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道味炸醬面的炸醬河粉好不好吃
炸醬河粉好不
好吃你試下品
嘗下就知了
㈡ 面館里的炸醬面味道總是很香,那麼面館里的炸醬是怎麼做出來的
准備材料:豬肋附近的上好五花肉500克,菜籽油30克,黃豆醬150克,干黃醬30克,甜面醬30克,冰糖20克,洋蔥200克,紅蘿卜100克,蔥50克,蒜30克,料酒20克。
三、當你問道濃濃的醬香味的時候,加入紅蘿卜丁,將紅蘿卜炒至7分熟加入洋蔥丁和五花肉,加入適量的食鹽,繼續炒至所有食材完全熟。這時,正宗的北京炸醬就成了,關鍵的步驟是炸醬以及所用的醬料,不是單純的一種醬,還有就是油不能太多了,要不炸醬吃起來油膩,最重要的是不能加澱粉,加了澱粉醬香味就淡了,這是很多人的誤區,也是你做的炸醬沒有醬香味的關鍵。
㈢ 傳統小吃加盟有哪些
我覺得你給出的范圍太寬,咱們中國的傳統小吃太多了,所以不知道怎麼回答你。
㈣ 道味炸醬面加盟費多少
炸醬面是中國傳統特色麵食。最初起源北京,為山東魯菜。不過在傳遍大江南北之後便被譽為「中國十大面條」之一[1] ,流行於北京 、天津,山東、河北、遼寧、吉林等北方地區,由菜碼、炸醬拌面條而成。將黃瓜、香椿、豆芽、青豆、黃豆切好或煮好,做成菜碼備用。然後做炸醬,將肉丁及蔥姜等放在油里炒,再加入黃豆製作的黃醬或甜面醬炸炒,即成炸醬。面條煮熟後,撈出,澆上炸醬,拌以菜碼,即成炸醬面。也可根據自己的口味加辣椒,醋等調味品。會更加符合自己的口味。也有面條撈出後用涼水浸洗再加炸醬、菜碼的,稱 「過水面」。
㈤ 天津區味道不錯的小吃店. 各種美食
1、在解放南路上有一家東光酒樓,牌匾是寧書倫題的,他們家的中式牛柳超好吃,還有阿凡提小炒,喜歡吃素的朋友可不要錯過.還有腰果蝦仁,裡面蝦仁又大,量又足,才26元,超值啊,蜜汁八寶飯是不錯的甜食,還有香滑花生糊,如果趕上有新鮮帶魚,再來一份家熬帶魚,絕對沒治了,我覺得請客去那吃飯是不錯的選擇,價錢便宜,又能享受高檔美味,幽雅環境。
2、在中環線與隆昌路交口紅旗飯庄對過有家新派飄香,那的醬爆鴨片是我吃過最好的,超嫩,還有炸香芋卷,入口及化,價錢中檔偏上,但上菜速度稍慢。還有,老北京炸醬面館的醬爆鴨片也8錯。
3、再說紅旗飯庄,老字型大小,別的不說,偏偏愛吃那口肝泥,超過所有西餐廳,香滑細膩。
4、在樂園4路終點站對過有家凱樂喜(記不太清了)西餅屋, 那的肉鬆麵包最好吃,兩元一個,好多學校的麵包都是從那批的。
5、大沽路與利民道交口有百粵灣,我喜歡那,環境好,有些貴且量少,最愛吃百粵灣蝦餃皇,12元4個,香蔥豬肉腸粉,8元,澳門燒肉,甜口的,皮蛋瘦肉粥,好吃的太多了,記得帶足銀子。
6、百粵灣旁邊有田野家,感覺像是吉野家和永和的綜合,又有牛肉飯,雙拼飯等,還有粥,豆漿,面,油條什麼的,總之不錯,大人小孩都能接受,可能是門面太漂亮了,以至於人們以為很貴,都不敢進,實際很便宜,環境又好。
7、它旁邊就是米旗蛋糕房了.雖然我最愛賓果士,最愛芝士蛋糕和吞拿魚麵包,還有彌月蛋糕,但米旗的麵包超好吃.愛吃奇妙肉鬆,挪威三明治,還有那個帶玉米粒的三明治,還有那的紅豆刨冰。
