會
為了洗耳恭聽好聲音,受耳疾困擾多年的韓紅特地在節目海選前進醫院做了手術。由於節目選的是偶像,從出道以來一直被尊為實力派的韓紅來擔任導師,也引發外界不少疑問。對此,韓紅回擊道:難道我就不偶像嗎?張學友人長得帥,歌唱得好,李玟人漂亮,歌也唱得好,難道他們就不是實力派嗎?這個節目要選的是兩者兼具的實力派偶像。韓紅透露,如果節目中遇到長相一般但歌聲超群的選手,自己一定會給高分;遇到實力相近的,韓紅表示會更傾向於長相一般的選手。
導師團的另一名實力派女歌手李玟在娛樂圈打拚多年,但選秀出身的她這次卻是第一次擔任導師,李玟表示對此毫無壓力,反倒是語言上有障礙,一開始知道要來當導師,我就打電話請教珍妮弗·洛佩茲,她跟我說時間很長很累,叫我做好心理准備。後來跟他們三位(《夢之聲》導師)一起,分享時間,還挺快樂的。他們會教我很多現在流行的中文,但是我不知道有些是不能上電視的,經常不知道就講出來了。
黃曉明從普通觀眾的角度出發
與章子怡一樣,跨界前來擔任《中國夢之聲》導師的黃曉明也頂著巨大的質疑。對此,黃曉明坦承:我面對的質疑還少嗎?各種風風雨雨、耍酷耍帥……我覺得子怡在台上,就是做她最真實的自己,我也是一樣。看著這些孩子,就像看到最初的自己,原始的沖動和渴望。我是他們的導師,同時他們也是我的導師,他們讓我看到了夢想的力量。
問及挑選偶像的標准,黃曉明表示自己沒有標准,韓紅、李玟、王偉忠他們都是很專業的人,我就是從一個普通觀眾的角度出發。而作為導師陣容中唯一的幕後人士,王偉忠表示自己挖掘人才的經驗豐富,所以信心滿滿。王偉忠形容四個導師的關系就像一家,和而不同,至於自己是不是其中的大家長,王偉忠打趣道:以我和韓紅的氣勢來看,我做不了家長。
《中國夢之聲》引進《美偶》賽制,每位參賽選手演唱完後,將接受四位導師的點評,導師依據選手錶現,表態過還是謝謝,獲得三個過的選手即可進入下一輪比賽。當天來參賽的小豬一曲唱畢後,兩位女導師都立刻給了過。韓紅表示沒試過這樣目不轉睛盯著一個藝人表演,內地現在就缺像小豬這樣能唱能跳的歌手,一般能跳的都不能唱。小豬,你要學習唱歌,來找我。黃曉明看完後直言:小豬,你真的比我帥太多了。但最後還是不懷好意地給了謝謝。王偉忠則表示要讓小豬當場來一段喜劇表演,才考慮是否給過。最後,在小豬即興模仿了劉德華、郭富城演唱後,四位導師才一致表態過。
川版ladygaga惹曉明放電
曉明是這樣稱贊她的:「你真的是一個極品,一上台讓我驚訝,一開口讓我驚艷了,你是極少數這么具有娛樂精神的女生。」說完還一個勁對她放電。這位聲樂系研究生戴著頂彩色假發,穿著波點裙,頭發染著艷麗的色彩,真有點時尚搞怪咖ladygaga的風范,一登場卻讓韓紅大呼:「你可把朕嚇死了。」韓紅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胡一凡看上去喜感十足。但當她開口演唱了一段LADY GAGA的成名曲《撲克臉》之後,出色的唱功令四位導師對她刮目相看。但韓紅卻以舞台需要更加專業的歌手為由拒絕了胡一凡,這也讓黃曉明感到遺憾,「人家真是很有勇氣很有魄力,我就是太放不開了。」韓紅立刻拆台:「你今天已經放得夠多了,一直在嘩嘩地跟人放電,幹啥呀你。」
韓紅表情凝重選擇棄權 許明明晉級羅熙傑淘汰
2013年7月28日播出的《夢之聲》8強誕生賽中,第一輪PK後央吉瑪、艾菲、妥雲福、羅熙傑、許明明五人進入了待定區,侯磊、阿來、李祥祥、James、鄧小坤則直接晉級。《夢之聲》賽場上的「女神」央吉瑪與「女王」艾菲憑借較高的偶像指數直接晉級。而排名墊底的妥雲福則遺憾離場。導演韓紅淚眼婆娑,沒有多說,只說出了一句令人尋味的話:「大局為重。」 因為賽制的改變,在許明明與羅熙傑競爭最後一個晉級名額時,將由導師來決定誰去誰留,這也給予了導師很大的壓力。最終王偉忠、黃曉明將支持票投給了許明明,而Coco則將支持票給了羅熙傑。就在最後的權力轉移到韓紅手上時,韓紅表情復雜有些凝重也有些憤怒,韓紅輕蔑的一笑,說道:「是嗎,是最重要的嗎?」她最終選擇了棄權。也因為韓紅的棄權,羅熙傑不敵許明明遭到淘汰。
韓紅此前的「大局為重」的言論及棄權的選擇引起了網友的猜測,不少網友質疑是不是因為韓紅認為有黑幕才憤然選擇棄權?並表示節目有內定晉級名單的嫌疑。 什麼樣的聲音才是「夢之聲」?
李玟:我覺得最不一樣的就是這些參賽者可能是你的鄰居,一個鄰家姑娘,可能沒有什麼音樂背景,可能就是一個完全沒有學過音樂的人,但天生一副好嗓子,就需要一個平台,給他一個機會。我看過很多季《美國偶像》,是這個節目的超級粉絲,他們真的是一些非常喜歡唱歌的普通人,比如從在爸爸餐廳打工的服務生,通過這個真人秀,最後真的成為超級巨星。
我相信在中國,我們也藉助東方衛視這個平台,找到我們的中國偶像。
韓紅覺得中國偶像與別的國家有什麼不同的特色?
