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加盟模式 > 加盟國際品牌在國內建廠

加盟國際品牌在國內建廠

發布時間:2021-05-21 16:19:37

1. 外國有哪些汽車品牌在中國建廠

雪鐵龍、標致、大眾、豐田、本田.......大部分國外著名汽車企業都是和中國的汽車企業合作在中國生產,用他們的技術

2. 國外商標以進入中國市場~中國能注冊

當然可以注冊。
在國外注冊的商標再中國不享有商標保護權。該國外品牌只能再中國大陸重新注冊,才受到我過商標法的保護,你說該品牌只是在中國邀請加盟的話,應該還沒有注冊商標,你可以馬上就注冊,然後再賣給該品牌所有者。不得不說是一個商機。
當然,為了增強注冊的可行性,最好對該品牌進行具體的分析和查詢。

如有任何商標問題,歡迎隨時Q我。

3. 國外建廠的利弊

格力成功了啊,給你看看汽車行業的資料。
三、海外建廠的有利因素

樂觀地看,中國汽車企業到海外建廠,可以使我國汽車出口的一些「瓶頸」問題能夠得以解決。國內汽車出口之後,海外的售後服務一直是困擾汽車銷售的最大難點。與國際大企業相比,我們的銷售服務網路小、資金少,無法委託大公司進行全權代理。在當地建廠後,這些問題將全部都能解決,可以加快我國汽車企業在海外的銷售和售後服務體系建設進程。同時,在海外建廠之後,能夠配套相應的產品研發、市場調查等部門,更好地生產出適合當地情況、符合該國標準的汽車產品,有利於更好地打開市場。長城汽車總經理王鳳英算了一筆賬,她說,目前發達國家的皮卡裝置性能優良、價位不菲,而發展中國家生產的同類皮卡,批量和性能質量遠不如我國。在中東、北非、西亞等國,對皮卡的需求量又很大,進口關稅較低(中東4%),這就為我國中低檔皮卡出口帶來了機遇。國外品牌在當地售價為15000-18000美元,如:豐田、尼桑售17500-18500美元左右。國內皮卡在當地售價12000-13500美元。國內皮卡價格是國外品牌的70%左右。而長城雙排皮卡出口到中東FOB價(出口銷售價)為6000-8000美元,綜合的性價比佔有優勢。即便是這個價格,也比國內的零售價格要高,另外再加上出口退稅等政策,出口的利潤要高於內銷。可見,在海外建廠更有利可圖。吉利汽車的有關人士也認為出口的利潤比較大,其介紹說,吉利自由艦在馬來西亞的價格為12萬到14萬元人民幣,是國內售價的2-3倍。

四、海外建廠的不利因素

首先,走出去的企業必須對應不同的市場作出不同的調整。「在全球化的國際世界,競爭激烈的地方沒有免費的午餐。有些公司盈利,有些公司虧損。問題是,誰是最後的贏家?」孟加拉國駐中國大使阿什法庫爾?拉赫曼在新華社環球雜志主辦的「自主品牌轎車開拓國際市場」研討會上,曾發表這樣的觀點。他說:「在中國暢銷的產品,在我的國家未必暢銷。為中國設計的產品在別的國家也許一文不值。因此,中國的汽車工業如果希望進入國外市場,就必須調整市場定位和營銷策略,重新設計他們的管理和銷售模式,以適應於新的市場需求。」

其次,在一些發達國家建廠,企業將失去國內市場低廉勞動力成本的優勢,又缺乏產品規模效應,勢必導致競爭力不強。以奇瑞汽車為例,在向美國出口的時候,不僅需要提高產品自身的競爭力,而且還將面臨「滿足環境和安全標准」、「建立銷售網」和「充實售後服務網」等一系列課題。業內專家指出,奇瑞汽車被評價為中國汽車廠家中品牌成長力最強的公司,即便如此,在美國市場上,仍然必須以低於同級車型30%左右進行銷售的低價格戰略作為其賣點。如果在美國建廠,國內低廉的勞動力成本也是奇瑞賴以生存的重要競爭優勢就沒有了,而與對手相比,缺乏規模經濟勢必導致生產成本增高,從而導致競爭乏力。

