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火鍋加盟 > 鄭先森菌菇麻辣燙加盟

鄭先森菌菇麻辣燙加盟

發布時間:2021-06-09 20:55:00

① 誰能告訴我麻辣燙底鍋配料加100分!

按照先後順序分類分為:
串菜―配製大料―炒制大料―湯料熬制―湯料調味―燙菜過程―裝碗過程
1.可燙制菜類: (根據當地的菜類品種大概可以有40種左右)
1.1 素菜類:
青菜白菜花菜香菜 生菜 菠菜 黃花菜 空心菜 綠豆芽黃豆芽豆腐日本豆腐豆腐乾豆腐皮腐竹平菇香菇金針菇絲瓜黃瓜海帶藕片冬瓜片土豆片油豆腐火腿腸胡蘿卜油條年糕鴨血粉絲粉條等(買粉絲的時候,一定要買比較好的,不容易煮爛的;因為吃麻辣燙時,基本上每個人都會點一份粉絲,如果粉絲質量不好,會影響總體的口感)
1.2葷菜類:
牛肉鹹肉鴨腸油炸肉皮 牛百葉及各種貢丸蟹柳類等(註:串菜這一環節比較靈活,最主要的是串了覺得比較美觀;用比較少的材料,串好了以後讓顧客看了覺得份量比較多,吃起來又吃得不會太飽,讓人吃了一次,下次還想吃)
2.湯料配方:
2.1主要配製大料: (另提供每種大料的市場價格,僅供參考)
我原來做的時候,每次配底料的時候也不會用標准電子秤去稱的,也只是用自己的手去抓來估計的(配料時比例不要差別太大,基本是不會影響口感的)因我的手在正常的男性當中稍微大一點,下面我將提供一下我用手抓的大概比例,以給你們提供參考. (解釋:①一隻手的滿把: 即用右手抓滿一下的量;②一隻手的大半把即右手抓一半多一點(比第①項用量少一小半左右);③以個數計:直接按個數就可以了)
白寇(25元/斤;用量:一隻手的大半把) ;香砂(6元/斤;用量:一隻手的大半把) 桂皮(8元/斤;用量:折成小段,一隻手的大半把) ;小茴香(6元/斤;用量:一隻手的大半把);大茴香(6元/斤;用量:一隻手的滿把再多一點) ;草果(25元/斤;用量:6-7個) ;孜然(10元/斤;用量:一隻手的滿把) ;丁香(25元/斤;用量:一隻手的大半把);香葉(7.5元/斤;用量:一隻手的滿把) ;涼姜(8元/斤;用量:6-7個); 花椒(25元/斤;用量:一隻手的滿把再多一點,在麻辣燙中此料是「麻」的關鍵,能吃「麻」則在此用量基礎上增加,反之則減少) 辣椒:(用量:一隻手滿把,想辣就多加一點,不想太辣就少加一點,在麻辣燙中此料是「辣」的關鍵,能吃」辣「則在此用量基礎上增加,反之則減少)
註:①因為我之前每次配料時,習慣一下配三天的料;以上的配方是我配三天料的用量,但是炒料這前一定要把三天的用量分開,即每次只炒三分之一的用量就可以了,當然如果你不習慣一下配三天的料,那你也可以每次只配一天的用量,也就是說每種料的用量要除以3,即是每天的用量,這一點重要。
②試做時草果、香砂、丁香這三種大料的用量一定要按照我的用量去做,一定不能多加,如果加多了很容易造成湯比較苦,味怪。
2.2 炒料時輔料(主要為炒料,油燒熱時,放入油內起到炸香的作用)
生薑(0.3斤左右,切片) ; 大蒜頭(整2個,刀切一分為二,不用切的太小) ; 山東大蔥(2根,切成3寸的段)
2.3 湯內增鮮的輔料(不銹鋼湯桶內注入水時,直接放入湯桶內)
牛腿骨(1個,大概4-5斤左右。也可用牛身上其他部分骨頭,但腿骨比較好) ;
冷凍雞架(2個即那種沒有多少肉的雞骨頭,一般的菜市場即可有售 )
註:試做時,增鮮的東西加的多一點可以,加的越多就越鮮(如牛骨、雞架)
2.4湯內輔料:
火鍋底料(重慶三五牌,用1袋150克) ; 陴縣豆辦醬(200克,選用桶裝的四川郫縣油豆辦醬;試做時,買袋裝的就行)
3.炒制大料過程:
3.1 先把之前一次配三天的用量,平均分成三分;(因為之前一次配的是三天用量,現在只炒一天的料就可以了,如果說你配料時,只配了一天的用量,那就不用分了).
3.2炒鍋置旺火,先加入牛油400克熬化,再加入色拉油300克,燒到7-8成熱時,再加入2.2的輔料炸香。
3.3 再加入2.1的大料用大火炒出香味.(炒料這一步其實也沒有什麼,基本上日常家裡面炒菜的過程相同,但也不要把大料炒糊了)
4.熬湯過程
4.1 在不銹鋼桶(選用直徑35厘米,深為38-40厘米的不銹鋼桶,此桶大概能裝25公斤水左右)內先加入2.3增鮮的輔料;桶內注滿水用中火把湯熬開(熬湯過程中,注意隨時把湯表面上的一層浮沫撇除,如果想湯味比較鮮一點,湯熬開後,可以改成小火再適當的多熬一會兒),再放入2.4的湯內輔料和炒好的大料,用中小火進行熬制,大概再需用半小時左右。
4.2 用網狀的漏勺把熬好的湯和大料分開,湯放入另外一個桶內(此料即後來燙菜用的湯和加入碗內喝的湯),在裝大料的桶內重新加入水,可反復熬制三桶湯料左右.
4.3 第二鍋和第三鍋湯料是用中小火熬開後,然後再改用小火再多熬20分鍾左右.
