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奶茶加盟 > 海南有哪些小吃加盟產品

海南有哪些小吃加盟產品

發布時間:2021-06-11 17:50:31

Ⅰ 海南小吃加盟究竟怎麼樣啊做什麼項目好呢

2013年喜歡熟食的人越來越多,喜歡鹵菜的也有很多
要是結合這兩點開家鹵菜店,那樣效果會更好,肯定很受人歡迎的
現在鹵菜店中的鹵中仙是比較好的,還有他們的特色產品透骨香辣鴨、飄香雞等等的。
很適合這個季節,你可以考慮下的。

Ⅱ 海南有哪些特產和有名的小吃

土特產品 民族工藝品:牛角雕、藤器、海南紅豆、木畫、木雕、根雕系列產品 金飾品和珠寶:條紋珠、金剛珠、佛珠、星月珠、瓊珠、海水珍珠、天然水晶 熱帶果脯及鮮果:咖啡、胡椒、牛肉乾、鹿製品、海產干品、特色茶、芭蕉、菠蘿、菠蘿蜜、橙子、番荔枝、番石榴、海南柚子、紅毛丹、黃皮、荔枝、青椰、糖棕、紅椰、榴槤、龍眼、芒果、人參果、木瓜、香蕉、馬來葡萄、楊桃、腰果、山竹、雞蛋果、檸檬、酸豆、蛋黃果、猴麵包、西番蓮、神秘果、橄欖、檳榔 傳統名菜 「四大名菜」之首的文昌雞是一種優質育肥雞,因產於海南省文昌而得名。據傳,文昌雞最早出自當地潭牛鎮天賜村,此村盛長榕樹,樹籽富含營養,家雞啄食,體質極佳。文昌雞的特點是個體不大,重約1.5千克左右,毛色鮮艷,翅短腳矮,身圓股平,皮薄滑爽,肉質肥美。海南人吃文昌雞,傳統的吃法是白斬(也叫「白切」),最能體現文昌雞鮮美嫩滑的原質原味。同時配以雞油、雞湯精煮的米飯,俗稱「雞飯」。海南人稱「吃雞飯」即包含白斬雞在內。白斬文昌雞在海南不論筵席、便餐或家庭菜皆派用場。在香港、東南亞一帶備受推崇,名氣頗盛。 「四大名菜」之一的加積鴨,俗稱「番鴨」,是瓊籍華僑早年從國外引進的良種鴨,最早在瓊海市加積鎮養殖繁衍,而又以該鎮加祥街一戶丁姓居民飼養的番鴨最為出名。其養鴨方法特別講究:先是給小鴨餵食淡水小魚蝦或蚯蚓、蟑螂,約二個月後,小鴨羽毛初上時,再以小圈圈養,縮小其活動范圍,並用米飯、米磣摻和捏成小團塊填喂,20天後便長成肉鴨。其特點是,鴨肉肥厚,皮白滑脆,皮肉之間夾一薄層脂肪,特別甘美。加積鴨的烹制方法有多種,但以「白斬」(又稱「白切」)最能體現原質原味,因此最為有名。 「四大名菜」之一的「和樂蟹」產於海南萬寧縣和樂鎮,以甲殼堅硬、 肉肥膏滿著稱,與文昌雞、與積鴨、東山羊並列為海南四大名產。「和樂蟹」的烹調法多種多樣,蒸、煮、炒、烤,均具特色,尤以「清蒸」為佳,既保持原味 之鮮,又兼原色形之美。 「四大名菜」之一的海南東山羊地方風味萊。用特產萬寧東山嶺的東山羊肉,配以各種香料、味料,經過滾、炸、紋、蒸、扣等多種烹調法精製而成。 另外「石山羊」產地海口火山口,「臨高乳豬」產地臨高,「海南粉」產地瓊山靈山鎮,「抱羅粉」產地文昌抱羅鎮,「後安粉」產地萬寧後安鎮,「清補涼」等都是海南特色美食,到了海南不嘗此類實在可惜! 海南粉:海南粉其白如雪,其細如絲,食法北方叫「涼拌」,海南叫「腌粉」,其上加入炸花生米、炒芝麻、豆芽、肉絲、香油、酸菜……,醇香撲鼻,餘味無窮,吃完後再加上一勺海螺清湯,更是鮮香無比。海南粉是海府地區傳統小吃。 抱羅粉:以大米粉條配靚湯及多種佐料調制而成。因文昌縣抱羅所產最為出名而得此名,又因其粉比「海南粉」略粗,故瓊北各地又稱之為「粗粉湯」。 靈山粗粉:是在瓊山市靈山鎮一舉成名的,其粉比海南粉粗,其生產工藝與海南粉略有不同,其食法也是「腌吃」,但特色是粉質爽滑,腌料注重海鮮原料,突出一個「海鮮味」。 陵水酸粉:陵水一帶風味小吃,其粉圓而長,外觀如「桂林米粉」、「雲南過橋米線」。同樣是「腌粉」,但其腌料與以上「腌粉」不同的是既香又酸,嗜辣者再加上一勺本地產的「辣中之辣」的「燈籠椒辣醬」的話,更是香、酸、辣三味具全,十分開胃! 加積牛腩粉:做為海南的僑鄉之一,吸收東南亞飲食的長處,加積廚師獨創的「五香牛腩」、「咖喱牛腩」遠近揚名,以「五香牛肉腩」為腌料的加積粉,香味濃郁,吃後余香留齒。 椰香粘軟:出自著名僑鄉、椰鄉——文昌市一帶民間。用糯米粉加清水、生油攪和,揉搓成小團,用手按壓成扁圓形,在滾水中煮熟,然後沾上碎粒狀甜餡料便可吃用。 清補涼:有點像北東的八寶粥,但製作方法有異,一般先將各配料煮熟後,加冰加糖水或加椰子水食用。該食品清涼可口,消暑健胃,是海南夜晚最富特色的解暑美食,價格僅有三四元/碗。 海南蘿卜糕:海南地方傳統小吃。民間製法因地而異,但都須以粘米漿、白蘿卜絲為主料,其它輔料可隨意變換,可間可繁,可蒸可煎,也可先蒸後煎而食。 苗家三色飯:海南中部山區苗族人民的傳統小吃。具有節令性,在「三月三」(黎、苗族人民傳統喜慶節日)期間普遍製作和食用。 黎家竹筒飯:是用新鮮竹筒裝著大米及味料烤熟的飯食,通常是黎家人出遠門,上山打獵或招待客人時才做的,多於山區野外製作或在家裡用木炭烤制。現經烹調師在傳統基礎上改進提高,使之擺上宴席餐桌,聲譽甚高,成為海南著名風味美食。

