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鹵煮火燒多少錢一碗呀 誰能告訴我
北京南鑼鼓巷姚記炒肝的鹵煮火燒是15一碗,如果我沒記錯的話...
Ⅱ 吃一碗老北京鹵煮,這個看起來好吃,猜猜多少錢
沒有圖片?
老北京鹵煮正常價位20----25元,特色的價位30元左右。
Ⅲ 開個鹵煮火燒店需要多少本錢
開鹵煮火燒店首先要看你的店面選擇多大,每個地方的店面租金不一樣,還有就是人工成本,這些你都自己可以計算出來的,還有就是加盟費等一些其他費用。
Ⅳ 有誰知道北京鹵煮火燒多少錢一份
不同店價格不一樣,不過基本上是10元左右的菜底,火燒5毛或者1快1個。
Ⅳ 想問一下鹵煮火燒一碗的利潤有多少
一碗鹵煮火燒有多少的利潤呢?
不同的城市賣價也會有所不同:
一般北京城市賣價為:15元-30元左右;
一般二三線的城市賣價為:10元-18元;
利潤空間:小編根據自己多年的一些經驗總結出:一碗的鹵煮利潤空間一般是在50%-60%左右的;因不同的店經營方式以及賣價不同,利潤空間也會有一些差異出現;但總體的利潤空間在餐飲行業當中也是屬於不錯的。
Ⅵ 有誰知道豪記鹵煮現在有多少店,可以加盟嗎
熟食本身投資就不多。
主要設備:冰櫃,展示櫃,湯桶,等。
這些都不難,主要是口味。
具體的細節,你可以追問。
Ⅶ 老北京鹵煮火燒,那家味道正宗好吃。而且可以加盟或者傳授手藝和配方,要有店面的那種
老北京鹵煮火燒做法
主料
肥腸500g
豬肺500g
豆腐500g
火燒2個
輔料
桂皮
1塊
肉蔻
2個
花椒
5g
大料
5g
小茴香
5g
姜
20g
蔥
20g
料酒
20g
醬油
20g
黃醬
10g
鹽
20g
味精
20g
干辣椒
4個
醋
20g
香菜
10g
韭菜花
10g
豆腐乳
10g
蒜
10g
1.
食材
2.
豆腐切塊
3.
蔥姜
4.
高溫油炸 表面漸硬出鍋
5.
鍋內放油 放入桂皮 肉蔻 花椒大料小茴香小火慢炒
6.
再放薑片 蔥
7.
料酒
8.
醬油
9.
黃醬
10.
添加適量水
11.
干辣椒
12.
醋
13.
鹽 味精
14.
放入食材
15.
煮40分鍾
16.
撈出肥腸 肺 切小塊
17.
火燒切菱形塊
18.
把肥腸 肺 火燒 豆腐放在盆中
19.
加入韭菜花
20.
豆腐乳
21.
蒜泥
22.
香菜
23.
澆上辣椒油
Ⅷ 北京哪裡有吃鹵煮的,價格怎麼樣
北京小腸陳(鹵煮火燒)已經不再是原來的概念了。
小腸陳發端於宮延,傳承於民間,歷經百年。小腸陳飯庄,中華老字型大小,風味獨具,京味美餐。
清乾隆年間,京東陳兆恩取宮廷「蘇造肉」正宗烹飪之法,始創「鹵煮小腸」,後人稱其為「鹵煮火燒,」歷經陳世榮、陳玉田老先生繼承發展,小腸陳以用料精、味道醇、價適中、待客誠而風靡於街坊,名動於京城。
至第四代傳人、政協委員陳秀芳總經理,更將小腸陳烹制之道、經營之德發揚光大,不僅豐厚了小腸陳「誠信為本、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根據家傳創新出的獨家系列菜餚、名吃名菜列於中華菜譜,成為特色餐飲一道亮麗的風景。
小腸陳飯庄為連鎖特色餐館企業,主營北京風味菜、創新特色菜、家常菜及川、魯菜系。
特色、風味、家常菜蘊涵京都餐飲歷史文化;川菜、魯菜、京味菜堪稱醇厚、正宗;沙鍋、鹵煮系列菜真材實料,精心烹制;自創特色菜系頗合現代口味之風。
小腸陳飯庄獨家品牌菜鹵煮火燒(史稱鹵煮小腸):肥而不膩、肉爛不糟、火燒透而不粘,被評定為「中華名小吃」;招牌菜鹵煮什錦火鍋,秉承中醫豬心補氣安神、豬肝清肝明目、豬肚補虛健脾養胃的食補機理,匯集八品主料,佐以多味葯料鹵制,為四季補益臟腑之佳品,榮獲「中國名菜」美稱。
飯庄特色菜海參燒肚仁,以豬肚之珍肚仁和海參為主料。中醫葯膳記載,海參有清熱之功效,肚仁有調理脾胃之功能,菜品香嫩松軟,實為中老年補益保健之精品。
芝麻豬肝為飯庄創新菜餚,豬肝乃養肝明目之佳品,配以芝麻炸炸制,色澤金黃,香松適口,頭昏眼花者常食此菜,可健體強身。
小棗扒芋頭是飯莊主打菜,紅棗補中益氣,養心安神,芋頭可養生強體,此菜香甜綿軟,老少皆宜,特別受到中老年和女士青睞。
此外,飯庄創新、主打菜,椒鹽腰花、白辣椒風味雞、脆皮大腸、大蒜燴肚仁、魚香鴨方等菜品均烹制精細、風味正宗、品質上乘。
小腸陳飯庄為歷年「雙信」單位、「綠色餐飲」企業,市「誠信」公示單位。蒞臨小腸陳飯庄各分店,店堂典雅、價位工薪、豐儉由已,盡可品特色佳餚美味;飯庄以對顧客誠信為本,文明、禮貌、熱情、周到的服務笑迎四方賓朋。
分店地址:
朝陽分店:朝陽區外館斜街甲45號
方庄分店:豐台區方庄芳群園三區11號樓
崇文分店:崇文區永外西革新里110號
大興分店:大興區舊宮鎮宣頤家園
宣武分店:宣武區南橫東街128號
Ⅸ 北京鹵煮火燒加盟店在其他城市怎麼樣
鹵煮火燒是老北京純粹的東西,土生土長,比京劇還要純粹。最初的鹵煮出自於宮廷的「蘇造肉。」據說光緒年間因為用五花肉煮制的蘇造肉價格昂貴,所以人們就用豬頭肉和豬下水代替,經過民間烹飪高手的傳播,久而久之,造就了鹵煮火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