8、在這里說一下賓果士,據我所知天津有五家,八里台同安道店,河西永安道店,佟樓天海商廈(in城市裡)(只是銷售,不能現做),新開的友誼路家樂店,還有河東區有一家,好象是六緯路。
9、大沽南路與西樓後街交口處有家豪上豪牛排館,推薦豪上豪牛排套餐,30元,意式焗飯(強烈推薦)15元。
10、大沽南路上有家娘家人面館,牛肉蓋澆面不錯,三鮮打鹵面,經濟實惠。
11、紹興道附近的市場里有家砂鍋李,很有名的,李家大排,甜甜的,吃不膩,還有我們一家最愛吃的蝦蓉蘑菇白菜,一個字爽,砂鍋紅菜湯,吃不慣西餐的來試試這個湯,中西合壁,絕佳.最重要的,還有土豆沙拉,每次去我都要三份,吃兩份帶一份。
12、馬場道與浦口道交口再往裡走,(外院旁邊)有個不起眼的韓國小店,我上高中時經常去,那附近的學生都知道,雖然地方又小又破,衛生也不好,可我吃過那麼多高檔豪華韓國店,哪個也不不上那的味,現在還好懷念啊,好想牛肉拌飯,豆腐湯,泡菜炒飯,土豆餅…………不說了,眼淚嘩嘩的。
13、新華路國際大廈後有家利隆乾園,港式菜,環境一級,適合小資,最愛吃冰糖東坡肘子,還有那的什麼什麼鰻魚花,就是價位貴了些,不過值。
14、再說佟樓,中環線上兒童醫院那站旁每天下午4:30 到轉天凌晨4點有個窗口,夫婦兩人賣煎餅果子,牌子叫"真好牌",3元一套,超級無敵好吃,入口及化,皮薄果篳脆,醬香。不亞於" 趙師傅" 的。
15、佟樓外文書店旁有家"二姐"刨冰,2~5元不等,經常排隊去買,料很全,好吃死了。
16、那附近還有大圓碗和大成家,我愛吃大圓碗的雞腿飯套餐,大成家的牛腩飯,對過吉祥餛飩我就不多說了,大家都知道,我最愛吃蝦仁鮮肉和蛋黃鮮肉的,蛋黃鮮蝦也不錯。
17、再說南開區鳳荷園口那有一個軟體城,那有一條又窄又臟的小巷(從家樂福後面也可穿過去),雖然衛生條件太差,但是有重要的美食我不得不提,小巷口有個賣印度手拋餅的大叔,那手拋餅皮特薄,餡特香,比飯店裡做的好吃一百倍,再往裡走,有個賣杭州小籠包的,2.5元一屜,那可真叫好吃,一口一個趁熱吃,滿口的湯汁,皮薄,餡足,比南翔小籠有過而無不及,如果不介意超級惡劣的環境,我強烈推薦,反正我還沒鬧過肚子,吃了不後悔。
18、塞博下聖西林有種"一加一"漢堡,好吃,4元。咖喱角也8錯。
19、母月廣場附近有家上海菜,叫埔江花園,環境好,服務好,水平比的上翰金佰,價格偏高,那的素鵝,生煎包,東坡肉,大餛飩,還有所有的菜品都很好吃,能滿足挑剔的人。
20、再說濱江道附近,吉利對過有家小店叫百變,那的披薩很便宜,比必勝客好吃,乳酪能拔絲,普通9寸30元。
21、再望里走,肉夾饃店旁有家小破店叫胖哥,都是一些拌飯,名字起的停樂,最那個的飯,甜不辣飯,要是身上沒銀子了,去那能吃好。
22、濱江道上麥購里,吉野家就不用說了,說說我最愛的美國DQ冰激凌,每次去都要大杯核桃脆的暴風雪,現在改成大杯芝士奧里奧加1元核桃的了,哈哈DQ的長勺我已經存了50多把了。
23、麥購五樓以前有個東池便當,愛吃那的鹵肉飯,還叫過那的外賣,不加價哦,現在沒了,不知搬哪去了。