4.4把熬好的湯上面一層辣油用勺子撇起,裝入另外的一個小桶內備用.
注;因這個辣油比較香、麻、辣,如果不撇開的直接放在湯內的話,對不能吃辣的朋友,吃的時候會受不了;當然如果你能吃辣,麻辣燙裝碗前可根據口味直接加入碗內,或者燙到最後,湯內沒有什麼味道,也可加入一點此辣油。
5.調制燙料:
5.1 三桶湯料熬好以後,把三桶湯料進行混合(因第一鍋湯內大料的味道比較重,第三鍋的味道比較淡;混合的目的,就是讓其味道比較平均)
5.2 湯混好以後,根據個人在口味,在湯內加入適量的鹽,再加入味精、雞精、湯料王(湯料王選用排骨味的那種)
註:調湯時,味精不能多放,多放味道會苦;雞精和湯料王一定要加很多,多到相當於我們日常家庭用量的5倍以上;當然也有的朋友不喜歡把味米\雞精和湯料王直接加到湯桶內,那麼你也可以把這些調料直接加到碗內也可以,但是鹽是直接加到湯桶內的,如果不直接加到湯桶內,則燙出的菜會沒有什麼味道.
6.燙制過程:
6.1 把調過味的湯放入爐火中,使之保持小沸,即可燙菜。
6.2 燙菜時,按照各種菜燙制時間的長短,先後放入燙勺內(一般不容易熟的先放,容易熟的後放)
6.3 麻辣燙裝碗,然後加入湯;如果能吃辣的,可以在碗內加入適量的辣油(這個辣油,也就是之前提到過,從熬好的湯表面提煉出來的)
另外,以下幾要點需要掌握:
1.炒制大料時,加入鍋內的油一定要多,基本是用的油差不多要淹過大料.(如果油太少,湯熬好後,表面油太少,就無法提煉辣油)
2.炒制大料時,油燒熱時,要用大火炒制(炒制大概需要3-5分鍾),但是要注意大料一定不要炒糊了。
3.炒好的大料,加入多少水進行熬制一定要控制好:如果加入的水太少,熬出的湯就會發黑,味道會苦且不好吃;如果加入的水太多,則熬出的湯就會比較淡(打個比方來說:我們日常買的辣椒都有辣和不怎麼辣的;所以每種調料的味道,都有味重和味不重的;所以你們剛開始試做時,燙熬好後,如果苦,則水的用量再增加一點;如果味道淡了,則水的用量要再減少一點;「麻辣燙」湯料的好壞,在這一點特別重要,有很多朋友試做時,遇到的問題,基本上是出在這個方面。
4.另外有些朋友就是搞不懂所謂的「紅湯」與「白湯」的區別:其實熬好的湯上面有一層紅紅的辣油;如果把這一層辣油完全撇開,湯則變成清湯(當然這個湯也不能完全說是清湯;也是有麻辣味的,只不過口味沒有那麼重);如果比較能吃麻、辣的朋友;可以在清湯裡面加入這個撇開的辣油,也就變成了所謂的「紅湯」
5.建議各位試做時,如果為了避免太浪費原料,可以按照我提供的大料和水的配比;縮小比例進行試做. 6.熬好的燙上面的一層辣油,一定要分開,如果不分開,你喝湯時會覺得湯比較麻辣,對於不能吃麻辣的朋友也許會覺得受不了;能吃辣的朋友,可以在碗裡面加入這個辣油。7.現在有的朋友不喜歡太麻、辣的麻辣燙,比較喜歡那種有三鮮味但又稍帶一點麻辣的麻辣燙;如果你喜歡三鮮的那種,那麼你做這種麻辣燙時,就重點把骨頭和雞架等增鮮的原料多一點,但大料的比例要減少一點,至於怎樣能達到你的要求,你自己則要多試驗幾次。8.我再次說明一下,我這個配方確實很不錯,也許有的朋友第一次試做,有可能用量方面把握不信,造成第一次試做不是太理想;如果真有這種情況,那你也不要灰心,你可以打電話給我,我們再進行溝通一下,看問題到底出在那裡。9.因有的朋友第一次試做,如果買少批量的牛油,太好買;那你試做時,也可以用雞油來替代,(雞油買那種半成品,自己回來提煉),如果沒有牛油和雞油,那麼也可以用豬油來替代,不過豬油是效果最差的;如果試做時不方便買牛骨,那也可以用豬骨來代替)
10.如果你有看不懂的地方,或者在試做過程中,遇到有什麼問題,請和我聯系,我抽空給你們答復。 註:紅色字體部分,為重點部分,請一定要注意。說句實在話,我自己覺得我這個配方口味是非常不錯,因為有的朋友可能以前沒有接觸過,所以在大料用量方面,第一次可能把握不準;所以我希望有的朋友只要你是誠意想做,不管你第一次試做的味道如何,但是你也不要灰心;希望你能打個電話給我,我們再溝通一下,看看問題點出在那裡。附:所有的大料在當地的調味品市場全部有售,有的地方叫法不一可以參照如下:
1.草果:一種姜科植物草果的果實,嘗之味怪.
2.香砂:又叫砂仁、春砂仁、陽春砂仁,系植物陽春砂的成熟果實,嘗之澀口,聞之有香味.
3.桂皮:又稱肉桂.這種東西比較常見.
4.小茴香:又叫茴香、香絲菜、懷香、野茴香,猶如小稻穀粒或孜然,有特異芳香氣
5.八角: 應叫八角茴香,或大茴香、大料、八月珠,這是人們較為熟悉的一味香料.
6.花椒:這是一種較熟悉的調料,不用介紹.
7.丁香:又叫公丁香、子丁香,為丁香的花蕾.
8.白蔻:又叫白豆蔻 、圓豆蔻、百叩、叩仁. 9.香葉:即桂樹有葉子,呈灰綠狀.10.涼姜:有的地方也叫三奈、沙姜、山辣,為根狀莖。

