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武漢有什麼景點
武漢東湖
武漢東湖風景名勝區位於武漢市城區的內環與中環之間,景區面積81.68平方公里,其中湖面面積33平方公里,不僅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還是毛澤東同志在解放後除中南海外居住時間最長的地方。東湖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區,每年接待中外遊客200萬人次,1999年還被國家授予「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2000年成為國家首批AAAA級旅遊景區,2002年又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東湖主要游覽點為寓言園,音樂噴泉,行吟閣,長天樓,九女墩,湖光閣,磨山新景區,武漢植物園,湖北省博物館,湖北省藝術館等。周邊的著名大學有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華中師范大學,這些學校風景優美。著名的寺廟有古卓刀泉寺。
寓言園是全國第一座以中國古代寓言故事為題材的雕塑園,位於東湖聽濤區的南端,佔地4.4公頃,已建成「狐假虎威」,「愚公移山」,「自相矛盾」等十一組寓言雕塑。 行吟閣位於東湖西北岸中部的小島上,1955年修建,它四面環水,由荷風、落羽兩橋與陸路相連。閣名出自《楚辭.漁父》:「屈原既放,游於江潭,竹吟澤畔」。閣系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高22.5米,平面呈正方形,三層四角攢尖頂,古色古香。行吟閣雄健俏麗,頗富民族風韻。閣前立屈原全身塑像,像高3.6米,基座高3.2米,造型端莊凝重,屈原翹首向天,款款欲步。
長天樓,是一所具有民族特色的宮殿式建築,1956年修建,為磚木水泥結構,翠瓦飛檐,分上下兩層,面闊七間,進深兩間。全樓可容納千人同時就餐品茗,遊人憑窗遠眺,碧波萬頃,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之感。
九女墩,位於東湖西北小山丘上,相傳太平天國佔領武昌時不少婦女參軍,後清軍攻陷城池大肆屠殺,有女兵九人,壯烈犧牲。鄉人仰慕她們的英烈,將其遺骨合葬於此,因避清廷迫害,故不稱墳而稱墩。1956年,湖北省將此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湖光閣建於湖心小島上,由十里長堤與陸地相連,原名「中正亭」,1931年為紀念蔣介石五十壽辰而 建,後改稱「湖光閣」。閣為三層六面,飛檐綠瓦,登閣四顧,遊船輕移,景象萬千。霧日,水天一色,湖光高閣,似蓬萊仙境,無不令人嚮往。
磨山位於東湖東岸,三面環水,六峰相連,山水相依,素有「十里長湖,八里磨山」之稱。山北有以楚文化為內涵的楚文化游鑒區;山南有以湖水地區植物為主的十三個植物專類園;西部山頭有紀念朱德為東湖題詞的朱碑亭。磨山景區從北開始,依次建有楚天極目、天台晨曦、常春花苑、朱碑聳萃等四景。是武漢市民假日休閑的好去處
東湖湖山秀美、岸線曲折,島渚星羅,磨山、楓多山、吹笛山,共34座山峰緊緊環繞東湖碧水。據統計,這里有雪松、水杉、樟樹共396種、300餘萬株,被人們稱為綠色寶庫,這里更是鮮花的海洋,奇花異卉比比皆是,一年四季香飄不斷,最具東湖特色的花卉有梅花、荷花、桂花等十幾種,其中梅花建有專門觀賞園林,面積800餘畝,園內培育種植了301個品種的近萬株梅樹,是中國第一大梅園。世界梅花品種進行了3次登錄,共登錄200個品種,其中東湖梅園就佔了142個。東湖在梅花、荷花的品種、科研成果、觀賞價值都居全國領先地位,故中國花卉協會將「中國梅花研究中心」與「中國荷花研究中心」都設在東湖。東湖還建有世界三大櫻花園之一的東湖櫻花園,全國第一座寓言雕塑園,以及鳥類的樂園——鳥語林等多種景園100多處。
東湖一年四季風情萬種,優美的自然風光使其春來山明水秀、鳥語花香;夏來萬人湖濱戲水,南國海濱風光;秋來楓葉滿山紅遍,桂花十里飄香;冬來萬千候鳥,滿湖覓食歡唱。
近年,東湖又新建成了楚風園、疑海沙灘浴場、親水平台、東湖新三景、劉備郊天壇等多處新景觀,其中疑海沙灘浴場為全國最大的內陸海沙泳場。還改善了風景區的配套基礎設施、服務設施和娛樂設施,構成了景區內游、行、吃、住、娛、購一條龍的完善體系,在發展大東湖景區的同時,形成了有區域特色的聽濤水上娛樂游覽區、磨山楚文化游覽區、落雁生態休閑游覽區,以及環東湖文化景觀群等。
1982年,東湖以武漢東湖風景名勝區的名義,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
木蘭山
木蘭山位於武漢市北部,距武漢港50公里,海拔582.1米,她東擁木蘭湖、南瞰木蘭川、西挽灄水河、北枕大別山,國土面積78平方公里,是木蘭生態旅遊區的龍頭。