24、再往前康樂附近有家陳老頭臭豆腐,3元一份,找不到聞味就知道了,超好吃,康樂的金色年華冰糕很好吃,很像小時侯去上海吃過的冷狗冰糕,菠蘿粒的。
25、這附近的津津小吃店又搬回來了,只是生意大不如前,泡菜不錯。
26、正陽春的鴨油包我的最愛。
27、冠生園的八珍豆腐乾。
28、老天寶樓的雜樣,想想就流口水。
29、和平路上特別特附近有家一品牛肉麵,個人認為比李先生好吃。
30、解放南路小白樓附近以前有家江南特快,都是小吃,可是現在停業了,不知搬哪去了,那的蒜香肋骨很棒。
31、愛喝亞惠的酒釀元宵,美味豆花,醬海帶絲。
32、成都道黃家花園附近有家蘇易士西餐廳,價格便宜,味道正宗,愛吃奶汁烤銀雪魚,炸瑞士牛排,英式芥末黃瓜,時菜沙拉,洋蔥圈,加過蜂蜜的紅茶很好喝,過生日聚會去那不錯,低價位,高享受。
33、再說成桂的西餐自助,挺劃算的,樓上單點的6元一分的全麥餐包很好吃,紅燴魚很正點。
34、以前在萬客隆常買的悠濃系列濃湯,現在各大超市都有賣了,最愛玉米奶油濃湯,經常和安利的蛋白粉和在一起沖著喝,味道不錯,最主要是方便。
35、在紹興道與永安道交口附近有家十八童網吧,對過有家拉麵,地方慘不忍睹,但味道超棒,他家熏蛋也很好,每次都要兩個。
36、拉麵旁那家羊肉串的烤羊排和烤雞翅不錯,是刷過蜂蜜烤的。
37、瀚金佰的紅燒大白鯊很美味,蛋撻很好吃,就是貴了些,平時吃KFC的葡式蛋撻也不錯。
38、我家門口大沽南路家樂北店有家稻穀壽司,現在全場壽司打五折,超值啊,他家門口兼營關東煮,一元一串,比外面的便宜多了,章魚燒也不賴。
39、在隆昌路上有家萃格西點,他那的奶油泡芙超好吃,12元一斤,很劃算。
40、順便提一下,萃格對面有家金師傅餛飩,和吉祥一樣是連鎖的,味道也不錯,可是辣椒油不好吃。
41、以前親戚請客常買的烤香雞味道不錯,甜甜的,好象河東和南開都有分店。
42、粥旺俯的粥覺得很一般,有道菜不錯,很爽口,叫什麼腌肉炒豆芽(記不太清了)。
43、中環線上德才里那站附近有個茶齋,旁邊的那家韓國燒烤的咖喱飯不錯,燒烤沒吃出好來,注意,他家店廁所沒有便池,郁悶!!
44、佟樓附近有個龍門文化用品批發店,他對過有家清真的小鋪,專賣牛肉燒餅,羊湯,味道很正宗,天天排長隊,可惜羊湯只賣到下午兩點,店很不起眼,屋裡牆上還寫著,"遵守教規 嚴禁吸煙喝酒"。
45、新華中學附近(世紀聯華附近)有家圓滿素食林,推薦糖醋帶魚(當然都是豆製品),他對過有家瑞喜來快餐,學生顧客居多,我每次去只點兩份土豆沙拉,(一盤兩個球,量少了點)。
46、小白樓濱購地下的大榮超市裡自製的咖喱土豆餅很不錯,小學春遊時,爸媽給買了不少,很美味的說。
47、最早在五大道上的金環西餐遷到了美膳附近,歷史悠久,他家的肝泥也還好,最愛吃奶油烤雜拌。
48、南海路上的華竹很不錯,最愛喝5元一盅的香滑花生糊,糖排也好吃。
49、西青區侯台附近有家康衢賓館,他那餐廳的大四喜丸子很好吃,六元一個,提到丸子,我家附近尖山曙光里市場,我經常去那淘東西,一到中午11:30,就有一個帶廚師帽的大叔推輛三輪玻璃窗的車賣盒飯,我每次去那都要買他的丸子,本來不單賣的,在我再三請求下,他總會賣我一些,實在是太好吃了!!!
