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北京市老八旗營飲食服務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簡介:北京市老八旗營飲食服務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02年08月29日,主要經營范圍為中餐(含冷葷冷盤)等。
法定代表人:李紅元
成立時間:2002-08-29
注冊資本:3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101082429944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青龍橋東街1號平房
『貳』 北京八旗農場騙人,微信上在做的,說是直銷,怎麼感覺是騙人的
是不是傳銷不是shei說了算
到商務部網站或工商總局查詢。國家是不會騙大家的
窮人做事、富人做市、商人做勢[趨勢]
但是選擇不對,努力白費m懂得問路,才不會迷路
名師指路。
希望能夠幫到ni
『叄』 北京的八旗是什麼
這個網址上寫得很詳細,(頁面也很好看)
一、八旗來歷的傳說:
過去有「從龍人關」之說,其實從龍人關說的是八條小龍。開始,這八條小龍並不團結,相互之間經常發生你爭我斗,逞強好勝。有一天,天上的玉皇大帝得知他們的事後,就召見天使說:「地上有人向我告狀,日頭和月亮總是在一起,這樣天天都是白天,半陰半陽的,人們感到很不舒服,總是吃不下飯,睡不好覺,莊稼也長不好了。」人們很著急,都要求把他們分開。你傳我的諭旨,命令八條小龍來完成。
這八條小龍知道命令後,都想立頭功,個個爭先恐後,這個來,那個去,搬月亮,挪日頭,不管費多大的勁兒,怎麼也弄不動,大家急得抓耳撓腮,一點好辦法也想不出來了。
正在無計可施時,龍王威風凜凜地來到他們面前,責問:「這么長的時間,你們為什麼沒有完成玉帝交給的任務?」
小龍紛紛搶著說:「日頭、月亮太沉了,我們都使出了吃奶的勁,整天都跟著月亮和日頭後頭跑,總是追不上,有時追上也是跑不動,有時跑到頭里也是攔不住,還是被它們撞到一邊去了。」
龍王問:「你們是怎麼去的?」
小龍們回答說:「我們是一個接一個去的。」
龍王聽後,大發雷霆,當即罵到,你們這幫笨蛋,都趕不上下界凡人,他們還知道,人心齊泰山移呢!如果你們團結起來,不就可以了嘛。假如你們各拿一隻箭,用力一掰就斷了。如果把這8隻箭綁在一起,還能掰斷嗎?過去你們不能取勝,就是單個力量太弱的緣故。
小龍們一聽,恍然大悟,當即表示組合到一起,重新回到了天上,相互結合在一起,正象漢字的金字,金字也正好八畫,實際上就是八條小龍組合而成。金字塔兩條龍頭合在一起,變成了金字頭上的尖,他們齊心協力,象個楔子,在日頭和月亮之間一拱,就真的把日頭和月亮給拱開了。日頭和月亮分開後,由於日頭跑得快,很就跑到頭里去了。月亮跑得慢,就落在了後邊。
這八條小龍完成了任務,也累得筋疲力盡,紛紛朝地上掉下去,此時,颳起一陣大風。說來也巧,不知道從哪裡刮來八塊顏色不同的大布落在地上,這八條小龍正巧每條龍落在一塊布上,它們不僅落在布上還張在了布上。
後來,後金國將這八塊帶有龍圖案的布當成了旗標,由於八條龍和八塊布的顏色不同,所以才有了不同的旗色。
白色的小龍落在黃布上,就變成後來的正黃旗;藍色的小龍落在白布上,就變成後來的正白旗;黃色的小龍落在紅布上,就變成後來的正紅旗;樹皮色的小龍落在藍布上,就變成後來的正藍旗。一條小龍,雖然落在黃布上,由於黃布外邊鑲上了一條紅邊,所以就叫鑲黃旗;一條小龍,雖然也落到白布上,但白布外邊鑲上了一條紅邊,所以就叫鑲白旗;一條小龍落到了紅布上,由於紅布外邊鑲了一條白邊,所以就叫鑲紅旗;另外一條小龍落在藍布上,也是由於外邊鑲了一條紅邊,所以叫鑲藍旗。這些旗上都有一條小龍,也都有與明字搏鬥的場面,還有雲彩、火焰等。