Ⅲ 海南有什麼特產小吃,越多越好哦

海南粉:海南粉其白如雪,其細如絲,食法北方叫「涼拌」,海南叫「腌粉」,其上加入炸花生米、炒芝麻、豆芽、肉絲、香油、酸菜……,醇香撲鼻,餘味無窮,吃完後再加上一勺海螺清湯,更是鮮香無比。海南粉是海府地區傳統小吃。 抱羅粉:以大米粉條配靚湯及多種佐料調制而成。因文昌縣抱羅所產最為出名而得此名,又因其粉比「海南粉」略粗,故瓊北各地又稱之為「粗粉湯」。 靈山粗粉:是在瓊山市靈山鎮一舉成名的,其粉比海南粉粗,其生產工藝與海南粉略有不同,其食法也是「腌吃」,但特色是粉質爽滑,腌料注重海鮮原料,突出一個「海鮮味」。 陵水酸粉:陵水一帶風味小吃,其粉圓而長,外觀如「桂林米粉」、「雲南過橋米線」。同樣是「腌粉」,但其腌料與以上「腌粉」不同的是既香又酸,嗜辣者再加上一勺本地產的「辣中之辣」的「燈籠椒辣醬」的話,更是香、酸、辣三味具全,十分開胃! 加積牛腩粉:做為海南的僑鄉之一,吸收東南亞飲食的長處,加積廚師獨創的「五香牛腩」、「咖喱牛腩」遠近揚名,以「五香牛肉腩」為腌料的加積粉,香味濃郁,吃後余香留齒。 椰香粘軟:出自著名僑鄉、椰鄉——文昌市一帶民間。用糯米粉加清水、生油攪和,揉搓成小團,用手按壓成扁圓形,在滾水中煮熟,然後沾上碎粒狀甜餡料便可吃用。 清補涼:有點像北東的八寶粥,但製作方法有異,一般先將各配料煮熟後,加冰加糖水或加椰子水食用。該食品清涼可口,消暑健胃,是海南夜晚最富特色的解暑美食,價格僅有三四元/碗。 海南蘿卜糕:海南地方傳統小吃。民間製法因地而異,但都須以粘米漿、白蘿卜絲為主料,其它輔料可隨意變換,可間可繁,可蒸可煎,也可先蒸後煎而食。 苗家三色飯:海南中部山區苗族人民的傳統小吃。具有節令性,在「三月三」(黎、苗族人民傳統喜慶節日)期間普遍製作和食用。 黎家竹筒飯:是用新鮮竹筒裝著大米及味料烤熟的飯食,通常是黎家人出遠門,上山打獵或招待客人時才做的,多於山區野外製作或在家裡用木炭烤制。現經烹調師在傳統基礎上改進提高,使之擺上宴席餐桌,聲譽甚高,成為海南著名風味美食。