50、富康路上王頂堤車站附近有家賣肉餅的飯店,他那肉餅還可以,炒紅果不錯,生意挺火。
51、中環線,往東方向,過了友誼路後第一個口有轉,老天津衛炸醬面.小碗干炸面超好吃。
52、河東萬新村有個張記包子鋪,三鮮的,稀飯免費,晚8點就關門,好吃的不得了。
53、河東成林庄路,交通軍事學院斜對過的那條馬路上,有家姚記燒烤,他給烤半熟,然後自己再烤,雞翅,羊排最好吃,每天都很多人,佔半條馬路,還擺到小區里。
54、最後再提個大家都認可的,萬德庄,西湖村大街,有個綠色村莊,正宗的韓國料理,是我吃過的最好的韓國料理,烤牛肉不錯。
㈥ 正宗韓味炸醬面怎麼做
韓式炸醬面/韓國炸醬面的製作材料: 主料:黃瓜,時令菜(芹菜,大白菜之類),紅蘿卜,洋蔥, 蘿卜,豆芽菜等。 調料:真味炸醬,醬油少許,牛肉粉大喜大,料酒,澱粉等 炸醬面做法: 准備材料:黃瓜、時令菜(芹菜、大白菜之類)、紅蘿卜、洋蔥、 蘿卜、豆芽菜等。 調料:真味炸醬、醬油少許、牛肉粉大喜大、料酒、澱粉等 煮麵就不說了吧!直接過度到炸醬好了! 先說說怎麼做肉丁炸醬的吧。 肉丁炸醬顧名思義,就是先把上好的肉切成丁(雞肉),然後用鹽、料酒、 澱粉(為了保證肉的鮮嫩,所以一定要少)。 等油八成熱後,先放些薑末,再把剛才的肉丁放進去,用炒勺推一下然後 倒少量的醬油提色(注意,是提色,不是調味,所以千萬別放多了,否則 醬會很鹹的),馬上倒入韓國產真味炸醬。接下來的工作就是關小火了, 把火關到剛好醬可以開著,但開得不是很大的地步。如果醬稠了,現在加 點水還來得及。 往裡放些糖和牛肉粉大喜大(有的味精會發苦,但大喜大絕對不會)。 一般不要放鹽。嘗嘗味道如何,調到自己喜歡的口味。 之後,你要用炒勺不斷地朝一個方向攪拌,攪拌……(千萬別亂攪)。 攪到什麼時候呢?攪到醬的顏色變成棗紅色,散發出香味,並開始有油析 出來就差不多了。整個過程一般需要10~15分鍾。醬差不多熟時放上面的 青菜系即可。 在家做的時候我一般喜歡一邊煮麵,一般炸醬,這樣面和醬可以一起出鍋, 剩下的工作基本就是吃了!
㈦ 炸醬面怎麼做最好吃
我認為炸醬面乃是眾多麵食中當之無愧的「霸主」,最受歡迎的一款。在中國的大江南北都有它的身影,甚至已經遠赴海外獲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喜愛。【炸醬面】相信大家都愛吃,特別是一些專門經營麵食的面館,必須要准備好【炸醬面】這道美食。甚至有些地方的【炸醬面】供不應求,你想要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炸醬面】還得排很久的隊才能吃到。尤其是在咱們這個寒冷的季節里,熱乎乎的【炸醬面】就更加的受歡迎了。其實想要吃【炸醬面】自己在就就能輕松搞定,關鍵部分就是做炸醬的料也都是自製的。
我們在吃這款【炸醬面】的時候只需用筷子給它攪拌均勻即可開吃,喜歡吃辣的朋友還可以再往裡面加點辣椒油,口感也是超級的美味呢。做【炸醬面】的方法告訴你們啦,感興趣的就自己動手做做吧,自己在家就能做,干凈衛生還非常的好吃。
㈧ 炸醬面怎麼做最好吃
豆瓣醬炸醬面
【材料】:寬面條200克,豬肉餡150克,豆腐乾20克,蝦米20克,黃瓜20克,香菇10克,大蒜2瓣,
