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二胖擀麵皮調理配方
各家麵皮各有特色。擀麵皮,又叫御涼皮、岐山麵皮、麵筋皮子,是用精白面做成的冷食小吃,製作工藝考究,調味頗佳,素以「白、薄、光、軟、筋、香」而著稱。既是上乘美食,又可佐餐下酒,具有開胃作用,是一種聞名遐邇的傳統食品。
烹調方法:燙、擀、蒸、拌。
味型:酸辣味、咸酸味、香辣味。
原料:上白麵粉2.5kg,菜籽油1.2kg,辣椒面25kg,八角2.5g,草果.三奈3. 5 g、桂皮、乾薑、小茴香各2g,精鹽50g,筋力源5g、香醋250g。
製作工藝:
1、制麵筋:將麵粉用清水(約1.1kg)和成面團,盤軟揉光,放入大瓷盆內,倒入清水2kg,用兩手將面團托起,用手指與手掌揉洗5分鍾,再加清水1kg揉洗,如此反復,加水揉洗10多次,直洗到沒有澱粉成為麵筋塊時為止。然後將麵筋塊用清水洗凈,放案板上回餳半小時。
2、制澱粉漿:在一個大瓷盆上放木架,將110號的銅絲羅放在木架上,把澱粉水用水瓢舀入銅絲羅,過濾到盆內,濾出的碎麵筋,放在麵筋塊上,如此過濾5次。大盆內的澱粉水沉澱約3至4小時後,撇去清水及雜質,只留澱粉漿。
3、制麵筋條:將麵筋分別揪成約50g重的劑,扯長攙成疙瘩,放入大鍋內煮熟,撈出晾涼後 ,撕成長約5cm、寬約1cm的條,即成麵筋條,放入一大篩內。
4、制面塊:用口徑約59cm的鐵鍋,放小火上燒熱,先在鍋底刷一層菜籽油,再用大瓢舀澱粉漿約900g,倒入鍋內,再加入筋力源5g(提前用少許50-60溫水溶解),立即用一塊長方形小木板不斷攪動,使澱粉漿凝結成面塊。然後用特製的「木泥子」不斷推動盤壓,使澱粉漿均勻,直至面塊約八成熟,有韌性即可。以此方法,分次將澱粉漿做完。
5、制麵皮:在案板上放置1塊厚約8.3cm,寬約50cm,長約99cm的木反,要平整光滑。給板上抹菜籽油(25g),放上制好的面塊,趁熱稍揉搓,盤光,擺放在木板的一端,用濕布蓋上,保持溫度。從發熱的面塊中,揪取約125g的劑,用力揉搓成長約33cm的條,並拍壓成厚1.3cm的面片,抹上一層菜籽油,然後用直徑1.6cm,長33cm的擀麵仗,在麵皮中間一壓,就勢兩臂用力均勻地向前推擀至邊緣,再向後回擀,一次擀成厚約0.33cm的薄麵皮,再抹上一層菜籽油,用力將四周邊沿切去,成為33cm見方的麵皮片,如此反復製作,一張張摞起備用。
6、籠蒸:每7張一摞,每摞蒸一屜,上籠用旺火蒸約40分鍾,取出,待涼後,一張一張分開,切成韭菜葉形的條,即成麵皮。
7、制調料辣椒油:將八角、草果、桂皮、乾薑、小茴香,研成極細的粉末,配成調料面。炒勺內放入菜籽油(175g),用旺火燒十成熱,離火,待油溫降至五成熱時,加入辣椒面、調料面,將炒勺放回火上,加熱至近100度,即成調料椒油。同時把精鹽化成鹽水。
8、調味:取麵皮(150g)、麵筋條(50g),放入小鍋內根據食者的口味輕重及愛好,分別調入精鹽、香醋及調料辣油,攪拌均勻,盛入碗內即成。
