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奶茶加盟 > 老北京的各種小吃加盟

老北京的各種小吃加盟

發布時間:2021-06-16 10:10:45

⑴ 老北京爆肚小吃加盟

爆肚是個統稱,它分羊爆肚和牛爆肚,牛爆肚分兩種---牛百葉和牛肚仁;羊爆肚分9種---羊散丹、羊肚領、陽面肚板、陰面肚板、蘑菇兒、蘑菇兒尖、食信兒、葫蘆兒、大草牙。爆肚王一般只做5種大眾易於接受的品種:牛百葉、牛肚仁、羊散丹、羊肚領、羊肚板(陽面肚板)。
好吃的爆肚做法
1. 洗凈:將鮮百葉用清水洗凈,清洗時注意撕凈肚面上的殘留脂肪。
2. 切條:將鮮百葉捲起來後,切成7mm左右的細條。
3. 制調料:將芝麻醬、醋、生抽、辣椒油、香油、味精、白砂糖少許、白酒少許、豆腐乳和蝦油一起放入碗內調勻,撒入香菜末,小蔥末。
4. 氽制:用大鍋裝大半鍋涼水用火燒沸,加入薑片和大蔥段,將鮮百葉放入笊籬中入鍋,笊籬迅速搖動打散鮮百葉,大致4-6秒左右,待百葉微微打卷,有微弱彈性了即可撈出,蘸著調料即可食用

⑵ 請各位把老北京小吃全都報上名來一定是老北京[店名除外]

店名:小腸陳

特色:鹵煮火燒
點評:提起享譽京華的傳統名吃鹵煮火燒,就一定要說小腸陳。時光流轉,小腸陳家那口讓外人看來有些神秘的鹵湯鍋,已經翻滾了一百多年。有四代傳人先後在鍋前執掌生意,而享用過湯鍋中各色鹵品的顧客已不計其數。「小腸陳」新推「鹵煮什錦火鍋」被評為「中國名菜」。 地址:方庄小區環島南芳群園三區11號樓 訂餐電話:67620251

■店名:瑞賓樓

特色:褡褳火燒
點評:當年潤明樓里的兩個伙計羅虎祥、郝家瑞合夥在前門門框胡同開起一家飯館,繼續經營褡褳火燒,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吃。做褡褳火燒,面要和得軟硬適中;餡要把肥瘦豬肉剁成碎泥,放進蔥姜後再用由豬棒骨和小柴雞燉的高湯打餡;包的時候用拌好的餡放在皮兒上卷包好並封住兩頭,上鐺時拉成扁長形;煎的時候要放在餅鐺里,直到兩面金黃才能出鍋。說得輕巧,做來可不簡單,沒有一樣不要功夫。 地址:前門大柵欄門框胡同 訂餐電話:63031100

■店名:金生隆

特色:爆肚
點評:金生隆的爆肚,依其牛羊肚不同部位分為13種。其中,羊肚板、羊肚葫蘆、羊食食系兒、羊肚蘑菇又稱爆肚中的四樣「硬貨」,為爆肚「發燒友」酷愛。關於這四樣「硬貨」的吃法,牆上懸掛的木質豎匾上刻有清人雜詠:「入湯頃刻便微溫,作料齊全酒一樽。齒鈍未能都嚼爛,囫圇下咽果生吞。」金生隆爆肚的作料分為爆肚作料和涮羊肉作料兩種。配搭精細,各自對應。 地址:八達嶺高速三環北健德橋西北角 訂餐電話:65279051

■店名:南來順

特色:各式京味小吃百十種
點評:北京的小吃店有不少匯集在南城,南來順便是代表之一。這里店大幹凈,人不多,一樓小吃,二樓炒菜。在經營的眾多特色小吃中,豆汁、麵茶、雜碎湯、門釘肉餅、艾窩窩等都很受歡迎,特別是有十幾種麻花,大有一尺,小如雞蛋,饊子麻花最出名。 地址:南菜園街南口 電話:63547846

