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奶茶加盟 > 紅茶洋行奶茶加盟

紅茶洋行奶茶加盟

發布時間:2021-05-05 05:08:57

Ⅰ 宜昌紅茶的茶區宜昌

據記載,宜昌紅茶問世於19世紀中葉,至今有百餘年歷史。清道光年間,先由廣東商人犯鈞大福在五峰漁洋關傳授紅茶採制技術,設庄收購精製紅茶,運往漢口再轉廣州出口。咸豐甲寅年(公元1854年)高炳三及爾後緒丙子年(公元1876年)林紫宸等廣東幫茶商,先後到鶴峰縣改制紅茶,在五里坪等地精製,由漁洋關運漢出口,「洋人稱為高品」。
隨後,漁洋關周圍地區湖南石門、桑植,鄂西鶴峰、來鳳、五峰等地,均有廣東茶商、江西茶商、漢陽茶商等來此開設茶號,傳授紅茶採制技術,收購紅茶,制茶廠曾先後達到20多家。當時漁洋關以西的粗製紅茶,都要集中到漁洋關精製後,再通過漁洋河水運至長江、清江交匯口的宜都,然後才轉運漢口外銷英、俄、美、德諸國。
當時漁洋關一躍成為鄂西著名的經茶市場,廣商除開辟鄂西宜紅茶市外,還大批湧向鄂南羊樓洞採制紅茶,1840年羊樓洞紅茶莊達50餘家,年制紅茶10萬箱,達5萬余擔。
1850年,俄商開始在漢口購茶,漢口開始單獨出口。1861年漢口列為通商口岸,英國即設洋行大量收購紅茶。因交通關系,由宜昌轉運漢口出口的紅茶,取名「宜昌紅茶」,宜紅因此而得名。
由於宜紅茶品形俱佳,很受西方人歡迎,於是銷路大暢。宜紅由英國傳售至西歐,爾後美商、德商也時有購買,宜紅得到大量發展。1876年,宜昌被列為對外通商口岸後,宜紅茶出口量便一下猛增。據中國茶葉公司資料:至1886年前後,每年紅茶輸出量都在15萬擔左右。漁洋關一度成為與湖北省內兩大茶葉市場—羊樓洞、漢口齊名的鄂西南最為著名的紅茶市場,每年季節茶工達到5000餘人。1888年漢口口岸出口量達86萬擔,占當時全國茶葉出口量的40%,其中以紅茶為主。

Ⅱ 各種紅茶的名稱及口感

紅茶包括小種紅茶、工夫紅茶、紅碎茶和紅茶茶珍。

1.小種紅茶泡水後湯色橙黃透亮,香氣自然,類花果香,滋味醇厚;煙熏小種帶松煙香,桂圓湯味。

2.工夫紅茶原料細嫩,制工精細,外形條索緊直,勻齊,色澤烏潤,香氣濃郁,滋味醇和而甘濃,湯色,葉底紅艷明亮。

3.成品茶外形條索緊結、雄壯、肥碩,色澤烏潤,湯色鮮紅,香氣鮮濃,滋味醇厚,富有收斂性,葉底紅潤勻亮,金毫特顯,毫色有淡黃、菊黃、金黃之分。

(2)紅茶洋行奶茶加盟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紅茶的鼻祖在中國,世界上最早的紅茶由中國明朝時期福建武夷山茶區的茶農發明,名為「正山小種」。武夷山市桐木村江氏家族是生產正山小種紅茶的茶葉世家,至今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

正山小種紅茶於1610年流入歐洲。1662年,當葡萄牙凱瑟琳公主嫁給英皇查理二世時,她的嫁妝裡面有幾箱中國的正山小種紅茶。從此,紅茶被帶入英國宮廷,喝紅茶迅速成為英國皇室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早期的英國倫敦茶葉市場中,也只由出售正山小種紅茶,並且價格異常得昂貴,唯有豪門富室方能飲用,正山小種紅茶成為英國上流社會不可缺少的飲料。英國人摯愛紅茶,漸漸地把飲用紅茶演變成一種高尚華美的紅茶文化,並把它推廣到了全世界。