9..製作調料和辣椒油:將三奈,八角、香果、桂皮、花椒,研成極細的粉末,配成調料面。用旺火燒十成熱,離火,待油溫降至五成熱時,加入辣椒面、調料面加熱到十成後關火靜置到不冒油煙時,分成三次倒入辣子罐油潑辣子面,每次都要攪動均勻以免油潑不均勻,有的地方糊了,有的地方沒潑到還是生的。即成調料辣椒油。同時把精鹽化成鹽水
10.激香和潤色:倒完油後攪動辣子到不冒泡時,倒入岐山用玉米、麥子、高粱等釀制的糧食醋數滴,馬上攪動辣子,可見辣子再次沸騰冒泡一股香氣騰起。激香的後辣子色澤鮮紅油亮,聞之散發出濃濃略微帶點酸味醇香的氣味。激香後再等辣子不冒泡的時候,在辣子中加入少量的白糖,攪拌均勻,使白糖充分利用辣子的余熱溶解於油潑辣子中。潤色後的油潑辣子顏色方面顯得紅潤厚重,辣子油顯得較為粘稠。此時的油潑辣子因為白糖的緣故增加了一個新特性,比如調面條時會發現絕大部分的辣子油都粘在面條上,使面條顏色誘人,而碗邊粘的辣子並不多。
11.調味:取麵皮一張切好,麵筋20g放入碗內根據食者的口味輕重及愛好,分別調入精鹽、香醋及調料辣油,攪拌均勻,盛入碗內即成。
風味特點:酸 - 無醋自然酸、辣 - 醇厚紅辣香、筋 - 面越嚼越筋、香 - 調料 20 余種、余湯一口香、軟-涼吃不發硬。
⑵ 焦作如何加盟二胖擀麵皮
你去看看唄,自己到那裡多了解點情況,好好跟人家咨詢一下,沒什麼不方便的,不礙事的,在這里問你肯定也是一知半解,是不?沒什麼的,呵呵,希望能幫到你
我這里有溫縣二胖擀麵皮中心店的電話,你看打電話問問
0391-3338366
還有網站,我就不發地址了,你打電話最好
⑶ 新鄉二胖擀麵皮總店在哪電話多少加盟費多少謝謝。...............................................
我個人認為加盟還不如自己干,你具備加盟的條件了。完全可以自己干,不受控制,不用再交加盟費。
⑷ 二胖擀麵皮的做法
材料:精麵粉5gk,菜籽油2..5 gk,辣椒面1.5 gk,三奈3. 5 g桂皮,花椒,1.5 g肉寇,八角,香果2.5 g。鹽50g,岐山香醋150 g白糖3g.
製作方法:
1和面團:將麵粉放入盆中加清水越2斤沿同一方向均勻和面成團(和面揉面最好同一方向)稍稍揉勻,蓋半干籠布靜置30分鍾。
2洗麵筋:盆內倒清水小半盆,取和好之面團放入,輕揉面團直到清水變為濃稠面水,取出面團將面水放一旁備用,換一新盆同樣倒入小半盆清水,將剛揉過已經變小的面團放入繼續輕柔.....
換水次數一般靠感覺,次數少麵筋發粘,次數合適麵筋筋道口感很好,次數過多麼就沒有麵筋了!
3製作澱粉:在大盆上面放上木架,拿羅(家用過濾雜質的銅絲羅)放在木架上,把洗好的面水用瓢舀入銅絲羅,過濾到盆中反復4到5次,過濾出的碎麵筋放到麵筋塊上,大盆里的面水漿沉澱越5到6小時,把盆上的清水舀出,剩下的東西即是澱粉。
4發酵:加入適量發酵粉或蒸饃發面用的「老面」,攪勻後放置溫暖處靜置發酵。
大概一夜左右或更長時間,面水聞起來微發出酸味的時候就說明可以進行下一步了。
5製作麵筋:
鍋中倒入清水煮沸,將洗好之麵筋揪成條狀纏成比拇指稍粗的棒棒多個後放入鍋中煮45分鍾熟,用漏勺拎干水撈出後,撕成較小條片狀放盤中備用
6製作麵皮 :
