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日本三菱熒光粉在國內的代理商是
深圳市井田力電了有限公司為三菱化學中國代理商,主要經營其LED白光封裝用熒光粉,主要有以下四款型號:氮化物紅粉BR-101A,氮化物紅粉BR-102C,酸化物綠粉BG-301B,硅酸鹽綠粉BG-201B.
三菱熒光粉以高顯指,高亮度,超高穩定性及全球專利為特點。
❷ 井田制在西周已經確立,在夏商時是形成期嗎謝謝!
夏朝曾實行過井田制。商朝、周朝的井田制因夏而來。到西周時已經發展很充分。到春秋時期,由於鐵制農具的和牛耕的普及,井田制逐漸瓦解。
❸ 商周井田制
井田制是我國古代社會的土地國有制度,西周時盛行。那時,道路和渠道縱橫交錯,把土地分隔成方塊,形狀像「井」字,因此稱做「井田」。井田屬周王所有,分配給庶民使用。領主不得買賣和轉讓井田,還要交一定的貢賦。領主強迫庶民集體耕種井田,周邊為私田,中間為公田。井田制是商周時期佔主導地位的一種土地制度,它還保留有原始社會公有制下農村公社對土地管理的某些形式或曰外殼,但其性質已是一種奴隸制下的土地剝削制度。而其實質是一種土地私有制度。
❹ 「權」的古今異義(井田)劉大櫆
◎ 權
権 quán
〈名〉
(1) (形聲。從木,雚( guàn)聲。本義:黃花木)
(2) 同本義 [a kind of tree]
權,黃華木也。從木,雚聲。——《說文》
權,黃英。——《爾雅·釋木》。又如:權輿(草木萌發的狀態)
於嗟乎,不承權輿。——《詩·秦風·權輿》
於時冰泮發蟄,百草權輿。——《大戴禮記·誥志》
(3) 秤。測定物體重量的器具 [scale]
權,稱也。——《論語·堯曰》集解
錘,謂之權。——《廣雅·釋器》
權者,銖兩斤鈞石也。——《漢書·律歷志》
謹權量,審法度。——《論語·堯曰》
為之權衡以稱之,則並與權衡而竊之。——《莊子·胠篋》
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論語》
(4) 亦稱秤錘
[中春之月]正權概。——《禮記·月令》
(5) 權柄,權力 [reins of power]
大夫執國權。——《穀梁傳》
權重也。——《韓非子·五蠹》
利害之權。——清· 黃宗羲《原君》
皇上無權。——清· 梁啟超《譚嗣同傳》
真無權矣。
(6) 又如:權牟人主(權力與君王相等);權璫(擅權的宦官);權寵(權勢與寵幸);權臣(握有權勢而專橫的臣子);掌權;專權(獨攬大權);兵權
(7) 權宜、變通 [expedient]
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授之以手者,權也。——《孟子·離婁上》
(8) 又如:權數(應變的機智);權巧(權宜善巧);權正(權變與常道);權制(權宜之制);權計(權宜之計);權書(以權宜之策草擬國書)
(9) 謀略,計謀 [plan]
三軍之權。——《孫子·謀故》
(10) 又如:權屬(即權術。有心機有手段);權士(謀士);權用(謀略、才幹)
(11) 唐以來的稱試官或暫時代理官職為「權」 [official]
韓愈吏部權京兆。——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12) 又如:權官(指代理之官);權署(暫時代理或充任某官職)
(13) 權利 [right;claim]。如:選舉權;生存權;人權
(14) 通「顴」。顴骨 [cheekbone]
明眸善睞,靨輔承權。——曹植《洛神賦》
(15) 姓
詞性變化
◎ 權
権 quán
〈動〉
(1) 稱量 [weigh]
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孟子·梁惠王上》
(2) 又如:權稱(用秤稱)
(3) 衡量,比較 [weigh;compare]
古人有權成敗、計輕重而行之者,伊尹、 霍光是也。——《三國志·武帝紀》注
且人固難全,權而用其長者。——《呂氏春秋·舉難》
