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現在的加盟店是不是都是搞傳銷的
加盟店就是騙點加盟費!
基本都這樣。
Ⅱ 連鎖經營跟傳銷有啥區別謝謝各位越詳細越好。
1、模式不同。傳銷是從國外引進來的一種商業模式,由於「倍增式」的經營模式,迅速被企圖分子利用,法律的滯後性,導致傳銷現在已經散布全國,不能產生經濟價值。
連鎖經營是在產品的基礎上進行的商業活動,相當於擴大生產規模和增加市場佔有率。
2、意義不同。傳銷是指組織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獲得財富的違法行為。傳銷的本質是「龐氏騙局」,即以後來者的錢發前面人的收益。
連鎖經營是指經營同類商品或服務的若干個企業,以一定的形式組成一個聯合體,在整體規劃下進行專業化分工,並在分工基礎上實施集中化管理,把獨立的經營活動組合成整體的規模經營,從而實現規模效益,是一種經營模式。
3、制度不同。傳銷:1990年從國外引進的,當時由工商總局與美國雅芳公司為首的十家公司簽訂了為期五十年的合同,如安利、完美、玫琳凱等,允許以傳銷的模式在中國運行,其實在國外它不叫傳銷,它是叫多層次分銷,國家領導人引進它肯定是有目的,是為了解決十年改革開放帶來的下崗就業問題。
連鎖經營:連鎖經營是一種商業組織形式和經營制度,是指經營同類商品或服務的若干個企業,以一定的形式組成一個聯合體,在整體規劃下進行專業化分工,並在分工基礎上實施集中化管理,把獨立的經營活動組合成整體的規模經營,從而實現規模效益。是一種經營模式。
由此可見,傳銷的前身是一種商業模式,多層次分銷,顯然這樣有利於技術、資源的整合利用。
4、連鎖經營為社會創造價值和就業,而傳銷只是一種非法聚集財富。
傳銷導致大多數消費者和投資者的最終權益得不到保障。傳銷與正常營銷逐一對照,供大家辨別。
消費行為與經營行為模糊,傳銷者用一些「伎倆套路」。前期給你宣傳的是投資經營行為,後來你不知不覺成為了消費者;或者宣傳的是消費行為,後來讓你變成了投資者;甚至引用「消費資本化」之類令人模糊的概念,令你迷失在投資與消費之間。這樣給你在法律上的維權帶來很多困難。
註:消費行為與投資經營行為是兩個不同的法律概念,適用法律分別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合同法》。
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項目投資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投資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
在《禁止傳銷條例》中,反復提到層級關系這個概念,一定規律組成層級關系只是眾多傳銷中的一個現象,必須與非法佔有他人財產的行為才有可能涉嫌傳銷。
比如:村級社區商店商品,就有五六個級別並且層層加利,這是正常銷售。所以說,傳銷侵犯的客體為復雜客體,傳銷常伴隨偷稅漏稅、哄抬物價等現象。侵犯多個社會關系和法律客體;主要客體要件必須有二項:
1、欺詐性(侵犯公民財產所有權);
2、擾亂社會管理秩序與經濟秩序。
Ⅲ 傳銷慣用的手法和步驟
慣用手段有:
1、誘惑陷阱
為將「潛在下線」引誘到傳銷活動地,傳銷組織者往往編造「高薪招聘」、「提供就業」、「投資做生意」等極具誘惑力的理由。
2、套路殺熟
為提高發展下線的成功率,傳銷人員往往將個人人際交往網路成員,即親戚、朋友、同學、戰友等作為首先考慮吸納的對象。
3、精神控制
「二八定律」中要求對新來的受騙者,傳銷組織80%談感情,20%談事業,絕口不提傳銷;宣揚「成功案例」,逐漸消除新來人員的防禦心理,全面營造「傳銷致富」的氛圍,從精神上控制新加入的傳銷人員。
4、暴力控制