Ⅳ 海南有那些小吃

四大名菜
文昌雞
加積鴨
和樂蟹
東山羊
此外
海南雞飯
抱羅粉
定安粉湯
風干牛肉乾
儋州肉粽
自治州五腳豬
樂東烤乳豬
等等
太多了

Ⅳ 海南開什麼小吃店賺錢

只要味道鮮美,價格實惠的特色小吃店都能賺錢。

Ⅵ 海南有名小吃,有哪些.

熱帶水果: 三亞有各種椰子糖果、椰絲、椰花、椰子糖果、椰子糕、椰子醬等,還有享有「四大乾果」之稱的腰果,腰果仁是名貴的乾果和高級菜餚,富含蛋白質和各種維生素。 在海南購胡椒,有白鬍椒、黑胡椒和野胡椒之分。野胡椒比人工種植的胡椒粒要小,呈淺褐色。一般人認為野胡椒純屬天然,其香味更為濃烈。燈籠椒,一種黃色的辣椒,又香又辣,十分過癮,有製成品——皇帝辣醬。 三亞一年四季都不缺時令水果,7月更是水果豐收時節,價格便宜。在三亞,水果還可以當飯吃,又健康又美容。 椰子四季都有,按葉色和果色不同可分為紅椰和綠椰,正午時食用椰子,其汁更甜、其肉更香。 芒果是三亞熱帶名果之一。三亞芒果樹小而果大如鵝蛋,呈腰子形,香氣撲鼻。 楊桃又分蜜楊桃和酸楊桃兩種。酸楊桃因其奇酸無比,三亞人常用來配鮮魚同煮,使湯既甜中帶酸、又無腥味;蜜楊桃甘甜可口,並且對治療胃病、黃疸、赤痢等症有一定的療效,據說還有減肥的效果。 三亞的香蕉繁多,個大肉甜,其中本地野生的山蕉果小皮薄、肉細味香,營養價值很高。 除了熱帶水果,三亞還有許多特色美食和小吃。 有名小吃比如:陵水抱羅粉、海南粉、清補涼、酸粉、海南四大名菜,海鮮都是哦!