麻辣燙配方-1

湯汁以雞湯加入桂皮、陳皮、干辣椒段、胡椒、八角、三奈、漢源花椒、豆腐乳汁、醪糟汁等熬制而成。

麻辣燙配方-2

牛油250克、菜油100克、郫縣豆辦150克、永川豆豉50克、冰糖10克、花椒5克、胡椒2克、干辣椒30克、醪糟汁20克、紹酒20克、姜米10克、精鹽100克、草果10克、桂皮10克、排草10克、白菌10克、辣椒面250克、鮮湯1500克.

炒鍋置旺火上,下菜油燒到6成熟後,下郫縣豆辦(先朵細)菜鄭速放入姜米、花椒炒香後立即下鮮湯。再放入舂茸的豆豉、研細的冰糖、牛油、醪糟汁、料酒、精鹽、胡椒粉、干辣椒、草果等佐料。熬開後打去泡沫即成鹵水。

麻辣燙配方-3

配方:

菜籽油半斤、豬油半斤、牛油半斤、花椒50克、干辣椒300克、郫縣豆瓣100克、冰糖100克、生薑200克、大蒜100克、草果5克、小茴10克、丁香25顆、桂皮15克、雞精70克

方法:

三油混合--加冰糖小火炒化--加郫縣豆瓣小火炒香(至少半小時),不能使糖炭化,要不然會發苦--把剩餘(中葯除外)一起炒,待生薑大蒜出味後--分5鍋--加水(最好是骨頭湯)--平分加入中葯熬半小時即可