2、八旗的建立及演變:
年 代 地 點 人 物 設 旗 情 況
1601年 撫順新賓赫圖阿拉城(萬曆29年) 清太祖努爾哈赤 初設正四旗:黃、白、紅、黑
1615年 撫順新賓赫圖阿拉城(天命元年) 清太祖努爾哈赤 正四旗改為:黃、白、紅、藍
同時增設鑲四旗即: 鑲黃,鑲白,鑲紅,鑲藍
1635年 盛京沈陽(天聰9年) 清太宗皇太極 擴編蒙古八旗
1637年 盛京沈陽(崇德2年) 清太宗皇太極 成立漢軍二旗:正黃、鑲黃
1639年 盛京沈陽(崇德4年) 清太宗皇太極 擴漢軍為四旗,正白、鑲白
1643年 盛京沈陽(崇德8年) 清太宗皇太極 擴充漢軍為八旗
合 計 8×3=24旗×7500人/旗 18萬人
2、八旗的三級組織形式及人員兵力:
(1)八旗的基層組織官職——牛錄(佐領)額真
牛錄——滿語中是「箭」的意思。滿族(女真人),狩獵時集體出行,頭人負責所有的「箭」,因此在組織中將這組織的頭人,稱為牛錄額真。始於1601年,定編300人。
(2)八旗組織中的中層官職——甲喇(扎蘭、加蘭)也稱參領,額真。五牛錄編入—甲喇,一甲喇(扎蘭)=5牛錄(5×300)=1500人。
(3)八旗組織中的最高官職——旗主為固山額真
5甲喇=1固山=5×1500人=7500人。
(4)每旗7500人×8旗=60000人。
3、八旗中的旗的區別:
(1)八旗中正、鑲旗的讀音:
八旗中有正、鑲區別,也稱「整」、「廂」旗,字面不難理解其意。正——整個、全部講;鑲——在原純色基礎上鑲的邊,也做「廂」.
(2)區別:正四旗龍首向右,龍腹內有五朵祥雲;鑲四旗龍首向左,龍腹內有三朵祥雲.
(3)旗的樣式:
1) 正四旗左右長7尺5寸,上下寬6尺,長方形;鑲四旗,是正四旗尺寸剪去外上下角
2) 八色龍旗,均做龍圖.鑲旗形成,只是加邊後,中間面積小,龍形小些。
3) 龍與旗色配合:黃旗配藍龍,白旗配藍龍,紅旗配黃龍,藍旗配紅龍。
4) 旗桿:長一丈五尺,朱紅色,龍頭向旗桿,桿端為鐵槍頭。
4、八旗顏色的含義:
女真人當時分成五種顏色:紅、黃、藍、白、黑。當時的女真人將:紅色代表太陽,黃色代表土地,白色代表水,藍色代表天,黑色代表鐵。鐵又先於土,有土就不要五色,只有 四種顏色:紅、黃、白,藍。
稱:女真人靠天吃飯,靠天種地、有水、有日,就能生存、發展。
所以用:黃—代表土:白—代表水;紅—代表日;藍代表天。因此用天、地、日、水,對應藍、黃、白、紅。
5、上三旗與八旗旗主們及左右兩翼分設。
(1)進北京後的上三旗與下五旗
上三旗為「天子自將」,多歸皇帝自領,地位最高,人多勢眾,成為核心;它們是:正黃、鑲黃、正白,守衛皇城,挑取侍衛。擔任皇帝外出護衛,是親軍。
下五旗守衛京城外,大批派往各地駐防護衛。它們是鑲白,正紅,鑲紅,正藍,鑲藍.
(1)1601年設立四旗的旗主分別是:
正黃旗,旗主努爾哈赤統領;
正白旗,旗主努爾哈長子禇英統領;
正紅旗,旗主由努爾哈赤赤次子代善統領;
正藍旗,旗主由努爾哈赤弟弟舒爾哈齊。
1615年擴為八旗的旗主分別是:
正黃旗,旗主努爾哈赤統領;
鑲黃旗,旗主努爾哈赤統領;
正白旗,旗主努爾哈赤第八子皇太極統領;
鑲白旗,旗主由努爾哈赤十二子阿濟格統領。
正、鑲紅旗旗主由努爾哈赤次子代善統領。
正藍旗,旗主由努爾哈赤侄子阿敏統領。
鑲藍旗,旗主由努爾哈赤第五子莽古爾泰統領。
(3)左右兩翼設置:
左翼:鑲黃、正白、鑲白、正藍 右翼:正黃、正紅、鑲紅、鑲藍
6、進駐北京後,滿族八旗在北京城的戍衛駐扎(京旗)、(禁旅八旗):
(1)北京城內城是方城,按方位顏色布防:
兩黃旗駐北方(駐德勝門、安定門);
兩白旗駐東方(東直門、朝陽門);
兩紅旗駐西方(西直門、阜成門);
兩藍旗駐南方(崇文門、宣武門).