Ⅶ 海南有什麼小吃

1、海南椰子船 海南椰子船,又稱「珍珠柳子船」,是海南瓊海、文昌一帶民間傳統小吃。用鮮椰子裝入糯米、味料煮熟而成,具有濃厚的椰鄉氣息。一般只流行於椰子產地的民間,只有個別餐飲店作產品銷售。 製作:1、糯米淘凈,浸泡數小時後濾去水分晾於待用。 2、取剛結滿白瓢的鮮嫩椰子,剝除外衣及硬殼,取出整隻肉瓢,在頂端切開小口留蓋,倒掉椰子水,將糯米填入椰盅內,同時加入白糖及鮮椰汁,灌入淡鮮奶或沸水200克,用椰蓋封口縛緊,放進盛有清水的鍋中(勿使椰盅內水分滲出)加蓋,旺火煮沸,然後用慢火煮約3——4小時,糕米熟透脹滿後取出。 3、待煮熟的糯米椰盅自然冷卻後,解開綁繩,用刀切開,順直勢解成若於塊兩頭尖、中間寬的船形塊件,擺盤即成。特點: 椰肉和糯米飯緊密結合,色澤白凈,鐵飯晶瑩半透明,狀如珍珠(故有「珍珠椰子船」別名)。硬軟相間,脆糕結合,慢品細嚼,椰香濃郁,清甜爽口。 2、奇味千層餅—— 東山烙餅 由於海南地處南疆,米粉類的小食較多,而以麵粉的原料的餅類卻甚少。其中「東山烙餅」就顯得特別突出了。東山烙餅是近年發展起來的一種兼有海南特色及北方風味的麵食。其皮簿層多、外酥內軟、鹹淡適口、香味奇特的特點讓很多遊客及當地人回味悠久。所以當地也叫它「奇味千層餅」。 東山烙餅的原料: 精麵粉500克、發酵粉10克、雞蛋4個、精鹽10克、味精5克、胡椒粉7 克、蒜茸75克、蔥茸50克、香料少許、精豬油適量。 製作方法: 1、精麵粉和發酵粉拌勻,開窩,加入雞蛋液,用30℃溫水調開,反復揉搓成面團,用干凈濕布蓋住,靜置15分鍾,再搓一次,然後壓簿,用長擀麵杖半成簿片(越簿越好,要均勻),然後用豬油塗面。 2、把精鹽、味精、香料、胡椒粉一起拌勻,均勻地撒在簿面片上,再把蒜茸、蔥茸摻和一起,均勻地撒上一層,接著,將面片由外往裡捲成圓長條,按25厘米長度切段,每段揉成圓團壓簿,擀成1厘米厚度的圓餅。 3、旺火燒鍋,落油,至四成熱度,放入生面餅,慢火煎炸,不斷翻轉,使兩面均勻受熱,起金黃色時撈起,擠出油分,按輻射狀均等切塊,裝盤便成。 3、海南米粉之精品——抱羅粉 由於海南島地處我國最南端,糧食類以大米為主,所以米粉類小食在海南比較普遍,抱羅粉則是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種。 抱羅粉因盛起文昌市的抱羅鎮而得名,相傳自明代起抱羅粉就成為抱羅鎮著名四鄉的美食了。 抱羅粉屬湯粉類,其貴在湯好,湯質清幽、鮮美可口、香甜麻辣。抱羅粉的湯較甜,但是這是一種獨特的鮮甜,甜而不膩,且甜中帶酸、酸中帶辣,其味妙不可言。 舊時的抱羅粉粉湯通常是用牛骨煮湯配製而成,現在的粉湯則吸收了粵菜的上湯製法,用多種原料熬煮而成,其味較之舊時的粉湯更加鮮美。用這種鮮湯沖調米粉條配上精製牛肉乾、瘦肉絲、粉腸、花生仁、少許酸筍、酸菜骨、辣椒等配料、佐料,當然會引起您強烈的食慾。 一碗抱羅粉既可以充飢解渴,又是一種美食享受,難怪抱羅鎮一帶人們自古就把「上市食粉」當作一大樂事。 4、椰香粘軟 海南地方風味小吃。又稱「椰香粘軟」,出自著名僑鄉、椰鄉文昌市一帶民間。用糯米粉加清水、生油攪和,揉搓成小團,用手按壓成遍圓形,在滾水中煮熟,然後沾上碎粒狀甜餡料便可吃用。 香甜軟糯,椰味十足,粘韌適中,製法簡便,別具特色。 5、海南粉 海南最具特色的風味小吃,流傳歷史久遠,在海南島北部的海,市、瓊山市、定安縣和澄邁縣的市鎮居民中食用比較普遍,而且是節日喜慶必備的象在吉祥長壽的珍品。 海南粉有兩種:一種是粗粉,一種是細粉。