再次是技術壁壘問題。一位海外業務經理說:「技術認證非常繁瑣,耗費人力和時間。不是說一輛整車通過安全認證、排放達標等就可以了,有些國家的要求是一個部件一個部件地認證。而且隨著近兩年國內汽車出口的增多,一些國家已經開始對中國企業設防。這種隱形的壁壘比明確的技術壁壘更棘手。」從目前情況看,一些汽車企業多選擇汽車工業不發達或者落後的國家作為突破口。這樣做可以「避重就輕」,更容易打開市場。但是,也不得不注意到一個問題:光靠成本優勢和占據跨國企業尚未涉獵的低端市場縫隙以取得短期的利潤回報,會對剛剛走出去的中國汽車造成不良的先入為主的印象。剛剛走出去的中國汽車企業,誰能在海外市場磨礪自己,在這漫漫的長跑中脫穎而出,成為最後的贏家?還有待時日驗證。

4. 香奈兒、迪奧、這些品牌國內可以加盟嗎具體需要多少費用及需要那些條件

香奈兒
加盟流程
一、有合作意向,同招商部主管洽談
二、 填寫加盟申請單
三、 投資者對所處區域進行市場調查
四、 由公司總部對市場調研數據進行項目可行性分析
五、 審查投資者資格
六、 簽定加盟合同
七、 繳納加盟權益金、品牌保證金
八、 指定人員進入總部培訓學習
九、 開業選址、裝修及人員聘用等
十、 總部派人上門指導
首先,一定要具備一定的資金條件,良好的資金條件,才能夠確保投資活動的順利進行,
其次,加盟商要對香奈兒很有信心,原因將這一事業作為自己的終生事業發展,
第三,加盟任何活動都有一定的風險存在,所以加盟商一定要具備一定的風險意識。這樣才能夠擺正心態,順利營業。
加盟迪奧需要的條件
1、認同品牌經營理念,有良好的信譽和認真的事業態度,有志於共同發展迪奧化妝品事業。
2、具有必備的創業基金和流動資金。
3、遵守迪奧化妝品總部的統一價格政策,並執行迪奧化妝品總部要求,按規范進行市場操作。
4、在繁華商業街或者人流量大的地方開一家至少15平米以上的基本店。
5、願意定期接受迪奧化妝品總部的定期培訓和考核。

5. 為什麼國外汽車公司 在國內建廠 不直接投資 而是和 中方合資建廠

由於中國汽車工業起步晚,技術相對落後,加上發達國家對中國的技術封鎖,為了避免國內汽車企業在國際沖擊之下全軍覆沒,因此出於對中國汽車工業的保護,目前不允許獨資,只能合資。
汽車零部件生產是可以獨資的。2004年,國家發改委出台的《汽車產業發展政策》,正式取消了外商投資汽車零部件的股比限制,可以合資,也可以獨資。隨著全球汽車跨國集團紛紛進入中國投資建廠,幾乎所有汽車零部件巨頭也來到中國投資建廠,而且以獨資為主。據數據統計,2013年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達到10333家,其中外資及港澳台投資企業佔比接近四分之一。而這四分之一企業則佔到當年汽車零部件銷售總額的四分之三。由此可見,外資在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幾乎占據統治地位。

6. 一公司整合多家工廠注冊一個品牌,對外招加盟代理商,合同寫給予代理商出廠價供貨,發現不是,算違約嗎

一家公司整合多家工廠注冊一個品牌,這個的話還是算了吧。

7. 全國知名加盟品牌項目

鍋底香土豆粉,臘骨米線

8. 中國在國際上最出名的一個品牌是什麼

海爾集團

海爾集團是集科研、生產、貿易及金融等於一體的國家特大型企業。10幾年前,海爾的前身還是一個虧空147萬元,資不抵債,工人拿不到工資,管理極為混亂的集體企業;到1998年,海爾實現工業銷售收入162億元,利稅10個多億,產品出口到87個國家和地區,出口創匯7665萬美元。海爾的發展受到哈佛大學、《財富》雜志、《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等的關注。