② 固驛志全麻辣燙電話

山西土特產介紹 山西土特產 汾州核桃 山西汾酒 靈丘莜麥面 運城池鹽 大蒜 黃河鯉魚 山西香醋 竹葉青酒 稷山板棗 木版年畫 菖蒲酒 玉堂春酒 沁州黃小米 大同火鍋 北芪黃酒 晉祠大米 平遙牛肉 聞喜煮餅 太谷壺瓶棗 恆山白酒 六味齋醬肉 山西熏醋 運城相棗 上黨臘味驢肉 汾州核桃 山西汾州核桃歷史悠久,其核仁味道甘美,富脂肪和蛋白質,不論生食或製成糕點糖果,均清香可口。還是一種益智健腦食品,能補氣 益血,潤燥化痰,治肺潤腸,且味甘平,對於 「溫補腎肺,定喘化痰」有一定的療效。 山西汾酒 汾酒產於山西汾陽縣杏花村酒廠。 相傳杏花村於公元五世紀就開始釀酒,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汾酒在唐代已有盛名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里寫道:「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汾酒是我國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具有清香純正、醇厚綿軟、甜潤凈潔的特點。汾酒雖為60度高度酒,但沒有強烈的刺激性。 靈丘莜麥面 山西靈丘氣候寒冷,無霜期短,適合種植莜麥。莜麥經過淘洗、曬晾、炒熟、磨製成面,名曰「莜麵」。 莜麵的吃法花樣非常多,有推窩窩(即拷栳栳)、搓個卷、推刨渣、搓魚兒、壓餄烙……等。莜麵性寒,必須經過「三熟」,方可進食。即先把莜麥炒熟,磨成面;再把莜麵用開水潑熟,和好以後,做成各種花樣蒸熟(約15分鍾左右)。吃的時候可分冷熱兩種菜:冷盤是燒茄子、拌黃瓜絲、水蘿卜絲,再配以鹽湯辣子熗油,菜與莜麵拌起來,清香可口;熱菜是羊肉臊子,配點蘑菇,開籠後將莜麵蘸上羊肉蘑菇鮮湯,更是香味撲鼻,美不可言。 運城池鹽 產於山西運城。是鹽湖中主要資源硫酸鈉、氯化鈉、硫酸鎂的礦藏總儲量達八千三百七十多萬噸。溴、鈣、碘、鉀、硼以及鋰、刨、鍶、鎵、銣等多種稀有元素的儲量也很豐富。還有一種與鹽共生的硝板,即白鈉鎂礬,其主要成分是硫酸鈉、硫酸鎂的復鹽,厚度2-4米,貯量為一千六百多萬噸礦體露出地表。這是經過前人幾千年產鹽而形成的一種得天獨厚的寶貴資源。 大蒜 產於山西靈丘。《後漢書》雲:一天,名醫華佗遇到一輛車上躺著一個病人,這人得的是一種怪病,喉嚨眼裡象噎住了東西,吃飯咽不下去。華佗診視後,對病家說,你到飯鋪里去買二升蒜和醋來,令病人吃下去。華佗走後,沒有多久,病人就吐出一條蛇來。病家拿著蛇找華佗道謝,見華佗屋裡的牆壁上掛著數十條蛇,才知道華佗的醫術高明。此雖神奇之說,姑置勿論,但祖國醫學實踐總結肯定,大蒜為「除風邪,殺毒氣」。因而,大蒜的殺菌作用是千真萬確的。大蒜消毒、殺菌、去腥、解膩,使菜餚更加味美可口的功能。在夏季涼拌冷盤和涼拌麵食中酌加此品,並能「解暑氣」,增加食慾,促進人體健康。具有防癌、抗癌,減緩老化和保持健美的作用。 黃河鯉魚 主要產於河津、永濟、芮城、垣曲等縣的黃河之中。黃河鯉魚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春秋時代就有名氣,史書上曾有「黃河之尺鯉,本在虞津居」之記載。在古代醫林篡葯上也有記載:「彩而金者,洛鯉最貴,江漢次之,昊會而下」,並有「一登龍門而身價百倍」之美談,歷史上曾作為貢品上貢朝廷。黃河鯉魚以肉質鮮嫩、營養豐富而聞名全國,已列為中國四大名魚之首。黃河鯉魚體內含鈣、磷營養素較多,剌少肉多,個大味美。具有和脾養肺、平肝補血之作用,常食鯉魚對肝、眼、腎、脾等病有一定療效,還是孕婦的高級保健食品,經濟價值很高。 