■店名:隆福寺小吃店

特色:以清真風味見長
點評:焦圈、蜜麻花、甜卷餜、豌豆黃、椰蓉糕、豆面糕等等,種類繁多。要是到了夏天,還能吃到美味的涼糕和涼粉。這里的灌腸也是十分出名,外焦里嫩,澆上蒜汁更是鮮美可口,正如清朝流傳至今的詩中形容:「灌腸紅粉一時煎,辣蒜咸汁說美鮮。」 地址:東四北大街隆福寺 電話:64060668

■店名:護國寺小吃店

特色:價廉物美,品種豐富
點評:從廟會中的「碰頭食兒」傳下來的北京小吃經過精細加工,變得小巧可愛起來。墩兒餑餑、棗卷餜、薑汁兒插排、糖耳朵,還有驢打滾、麵茶、豆汁兒、雜碎湯,都值得一嘗。 地址:護國寺大街人民劇場對面 電話:66181705

■店名:慶豐包子鋪

特色:老字型大小包子鋪,專營傳統三鮮包子和炒肝
點評:慶豐包子鋪可是京城最有名的包子鋪了,歷史悠久,包子當然是個兒大餡多,鮮美無比。另外,炒肝也是老北京的特色,想吃遍北京小吃,莫忘了這一道。 地址:西安門大街北 電話:66175487

■店名:錦芳小吃

特色:從民國創店至今,以元宵出名,小吃品種很多
點評:元宵有幾十種餡兒,如山楂、青梅、桂花、豆沙、什錦、奶油、椰蓉等,除元宵外再推薦一些美味:麻團、杏仁茶、艾窩窩、奶油炸糕、糖火燒、一品燒餅等。

地址:紅橋十字路口北

電話:67169788

■店名:白魁老號

特色:清真飯庄,燒羊肉最為出名
點評:除燒羊肉外這里還有一樣絕活叫「一窩絲」,是種拉麵,爽滑筋道。此外,炸松肉、糖卷餜、燒肚板都很好吃。 地址:東四隆福寺 電話:64060667

■店名:餛飩侯

特色:餛飩
點評:這里的餛飩被形容為「皮薄如紙,其餡三肥七瘦,一碗二兩的餛飩,一兩皮,一兩餡,分毫不差」。 地址:北京有多家分店 .

⑶ 北京特色小吃加盟哪些品牌比較火

越火的特色小吃在當地競爭越是激烈。同一種類的小吃,就可以衍生出數個品牌。所以個人覺得考慮從外地引入新鮮血液是另一條不錯的路。畢竟大多數人都對新鮮的事物抱有好奇心,如果自身產品過硬,是很容易經營成功的。最近在西南片區,重慶的渝李記火鍋米線十分火爆,將火鍋和米線所融合在一起的特色產品——火鍋米線,吸引了無數食客的眼球和味蕾。極具特色而又不失傳統口味的火鍋米線,迅速地佔據了西南地區的小吃市場。良好的火鍋口味基礎讓渝李記火鍋米線已開始逐漸滲透其他省市,有興趣的話,不妨了解一下。

⑷ 傳統小吃加盟有哪些

我覺得你給出的范圍太寬,咱們中國的傳統小吃太多了,所以不知道怎麼回答你。

⑸ 老北京小吃有哪些

1、炸醬面是中國傳統特色麵食。最初起源北京,屬山東魯菜。不過在傳遍大江南北之後便被譽為「中國十大面條」之一。

⑹ 老北京特色小吃

北京小吃之一:驢打滾

驢打滾就是豆面卷子,過去驢打滾都是用黃米面做成,現在很少用黃米面,一般都改用江米面了,改用江米面的驢打滾是白色的,製成之後在黃豆粉面上滾上一滾,郊野真驢打滾,揚起灰塵似的,便得了諢名「驢打滾兒」。

《燕都小食品雜詠》中就說:「紅糖水餡巧安排,黃面成團豆里埋。何事群呼『驢打滾』,稱名未免近詼諧。」還說:「黃豆粘米,蒸熟,裹以紅糖水餡,滾於炒豆面中,置盤上售之,取名『驢打滾』真不可思議之稱也。」

驢打滾口感清香軟糯,比起西方的甜食來說,更具一分東方的內斂,是真正的中國味道。

驢打滾家常做法:

原料:江米粉、紅豆沙、黃豆面

1、把江米粉倒到一個小盆里(量根據吃的人數定,人多的話就多一點,要是有小饞貓在的話,也要多一點),用溫水和成面團,拿一個空盤子,在盤底抹一層香油,這樣蒸完的面不會粘盤子。將面放在盤中,上鍋蒸,大概20分鍾左右,前5~10分鍾大火,後面改小火。

2、在蒸面的時候炒黃豆面,直接把黃豆面倒到鍋中翻炒,炒成金黃色,並有一點點糊味(註:有糊味不等於炒成黑色!)大概炒五分鍾左右,出鍋。

3、把紅豆沙倒出來,放半小碗水,攪拌均勻,待用。

4、待面蒸好(要攤在盤子中,且要蒸熟),拿出,在案板上灑一層黃豆面,把江米面放在上面擀成一個大片,將紅豆沙均勻抹在上面(最邊上要留一段不要抹),然後從頭捲成卷,再在最外層多撒點黃豆面。

5、用刀切成小段(切粘面的時候在刀上沾上清水,就不會粘刀了),在每個小段上再糊一層黃豆面,然後放在盤子里,這樣,一盤好吃的驢打滾就出鍋。

北京小吃之二:艾窩窩

艾窩窩也叫「愛窩窩」,名字聽著就十分討喜。扁圓形的一個白色雪團,最頂上點綴一個紅色的枸杞或者一點豆沙,十分清新宜人。

艾窩窩是老北京清真風味小吃。曾有詩雲「白黏江米入蒸鍋,什錦餡兒粉面搓。渾似湯圓不待煮,清真喚作艾窩窩。它的特點就是色澤潔白如霜,質地細膩柔韌,餡心鬆散甜香。不論南方人或北方人,只要是嘗過一次,就一定會愛上!

⑺ 老北京小吃有哪些可以打包帶走

1、驢打滾又稱豆面糕,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種之一。它的原料是用黃米面加水蒸熟,和面時稍多加水和軟些。另將黃豆炒熟後,軋成粉面。製作時將蒸熟發黃米面外面沾上黃豆粉面擀成片,然後抹上赤豆沙餡(也可用紅糖)捲起來,切成100克左右的小塊,撒上白糖就成了。特點是香、甜、粘,有濃郁的黃豆粉香味兒。

2.艾窩窩,北京傳統風味小吃,每年農歷春節前後,北京的小吃店要上這個品種。愛窩窩的由來是明朝時有一位皇帝愛吃這種窩窩,想吃或要吃時,就吩咐說:「御愛窩窩。」後來這種食品傳入民間。

3.糖果卷(應該叫糖卷果吧。。)糖卷果是北京風味小吃中的名品。糖卷果雖說是小吃卻被看做是名副其實的葯膳。


4.薑汁排叉兒姜絲排叉,從其名就可知道,它原料中有鮮姜,因而食用時有明顯的鮮姜味而得名。排叉成淺黃色,有酥、甜、香的特點,食用時有姜味。

5.奶油炸糕:北京小吃中奶油炸糕是富有營養的小吃品種。它用上好麵粉為原料,先燒適量開水,水開後,改用小火,將麵粉倒人鍋內,迅速攪拌直到面團由自變成灰白色,不粘手時,取出稍晾成燙面。白糖用水化開,香草粉用水化開,適量雞蛋液在碗內攪勻,分幾次加入燙面中,最後一次加入奶油、糖水、香草粉水,揉搓均勻。奶油炸糕呈圓形,外焦里嫩,香味濃郁,富有營養。


6.蜜麻花是北京小吃中常見名品,又稱糖耳朵,因為它成形後形狀似人的耳朵得名。蜜麻花棕黃油亮,質地綿潤松軟,甜蜜可口。


7.油茶是北京小吃中的滋補佳品,它是用麵粉放入鍋內炒到顏色發黃,麻仁也炒至焦黃,另加桂花和牛骨髓油,拌搓均勻,然後將搓得均勻的麵茶放在碗內,加上白糖,用開水沖成漿糊狀即可。油茶味道甜美,可作為早餐或午點,很受百姓喜愛。喝麵茶很講究吃法,吃時不用筷、勺等餐具,而是一手端碗沿著碗邊轉圈喝,非老北京人恐怕無此吃法的。