海爾發展之快的主要動力是創新精神,海爾精神——「敬業報國、追求卓越」8個字就是創新精神的體現。

海爾集團現在已擁有各項專利1700多項,是中國申報專利最多的企業。1998年,海爾平均每個工作日開發一個新產品,每天申報兩項專利,全年完成新產品、新技術262項,有236項成果實現商品化,商品化率達90%,科技貢獻率達63%。

海爾集團發展至今天,我們深深體會到技術創新是企業高速、穩定、持續發展的基礎,也是實現國際化的海爾的基石。名牌戰略是海爾創新精神的載體,海爾名牌戰略實施的過程,就是技術創新的過程。

(一)造就海爾冰箱名牌

自1984年海爾集團的前身青島電冰箱總廠成立至1991年的7年時間里,海爾在實施名牌戰略過程中,堅持技術質量上的高起點,強化全員質量意識和產品質量意識,堅持技術進步,通過狠抓產品質量,創立了海爾冰箱名牌。

1.堅持技術、質量上的高起點。1984年成立的青島電冰箱總廠是輕工業部最後一批電冰箱定點生產廠家,當時市場上國產冰箱已有100多個牌號,競爭非常激烈,但是沒有「名牌」冰箱。因此,在海爾剛開始生產冰箱時,就提出了「名牌戰略」的口號。「名牌戰略」的核心就是產品的高質量。

1985年,海爾從德國引進了先進技術,生產出我國乃至亞洲第一代四星級冰箱,領先一步在國內市場形成了質量可靠和技術先進的優勢。很快海爾便以高新技術、高質量的產品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信任。

2.強化全員質量意識,強化產品質量管理。要創名牌冰箱,就要從抓質量入手。海爾認為:人是質量中最關鍵的因素,第一流的產品是第一流的人干出來的,質量實質上是職工整體素質的體現,抓質量應該首先從人抓起。

1985年,集團總裁張瑞敏毅然決定,將76台存在一定質量問題的冰箱,由責任者親自用大錘砸毀。這次事件在職工中造成極大的震動,職工的質量意識從此有了質的提高。

3.堅持技術進步不停頓。海爾在發展過程中十分注重技術開發,不斷否定自己,加快更新換代的步伐,始終保持技術上、質量上的發展創新,確保了市場上的技術領先地位。我們在無氟節能冰箱研製上已達到國際最高水平,成果曾代表中國和亞洲先後參加了美國「世界地球日」,維也納「氟利昂及哈龍替代國際學術交流會」,印度新德里「國際無氟成果研討會」等多個國際學術交流會,引起世界的轟動,被世界環保組織譽為「世界多一個海爾,地球多一份安全」。

(二)從單一的冰箱名牌到多元的海爾品牌

1992年我國經濟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海爾抓住時機先後兼並青島電冰櫃總廠、青島空調器廠和青島紅星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等18個企業,並投資興建海爾園開始二次創業,現在海爾產品涉及冰箱、冷櫃、空調、洗衣機和彩電、計算機、手機等領域,形成46個系列,8600多個品種規格的多元化產品群。

海爾在二次創業、多元化發展的過程中,通過立足市場來發展名牌,通過強化管理來鞏固名牌,通過聯合艦隊來延伸名牌,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確立海爾品牌地位。

1.立足市場,發展名牌。以市場規律為依據,在質和量的矛盾面前,海爾總是首先確保產品質量、管理,然後再擴大產量、規模,以質取勝,以名牌取勝。

新產品開發以市場需求為坐標,新產品從設計、試制到投產過程中都按名牌產品的要求進行管理,從而保證每一代新產品投入市場都能成為佔領市場的新式武器。每當一個新產品問世後,我們就不斷尋找其不足之處,了解市場的需求和用戶的心理,以此設計新的產品,開拓新的消費需求領域。