此條與上條相輔相成,對新來的人員,傳銷組織者收掉其身上的手機、財物和身份證件,派人跟蹤和監視,限制人身自由;還有是傳銷人員唆使被騙人員編造各種理由向家裡要錢,以「綁架、不給錢就如何」的形式敲詐勒索。
5、噱頭傳銷
「善心互助」 「消費聯盟」、「連鎖加盟」、「框架營銷」「互聯網大數據」等等層出不窮的新名詞,傳銷組織者為這些名目設計了似是而非的「理論體系」,用以偽裝傳銷活動的騙人實質;
為掩蓋其拉人頭的實質,傳銷組織者、策劃者還利用「股票分紅」、「會員制」、「連鎖經營」、「直銷」等種種噱頭,給傳銷活動披上一層掩飾的外衣;傳銷組織者打著「支持西部大開發」等幌子,曲解國家政策,為傳銷穿上了一層支持經濟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的幌子,增強了傳銷欺騙性。
6、網路傳銷
目前網路傳銷的主要形式有:一是藉助互聯網推銷實物產品,發展下線;二是靠發展下線會員增加廣告點擊率來給予傭金回報;三是多層次信息網路營銷模式,即傳銷組織設立網站,參與者通過交納入門費加入該網站,取得資格去推薦、發展他人加入,並可以按照推薦成功加入的人數獲取積分。
(3)傳銷連鎖加盟套路擴展閱讀:
誤入傳銷解救辦法:
1.保管好手機、身份證、銀行卡等物品,盡量不讓它們落入對方手中。
2.記住地址,伺機報警。觀察附近有無標志性建築記住路線,留意自己所處的具體位置,樓棟號、門牌號等。
3.利用上街和考察時機,突然掙脫求救,抓住任何逃生的可能性。
4.裝病。盡可能地折騰對方,讓他們不得安寧,最終同意外出就醫。
5.在上廁所時偷偷寫好求救紙條,趁人不備從窗戶扔紙條求救。
6.如果被看得很緊,想辦法偽裝,騙取對方信任,等他們放鬆警惕時,再伺機逃離。
7.發簡訊給親人或者好友等。簡訊信息切不可直白,可用一些暗語,比如,9595,即救我救我。
Ⅳ 傳銷組織最常用騙人加入的手段有哪些
1、許下高額回報的承諾
誘騙群眾上當受騙,傳銷組織往往利用人們急於發財致富的心理,許諾高額回報,引誘參加者交納一定費用或購買產品,以此作為加入該組織的條件。
2、宣稱引進先進模式
傳銷組織打著「加盟連鎖」、「網路銷售」、「電子商務」、「特許經營」等旗號。有的還宣稱自己是國家引進的最先進的營銷模式,已經過某某部門認可,公司領導人獲得國家頒發的榮譽稱號,公司是國家有關部門授予的「直銷實驗基地」等等,千方百計誘騙他人交錢加入。
3、利用「坑蒙拐騙」的方式
傳銷組織把目標瞄準身邊的親朋好友,並根據誘騙對象的情況,以介紹工作、做生意、旅遊、朋友會面等為名,把親戚、朋友、同學、同鄉、同事、戰友騙到外地,並限制其人身自由(包括「幫助保管身份證」、「陪同」外出打電話等軟限制),通過利誘、威逼、暴力等手段脅迫其從事傳銷活動。
4、進行「洗腦」的精神控制
傳銷組織通過聚會、上課、演講,對新加入人員實施思想和精神控制,又稱為「洗腦」。首先,將加入組織的人員集中在一起聚會。聚會一開始,主持人先指揮大家唱幾首歌,使氣氛變得熱烈起來,接著帶領喊口號、鼓掌。不少人被「洗腦」後,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由此從受騙者變成騙人者,把同鄉、親戚、朋友、同學,甚至家人也騙入傳銷組織,形成「滾雪球」式的惡性循環。
5、不要相信網路戀人的邀約
現在傳銷分子發展下線,已經八成靠網路邀約感情市場了,在他們眼裡,全國人民都是可邀約的對象。相親網站,QQ的精準找人,微信漂流瓶,搖一搖,陌陌,探探等等任何一個傳銷分子都裝了好幾個。傳銷分子特別鍾意大學生,因為社會經驗不多,容易被洗腦,並且家庭基本都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最重要的是家庭信任度高。
6、准備開店或開廠,請你過來看的方式
傳銷一般都是找親朋好友下手,因為對方信任。他們喜歡用自己開廠或開店的借口,把你誘騙到某地,然後你到了之後,就會把你控制住。所以,千萬要注意。
Ⅳ 傳銷的常見套路!
