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加盟模式 > 橡膠微反應器代理加盟

橡膠微反應器代理加盟

發布時間:2021-07-10 11:36:46

Ⅰ 沈氏微反應器適用於哪些反應

杭州沈氏積極投入到微反應技術的研發與應用中,並取得了一些可喜的進展,目前已實現工業化規模化生產,在提升本質安全上發揮了重要作用。沈氏微化工經過不斷實驗篩選與摸索,以下是適用於微反應器的實驗類型及實驗條件:
氧化反應、格氏反應、格氏加成反應-消去反應、羥醛縮合反應、重氮化反應、巴爾茨-希曼反應、重氮化水解反應、硝化反應。

Ⅱ 微反應器的應用

微反應器獨特的結構給它帶來了一系列優質的性能,故它被應用到許多領域中。例如對於小規模的光化學過程,採用透明的微反應器可有利於薄流體層靠近輻射源。德國美因茲微技術研究所開發了一種平行碟片結構的電化學微反應器。使用這個裝置,提高了由4一甲氧基甲苯合成對甲氧基苯甲醛反應的選擇性。由於微反應器高的傳熱效率,使反應床層幾近恆溫,有利於各種化學反應的進行。Wan等在微反應器中將苯胺氧化成氧化偶氮苯,DelSman等在微系統中研究了一氧化碳的選擇氧化,同時微反應器也被應用到加氫反應、氨的氧化、甲醇氧化制甲醛、水煤氣變換以及光催化等一系列反應。另外,微反應器還可用於某些有毒害物質的現場生產,進行強放熱反應的本徵動力學研究以及組合化學如催化劑、材料、葯物等的高通量篩選。

Ⅲ 微反應器的缺點

微反應器的微結構最大的缺點是固體物料無法通過微通道,如果反應中有大量固體產生,微通道極易堵塞,導致生產無法連續進行。
目前這一問題主要是通過改進反應器的設計來解決。例如拜耳-埃爾費爾德微技術公司開發的閥式混合器(反應器)可以用於快速沉澱反應,基於這一技術,拜耳公司成功開發了商業化生產工藝,用於生產高性能的微米材料和納米材料。

Ⅳ 微反應器的發展歷史

美國Dupont公司於上個世紀90年代初率先開展了微化工系統在危險化學品生產中的應用基礎研究,成功開發出合成異氰酸甲酯的微型化工裝置。美國PNNL(Pacific Northwest National Lbaoratory)主要開展燃料電池氫源系統微型化研究,反應器主體結構是一個錯流式微通道換熱器,與傳統相比,相同的處理能力,反應器體積可減小l~2個數量級。微反應器在傳質、傳熱、恆溫等方面表現出的巨大優勢,自面世以來迅速引起相關領域專家的濃厚興趣和關注 。
拜耳-埃爾費爾德微技術公司(Ehrfeld Mikrotechnik BTS,簡稱EMB)是全球領先的微反應器技術的供應商。在化工和精細化工產品生產領域,EMB開發的Miprowa系列微反應器已經被世界各大化工公司應用於工藝開發與生產中;在葯物生產領域,2010年EMB與龍沙公司(Lonza)合作向市場推出了符合GMP認證要求的Flowplate系列微反應器。