海爾始終堅持「用戶第一」的思想。海爾認為,名牌要靠用戶和市場認可,名牌更要靠優良的服務來創造和維護。因此,海爾把售後服務看成創造名牌、宣傳名牌、維護名牌、發展名牌的重要環節和首要領域。1996年6月,海爾集團榮獲美國優質服務科學學會頒發的「五星鑽石獎」,這是亞洲家電行業第一家榮獲此殊榮的企業。

2.強化管理,鞏固名牌。海爾在追求一流產品的同時,十分重視追求一流的管理,以質量為中心從嚴治理,花大力氣強化以質量為主線的科學管理體系。在引進先進的工裝設備同時,全面引進先進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標准,積極推行質量否決權制,把一切質量過失否決在生產過程中。

管理方法不斷改進創新,以基礎管理和現場管理為重點,把IE、6S活動、網路技術、全面質量管理、系統工程和價值工程等引入企業管理,使名牌產品處於先進的全方位優化管理之中。

良好的效益來源於科學的管理,經過十幾年的不斷探索和完善,海爾形成了一套符合企業特點的、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法——日清日高管理法,即OEC管理,形成企業內部的良性運轉機制,並造就出一支高素質的員工隊伍。多年以來,海爾一直把抓管理放在首要位置,並且不斷推陳出新,結合實際創造了許多很有特色的管理方法,深化了OEC管理,豐富了OEC管理的內涵。

3.聯合艦隊,延伸名牌。在市場競爭中,有名牌,但沒有規模,則名牌無法發展與保持;有規模但無名牌,則規模也不可能實現。為此,海爾提出了「聯合艦隊」的管理模式,即海爾集團的模式不應是一列火車,而應是一支聯合艦隊,每一艦只都有自己很強的戰鬥力,又可聯合作戰,整體大於部分之和。這樣,就能以一個名牌產品發展成為一個名牌群,延伸了名牌的范圍。

現在,海爾的產品形成了變頻系列、抗菌系列、健康系列、環保系列、智能化系列家電等42個系列,8600多個品種規格的名牌產品群。海爾產品從整體上形成優勢,每一個系列又具有不同的創新點,分別在技術、概念、需求、外觀設計等方面獨具特色。

4.技術創新,確立品牌地位。技術創新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贏得競爭優勢的重要途徑,技術創新能力是企業掌握市場主動權,進而成為行業領先者和市場領袖的基本條件。通過技術創新,海爾成功地確立了海爾品牌在國內市場的地位。技術創新成為企業持續、穩定、高速發展的基礎。

海爾在進行技術創新時遵循著三條原則:「課題市場化」、「成果商品化」、「目標國際化」。

海爾認為市場是所有企業一切工作的起點和歸宿,因而技術創新的課題要從市場中來,又要服務於市場。海爾在確定課題時,緊緊把握住從市場出發,從消費者的不滿意點、遺憾點、希望點出發的原則,形成「課題來自於難題」的局面。如,為解決消費者難題而開發的小小神童,在兩年多的時間里「繁衍」了九代,產銷量突破100萬台,並出口到輕易不進口家電產品的日本、韓國等國家,在世界家電市場引起巨大的轟動。

成果商品化,創新開發的新技術、新產品,最終要通過商品化回到市場。技術創新最重要的是要有市場效果,這是檢驗技術創新工作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准。海爾集團1998年具有新產品、新技術262項,有236項成果實現商品化,商品化率達90%。

目標國際化就是要求企業的技術創新成果在所屬技術領域內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技術創新工作絕不能閉門造車,必須立足高起點,「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利用最新科技手段來保障技術創新成果的生命力和競爭力。目前海爾已進入影響集團及行業發展的關鍵技術領域,開展了以CFC替代、節能、靜音化、數字化、信息、生物工程、高分子材料等為主的多方面超前研究。海爾現已形成了較強的技術儲備能力,技術儲備項目達到68項。

(三)爭創國際名牌

1998年以來,海爾集團全面實施國際化戰略,創國際化的海爾。海爾提出的「國門之內無名牌」的思想,實質是在國內市場取得穩固的地位後,要到國際市場上競爭,逐步在國際市場上樹立自己良好的品脾形象。爭創國際化的海爾是海爾集團今後發展的戰略目標,這是海爾自身發展到一定階段的需要,也是經濟全球化趨勢對海爾的必然要求。