8.饊子麻花是北京清真小吃中的精品,很受百姓歡迎。饊子麻花顏色棕黃,質地酥脆,香甜可口。

9.薩其瑪漢語為金絲糕。其原料是以雞蛋和白面做成的細條,過油煎炸,再 蜂密、白糖、瓜子仁,成金糕條。糕面撤上青紅絲,其味香甜可口。

⑻ 老北京著名小吃

艾窩窩,北京傳統風味小吃,每年農歷春節前後,北京的小吃店要上這個品種,一直賣到夏末秋初,所以愛窩窩也屬春秋品種,現在一年四季都有供應。愛窩窩歷史悠久,明萬曆年間內監劉若愚的 《酌中志》中說:「以糯米夾芝麻為涼糕,丸而餡之為 窩窩,即古之『不落夾』是也。」
可見這種食品是用糯米洗凈浸泡,爾後入籠屜蒸熟,晾涼後揉勻,揪成小劑,摁成圓皮,包上桃仁、芝麻仁、瓜子仁、青梅、金糕、白糖,拌和成餡,就成了明萬曆年間稱之為窩窩的 食品。但為什麼後來又成為愛窩窩呢?在清人李光庭的《鄉諺解鈁》一書中找到了說明。因為有一位皇帝愛吃這種窩窩,想吃或要吃時,就吩咐說:「御愛窩窩。」後來這種食品傳入民間,一般百姓就不能也不敢說「御」字,所以省卻了「御」字而稱「愛窩窩」。

驢打滾,豆面糕又稱驢打滾,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種之一,它的原料是用黃米面加水蒸熟,和面時稍多加水和軟些。另將黃豆炒熟後,軋成粉面。製作時將蒸熟發黃米面外面沾上黃豆粉面擀成片,然後抹上赤豆沙餡(也可用紅糖)捲起來,切成100克左右的小塊,撒上白糖就成了。製作時要求餡卷得均勻,層次分明,外表呈黃色,特點是香、甜、粘,有濃郁的黃豆粉香味兒。
豆面糕以黃豆面為其主要原料,故稱豆面糕。但為什麼又稱「驢打滾」呢?似乎是一種形象比喻,製得後放在黃豆面中滾一下,如郊野真驢打滾,揚起灰塵似的,故而得名。這一點連前人也發出疑問。《燕都小食品雜詠》中就說:「紅糖水餡巧安排,黃面成團豆里埋。何事群呼『驢打滾』,稱名未免近詼諧。」還說:「黃豆粘米,蒸熟,裹以紅糖水餡,滾於炒豆面中,置盤上售之,取名『驢打滾』真不可思議之稱也。」可見「驢打滾」的叫法已約定俗成。如今,很多人只知雅號俗稱,不知其正名了。現各家小吃店一年四季都有供應,但大多數已不用黃米面,改用江米面了,因外滾黃豆粉面,其顏色仍為黃色,是群眾非常喜愛的一種小吃。

閱讀全文

與老北京的各種小吃加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清60幀電影網站 瀏覽:170
翁虹和徐錦江 無敵風火輪 瀏覽:286
大學女生房間沙龍兩個女主叫什麼 瀏覽:366
韓國gl電影 瀏覽:580
看電影哪個位置好一點2d 瀏覽:68
賣原味內衣的電影 瀏覽:572
關於道士的電影 瀏覽:334
哪裡可以看除卻巫山這部電影 瀏覽:387
最黃 影視 瀏覽:989
看電視劇的免費網址 瀏覽:307
給老人吃奶的電影 瀏覽:444
三點盡露的電影 瀏覽:491
間諜電影香港 瀏覽:406
電影里女主角叫茉莉 瀏覽:22
50度電影有幾部 瀏覽:17
女人為出軌剪頭發的電影 瀏覽:381
李采潭的作品子 瀏覽:793
沐風少女在線觀看 瀏覽:837
強奸電影哪些 瀏覽:723
美國免費電影專區 瀏覽: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