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的萵苣這樣的怎麼管理
蟲害防治
萵苣的蟲害主要有蚜蟲、潛葉蠅等。可用康寬或氯氟氰菊酯加吡蟲啉加阿維菌素等噴霧。
病害防治
萵苣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菌核病、褐斑病、黑斑病、病毒病等。
1、霜霉病、白粉病的防治:在發病初期(以下簡略)用普力克或甲霜錳鋅或撲海因加福美雙噴霧,連噴2—3次,4—6天一次。
2、黑、褐斑病:可用百菌清或速克靈或菌核凈加代森錳鋅噴霧。
3、病毒病:選擇抗病品種以及進行品種消毒。在發現花葉的發病初期用病毒A或病毒必克或菇類蛋白加細胞分櫱素加葉面肥噴灑1—2次。
Ⅱ 司機運送葉萵筍走綠色通道被收費,收費站這么做合理嗎
近日,有一大貨車司機拉著一車萵苣走高速的綠色通道竟然被收費了,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是收費站的工作人員認為這一車沒有葉子的萵苣不符合優惠條件,所以就收取了高速費。萵苣去掉葉子就變丑?還是沒有葉子的萵苣就不屬於蔬菜了?
收費站的工作人員給出的解釋是肉眼可見的不新鮮是不給予免費的。難道標準是用肉眼判斷嗎?竟然不知道工作人員都是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竟然不知道這些基本常識。為了避免此類事件繼續發生,收費站應該給工作人員詳細培訓各種蔬菜運輸過程中的流程,菜農賺錢不容易,不要把錢浪費在這種地方。
Ⅲ 司機運去葉萵筍走綠通被收費,去葉的萵筍為何不能走綠通
當時該收費站的工作人員稱這批去過葉子的萵筍屬於深加工蔬菜,所以說不能走高速綠色通道。
二、有關部門對其做出退費通告
在事發後的第二天,南京公路發展有限公司對其引起重視,也做出了相關通告。他們認為這次事件中去了葉的萵筍應當給予優惠政策,也覺得收費人員對這個范疇和政策的理解有所偏差,之後聯系了該司機師傅,並且給予退費處理,也取得了司機的諒解。
雖然表面上是說該收費人員對政策理解的問題,實際上還是對農產品分類的不清晰造成的影響,萵筍的特殊性也是導致這次事件的主要因素,也呼籲廣大農戶和司機師傅們春季運輸萵筍一定要注意盡量的不要去掉葉子,另外其他根莖類農產品能帶土就帶點土,這樣也保證菜的新鮮度。
Ⅳ 如何加工萵苣
把它切成菱形小塊或切成絲,加鹽腌一會,然後拌入麻油就很好吃了
Ⅳ 我的家鄉種有大量萵苣!想找收菜老闆!
每百克鮮苦苣菜中含蛋白質1.8克,糖類4.0克,食物纖維5.8克,鈣120毫克,磷52毫克及鋅、銅、鐵、錳等微量元素,以及維生素B1、B2(0.2mg)、C(88mg)、胡蘿卜素(3.22mg)、煙酸等。此外,還含有臘醇、膽鹼、酒石酸、苦味素等化學物質。苦苣中含有維生素C88毫克,胡蘿卜素3.22毫克,分別是菠菜中含量的2.1和2.3倍。苦苣嫩葉中氨基酸種類齊全,且各種氨基酸之間比例適當。
Ⅵ 萵苣達到周年供應在生產上應如何安排
冬春利用日光溫室、小暖窖、大棚、中小拱棚,夏季採用遮陽栽培使葉用萵苣可以達到周年生產。我國地域廣闊,氣候各異,各地可以根據當地氣候特點,再結合不同形式保護地內不同月份的溫度條件,進行合理安排。北京地區葉用萵苣的周年生產情況見表6,供參考。
" role="table
表6 葉用萵苣的周年生產情況
" role="table
表6 葉用萵苣的周年生產情況(續)-1
Ⅶ 萵筍種植技術是怎樣的
1、整地
種植秋萵筍的地塊要求土壤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強,精細耕作。結合耕地每畝施入農家肥3-5方,高氮低磷中鉀配比的復合肥30-50公斤,生物菌肥20-30公斤,微量元素費200-400克,耕地刮背兒後做平畦。然後用鎬頭刨穴。
