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傷心涼粉加盟店
我不了解你那 大多加盟店都是派師傅過來的
Ⅱ 客家傷心涼粉騰空出世 幾度震撼美食界
涼粉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歡的食品,全國各地都有以涼粉製作的美食,四川的涼粉更是大名鼎鼎,是四川的名小吃,有名氣很大的川北涼粉,更有洛帶客家傷心涼粉。 客家「傷心涼粉」的口感:一是純豌豆粉柔嫩而化渣,有一道清香的豌豆味;二是調制的天然佐料口感特別,吃到嘴裡,海椒(客家人叫它芥椒)辣得嘴巴翹、花椒麻得舌尖木,頭頂冒煙,額頭出汗,清鼻子長流,眼淚花直滾,叫你吃得好「傷心」。 傷心涼粉,剛剛端上來就聞到一股撲鼻的辣椒香味,它的辣還沒有刺激你的味覺之前,就先聲奪人,觸動了你的嗅覺。一口下去,和成都傳統的涼粉還是有些不同, 它的辣味直撲嗓子眼,眼睛一下子有潮乎乎的感覺。傷心涼粉加盟,名符其實。遠離故鄉的人吃到這個味道,內外交攻,百感交集,不流淚才怪呢。 在四川,涼粉有黃涼粉、白涼粉等很多種類,黃涼粉就是對以豌豆為材料製作的米涼粉的稱呼,因為色澤金黃所以叫黃涼粉,而白涼粉就是以綠豆粉為材料製成的涼粉,潔白晶瑩,所以叫白涼粉,其他還有米涼粉(常做煮涼粉)、蕎麥涼粉(黑涼粉)、紅薯涼粉、粉皮等等。 傷心涼粉讓客人吃的涕淚交流,吃完又麻又辣的涼粉,再來一碗冰甜的涼糕,流淚的辣就立馬被止住了。現在,傷心涼粉店不僅有涼粉、冰粉,還有涼糕、涼蝦 等多種小吃。因為慕名前來品嘗的人多,每到就餐高峰期,取餐口前就有不少人拿著圓圓的簸箕等待,也成了店內一道特別的風景。 百年以來,「四川成都客家傷心涼粉的做法」以其獨特的風味,不但成為了周禮及其附近人民喜愛的席上佳餚,而且成為當地人們走親串友必備的美味小吃,每逢佳節,必有從飛機上帶往國內外各地的事例。
Ⅲ 成都洛帶傷心涼粉現在一共有幾家加盟店
有加盟店 雖然是地方小吃分店有的
Ⅳ 傷心涼粉加盟電話
在香港電影《食神》中,周星馳扮演的食神在廚藝大賽中以一道「黯然銷魂飯」博得評委淚如雨下,連連叫好———其實,催人淚下的是菜里放的洋蔥。如今,這樣的創意在成都也有了現實版———暑襪南街一家名為「客家傷心粉」的涼粉小店,開業以來不僅以其獨特爽口的味道賺取了無數食客的歡心,吃得涕淚交流卻又不忍罷手,老闆自然也賺了個盆滿缽滿。
「傷心」涼粉四處傷心
「客家傷心粉」的店堂不過30平方米。一塊實木店招、一個全開放的廚房、5個員工、6張實木桌,讓整個小店看上去清爽、素雅。店主賣的東西樣樣都有一個有趣的名字:傷心涼粉、開心冰粉、媽媽涼面、阿婆涼糕,另外搭賣八寶粥。通通論碗、每碗兩元。
春夏秋冬,從早到晚,小店的客人總是絡繹不絕,在中午和下午就餐高峰時間更是排起長隊。每個客人通常都要吃兩碗以上,先來碗辣涼粉,再來碗甜涼糕或八寶粥,甜咸搭配。古怪的店名常常引起客人的好奇,不得不駐足打探。每到這時,店員會自豪地告訴你:傷心涼粉,做得傷心、等得傷心、辣得傷心、想得傷心!