【調料】:食用油30克,香油1小匙,醬油1大匙,豆瓣醬2大匙,甜面醬2大匙,白
糖1小匙,
【做法】:
1.蝦米泡軟,香菇泡軟,去蒂切絲,
2.豆腐乾、大蒜洗凈切末,黃瓜洗凈,切絲,
3.鍋中倒入油,燒至五成熱,爆香大蒜末,放入豬肉餡、香菇絲、蝦米、豆腐乾及豆瓣醬、甜面醬拌炒,加入醬油、水、白糖和香油燜炸至出味,做成炸醬。
4.把面條煮熟,撈出盛入碗中,加入炸醬及黃瓜絲,拌勻即成。
【特點】:醬香味濃,滑潤爽口。
【廚師一點通】:如果用東北大醬做炸醬,會別有一番風味。[1]
熱豌豆炸醬面
【原料】:五花肉、各種配菜、油、料酒、蔥末、薑末、白糖、黃醬、甜面醬、豌豆、香油。
【過程】:
1.把肉切成黃豆粒大小的丁。
2.油熱放肉,變色後放蔥、姜,炒出香味放醬下鍋。下鍋時最好放點溫水,但只須加一次水。
3.小火慢炒,有了香味時放點白糖,醬變成紅黑色時,放蔥末,加香油,料酒,翻炒均勻後馬上起鍋。
4.醬炸好後和配菜、面一起拌勻。[1]
涼炸醬面做法
【原料】:面條、五花肉、配菜、植物油、料酒、蔥絲、薑末、白糖、黃醬、香油。
各式炸醬面圖集(11張)
【過程】:
1.把肉切成碎丁,黃豆大小為宜。
2.取一油鍋,倒入植物油,油八九成熱後放入肉丁。
3.肉丁炒變色後,放蔥絲、薑末,炒出香味。
4.然後放醬下鍋。
5.小火慢炒,有了醬香味時放入白糖。
6.醬炒成紅黑色時,加香油,料酒,翻炒均勻後起鍋。
7.另取一鍋,把面條煮熟後撈出,過幾遍涼水,把炸好得面醬和配菜、面條一起拌勻,食用即可。
8.需要特別指出得是,涼炸醬面夏天吃為宜,南方可四季食用。
【注意點】:
1.炸醬面也叫小碗干炸。
2.配菜是炸醬面里重要的一環,正宗的一般有十幾種配菜,少的也有七八種。常見的配菜有黃瓜、青豆、黃豆、青蒜、芹菜、豆苗、蘿卜纓、蘿卜絲等,青豆、黃豆、芹菜需要用水焯一下再拌。
3.干、稀黃醬都可以。如果是干醬,要先調稀了再用。[1]
拉麵炸醬面做法
材料:北方拉麵(250克)、豬絞肉(250克)、鹵豆乾(4塊)、青瓜(半根)、雞蛋(1隻)、毛豆仁(100克)、紅蔥頭(3粒)
【調料】:油(4湯匙)、鹽(1湯匙)、甜面醬(3湯匙)、郫縣豆瓣醬(1湯匙)、白糖(1湯匙)、生粉水(半杯)
【做法】:
1.洗凈青瓜刨成細絲,紅蔥頭去皮切碎;毛豆仁放入沸水中燙熟,過冷河瀝干水。
2.鹵豆乾切成丁狀,雞蛋打入碗內,打散成蛋液待用。
3.燒熱1湯匙油,倒入蛋液兜勻,以小火煎成蛋餅,盛起切成蛋絲待用。
4.燒熱3湯匙油,炒香紅蔥頭末,先倒入豬絞肉炒散成肉末,再倒入豆乾丁炒勻。
5、加入3湯匙甜面醬、1湯匙郫縣豆瓣醬、1湯匙白糖和1杯清水攪勻,煮沸後淋入半杯生粉水勾芡,做成炸醬備用。
6.燒開半鍋水,加入1湯匙鹽,放入拉麵攪散以中火煮沸,連點兩次水,撈起過冷河瀝干水。
7.將面條夾入大碗中,依次擺上青瓜絲、雞蛋絲和毛豆仁。
8.舀入炸醬料,淋上炸醬汁,食用前拌勻即可。
【貼士】:
1.豬絞肉應選半肥瘦的為佳,烹調時會煸出豬油,用來拌面條會順滑濃香,用全瘦的豬絞肉味道會遜色許多。
2.甜面醬是做炸醬必不可少的調料,它是以麵粉為主料,經制曲和保溫發酵製成的一種醬狀調味品。
3.甜面醬甜中帶咸,兼有醬香和酯香味,適用於烹飪醬爆和醬燒菜,還可蘸食大蔥、黃瓜、烤鴨等菜品。