木蘭山因木蘭將軍而得名,是木蘭將軍的故里。據史料記載,木蘭山始稱於南齊永明三年(即公元485年),歷代的騷人墨客慕名而來,留下了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唐代大詩人杜牧曾登臨木蘭山,拜謁木蘭廟,寫下了《題木蘭廟》等傳世佳作:"彎弓征戰作男兒,夢里曾經與畫眉,幾度思歸還把酒,拂雲堆上祝明妃。"木蘭山又是著名的革命搖籃,"黃麻起義"後,李先念、徐向前、吳光浩等率部轉戰木蘭山,革命隊伍才不斷發展壯大。木蘭山也是千年香火聖地,其宗教活動始於隋唐、盛於明清,佛道兩教共處一山,每年海內外香客遊人絡繹不絕。已被列為國家重要景點之一,進入全國假日旅遊信息預報系統。
山中原有七宮八觀三十六殿,總建築面積達三萬余平方米,為湖北道教名山之一,後因年久失修大部分建築先後被廢。現存主要建築有一天門、雷祖殿、講經堂、南天門、木蘭寨、二天門、木蘭將軍坊、木蘭殿、斗姆宮、報恩殿、帝王宮、三清殿、三天門、金殿、玉皇閣等;木蘭殿內供奉木蘭將軍塑像,金殿內祀披發跣足的真武大帝銅鑄鎏金造像,像高 1.8 米,金童玉女與水火二將列侍左右,其像亦為銅鑄鎏金。古今名勝有鷹 嘴石、烏龍泉、千險峰、捨身崖等。
這里的山、水、花、木、宮、殿、閣,幾乎都和千古流芳的木蘭將軍息息相關。山上那古樸別致的建築,千姿百態的石林,奼紫嫣紅的奇花,幽深靜謐的別墅,風光旖旎,美不勝收。
木蘭山海拔約六百米,是大別山脈南麓的高峰之一。山勢峭拔嵯峨,翠峰壁立。北山突兀向天,南山迤邐渾圓,中間一塊山腰盆地。遠遠望去猶如一頭仰天長嘯的巨獅,在它騰空飛躍之時,猛地一抖神威,似乎一躍之間,就要飛上九天。據史書記載:木蘭山古稱建明山,因狀如吼獅,故又名青獅嶺。後來坡坡嶺嶺長遍木蘭樹,所以更名木蘭山。據說,古時有位姓朱名異,字壽甫,號天祿的千總,家住在山北十餘里的雙龍鎮,因年逾半百無後,常登山求嗣,歸而生一女,取名為木蘭,據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一五五)、清同治十年(公元一八七一年)的《黃陂縣志》記載:「木蘭將軍,黃郡西陵(今黃陂)人也。姓朱,父壽甫,母趙氏……兒時狀貌端凝,不雅修飾……會突厥入侵,軍書疊至。壽甫苦於羸弱不堪遠征,日夕憂慮。木蘭……乃市鞍馬,易戎服,為男子妝,代父從征。」一十二載,立功異域」朝廷封她為將軍。木蘭不受朝祿,乞歸故里,終年九十,葬於木蘭山的將軍廟下。《黃陂府志》、《湖北通志》、《萍蹤識小》、《名勝志》均有類似記載。鄉人為了紀念這位巾幗英雄,在暮前豎立「木蘭將軍之暮」的巨碑,並於明萬曆三十七年(一六0九年)在山上建立了木蘭殿、木蘭將軍坊。從此木蘭山名聲大震。正如明代詩人徐承頤所寫:「未有木蘭先有山,山名偏借木蘭補;木蘭與山名俱在,山並木蘭爭萬古。」
歷代文人墨客,尋幽探勝,絡繹不絕。唐武宗會昌二年(公元八四二年)唐代大詩人杜牧游覽木蘭山時,曾寫下《題木蘭廟》,詩雲:「彎弓征戰作男女,夢里曾經與畫眉;幾度思歸還把酒,拂雲堆上祝明妃。」體現人民對木蘭將軍的景仰和懷念。
木蘭殿始建於唐代,重建於明代,殿里的三尊大的塑像代表木蘭的三個階段,這是她當將軍時的形象,這是她從軍前的形象,這是她從軍時的形象。
相傳木蘭18歲那年,羌胡侵犯邊關,木蘭父親連接12道兵書,但老將軍年老體弱,木蘭削發女扮男裝。12年後,木蘭已是一個赫赫有名的將軍了,唐太宗要封他為昭烈將軍,木蘭請求回到父母身邊,盡女兒的孝心,遠近的鄉親們為木蘭的事跡所感動,在木蘭山刻了木蘭將軍坊。
木蘭山的石雕都採用了本地的石料綠簾石鐫刻而成。「唐木蘭將軍坊」高5米、寬9米,下刻二龍戲珠的浮雕,雙鳳在上,雙龍在下真是寓意很深的佳作,也是尊重女子氣節的真實寫照。
坐落在海拔520米的千尺峰上的玉皇閣,始建於唐代,閣高10米,相傳是木蘭將軍凱旋歸朝後,朝廷賜冠的地方,整個建築沒用片瓦寸木,都用大小石塊交錯干徹而成。
棋盤石狀太極,凌空聳立在峭壁之顛,傳說木蘭將軍解甲歸鄉後,時常到這塊巨石上同道人下棋。
木蘭山系大別山南麓的高峰之一。因山中多長木蘭樹,故名木蘭山。又因「木蘭將軍」的傳說,使山蒙上神秘色彩。山上現存「木蘭將軍之墓」碑。木蘭山以其山勢嵯峨、群峰攢族、雲霧繚繞、古木參天為遊客稱道。
明朝詩人朱臣頤寫了一道題為《木蘭山》的詩:「未有木蘭先有山,山名偏借木蘭補。木蘭與山名俱在,山並木蘭爭萬古。」明代詩人屠達曾說:「木蘭為西陵最勝,蓋三楚之極觀。」
木蘭山道教叢林位於武漢市區東北郊58公里處,山熱峭拔,奇石嶙剛,松柏疊翠,寺廟林立,是歷代佛教、道教薈萃之勝地。整個風景區分為古寨區、石景區、花苑區、山莊區四區。
木蘭山廟宇,始於隋,興於唐,盛於明,先後曾出現過七宮八觀三十六殿、古佛千餘尊的壯觀場景。木蘭山宗教建築的特點是:一是「佛中有道,道中有佛」,把佛教與道教建築融為一體;二是寺廟建築注重結構,用石塊交錯嵌壓而成,不用泥漿,即干砌石牆。
古寨區:蜿蜒起伏於主峰祈嗣頂,海拔582米處,全長5華里。始建於南宋開元年(1259年),最早為烽火台,清咸豐三年(1853年)為防太平軍加修炮樓,是一座名副其實用於軍事防禦性古寨。其後,隨著宗教活動盛行,寺廟逐年興建,形成不少有神奇色彩的景點建築。古寨區內有一天門、南天門、木蘭坊、二天門、三天門、金頂坊、玉皇坊、玉皇洞、靈霄街、獅鼻洞等主要景點。
石景區:此山奇石頗多,形態各異,加上民間古老的傳說,身在其中頗有形神兼備的韻味。整個石景區,通過步行1090個石階與各個石態各異的景觀相串連,令遊人一面登石梯,一面觀賞鎧甲面、人面石、鳳冠石、金蟾石、棋盤石、穿箭石、大佛石、白雲洞、太子洞等景點。
花苑區:有古好漢坡、水晶宮、九碑石、打兒窩、三眼井、下馬石等景點。
山莊區:有滴水崖、龍頭石、蟠龍竹與卧虎石、雙龍亭、劍壁石等景點,有近20處避暑山莊