韓紅:我跟民歌沒有關系,我來自喜馬拉雅雪山,嗓子天生高亢,會唱一些少數民族歌曲,每年去一些少數民族地區采風,但對音樂學院培養的專業民歌不懂。我們小的時候對流行音樂一知半解,通過聽翻錄的卡帶學習。小孩唱流行會比我們那代人好,比我們流行、年輕化。我們能聽到很多孩子唱得很有活力、有時代感,代表先進、前沿的東西,BUT最基礎的音樂知識不太好。
我們70後,那英、田震、張惠妹、黃綺珊,我們那一代人,誰不是聽著蘇芮、鄧麗君、齊豫的時代過來的,但畢竟我們都上過專業的音樂學院。包括國外的Celine Dion等等都是學過專業的。
我勸孩子們,如果真的熱愛音樂,堅決不能忽略音樂知識的學習。不懂樂理就沒法唱,只能成為一個普通的歌手,永遠不能成為指揮樂隊的人。真正的音樂人是可以告訴樂隊怎麼做,國內對音樂教育還不是很重視。比如MJ,都可以演奏台上的樂器,都懂,才能操縱駕馭樂隊。不懂就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專業歌手,只能成為一顆一閃而過的星。
唱歌不僅僅只是個嗓子,我個人覺得還需要有音樂知識,讀文化相關類的書,還要看錶演相關的東西,還要學習舞蹈、色彩、著裝,這是個綜合藝術。
請韓紅點評黃曉明?
韓紅:他比較全面和綜合。比如演戲,大家都看過他早期的古裝戲,近兩年他的新戲......
黃曉明:《風聲》,還有2013年5月18日《中國合夥人》,加油。
韓紅:我還沒說完,2013年5月18日,有鄧超、佟大為、黃曉明,陳可辛作品,我都替你做完廣告了。但是我聽黃曉明唱過《風聲》和其他歌,我覺得還不錯,他是一個有可塑性的歌手。
BUT,在我眼裡,他就是個業余歌手。他沒有經過音樂學院的培訓,不需要去音樂學院考級。但他是個完整的、綜合分數很高的藝人。如果評價我,我就不是藝人,我是一個音樂工作者。
黃曉明:紫鵑姐姐,您是個全才。《致青春》里的角色。
李玟沒有學過音樂專業,怎麼看待自己的走紅?
李玟:有一些人天生有天賦,我從小喜歡唱歌跳舞,但沒想過成為明星。當時有一個唱歌比賽,從這個比賽成為今天這樣,但我從來沒有學過唱歌,沒有學過跳舞,沒有學過音樂,很多東西是天生的,所以希望通過這個平台,尋找有天賦的人,之後再加工學習,成為完美的偶像。
偉忠老師在前兩站錄制中多次提到創意,你想看到怎樣的創意?
王偉忠:我們每個評審看人的方式不太一樣,是最珍貴的地方。創意來講,模仿一個人,會有天花板;不模仿別人,也許你有這個天分潛能。創意說起來簡單,要自有、開放、有想法,並且有平台和鼓勵,有欣賞他的人,這個很重要。但有些小孩不走這個路。評審里,像我可能什麼都不行,我就多幫幫這樣的,但是有創意的孩子。我覺得我們這樣的評審組合非常有意思,也沒有把我和李玟當外人,我們在這里很愉快,可以貢獻自己的想法。
韓紅回應導師不合傳聞
韓紅:我在這里表個態,這兩天我看到有些讓我不太愉快的宣傳。北京的媒體了解我,喜歡直來直去,不需要背後做手腳,有事明說就行。媒體上有人挑事,可能覺得我們《中國夢之聲》從開機錄到2013年5月8號特別順利,可能覺得《中國夢之聲》關注度越來越高,可能是因為《中國夢之聲》四位導師太和諧,挑我和偉忠哥的事。
我們四個人是有分工的。比如曉明
黃曉明:我負責「二」
韓紅:曉明是針對,他看這個藝人整體形象夠不夠好,表演是不是有天賦。我肯定是看你唱歌,我被請到這兒來做的就是這個事兒的。唱得如果不是特別好,但真的長得「天仙」似的,
我肯定讓你過。但在我眼裡,覺得你唱得一般,長得一般,我就不過了。李玟是個能歌善舞的人,歌技超群的同時,舞也跳得那麼好,又在國外生活,她就可以選這個小孩兒到國際發展出唱片有沒有戲。偉忠哥,他要選這個孩子有特點,有可塑性,有做明星的潛質。每個人的分數不一定要打成一樣,但歸根結底等於偶像。我非常贊許偉忠哥的一句話,叫做「和而不同」。老韓心若不寬,怎麼會這么胖,對我有什麼意見,可以當面說出來,我非常高興。
我們兩站錄下來,我已經疲憊不堪了,我從來沒有參加過綜藝節目,加上我又有其他的工作,這么量、疲憊不堪的工作下,我感謝上天把你們三個跟我一起做搭檔,因為至少還有快樂,我們三個脾氣、感情、交流都很暢通,所以懇請有些不軌份子不要再費心思了,挑撥導師的事兒,我們這兒沒戲。如果媒體是善意的,就請營造善意的天空,我們好好回答問題,如果不是善意的,裝臭混蛋提出來的問題,我就用臭混蛋的方式回答你,這就是韓紅,一點也不裝,還有點「二」,因為坐在「二帝」的旁邊。別再挑撥離間了,我都生氣了,說偉忠哥對我有意見,還通過外地的媒體傳,請北京的媒體多發正面的東西,對抗過去。如果你說過,大家都說過,不是糊弄嗎,評審的錢拿得不痛快。有次,有個學員,COCO覺得跳得很協調,我說唱得像個鬼,可以有不同的看法。
黃曉明音樂評判標準是什麼?
黃曉明:「皇上」說的都對。
韓紅:可別再說了,就連「皇上」這事兒都挨罵了,你也別想再做我的「嬛嬛」了,說起「皇上」這事兒我們是開玩笑,我說你長這么漂亮,就當我的「嬛嬛」吧,大哥長得也挺帥的,而且特別有氣質,母儀天下,乾脆就做太後吧,我們就是在玩,後來傳成我在《中國夢之聲》當上「皇上」了,我最老實了,他們三個老欺負我。
黃曉明有沒有為做導師做過功課?