4.給炸醬調味時,嗜辣者可加入豆瓣醬,不喜辣者可加入黃豆醬;此外,配菜可以依個人口味改變,如把毛豆仁換成豆芽。[1]
羊肉炸醬面做法
【材料】:半肥瘦肉末500克、鴻方緣的甜面醬,、清水150毫升、香蔥1根、老抽1勺、綠豆芽200克、黃瓜1根、面條適量、大蒜適量、醋適量
【作法】:
1.把老抽和黃醬倒入一個大碗內,然後加入150毫升清水用筷子慢慢調勻;京蔥切成碎末備用
2.炒鍋內倒入比炒菜更多的油燒熱,油熱後放入京蔥末翻炒半分鍾後倒入肉末一起翻炒至變色脫生,然後倒入調勻的黃醬用最小火慢慢翻炒78分鍾即可
3.把洗凈的綠豆芽放入沸水中焯燙一下馬上撈出;黃瓜洗凈後切成絲;大蒜剁成蒜末備用
4.把燙過綠豆芽的水燒開後放入面條煮熟,然後撈出面條浸入冷開水後撈起盛入碗內
5.最後把綠豆芽和黃瓜絲夾到面條上再盛入1勺炒好的炸醬大蒜末,再倒少許醋拌勻即可
炸醬面
【注意點】
1.炒鍋內倒入比炒菜更多的油燒熱。
2.、黃醬油要均勻調勻。
3.切忌倒入肉末時要小火慢慢翻炒。
4.綠豆芽在熱水中要盡快撈出。防止顏色變重![1]
韓式雜醬面
【材料】:五花肉一斤切丁,黃瓜丁適量,青椒丁適量,洋蔥丁適量,蘿卜丁適量,真味春醬300g,面1000g(這些都是參考分量,可根據自己的口味調整多少,這些醬能做8-10人份)
【做法】:
1.豬肉丁用料酒和澱粉腌15-30分鍾。
2.鍋中放油倒入腌好的豬肉丁,炒變色加入所有的蔬菜丁,倒入小半杯水,炒熟後倒入春醬,再炒五分鍾出鍋。
3.面條煮熟,撈出過一遍冷水,瀝干水份,加入炸好的肉醬,加些黃瓜絲就可以吃了(也可以加些豆芽,隨自己喜歡)。[1]
家常炸醬面
健康炸醬面
【材料】:雞蛋兩個,豆瓣醬400g,面條若干(依食量而定),芝麻醬若干,蒜末若干,黃瓜一根,胡蘿卜一根,色拉油50ml(依口味食量增減,油多點會有香味)
【做法】
1、雞蛋攪勻備用,黃瓜和胡蘿卜切絲備用。
2、色拉油放入炒鍋中小火加熱5成油溫。
3、將雞蛋放入鍋中,用筷子順時針攪拌,油最好沒過雞蛋,由於攪拌雞蛋行程細小的顆粒,攪動的越快 雞蛋顆粒越小。
4、待雞蛋金黃後,將豆瓣醬放入鍋中,用筷子或者炒勺攪動,注意鍋中的油量,個人傾向多方油,讓豆瓣醬的上層汪著一層油,大約10分鍾左右,聞到香味,醬料就可以出鍋了。可以放些味精提味。
5、面條煮熟後放入涼開水過一下撈出盛到碗里,放入醬料黃瓜絲胡蘿卜絲,一碗家常炸醬面就做好了。特別適合在外打工的白領食用,方便好吃。[1]
步驟詳解
製作[1]
醬的方法
1.先買一袋干黃醬,如果是兩個人的話一小袋即可)
2.回家把干黃醬倒出來(多少視你的食量而定)放在一個碗里。然後用水(生水就可)慢慢調勻
3.肉切成小丁(最好是有一點肥的,比較香)丁越小越好;蔥切成末,備用。
4.油鍋燒熱,倒油。多少視你的喜好而定。當然不要太少了,否則粘鍋
5.待油燒熱後,放入肉丁,煸一煸。
6.待肉丁八成熟時,把調好的醬倒入鍋內。這時的火要調成小火
7.在小火上慢慢熬醬,用鍋鏟不斷攪動,以免粘鍋。同時視醬的稠稀添加適量的水。
8.將切好的蔥末倒入鍋內,並打兩個雞蛋(半袋干黃醬放兩個雞蛋比較合適)放入醬內,用鍋鏟攪勻。
9.待醬出香味,色澤變成油亮的微黃色時關火,把醬出鍋。(熬醬的時間越長越好,因為就可以把黃醬中的油逼出來了)