1689年,英國更在中國的福建省廈門市設置基地,大量收購中國茶葉。英國喝紅茶比喝綠茶多,且又發展出其獨特的紅茶文化,均與上述歷史事件有關。因為在廈門所收購的茶葉都是屬於紅茶類的半發酵茶——「武夷茶」,大量的武夷茶流入英國,取代了原有的綠茶市場,且很快成為西歐茶的主流。

武夷茶色黑,故被稱為''Black tea''(直譯為黑茶)。後來茶學家根據茶的製作方法和茶的特點對其進行分類,武夷茶沖泡後紅湯紅葉,按其性質屬於''紅茶類''。但英國人的慣用稱呼''Black tea''卻一直沿襲下來,用以指代''紅茶''。

參考資料:網路-紅茶

Ⅲ 福建三大工夫紅茶是什麼

福建三大工夫紅茶分別是:坦洋工夫、政和工夫、白琳工夫。這三種紅茶是福建紅茶的當家品種,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其中坦洋工夫紅茶1915年就獲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為閩紅三大工夫紅茶之首。據有十幾年專業坦洋工夫紅茶制茶、售茶歷史的福建南方佳木茶業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紅茶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國際、國內紅茶消費都在升溫。福建紅茶重新崛起是茶產業發展的必然。

Ⅳ 正山小種與坦洋工夫有什麼區別

主要區別有,品質特徵不同、發源地不同、製作工藝不同,具體如下:

一、品質特徵不同

1、正山小種

正山小種外形條索肥實,色澤烏潤,泡水後湯色紅濃,香氣高長帶松煙香,滋味醇厚,帶有桂圓湯味,加放牛奶,茶香味不減,形成糖漿狀奶茶,液色更為絢麗。

二、發源地不同

1、正山小種

首創於福建省崇安縣桐木地區。是世界上最早的紅茶,亦稱紅茶鼻祖,至今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由福建武夷山深處當地茶農於明朝中後期機緣之下創制而成。

2、坦洋工夫

坦洋工夫茶,是福建省福安市坦洋村特產,相傳於清咸豐、同治年間(1851一1874),由福安市坦洋村人試製成功。

三、製作工藝不同

1、正山小種

製法分為傳統製法和非傳統製法兩類。

①、傳統紅碎茶:以傳統揉捻機自然產生的紅碎茶滋味濃,但產量較低。

②、非傳統製法的紅碎茶:分為轉子紅碎茶(國外稱洛托凡(RotOvane〕紅碎茶),C。T。C紅茶和L。T。P(勞瑞制茶機)紅碎茶。如以C。T。C揉切機生產紅碎茶,徹底改變了傳統的揉切方法。萎凋葉通過兩個不銹鋼滾軸間隙的時間不到一秒鍾就達到了破壞細胞的目的,使葉子全部軋碎衣顆粒狀,青葉經萎凋、揉捻、發酵完成後,再用帶有松柴余煙的炭火烘乾。