黃曉明:有,我看過之前的很多真人秀節目,包括《美國偶像》,很想選出普通人,看著他一步一步實現自己的夢想,最終成功,我們最想做的就是這個事情。音樂我不敢說很懂,不能以專業評價唱歌,但我能聽得懂,音樂方面我會傾聽coco和韓紅老師的意見,我會看他們的綜合素質。
有演員做導師遭到負面評價的,你會不會有壓力?
黃曉明:我無所謂,我是迎難而上的,事情發生後我才上的《中國夢之聲》的。我雖然沒有參加過這樣的真人秀,但是我也是參加過北影的三試的選拔的,比這個還復雜,我是過來人,心裡有數。可以選到自己喜歡或者大家喜歡的人,實現他們的夢想,我覺得是好事。
偉忠哥怎麼看待不合傳言?
王偉忠:我覺得這個是個小事,我到了這個年紀,到內地來做這個事情。我的個性是,喜歡跟大家在一起,做快樂的事情,我來就是學習。來到這里很想把自己這么多年的經驗和大家融合在一起,用我的眼光來看出一些有潛質的人。選什麼樣的偶像,大家都在摸索,我認為的偶像是具有特色的,比如特別帥、特別能唱、特別美、或特別奇怪的魅力,韓紅對唱功的要求是需要的,我們溝通下來,韓紅也是同意的,就是要找最有潛力的人,再有唱將型的能力,如果他還有主流音樂的感覺,也不放棄另類的嘗試,就完美了,我們是努力的。我在這個工作上是愉快的,任何的小問題,把衣服抖一抖,小水珠就掉下來了。我非常感謝三位和大家。
《中國夢之聲》直播逆襲戰 人氣指數決定學員生死
今日21:15,東方衛視《中國夢之聲》首場直播「逆襲戰」即將打響。已經產生的12強學員———艾菲、孫自佑、妥雲福、許明明、劉思涵、何大為、James、央吉瑪、侯磊、李祥祥、阿來、羅熙傑,又將面臨新的挑戰,與4位逆襲學員共同挑戰12強的位子。這4位逆襲學員,來自原先的42強,由觀眾通過「13億掌聲」全媒體互動平台重新產生。截至10日,排在夢之聲「13億掌聲-人氣榜」前六位的未過關學員,鄧小坤、郭帥、張捷、陸敏雪、李立宇、林采欣(貝貝)六人中,將有四人獲得參加逆襲戰的資格。到底誰將被逆襲,誰將王者歸來?答案將在今日21:15一一揭曉。 王偉忠贊有小S風范
「我專門給人製造浪漫和教人談戀愛。」在《中國夢之聲》上海站的錄制現場,一位中性風19歲女生劉羅蘭的自我介紹瞬間引起了四位導師的興趣,當導師們對她年齡和職業性質提出質疑時,該女生更自曝猛料,聲稱自己12歲就開始談戀愛至今已交往過13個男生。這一系列驚人言論讓黃曉明頗不淡定,驚呼「你這是在集郵嗎」,而作為台灣娛樂圈的掌門人,王偉忠似乎見怪不怪,笑贊該女生「有小S的風范」。
作為偉忠哥的得意門生,小S口無遮攔、百無禁忌的大尺度言論已成為其標志性風格,在前不久出席由她代言的私密處保養品時,更大聊兩性私密話題,還不時拿公婆、與媽媽開玩笑,言語之露骨令人瞠目。而「19歲13次戀愛」少女的出格言論再獲王偉忠賞識,不免讓人猜測他是否有借節目之便尋覓小S接班人之嫌。
「集郵」言論惹怒韓紅 「紫娟姐姐」當場爆粗
另一邊,「保守派」韓紅對該女生的表現可謂極不買賬。作為剛在《致青春》中充當了一次戀愛專家的「紫娟姐姐」在聽到「集郵」言論後顯得頗為震驚,不僅面露不快更連續追問女生「怕不怕媽媽知道」,「談戀愛是你的愛好嗎」,當女生表示「媽媽都知道,而談戀愛的確是自己的愛好」後,韓紅更出人意料大爆粗口,令現場氣氛一度非常尷尬。
韓紅的不滿情緒在試唱環節進一步升級,當王偉忠和李玟分別給出「通過牌」後,韓紅表示不喜歡她的演唱所以不能通過,此時該女生話鋒一轉開始現場撒嬌,韓紅毫不留情地表示「沒有人可以在這個舞台上跟她撒嬌」,更嚴肅地表示自己就是看不慣她對待音樂不認真,戲弄評委的態度。
韓紅和王偉忠在節目中內斗互掐,雖被韓紅堅決否認,但因為二人在選人標准和理念上的差距,針鋒相對的情況並不少見,現場時常火葯味十足。
《中國夢之聲》12強將開啟逆襲直播秀 真聲音出爐
在賽程進入12強時就採用直播的形式,是《中國夢之聲》繼試音會使用清唱模式挑選好聲音後,又來考驗歌手真正的「好聲音」。面對外界種種猜疑,《中國夢之聲》方的回答是:「雖然直播存在種種不確定因素,但本著對學員對觀眾負責任的態度,我們選擇直播。」
⑵ 中國有唱爵士樂的人嗎或是介紹爵士的代表作 謝謝~
中國本土爵士樂生存調查
作者:苗紅 日期:2006-08-04 23:27
從「覺得是就是」走向「爵士」
「2005北京迷笛爵士音樂節」在沒有拉到一分錢商業贊助、匆匆籌備四周、宣傳不夠充分的情況下低調推出,結果卻獲得出乎意料的成功。在那裡度過五月中旬周末的人們徹底享受一番初夏時節的良辰美景。
該音樂節的另一個意義在於:中國爵士樂群落整體浮出水面。本報記者以半個月時間獨家探訪該音樂群落,揭示其生存現狀以及發展趨勢。
此番香山腳下上演的為期兩天的露天爵士音樂節,對古都北京而言是破天荒第一次,中外樂手盡興玩兒他們的色彩音樂,觀眾們在靜靜的聆聽中感覺著音樂彩筆在各自心境的畫布上的隨意塗抹,孩子們有的在草坪上玩耍,有的趴在地上用粉筆隨意勾畫著,台下「節奏市場」打擊樂樂隊銜接換場的即興表演時不時掀起現場觀眾的狂熱追捧。
一位法國姑娘說,這種感覺就好像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巴黎。現場的丹麥音響師事後則說,如果閉上眼睛聽,有兩支樂隊的演奏很像是歐洲樂隊,幾乎就沒有任何區別,一支是「夏佳三重奏」,另一支就是「紅節奏」(RGP)。
自我拯救
沉寂三年後,京城本土爵士音樂人決定主動創造機會,這是一次不等救世主的自我拯救,為首的是中國爵士樂壇的旗幟性人物劉元,而站在他身後助陣的是京城的55名本土爵士音樂人和13名外籍爵士音樂人。
這次露天爵士音樂節的主力陣容是跨越三代的本土爵士音樂人,可以肯定地說,爵士樂在中國的存在已基本形成延續。
參加露天爵士音樂節演出的有京城的15支城市爵士樂隊和2支學生爵士樂隊。69名爵士音樂人當中有5位是女性,4名女歌手之中有2名是本土爵士女歌手,爵士男歌手缺位本次音樂節。因為有些本土爵士樂手上場不只一次,有的爵士樂手上場最高達5次之多,所以最終的統計結果表明,本次音樂節上場演出的爵士音樂人總數是89人次。
本土爵士音樂人的演奏水平和原創能力在這次露天爵士音樂節上得到了初步印證,就連音樂節組委會的核心成員們之前也沒想到本土爵士音樂人會如此棒。
填飽肚子沒有問題
目前,爵士樂在中國還算不上是有太大商業價值的音樂品種,它在京城的存活基本就處於不疼不癢的狀態,平常有固定場地演出的本土爵士樂手為數不多,大多數本土爵士樂手基本上就找不到固定演出場地。