山西香醋 要提到山西,最不能忘記的是醋,山西釀醋有悠久的歷史,主要分熏醋和陳醋,分別以太原益源慶和清徐老陳醋最為有名,山西的醋有獨特的沁香和悠長的後味,絕對稱得上中國最好的醋。 竹葉青酒 山西竹葉青酒,是以優質汾酒為底酒,配以廣木香、紫檀香、公丁香、零陵香以及當歸、砂仁等十餘種名貴葯材和竹葉浸泡而成。具有養血、舒氣、和胃、益脾、消食等功效。解放後,被評為國家名酒,並獲得金質獎章。 稷山板棗 稷山板棗為山西十大名棗之首,主要產於稷山縣的城關、化峪、下曲3個鄉鎮。 板棗果實皮薄、肉厚、核小,肉甘甜,為扁圓形,略帶上寬下窄狀,故名板棗,成熟後為黑紅色,果肉白綠色,制干後的好棗,皮無皺折,豐滿有彈性,肉淡紅色,即使壓扁仍可復原,可拉出30-60厘米的金黃亮絲。含糖量31.33%,含酸量0.1%,每100克果實中含維生素C499毫克,還含有鉀、鈉、鈣、錳、鋅、鐵等多種微量元素,為高級補品,葯用價值極高。1982年獲首屆農展會最高獎。 木版年畫 產於山西晉南。遠在宋、金時期,晉南臨汾一帶的造紙、刻版、印刷技術已相當發達,於是,木版年畫也就應運而生。在甘肅黑水城附近一古塔中發現宋、金時期平陽城姬家雕印的一幅木版年畫《四美圖》。這幅畫是目前所見到的我國最早的木版年畫。畫中人物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綠珠四位古代著名美女,畫中美女體態豐韻輕盈,神情奕奕動人,造型優美,形象逼真,可見,晉南木版雕印技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而且年畫行銷甚遠。先由畫工描畫好畫稿,再由該工雕刻在木板上,然後再印製到紙上著色,或者套印而成。 特點:整個生產過程,既有繪畫工藝,又有雕刻技術和印刷技術。牌畫內容十分豐富多彩,有神話故事、民間傳說、歷史人物、戲劇場面、人情風俗、花鳥走獸等等。 菖蒲酒 產於山西垣曲。菖蒲酒遠在漢代已名噪酒壇,為歷代帝王將相所喜用,並被列為歷代御膳香醪。據《後漢書》記載:「孟陀,字伯良,以菖蒲酒一斛遺張讓,即拜涼州刺史。」在《爭類統編》一書中也有:「美酒菖蒲香兩漢,一斛價抵五品官」之說。《明宮史》里有:「宮眷內臣……初五年時,飲硃砂、雄黃、菖蒲酒」的記載。到了清代,每年農歷「端陽節」,則「君臣痛飲菖蒲酒」。由此可見,菖蒲酒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釀造歷史。評酒家愛新覺羅.溥辦先生品嘗此酒之後,即興揮毫寫下七律一首《菖蒲酒頌》詩:名釀溯源肇炎漢,歷代曾聞列御膳。瓊漿玉液慶延齡,盈軼連牘見經傳。 典故:歷代皇家都視為稀世瓊漿,滋補玉液。到了明代,每逢「端陽節」這一天,皇帝除自己飲用外,還賜給宮眷內臣一起品嘗,並要穿上「五毒艾補子蟒衣」,舉行隆重的飲酒儀式。 菖蒲酒是一種配製酒,色橙黃微翠綠,清亮透明,氣味芳香,酒香釀厚,葯香協調,而不失中草葯之天然特色,入口甜香,甜而不膩,略帶葯味,使人不厭,釀和爽口,辣不嗆喉,飲後令人神氣清爽。酒度為45度,糖度為12度。菖蒲酒之所以珍貴,主要在於它採用了當地特產九節菖蒲這種名貴中葯材。九節菖蒲生長在海拔1994米高的歷山之巔,素有「無志者難以求取」之說。採集僅限於農歷「小滿」前後十天左右的時間內。過早菖蒲漿不足,質差;過遲,菖蒲蒲苗枯萎,難尋。釀造菖蒲酒的水是歷山腳下舜王泉水。據說,此泉是舜王親手開鑿的。舜王泉水為礦泉水,常飲能醫治諸病,延年益壽。 功效:此酒具有提神、化痰、清頭明目、輕身堅骨之功。常飲可補腦益智、延年益壽。宋代醫學家王懷隱所著《太平聖惠方》一書載:「菖蒲酒,主大風十二,通血脈,治骨立萎黃,醫所不治者。」