歸元寺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漢陽城內翠微路。是武漢佛教四大叢林之一。
創建於清順治十五年(1658),歸元寺之名取佛經「歸元性不二,方便有多門」之語意。佔地4.67公頃,有殿舍200餘間。1922年建的新閣是歸元寺的一大寶藏,初藏經外,還有佛像、法物、石雕、木刻、書畫碑貼及外國友人贈品。又兩件令人驚嘆的珍品:一是在長寬不過6寸的紙面寫著由5424個字組成的「佛」字,寫著全部<<金剛經>>和<<心經>>原文;二是血書<<華嚴經>>和<<法華經>>。建築布局分為中院、南院、北院三組。中院有放生池。池兩側為鍾鼓樓,正中為韋馱殿,再進是大雄寶殿。其南北兩廂為客堂和齋堂,其後為禪堂。南院羅漢堂供奉有500尊以脫塑工藝製作的羅漢塑像,形態各異,栩栩如生,是我國傳統塑像藝術中的上品。北院有藏經閣、大士閣、翠微井等建築。藏經閣一層為陳列室,陳列有北魏石刻、唐代觀音及歷代雕塑的其他佛像,以及各種珍貴法器、字畫等;二層收藏佛教經典7000多卷,其中有印度、緬甸、泰國、斯里蘭卡等國刻印的經卷和貝葉經。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開展宗教活動的重點寺廟。現任住持是隆印法師。
歸元寺以建築完美、雕塑絕妙、珍藏豐富而聲震佛門,港澳同胞、海外僑胞以及許多外國遊客包括各國政要如柬埔寨西哈努克國王、美國國務卿基辛格、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等都曾先後來此觀賞,並分別向該寺贈送禮品。
歸元寺位於武漢市內,是清順治十五年(1658)浙江僧人白光、主峰來此創建的。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地全國重點佛教寺院。現為湖北省佛教協會和武漢市佛教協會的所在地。這里古樹參天,花木繁茂,泉清水綠,曲徑通幽,是「漢西一境」,取「歸元性不二,方便有多門」的佛偈而命名。
歸元寺由北院、中院和南院三個各具特色的庭院組成,擁有藏經閣、大雄寶殿、羅漢堂三組主要建築,佔地面積17500多平方米。北院的主要建築是藏經樓,是一座兩側五開間的樓閣式建築,高約25米,頂為大脊,魚角搬爪,飛栱飛檐,古樸玲瓏;當面為四柱通天,雙鳳朝陽,五龍戲珠。整個建築精巧壯觀,金碧輝煌。這里藏有許多佛教文物,除藏經外,還有佛像、法物、石雕、書畫碑帖及外文典籍,是國內收藏佛像較多的一個佛寺。1935年太虛法師出訪緬甸時,仰光的佛教徒贈他一尊1噸多重的玉石雕成的釋迦牟尼佛像,就供奉在這里。這種佛像在我國只有三尊,其他二尊分別列供於北京和上海。藏經閣里收藏的佛經有:清代《龍藏》一部,宋代影印本《磧砂藏》一部,清末民初上海印《頻伽藏》一部。另外還有兩件珍品:一是清光緒元年(1875),湖南衡山69歲老人李舜千書寫的「佛」字。「佛」字是在長寬不超過6寸的紙上,由《金剛經》和《心經》原文共5424個字組成。每個字只有芝麻大,肉眼分辨不清。用30倍放大鏡看,筆力挺秀,是書法珍品。另一件是武昌僧人妙榮和尚刺血調和金粉抄成的《華嚴經》和《法華經》,字體娟秀,堪稱精品。
南院的主體建築是羅漢堂,始建於清道光年間,咸豐二年(1852)毀於兵災,光緒二十一年(1895)重建,1902年完成,至今有二百年歷史。民間有句諺語:上有寶光(成都),下有西園(蘇州),北有碧雲(北京),中有歸元(武漢)。是說這四個寺院的五百羅漢堂是最具代表性的,是佛教塑像的精華。中國漢地佛教供奉五百羅漢是從五代時開始的。當時,吳越王錢氏在天台山方廣寺造五百銅羅漢。五百羅漢的名號,最早見於五代的《復齋碑錄》,惜今已不存。另有南宋紹興四年(1134),高道素所錄《江陰軍乾明院羅漢尊號碑》,將五百羅漢一一起名造姓。歸元寺的羅漢堂布局成「田」字型。四個小天井給龐大深邃的殿堂提供了良好的通風和採光條件。羅漢依「田」字排列,殿堂里盡管安放了五百多尊塑像,卻沒有擁擠之感。這種建築格局既巧妙又合理。這里的五百羅漢是湖北黃陂縣王代父子用九年時間塑成的。黃陂至今是湖北的雕塑之鄉,有悠久的泥塑傳統,技藝嫻熟,藝人輩出。據《歸元叢林羅漢碑記》,歸元寺的五百羅漢,是以南嶽衡山祝聖寺的五百羅漢石刻拓本為依據,進行加工提煉,創造而成的。工藝上採用「脫胎漆塑」,又稱「金身托沙塑像」。先用泥胎塑成模型,然後用葛布生漆逐漸沾巾套塑,稱為漆布空塑,最後飾以金粉。它的特點是抗潮濕,防蟲蛀,經久不變。兩百年間羅漢堂幾次受水災侵襲,但水退後羅漢仍完好無損。
走進羅漢堂,無不被它們的生動形象所感染。只見有的盤腿端坐,有的卧石看天,有的研讀佛經,有的驅邪除惡,有的勇武,有的溫良,有的天真憨厚,有的飽經滄桑,個個惟妙惟肖,活靈活現。如第463尊羅漢是陀怒尊者,周圍有6個童子,為羅漢挖耳,掩嘴,遮眼等,稱「六戲彌勒」。「六」即眼、耳、鼻、舌、身、意。它告誡佛門弟子,不要為凡情所染。塑像中把孩子的天真爛漫,嬌稚頑皮和羅漢的慈祥憨厚的神態刻畫得淋漓盡致。「數羅漢」是人們游羅漢堂的趣事。據說我們任意從一尊羅漢開始,順下數完自己的現有的年齡,這最後一尊羅漢的身份、表情和動作,便可昭示數者的命運。這一活動為人們參觀羅漢堂增添了不少樂趣。
羅漢堂外側地藏殿內,供奉著地藏菩薩。殿內的木刻神龕為佳品,其間斗栱飛檐,魚度搬爪,雙鳳朝陽,飛龍滾柱,浮雕垂柱,花草人物,均極為精巧玲瓏,為國內少有的藝術珍品。