京城大多數本土爵士樂手的生存狀況沒有想像的那麼好,也沒有想像的那麼遭,因為爵士樂手一般都有很好的專業功底,經常會受到搖滾樂隊的邀請,一個爵士樂手同時加盟好幾支爵士樂隊和搖滾樂隊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他們當中有一專多能者,能玩兒好幾種樂器,而且在音樂製作方面也頗具才幹,填飽肚子對爵士樂手們來說應該不成問題。
只是,中國目前的音樂環境還不太適合爵士樂的存活和發展,但是酷愛爵士樂這種具有特殊魅力音樂的本土爵士音樂人依然在不懈地努力。
中國有一定水準的本土爵士樂手不足百人,紐約注冊的職業爵士音樂家則達到一萬多人
京城不大的爵士圈內流傳過一句玩笑話——爵士,覺得是就是。這句倒裝的京味歇後語「轉」得可愛至極,創意可嘉,令人愛不釋口。
解放靈魂的即興力量
爵士樂是美國黑奴創造的,搖籃地就在南部路易斯安那州的一座亞熱帶港口城市——新奧爾良。而今,爵士樂的無限魅力已廣播四方,今日的「世界爵士之都」非紐約莫屬。
爵士樂各種流派的誕生和風格的形成都與時代的變遷息息相關,厚重的爵士樂歷史昭示了這種音樂的「與時俱進」,而照亮爵士樂發展道路的爵士樂大師們絕對功不可沒,眾多令人仰慕的爵士大師之中黑人居多也絕對是不爭的事實。
原生態的爵士樂骨子裡散射著解放靈魂的即興力量,經過一百多年的衍生融合,爵士樂的靈性光芒依舊。全世界熱愛爵士樂的人們在地球的各個角落以各自的方式聆聽並感受著爵士的絢爛多彩,不同種族醉心於創造的音樂家們更是加入其中,以各自特有的方式釋放著即興能量,彼此相互「呼應」,為爵士樂拓展出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爵士「搖擺」而來
爵士樂的確「搖擺」著登陸過中國,那要回溯到上世紀30年代的上海灘,可惜國人如今只能在老電影或者老唱片里去拾起和品味往昔「搖擺爵士」的遺韻,50年之後國人再度見識到爵士樂時不禁悵然若失,痛感爵士樂已走得如此遙遠!
中國爵士樂的發展確實落伍得「一塌糊塗」,爵士音樂教育在正規音樂院校是一片空白,這種近乎可與古典音樂比肩的「高級」音樂品種竟然在中國難覓棲身之地。
事情到了1993年初開始有了轉機,京城冒出了中國第一所現代音樂學校——北京迷笛音樂學校。目前,京城也就只有北京迷笛音樂學校和北京現代音樂學院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涉及到爵士樂。
巧合的是1993年11月,京城發生了一件撼動人心的爵士盛事——「北京國際爵士樂集萃」,國外出色的爵士樂隊和正在蹣跚學步的本土城市樂隊一同被推上了爵士音樂節的舞台,掐指算來京城總共擁有過八屆如此美好的國際爵士音樂節,直到2002年主辦方因為拉不到商業贊助而被迫停辦,但令人欣慰的是在此期間中國本土爵士音樂人開闊了眼界,他們的演奏技藝和演奏水準得到了演練和提升。
大約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中國最早玩搖滾的年輕人當中就有人開始迷戀爵士樂了,薩克斯夢幻般的悠揚樂聲引領著他踏入了爵士的天地,成為了中國爵士樂壇的領軍人物,那就是劉元。他於1995年掌舵CD Café,並將其執意打造成了磨練本土爵士樂手演奏技藝的「絕對現場」,10年的時間CD咖啡當真出息了不少年輕的本土爵士樂手。
北京上海,爵士各不同
目前,北京和上海是本土主力爵士樂手的聚集地,廣州、深圳、成都、哈爾濱和沈陽也時常會有本土爵士樂手出沒。未來的日子裡,北京和上海有可能成為中國發展爵士樂的兩個主要代表城市,兩地本土爵士樂手的陣容和水平相當但各有強項,相互之間的協作與交流會日趨頻繁,他們都是推動爵士樂在中國漸進發展的生力軍。
上海擁有輕松消費爵士樂的觀眾,爵士樂對他們而言是一種消遣性的物質享受,北京則擁有注重欣賞爵士樂的觀眾,爵士樂對他們而言是一種陶冶情操的精神享受。在各自的情境之中,兩地的本土爵士樂手都要面對自身生存與發展的問題以及堅持自我與喪失自我的問題。爵士樂在京滬兩地的發展最終肯定會形成不同的格局,理由是北京有原創的精神,上海有娛樂的風氣,目前在消費能力和商業推動力方面,上海的情況要好於北京。至於爵士樂到底在哪個城市發展得更好,現在還難以預料。
目前,中國有一定水準的本土爵士樂手全部加起來恐怕還不足百人,而紐約注冊的職業爵士音樂家就達到了10000多人,比較起來本土爵士樂手的數量實在是少得可憐,而且演奏水平與世界水平之間雖不能說有天壤之別,其間的差距還相當大。中國擁有的爵士音樂人確實為數不多,但國人有理由相信只要他們存在就會發展,從「覺得是就是」走向「爵士」就有希望。
聲明:歌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信息之目的,絕不意味著歌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⑶ 遼寧君達偉業公司大家誰知道是否真實
是真的,我同學在那上班,看過他們開年會的照片,人很多
⑷ 三合湯哪裡能加盟或學到
估計這里沒有 這種不會太公開的
⑸ 請問各路神仙現在我想加盟個小吃的項目,有哪些可以推薦啊要比較出名的。。
伊品香
⑹ 象棋教育加盟費用多少錢
中國象棋屬於中國國粹。。。國粹,是指完全發源於中國、起源於中國、並屬於我國固有文化中的精華。中國共有20大國粹,這20大國粹是:1、《易經》《易經》是我國最古老而深邃的經典,是華夏五千年智慧與文化的結晶,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易經》最早是由伏羲創制(同時產生了易經八卦圖),伏羲所創的八卦稱之為「伏羲八卦」或「先天八卦」,以後,又有神農作《連山易》,軒轅黃帝作《歸藏易》,殷商末年出現了《周易》。由此可見,《易經》這部哲學經典是由我們中華民族的三位偉大始祖伏羲、神農、軒轅黃帝共同開創完成的。《易經》至今已有5000年——10000年的歷史。到春秋時期,孔子為易經作《易傳》。《易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哲學著作,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僅對先秦諸子百家產生過巨大影響,而且對中國古代的哲學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易經》是中華文化的根基,《易經》也是中國哲學的源頭。