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廣西琉璃凈有多少家
廣西琉璃凈有三家。
2. 琉璃!!
琉璃沒有生命:
琉璃是一種中國古法材料,她的使用已有2466年的歷史,自古以來一直是皇室專用,對使用者有極其嚴格的等級要求,所以民間很少見。
琉璃被譽為中國五大名器之首(金銀、玉翠、琉璃、陶瓷、青銅)、佛家七寶之一,到了明代已基本失傳,只在傳說與神怪小說里有記載,西遊記中的沙僧就是因為打破一隻琉璃盞而被貶下天庭的。
不過即使是明代很殘缺的工藝依然是受到品級的保護,當時的琉璃已經很不通透,所以被稱為葯玉。《明制》載:皇帝頒賜給狀元的佩飾就是葯玉,四品以上才有配有。
現實生活中,人們稱古法琉璃是一種可以帶來好運的神秘物質。這種好運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最早的財神信物,也就是招財,另一個則是保健康,求平安。
B、資料
■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致卿相,《史記》中的一段話,與琉璃的起源有關。(《西施淚》略),陶朱公就是民間傳說的財神,傳說中最早的財神聚寶盆,也是用琉璃做的,所以琉璃被認為是聚財聚福的財神信物,比人們常用的黃水晶更加直接有效。
左:越王勾踐劍,劍柄與劍身交接處的「劍格」為琉璃
右:戰國時期的琉璃劍具(劍鞘上用以佩劍的部分稱「劍王遂)
琉璃是以水晶玻璃為原料,採用脫蠟鑄造法燒制而成。脫蠟鑄造法源於古埃及,整個過程需數十道工序才能完成,技術難度極高。琉璃憑借其晶瑩剔透的水晶材質,鑄造技法的細膩表現,變化莫測的色彩效果,使每一件琉璃作品都具有無可比擬的獨特魅力與個性。
■琉璃是在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唐僧)翻譯的《葯師琉璃光本願功德經》中稱:東方凈土(與西方極樂世界比肩)就是以凈琉璃為地的世界,是葯師琉璃光如來(與西天如來佛祖一樣)的法物,琉璃光可照三界之暗。這就是人們說琉璃保平安的原因。
■《明制》:狀元二梁,緋羅、圓領、巾單錦綬,蔽膝、紗帽……葯玉佩、朝靴……皆御前頒賜……
琉璃與水晶(西方水晶玻璃)有什麼不同。
A、在史書上有明確的區分
金剛經上就有類似的記載。在中國所有的佛經中,佛家七寶的前五類是公認的,即金、銀、琉璃、硨磲*一種軟體動物*瑪瑙,後兩類有說是水晶的,有說是琥珀、玻璃的,不一而足,這說明琉璃是公認的佛家寶物;琉璃與水晶及玻璃截然不同。
B、化學成分不同
天然水晶、琉璃、玻璃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
當代國家級的權威專著《中國古琉璃研究》記載:古埃及「費昂斯」(也就是西方水晶玻璃的始祖)二氧化硅的比例92%(不通透)-99%,中國周朝時的琉璃,二氧化硅的比例僅僅是略大於90%(通透)。這9%的區別就是琉璃與水晶最大的不同。
C、成份詳解
古代的琉璃是用琉璃石加入琉璃母燒制而成的,琉璃石是一種有色水晶材料,的主要成份應該以二氧化硅為主,琉璃母則是一種采自天然又經人工煉制後的古法配方,可以改變水晶的結構與物理特性,在造型、色彩與通透度上有明顯的不同。
明代的葯玉應該是琉璃母的配方上有一些不同,所以明代的葯玉色彩少變化,也不通透。
琉璃的等級實際上取決於琉璃母的原料與配製方法,這是自古以來的不傳之秘,正是因為琉璃母的存在,才使中國古法琉璃與水晶乃至西方的水晶玻璃「費昂斯」在成份上有了9%的不同。
所謂琉璃招財、保平安,與琉璃母有很大的關系。
相關資料:
■《天工開物、珠玉篇》:凡琉璃石與中國水精、占城火齊,其類相同……其石五色皆具……此乾坤造化,隱現於容易地面
■宋代《錢圍山業談》哉:奉宸庫者,祖宗之珍藏也……因是奉宸俱入內藏庫,時於奉宸中得龍涎香二琉璃缶,琉璃母二大篚。「琉璃母」者,若今之錢滓然,塊大小猶兒拳,人莫知其方,又歲久無籍,且不知其所從來,或雲柴世宗顯德(954-960)間大食所貢,又謂真廟朝物也……但能作珂子狀,青紅黃白隨色,而不克自必也。
2、琉璃的製作工藝復雜嗎?
答:古法琉璃的製作工藝相當復雜,火里來、水裡去,要幾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古法琉璃的精品製作,相當費時,有的光製作過程就要十幾二十天,而且主要依靠手工製作。當中的各個環節的把握相當困難,其火候把握之難更可以說是一半靠技藝一半憑運氣。
僅出爐一項,成品率就只有70%。更關鍵的是,古法琉璃不可回收,不象金銀製品,也就是說一旦出現一點點問題,十數天、幾十道工序,多少人的努力就立刻付諸東流。
琉璃簡單來說用人造水晶經過高溫脫臘燒制,要經過十二道工序,
(每一道需要不同模具,每一個成型模具只能用一次),加工成本很高。
3. 琉璃為什麼這么貴?