邀約分兩點熟人邀約和陌生邀約
熟人邀約
(1)分析需求點
你會接的許久不聯系的親朋好友的電話,他們會從和談話的話語中分析出你現在的狀況,從而針對你現在對哪方面的不滿,
從而對你進邀約技巧的設定。
(2)技巧實施
會每天給你打電話,通話時長一般都控制在5-8分鍾左右。會圍繞者你的需求點來和你聊天,潛移默化的讓然你覺得他的那邊更加適合你。
(5)傳銷連鎖加盟套路擴展閱讀:
特徵特點:
一、對照識別
傳銷導致大多數消費者和投資者的最終權益得不到保障。傳銷與正常營銷逐一對照,供大家辨別。
消費行為與經營行為模糊,傳銷者用一些「伎倆套路」。前期給你宣傳的是投資經營行為,後來你不知不覺成為了消費者;或者宣傳的是消費行為,後來讓你變成了投資者;甚至引用「消費資本化」之類令人模糊的概念,令你迷失在投資與消費之間。這樣給你在法律上的維權帶來很多困難(註:消費行為與投資經營行為是兩個不同的法律概念,適用法律分別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合同法》)。
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項目投資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投資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
在《禁止傳銷條例》中,反復提到層級關系這個概念,一定規律組成層級關系只是眾多傳銷中的一個現象,必須與非法佔有他人財產的行為才有可能涉嫌傳銷。比如:村級社區商店商品,就有五六個級別並且層層加利,這是正常銷售。所以說,傳銷侵犯的客體為復雜客體,傳銷常伴隨偷稅漏稅、哄抬物價等現象。侵犯多個社會關系和法律客體;主要客體要件必須有二項:
1、欺詐性(侵犯公民財產所有權);
2、擾亂社會管理秩序與經濟秩序。
二、特徵識別
首先,天上不會掉餡餅,當把事業或者回報描述得天花亂墜的時候就應該警惕,高回報必然有高風險。
其次,無論傳銷的形式如何變化發展,其實質仍是以購買份額作為繳納入門費,發展下線人員、拉人頭組成層級,以下線人員「業績」作為獲利依據。
因此,識別傳銷,需要看三個特徵:
1、入門費
是否需要認購商品或交納費用取得加入資格或發展他人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
2、拉人頭
是否需要發展他人成為自己的下線,並對發展的人員以其直接或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給付報酬,牟取非法利益;
3、計酬方式
是否以直接或間接發展人員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報酬,牟取非法利益。
如果符合以上特徵,就有可能涉嫌傳銷。
慣用名詞
警方提示大家,以下這些都是傳銷活動慣用的名詞:
1、 「北部灣建設」、「資本運作」、「1040工程」、自願連鎖、民間互助理財;
2、 「消費返利」、「連鎖銷售」、「特許經營」、「點擊廣告獲利」、「愛心互助」、「消費養老」、「境外基金、原始股投資」、電子幣買賣;
3、靜態收益、動態收益、直推獎、層推獎、對碰獎、見點獎、領導獎、培育獎、報單獎、管理獎、小區業績獎。
參考資料:網路-傳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