思鄉心情釀出「名牌」
然而,對於老闆楊先生來說,「傷心涼粉」所包含的意思遠不止於做個噱頭賣賣而已。昨日,在洛帶鎮的廣東會館里,客家後裔楊先生向記者透露了「傷心涼粉」的來由。原來,客家人是一支發源於中原,系漢民族支系的東方遊民,經過了幾百年背境離鄉、流離失所的滄桑生活。他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辛苦了一天的人們圖的就是圍在一起「折飯」(客家語「吃飯」),其中有道菜就是那催人淚下的涼粉,每每這時,吃飯人會因思念遠方的親人而涕淚俱下,這就是「傷心涼粉」的出處。
紅油咸醬獨具匠心
大街小巷的尋常涼粉,難道僅僅因為打上「傷心」二字就備受青睞?NO!楊先生道出了他的兩項獨門秘笈———紅油和咸醬。
「傷心涼粉」的原料主要是紅薯粉和豌豆粉,用老牛石磨推出來,香味濃郁,柔嫩化渣。小小一碗「傷心涼粉」,要放13種佐料才上桌,且熱涼粉和冷涼粉的佐料不同,13道佐料哪些先放、哪些後放也有講究。
「傷心涼粉」不用醬油和醋。楊先生指著一盆黑褐色的像糨糊一樣的東西告訴記者,這個就是調味的咸醬,是用祖傳秘方調制出來的。其次是紅油,經過了特殊的製作工藝,味道獨特。紅紅的鮮海椒末(客家人稱芥椒)最後壓陣,雖然海椒辣得你跳腳,花椒麻得你冒煙,食客的吃相也好看得很———故謂吃得「傷心」、爽得開心、回頭放心。
涼粉熱賣洛帶開心
1999年,洛帶鎮的旅遊開發日漸火熱。楊先生發現洛帶那麼多的旅遊資源竟沒有叫得響的小吃。「涼粉全國都有,誰都可以接受,群眾基礎好。投資也不大。」就這樣,他在廣東會館里開始擺攤賣涼粉,並利用客家文化將其命名為「傷心涼粉」。
開始生意並不好,味道和一般的涼粉也大同小異。執著的楊先生用3年的時間幾乎走遍中國所有賣涼粉出名的地方:三下重慶、輾轉陝西、雲南、貴州以及江浙。經過不斷的摸索和試驗,2002年,「傷心涼粉」初具雛形。食客漸多,名氣漸響,路攤變成店鋪。2003年下半年,頗有經商頭腦的楊先生將「客家傷心粉」系列進行了商標注冊。「傷心涼粉」慢慢為他帶來了財富。
「涼粉心經」顧客至上
成都暑襪南街的「傷心涼粉」是楊老闆的第一家連鎖店。開業一年多來,平均每天能賣出500至1000碗,最多的一天曾賣了1500多碗。2005年底的最後3個月,小店的銷售額就有18萬元。
楊先生認為,麥當勞、肯德基憑一個麵包就走遍天下,中國的涼粉為啥不能走向世界?目前,除了洛帶的總店、成都和新津的連鎖店,「傷心涼粉」已經開到了吉林長春和河南許昌。談起他的「涼粉心經」,楊先生就是三句話:重口味、講品質;重衛生、講環境;重文化、講禮貌。
投資參考
加盟費:3萬元
管理費:1萬元
人員工資:500元—1000元
店面租賃:視地段數千至上萬不等
開店總投資:10萬元—15萬元。
利潤:以每天賣500碗計算,每月營業額為3萬元。除去1.5萬元的成本,每月利潤約1.5萬元。一年可收回成本。
參考資料:http://www.cooksky.net/xiangmu/20070213/74.html
Ⅳ 請問成都現在有一個知名小吃叫傷心涼粉,是屬於加盟方式嗎並且在全國各地哪些省份有他的加盟店
估計不是
Ⅵ 誰知道成都的傷心涼粉說一下吧
在香港電影《食神》中,周星馳扮演的食神在廚藝大賽中以一道「黯然銷魂飯」博得評委淚如雨下,連連叫好———其實,催人淚下的是菜里放的洋蔥。如今,這樣的創意在成都也有了現實版———暑襪南街一家名為「客家傷心粉」的涼粉小店,開業以來不僅以其獨特爽口的味道賺取了無數食客的歡心,吃得涕淚交流卻又不忍罷手,老闆自然也賺了個盆滿缽滿。
「傷心」涼粉四處傷心
「客家傷心粉」的店堂不過30平方米。一塊實木店招、一個全開放的廚房、5個員工、6張實木桌,讓整個小店看上去清爽、素雅。店主賣的東西樣樣都有一個有趣的名字:傷心涼粉、開心冰粉、媽媽涼面、阿婆涼糕,另外搭賣八寶粥。通通論碗、每碗兩元。
春夏秋冬,從早到晚,小店的客人總是絡繹不絕,在中午和下午就餐高峰時間更是排起長隊。每個客人通常都要吃兩碗以上,先來碗辣涼粉,再來碗甜涼糕或八寶粥,甜咸搭配。古怪的店名常常引起客人的好奇,不得不駐足打探。每到這時,店員會自豪地告訴你:傷心涼粉,做得傷心、等得傷心、辣得傷心、想得傷心!