Ⅳ 微混合反應器與常規間歇反應器有什麼不同

turbomole 怎麼模擬離子液體
1、常規合成法:離子液體常規合成法主要包括一步法和兩步法。
(1)一步法:採用叔胺與鹵代烴或酯類物質發生加成反應,或利用叔胺的鹼性與酸性發生中和反應而一步生成目標離子液體的方法。可合成胍類離子液體和多種醇胺羧酸鹽功能化離子液體。
(2)兩步法:兩步法的第一步是通過叔胺與鹵代烴反應制備出季銨的鹵化物;第二步再將鹵素離子置換為目標離子液體的陰離子。可用於制備數十種咪唑類離了液體、氮基酸類離子液體、膦類離子液體等。
一步法和兩步法是比較普遍的方法,因此具有普適性,但離子液體合成通常需要在加熱的條件下完成,而常規的加熱攪拌需要較長的時間(幾個或幾十個小時),因而導致合成離子液體的效率和產率均偏低。
2、外場強化法:外場強化法主要為微波法和超聲波法。
(1)微波法:是通過極性分子在快速變化的電磁場中不斷改變方向而引起分子的摩擦發熱,屬於體相加熱。微波法加熱升溫速度較快,可極大地提高反應速率(有些反應只需幾分鍾),甚至提高產率和純度。在微波作用下採用「一鍋法」可合成了一系列咪唑類離子液體。該方法反應時間短、產率高。
(2)超聲波法:超聲波藉助於超聲空化作用能夠在液體內部形成局部的高溫高壓微環境,並且超聲波的振動攪拌作用可以極大地提高反應速率,尤其是非均相化學反應。採用超聲波作為能量源,可在在密閉體系非溶劑條件下合成了溴化1,3-二烷基咪唑離子液體,合成吡啶類離子液體。該法具有產物收率高、反應速率快、節約能耗的特點,同時,又能減少有機溶劑的使用.降低成本,減少污染。但超聲波法工業化應用將面臨大功率密度的超聲波設備的工業化難題。
3、微反應器法:微反應器法一般是指在一個內部尺寸為幾微米到幾百微米的小型微反應器內進行的反應。微反應器不但具有所需空間小、質量和能量消耗少以及反應時間短的優點,而且能夠顯著提高產物的產率與選擇性以及傳質傳熱效率。微反應器法所達到的效果比傳統的間歇反應器法高20倍。
【離子液體】或稱離子性液體,是指全部由離子組成的液體,如高溫下的KCI,KOH呈液體狀態,此時它們就是離子液體。在室溫或室溫附近溫度下呈液態的由離子構成的物質,稱為室溫離子液體、室溫熔融鹽(室溫離子液體常伴有氫鍵的存在,定義為室溫熔融鹽有點勉強)、有機離子液體等,目前尚無統一的名稱,但傾向於簡稱離子液體。在離子化合物中,陰陽離子之間的作用力為庫侖力,其大小與陰陽離子的電荷數量及半徑有關,離子半徑越大,它們之間的作用力越小,這種離子化合物的熔點就越低。某些離子化合物的陰陽離子體積很大,結構鬆散,導致它們之間的作用力較低,以至於熔點接近室溫。

Ⅵ 微反應器的用途

微反應器設備根據其主要用途或功能可以細分為微混合器,微換熱器和微反應器。由於其內部的微結構使得微反應器設備具有極大的比表面積,可達攪拌釜比表面積的幾百倍甚至上千倍。微反應器有著極好的傳熱和傳質能力,可以實現物料的瞬間均勻混合和高效的傳熱,因此許多在常規反應器中無法實現的反應都可以微反應器中實現。
目前微反應器在化工工藝過程的研究與開發中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商業化生產中的應用正日益增多。其主要應用領域包括有機合成過程,微米和納米材料的制備和日用化學品的生產。在化工生產中,最新的Miprowa技術已經可以實現每小時上萬升的流量。

Ⅶ 微反應器的前景與展望

迄今為止國內外學術界對微反應器已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對它的原理和特性有了較好的認識,且在微反應器的設計、製造、集成和放大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對它的研究還不夠成熟,傳統的「三傳一反」理論必須進行修正、補充和創新,反應的一些原理還沒有探討清楚,還需要大量的工作。另外在它的製造、催化劑的壁載和系統的自動控制方面還存在許多技術難點,有必要進行微反應系統中表面和界面現象、傳遞規律、反應特性和放大集成的深人研究。21世紀由於環境惡化以及能源枯竭等一系列問題,使化學工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由於微反應器表現出的諸多優點,科學界致力於探索新的反應途徑使化工生產更加經濟和環保。所以我們有必要相信微反應器將在化學工業中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Ⅷ 微通道反應器目前國際發展到什麼水平了國內發展到什麼程度應用領域的普及性如何了