明代大醫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也記載:「菖蒲酒、治三十六風、一十二痹,通血脈、治骨痿,久服耳目聰明……」。足見菖蒲酒確有抗衰老和強身健體之效。 菖蒲酒的選料之精和釀造工藝之細,非同尋常。一個熟練工人一天只能精選三至五斤九節菖蒲;釀酒用的豌豆,須從大小不一的豌豆粒中篩選出最大的;高梁,須把每粒都破成六、八、十瓣方可;發酵是在深埋土中的地缸里的進行;出酒則是在每日凌晨雞鳴之前,釀出之酒還要密封起來,存入地下,數年之後,方可飲用。 玉堂春酒 產於山西洪洞。宋朝,民間以霍山泉水釀造的玉露春酒就以其綿甜爽凈的高雅風格蜚聲燕京。明朝洪武年間,洪洞大槐樹下大遷民,民間都以玉露春酒送別親人。明朝正德年間,傳說蘇三和王景隆為了感謝崇公道的恩德,授意民間酒師在玉露春的基礎上加工成玉堂春酒,六百年來一直流傳在民間。 玉堂春酒以其清香、綿甜、爽凈,回味舒暢,余香悠長的特點。有適飲祛病強身、多飲不上頭的獨特風格。 沁州黃小米 產於山西省沁縣(古稱沁州)的一種小米。該米品質優良,獨具特色,食之甜香鬆散,非常可口,由於具有高營養價值,被譽為「小米之王」。是我國四大名米之一。 大同火鍋 產於山西大同市,大同銅火鍋不僅能取暖,而且可作為食具,大同銅火鍋造型特別多,是一種獨特的手工藝品,它由底盤、火座、鍋身、鍋蓋、火筒和小蓋等6個部位組成。 北芪黃酒 產於山西代縣。北芪黃酒距今已有千餘年的歷史。金代名士禮部尚書趙秉文(號閑閑老人),在其《代州書事》中有「金波沉醉雁門州,端有人間六月秋」之詩句描述代州黃酒。那時的酒,只是初級黃酒,生產規模小,屬於家庭釀制。 代縣黃酒採用北方典型的生產工藝,把當地盛產的黃芪葯材熱浸勾兌陳釀而成為北芪黃酒,其特點澤金黃,清晰透明,甘甜適口,味道鮮美。具有補中益氣,健身活血,提神禦寒舒筋活血,平肝舒氣之功效,醫學上也常用為葯引,也可作烹調佳料,經常飲用可延年益壽。 晉祠大米 晉祠大米產於山西省太原市的名勝游覽之地 —— 晉祠一帶,晉祠大米顆粒大而飽滿,質色稍褐而透明,做飯時即使連蒸幾次,仍然粒粒分明,互不粘連,吃起來油香可口。晉祠大米之所以有名,除當地土壤好,並含有鹼的成分外,主要是晉祠有三股清泉從下湧出,人稱晉水;除自然條件外,還實行科學管理。 平遙牛肉 產於山西平遙。平遙縣南政、寧固等村和介休縣的郝家堡,以郝家堡質量好,產量最高,由於郝家堡鄰近平遙,所產牛肉歷史上大部分由南政、寧固等地集散,故統稱「平遙牛肉」。據傳,明代中期,平遙牛肉就聞名於世了,距今憶有三百多年產銷歷史。到了清代、民國時期,許多達官顯貴把它作為宴客的必備佳餚。本世紀30年代,平遙牛肉運銷北京、天津、西安等外省市,當時每逢秋冬之季,各地行商紛去集平遙,販運牛肉,平遙牛肉遂悲聲北國。平遙牛肉外觀紅潤,肉質鮮嫩,肥而不膩,瘦而不柴。 一選優質菜牛或老殘牛宰殺後,即時剔骨,再將全牛一劈兩半,按頭、脖子、排沙、前膘、脊肋骨、挪頭、膘圍、二道墩、敦子肉等九部分分為十六大塊。二腌肉。將切好的牛肉晾二、三小時,用當地產的硝鹽撒在肉塊上,好入缸,用牛肚封缸存放,腌時間隨季節而定:夏季半個月,春秋一個月,冬季二、三個月。三煮肉。腌好的牛肉,撈出後用冷水洗凈,分層入特製筒式大鍋,一般每鍋八百斤,加含鹼井水和硝鹽煮制,要求「水深要把肉漫到,湯沸鍋冒小泡。」且煮時不蓋鍋蓋,以利肉中異味和水分蒸發,煮到八成熟時,壓火,使其自然燜煮。待全熟後,出鍋上架,最後用苦布封蓋,上市出售。 久食扶胃健脾,老少皆宜,是旅遊、饋贈親友的佳品。 聞喜煮餅 系山西傳統的八大名點之一,歷史悠久,工藝精湛,歷代曾作為貢品進獻皇宮,堪稱國式糕點的絕產。其製作方法薈萃了傳統工藝和現代糕點加工技術,選用優質麵粉、蜂蜜、芝麻、香油、食糖等上乘原料。 