2、坦洋工夫

製作工藝為:鮮葉採摘——揉捻——解散茶團——發酵——乾燥——精製。

Ⅳ 紅茶分為哪幾種都有什麼特性

A、祁門工夫
祁門工夫紅茶,是我國傳統工夫紅茶的珍品,有百餘年的生產歷史。主產安徽省祁門縣,與其毗鄰的石台、東至、黟縣及貴池等縣也有少量生產。常年產量5萬擔左右。祁紅工夫以外形苗秀,色有「寶光」和香氣濃郁而著稱,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祁紅工夫茶條索緊秀,鋒苗好,色澤烏黑泛灰光,俗稱「寶光」,內質香氣濃郁高長,似蜜糖香,又蘊藏有蘭花香,湯色紅艷,滋味醇厚,回味雋永,葉底嫩軟紅亮。祁門紅茶品質超群,被譽為「群芳最」,這與祁門地區的自然生態環境條件優越是分不開的。全縣茶園總面積的65%左右這些茶園,土地肥沃,腐殖質含量較高,早晚溫差大,常有雲霧繚繞,且日照時間較短,構成茶樹生長的天然佳境,釀成「祁紅」特殊的芳香厚味。
B、滇紅工夫
滇紅工夫茶,屬大葉種類型的工夫茶,主產雲南的臨滄、保山等地,是我國工夫紅茶的後起之秀,以外形肥碩緊實,金毫顯露和香高味濃的品質獨樹一幟,而稱著於世。滇紅工夫外形條索緊結,肥碩雄壯,干茶色澤烏潤,金毫特顯,內質湯色艷亮,香氣鮮郁高長,滋味濃厚鮮爽,富有刺激性。葉底紅勻嫩亮,國內獨具一格,系舉世歡迎的工夫紅茶。
滇紅工夫因採制時期不同,其品質具有季節性變化,一般春茶比夏、秋茶好。春茶條索肥碩,身骨重實,凈度好,葉底嫩勻。夏茶正值雨季,芽葉生長快,節間長,雖芽毫顯露,但凈度較低,葉底稍顯硬、雜。秋茶正處干涼季節,茶樹生長代謝作用轉弱,成茶身骨輕,凈度低,嫩度不及春、夏茶。滇紅工夫茸毫顯露為其品質特點之一。其毫色可分淡黃、菊黃、金黃等類。風慶、雲縣、昌寧等地工夫茶,毫色多呈菊黃,勐海、雙扛、臨滄、普文等地工夫茶,毫色多呈金黃。同一茶園春季採制的一般毫色較淺,多呈淡黃,夏茶毫色多呈菊黃,唯秋茶多呈金黃色。
滇紅工夫內質香郁味濃。香氣以滇西茶區的雲縣、鳳慶、昌寧為好,尤其是雲縣部分地區所產的工夫茶,香氣高長,且帶有花香。滇南茶區工夫茶滋味濃厚,刺激性較強,滇西茶區工夫茶滋味醇厚,刺激性稍弱,但回味鮮爽。
C、閩紅工夫
閩紅工夫茶系政和工夫、坦洋工夫和白琳工夫的統稱,均系福建特產。三種工夫茶產地不同、品種不同、品質風格不同,但各自擁有自己的消費愛好者,盛興百年而不衰。
D、政和工夫
政和工夫按品種分為大茶、小茶兩種。大茶系採用政和大白茶製成,是閩紅三大工夫茶的上品,外形條索緊結肥壯多毫,色澤烏潤,內質湯色紅濃,香氣高而鮮甜,滋味濃厚,葉底肥壯尚紅。小茶系用小葉種製成,條索細緊,香似祁紅,但欠持久,湯稍淺,味醇和,葉底紅勻。政和工夫以大茶為主體,揚其毫多味濃之優點,又適當拼以高香之小茶,因此高級政和工夫特別體態勻稱,毫心顯露,香味俱佳。百年的政和工夫,一經問世,即享盛名。19世紀中葉,產量達萬余擔。後因戰事摧殘,茶園荒蕪,至1949年年產僅900餘擔。嗣後,著力恢復傳統品質風格,產量質量均有回升。60年代後,因改制綠茶,僅保持少量生產,年產約800擔。
E、坦洋工夫
坦洋工夫分布較廣,主產福安、柘榮、壽寧、周 寧、霞浦及屏南北部等地。
坦洋工夫外形細長勻整,帶白毫,色澤烏黑有光,內質香味清鮮甜和,湯鮮艷呈金黃色,葉底紅勻光滑。
坦洋工夫源於福安境內白雲山麓的坦洋村,相傳清咸豐、同治年間(公元1851 --1874年),坦洋村有胡福四(又名胡進四)者,試制紅茶成功,經廣州運銷西歐.很受歡迎,此後茶商紛紛入山求市,接踵而來並設洋行,周圍各縣茶葉亦漸雲集坦洋.坦炒工夫名聲也就不脛而走,自光緒六年 至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881—1936年)的50餘年, 埕洋工夫每年出口均上萬擔,其中1898年出口3萬余組。坦洋街長一公里,設茶行達36家,僱工3000餘人,產量2萬余擔。