(2)八旗軍隊位置按「五行陰陽」劃分:
兩黃旗駐扎北方,北方在五行中代表水,黃色代表土,土能擋水;
兩白旗駐扎東方,東方在五行中代表木,白色代表金,金能降木;
兩紅旗駐扎西方,西方在五行中代表金,紅色代表火,火能克金;
兩藍旗駐扎南方,南方在五行中代表火,藍色代表水,水能滅火。
東西南北,金木水火,黃白紅藍,一伸一抑、一張一合,順其自然的天理現象和崇拜。
『肆』 駐京八旗俗稱什麼
清朝定都北京以後,絕大部分八旗兵丁屯駐在北京附近,戍衛京師的八旗則按其方位駐守,稱駐京八旗,俗稱京旗。另抽出一部分旗兵派駐全國各重要城市和軍事要地,稱駐防八旗。駐京八旗負責皇宮和京師的安全,實即禁軍。清禁衛軍制大類有二,即郎衛和兵衛。郎衛即指御前侍衛,專門負責皇帝及後妃等的警衛與服務,其內部又根據具體任務的不同,設置侍衛處、鑾儀衛、善撲營等不同的機構。侍衛處初選上三旗子弟中才武出眾者分班人值,掌上三旗侍衛親軍之政令,供宿衛扈從之需。鑾儀衛亦系侍從武職,掌管帝、後車駕儀仗等機構。宣統元年(1909)避溥儀名諱,改為鑾輿衛。善撲營,順治初年曾設善射鵠、善強弓、善撲等侍衛,各有專管,統在三旗額內。康熙八年為懲治鰲拜專橫亂政,選侍衛中一部分年少有力者練習撲擊之戲,鰲拜入見時,即令侍衛等掊而縶之,於是有善撲營之設。該營專習摜交、射箭、扁馬馬等技藝,供皇帝遊玩宴樂時表演。兵衛即指京師及宮禁的警衛,也根據不同的任務及防衛的需要,分設前鋒、護軍、步兵等不同的營制。
『伍』 八旗涮肉在山東哪個城市有加盟店
在山東 沒有店 可以來北京考察 看看
『陸』 八旗貢栗沒有授權許可證可以退加盟費嗎
你好,八旗貢栗沒有授權許可證是可以要求其退還加盟費的,如果對方不給退加盟費,可以選擇向法院上述對方
『柒』 北京的八旗子弟是不是特別多
八旗後裔在北京和河北一代的確很多 所謂的八旗子弟並不一定是滿族 滿族是滿洲八旗此外還有漢軍八旗蒙古八旗 這些統稱八旗子弟 目前八旗子弟的後裔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東北三省內蒙古及廣州(乾隆以後派往廣州的駐防八旗最終都沒能返回家鄉目前他們在廣州約有10萬後裔少數老人還可以操一口京腔但大部分人已經只會講粵語不會說京腔了)
『捌』 旗人的駐京八旗
駐京八旗,也叫禁旅八旗或京旗。是清朝定鼎北京後拱衛京師的那部分八旗。駐京八旗的職責是拱衛京城,負責帝都的安全,故而又分別組建了各種軍事組織。其人員由各旗抽調組成。有如下一些組織:
侍衛處:是皇帝和皇宮的警衛部隊。清初挑選鑲黃、正黃、正白上三旗才藝出眾之子弟為侍衛。「用備隨侍宿衛,亦得選預環列」。「凡輪值殿庭,以領侍衛內大臣等總統之。其侍衛等更番輪值,凡六班、分兩翼。宿衛乾清門、右內門、神武門、寧壽門為內班。宿衛太和門為外班。行幸駐蹕宿衛亦如之」。(《光緒會典事例》卷1106)順治初年定,領侍衛內大臣6人,即上三旗每旗2人。內大臣6人,散秩大臣無定員。侍衛的人數規定為上三旗每旗20人,共60人為一等侍衛;每旗50人,共150人為二等侍衛;每旗90人,共270人為三等侍衛;每旗30人,共90人為藍翎侍衛。上三旗總共出侍衛570人。此外,還設有宗室侍衛。在侍衛之上又設侍衛班領12人、署班領24人、侍衛什長60人、宗室侍衛什長9人,均由上三旗等額出任。
驍騎營:驍騎營是八旗中的主力部隊,按旗各設之。驍騎營在京都擔負守衛城門之職。北京內城九門即安定門、得勝門、東直門、朝陽門、西直門、阜成門、崇文門、宣武門、正陽門,由滿洲八旗驍騎營守衛。除正陽門有八旗各派兵20人守衛外,其餘八門各有居門內的各旗派兵30名守衛。京師外七門,即東便門、西便門、廣渠門、廣寧門、左安門、右安門、永定門、,分別由漢軍八旗把守,每門有漢軍甲兵10人。