成份:富含蛋白質、植物脂肪、糖類和鈣、磷、鐵等礦物質元素,是具有滋補健身作用的高級營養食品。 太谷壺瓶棗 太谷縣里美庄為主產區,榆次、平遙、交城、清徐也有栽培。壺瓶棗傳說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栽培,果實大,以形似「壺」狀而得名。果皮薄,肉厚質脆,甜酸適度。 鮮棗含折光糖37.8%,總糖30.35,酸0.57%,糖酸比52.92:1。每100克鮮棗含維生素C493.2毫克。干棗含糖71.38%,酸3.15%,糖酸比為22.66:1。每100克干棗含維生素C30.13毫克。 紅棗味甜可口,營養豐富,保健醫療價值很高,民間有「每日食三棗,一輩子不顯老」的說法,長期食用,對增進人體健康有重要作用。其葉、枝、核、枝皮及樹根均可入葯,主治心腹邪氣,有益氣、補血、養胃、安神之功,凡身體一切虛弱之症,久服輕身延年,堅志強力。 六味齋醬肉 產於山西太原。六味齋最負盛名的產品是醬肘子,在清乾隆年間即為貢品,慈禧太後為經常吃到醬肘子,特賜給送醬肘人一塊進宮腰牌,拿著這個「特別通行證」可以直入深宮無須稟報。 特點:從外觀色澤看為醬紅色或紅褐色,用刀切開後,內部組織為粉紅色,口感綿爛利口,肥而不膩,瘦而不柴,尤其是皮軟嫩。在六味齋的傳統工藝中,醬汁純屬鹵制醬肉的老湯經濾渣熬制而成,不添加任何東西。醬肘花於1982年被原中商部評為優質產品,享受了地方熟肉產品的最高榮譽,1984年、1988年連續復評合格。1988年,醬肉又被評為部優產品。自1981年起醬肉、醬肘花一直被評為省優產品,此外省優產品還有排叉、醬豬頭肉,市優產品有排叉、醬豬肝、叉燒、醬大肚、醬頭肉。 山西熏醋 產於山西臨汾。以優質高梁為原料,大麴和快曲作糖化酵劑,酒精和醋酸採用固體發酵,製得的醋坯置入瓷缸內,加蓋。外部用火熏制5-6天,再經陳釀勾兌而成。色澤紅棕發亮,濃度適當,醋香濃郁,酯香純正,綿酸爽口,並含有多種有機酸、氨基酸、還原糖、醇類、酯類等。 運城相棗 運城相棗主要產於運城北相鎮、泓芝驛鎮、席張鄉沿涑水河一帶。 相傳公元前70餘年就有栽培,為歷代皇帝所御用,亦稱貢棗。據傳,喬陽村鄭天性的曾祖父保存的一罐相棗,經170年後啟封,形態完好無缺。相棗果實碩大,果形端正,色澤紫紅,皮薄肉厚,核小味甘。 相棗營養豐富,據化驗,鮮棗含糖量25.21%,含酸量0.3406%,每100克果實中含維生素C474毫克;干棗含糖量73.46%,含酸量0.84%,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和鈣、磷、鐵等礦物質。具有潤心肺,養血安神,止咳,治高血壓等葯效。 上黨臘味驢肉 山西上黨特產臘味驢肉,起源於乾隆年間。該產品選用新鮮驢肉,配以花椒、大料、丁香、桂枝、桂皮等20餘種中草葯,採用傳統工藝,經真空包裝,高壓滅菌精製而成。 工 藝 類 工 藝 用 品 澄泥硯 全國四大名硯之一,現由新絳、五台兩縣的工藝美術廠生產。澄泥硯的歷史可上溯到唐代,為陶硯,以泥沙再造而成,其質細膩,柔中有堅,貯水不涸,歷寒不冰,發墨護毫,兼具陶石雙重優點。 台硯 我國名硯中的後起之秀,原料為五台、定襄一帶儲量豐富的天然紋石,質堅渾潤,色亮悅目,如晶似玉,研磨發墨技,發澤保濕,潤筆生輝。台硯論石色、雕技、圖案不在其它名硯之下,現主要由定襄石刻廠生產。 大同銅火鍋 大同市金屬工藝廠生產,歷史悠久,盛譽中外。以黃銅精製,古色古香,金碧輝煌,品種眾多,特別是以著名的大同九龍壁為圖案的鑲銀火鍋,更是色澤斑斕,雍容華貴,既是高檔食具,又可用以裝飾陳列。 山西琉璃 生產歷史之長,工藝之精,質量之高,選型之美,色澤之艷,均為全國之首,最出名的有河津呂家、太原南郊馬庄蘇家及陽城後則腰喬家。