2、老子的《道德經》老子,是中國古代春秋末期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或聃(因而人稱老聃),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人。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始祖,著有《道德經》。老子的《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共81章。老子的《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老子的《道德經》也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老子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不但對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我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老子哲學在中國思想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老子的思想影響了後來整個中國哲學史的發展。《道德經》、《易經》和《論語》被認為是對中國人影響最深遠的三部思想巨著。老子的《道德經》雖僅五千言,卻包含著非常豐富深刻的哲學思想,也含有豐富的辯證法思想。老子所著的《道德經》是人類最高智慧的結晶。老子的《道德經》是宇宙中的最高智慧。老子的《道德經》一書是老子為中國、為全世界所奉獻的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智慧財富。道家學派的創始人、《道德經》的作者————老子,是繼伏羲、神農、軒轅黃帝之後,中國的高智慧聖人。老子也是世界最高智慧者。我認為:人類要想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從中國2500年前的老子那裡汲取智慧。3、中醫中醫是中國的傳統醫學,中醫一般是指中國以漢族勞動人民創造的傳統醫學為主的醫學,所以,中醫也稱為漢醫。「中醫學」之中包涵「中葯學」,我國自古以來就有「神農嘗百草,始有醫葯」的傳說,因此,中葯源於距今7000年前的神農時代,中葯的鼻祖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始祖神農。中醫的理論基礎和源泉就是《黃帝內經》。《黃帝內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專著。《黃帝內經》確立了中醫學獨特的理論體系,成為中國中醫葯學發展的理論基礎和源泉。《黃帝內經》是中國第一部中醫理論經典。《黃帝內經》是中醫理論基礎的奠基之作。《黃帝內經》這部偉大的中醫經典完成於距今5000年前的軒轅黃帝時代。因而,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始祖軒轅黃帝就是中醫的鼻祖。綜上所述,中葯和中醫的鼻祖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始祖神農和軒轅黃帝。4、中華衣裝(漢服或華服)中華衣裝,也稱華夏衣冠,也就是「漢服」。漢服,是中國漢族的傳統民族服飾,又稱為漢裝、華服。漢服是中國漢民族的傳統民族服飾,其由來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一直到明代,連綿幾千年,華夏人民(漢族)一直不改服飾的基本特徵,這一時期漢民族所穿的服裝,被稱為漢服。自炎黃時代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漢服已具基本形式,歷經周朝代的規范制式,到了漢朝已全面完善並普及,漢人漢服由此得名。隨後各朝代的漢服雖有局部變動,但其主要特徵不變,均是以漢代為基本特徵。漢服(華服)是非常美麗的服裝,漢服(華服)最能體現漢族人儒雅內秀、神采俊逸、雍容華貴、美麗端莊的氣質。5、絲綢(種桑養蠶繅絲織綢技術)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了絲綢(養蠶繅絲織綢)的國家。而做出發明絲綢(養蠶繅絲織綢)這一偉大貢獻的發明家,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始祖軒轅黃帝的妻子嫘祖。在5000多年以前,勤勞、智慧、聰明的嫘祖就發明了絲綢(養蠶繅絲織綢技術)。嫘祖作為中華第一夫人,與黃帝並列為「人文初祖」。嫘祖被譽為「人文女祖」。嫘祖為人類的文明做出了傑出的貢獻,被後世尊為「先蠶」,享譽海內外。嫘祖教民養蠶繅絲,建立了光照千秋的功業,被稱為「蠶母娘娘」。由於嫘祖創造了絲綢文明,功高天下,自周代起就被尊奉為「先蠶」,民間尊稱為「蠶神」,愛稱為「嫘姑」、「絲姑」、「蠶姑」,歷來受到各族人民的無限崇拜。嫘祖「養天蟲以吐經綸,始衣裳而福萬民」,開啟了享譽中外的絲綢文明,澤被天下。韓國、朝鮮及東南亞國家都隆重祭祀嫘祖。西方國家認識中國是從認識絲綢開始的,因而最早稱中國為「賽里斯國」,即絲綢之國。嫘祖發明的種桑養蠶繅絲織綢技術,堪稱在「中國四大發明」之前的「中國第一大發明」。我認為:絲綢,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絲綢,是人類最美麗的發明。6、茶葉的種植培育加工製作技術、茶葉的飲用和茶文化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樹和利用茶樹的國家,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是世界茶葉的祖國,這是世界公認的。茶,是中華民族的國飲。飲茶、種茶、制茶都起源於我國。我國第一部葯學專著《神農本草經》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這說明,在距今7000年前的神農時代,中國就發現了茶葉,並且知道了茶葉具有神奇的葯用作用。因此,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始祖神農是中國的茶葉鼻祖。