收條范圍上至政和縣的新村,下至霞浦縣的赤嶺,方圓數百里,境跨七、八個縣,成為福安的主要紅茶產區。運銷荷蘭、英國、日本、東南亞等二十餘個國家與地區,每年收外匯茶銀百餘萬元。當時民諺雲:「國家大興,茶換黃金,船泊龍鳳橋, 白銀用斗量。」在1915年,坦洋工夫與國酒「茅台」同台摘得巴拿馬萬國會金獎。後因抗日戰爭爆發,銷路受阻,生產亦遭嚴重破壞,坦洋工夫產量銳減。50年代中期,為了恢復和提高坦洋工夫紅茶的產量和品質,先後建立了國營坦洋、水門紅茶初制廠和福安茶廠,實行機械化制茶,引進並繁殖福鼎大白茶、福安大白茶、福雲等優良茶樹品種,1960年產量增加到5萬擔,創歷史最高水平。後因茶類布局的變更,由「紅」改「綠」,坦洋工夫尚存無幾。近年來,經有關部門的努力,坦洋工夫又有所恢復和發展,1988年產量達8000餘擔。
F、白琳工夫
白琳工夫產於福鼎縣太姥山白琳、湖林一帶。太姥山地處閩東偏北,與浙江毗鄰,地勢較高,群山疊 翠,岩壑爭奇,茶樹常種於崖林之間。茶樹根深葉茂, 芽毫雪白晶瑩。19世紀50年代。閩、廣茶商在福鼎經營加工工夫茶,廣收白琳、翠郊、蹯溪、黃崗、湖林及浙江的平陽、泰順等地的紅條茶,集中白琳加工, 白琳工夫由此而生。20世紀初,福鼎「合茂智」茶號, 充分發揮福鼎大白茶的特點,精選細嫩芽葉,製成工夫茶,外形條索緊結纖秀,含有大量的橙黃白毫,具有鮮爽愉快的毫香,湯色、葉底艷麗紅亮,取名為「桔 紅」,意為桔子般紅艷的工夫,風格獨特,在國際市場上很受歡迎。
白琳工夫茶系小葉種紅茶,當地種植的小葉群 體種具有茸毛多、萌芽早、產量高的特點,一般的白琳工夫,外形條索細長彎曲,茸毫多呈顆粒絨球狀, 色澤黃黑,內質湯色淺亮,香氣鮮純有毫香,味清鮮甜和,葉底鮮紅帶黃。
G、川紅工夫
川紅工夫產於四川省宜賓等地,是本世紀50年代產生的工夫紅茶。四川省是我國茶樹發源地之一,茶葉生產歷史悠久。四川地勢北高南低,東部形成盆地,秦嶺、大巴山擋住北來寒流,東南向的海洋季風可直達盆地各隅。年降雨量1000--1300毫米,氣候溫和,年均氣溫 17--18℃,極端最低氣溫不低於-4℃,最冷的1月份,其平均氣溫較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地區高2-- 4℃,茶園土壤多為山地黃泥及紫色砂土。
川紅工夫外形條索肥壯圓緊、顯金毫,色澤烏黑 油潤,內質香氣清鮮帶枯糖香,滋味醇厚鮮爽,湯色濃亮。葉底厚軟紅勻。川紅問世以來,在國際市場上享有較高聲譽,多年來暢銷蘇聯、法國、英國、德國及羅馬尼亞等國,堪稱中國工夫紅茶的後起之秀。
我國紅茶品種主要有:祁紅—產於安徽祁門、至德及江西浮梁等地;滇紅—產於雲南佛海、順寧等地;霍紅—產於安徽六安、霍山等地;蘇紅—產於江蘇宜興;越紅—產於湖南安化、新化、桃源等地;川紅—產於四川宜賓、高縣等地;吳紅—產於廣東英德等地。其中尤以祁門紅茶最為著名。
世界上紅茶的品種很多,產地也很廣,除我國以外,印度、斯里蘭卡也有類似的紅碎茶生產。功夫紅茶是我國特有的紅茶品種,也是我們傳統出口商品。世界的四大名紅茶有:祁門紅茶,阿薩姆紅茶,大吉嶺紅茶,錫蘭高地紅茶。
英德紅茶產於廣東英德市,屬小葉型紅茶。茶色烏黑雪亮。身披金毫,沖泡後湯色格外鮮紅,味醇清爽,回味無窮。英德紅茶產於廣東的英德市的英山區,這里在19世紀前半葉就曾是紅茶的產地。
寧紅工夫產於江西武寧一帶。是我國最早的工夫紅茶之一。清明前後採摘,標准為一芽一葉。該茶外形條索緊結園直,色烏略紅,光潤;內質香高持久似祁紅,滋味醇厚甜和,湯色紅亮,「寧紅金毫」為寧紅工夫茶中之最。
湖紅工夫外形條索緊結肥壯,香氣高長,滋味醇厚,湯色較濃。湖紅工夫產於湖南安化、新化、桃源等地,其中以安化工夫為上佳。
越紅工夫茶的條索緊細挺直,色澤烏潤,外形優美,內質香氣高純,湯色淺紅,葉底稍暗。沖泡後,香氣純正,滋味濃醇,湯色紅亮,葉底稍暗。