中院的主體建築是大雄寶殿。該殿初建於清順治十八年(1661),後經多次維修。現大雄寶殿是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重修。大殿正中供奉著釋迦牟尼坐像,兩側為其弟子阿難和迦葉像。釋迦偏袒左肩,結跏趺坐,庄嚴靜穆。佛像後背是用樟木雕刻而成的「五龍捧聖」的圖案。佛像前還有韋馱、彌勒、地藏像。佛像後是一組海島觀音像。只見海島觀音赤足站立,左右侍立著一龍女和童子,背後是一面高達八尺的泥塑懸崖峭壁,足下碧波萬頃,怒濤洶涌。整個塑像向前傾覆。人們仰視上去,只見觀音衣袖似在飄動,正在洶涌的波濤上迎面向你走來,增加了宗教藝術的感染力。佛像前的供桌,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木刻珍品。供桌高4丈8尺,橫闊1丈2尺,深寬2.5尺,前嵌垂欄,寬1.5尺,高0.6尺,其間分為五格,深畫鏤空。圖案描繪的是唐玄奘取經回長安時,君民夾道歡迎的場面:有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等《西遊記》人物,有李世民以下文武百官、侍衛、庶民百姓;有亭院殿牆,車馬山水,幢幡寶蓋,香爐蠟台等一應俱全。綜觀全圖,繁復活潑,盛況空前。垂欄下沿為五龍雲彩,周圍匝繞,以四虎腿支地,生動有力。相傳這一樟木雕刻由十人歷時一年才完成。
大雄寶殿前的韋馱殿內,供奉著一尊木雕韋馱像,身著鎧甲,手持寶杵,威武挺立,用我國古代武將形象表達了古印度神話中「四大天王三十二將」之首的護法神形象。這座木雕系用整塊樟木雕成,線條刀法都是唐朝風格,是歸元寺的藝術珍品,也是我國雕刻藝術品中的一件寶貴遺產。
歸元寺屬曹洞宗,又稱歸元禪寺,它與寶通寺、溪蓮寺、正覺寺今稱為武漢的四大叢林。
歸元寺開放時間
8:00 - 17:00
門票價格:
平時10元;五一(1-7號)、十一(1-7號),春節(正月初一-初七)20元;臘月三十(除夕)、正月初八、正月十五晚上開放40元。
歸元寺氣象信息
到武漢旅遊以春秋兩季為宜
歸元寺地理位置
地址:武漢市漢陽區翠微路西側。
歸元寺交通方式
45路、707路、市內旅遊專線1路
歸元寺特色飲食
歸元寺里做的素齋很有名,到了那兒一定得嘗嘗。
歸元寺友情提示
歸元寺景區榮譽: AAAA級景區 特別推薦:位於漢陽區龜山腳下的晴川假日酒店不僅內部軟硬體不錯,周圍環境也很好,長江和漢水從該酒店旁邊流過,從那裡可以看見長江對岸的黃鶴樓。該酒店門口有旅遊專線車,可直達歸元寺、古琴台、東湖等武漢市著名的景點。 歸元寺玩法: 參觀、學習、旅遊
B. 快手上徐州市聚品味王師傅老北京芝麻餅加盟店學習好不好
根據你所替問題,可以看出你是想加盟一家燒餅類的加盟店,但是現有已知國內餅類加盟比較優秀的品牌是曹狀元燒餅,晨光燒餅,武大郎燒餅,姚老太燒餅,如果想要加盟還是需要選擇品牌實力比較大的品牌比較好,以上面的幾個品牌為例,曹狀元燒餅是相對來說國內實力比較大且有自己獨立食品加工廠的加盟品牌,成立十幾年的時間,在業內也有非常高的評價,是值得考的一個品牌,而且產品種類豐富可以滿足16小時的營業時間,是創業的不二選擇。
像題主所提的加盟品牌,知名度不高,在地區內可能是比較出名的,但是整體的配套服務和品質保證還是很難把控的,所以建議題主選擇大的加盟品牌進行選擇。
C. 自創品牌如何招加盟商
自創品牌如何招加盟商?熱乾麵是武漢傳統的街頭小吃,也是武漢人過早的最愛。
陳老闆是個愛折騰的年輕人,不甘心在外打工,回到家鄉武漢黃陂創業。
經過幾個餐飲連鎖品牌加盟店的實踐經營磨練後,掌握並創新了熱乾麵配方,於是准備自創品牌。
代理加盟別人品牌的時候,做得順風順水,可一準備開始自己做,就發現不會做了,除了對自已摸索創新的產品配方很有信心外,其他似乎都沒有準備好:品牌名稱、競爭策略、品牌定位、購買理由、獨特形象……
陳老闆找到了北京七首咨詢公司,希望我們能助他成功創建品牌,後來居上。
策劃後:
黃金單品戰略=戰略找魂(品牌定位)+戰略創意(獨特符號)+戰略落地(應用工具包)
一、保持對立,挑戰權威,獲取市場機會:
以麥香園為代表的熱乾麵品牌們,蔡林記、蔡明緯、曾麻子等,都在走著熱乾麵創始人第三代傳人(弟子)的傳統老路,爭搶著正宗,我們唯有反其道而行才是正道。
我們要保持對立,不走創始人、老傳統路線,走傳統小吃現代化路線,走新派新一代路線,走「好吃第一,傳統第二」之路線。
二、回歸產品本質,切分市場,搶占特定價值:
回歸熱乾麵產品本身,熱乾麵的本質就是芝麻醬,離了芝麻醬,就是其他面了。
更為驚喜的是,這一本質並沒有人佔位,麥香園們走的都是大而全,代表著傳統,述說著正宗,什麼都不願放棄,這給了我們搶占芝麻醬專家的品牌機會。
這一機會,表面上是細分,實質上是全占;這既給了我們細分市場所帶來的更專業的突破機會,又沒有讓我們真正放棄某塊市場。
三、圍繞核心芝麻醬,簡單直接創品牌:
1、 直接訴求芝麻的品牌命名:芝麻不二
2、 品牌口號:獨一無二芝麻香
3、 獨特符號:芝麻小黃人
4、 建立新的熱乾麵好吃標准及其支撐體系:上好熱乾麵,芝麻來當家
5、 能實現一次完整的品牌進攻的小紙碗(每一個產品特點都建立了一個對應的技術小標,小標越多,信任越多)
D. 請問武漢歸元寺的導游詞怎麼寫