將麵糊置入小盆中上蒸籠中火蒸至面團半軟並且不沾手的時候用勺子刮出適量大小一團,迅速用擦過油的擀麵杖擀製成稍小與蒸籠籠屜大小的麵皮每一張上邊搽上菜籽油如此反復製作,一張張摞起放入籠屜。上籠用旺火蒸約45分鍾,取出,待涼後,一張一張分開,切成蒜苗葉形的條,即成麵皮。
(另一種方法:大鐵鍋中一邊加熱面水一邊用木勺均勻沿同一方向攪動,使面水變成半軟面團後,再擀製成皮)
⑸ 誰知道二胖擀麵皮的總店在哪兒還有加盟電話,焦作溫縣的二胖擀麵皮是總店嗎
是總店..地址位於溫縣人民路秀添商場對面
⑹ 二胖擀麵皮的做法
【材料】(兩人份)
麵粉(最好是高筋麵粉)2杯(1杯240ml,2杯麵粉大約250克);
涼水約2杯;
鹽1小匙(3克)。
【做法】
1、把麵粉和鹽過篩後(沒有篩子也可以不過),一點點的加入水攪成麵糊。注意每次加入的水不要太多,一點一點的加,攪勻之後再加,這樣攪出的麵糊才光滑無粉粒。攪得次數越多,做出的涼皮兒才越筋。大約攪20分鍾即可。需要注意的是麵糊不可太稀,否則蒸出的涼皮兒容易斷而且不筋。如圖:這是攪好之後的麵糊,可以看出很光滑。
2、把攪好的麵糊放入冰箱冷藏室內冷藏(冬天則放室溫即可)至少三小時以上,稱為醒面。我家一般都放隔夜。 這一點非常重要,能夠解決大家所知道的國外麵粉不成筋的問題。
3、把醒好的麵糊取出使其恢復室溫,這個過程把蒸涼皮兒的模型擦好備用。
4、用一個平底鍋燒一大鍋開水備用。然後准備潤滑的油碗:在一個小碗里倒少許食用油(任何植物油均可),然後加入少許水即可。
5、待水開後,往一個模型里刷少許油,舀一勺麵糊倒入。麵糊的多少由個人掌握,喜歡厚一點兒的涼皮兒就多舀一點兒,反之則少一些,實驗一兩張就可以掌握了。
6、把模型里的麵糊盪勻,讓模型底部均勻的蓋上麵糊。
7、把裝好麵糊的模型放入開水鍋中,蓋上鍋蓋。火要一直保持大火。
8、重復步驟五、六,把另一個模型也倒入麵糊。這個過程中第一個模型中的麵糊會慢慢的起泡,如果鍋蓋是透明的能看得很清楚。麵糊鼓起就是蒸好了。
9、戴棉手套把蒸好的模型取出放在涼水中冰涼(冰第一張的時候把第二張放入鍋中繼續蒸) ,做法有兩種選擇。
第一,把模型倒扣著放在涼水管下沖;
第二,在水池中蓄一池涼水,把模型放在里邊漂著,但效果沒有第一種好。
10、用刷子在蒸好的涼皮兒表面刷一層油,慢慢把涼皮兒剝下即可。
11、 把蒸好的的涼皮兒兩面都刷上油,刀子蘸一下涼水,再把涼皮兒切成喜歡的寬度即可, 拌入自己喜歡的調料,好啦,可以品嘗了。
PS.佐料的做法:
原料:鹽,醋,醬油(選),麻醬,蒜泥(選),去皮黃瓜絲或去頭綠豆芽(選),油潑辣子,味精(選)。醋入鍋,加一二粒草果,兌適量水熬滾放涼。蒜泥加多點水,少許鹽稀釋。豆芽焯熟放涼水中。辣子需油多。
調法:碗內抓入涼皮,抖開;據口味放入菜及調料。注意有兩種(城,鄉)調配法:
1.鄉村調法:菜用黃瓜絲,調料選鹽.,醋,醬油,辣子,蒜泥水,與涼皮工入碗,拌好再分碗.
2.城裡調法:菜用豆芽,調料選鹽,醋,辣子,麻醬,味精,與涼皮共入碗,自拌自食.
⑺ 二胖擀麵皮的米線肉醬怎麼做好
做什麼樣的美食,材料很關鍵,你要做的材料可以去伊人笑商城看看!