答:琉璃屬於價值不菲的工藝藝術品,它的價格比水晶還高,其原因有兩個方面:其一,古法琉璃材料的特殊性,而且其工藝極具復雜性與高難度,因此其成本非常高。其二,琉璃是一種文化產品,不僅僅是一種材質,更重要的是,琉璃產品是獨一無二的,世間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琉璃產品。
4.琉璃藝術中,顏色是重要的表現元素之一,給人帶來的視覺感受是勝於形體的。
琉璃顏色的欣賞:
一、 琉璃的顏色來自於天然材質,是自然的賦予,與琉璃融為一體,永不褪色
二、 色彩在琉璃的燒制過程中,自然流動,如鳳凰涅盤般接受著火的洗禮,象徵重生
三、 色彩的多姿多彩,沒有哪種寶石能像琉璃一樣融合如此豐富的色彩,各種色彩的過度與融合給人無限的遐想
四、 琉璃的溫潤柔和更加體現了色彩的質感
五、 雖然不同的水晶有不同的吉瑞功能與能量,但水晶的色澤單一,不如琉璃可以聚多能量於一身
3. 什麼是琉璃
習慣上泛指的琉璃,可以是兩種不同的物質。一種是古代的玻璃;一種是陶胎琉璃製品,下文介紹的是陶胎琉璃釉製品。
琉璃是一種中國古法材料,它已有2466年的歷史,自古以來一直是皇室專用,對使用者有極其嚴格的等級要求,所以民間很少見。
琉璃是古代山西用來裝飾陶瓷器的一種低溫色釉。琉璃於戰國時已經出現。在隋、唐、遼時更為流行,明代仍繼續燒造。
琉璃器的釉是以鉛作為助熔劑,以含鐵、銅,鈷、錳的物質作為著色劑,再配以石英而製成的。一般都採用二次燒成,即先燒好素胎再施琉璃釉,然後再經低溫釉燒而成。
明初宮廷建築所用琉璃瓦,在陵墓照壁、宗教廟宇、佛塔供器以及器具飾件中,很多都用到琉璃製品。
琉璃被譽為中國五大名器之首(金銀、玉翠、琉璃、陶瓷、青銅)、佛家七寶之一,到了明代已基本失傳. 不過即使是明代很殘缺的工藝依然是受到品級的保護,當時的琉璃已經很不通透,所以被稱為葯玉。《明制》載:皇帝頒賜給狀元的佩飾就是葯玉,四品以上才有。
佛教傳到中國後,奉琉璃至寶,「葯師琉璃光如來」所居的「東方凈土」,即以凈琉璃為地,光照「天地人」三界之暗。經書中這樣寫到:「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澈,凈無瑕穢。」古法琉璃因此成為佛家七寶之冠。
4. 普陀、琉璃凈土一日一夜,我們娑婆世界多少時間了
哥們··你是哪裡來的···這里是地球··用的是格林尼治天文時間····不是用的你們的婆娑世界時間··謝謝···
5. 琉璃就是玻璃,對嗎
不是的,兩種東西!
琉璃是以各種顏色的人造水晶(含24%的氧化鉛)為原料,用水晶脫蠟鑄造法高溫燒結而成的藝術作品。琉璃是一種中國古法材料,她的使用已有2466年的歷史,自古以來一直是皇室專用,對使用者有極其嚴格的等級要求,所以民間很少見。
玻璃是一種較為透明的固體物質,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廣泛應用於建築物,用來隔風卻透光.
玻璃的成分
(1)普通玻璃(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
(2)石英玻璃(以純凈的石英為主要原料製成的玻璃,成分僅為SiO2)
(3)鋼化玻璃(與普通玻璃成分相同)
(4)鉀玻璃(K2O、CaO、SiO2)
(5)硼酸鹽玻璃(SiO2、B2O3)
(6)有色玻璃在(普通玻璃製造過程中加入一些金屬氧化物。Cu2O——紅色;CuO——藍綠色;CdO——淺黃色;CO2O3——藍色;Ni2O3——墨綠色;MnO2——紫色;膠體Au——紅色;膠體Ag——黃色)
(7)變色玻璃(用稀土元素的氧化物作為著色劑的高級有色玻璃)
(8)光學玻璃(在普通的硼硅酸鹽玻璃原料中加入少量對光敏感的物質,如AgCl、AgBr等,再加入極少量的敏化劑,如CuO等,使玻璃對光線變得更加敏感)
(9)彩虹玻璃(在普通玻璃原料中加入大量氟化物、少量的敏化劑和溴化物製成)
(10)防護玻璃(在普通玻璃製造過程加入適當輔助料,使其具有防止強光、強熱或輻射線透過而保護人身安全的功能。如灰色——重鉻酸鹽,氧化鐵吸收紫外線和部分可見光;藍綠色——氧化鎳、氧化亞鐵吸收紅外線和部分可見光;鉛玻璃——氧化鉛吸收X射線和r射線;暗藍色——重鉻酸鹽、氧化亞鐵、氧化鐵吸收紫外線、紅外線和大部分可見光;加入氧化鎘和氧化硼吸收中子流。
(11)微晶玻璃(又叫結晶玻璃或玻璃陶瓷,是在普通玻璃中加入金、銀、銅等晶核製成,代替不銹鋼和寶石,作雷達罩和導彈頭等)。
(12)玻璃纖維(由熔融玻璃拉成或吹成的直徑為幾微米至幾千微米的纖維,成分與玻璃相同)
(13)玻璃絲(即長玻璃纖維)
(14)玻璃鋼(由環氧樹脂與玻璃纖維復合而得到的強度類似鋼材的增強塑料。)
(15)玻璃紙(用粘膠溶液製成的透明的纖維素薄膜)
(16)水玻璃(Na2SiO3)的水溶液,因與普通玻璃中部分成分相同而得名)
(17)金屬玻璃(玻璃態金屬,一般由熔融的金屬迅速冷卻而製得)
(18)螢石(氟石)(無色透明的CaF2,用作光學儀器中的棱鏡和透光鏡)
(19)有機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