(4) 又如:權時苟重(衡量時勢而苟且順從);權度(權衡度量);權量(猶權衡);權准(權衡的准則)
(5) 平衡 [balance]
九和之弓,角與桿權。——《周禮》
◎ 權
権 quán
〈副〉
姑且;暫且 [for the time being]。如:權辭(臨時選擇言辭);權國(攝政;臨時代理執掌國政);權朝(權國);權職(權且職掌;暫時代理)
❺ 商朝的時候有井田嗎
井田制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土地佔有制度。井田就是方塊田。「井田」一詞 ,最早見於《穀梁傳·宣公十五年》:「古者三百步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畝,公田居一。」
據說,夏朝曾實行過井田制。商朝、周朝的井田制因夏而來。到西周時已經發展很充分。到春秋時期,由於鐵制農具的和牛耕的普及,井田制逐漸瓦解。
井田制就是把耕地劃分為一定面積的方田,周圍有經界,中間有水溝,阡陌縱橫,像一個井字。一人耕種大約100畝(約合今182公畝)。100畝為一個方塊,稱為「一田」。甲骨文中的「田」字也是由此而來。一井分為9個方塊,周圍的8塊田由8個人耕種,中間則是8個人的公田。
但同樣有學者認為,井田制度也可能僅僅是一種烏托邦式的理想制度。由於實際地形地貌的千差萬別,這種制度可能從未得到嚴格的實施。
井田制度是可以還原出來的中國夏、商、周三代社會的基本政治經濟制度,可以將它定義為:井田制度是建立在以井田作為一種有效的產權供給制度為基礎的中國夏、商、周三代社會的農業生產方式及其制度結構安排的總體描述;同時也可以解釋為微觀經濟活動如何與宏觀價值構造相結合以實現資源包括資源資源與社會資源兌現率最大化的一種社會政治經濟關系。結果,隨著這種產權制度的有效性的喪失而失去其現實意義並退出歷史舞台。
參考資料:http://www.wiki.cn/wiki/%E4%BA%95%E7%94%B0%E5%88%B6
❻ 井田拉麵有加盟嗎
蕪湖十景1塔晴嵐赭色雙峰擁古塔,宛如瑪瑙飾奇葩。臨軒聽雨數滴翠,登閣望晴歌綴嘉。深水淺溪騰瑞氣,繁花秀木吐丹霞。泠然鍾鼓聲聲遠,歸又魂牽小九華。「赭塔晴崗」系古「蕪湖作景」之首,久負盛名。赭塔坐落在赭山公園的「九華行官」後院,始建於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系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依山擁寺,氣勢雄偉;四周茂林修竹,芳草萋萋,「每當雨後,嵐光飄緲」,景緻分外綺麗。雨後斜陽,登臨遠眺,領略古人「大江煙外動,春鳥渚邊鳴」的詩情畫意;盡覽江城廣廈櫛比,大道縱橫,山水環繞,花樹繁茂的一派生機勃勃的現代都市風光,令人如入畫中。2鏡湖細柳步月觀嵐已出神,滿堤煙柳更迷人。游絲裊裊齊搖浪,飄絮盈盈競逐塵。山欲飛來同入畫,客當歸去復回身。鏡湖本是梳妝鏡,裝扮江南第一春。鏡湖細柳」系古「蕪湖八景」之一,處於市中心,歷來「為邑中風景最佳處」。鏡湖是開放式風景區,亭台樓閣相望,曲橋長廊互通;細柳掩映下,蕪湖籍文化名人蕭雲從塑像、阿英、洪?藏書室、王步文紀念亭等點綴其間;各式現代化建築群環湖矗立,使「鏡湖細柳」這一著名歷史景觀又平添濃郁的都市情調,現代風光。 3赤鑄青鋒沉沉霧靄籠逶迤,赤水赤山擁赤旗。一柄青鋒平地起,萬叢翠柏接天齊。神如隱約風流畫,雄似巍峨鐵鑄詩。北望群山迷亂勢,而今更喜雨逢時赤鑄山們於市東北郊,與神山、火爐山、馬鞍山連綿一體,因「山勢逶迤」、「曲徑幽邃「,為近郊之勝境。赤鑄山充滿歷史古韻,極富傳奇色彩。相傳春秋時干將在此設爐造劍,三年成雌雄,其劍青光閃爍,鋒利無比。至今山上仍存「淬劍池」、「砥劍石」、「鐵門檻」等遺跡,「淬劍池」位於山巔,池不大,水不深,但終年不枯,水清鑒人,頗為神奇。4玩鞭春色滿亭春色百花開,臨水登高敞醉懷。尚憶強臣驚夢起,尤聞飛騎落荒來。愚軍玩寶徒勞樂,明帝遺鞭倖免災。縱有寶鞭無老嫗,爭留今日此亭台玩鞭春色」系古「蕪湖八景」之一,千百年來以其動人的歷史典故為世人所傳頌。