思鄉心情釀出「名牌」
然而,對於老闆楊先生來說,「傷心涼粉」所包含的意思遠不止於做個噱頭賣賣而已。昨日,在洛帶鎮的廣東會館里,客家後裔楊先生向記者透露了「傷心涼粉」的來由。原來,客家人是一支發源於中原,系漢民族支系的東方遊民,經過了幾百年背境離鄉、流離失所的滄桑生活。他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辛苦了一天的人們圖的就是圍在一起「折飯」(客家語「吃飯」),其中有道菜就是那催人淚下的涼粉,每每這時,吃飯人會因思念遠方的親人而涕淚俱下,這就是「傷心涼粉」的出處。
紅油咸醬獨具匠心
大街小巷的尋常涼粉,難道僅僅因為打上「傷心」二字就備受青睞?NO!楊先生道出了他的兩項獨門秘笈———紅油和咸醬。
「傷心涼粉」的原料主要是紅薯粉和豌豆粉,用老牛石磨推出來,香味濃郁,柔嫩化渣。小小一碗「傷心涼粉」,要放13種佐料才上桌,且熱涼粉和冷涼粉的佐料不同,13道佐料哪些先放、哪些後放也有講究。
「傷心涼粉」不用醬油和醋。楊先生指著一盆黑褐色的像糨糊一樣的東西告訴記者,這個就是調味的咸醬,是用祖傳秘方調制出來的。其次是紅油,經過了特殊的製作工藝,味道獨特。紅紅的鮮海椒末(客家人稱芥椒)最後壓陣,雖然海椒辣得你跳腳,花椒麻得你冒煙,食客的吃相也好看得很———故謂吃得「傷心」、爽得開心、回頭放心。
涼粉熱賣洛帶開心
1999年,洛帶鎮的旅遊開發日漸火熱。楊先生發現洛帶那麼多的旅遊資源竟沒有叫得響的小吃。「涼粉全國都有,誰都可以接受,群眾基礎好。投資也不大。」就這樣,他在廣東會館里開始擺攤賣涼粉,並利用客家文化將其命名為「傷心涼粉」。
開始生意並不好,味道和一般的涼粉也大同小異。執著的楊先生用3年的時間幾乎走遍中國所有賣涼粉出名的地方:三下重慶、輾轉陝西、雲南、貴州以及江浙。經過不斷的摸索和試驗,2002年,「傷心涼粉」初具雛形。食客漸多,名氣漸響,路攤變成店鋪。2003年下半年,頗有經商頭腦的楊先生將「客家傷心粉」系列進行了商標注冊。「傷心涼粉」慢慢為他帶來了財富。
「涼粉心經」顧客至上
成都暑襪南街的「傷心涼粉」是楊老闆的第一家連鎖店。開業一年多來,平均每天能賣出500至1000碗,最多的一天曾賣了1500多碗。2005年底的最後3個月,小店的銷售額就有18萬元。
楊先生認為,麥當勞、肯德基憑一個麵包就走遍天下,中國的涼粉為啥不能走向世界?目前,除了洛帶的總店、成都和新津的連鎖店,「傷心涼粉」已經開到了吉林長春和河南許昌。談起他的「涼粉心經」,楊先生就是三句話:重口味、講品質;重衛生、講環境;重文化、講禮貌。
投資參考
加盟費:3萬元
管理費:1萬元
人員工資:500元—1000元
店面租賃:視地段數千至上萬不等
開店總投資:10萬元—15萬元。
利潤:以每天賣500碗計算,每月營業額為3萬元。除去1.5萬元的成本,每月利潤約1.5萬元。一年可收回成本。
Ⅶ 怎樣加盟傷心涼粉的店啊,很急!
可以去聯系專業人士啊!
你重哪知道可以加盟
就從哪開始打聽起
Ⅷ 傷心涼粉加盟店為什麼生意這么好
哪裡的店子,好吃嗎
Ⅸ 請問哪裡可以加盟傷心粉
在香港電影《食神》中,周星馳扮演的食神在廚藝大賽中以一道「黯然銷魂飯」博得評委淚如雨下,連連叫好———其實,催人淚下的是菜里放的洋蔥。如今,這樣的創意在成都也有了現實版———暑襪南街一家名為「客家傷心粉」的涼粉小店,開業以來不僅以其獨特爽口的味道賺取了無數食客的歡心,吃得涕淚交流卻又不忍罷手,老闆自然也賺了個盆滿缽滿。
「傷心」涼粉四處傷心
「客家傷心粉」的店堂不過30平方米。一塊實木店招、一個全開放的廚房、5個員工、6張實木桌,讓整個小店看上去清爽、素雅。店主賣的東西樣樣都有一個有趣的名字:傷心涼粉、開心冰粉、媽媽涼面、阿婆涼糕,另外搭賣八寶粥。通通論碗、每碗兩元。
春夏秋冬,從早到晚,小店的客人總是絡繹不絕,在中午和下午就餐高峰時間更是排起長隊。每個客人通常都要吃兩碗以上,先來碗辣涼粉,再來碗甜涼糕或八寶粥,甜咸搭配。古怪的店名常常引起客人的好奇,不得不駐足打探。每到這時,店員會自豪地告訴你:傷心涼粉,做得傷心、等得傷心、辣得傷心、想得傷心!