10.吃不了的醬(熬好的),放在碗里,上覆保鮮膜放入冰箱內保存,下次再吃。
注意:熬醬時千萬別放鹽,因為醬本身就是鹹的。[1]
菜碼的做法
1.黃瓜洗凈切絲,備用
2.黃花、木耳用水發好,備用。雞蛋、西紅柿備用
3.綠豆芽、芹菜焯好備用
4.鍋放火上,放少許油燒熱。把雞蛋放入鍋內(一個即可)炒雞蛋。放入切成幾瓣的西紅柿,滑鍋(這也是為了有湯,而且清口)再放入發好的黃花和木耳。放少許鹽。因為醬會比較咸,所以所有的菜都要淡。最後,下面條,面條煮好後,就可以拌醬和自由放喜歡的菜碼了。[1]
風味
韓式炸醬面
韓式炸醬面
【主料】:黃瓜、時令菜(芹菜、大白菜之類)、紅蘿卜、洋蔥、豆芽菜等。
【調料】:真味炸醬、醬油少許、牛肉粉大喜大、料酒、澱粉等
韓式炸醬,把上好的雞肉切成丁,然後用鹽、料酒、澱粉(少量)。等油八成熱後,先放些薑末,再把剛才的肉丁放進去,用炒勺推一下,然後倒少量的醬油提色(少量,用於提色,而非調味),馬上倒入韓國產真味炸醬。接下來的工作就是關小火了,把火關到剛好醬可以開著,但開得不是很大的地步。如果醬稠了,一般不要放鹽。嘗嘗味道如何,調到自己喜歡的口味。之後,用炒勺不斷地朝一個方向攪拌,攪拌到醬的顏色變成棗紅色,散發出香味,並開始有油析出來就可以完成製作。整個過程一般需要10~15分鍾。醬差不多熟時放上蔬菜即可。[1]
上海炸醬面
上海炸醬面
【主料】:
上海式干幼面條180克,碎豬肉約250克,生油2湯匙,蒜茸2茶匙,甜面醬、糖各一湯匙,蔥粒2棵量,麻油1茶匙,清水9杯。
【配料】:
【腌料】:生抽、紹酒、糖、鹽各少許。
【芡汁】:清雞湯或清水1/2杯,生粉1茶匙。
【做法】:
1.煲滾清水六杯,放入於面條,撥散煮熟,倒進筲箕內,以凍水沖透,放入另一鍋滾水內燙一燙,立即撈出,瀝干水,排放於深碟內留用。
2.將腌料放入碎豬肉內拌勻,略腌片刻。
3、燒熱油二湯匙,爆香蒜茸,放入豬肉碎、甜面醬及糖兜炒至熟,攪勻芡汁,注入兜勻。
4.將肉碎、麻油及蔥粒,加在面條上拌勻,即可供食。
【備注】:面條煮熟後,用凍水沖透,這樣可去除表面上的一層薄粉,會令面條入口更加爽滑。[1]
老北京炸醬面
老北京炸醬面
【主料】:六必居的干黃醬1袋、天園醬園的甜面醬半袋(剩下半袋可以做中式沙拉,蘸蘿卜,生菜吃)、雞蛋2個、肥瘦肉丁(去皮)100g、去皮五花肉丁、各種蔬菜菜碼:黃瓜、豆芽、蘿卜、黃豆、大白菜心、青豆、豆腐乾、豆角絲
【調料】:大蒜,大蔥、薑末
【做法】:
1.雞蛋打散加入澱粉(雞蛋會比較嫩,澱粉1湯匙)和一點點料酒(去蛋腥1茶匙)和鹽,油熱之後,炒雞蛋有個秘訣,就是用筷子,可以炒散而且每塊雞蛋都受熱均勻,下鍋,拿筷子在鍋內迅速攪散,雞蛋變黃熟了盛出來待用。
2.油鍋少放一點油,油熱之後中火煸炒五花肉丁,待豬油出,加一點點料酒去腥,再加一些生抽,然後將肉丁盛出。
3.鍋內留著煸肉的豬油,用一個碗把黃醬和面醬混合均勻,中火將醬炒一下,這樣醬才香。
4.醬出香味了,然後倒入肉丁或者雞蛋丁,薑末(切特細),轉小火,慢慢的熬,醬和肉丁水乳交融,那才好吃,不用再加鹽和糖,醬有自己的咸甜味,咕嘟個10分鍾查不多,得看著,不是攪和會,如果覺得幹了,就少少加點水。