神農不僅是中國的茶葉鼻祖,同時,神農也是全世界的茶葉鼻祖。茶葉,是最天然、最健康的飲料,也是最具有文化內涵的飲料。茶葉具有健康、天然、文化、文明以及時尚的非凡魅力,受到全世界人的喜愛。7、瓷器的製做技藝中國是瓷器的故鄉,舉世聞名的中國瓷器,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和發明,瓷器是中國古代文明的象徵,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中國發明的瓷器,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作出的偉大貢獻。中國號稱「瓷之國」,中國所製造的精美的瓷器,為全世界人民所喜愛。中國是瓷器的發源地,中國被譽為是「瓷器之國」。中國的瓷器製造技術傳到世界各國,對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中國也博得了「世界瓷國」的光榮稱號。8、中國畫(國畫)國畫,是中國漢族傳統繪畫形式。國畫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於絹或紙上,這種畫種被稱為「中國畫」,簡稱「國畫」。國畫是我國傳統繪畫(區別於「西洋畫」),其工具和材料有毛筆、墨、國畫顏料、宣紙、絹等,題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鳥等,技法可分工筆和寫意,它的精神內核是「筆墨」。9、書法中國的文字(漢字)起源,歷史非常悠久。在距今約5000年前的軒轅黃帝時代,文字開始出現。傳說軒轅黃帝命令大臣倉頡造字,倉頡就發明創造了文字。倉頡,是黃帝的史官,漢字的創造者,被後人尊為文字始祖。中國的漢字為中華民族的繁衍和發展、為中華文明和中華文化的保存和傳承作出了不朽的功績。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中國的漢字,開始以圖畫記事,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變成了當今的文字,又因祖先發明了用毛筆書寫,便產生了書法,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周朝時的金文、石刻文,秦代的篆書,漢代的隸書,從東晉到唐朝的楷書、行書、草書,到了唐代,中國的書法藝術到達成熟,並且繁榮。中國的書法有五種基本書體: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其中,楷書也叫真書、正書、正楷。楷書的特點在於規矩整齊,所以稱為楷書。中國的漢字在漫長的演變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一方面起著思想交流、文化繼承等重要的社會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造型藝術。書法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而且在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獨放異彩。在中國歷史上,出現了許多的大書法家。其中,東晉時代的王羲之是中國偉大的書法家,被後人尊為「書聖」。王羲之的書法作品《蘭亭序》流傳千古,天下聞名。《蘭亭序》被公認為「天下第一行書」。10、古琴、中國民族樂器、中國民族音樂古琴,也稱:瑤琴、玉琴、七弦琴,為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時代就已盛行的樂器,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有四千餘年,據《史記》載,琴的出現不晚於堯舜時期。琴的創制者有「伏羲作琴」、「神農作琴」、「舜作五弦之琴」等說,可以看出,古琴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內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宮、商、角、徵、羽)。後來周文王加弦一根,是為文弦;武王伐紂,加弦一根,是為武弦。合稱文武七弦琴。在中國古代,「琴、棋、書、畫」歷來被視為文人雅士修身養性必修之藝。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樂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風傲骨、超凡脫俗的處世心態,而在音樂、棋術、書法、繪畫中居於首位。吹簫撫琴、吟詩作畫、登高遠游、對酒當歌成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動寫照。春秋時,孔子酷愛彈琴;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故事,成為千古佳話;魏晉時期的嵇康給予古琴「眾器之中,琴德最優」的至高評價,終以在刑場上彈奏《廣陵散》作為生命的絕唱。古琴是最高雅的樂器。古琴十大名曲:廣陵散、高山流水、平沙落雁、酒狂、關山月、瀟湘水雲、陽關三疊、梅花三弄、胡笳十八拍、幽蘭。中國古代十大名曲:《高山流水》、《廣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陽簫鼓》(又名《春江花月夜》)、《漁樵問答》、《胡笳十八拍》、《漢宮秋月》和《陽春白雪》。11、圍棋、中國象棋圍棋是一種古老的智力游戲,起源於中國。圍棋是中華民族的偉大發明。圍棋是中國「五帝」之一的堯帝發明的,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圍棋最早被稱為「弈」或「棋」。後來,有人根據下棋時黑白雙方總是互相攻擊,互相包圍的特點,稱「下棋」是「圍棋」。這樣,「圍棋」作為一個專用名詞就固定下來。圍棋屬「中國古代四大藝術」(琴棋書畫)的「四藝」之一。「琴棋書畫」之「棋」,指的就是圍棋。南北朝時候,棋盤定型為現在的19道棋盤,並且出現了評定棋手水平的圍棋九品制。圍棋逐漸成為中國古代知識階層修身養性的一項必修課目,為「琴棋書畫」四藝之一。