歸元寺位於武漢市內,是清順治十五年(1658)浙江僧人白光、主峰來此創建的。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地全國重點佛教寺院。現為湖北省佛教協會和武漢市佛教協會的所在地。這里古樹參天,花木繁茂,泉清水綠,曲徑通幽,是「漢西一境」,取「歸元性不二,方便有多門」的佛偈而命名。 歸元寺由北院、中院和南院三個各具特色的庭院組成,擁有藏經閣、大雄寶殿、羅漢堂三組主要建築,佔地面積17500多平方米。北院的主要建築是藏經樓,是一座兩側五開間的樓閣式建築,高約25米,頂為大脊,魚角搬爪,飛栱飛檐,古樸玲瓏;當面為四柱通天,雙鳳朝陽,五龍戲珠。整個建築精巧壯觀,金碧輝煌。這里藏有許多佛教文物,除藏經外,還有佛像、法物、石雕、書畫碑帖及外文典籍,是國內收藏佛像較多的一個佛寺。1935年太虛法師出訪緬甸時,仰光的佛教徒贈他一尊1噸多重的玉石雕成的釋迦牟尼佛像,就供奉在這里。這種佛像在我國只有三尊,其他二尊分別列供於北京和上海。藏經閣里收藏的佛經有:清代《龍藏》一部,宋代影印本《磧砂藏》一部,清末民初上海印《頻伽藏》一部。另外還有兩件珍品:一是清光緒元年(1875),湖南衡山69歲老人李舜千書寫的「佛」字。「佛」字是在長寬不超過6寸的紙上,由《金剛經》和《心經》原文共5424個字組成。每個字只有芝麻大,肉眼分辨不清。用30倍放大鏡看,筆力挺秀,是書法珍品。另一件是武昌僧人妙榮和尚刺血調和金粉抄成的《華嚴經》和《法華經》,字體娟秀,堪稱精品。 南院的主體建築是羅漢堂,始建於清道光年間,咸豐二年(1852)毀於兵災,光緒二十一年(1895)重建,1902年完成,至今有二百年歷史。民間有句諺語:上有寶光(成都),下有西園(蘇州),北有碧雲(北京),中有歸元(武漢)。是說這四個寺院的五百羅漢堂是最具代表性的,是佛教塑像的精華。中國漢地佛教供奉五百羅漢是從五代時開始的。當時,吳越王錢氏在天台山方廣寺造五百銅羅漢。五百羅漢的名號,最早見於五代的《復齋碑錄》,惜今已不存。另有南宋紹興四年(1134),高道素所錄《江陰軍乾明院羅漢尊號碑》,將五百羅漢一一起名造姓。歸元寺的羅漢堂布局成「田」字型。四個小天井給龐大深邃的殿堂提供了良好的通風和採光條件。羅漢依「田」字排列,殿堂里盡管安放了五百多尊塑像,卻沒有擁擠之感。這種建築格局既巧妙又合理。這里的五百羅漢是湖北黃陂縣王代父子用九年時間塑成的。黃陂至今是湖北的雕塑之鄉,有悠久的泥塑傳統,技藝嫻熟,藝人輩出。據《歸元叢林羅漢碑記》,歸元寺的五百羅漢,是以南嶽衡山祝聖寺的五百羅漢石刻拓本為依據,進行加工提煉,創造而成的。工藝上採用「脫胎漆塑」,又稱「金身托沙塑像」。先用泥胎塑成模型,然後用葛布生漆逐漸沾巾套塑,稱為漆布空塑,最後飾以金粉。它的特點是抗潮濕,防蟲蛀,經久不變。兩百年間羅漢堂幾次受水災侵襲,但水退後羅漢仍完好無損。 走進羅漢堂,無不被它們的生動形象所感染。只見有的盤腿端坐,有的卧石看天,有的研讀佛經,有的驅邪除惡,有的勇武,有的溫良,有的天真憨厚,有的飽經滄桑,個個惟妙惟肖,活靈活現。如第463尊羅漢是陀怒尊者,周圍有6個童子,為羅漢挖耳,掩嘴,遮眼等,稱「六戲彌勒」。「六」即眼、耳、鼻、舌、身、意。它告誡佛門弟子,不要為凡情所染。塑像中把孩子的天真爛漫,嬌稚頑皮和羅漢的慈祥憨厚的神態刻畫得淋漓盡致。「數羅漢」是人們游羅漢堂的趣事。據說我們任意從一尊羅漢開始,順下數完自己的現有的年齡,這最後一尊羅漢的身份、表情和動作,便可昭示數者的命運。這一活動為人們參觀羅漢堂增添了不少樂趣。 羅漢堂外側地藏殿內,供奉著地藏菩薩。殿內的木刻神龕為佳品,其間斗栱飛檐,魚度搬爪,雙鳳朝陽,飛龍滾柱,浮雕垂柱,花草人物,均極為精巧玲瓏,為國內少有的藝術珍品。 中院的主體建築是大雄寶殿。該殿初建於清順治十八年(1661),後經多次維修。現大雄寶殿是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重修。大殿正中供奉著釋迦牟尼坐像,兩側為其弟子阿難和迦葉像。釋迦偏袒左肩,結跏趺坐,庄嚴靜穆。佛像後背是用樟木雕刻而成的「五龍捧聖」的圖案。佛像前還有韋馱、彌勒、地藏像。佛像後是一組海島觀音像。只見海島觀音赤足站立,左右侍立著一龍女和童子,背後是一面高達八尺的泥塑懸崖峭壁,足下碧波萬頃,怒濤洶涌。整個塑像向前傾覆。人們仰視上去,只見觀音衣袖似在飄動,正在洶涌的波濤上迎面向你走來,增加了宗教藝術的感染力。佛像前的供桌,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木刻珍品。供桌高4丈8尺,橫闊1丈2尺,深寬2.5尺,前嵌垂欄,寬1.5尺,高0.6尺,其間分為五格,深畫鏤空。圖案描繪的是唐玄奘取經回長安時,君民夾道歡迎的場面:有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等《西遊記》人物,有李世民以下文武百官、侍衛、庶民百姓;有亭院殿牆,車馬山水,幢幡寶蓋,香爐蠟台等一應俱全。綜觀全圖,繁復活潑,盛況空前。垂欄下沿為五龍雲彩,周圍匝繞,以四虎腿支地,生動有力。相傳這一樟木雕刻由十人歷時一年才完成。 大雄寶殿前的韋馱殿內,供奉著一尊木雕韋馱像,身著鎧甲,手持寶杵,威武挺立,用我國古代武將形象表達了古印度神話中「四大天王三十二將」之首的護法神形象。這座木雕系用整塊樟木雕成,線條刀法都是唐朝風格,是歸元寺的藝術珍品,也是我國雕刻藝術品中的一件寶貴遺產。 歸元寺屬曹洞宗,又稱歸元禪寺,它與寶通寺、溪蓮寺、正覺寺今稱為武漢的四大叢林。
E. 熱乾麵是如何從其他食物中脫穎而出成為武漢的代表的