Ⅵ 紅茶比較出名的是哪個國家

英國的茶出名,應該是指印度的大吉嶺紅茶與伯爵茶、或錫蘭高地紅茶。當時該地都為英國的殖民地,傳統來說,所謂英國紅茶,其實就是錫蘭紅茶為主了。

Ⅶ 台灣人都喝哪家的茶飲料

台灣統一還可以 在台灣算是還不錯
康師父沒在台灣賣茶 因為台灣人連他的泡麵都不賞臉
他泡麵太咸了....台灣人吃的比較淡一點
再加上被統一次流通集團封殺 沒辦法在7-11上架

台灣茶市場打得很火熱 這種罐裝茶風氣是從日本傳到台灣的
目前最紅幾家

外商:
美國可口可樂集團 主要產品是爽健美茶 號稱是日本風行12年的 目前打入台灣市場銷售還不錯

英商德記洋行 開喜 烏龍茶 綠茶 是台灣很本土的口味 在台灣很有名 德記洋行
在台灣也有百年以上的歷史了

日本的伊藤園集團 號稱十年內要稱霸台灣茶市場 該公司在日本最出名的產品是
お~いお茶(原味/濃味) 也許常看日劇跟日本動漫的人會看到 銷售普通 一罐約39台幣 價格偏高