唐代出現了棋待詔官職。中國的圍棋在公元七世紀(中國唐朝)時傳入日本,很快就在日本流行開來。圍棋被人們形象地比喻為「黑白世界」。圍棋是我國古人喜愛的娛樂競技活動,同時也是人類歷史上最悠久的一種棋戲。由於它將科學、藝術和競技三者融為一體,有著發展智力、培養意志品質和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思想意識的特點,因而,幾千年來長盛不衰,並逐漸地發展成了一種國際性的文化競技活動。圍棋的規則十分簡單,卻擁有十分廣大的空間可以落子,使得圍棋變化多端,比中國象棋更為復雜。這就是圍棋的魅力所在。下一盤圍棋的時間沒有規定,快則五分鍾,慢則要幾天,多數時候下一盤棋需要一到二個小時。下圍棋對人腦的智力開發很有幫助,可增強一個人的計算能力、記憶力、創意能力、思想能力、判斷能力,也能提高人對注意力的控制能力。因此,圍棋是一種高級的智力游戲。中國人所發明的圍棋,最能體現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令人驚奇的是,中國的圍棋也非常符合現代科學(天文學、宇宙學)的原理與自然規律。圍棋的規則是非常簡單的,在所有的棋類中,圍棋是規則是最簡單的。但是,圍棋的棋局又是非常復雜的,千變萬化,以至無窮。中國的圍棋包含著在遠古時期中華民族先人的智慧,中國的圍棋奧妙無窮。圍棋是非常絕妙的發明。12、文房四寶中國古代的「文房四寶」一般是指:筆、墨、紙、硯這四種用具。文房,也就是書房。筆、墨、紙、硯這四種基本用具是文人書房中必備的四件寶貝,人們通常把它們稱之為「文房四寶」。在「文房四寶」(筆、墨、紙、硯)中,最出名的、最好的、質量最優的當屬:湖筆、徽墨、宣紙、端硯。因此,「文房四寶」一詞也可以是專指湖筆、徽墨、宣紙、端硯。湖筆,產於浙江省湖州市。湖州市位於浙江省的最北端、太湖的南岸。湖州自古就生產優良毛筆。自元朝以來,湖州生產的毛筆為天下最佳者。也就從那時起,湖筆與徽墨、宣紙、端硯一起被稱為「文房四寶」。湖州毛筆簡稱「湖筆」,是毛筆中的佼佼者,以製作精良、品質優異而享譽海內外,已成為毛筆的代名詞。徽墨,產於安徽的徽州。徽墨的製造中心在績溪、歙縣、屯溪這三個地方,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安徽省黃山市歙縣、安徽省黃山市屯溪區。尤其是績溪縣,徽墨製造業極盛。「天下墨業在績溪。」徽墨特徵鮮明、技藝獨特、流派品種繁多、科技內涵豐富,在中國制墨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墨的發明是中國人對中國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一項重大貢獻。徽墨是我國制墨技藝中的一朵奇葩。宣紙的原產地是安徽省的涇縣(今安徽省宣城市涇縣)。涇縣古時屬宣州管轄,所以,涇縣所產的紙稱之為「宣紙」。由於宣紙有易於保存,經久不脆,不會褪色等特點,故有「紙壽千年」之譽。製造宣紙的原料是生長在安徽宣州一帶的青檀樹的樹皮,因青檀樹皮的纖維非常潔白,因此,造出的宣紙非常潔白細密。宣紙具有「韌而能潤、光而不滑、潔白稠密、紋理純凈、搓折無損、潤墨性強」等特點,並有獨特的滲透、潤滑性。寫字則骨神兼備,作畫則神采飛揚,成為最能體現中國藝術風格的書畫紙,再加上宣紙耐老化、不變色。少蟲蛀,壽命長,故有「紙中之王、千年壽紙」的譽稱。宣紙的聞名始於唐代,南唐後主李煜,曾親自監制的「澄心堂」紙,就是宣紙中的珍品,它「膚如卵膜,堅潔如玉,細薄光潤,冠於一時。」傳說宣紙的發明者是蔡倫的弟子孔丹。宣紙的生產中心是涇縣,製造宣紙的原料是以皖南山區特產的青檀樹皮為主,配以部分稻草,經過長期的浸泡、灰腌、蒸煮、洗凈、漂白、打漿、水撈、加膠、貼烘等十八道工序,一百多道操作過程,歷時一年多,方能製造出優質宣紙,宣紙是中國古代文人進行書法、繪畫所必不可少的東西,是中國古代珍貴的文化用品。中國古人有「敬惜字紙」的良好傳統,表現出中國古人對文字、文化的尊重和對宣紙的愛惜。中國四大名硯:端硯、歙硯、洮硯、澄泥硯。端硯,產於廣東省肇慶市。廣東肇慶在唐代時設為端州,所以把出產於廣東肇慶的硯稱之為「端硯」。歙硯,產於安徽省古歙州的歙縣、黟縣、休寧、婺源等地。歙硯與端硯齊名。洮硯,洮河硯的簡稱。因硯材產自洮河,洮河源於古時洮州,故名「洮河石硯」,簡稱「洮硯」。洮硯產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卓尼縣、臨潭縣、岷縣一帶。澄泥硯,是用特種膠泥加工燒制而成的,因此,澄泥硯的製造材料是泥,而不是石。實際上,澄泥硯是一種用泥土燒制的陶器,這是與前三種硯不同的地方。澄泥硯最早產於山西絳州(今山西省新絳縣)。「四大名硯」中的其它三種均為石硯,唯有絳州澄泥硯是泥硯。它與端、歙、洮硯齊名,稱為「三石一陶」。絳州澄泥硯始創於唐代,歷史悠久,當時曾被列為「貢硯」。後來明朝滅亡後澄泥硯製作工藝就失傳,失傳了近三百年。直至20世紀80年代末,有一位藝人歷經千辛萬苦終將澄泥硯恢復生產後,絳州澄泥硯又重新展露在世人面前,重新成為古城絳州的一大地方特產。中國的文房四寶是中國人的創造發明。中國的文房四寶在中華民族的發展、在中華文化的傳承、傳播、保存中,起了非常巨大的作用。13、道教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也是中國唯一的本土宗教。道教產生於中國東漢時期,距今已有1800餘年的歷史。道教與中華本土文化緊密相連,深深紮根於中華沃土之中,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並對中華文化的各個層面產生了深遠影響。道教的創立者為張道陵,張道陵原名張陵。張道陵是西漢開國功臣張良的第八世後代。張道陵創立了道教門派之一的「正一道」(即「天師道」),因此,張道陵也被尊稱為「張天師」,其後代世襲者也被稱為「張天師」。道教奉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為教祖,尊稱老子為「太上老君」。道教將老子的《道德經》作為道教的理論指導思想。14、中國建築、中國園林、客家民居15、武術、太極拳、氣功16、昆劇昆劇,又名崑曲,原名「崑山腔」或簡稱「崑腔」,是我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產生於江蘇崑山一帶。