常用葯百菌清、殺毒礬、乙膦錳鋅、瑞毒霉等也有作用。兌水噴霧,隔7-10天1次,連續3-4次。噴葯以葉背為主。葯劑應交替使用,可提高防治效果,延緩抗性產生。
萵筍(學名:Lactuca sativa L.var. angustanaIrish.)又稱萵苣,菊科萵苣屬萵苣種能形成肉質嫩莖的變種,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別名莖用萵苣、萵苣筍、青筍、萵菜。產期:1-4月。萵苣原產地在地中海沿岸,大約在五世紀傳入中國。 地上莖可供食用,莖皮白綠色,莖肉質脆嫩,幼嫩莖翠綠,成熟後轉變白綠色。主要食用肉質嫩莖,可生食、涼拌、炒食、干制或腌漬,嫩葉也可食用。莖、葉中含萵苣素,內含萵苣素(C11H14O4或C22H36O7)。味苦,有鎮痛的作用。萵筍的適應性強,可春秋兩季或越冬栽培,以春季栽培為主,夏季收獲。
Ⅷ 萵苣該如何加工
萵苣,又名萵筍,富含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其味苦,性涼,具有清熱、利尿、通乳等保健
功效。將萵苣進行深加工,可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萵苣飲料的加工
1.選料:選葉大而肥厚的鮮萵苣,摘去黃葉、枯葉、病蟲葉,去老根。
2.預處理:將萵苣莖葉分離,清洗消毒,削去莖皮。莖切成1?2厘米厚的圓片,置於沸水中熱燙60秒鍾;葉切成2厘米長條,置於沸水中熱燙40秒鍾滅酶,去除部分苦味及固定色澤。為增強效果,可在沸水中加入1%?2%的氯化鈉溶液。
3.護色浸提:將熱燙後的萵苣片及葉置於5倍的40PPM的亞硫酸鈉及200PPM的醋酸鎂的混合液中作護色浸提,浸提時間為50分鍾。
4.絞碎過濾:將萵苣片、葉與浸提液一起放入食品加工機中打漿,過濾、去渣留汁。
5.調配殺菌:將6%蔗糖、0.1%蘋果酸、0.4%藻酸丙二醇酯同萵苣浸提液2%混合加礦泉水至100份進行殺菌,殺菌溫度115,殺菌時間為3秒鍾。
6.灌裝封口:殺菌後的飲料進行無菌灌裝,立即封口,冷至常溫即為成品。
萵苣脯的加工
1.原料選擇:選發育良好、個體較大的萵苣進行充分洗滌,削去莖的外皮,切去根部較老的部位和上部過嫩的部分,切成長4厘米、寬2厘米、厚1厘米的長條。
2.硬化處理:一般採用石灰水浸泡。每100公斤清水放入石灰3公斤,攪拌均勻後取其上清液,將萵苣條浸泡其中,12小時後撈出,放入清水中充分漂洗10?12小時,中間換水2?3次。最後撈出瀝干水分備用。
3.預煮:將萵苣條倒入煮沸的水中,加熱沸騰5?8分鍾,撈出放入冷水中冷卻。冷卻後撈入含亞硫酸鈉0.2%的護色液中浸泡護色。
4.糖制:分糖漬和糖煮兩步完成。糖漬:配製50%的糖液並煮沸,加入適量的檸檬酸,然後倒入放有萵苣條的浸缸中,浸泡糖漬2天。糖煮:將萵苣條撈出,浸漬液調整濃度為50%,煮沸後加入浸漬過的萵苣條,沸騰3?5分鍾後加入適量的砂糖,使糖液濃度達到60%以上,再次加熱煮沸15?25分鍾,至萵苣條有透明感時出鍋。連糖液帶萵苣條一起入缸浸泡24小時。
5.烘烤:將糖制好的萵苣條撈出,瀝凈糖液後均勻地擺在烘盤上,送入烘房烘烤。在65?70條件下約烘12?16小時,手摸不粘手、水分含量在16%?18%時出房。注意烘烤過程中隔一定時間要進行通風排濕,以利於干制,並進行1?2次倒盤,以使乾燥均勻。
6.包裝:烘好的產品,放入25左右的室內,回潮24小時,檢驗修整,用食品袋按一定規格包裝,貯存於陰涼乾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