玩鞭亭始建於北宋元豐七年(1085年),後毀;明代重建,清代重修,又廢;現亭於1984年新建於市北郊汀棠公園內。亭高10米,二層,八角八柱,金碧輝煌。亭內繪有晉明帝遺鞭脫身的壁畫四幅,栩栩如生。汀棠公園系全國第一家農民依次修建的公園,水面廣闊,景色天然。春遊玩鞭亭,「風暖雲閑上此亭,亭花爛漫鳥丁寧」,無邊春色,令人陶醉。 5雙江塔影(原名:雙流夕照)大河澎湃小河姣,際會雙流在楚皋。共映夕陽榮寶塔,獨擎彩筆繪今朝。千年古韻翻新韻,萬里歌潮漲浪潮。絕似蓬萊仙聖境,流連忘返任逍遙。 中江塔巍然聳立於青弋江與長江交匯處的江堤上,半依鬧市半偎江,古人譽之為「江上芙蓉」,系蕪湖市重點文化保護單位。中江塔為磚石結構,高35米,每層每間均有一門,門兩邊各有一窗,專供夜間置燈,導航來往船隻,故中江塔堪稱為蕪湖地域位置的標志。該塔雄視雙江,影映二水,晨曦夕照,塔影長長,朝映浩浩大江,夕移清清弋水,波光塔影,美不勝收。入夜,月華皎皎,漁火點點,月升影移,波盪影晃,伴之濤聲鈴聲,更令人陶然悠然。6天門煙浪一挽長河氣不收,天門雙柱扼吳洲。波驚碧落風雲急,霧籠黛橫山水幽。兩岸歡歌摩峭壁,滿江溢彩綠平疇。更憑造化無窮力,喝令東流向北流。天門山雄踞市北郊長江畔,距蕪湖市區約15公里,系「夾江對峙」的東梁山、西梁山(和縣境內)之並稱。因李白望天門山一詩而天下聞名。詩曰:「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被評為「蕪湖十景」之一的「天門煙浪」意境,正緣於此。7西山靈石千古南陵形勝地,西山美景袖珍藏。雲煙繚繞由慷慨,峰路盤旋信倘佯。妙石夾間花艷麗,甘泉流處竹幽篁。清明山水清明世,國色天香比洛陽。西山風景區位於南陵縣丫山鎮境內,距縣城約34公里。西山因其獨特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1987年被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西山風景區面積約為20餘平方公里,區內奇峰異石和溶澗、清泉、瀑布融為一體,景色十分秀麗。有形態各異的奇峰60餘座,如丫山峰、美人峰、獅子峰、蝙蝠峰等;也有數不勝數的異石遍布各處,如大神龜、八戒石、蟾蜍朝天、犀牛望月等更是妙趣橫生。西山石景的袖珍性、盆景堪稱一絕。8馬仁雲壁赤沙雲壁奪天工,萬馬行空九子雄。百丈神岩擁聖地,千年秀氣孕奇峰。仙人擺渡迎香客,佛殿鳴鍾頌古風。松柏杉楠檀槭竹,繁榮昌盛郁蔥蔥。馬仁山,位於繁昌縣赤沙鎮境內,距縣城約12公里。馬仁山因其山巒秀麗、植被良好,被列為省級森林公園。「馬仁石壁」曾列為繁昌縣古十景之一。該山石壁形狀多樣,雄偉峻峭。仙人擺渡、和尚朝聖、玉貓回頭、一線天、擎天柱、月亮洞等景點,形象生動、鬼斧神工。始建於唐代的馬仁寺,如今仍香霧繚繞,香客不斷。馬仁寺的南麓尚有烏霞寺,兩寺隔峰相對,更添千年佛地光彩9陶辛水韻鳩茲素以水鄉譽,更有陶辛水韻殊。兩岸小荷爭斗艷,弋江么調競相娛。井田光大千秋說,圩垸弘揚萬畝圖。陶令後人今再會,舉杯同慶在香湖。陶辛鎮,位於蕪湖縣,距市區約20公里處。青弋江蜿蜒而過,境內溝渠縱橫,碧水環繞,構成了頗具特色的江南水鄉風韻。在陶辛圩內,有一香湖島公園是主要景點之一。島上建有香荷亭、垂釣亭、強陶亭、九曲長橋和香湖賓館,為萬畝水系的自然美又平添了古樸、典雅的情韻。10褐山攬勝蕪湖美景不勝看,欲覽全城上褐山。古邑風光收眼底,中江虹韻感心端。千年烽火生青草,百畝沙洲喚客船。取蟹助樽歌一曲,停舟信步共躋攀。褐山,地處蕪湖市北郊,離市中心12公里,海拔132米,是蕪湖市的最高點,與天門山遙遙相望。褐山林木茂盛,綠蔭蔥籠,是我市綠化覆蓋率最高、苗圃種植面最大,野生葯材最豐富的天然寶庫。褐山腳下,江水滔滔,江心島曹姑洲與褐山一衣帶水,相映成趣。登臨山巔,遠眺揚子江,數十里碼頭歷歷在目,長江大橋近在咫尺;俯瞰曹姑洲,白牆紅瓦,良田千畝,一派田園風光。目前我國最大規模的在建主題公園蕪湖華強旅遊城項目總佔地330萬平方米,蕪湖銀湖北路。