前鋒營:前鋒營為皇帝衛隊之一。由滿洲、蒙古兵之精銳組成。其前身是入關前的擺牙哨兵。入關後順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定為前鋒營。前鋒營的職責是皇帝「大閱則為首隊,介護軍以列陣,鹿角開則前進,返則分前鋒之半殿焉」,皇帝「巡幸則警蹕」。 前鋒營設前鋒參領8人、委署前鋒參領4人、前鋒侍衛8人、空銜花翎8人、前鋒校96人、空銜前鋒校8人、委補藍翎長8人。
護軍營:護軍營為守衛紫禁城的衛隊之一,由滿洲、蒙古八旗每佐領下選17名精銳者組成。設護軍統領8人、護軍參領滿洲80人、蒙古2人、護軍校滿洲681人、蒙古204人,分轄營眾。其職責為:「大閱則為首隊,夾前鋒以列陣,鹿角開則前進,返則分前鋒之半殿焉。常日令上三旗參領、副參領坐班於太和門。朝會則侍於陛前以管轄,不敬者執之。燕饗戒其執事,部燕則率以彈壓,午門頒賞亦如之。大祭祀,統領一人與於後管。皇帝宿齋宮,率其屬以環衛。駕出入則警蹕。巡幸則設管營大臣一統轄營眾。掌司門禁,率直班官兵以守衛宮闕。紫禁城內以上三旗官兵直焉,紫禁城外以下五旗官兵直焉」。(《光緒大清會典》卷87)
步軍營:步軍營由滿洲、蒙古每佐領下步軍領催2名、步軍18名,漢軍每佐領下步軍領催1人,步軍12人組成,步軍營共有兵21000餘人。按八旗方位駐防,負責城內社會治安,專司緝撲之事。
火器營:火器營也是京師衛隊之一,它建置較晚。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91年)有漢軍火器,康熙三十年始設八旗火器營。內火器營在城內,有槍炮二營。外火器營在城外藍靛廠後,專習鳥槍,亦操練馬步射及其它技藝。內營有鳥槍2516枝、炮甲鳥槍880枝,子母炮40門。外營有鳥槍2516枝。火器營設掌印總統大臣1人,執掌政令。內外火器營分設翼長1人、署翼長總營1人,營總1人鳥槍護軍參領4人,副鳥槍護軍參領8人、署鳥槍護軍參領16人。
鍵銳營: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三月大金川土司莎羅奔反叛,乾隆派張廣泗去雲南平叛。因作戰需要,命八旗前鋒護軍內選體壯勇猛者千人習練雲梯技藝。戰事結束以後,乾隆遂命雲梯兵別立為營,遂有健銳營之設。此為乾隆十四年之事。健銳營雲梯兵千人分為左右兩翼,各設翼領1人、前鋒校50人,統於掌印總統大臣。健銳營共有兵員3800名。健銳營的職責是「大閱則為翼隊,會外火器營以交衡。常日備靜宜園之守衛。巡幸則扈從」。(《光緒大清會典》)
神機營:神機營設置於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由親王、郡王內特簡一人為掌印總理大臣。神機營之兵選於八旗滿洲、蒙古、漢軍之前鋒營、護軍營、步軍營、火器營、健銳營、內務府、圓明園護軍營中的精銳者,是一支優中選優的最精銳的皇家衛隊。其職責是「皇帝大閱於南苑,則分布全隊以列陣,陣各備其式,分官兵以守衛。紫禁城內,則協同巡緝焉。三海牆外,則輪流值宿焉,皆日而代,閱十日而周」。
駐京八旗各營兵主要如上,此外,還有圓明園護軍營、內務府三旗、虎槍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