國際發展水平:代表企業美國康寧,2014年進入中國,目前正在國內推廣應用G1-G4微通道反應器,但售價昂貴。國外微反應器在化工工藝過程的研究與開發中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商業化生產中的應用正日益增多。其主要應用領域包括有機合成過程,微米和納米材料的制備和日用化學品的生產。在化工生產中,最新的Miprowa技術已經可以實現每小時上萬升的流量。
國內發展水平:在國內,微反應技術處於研究與開發階段。雖然有很多高校從事微反應技術研究,尚沒有成熟的國產設備面世。微通道應用尚處於實驗室階段。
但國內一些企業已經對微通道反應器已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對它的原理和特性有了較好的認識,且在微反應器的設計、製造、集成和放大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適用於某些特定行業的微通道反應器已經研發成功,並進行應用示範推廣。
微通道反應器材料大體有金屬、玻璃、碳化硅等材質,金屬材質耐腐蝕性差,玻璃和碳化硅材質耐腐蝕且熱傳導性好,用戶可根據自身工藝要求和生產規模,尋找生產廠家進行個性化定製。

微通道反應器國際上以康寧為代表,已經形成規模化生產

Ⅸ 求書:微反應器在有機合成及催化中的應用

有機合成是指利用化學方法將單質、簡單的無機物或簡單的有機物製成比較復雜的有機物的過程。例如從氫氣和二氧化碳製成甲醇;從乙炔製成氯乙烯,再經聚合而得聚氯乙烯樹脂;從苯酚經一系列反應製得己二酸和己二胺,二者再縮合成聚醯胺66纖維。目前大多數的有機物如樹脂、橡晈、纖維、染料、葯物、燃料、香料等都可通過有機合成製得。[1]

Ⅹ 微管反應器原理

微化工系統是以帶有微結構元件的化工裝備為核心的化工系統,它的突出特點是在微時空尺度上控制流動、傳遞和反應過程,為實現高效、安全的物質轉化提供了基礎。微化工系統相關研究起源於20世紀90年代[1],多年來的研究結果表明:微化工設備內流動狀態高度可控,液滴和氣泡的分散尺度一般在數微米至數百微米之間;具有豐富的多相流型,一些流型中的液滴和氣泡結構與尺寸高度均一;由於微尺度下傳遞距離短、濃度/溫度梯度高以及體系巨大的比表面積,微反應器內傳熱/傳質系數較傳統化工設備大1-3個數量級[2]。
國內開展微反應器研究已經有十餘年時間,在微反應器的設計製造、微混合原理的探索、氣相反應、液相反應、納米顆粒制備等領域得到迅速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果[3]。目前從事微反應器相關研究的主要有中國科學院大連物理化學研究所、清華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和山東豪邁化工技術有限公司等科研院校和科研單位。
聚合反應對反應器的傳熱和混合有很高的要求,傳統的釜式反應器在這方面的缺陷成為獲得高性能聚合產物的瓶頸之一。近年來,微反應器已能夠成功應用於多種機理的聚合反應並表現出對傳統釜式反應器的顯著優勢。從當前的發展趨勢來看,微反應器在聚合反應中的應用將成為化工和高分子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本文綜述了微反應器在不同的聚合反應體系中的應用。
1
自由基聚合
聚合溫度對自由基聚合所得產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有很大影響。因此,對反應體系溫度的控制是控制產品質量的關鍵因素。大部分自由基聚合是較強的放熱反應,且反應速度較快。在傳統的釜式反應器中,反應器傳熱和傳質能力的不足往往導致反應體系內溫度分布不均,從而影響產物的分子量分布。在放熱較強的自由基聚合中,使用傳熱能力強的微反應器可以顯著改善反應結果。
Iwasaki等[4]用T形微混合器和內徑分別為250μm和500μm的微管式反應器組成微反應器系統(圖一),進行了一系列丙烯酸酯單體的自由基聚合。釜式反應器中丙烯酸丁酯的聚合反應產物分子量分布指數(PDI)高達10以上,而相同的反應時間和產率下微混合器中反應產物的PDI可控制在3.5以下,證明微反應器可以有效地控制自由基聚合產物的分子量分布。