1.先難後易,打開國際市場。海爾採取「先難後易」的出口戰略,即首先進入發達國家建立信譽,創出牌子,然後再以高屋建瓴之勢佔領發展中國家的市場。

歐美發達國家對於家電產品要求標准都較高,而且不少國家都有較為嚴格的安全證。如美國的UL認證、加拿大的CSA認證、歐共體的CE認證等,要向這些國家出口就必須通過上述認證。現在海爾產品先後通過了UL,CSA,SAA,VDE,CE,SASO15個種類、48個國家的國際認證。海爾產品先後打入了美國、德國等西方發達國家市場目前海爾冰箱、冷櫃、空調、洗衣機等幾大骨幹企業都已通過了國際質保體系方面最高認證——ISO9001認證,和國際上環保體系方面最高認證——ISO14001認證,促進了海爾的對外出口。

海爾的出口量逐年翻番,以海爾產品的高質量樹立了國際市場的信譽,並堅持在發展中對國際市場布局進行多元化戰略調整,有利地開拓了國際市場的大好局面。目前爾產品已出口到包括歐美、日、中東、東南亞、非洲等87個國家和地區。1998年,海爾冰箱、冷櫃、空調、洗衣機等四大主導產品,出口量分別同比增長21%,144%,183%,134%。全年出口創匯達7665萬美元,較1997年同期增長36%。

2.構建海外專營網路,實現全球市場競爭。全球化的營銷網路是保證產品大批量出口國際市場,參與全球市場競爭的關鍵。立全球化的營銷網路是海爾營銷的戰略目標。

目前,海爾已在海爾外發展了49個經銷商,銷售網路達3000多個,並在中東和德國分別建立了「國際物流中心」。

經過多年的努力,海爾產品出口海外市場的布局日益合理,歐美地區佔60%,東亞地區佔16%,表現出市場多元化的特點,有效地規避了東南亞金融危機帶來的風險。在美國銷售的184升以下的冰箱中,有20%來自中國海爾;海爾在菲律賓的LKG公合作生產的海爾牌冰箱打破了菲律賓冰箱市場被日、美等產品壟斷的局面,在菲律賓大的連鎖店超市SM里,海爾冰箱隨到隨銷,受到當地消費者的歡迎。

3.「三個三分之一」。海爾以創國際名牌為導向的國際化戰略,通過以國際市場作為發展空間的「三個分之一」的目標正在加快實施與進展。

「三個三分之一」,也就是全球市場的發展規劃。海爾產品1/3國內生產國內銷售;1國內生產國外銷售;1/3國外生產國外銷售。

國外建廠、生產、銷售,是海爾創國際名牌,把自身建設成為國際化的海爾的非重要一步。在國內生產國內銷售、國內生產國外銷售的前兩步成功邁出之後,海爾在外建廠、生產、銷售上也邁出了前進的腳步。海爾先後在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土耳其和南斯拉夫等國輸出技術並設廠生產,產品實現了當地生產、當地銷售。1999年4月日,海爾在美國南卡羅萊納州建立大型獨資家電生產基地,形成了海爾產品在美國的計、生產、銷售一條龍系統,全面進軍國際市場,實現全球競爭。海爾在銷售中努力過質量、售後服務等樹立海爾品牌的國際形象。在歐美、東南亞地區,海爾的廣告牌巨型燈箱廣告同世界名牌家電比肩而立;海爾藍和海爾標志的用戶服務車也在當地形一道獨特風景。另外,海爾建立了的全球的電話服務體系,讓海爾的用戶無論身處世界何地,都能享受到海爾的星級服務。

4.國際化的信息、技術開發網路。海爾要創國際知名品牌,建成國際化的海爾,必然要在國際市場上同歐美、日等國家的知名品牌競爭,國際化的信息、技術開發網路是海爾產品取勝的保證。海爾集團以高額的投入加快國際化的進程,並力爭達到全面與國際化接軌。