日本麒麟啤酒 主要是以紅茶奶茶為主 也是銷售普通 一罐45台幣 價格也是偏高

日本三得利集團 黑烏龍茶 銷售還不差 滿多人喝的

台灣本土集團

維他露集團 御茶園 雙茶花綠茶 都是台灣銷售很好的產品

黑松 茶花綠茶 也是最近很流行的

統一 純吃茶 麥香系列茶飲料 7-11系列茶飲料 銷售不錯

生活 泡沫綠茶 銷售不錯

Ⅷ 說出幾種紅茶的名稱

野生紅茶、金牙紅茶、茶祖紅茶、滇紅茶

Ⅸ 有多少人了解福建坦洋工夫紅茶

一、「坦洋工夫」的問世,至今有著150多年的發展歷史,以其原料優質、製作工藝獨特、技術精湛、品味香醇等特點,名列「閩紅」三大工夫紅茶之首,1915年與貴州「茅台酒」同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曾一度風靡世界。坦洋工夫頗具傳奇意味,其誕生過程,就充滿了傳奇色彩。其傳奇版本,已知的有兩種:其1,雍正版:傳說清雍正年間,坦洋胡氏家族有個叫胡福四的年輕人(即胡桂禹,坦洋胡氏第四世,出生於康熙61年,即1722年,他老人家活到七十歲,仙逝於1791年),當時依父兄之命,從水路前往廣東辦事,途中,在廣州附近水域遇風翻船落水,幸遇一過往船隻搭救,船上的主人是一對母女,是某英商洋行買辦的眷屬,買辦大人見胡福四機靈俊朗,十分賞識,有意相攜,得知這個後生來自茶鄉,就透露以商機,說是洋人喜歡一種紅茶,這種紅茶是一個少數民族製作的,因為產量極少,英商往往重金都求之不得。這位熱心的買辦大人,還將這種紅茶的基本製作方法告訴給了胡福四,並囑咐其返鄉如法製作,說是如果能做出來,那麼做好後可運抵廣州,由其洋行銷往海外。胡福四回到坦洋,便依法試制這種紅茶,經過一番努力,最初的坦洋工夫紅茶從此面世 。這種製法後來漸漸傳開,鄉人競相仿製。 其2,咸豐版:相傳清朝咸豐元年,坦洋有位胡姓茶商外出做生意,途中在一客棧遇見一位建寧茶客身患痢疾,那人上吐下瀉,病情萬分危急。事茶者往往心善,胡姓茶商見狀,便以坦洋出產之茶,加生薑、紅糖泡沖為葯,那人服下之後,彷彿神跡出現,病情大為好轉,並很快康復。為報答救命之恩,建寧茶客與胡氏結拜為兄弟,並傳他一門獨特的私家紅茶製法。後來胡氏回家以坦洋之茶為原料照法一拭,發現制出的新茶品質果然不凡,外人品過,也贊不絕口。因為此茶以坦洋當地茶葉為原料,且製作工藝頗費工夫,胡氏有感而發,稱之為「坦洋工夫」。二、歷史發展:坦洋工夫屢屢為國爭光:當年清朝深受鴉片毒害,華夏財富源源不斷被掠往英倫三島,但令人驕傲的坦洋工夫,卻能從大不列顛帝國虎口奪食,為中國爭回無數真金白銀;公元1915年,其聲譽更達到一個歷史巔峰:與國酒茅台一起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實乃工夫不負有心人,坦洋工夫亦醉迷天下愛茶人!1、1371年(明洪武四年),福安坦洋村民發現野生「坦洋菜茶」。2、1851年(清咸豐元年),福安坦洋村胡氏成功試制「坦洋工夫」紅茶。3、1875年(光緒元年),安徽籍閩官徐幹臣返鄉,將坦洋工夫種苗及工藝帶回祁門,始創「祁紅」,其後,坦洋工夫工藝又由祁門傳到雲南,稱「滇紅」。清代·坦洋工夫通過閩商航運,遠銷英國,並成為英國王室特供茶。4、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5、2007年11月,中國申奧第一茶。6、2008年2月,「坦洋工夫」成功注冊為「中國證明商標」7、2009年3月,「坦洋工夫」成為「福建省著名商標」8、2009年10月,「坦洋工夫」獲得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批準的國家標准,成為第一個獲得國家標準的本土產品。9、2010年1月15日,「坦洋工夫」榮獲「中國馳名商標」稱號。

Ⅹ 中國哪個省生產的紅茶是最出名的

我國紅茶品種主要有:祁紅—產於安徽祁門、至德及江西浮梁等地;滇紅—產於雲南佛海、順寧等地;霍紅—產於安徽六安、霍山等地;蘇紅—產於江蘇宜興;越紅—產於湖南安化、新化、桃源等地;川紅—產於四川宜賓、高縣等地;吳紅—產於廣東英德等地。其中尤以祁門紅茶最為著名。