大概是因為武漢的熱乾麵有著一種儀式感,而且它承載著家鄉的味道,以及對於傳統文化的堅守。說熱乾麵是武漢的代表食物毫不為過,武漢把吃早餐稱為“過早”,而“過早”時最受歡迎的無疑是熱乾麵。不論是包子、饅頭、花捲、面條、米粉、油條,在武漢人心中,都比不上那一碗裹了厚厚的芝麻醬的熱乾麵。
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現在。現在的武漢街頭,也不乏那些急匆匆趕去上班的人。所以這種干拌的面比起那些燙口的米線、面條和需要配著粥、豆漿吃的油條、花捲、饅頭和吃了以後嘴裡會殘留味道的包子來說,武漢人還是更加喜歡那個從小吃到大的味道——熱乾麵。
F. 武漢好吃,好玩,好樂的的地方在哪裡特色是什麼
一般大學附近都會有小吃一條街之類的,不過有些可能會很偏僻,需要你去找了。 我在武漢理工讀的大學,工大路簡直就是一條小吃路,尤其到了下午五點之後,鐵板燒魷魚、熏肉大餅、印度甩餅、炒粉炒麵、燒烤一條街都是的~真是消夜的天堂啊~~ 漢口車站路怡東大廈旁的修車鋪邊的一小店是一對老夫妻開的,據說是一對廚師夫妻,燒梅餡料調得一等一地好,就是怕膩的人也願意再吃幾個,一元錢五個,此外還有蒸餃等,味道也相當不錯。 花江狗肉 京漢大道中段老漢口火車站對面京漢花園一樓有一酒家,有苗嶺風情的貴州名吃「花江狗肉」,小鍋約為58元,三四人吃很合適,再配以酸湯、酸味土菜很過癮,部分白、啤酒還可免費! 糯米包油條 江漢北路口有一小吃點,其糯米包油條非常有特色。它的油條只用剛出鍋的;綿白糖、芝麻粉數次塗酒;糯米既熱且糯。咬一口,滿嘴糯酥香甜。故回頭客頗多,不妨去嘗嘗! 饅頭回鍋肉 吃過饅頭回鍋肉嗎?黃石路加油站附近有一家酒樓做的饅頭回鍋肉很有特色,大家可以去嘗嘗。 牛肉粉 佳麗廣場後面的"味泰軒"的牛肉粉很有特色,全部是原湯汁下的粉,而另外,胭脂路還有一家"汪師傅"牛肉麵館也不錯,建議去嘗嘗。 鍋仔 武重有一條燒烤街,老劉火鍋就坐落在其中段,小炭爐上架一鍋仔,內容自選,有豬肉、羊肉、牛肉、狗肉、酸菜魚等。雖是隨處可見的小食,但顧客盈門自有其獨到之處,配料是濃湯汁,二人吃一個鍋仔僅十五元,更棒的是還可隨點燒烤。 熏肉大餅 漢口江北路金茂大樓對面有一小店專售熏肉大餅,武漢比較少見的麵食。熏肉味道比較純正,最妙的是甜醬,彷彿簡裝的北京烤鴨,崇尚營養的人還可加一個荷包蛋,如果嫌膩的話可配上小米粥。價格上 是豐儉由人,一元錢到五元錢,按你選的內容計價,十分公道。 燒梅和蒸餃 漢口車站怡東大廈旁修車鋪邊的小店是一對老夫妻開的,據說是一對廚師夫妻,燒梅餡調得一等的好,就是怕膩的人也願意再吃幾個,一元錢五個,此外還有蒸餃,亦可圈可點。 粥 江漢路步行街上有一"金泰苑"的店賣的粥很好吃,有豬肝粥、魚片粥等約8元/碗。 漢口 燒烤類: 一元路的雞腳和筋子烤得好吃 大興路商職醫院對門的老五燒烤 漢口台北路光榮坊門口烤牛蛙、烤鵪鶉; 北湖夜市中間,大鬍子燒烤的烤蝦子,好吃! 漢口洞庭街中原電影院門口的烤鱔魚、牛板筋; 漢口京漢大道球場街口烤財魚 塔子湖勞教所那塊有個屋的烤得蝦子好吃,熱天到可以克那塊消夜,搞點啤酒, 火鍋類: 漢口惠濟二路好再來麻辣燙; 漢口利濟南路地老鼠麻辣燙; 漢口台北路越秀酒樓生片財魚火鍋; 漢口車站路王中王酒店燒雞公 一元路四川鮮魚館,麻婆豆腐、涼拌粉皮蠻好吃! 古田生活村的江胖子火鍋; 牛肉麵粉類: 漢口江漢北路九運大廈對門牛肉粉; 漢口蘭陵路頂好牛肉麵; 漢口蘭陵路三狗牛肉麵; 楊家風味牛肉麵 新世界後頭有家屋的賣 的牛雜粉味道好 其他類: 漢口北京路國民半條魚(清蒸草魚); 武商量飯店進復興村路邊油燜大蝦 小樂川小吃城的燒烤、冷盤(武昌、漢口都有分店) 在漢口蘭陵路38號,小桃園旁的一個巷子口,有一家南京板鴨的招牌,可我覺得最好吃的是那的鹵水,尤其是鴨舌頭,注意,只有周末才有,最大的特點是鹵水中有一股奶香,很特別,記得要一袋鹵水,回去下面加上點,爽 橋口下漢水三橋那裡公汽車站的對面的面窩好吃, 南京路楊子街口那塊的盒飯好吃,他屋的的早上過早的牛肉粉比橋口樂地的好吃.要是怕辣就不消克的。 唐家墩的"婆婆的腳"味道不能說蠻爽,但是要是搞二個冒得么蠻高的要求的人克喝二杯,那還是蠻爽的! 蘭陵路小桃源的邊哈有個屋的的炒麵好吃 楊汊湖小區三區的門口的那個早點攤子賣 的熱乾麵好吃 前進四路的口子高頭賣得莫莫好吃,吃起來不像莫莫,像麵包!爽! 前進二路有個做燒餅的做得好,別個笑稱武三郎餅店!(暈倒) 市局前面陝西大廈的肉夾饃; 台北路口(靠近解放大道)的霧都餐館里的鹽煎肉、蒜泥白肉、夫妻肺片; 北湖附近陶然居的串串香(兔肉); 南京路與洞庭街交叉路口(離二醫院不遠)的牡丹江餃子館做的鍋包肉。 車站路附近的小吃也是經典。有個爹爹早上賣豆皮,每天早上只賣幾鍋,總有人搶不到。比大智路老東城的味道好多了;還有個胖嫂面館里的熱乾麵也是聽了頭,面條非常渾圓的粗,絕對超過蔡林記; 那條街上還有家賣燒酶的,每次路過時都看見有十幾個人排長隊等候那味道還用得著說嗎? 永清街車站往解放公園方向走600步 左拐走600步(好像是這樣)有一家拉麵館,裡面的 炒拉麵 不錯~ 漢口商場附近的 石頭火鍋城 味碟料豐富,而且還可以讓廚師給你弄燒烤,價格跟凱威一樣~ 還有頭道街模特學校巷口的炸油餅,每天早上排隊,去晚了還沒有買的~ 頭道街正車站後有一家牛肉手工粉不錯,la的精典~ 武昌 武昌人民電影院對門紅豆沙、綠豆沙; 武昌首義路首開麻辣燙; 從司門口自由路夜市場進去,往前面走就可以看到小張烤魚啦(或是從中華路清江酒店對面的巷子進去,往前走就是)朋友推薦的,但冰雨說不怎麼地~~~自己決定吧~~~ 小樂川火鍋(湯非常鮮美,是高湯熬成的) 紫陽路的老成都火鍋(是目前我認為辣的最到位的一家) 在解放路的城市花園附近一個燒烤不錯。 