國際化信息網路由「緊跟國際先進技術產品分析、評審」的內部機制與由漢城、東京、里昂、洛杉磯、蒙特利爾、阿姆斯特丹、矽谷、悉尼、台灣、香港等建立的10個信息分中心組成的外部網路構成。通過內外部的統一,獲得並利用最新的信息開展技術創新工作,實現滿足國內外市場不斷變化的需求。

國際化技術網路由國外戰略聯盟系統與工業設計系統和國內廣泛的產學研聯合體組成,實現海爾產品在技術、產品上的個性化,適合全世界每一個角落、每一個細分市場的需求。國外戰略聯盟工作系統以圍繞企業發展戰略與國際上先進企業進行全面合作。與義大利梅洛尼公司的進一步合作,使海爾集團在國內鞏固了洗衣機技術的領先地位。另外還與德國的邁茲、荷蘭飛利浦、日本松下分別在全媒體技術、數字化技術、變頻技術等方面建立了技術聯盟關系,形成海爾在高新技術方面的優勢;工業設計系統為海爾產品進行了PI提案開發、產品個性化設計、家電產品人——機接點等課題的研究,為海爾產品覆蓋全球進行設計開發,形成海爾產品在工業設計方面的整體優勢。

海爾在國內有廣泛的產學研聯合體。海爾集團控股經營國家級科研機構工程塑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海爾以控股方式與國家廣電總局廣播科學研究院合資成立海爾廣科數字技術有限公司;海爾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美國C-MOLD公司合資組建北航海爾軟體有限公司。

海爾同國內外大公司、科研機構、大學等成立了48個聯合研究中心。海爾還先後與復旦大學、上海交大、浙江大學合作建立了5個博士後工作站,在化學及材料、數字技術、軟體技術、生物工程、海外本土設計等方面開展博士課題研究。通過廣泛的產學研聯合,有效地加速了科技與經濟的結合,提高了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增強了市場競爭力。

海爾的國際化戰略是對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必然結果。由於海爾堅持創國際名牌,樹立國際信譽,因此在國際市場上逐步樹立了自己良好的品牌形象。1998年11月30日,英國《金融時報》進行的亞太地區最具信用公司評比中,海爾成為亞太地區進入前十名的企業中惟一的中國企業。同時,美國權威的《家電》雜志公布全世界范圍內增長最快的家電企業,海爾排在美、日等家電名牌之前,名列榜首。

海爾將進一步全面推進企業國際化戰略,爭取早日實現進入世界500強的宏偉目標

9. 國際戶外運動品牌有哪個在中國設了工廠的

據我知道的真正的戶外品牌還沒有在國內建廠的當然有人說什麼標馬或是阿迪國內有工廠這個我沒有考證過但是即使有工廠的話
那也不代表戶外品牌啊因為他們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戶外品牌
他們是是運動或是休閑品牌!!!
謝謝!!

10. 招商合作加盟,有哪些品牌可以去做

對這個米88不錯,有很多項目

閱讀全文

與加盟國際品牌在國內建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清60幀電影網站 瀏覽:170
翁虹和徐錦江 無敵風火輪 瀏覽:286
大學女生房間沙龍兩個女主叫什麼 瀏覽:366
韓國gl電影 瀏覽:580
看電影哪個位置好一點2d 瀏覽:68
賣原味內衣的電影 瀏覽:572
關於道士的電影 瀏覽:334
哪裡可以看除卻巫山這部電影 瀏覽:387
最黃 影視 瀏覽:989
看電視劇的免費網址 瀏覽:307
給老人吃奶的電影 瀏覽:444
三點盡露的電影 瀏覽:491
間諜電影香港 瀏覽:406
電影里女主角叫茉莉 瀏覽:22
50度電影有幾部 瀏覽:17
女人為出軌剪頭發的電影 瀏覽:381
李采潭的作品子 瀏覽:793
沐風少女在線觀看 瀏覽:837
強奸電影哪些 瀏覽:723
美國免費電影專區 瀏覽: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