A、祁門工夫
祁門工夫紅茶,是我國傳統工夫紅茶的珍品,有百餘年的生產歷史。主產安徽省祁門縣,與其毗鄰的石台、東至、黟縣及貴池等縣也有少量生產。常年產量5萬擔左右。祁紅工夫以外形苗秀,色有「寶光」和香氣濃郁而著稱,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祁紅工夫茶條索緊秀,鋒苗好,色澤烏黑泛灰光,俗稱「寶光」,內質香氣濃郁高長,似蜜糖香,又蘊藏有蘭花香,湯色紅艷,滋味醇厚,回味雋永,葉底嫩軟紅亮。祁門紅茶品質超群,被譽為「群芳最」,這與祁門地區的自然生態環境條件優越是分不開的。全縣茶園總面積的65%左右這些茶園,土地肥沃,腐殖質含量較高,早晚溫差大,常有雲霧繚繞,且日照時間較短,構成茶樹生長的天然佳境,釀成「祁紅」特殊的芳香厚味。
B、滇紅工夫
滇紅工夫茶,屬大葉種類型的工夫茶,主產雲南的臨滄、保山等地,是我國工夫紅茶的後起之秀,以外形肥碩緊實,金毫顯露和香高味濃的品質獨樹一幟,而稱著於世。滇紅工夫外形條索緊結,肥碩雄壯,干茶色澤烏潤,金毫特顯,內質湯色艷亮,香氣鮮郁高長,滋味濃厚鮮爽,富有刺激性。葉底紅勻嫩亮,國內獨具一格,系舉世歡迎的工夫紅茶。
滇紅工夫因採制時期不同,其品質具有季節性變化,一般春茶比夏、秋茶好。春茶條索肥碩,身骨重實,凈度好,葉底嫩勻。夏茶正值雨季,芽葉生長快,節間長,雖芽毫顯露,但凈度較低,葉底稍顯硬、雜。秋茶正處干涼季節,茶樹生長代謝作用轉弱,成茶身骨輕,凈度低,嫩度不及春、夏茶。滇紅工夫茸毫顯露為其品質特點之一。其毫色可分淡黃、菊黃、金黃等類。風慶、雲縣、昌寧等地工夫茶,毫色多呈菊黃,勐海、雙扛、臨滄、普文等地工夫茶,毫色多呈金黃。同一茶園春季採制的一般毫色較淺,多呈淡黃,夏茶毫色多呈菊黃,唯秋茶多呈金黃色。
滇紅工夫內質香郁味濃。香氣以滇西茶區的雲縣、鳳慶、昌寧為好,尤其是雲縣部分地區所產的工夫茶,香氣高長,且帶有花香。滇南茶區工夫茶滋味濃厚,刺激性較強,滇西茶區工夫茶滋味醇厚,刺激性稍弱,但回味鮮爽。
C、閩紅工夫
閩紅工夫茶系政和工夫、坦洋工夫和白琳工夫的統稱,均系福建特產。三種工夫茶產地不同、品種不同、品質風格不同,但各自擁有自己的消費愛好者,盛興百年而不衰。
D、政和工夫
政和工夫按品種分為大茶、小茶兩種。大茶系採用政和大白茶製成,是閩紅三大工夫茶的上品,外形條索緊結肥壯多毫,色澤烏潤,內質湯色紅濃,香氣高而鮮甜,滋味濃厚,葉底肥壯尚紅。小茶系用小葉種製成,條索細緊,香似祁紅,但欠持久,湯稍淺,味醇和,葉底紅勻。政和工夫以大茶為主體,揚其毫多味濃之優點,又適當拼以高香之小茶,因此高級政和工夫特別體態勻稱,毫心顯露,香味俱佳。百年的政和工夫,一經問世,即享盛名。19世紀中葉,產量達萬余擔。後因戰事摧殘,茶園荒蕪,至1949年年產僅900餘擔。嗣後,著力恢復傳統品質風格,產量質量均有回升。60年代後,因改制綠茶,僅保持少量生產,年產約800擔。
E、坦洋工夫
坦洋工夫分布較廣,主產福安、柘榮、壽寧、周 寧、霞浦及屏南北部等地。
坦洋工夫外形細長勻整,帶白毫,色澤烏黑有光,內質香味清鮮甜和,湯鮮艷呈金黃色,葉底紅勻光滑。
坦洋工夫源於福安境內白雲山麓的坦洋村,相傳清咸豐、同治年間(公元1851 --1874年),坦洋村有胡福四(又名胡進四)者,試制紅茶成功,經廣州運銷西歐.很受歡迎,此後茶商紛紛入山求市,接踵而來並設洋行,周圍各縣茶葉亦漸雲集坦洋.坦炒工夫名聲也就不脛而走,自光緒六年 至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881—1936年)的50餘年, 埕洋工夫每年出口均上萬擔,其中1898年出口3萬余組。