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學西點烘焙這行怎麼樣
剛學習西點蛋糕麵包培訓快1個月了,深圳發展太快了,學會准備回老家開店,師傅們技術非常好,感謝華南食府餐飲培訓的老師們,我回努力💪!
② 鮑勃紅磨坊強化工匠麵包粉蛋白質含量只有百分之八可做吐司嗎
蛋白質含量和蛋白質能量含量標稱還是有區別的,如果是重量比100g含蛋白質8g的麵粉是不適合做吐司的,基本也沒有含量這么低的麵粉
③ 工匠麵包招團長嗎
嗯,很多地方都招的很多地方都招這個團長的,但是你要能擔任了這個責任才可以
④ 武漢工匠麵包放泡打粉嗎
凡事麵包類麵食食品比製作時都要加泡打粉或酵母菌等發泡用輔料,若不加的話,就是死面一團。
⑤ 蜜糖村麵包工匠的問題
要等幾天,羅納爾多去賣了麵包,然後受到好評後才有。。。別急。
你應該已經到第五步了,下面是六七步:
6 砂糖花邊 自宅前 起床後 冬16~20日 5結束後
羅納爾多好感度60以上
農作物總出貨數72以上 強制晴天效果
7 今年最好的新式麵包 食品店前 6時~ 冬25~28日 6結束後
事件完成
⑥ 工匠麵包哪一種裡面有葡萄乾
工匠麵包有很多種都有葡萄乾,比如法棍粗麥麵包,紅棗麵包,精麥麵包裡面都有葡萄乾。
⑦ 為什麼使用麵包機時必須放糖,而做饅頭就不必
做麵包當然可以不放糖,所以本就不存在「必須」。比如下面這樣的主食麵包recipe,你有見到sugar/honey/molasses/maple syrup等字樣么?
至於歐包和日包只是文化角度粗略簡便區分的說法,歐洲也有的是RICH系的麵包(布里歐修、羊角包、潘尼托尼等節慶日&偏甜點的麵包),從材料上和日式麵包一樣夠軟夠甜夠油夠豐富餡料,但作為主食麵包還是LEAN系為主(法棍、夏巴塔等,另還有皮塔餅、饢之類的扁平麵包)。
添加簡單糖對於麵包面團本來就不是必要步驟,基礎的LEAN系直接法面團只需要麵粉、鹽、水和酵母四大件,若用自己培育的天然酵母,則連商用酵母都省了。歐美工匠麵包界當下有本很流行的麵包教科書就叫《Flour Water Salt Yeast》,見Flour Water Salt Yeast。
至於饅頭本身就是一個含水量偏低的標准LEAN系直接法面團(這里僅根據白饅頭的常見做法而言),毫無一毛錢特殊的地方,無非最終步驟是steamed而已(steamed bread),因此饅頭其實也是主食麵包的一種,同理它當然也不需要再加糖,除非你要的是口味夠甜的甜饅頭,那是兩碼事。
至於有人說口味上主食歐包不如饅頭雲雲,僅從我個人味蕾喜好出發無法苟同,就算用差不多成分的面團(當然粉水比差異很大,接近30%-40%),分別進烤箱和蒸籠,無一例外我都更偏愛前者,光那層脆殼後者就沒法實現,當然這其實烘焙手段本身的魅力。並且做歐包比做饅頭不知道麻煩了多少,沒收益我還去做它幹啥,那不是有病么。
另有答案說是LEAN系主食麵包發酵太慢才不得不加糖,這完全是搞笑。
(1)酵母的基礎養料就是穀物里的多糖,多糖在水粉混合的過程中會逐步被澱粉酶水解,供酵母使用,總量一般占據穀物60-75%左右。至於速度,現在這樣23-25度左右的標准室溫,區區0.5-1%即時酵母比例的LEAN面團發得別太快好么,何必還要再加快。你一定要更快,那另說了。
(2)目前從Artisan Baking的角度,主食麵包恰恰就不要其發酵速度快,慢點才好(當然不是無限度的)。翻翻目前主流的教科書,幾乎都強調時間足夠的浸泡,使用發酵速度慢得多的天然酵種,使用冰箱冷藏發酵;即便是最沒花樣的直接法面團,也強調大幅削減即時酵母的比例,使用冷水等等手法,人家要避免的反而恰恰是發酵過程太快。
歐包常見的添加劑,一般主要是抗壞血酸(Vc)和麥芽精(malt extract),但這不是什麼必要性的東西好么,事實上幾乎沒多少recipe會要求你使用,要有也是選用的,家庭烘焙更沒必要考慮了。
另外說一句:Vc不是代替糖給酵母吃的,是為了氧化氨基酸的巰基,增強S-S鍵 。
LEAN系更不等於硬+酸,一般推崇麵包殼(crust)薄而脆,麵包芯(crumb)軟和韌且不乏濕度,組織分布著不規則的大大小小的空洞。至於酸度問題,先不說適量的乳酸和醋酸其實對風味挺有幫助,就算實在不喜歡要降低酸度,那對於天然酵母,可以增加其喂養次數,使用年輕的酵頭混入面團(即體積稍微膨脹一點的時候)。對於商用酵母,只要別讓酵母太餓,一樣很難酸,這些都是發酵的皮毛技術而已,根據口味可以隨意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