粗粉的配料比較簡單,只在粗粉中與進滾熱的酸菜牛肉湯,撤少許蝦醬,嫩椒、蔥花、爆花生米等即成,叫做 「粗粉湯」,而細粉則比較講究,要用多種配料、味料和芡汁加以攪拌腌著吃,叫做「腌粉」。海南粉通常指的就是這類「腌粉」。 6、長坡米爛 海南儋州市長坡鎮是宣倫江畔邊一座小鎮,小鎮以風味小吃「米爛」而出名。 米爛叫叫米爛仔,其製作方法復雜而細致,將大米浸入水中一至二日,取出磨成稀泥狀,用干凈的紗布包裹,搓成米爛團,入鐵鍋煮熟,取出放在石臼里椿爛,加入適量的「熟漿」,並搓爛均勻,在金屬製成的「米爛鏡」里輕搖,讓軟軟的米糊成絲狀漏入盛大滿沸騰水的鐵鍋中,約五分鍾撈出,就是細絲狀的米爛。食用時把米爛盛入碗中加上蒜頭油菜,牛肉乾絲,花生粉,豬腩,蔥花,胡椒,辣椒、醬油、姜等配,用筷子摻勻,既香甜可口還有醒酒的功能效用呢! 7、海南米粉之二——陵水酸粉 陵水酸粉屬「腌粉」類(海南「腌粉」的「腌」字指涼拌),所採用的米粉細而長,外觀如「過橋米線」和「龍口粉絲」,作為「腌粉」,陵水酸粉與其它海南腌粉有所不同,其腌料既香又酸。喜歡吃辣的人加上一勺陵水產的「黃燈籠」辣醬,更是香、酸、辣三味俱全,十分開胃! 陵水酸粉的製作方法十分講究,主料主要用米粉、牛肉、魚餅、沙蟲、炒熟的蔬菜(通常是韭菜和空心菜),佐料主要有米醋、香菜、辣椒和生粉調配而成的醬鹵等。米粉的製作工序也頗為復雜,需經過磨粉、擠壓、過濾、冷卻等幾道工序,牛肉和沙蟲子則經過紅燒以後進行油炸,使其色澤金黃、噴香可口。吃粉時將米粉、牛肉乾、沙蟲干、魚餅以及魷魚絲、蝦米、芝麻、熟花生仁、蔬菜一並置入碗中,加熟花生油、醋、醬鹵均勻攪拌,點上少許芝麻油和香菜,一碗色澤鮮艷、濃香可口的陵水酸粉就大功告成了! 8、光村沙蟲 沙蟲,又稱」海腸子」,動物學名稱為「方格星蟲」,產於沿海灘塗泥沙之中,外觀長兩寸左右,狀若蘆芽。沙蟲是一種高蛋白的補品。儋州的光村灘塗資源豐富,盛產沙蟲。出產的沙蟲以個體適中、肉質肥厚脆嫩而聞名。據說當地漁民講在大月亮的晚上,沙蟲浮到淺海水面交配時所捕撈的為最佳,特具補腎壯陽之效。光村的沙蟲做法通常有兩種,即爆炒和煮湯。其中「三色沙蟲」已經成為海南的知名菜餚。 9、黎家竹筒飯 海南黎族傳統美食。是用新鮮竹筒裝著大米及味料烤熟的飯食。黎族民同,多於山區野外製作或在家裡用木炭烤制。現經烹調師在傳統基礎上改進提高,使之擺上宴席餐桌,聲譽甚高,成為海南著名風味美食。 用料: 山蘭米500克、豬瘦肉100克、生抽10克、老抽3克、精鹽5克、味精8克、清水500克,精豬油、五香粉少許,新鮮青竹2節。 10、雞屎藤粑仔 雞屎藤粑仔,是海南米粉小食中的另類,一是名字起得怪,聽起來就讓人大倒胃口,二是樣子也很怪,看起來讓人又倒胃口,不過這東東確實是好食又健體!以前在書上看到過關於介紹這種小食的文章,書上講了海南一種植物叫「雞屎藤」因其味有如雞屎而得名,這種植物在中葯中也常使用,據說有清熱解毒、滋陰壯陽、養血保胃之功效。海南人為了用葯於食做出了「雞屎藤仔爛」,就是把雞屎藤葉和大米曬干磨粉,食用時和成面團然後搓成一個個如手指般大上,下鍋煮熟!煮熟後在鍋內加入生粉、椰絲、紅糖、姜繼續煮上五分鍾,這樣一鍋雞屎藤仔爛就做成了,看起青烏烏的,吃起來倒是綿綿的,甜甜的還有一股淡淡的「雞屎味」(其實是一股很好聞的草葯味)。在農歷七月初一,瓊海市家家戶戶都要吃雞屎藤粑仔,以抵禦即將到來的嚴寒天氣。 11、苗家三色飯 海南中部山區苗族人民的傳統小吃。具有節令性,在「三月三」(黎、苗族人民傳統喜慶節日)期間普遍製作和食用通什旅遊山莊製作有售。 