產品分玻璃磚、琉璃瓦、「法花」及居室陳設品四類。品種繁多,光亮如鏡,色艷久鮮,防腐防潮、堅固耐久,選型精美,為歷史上許多重要建築所採用。 候馬蝴蝶杯 候馬市陶瓷廠生產,從全世界1萬多種蝴蝶中精選美麗品種,彩繪製作,選型古樸,設計精緻,出神入畫,杯中彩蝶酒滿飛現,酒干即隱,令人拍案叫絕。 山西地毯 為其它地毯所不及的兩個特點是:採用優質羊毛為原料,主要工序採用手工製作。山西地毯色質優良,技藝精湛,品種眾多,富有彈性,行走舒穩,結實耐用,圖案典雅,極富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是國際地毯市場上的珍品。 並州剪刀 傳統名牌產品,唐代著名詩人杜甫曾贊譽「焉得並州快剪刀,剪取吳淞半江水」。並州剪刀選材精良,製作精細,造型剛勁,史稱砍骨不卷刃,剪毛不沾塵。現由太原刀剪廠生產。 高平絲綢 以晉東南特產優質蠶絲為原料,歷史悠久,工藝精湛,以軟、亮、柔、輕四大特色著稱,品種繁多,尤以美麗綢為最佳。產家為高平絲織廠。 平定砂貨 用本地特殊性有的花粘土和白土作原料,主要為實用砂貨和砂鍋、砂壺等數十種。造型美觀大方,色澤淳樸,壁薄體輕,堅實耐用,透氣良好卻不滲漏,煮食味道鮮美,貯食色味不變,價格合理,實為砂器精品。 陽泉鐵鍋 主要有砂換鍋和廣鍋兩大類,規格數百種。特點是:煮食不變味,銹不脫皮,色澤光潔,邊沿整齊,壁厚均勻,不炸不裂等。 潞城草帽辮 生產始於明代,以麥桿為材料,成品色澤潔白,辮條勻稱,兩面光滑,不見接茬,用以製作的草帽綴工細膩、精美。 玉米皮編 主產於靈丘縣,現有茶墊、汽車坐墊、地席等10多個品種。造型精美,光潔舒展,富有彈性,透氣良好,遠銷國外。 霍州古瓷 唐時已揚名四方。主要生產實用瓷器,如盆、罐、瓶等,造型精巧,工藝考究,工筆彩繪精美。 清流陶瓷 壺關縣清流陶瓷廠生產,主要有茶具、酒具、餐具等日用陶瓷,歷史悠久,產品新穎,資質細膩。現每年有20餘種300多萬件產品銷往美、加、法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長子銅樂器 長子縣所產,有600多年歷史,是全國同行業八大產家之一,產品40多種,所產樂器音質純正,音域寬廣,暢銷國內和東南亞各國。 大理石 陵川縣所產,質地堅硬,結構精密,打磨後鏡面光澤五光十色,產品達28種,有珍奇的經常斑玉、金星墨玉、紅雲、晚霞及漢白玉等,是絕佳的工業及藝術用材。 代縣木器 以箱、櫃、桌、椅等產品為主,款式新,工藝精,為山西木器行來之冠。所產「推光漆」器遠銷日、法、美等國。

閱讀全文

與鄭先森菌菇麻辣燙加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清60幀電影網站 瀏覽:170
翁虹和徐錦江 無敵風火輪 瀏覽:286
大學女生房間沙龍兩個女主叫什麼 瀏覽:366
韓國gl電影 瀏覽:580
看電影哪個位置好一點2d 瀏覽:68
賣原味內衣的電影 瀏覽:572
關於道士的電影 瀏覽:334
哪裡可以看除卻巫山這部電影 瀏覽:387
最黃 影視 瀏覽:989
看電視劇的免費網址 瀏覽:307
給老人吃奶的電影 瀏覽:444
三點盡露的電影 瀏覽:491
間諜電影香港 瀏覽:406
電影里女主角叫茉莉 瀏覽:22
50度電影有幾部 瀏覽:17
女人為出軌剪頭發的電影 瀏覽:381
李采潭的作品子 瀏覽:793
沐風少女在線觀看 瀏覽:837
強奸電影哪些 瀏覽:723
美國免費電影專區 瀏覽: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