5.這時候可以准備菜碼,買一個那種菜擦子挺好,我也切不出特細的絲,黃瓜,蘿卜什麼的擦成絲之後,涼水裡面泡一下,然後瀝干水,這樣菜絲比較爽脆,洋派的加點生菜絲、甘藍絲啥的也行。
6.豆芽、扁豆(切絲)、黃豆、青豆什麼的開水過一下斷生,泡冷水即可。
7.醬咕嘟好了,看著乾乾的收了汁,離火加入蔥白末,早加蔥末就焦了,利用余溫將蔥白燜熟。醬就得了。[1]
港式炸醬面
港式炸醬面是以辣豆瓣醬及蕃茄醬作主要醬料,配合廣式生面及肉絲拌吃[1]
東北炸醬面
東北炸醬面雖不及老北京炸醬面的名氣大,但兩者的作法卻大致相同,稀溜溜的面條拌上油而不膩、料味十足的炸醬,乃是味覺記憶中的極致美味。
東北炸醬面做法相對簡單,講究的是醬的味道和面的筋道,而北京炸醬面除了醬和面的相得應彰,還要講究個菜碼,拌面時七八個小碟各種小菜被店裡伙計噼里啪啦一陣兒鼓搗全都磕進碗里,好不熱鬧。面條除了手擀、機軋的軟硬之分,還有過水、鍋撈的冷、熱之別,全憑個人愛好。炸醬面的醬一般是將精選的五花肉和黃醬用小火熬制而成,吃時加上新鮮的黃瓜絲,與現煮好的面一起拌著吃,味道非常鮮美,還能起到清口的作用。[1]
萬州炸醬面
萬州面條歷史悠久,[1]品種繁多,熱面中最能體現老闆手藝和特色、也是顧客最愛吃的要算炸醬面了。萬州炸醬面巧就巧在炸醬的特殊製作上,幾乎是一家一個風味,盡管同是「萬州炸醬」,盡管材料大同小異,完全相同的兩家炸醬。
萬州炸醬沿襲川菜風味兒,與北方京醬製作差不多,一個是京味兒略帶甜,一個是川味兒帶著咸鮮亦或麻辣。
萬州炸醬製作程序大致如此:油在鍋中燒熱,然後下拌了鹽味兒的豬肉末,豆瓣醬,鹽菜末、花生末……老闆根據顧客喜好和自己心得,製成麻辣醬或咸鮮醬,鍋鏟要不停攪動,文火慢慢熬(要耐心地熬上幾個小時),一鍋炸醬才算炮製成功。其間火候的掌握,配料和調味品的增減比例法無定法,全憑師傅悟性和感覺。
師傅在滾湯中撈一碗熱面,不加湯,另備一小碗清湯,舀一勺炸醬澆在面上,客人吃時,把晶瑩紅亮極具誘人色澤的炸醬末兒拌勻在面條上,送入口中,干香乾香的。辣,麻,香,全在舌頭上爆裂開來,酥麻感覺沖擊著整個口腔,越吃越香。[1]
濰縣炸醬面
除了大家所熟知的北京炸醬面,濰坊的濰坊的濰縣炸醬面也是小有名氣的。它於清代中期傳入濰縣,並且有所改進與北京炸醬面所不同的是,濰縣炸醬面不是干吃,而是加入了高湯,所以味道會偏咸一些。同時還會加入一些黃瓜絲,香椿和蒜泥。味道還是不錯的。
川味炸醬面
1、取一油鍋,倒入植物油,油八成熱後放入肉末;
2、肉末炒變色後,炒出香味,用小火熬5分鍾;
3、加入剁碎的郫縣豆瓣,繼續翻炒;
4、繼續用小火翻炒,直到蓬鬆的肉末變成乾乾的顆粒,加入薑末繼續小火熬煮;
5、調入五香粉,攪拌均勻後就起鍋;
6、將醬油、醋、花椒粉、雞精、干辣椒面、蔥花、香菜末、胡椒粉、香油放入碗內;
7、將煮好的面條瀝干水分,放放入碗內,然後澆上炒好的雜醬。攪拌均勻即可食用。[2]
㈨ 創業開什麼特色小吃店好
要開特色小吃店的話,建議您觀察一下當地的市場哦,結合當地的市場來選擇,比如,如果在上海的話可以選擇當地名氣較高的生煎包等,在廣州的話可以選擇牛雜、腸粉等,在北京那就是炸醬面、烤鴨等等了,要學會隨著周邊顧客的不同飲食習慣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