圖一 丙烯酸酯自由基聚合微反應器裝置圖
Okubo等[5]在微反應器中進行了苯乙烯的懸浮聚合,反應物和水通過K-M型微混合器形成懸浮液,再經過管式反應器進行聚合[圖2(a)]。經過降溫可直接在管內得到聚合物顆粒,通過改變流量可以調節聚合物顆粒大小。
微通道中的液滴聚合是一種新興的聚合方式,其基本原理為在管內利用不良溶劑將反應體系分隔成小液滴,每個小液滴均可看做一個微型反應器。在較小的微通道尺寸下,液滴聚合的混沌混合特性進一步強化了傳質效果。Okubo等利用液滴聚合合成了聚苯乙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反應裝置見圖二(b)。通過調節停留時問和控制兩相間溶劑擴散的方法可以實現對聚合產物分子量的控制;與釜式反應器相比,得到的聚苯乙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分子量分布較窄,經過微反應器沉澱得到的聚合物粒子分布也較均一。

圖二 苯乙烯自由基聚合實驗裝置示意圖
Wu等[6}在自製的雙輸入微通道(500μm*600μm)反應器中進行了甲基丙烯酸羥丙酯(HPMA)的ATRP聚合。單體和催化劑從一個通道進入,引發劑從另一入口通入,通過對流量調節可以實現對產物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調控。Wu等[7}隨後又設計了結構相似的三輸入微反應器,實現了環氧乙烷與HPMA的ATRP共聚合。通過調節反應時間和引發劑相對濃度兩種方法均可實現對聚合產物中HPMA含量的調節。Chastek等[8]在微反應器中進行了苯乙烯和一系列丙烯酸酯的ATRP共聚合,通過特定溶劑使產物膠束化,並用動態光散射法對膠束進行了測定,反應裝置見圖三。

圖三 ATRP共聚、膠束化和DLS檢測集成裝置示意圖
2
陰離子聚合
Honda等[9}在由微混合器和微管反應器(內徑250μm)組成的微反應器裝置中進行了氨基酸-N-羧基-環內酸酐的陰離子聚合。所得產物的分子量分布窄於釜式反應器的聚合產物,並可以通過調節流速來控制產物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如圖四所示,流速降低時,反應物停留時問增長,反應程度提高,產物的分子量變大,分子量分布變窄。

圖四 不同流速下的GPC流出曲線
3
陽離子聚合
Nagaki等[10]將微反應器與「陽離子池」引發技術結合,進行了一系列乙烯基醚單體的陽離子聚合(圖五)。陽離子池的高效引發結合微反應器的快速混合使反應在0.5 s內即可完成,並能很好地控制產物的分子量分布,產物的PDI從釜式反應器的2.25降至1.14。

閱讀全文

與橡膠微反應器代理加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清60幀電影網站 瀏覽:170
翁虹和徐錦江 無敵風火輪 瀏覽:286
大學女生房間沙龍兩個女主叫什麼 瀏覽:366
韓國gl電影 瀏覽:580
看電影哪個位置好一點2d 瀏覽:68
賣原味內衣的電影 瀏覽:572
關於道士的電影 瀏覽:334
哪裡可以看除卻巫山這部電影 瀏覽:387
最黃 影視 瀏覽:989
看電視劇的免費網址 瀏覽:307
給老人吃奶的電影 瀏覽:444
三點盡露的電影 瀏覽:491
間諜電影香港 瀏覽:406
電影里女主角叫茉莉 瀏覽:22
50度電影有幾部 瀏覽:17
女人為出軌剪頭發的電影 瀏覽:381
李采潭的作品子 瀏覽:793
沐風少女在線觀看 瀏覽:837
強奸電影哪些 瀏覽:723
美國免費電影專區 瀏覽: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