特點: 極具苗族風味色彩。黃、黑、紅3種天然顏色相映成趣,有葯味甘香,飯團甜滑,形態美觀。 12、椰汁板蘭糕 海南風味小吃,其主要配料板蘭葉,是一種熱帶草本植物,其汁液深綠,有特殊的板蘭香味。歸僑群眾喜歡用板蘭葉配製食品,此糕最負盛名。 特點: 色澤綠、白相間,層次分明,光滑潔亮,賞心悅目,椰香夾著特殊的板蘭香,誘人食慾,入口清爽,甜滑潤喉,且有清熱、健脾、養胃的功效。 13、椰絲長粑 奇特的外形,要不是看到切開的一塊,真的會讓人迷惑「這胳膊般的東西怎麼吃呀?」!很簡單,切一塊,不但很容易吃,而且很好吃。花生和椰絲香味會令你胃口大開。 14、紅糖年糕 曾經是三亞人過年時才吃的東東,如今在三亞各個農貿市場均有銷售攤點。糯米面加紅糖蒸出來的,軟軟的、粘粘的還具有紅糖那種特別的香味,很受女孩子喜愛。來自大陸的你一定要嘗上一塊,因為現在內地很難吃紅糖了。 15、洛基粽子 北方的粽為圓錐形,多用葦葉包得小巧玲瓏,內裝糯米,有花樣的再在粽中加上赤豆、紅棗、火腿等,多以甜味為主。海南的粽則與內地不同,多用芭蕉葉包成方錐形,重在半公斤左右,糯米中有鹹蛋黃、叉燒、臘肉、紅燒雞翅等,多以鹹味為主。海南粽中以儋州洛基鎮的粽子最為出名,洛基的粽子除以上幾種輔料外有的有加入咸魚肉。剝開熱乎乎的洛基粽子,聞到芭蕉和糯米的清香就讓人胃口大開了,後有肉、蛋、魚更是美味可口,真是大開食者胃口。 16、甜酸粉 三亞的粉類小食很多,涼拌類的卻不多,其中甜酸粉是常見的一種。 第一次吃甜酸粉是在第一市場,逛街累了的我想找一碗米粉來果腹,在一米粉攤前停下了腳步,看著幾個人圍坐在小桌前吃著一種從未見過的粉。鮮亮的色彩讓我的肚子叫得更凶了,顧不得好吃與否我就向小妹要了一碗。 小妹很麻利地開始給我拌粉,看我好奇的樣子,就一邊配料一邊給我解說著那些紅的黃的是什麼東東。聽她那麼一講,才知道這小小的涼拌粉里居然有那麼多東西。 滑滑的粉絲是地瓜粉做的,幾塊白白軟軟的米糕和它構成了甜酸粉的主料,黃色的菠蘿塊和紅色的胡蘿卜絲相映生輝,當然吃起來菠蘿的酸和胡蘿卜獨有的甜更是溶合到絕妙。炒熟的花生、腌黃瓜絲、蘿卜干作為輔料起到「畫龍點晴」的作用,讓甜酸粉更加香甜可口。涼拌的腌料是紅糖水和米醋混合而成的,在炎熱的夏季喝上一口像冰水一樣直透心底。那種感覺記憶猶新。如果您有機會在三亞閑逛不妨花上二元錢要上一碗「甜酸粉」嘗個新鮮。 17、椰撻 南方人素來愛喝早茶,每天早上遍布各條街道的茶館(多為不正規的小館子)紛紛開門捧出自家焙烤的特色點心供茶客們自由選擇。而其中最受歡迎的莫過於蛋撻與椰撻了。 蛋撻並非本地特色點心而是來傳自於澳門或香港,橢圓形的脆皮,烤得黃黃的、脆脆的入口特香,脆皮中間由蛋黃烤成的部分顏色更加誘人,像一個熟透的檸檬,當你夾著脆皮咬下去,外脆內嫩,真是享受無比。 椰撻是海南人學習蛋撻的作法做出來的當地特色點心,其形為圓,外面的脆皮和蛋撻一樣,而其中的心由椰絲加少許蛋粉烘焙而成,入口椰味濃郁,口感極佳。是海南不可多得的點心。 18、椰子糕 聽名字大概就能明白味道了,除了具有年糕的綿軟特點外,其餡是最大的特色。一般有椰絲花生餡和椰林芝麻餡的,我想這東東大概只有海南才會有的。當然外麵包的椰葉散發的香味也許更能夠提起人的食慾。 19、海南煎棕 海南地方風味小吃,流行於海(口)府(城)地區,與普通粽子不同之處在於:一是不用粽葉包裹;二是先蒸熟糯米後入配料調勾而煎之故不受節令限制,可長年製作與食用。 