⑻ 二胖擀麵皮怎麼配料 秘制
味型:酸辣味、咸酸味、香辣味。
原料:上白麵粉2.5kg,菜籽油1.2kg,辣椒面25kg,八角2.5g,草果.三奈3. 5 g、桂皮、乾薑、小茴香各2g,精鹽50g,筋力源5g、香醋250g。
製作工藝:
1、制麵筋:將麵粉用清水(約1.1kg)和成面團,盤軟揉光,放入大瓷盆內,倒入清水2kg,用兩手將面團托起,用手指與手掌揉洗5分鍾,再加清水1kg揉洗,如此反復,加水揉洗10多次,直洗到沒有澱粉成為麵筋塊時為止。然後將麵筋塊用清水洗凈,放案板上回餳半小時。
2、制澱粉漿:在一個大瓷盆上放木架,將110號的銅絲羅放在木架上,把澱粉水用水瓢舀入銅絲羅,過濾到盆內,濾出的碎麵筋,放在麵筋塊上,如此過濾5次。大盆內的澱粉水沉澱約3至4小時後,撇去清水及雜質,只留澱粉漿。
3、制麵筋條:將麵筋分別揪成約50g重的劑,扯長攙成疙瘩,放入大鍋內煮熟,撈出晾涼後 ,撕成長約5cm、寬約1cm的條,即成麵筋條,放入一大篩內。
4、制面塊:用口徑約59cm的鐵鍋,放小火上燒熱,先在鍋底刷一層菜籽油,再用大瓢舀澱粉漿約900g,倒入鍋內,再加入筋力源5g(提前用少許50-60溫水溶解),立即用一塊長方形小木板不斷攪動,使澱粉漿凝結成面塊。然後用特製的「木泥子」不斷推動盤壓,使澱粉漿均勻,直至面塊約八成熟,有韌性即可。以此方法,分次將澱粉漿做完。
5、制麵皮:在案板上放置1塊厚約8.3cm,寬約50cm,長約99cm的木反,要平整光滑。給板上抹菜籽油(25g),放上制好的面塊,趁熱稍揉搓,盤光,擺放在木板的一端,用濕布蓋上,保持溫度。從發熱的面塊中,揪取約125g的劑,用力揉搓成長約33cm的條,並拍壓成厚1.3cm的面片,抹上一層菜籽油,然後用直徑1.6cm,長33cm的擀麵仗,在麵皮中間一壓,就勢兩臂用力均勻地向前推擀至邊緣,再向後回擀,一次擀成厚約0.33cm的薄麵皮,再抹上一層菜籽油,用力將四周邊沿切去,成為33cm見方的麵皮片,如此反復製作,一張張摞起備用。
6、籠蒸:每7張一摞,每摞蒸一屜,上籠用旺火蒸約40分鍾,取出,待涼後,一張一張分開,切成韭菜葉形的條,即成麵皮。
7、制調料辣椒油:將八角、草果、桂皮、乾薑、小茴香,研成極細的粉末,配成調料面。炒勺內放入菜籽油(175g),用旺火燒十成熱,離火,待油溫降至五成熱時,加入辣椒面、調料面,將炒勺放回火上,加熱至近100度,即成調料椒油。同時把精鹽化成鹽水。
8、調味:取麵皮(150g)、麵筋條(50g),放入小鍋內根據食者的口味輕重及愛好,分別調入精鹽、香醋及調料辣油,攪拌均勻,盛入碗內即成。
9..製作調料和辣椒油:將三奈,八角、香果、桂皮、花椒,研成極細的粉末,配成調料面。用旺火燒十成熱,離火,待油溫降至五成熱時,加入辣椒面、調料面加熱到十成後關火靜置到不冒油煙時,分成三次倒入辣子罐油潑辣子面,每次都要攪動均勻以免油潑不均勻,有的地方糊了,有的地方沒潑到還是生的。即成調料辣椒油。同時把精鹽化成鹽水
10.激香和潤色:倒完油後攪動辣子到不冒泡時,倒入岐山用玉米、麥子、高粱等釀制的糧食醋數滴,馬上攪動辣子,可見辣子再次沸騰冒泡一股香氣騰起。激香的後辣子色澤鮮紅油亮,聞之散發出濃濃略微帶點酸味醇香的氣味。激香後再等辣子不冒泡的時候,在辣子中加入少量的白糖,攪拌均勻,使白糖充分利用辣子的余熱溶解於油潑辣子中。潤色後的油潑辣子顏色方面顯得紅潤厚重,辣子油顯得較為粘稠。此時的油潑辣子因為白糖的緣故增加了一個新特性,比如調面條時會發現絕大部分的辣子油都粘在面條上,使面條顏色誘人,而碗邊粘的辣子並不多。
11.調味:取麵皮一張切好,麵筋20g放入碗內根據食者的口味輕重及愛好,分別調入精鹽、香醋及調料辣油,攪拌均勻,盛入碗內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