思鄉心情釀出「名牌」
然而,對於老闆楊先生來說,「傷心涼粉」所包含的意思遠不止於做個噱頭賣賣而已。昨日,在洛帶鎮的廣東會館里,客家後裔楊先生向記者透露了「傷心涼粉」的來由。原來,客家人是一支發源於中原,系漢民族支系的東方遊民,經過了幾百年背境離鄉、流離失所的滄桑生活。他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辛苦了一天的人們圖的就是圍在一起「折飯」(客家語「吃飯」),其中有道菜就是那催人淚下的涼粉,每每這時,吃飯人會因思念遠方的親人而涕淚俱下,這就是「傷心涼粉」的出處。
紅油咸醬獨具匠心
大街小巷的尋常涼粉,難道僅僅因為打上「傷心」二字就備受青睞?NO!楊先生道出了他的兩項獨門秘笈———紅油和咸醬。
「傷心涼粉」的原料主要是紅薯粉和豌豆粉,用老牛石磨推出來,香味濃郁,柔嫩化渣。小小一碗「傷心涼粉」,要放13種佐料才上桌,且熱涼粉和冷涼粉的佐料不同,13道佐料哪些先放、哪些後放也有講究。
「傷心涼粉」不用醬油和醋。楊先生指著一盆黑褐色的像糨糊一樣的東西告訴記者,這個就是調味的咸醬,是用祖傳秘方調制出來的。其次是紅油,經過了特殊的製作工藝,味道獨特。紅紅的鮮海椒末(客家人稱芥椒)最後壓陣,雖然海椒辣得你跳腳,花椒麻得你冒煙,食客的吃相也好看得很———故謂吃得「傷心」、爽得開心、回頭放心。
涼粉熱賣洛帶開心
1999年,洛帶鎮的旅遊開發日漸火熱。楊先生發現洛帶那麼多的旅遊資源竟沒有叫得響的小吃。「涼粉全國都有,誰都可以接受,群眾基礎好。投資也不大。」就這樣,他在廣東會館里開始擺攤賣涼粉,並利用客家文化將其命名為「傷心涼粉」。
開始生意並不好,味道和一般的涼粉也大同小異。執著的楊先生用3年的時間幾乎走遍中國所有賣涼粉出名的地方:三下重慶、輾轉陝西、雲南、貴州以及江浙。經過不斷的摸索和試驗,2002年,「傷心涼粉」初具雛形。食客漸多,名氣漸響,路攤變成店鋪。2003年下半年,頗有經商頭腦的楊先生將「客家傷心粉」系列進行了商標注冊。「傷心涼粉」慢慢為他帶來了財富。
「涼粉心經」顧客至上
成都暑襪南街的「傷心涼粉」是楊老闆的第一家連鎖店。開業一年多來,平均每天能賣出500至1000碗,最多的一天曾賣了1500多碗。2005年底的最後3個月,小店的銷售額就有18萬元。
楊先生認為,麥當勞、肯德基憑一個麵包就走遍天下,中國的涼粉為啥不能走向世界?目前,除了洛帶的總店、成都和新津的連鎖店,「傷心涼粉」已經開到了吉林長春和河南許昌。談起他的「涼粉心經」,楊先生就是三句話:重口味、講品質;重衛生、講環境;重文化、講禮貌。
投資參考
加盟費:3萬元
管理費:1萬元
人員工資:500元—1000元
店面租賃:視地段數千至上萬不等
開店總投資:10萬元—15萬元。
利潤:以每天賣500碗計算,每月營業額為3萬元。除去1.5萬元的成本,每月利潤約1.5萬元。一年可收回成本。
Ⅹ 黃媽傷心涼粉加盟賺錢嗎
你好,想要開一家餐飲店是能夠賺錢的,顯然與選擇的餐飲項目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在林林總總的餐飲項目中,建議選擇一個有特色的餐飲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