用料: 糯米500克、蓮子25克、冬菇25克,干蝦米25克、干貝25克、叉燒50克、熟豬油50克、味精5克、白糖5克、精鹽8克、生油100 克、鴨蛋液適量。 製作: 1、將糯米掏洗干凈,上籠蒸熟待用;將蓮子煮熟透,脫皮、除心;冬菇浸透洗凈,滾水燙過後切粒,干蝦米、干貝洗凈蒸過,叉燒解成粒狀。 2、將以上各料和精豬油、味精、白糖,精鹽等一起放入糯米飯中拌勻,掐成10個大小相同的飯團。 3、熱鍋下生油,將糯米團均勻醮上鴨蛋液,放進熱油鍋中慢火煎炸,不斷翻轉使之均勻受熱,煎成金黃色即可。 特點: 色澤金黃,外焦內嫩,香滑可口,耐人尋味。 20、芙蓉海膽煎蛋 海膽的營養及葯用功能:它性味咸、平,有制酸止痛、軟堅散結、化瘀消腫、清熱消炎、健脾強腎、舒筋活血。滋陰補陽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頸淋巴結核。 21、煎堆 「煎堆碌碌,金銀滿屋。」在煎堆「家族」中,品種眾多,有石岐煎堆、九江煎堆、空心煎堆等,但當以龍江煎堆為上品。龍江煎堆呈球形(寓團圓之意,有「碌得起」的吉祥意蘊),糯米粉做皮,炸至金黃,表皮勻布芝麻,爆谷餡甘蜜味濃,其皮酥脆異常,為新春送禮佳品。 22、和樂蟹 海南最負盛名的傳統名菜。號稱「四大名菜」之一 「和樂蟹」產於海南萬寧縣和樂鎮一帶海中,以甲殼堅硬、肉肥膏滿著稱,與文昌雞、與積鴨、東山羊並列為海南四大名產。「和樂蟹」的烹調法多種多樣,蒸、煮、炒、烤,均具特色,尤以「清蒸」為佳,既保持原味之鮮,又兼原色形之美。 膏滿肉肥為其它蟹種罕見,特別是其脂膏金黃油亮,尤如咸鴨蛋黃,香味撲鼻,營養……和樂蟹食法多樣,最常見食法是清蒸。蘸以姜蒜醋配成的調料,原汁原味,養在其中。 23、清補涼 夏日的海南,清補涼已經成為海南的一道很美的風景線。它不僅爽口,甘甜;而且還消署,降火。 海南清補涼不同於廣東一帶的涼茶,在廣東如果你上火了,主要是以喝涼茶降火為主。但是涼茶不僅苦,而且難喝。據中醫學上說涼茶雖是降火之物,但不宜多喝。 而海南清補涼不但可以降火而且好喝爽口。 海南清補涼主要是以花生、空心粉、新鮮椰肉、紅棗、西瓜粒、菠蘿粒、鵪鶉蛋、涼粉塊、重要的是還有椰奶等多種配料組合而成。 24、椰子盅 特點:椰子原肉造型,湯味鮮美,椰香濃郁,營養豐富。 製法:(1)去椰子外衣硬殼,用小刀在椰蒂部位刻切出1塊為蓋;倒凈椰子水。 (2)雞骨用水洗凈,放入椰盅,加入二湯後蓋上,盛瓷碗內入籠蒸,約蒸1小時後取出,倒出原湯濾凈即成。

閱讀全文

與海南有哪些小吃加盟產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清60幀電影網站 瀏覽:170
翁虹和徐錦江 無敵風火輪 瀏覽:286
大學女生房間沙龍兩個女主叫什麼 瀏覽:366
韓國gl電影 瀏覽:580
看電影哪個位置好一點2d 瀏覽:68
賣原味內衣的電影 瀏覽:572
關於道士的電影 瀏覽:334
哪裡可以看除卻巫山這部電影 瀏覽:387
最黃 影視 瀏覽:989
看電視劇的免費網址 瀏覽:307
給老人吃奶的電影 瀏覽:444
三點盡露的電影 瀏覽:491
間諜電影香港 瀏覽:406
電影里女主角叫茉莉 瀏覽:22
50度電影有幾部 瀏覽:17
女人為出軌剪頭發的電影 瀏覽:381
李采潭的作品子 瀏覽:793
沐風少女在線觀看 瀏覽:837
強奸電影哪些 瀏覽:723
美國免費電影專區 瀏覽: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