解放路的三府角上有一家叫胖子酒家的,蝦球燒的不錯;還有最正宗的紅豆沙、綠豆沙。 中華路***這條路上有一家桂林米粉,才真是叫做好吃,大家不妨去嘗一嘗。 還有中華路自由路口的牛雜粉~~~~~~ 武昌警官學校旁的小巷裡的牛雜粉~ 漢陽 漢陽(我總是不曉得漢陽的地方都叫么事名字)樂塊有個地方賣得鵝手味道好吃,辣起來爽!但不是干辣.吃完了不上火的那種,經常冒得好的了,好的都被別個搞光了!!! 其他 開車去湯遜湖吃正宗一點魚元,那邊還有一些農家野菜,味道真的一級棒~~吃完飯後,買點煙火放放,把車停在兩江大道上吹吹風,真的很爽哦~~~ 車管所樂塊有個小炒屋的做的鴨子. ^-^ 凱威啤酒屋的肥牛火鍋也不錯 漢口商場附近的 石頭火鍋城 味碟料豐富,而且還可以讓廚師給你弄燒烤,價格跟凱威一樣~ 還有頭道街模特學校巷口的炸油餅,每天早上排隊,去晚了還沒有買的~ 頭道街正車站後有一家牛肉手工粉不錯,la的精典~ 永清街車站往解放公園方向走600步 左拐走600步(好像是這樣)有一家拉麵館,裡面的 炒拉麵 不錯~ 武大門口那邊有家拉麵館里的牛肉拌面也是超級的棒哦~~~ 中北路上周家大灣正車站的辣妹子里的豆花魚相當不錯~ 橋口軍工醫院旁的駿駿牛肉粉非常不錯,漢口人都知道. 品武漢昌橋頭的長江鮮魚 武昌橋頭堡下面臨江有家望江魚樓,專門經營長江魚菜餚,它們做的白汁江魚回魚、滑炒江鯰片、明爐江黃鱔等特別有名,魚肉片片雪白、晶瑩剔透,非常清爽,湯汁猶如牛奶般雪白、濃稠,許多外地遊客品嘗後贊嘆是「江水煮江魚,美味無以比」。 青椒拌皮蛋 位於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318國道旁有一家「樂福園」酒店。翠綠的青椒切成長方條塊,焯水後加上醬油、醋等佐料,拌上切成滾刀狀的皮蛋。青椒脆嫩,散發出醇厚的皮蛋香;而皮蛋則吃出一股清幽的辣味,此菜濃淡互補,很有情調。 熬上一鍋湯汁濃釅的臘鴨鍋仔,用菠菜葉包出翡翠北方水餃,徐徐往鍋中氽,似菜非菜,似麵食又不是麵食,中餐吃出西餐的韻味,南方菜里又有北方菜的影子,其菜名自然有些復雜:菠汁餃子臘鴨鍋仔。 武大門口的白吉饃夾臘汁肉 武大正門的那條街一到晚上熱鬧非凡,小吃種類繁多。有一個賣「白吉饃夾臘汁肉」的攤位,炕的饃,皮硬內軟,餡是現炒的,有羊肉餡跟豬肉餡,白饃夾餡味道鮮美,羊肉不膩,豬肉不腥,回味無窮。2元錢一個,也許大家都該去嘗一嘗。 鮮湯 在漢口銅人像附近,在一家名曰袁森泰的鮮湯館,雖是一小店,來此喝湯的人倒也不少。雞湯、鴨子湯、蹄花湯……種類多多,就以雞湯為例,那清清的湯水中泛著一塊塊鮮嫩的雞肉,和著碧綠的蔥花飄浮著雞湯的清香,喝下一口,鮮美之味留在腮頰之間,欲罷不能。 鴨子鍋仔 武漢理工大學余家頭校區有條燒烤街,如意大排檔就位於其中。大排檔的鴨子鍋仔堪稱一絕,鍋仔中鴨肉分量多,不以配菜充數,作料適中,口味自便,湯鮮味美,經濟實惠,二人吃好吃飽僅需十五元。 「水貨」味碟 硚口路電車站附近有個「水貨」火鍋城,火鍋味碟非常清爽,回味悠長,這種用多種葯材、配料精製而成的味碟,黃澄澄的香油清澈可見碗里褐色的花生醬,吃上一口「興致勃勃」,咽下時「意猶未盡」,回頭看時「戀戀不舍」,獨具漢派火鍋辣香的口味。 涼拌脆皮魚 位於江岸區一元路背後,有一家名叫「佳業」的地道的廣東風味的小吃店。別看它門面小,可裡面的菜吃了準保你回味無窮,尤其是「涼拌脆皮魚」。魚皮脆得恰到好處,很爽口,同時還配有脆花生,再來洋點粥,感覺真不錯。價格也不貴,一份「涼拌脆魚皮」才14元,怎麼樣,去嘗嘗吧! 牛肉鍋貼餃 距「水貨湯包」店約30米遠的巷彎處,有一煎牛肉鍋貼餃的小攤。攤主乃一中年婦女,使一小平底鍋,每鍋煎餃不過0.5公斤(每兩4個,價一元)。其煎餃皮極薄,煎炸得黃「霜」了的,牛肉餡味純正,無油膩感,食之香脆可口。惟一遺憾的是,該攤無椅凳,需到相鄰的店中點食。 五香芝麻蔥油餅 位於武昌公園旁邊的青石橋53號是一家夫妻店,早點主營五香芝麻蔥油餅,一兩一個四角錢,大小如巴掌,生炸後起鍋色澤金黃,外皮酥脆,內芯松軟,芝麻香蔥濃郁撲鼻,吃起來風味獨特。由於一次下鍋可炸十幾個,立等可取,食客排隊誰也不嫌煩。 蔥香軟餅 高雄賓館對面,有一名叫「家和」的小餐廳,情調不錯。煎的軟香餅(雞蛋餅)也尤其有味道。約2元/個,不油膩,餅上面還有些蔥花,香噴噴地叫人見了嘴讒。另外,店裡的荷包蛋也煎得頗有特色。蛋是用平鍋煎的,且用木筷翻動,因此煎出來的蛋干凈剔透,煞是好看,一片火腿加兩個荷包蛋約3元。 「水貨」湯包 漢口公園斜對面有一牌樓,上書:「夢紅樓小吃街」,進街後向右拐入一條小巷,行300米,有一「水貨湯包店」,店主個頭矮(約一米六)顴骨高,留小鬍子。其做的湯包皮薄、油重、肉鮮,不遜「四季美」。 熱乾麵和牛雜蘿卜湯 江岸區車站路口「長生堂」美發店斜對面,有一家專做「熱乾麵和牛雜蘿卜湯」夜宵的小店,是一對下崗夫妻開的,熱乾麵很有嚼勁,同時有配有許多配料。有時可以同時吃上兩碗,再來一碗牛雜蘿卜湯,裡面的內容也很豐富,牛雜煮得恰到好處,一碗面約1.5元,一碗湯也才5元,味道可是非常不錯的喲! 精武路的鴨脖也算是的啊!而且是每次探親訪友的必備品哦!