坦洋街長一公里,設茶行達36家,僱工3000餘人,產量2萬余擔。收條范圍上至政和縣的新村,下至霞浦縣的赤嶺,方圓數百里,境跨七、八個縣,成為福安的主要紅茶產區。運銷荷蘭、英國、日本、東南亞等二十餘個國家與地區,每年收外匯茶銀百餘萬元。當時民諺雲:「國家大興,茶換黃金,船泊龍鳳橋, 白銀用斗量。」在1915年,坦洋工夫與國酒「茅台」同台摘得巴拿馬萬國會金獎。後因抗日戰爭爆發,銷路受阻,生產亦遭嚴重破壞,坦洋工夫產量銳減。50年代中期,為了恢復和提高坦洋工夫紅茶的產量和品質,先後建立了國營坦洋、水門紅茶初制廠和福安茶廠,實行機械化制茶,引進並繁殖福鼎大白茶、福安大白茶、福雲等優良茶樹品種,1960年產量增加到5萬擔,創歷史最高水平。後因茶類布局的變更,由「紅」改「綠」,坦洋工夫尚存無幾。近年來,經有關部門的努力,坦洋工夫又有所恢復和發展,1988年產量達8000餘擔。
F、白琳工夫
白琳工夫產於福鼎縣太姥山白琳、湖林一帶。太姥山地處閩東偏北,與浙江毗鄰,地勢較高,群山疊 翠,岩壑爭奇,茶樹常種於崖林之間。茶樹根深葉茂, 芽毫雪白晶瑩。19世紀50年代。閩、廣茶商在福鼎經營加工工夫茶,廣收白琳、翠郊、蹯溪、黃崗、湖林及浙江的平陽、泰順等地的紅條茶,集中白琳加工, 白琳工夫由此而生。20世紀初,福鼎「合茂智」茶號, 充分發揮福鼎大白茶的特點,精選細嫩芽葉,製成工夫茶,外形條索緊結纖秀,含有大量的橙黃白毫,具有鮮爽愉快的毫香,湯色、葉底艷麗紅亮,取名為「桔 紅」,意為桔子般紅艷的工夫,風格獨特,在國際市場上很受歡迎。
白琳工夫茶系小葉種紅茶,當地種植的小葉群 體種具有茸毛多、萌芽早、產量高的特點,一般的白琳工夫,外形條索細長彎曲,茸毫多呈顆粒絨球狀, 色澤黃黑,內質湯色淺亮,香氣鮮純有毫香,味清鮮甜和,葉底鮮紅帶黃。
G、川紅工夫
川紅工夫產於四川省宜賓等地,是本世紀50年代產生的工夫紅茶。四川省是我國茶樹發源地之一,茶葉生產歷史悠久。四川地勢北高南低,東部形成盆地,秦嶺、大巴山擋住北來寒流,東南向的海洋季風可直達盆地各隅。年降雨量1000--1300毫米,氣候溫和,年均氣溫 17--18℃,極端最低氣溫不低於-4℃,最冷的1月份,其平均氣溫較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地區高2-- 4℃,茶園土壤多為山地黃泥及紫色砂土。
川紅工夫外形條索肥壯圓緊、顯金毫,色澤烏黑 油潤,內質香氣清鮮帶枯糖香,滋味醇厚鮮爽,湯色濃亮。葉底厚軟紅勻。川紅問世以來,在國際市場上享有較高聲譽,多年來暢銷蘇聯、法國、英國、德國及羅馬尼亞等國,堪稱中國工夫紅茶的後起之秀。

閱讀全文

與紅茶洋行奶茶加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清60幀電影網站 瀏覽:170
翁虹和徐錦江 無敵風火輪 瀏覽:286
大學女生房間沙龍兩個女主叫什麼 瀏覽:366
韓國gl電影 瀏覽:580
看電影哪個位置好一點2d 瀏覽:68
賣原味內衣的電影 瀏覽:572
關於道士的電影 瀏覽:334
哪裡可以看除卻巫山這部電影 瀏覽:387
最黃 影視 瀏覽:989
看電視劇的免費網址 瀏覽:307
給老人吃奶的電影 瀏覽:444
三點盡露的電影 瀏覽:491
間諜電影香港 瀏覽:406
電影里女主角叫茉莉 瀏覽:22
50度電影有幾部 瀏覽:17
女人為出軌剪頭發的電影 瀏覽:381
李采潭的作品子 瀏覽:793
沐風少女在線觀看 瀏覽:837
強奸電影哪些 瀏覽:723
美國免費電影專區 瀏覽: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