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是打造以國際領先、國內一流為目標,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科技主題公園及其配套設施;第二是建設以現代化、園林化、生態型優美新城區為目標的配套齊全的人居社區;第三是形成以蕪湖市重要商業中心為目標的業態齊全的城北商業圈。蕪湖華強旅遊城的整體規劃,由世界旅遊組織(W TO)首席規劃專家E dw a rd In sk eep先生擔任顧問,英國著名設計公司Sco tt W ilson L td擔綱。整個項目建設,以主題公園為核心和龍頭,先期啟動,力爭2007年開園接待遊客。蕪湖華強旅遊城主題公園是一個將歷史文化與現代高科技數字技術手段融為一體的新型公園,將給遊客帶來諸多新奇體驗。公園包括City Walk、漁人碼頭、神秘河谷、維蘇威火山、太空世界、飛越極限、兒童王國、所羅門封印、海螺灣、水上嘉年華、西部傳奇、大都會博物館等12個主題區,有國際級大型游樂項目12個,近50個中、小項目, 年接待能力超過300萬人, 是目前我國最大規模的在建主題公園。
❼ 井田制具體指什麼
井田制是我國古代社會的土地國有制度,商時有文字記載,西周時盛行。那時,道路和渠道縱橫交錯,把土地分隔成形狀像「井」字的九個方塊,因此稱做「井田」。井田屬周王所有,分配給庶民使用。領主不得買賣和轉讓井田,還要交一定的貢賦。領主強迫庶民集體耕種井田,周邊為私田,中間為公田。而其實質是一種土地私有制度。
內容及影響:
由於對夏、商 、周3代的社會性質認識各異 ,各家對井田制所屬性質的認識也不相同,或以為是奴隸制度下的土地國有制 ,或以為是奴隸制度下的農村公社制,或以為是封建制度下的土地領主制,或以為是封建制度下的家族公社制或農村公社制。但在承認井田組織內部具有公有向私有過渡的特徵,其存在是以土地一定程度上的公有作為前提這一點上則認識基本一致。夏朝、商朝時期實行的八家為井、同養公田之制,公有成分更多一些。周代以後出現的九夫為井之制個人私有的成分已增多,可以看作私田已被耕作者佔有。西周中期,貴族之間已有土地交易,土地的個人私有制至少在貴族之間已經出現。由此,自上而下,進一步發展為實際耕作者的土地個人私有制。
周朝施行井田制,既作為諸侯百官的俸祿等級單位,又作為控制庶民的計算單位。井田制下的土地一律不準買賣,只能由同姓依照嫡庶的宗法關系去繼承。耕種井田的農業庶世也隨著土地同屬於領主階級所有,終生不得離開土地,更不準轉業。
所謂「井田」,就是具有一定規劃、畝積和疆界的方塊田。長、寬各百步的方田叫一「田」,一田的畝積為百畝,作為一「夫」,即一個勞動力耕種的土地。井田規劃各地區不一致。有些地方採用十進制,有些地方則以九塊方田叫一「井」。因為把九塊方田擺在一起,恰好是一個「井」字形,井田的名稱就是這樣來的。一井的面積是方一「里」;一百井是方十里,叫一「成」,可容納九百個勞動力;一萬井是方百里,叫一「同」,可容納九萬個勞動力。
在井田的田與田、里與里、成與成、同與同之間,分別有大小不同的灌溉渠道,叫遂、溝、洫、澮;與渠道平行,還有縱橫的通行道,叫徑、畛、途、道。各種渠道的大小、深淺和通道的寬窄,都有一定的規格。
分封制和井田制是西周時期完善的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分封制起到維系、調整奴隸主階級內部關系,保證奴隸制國家對奴隸和平民進行統治的作用,是西周奴隸制國家強盛的政治保證。井田制規定了奴隸制生產關系的主要內容,是決定奴隸制經濟形態存在、發展和西周政治統治的經濟基礎。分封制和井田制相互影響,二者的存在成為西周奴隸制國家興盛的支柱。西周末年以後,王室衰微和大國爭霸局面的出現表明分封制的瓦解。在喪失政治保證和生產力發展的影響下,井田制在春秋後期逐漸被封建土地私有製取代,奴隸制度存在的經濟基礎最終瓦解,新的封建經濟基礎隨之產生。井田制的瓦解標志著奴隸制度的崩潰。
敬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