G. 關於武漢歸元寺的感受
歸元寺位於武漢市內,是清順治十五年(1658)浙江僧人白光、主峰來此創建的。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地全國重點佛教寺院。現為湖北省佛教協會和武漢市佛教協會的所在地。這里古樹參天,花木繁茂,泉清水綠,曲徑通幽,是「漢西一境」,取「歸元性不二,方便有多門」的佛偈而命名。
歸元寺由北院、中院和南院三個各具特色的庭院組成,擁有藏經閣、大雄寶殿、羅漢堂三組主要建築,佔地面積17500多平方米。北院的主要建築是藏經樓,是一座兩側五開間的樓閣式建築,高約25米,頂為大脊,魚角搬爪,飛栱飛檐,古樸玲瓏;當面為四柱通天,雙鳳朝陽,五龍戲珠。整個建築精巧壯觀,金碧輝煌。這里藏有許多佛教文物,除藏經外,還有佛像、法物、石雕、書畫碑帖及外文典籍,是國內收藏佛像較多的一個佛寺。1935年太虛法師出訪緬甸時,仰光的佛教徒贈他一尊1噸多重的玉石雕成的釋迦牟尼佛像,就供奉在這里。這種佛像在我國只有三尊,其他二尊分別列供於北京和上海。藏經閣里收藏的佛經有:清代《龍藏》一部,宋代影印本《磧砂藏》一部,清末民初上海印《頻伽藏》一部。另外還有兩件珍品:一是清光緒元年(1875),湖南衡山69歲老人李舜千書寫的「佛」字。「佛」字是在長寬不超過6寸的紙上,由《金剛經》和《心經》原文共5424個字組成。每個字只有芝麻大,肉眼分辨不清。用30倍放大鏡看,筆力挺秀,是書法珍品。另一件是武昌僧人妙榮和尚刺血調和金粉抄成的《華嚴經》和《法華經》,字體娟秀,堪稱精品。
南院的主體建築是羅漢堂,始建於清道光年間,咸豐二年(1852)毀於兵災,光緒二十一年(1895)重建,1902年完成,至今有二百年歷史。民間有句諺語:上有寶光(成都),下有西園(蘇州),北有碧雲(北京),中有歸元(武漢)。是說這四個寺院的五百羅漢堂是最具代表性的,是佛教塑像的精華。中國漢地佛教供奉五百羅漢是從五代時開始的。當時,吳越王錢氏在天台山方廣寺造五百銅羅漢。五百羅漢的名號,最早見於五代的《復齋碑錄》,惜今已不存。另有南宋紹興四年(1134),高道素所錄《江陰軍乾明院羅漢尊號碑》,將五百羅漢一一起名造姓。歸元寺的羅漢堂布局成「田」字型。四個小天井給龐大深邃的殿堂提供了良好的通風和採光條件。羅漢依「田」字排列,殿堂里盡管安放了五百多尊塑像,卻沒有擁擠之感。這種建築格局既巧妙又合理。這里的五百羅漢是湖北黃陂縣王代父子用九年時間塑成的。黃陂至今是湖北的雕塑之鄉,有悠久的泥塑傳統,技藝嫻熟,藝人輩出。據《歸元叢林羅漢碑記》,歸元寺的五百羅漢,是以南嶽衡山祝聖寺的五百羅漢石刻拓本為依據,進行加工提煉,創造而成的。工藝上採用「脫胎漆塑」,又稱「金身托沙塑像」。先用泥胎塑成模型,然後用葛布生漆逐漸沾巾套塑,稱為漆布空塑,最後飾以金粉。它的特點是抗潮濕,防蟲蛀,經久不變。兩百年間羅漢堂幾次受水災侵襲,但水退後羅漢仍完好無損。
走進羅漢堂,無不被它們的生動形象所感染。只見有的盤腿端坐,有的卧石看天,有的研讀佛經,有的驅邪除惡,有的勇武,有的溫良,有的天真憨厚,有的飽經滄桑,個個惟妙惟肖,活靈活現。如第463尊羅漢是陀怒尊者,周圍有6個童子,為羅漢挖耳,掩嘴,遮眼等,稱「六戲彌勒」。「六」即眼、耳、鼻、舌、身、意。它告誡佛門弟子,不要為凡情所染。塑像中把孩子的天真爛漫,嬌稚頑皮和羅漢的慈祥憨厚的神態刻畫得淋漓盡致。「數羅漢」是人們游羅漢堂的趣事。據說我們任意從一尊羅漢開始,順下數完自己的現有的年齡,這最後一尊羅漢的身份、表情和動作,便可昭示數者的命運。這一活動為人們參觀羅漢堂增添了不少樂趣。
羅漢堂外側地藏殿內,供奉著地藏菩薩。殿內的木刻神龕為佳品,其間斗栱飛檐,魚度搬爪,雙鳳朝陽,飛龍滾柱,浮雕垂柱,花草人物,均極為精巧玲瓏,為國內少有的藝術珍品。
中院的主體建築是大雄寶殿。該殿初建於清順治十八年(1661),後經多次維修。現大雄寶殿是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重修。大殿正中供奉著釋迦牟尼坐像,兩側為其弟子阿難和迦葉像。釋迦偏袒左肩,結跏趺坐,庄嚴靜穆。佛像後背是用樟木雕刻而成的「五龍捧聖」的圖案。佛像前還有韋馱、彌勒、地藏像。佛像後是一組海島觀音像。只見海島觀音赤足站立,左右侍立著一龍女和童子,背後是一面高達八尺的泥塑懸崖峭壁,足下碧波萬頃,怒濤洶涌。整個塑像向前傾覆。人們仰視上去,只見觀音衣袖似在飄動,正在洶涌的波濤上迎面向你走來,增加了宗教藝術的感染力。佛像前的供桌,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木刻珍品。供桌高4丈8尺,橫闊1丈2尺,深寬2.5尺,前嵌垂欄,寬1.5尺,高0.6尺,其間分為五格,深畫鏤空。圖案描繪的是唐玄奘取經回長安時,君民夾道歡迎的場面:有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等《西遊記》人物,有李世民以下文武百官、侍衛、庶民百姓;有亭院殿牆,車馬山水,幢幡寶蓋,香爐蠟台等一應俱全。綜觀全圖,繁復活潑,盛況空前。垂欄下沿為五龍雲彩,周圍匝繞,以四虎腿支地,生動有力。相傳這一樟木雕刻由十人歷時一年才完成。
大雄寶殿前的韋馱殿內,供奉著一尊木雕韋馱像,身著鎧甲,手持寶杵,威武挺立,用我國古代武將形象表達了古印度神話中「四大天王三十二將」之首的護法神形象。這座木雕系用整塊樟木雕成,線條刀法都是唐朝風格,是歸元寺的藝術珍品,也是我國雕刻藝術品中的一件寶貴遺產。
歸元寺屬曹洞宗,又稱歸元禪寺,它與寶通寺、溪蓮寺、正覺寺今稱為武漢的四大叢林。
H. 請問武漢有哪些有名的小吃!
熱乾麵 豆皮 鴨頸,鴨頭,鴨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