昆劇誕生於元朝末年,至今已有650多年的歷史。崑曲是我國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我國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崑曲早在元末明初之際(14世紀中葉)即產生於江蘇崑山一帶。「崑山腔」屬明代四大聲腔之一。明代四大聲腔:崑山腔、弋陽腔、海鹽腔、餘姚腔。崑山腔(江蘇崑山)、弋陽腔(江西弋陽)、海鹽腔(浙江海鹽)、餘姚腔(浙江餘姚)。這四大聲腔,同屬南戲系統。昆劇是在中國戲曲中影響最大的聲腔劇種,很多劇種都是在昆劇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昆劇有「中國戲曲之母」的雅稱。昆劇是中國戲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體系的劇種,它的基礎深厚,遺產豐富,是我國民族文化藝術高度發展的結果,在我國文學史、戲曲史、音樂史、舞蹈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崑曲的伴奏樂器,以曲笛為主,輔以笙、簫、嗩吶、三弦、琵琶等。崑曲的表演,也有它獨特的體系、風格,它最大的特點是抒情性強、動作細膩,歌唱與舞蹈的身段結合得巧妙而和諧。在語言上,該劇種原先分南曲和北曲。南昆以蘇州白話為主,北昆以大都韻白和京白為主。昆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人類口述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昆劇(崑山腔)的創始人為顧堅。顧堅,元末明初戲曲家,昆劇鼻祖。顧堅是江蘇崑山千燈鎮人(明末偉大的思想家顧炎武也是江蘇崑山千燈鎮人)。元朝末年,顧堅等人把流行於江蘇崑山一帶的南曲原有腔調加以整理和改進,稱之為「崑山腔」,為昆劇之雛形。明朝嘉靖年間,傑出的戲曲音樂家魏良輔對崑山腔的聲律和唱法進行了改革創新,吸取了海鹽腔、弋陽腔等南曲的長處,發揮崑山腔自身流麗悠遠的特點,又吸收了北曲結構嚴謹的特點,運用北曲的演唱方法,以笛、簫、笙、琵琶的伴奏樂器,造就了一種細膩優雅,集南北曲優點於一體的「水磨調」,通稱崑腔。江蘇崑山人梁辰魚,繼承魏良輔的成就,對崑腔作進一步的研究和改革,終於使崑腔在無大鑼大鼓烘托的氣氛下能夠清麗悠遠,旋律更加優美;對伴奏樂器改革原來南曲伴奏以簫、管為主要樂器,為了使崑腔的演唱更富有感染力,他將笛、管、笙、琴、琵琶、弦子等樂器集合於一堂,用來伴奏崑腔的演唱,獲得成功。隆慶末年,他編寫了第一部崑腔傳奇《浣紗記》。這部傳奇的上演,擴大了崑腔的影響,文人學士,爭用崑腔創作傳奇,習崑腔者日益增多,梁辰魚對推廣和改革崑山腔起了巨大的作用,因而成為昆劇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昆劇的上演劇目中,有湯顯祖的《牡丹亭》、《紫釵記》《邯鄲記》《南柯記》,沈璟的《義俠記》,高濂的《玉簪記》,李漁的《風箏誤》,朱素臣的《十五貫》,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長生殿》。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湯顯祖的《牡丹亭》,其次是孔尚任的《桃花扇》,孔尚任是孔子的第64世後代。昆劇行腔優美,以纏綿婉轉、柔漫悠遠見長。在演唱技巧上注重聲音的控制,節奏速度的頓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講究,場面伴奏樂曲齊全。昆劇的唱腔委婉細膩、新麗流暢,非常好聽!有「水磨腔」之稱。昆劇藝術形成了相當完善的體系,而這一體系又長期在中國戲曲中占據獨尊地位,所以昆劇藝術被尊為「百戲之祖、百戲之師」,對整個戲曲的發展都有著深遠的影響,許多地方戲都在不同程度上吸收了它的藝術養分,其中還留有部分的崑腔戲。許多地方劇種,如:京劇、湘劇、川劇、贛劇、桂劇、邕劇、越劇和廣東粵劇、閩劇、婺劇、滇劇、晉劇、蒲劇、上黨戲等等,都受到過昆劇藝術多方面的哺育和滋養,因此,昆劇被稱為「百戲之祖、百戲之師」,同時,昆劇還有「中國戲曲之母」的雅稱。昆劇是中華文化的瑰寶。17、中國烹飪(中國菜)、中國節日飲食文化、筷子中國烹飪(中國菜):中國各地區、各民族各種菜餚的總稱。具有歷史悠久、技術精湛、品類豐富、流派眾多、風格獨特的特點,是中國烹飪數千年發展的結晶,在世界上享有盛譽。中國八大菜系:粵菜、蘇菜、浙菜、湘菜、徽菜、川菜、閩菜、魯菜。中國節日飲食文化:春節吃餃子,元宵節吃元宵,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等等。18、針灸針灸:針法和灸法的合稱。針法是把毫針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體內,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治療疾病。灸法是把燃燒著的艾絨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膚,利用熱的刺激來治療疾病。針灸由「針」和「灸」構成,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內容包括針灸理論、腧穴、針灸技術以及相關器具,在形成、應用和發展的過程中,具有鮮明的漢民族文化與地域特徵,是基於漢民族文化和科學傳統產生的寶貴遺產。針灸療法是祖國醫學遺產的一部分,針灸是一種中國特有的治療疾病的手段。19、對聯、燈謎、曲水流觴曲水流觴,是中國古代流傳的一種游戲。夏歷的三月人們舉行祓禊儀式之後,大家坐在河渠兩旁,在上游放置酒杯,酒杯順流而下,停在誰的面前,誰就得即興賦詩並取杯飲酒。曲水流觴這種游戲非常古老,有數千年的歷史。晉代有名的大書法家王羲之所書的流傳千古的書法作品「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記錄的就是在浙江紹興蘭亭一帶進行曲水流觴游戲的過程。20、中國結、剪紙、刺綉、黎族織錦(黎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