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皇城鎮崖付村瓦力蚯蚓養殖可以參觀考察嗎如果
這個問題問的好:是我想問的問題
Ⅱ 青島瓦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青島瓦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2018-08-08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山東省青島市平度市田莊鎮鄧家村村東。
青島瓦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70283MA3M9D8C62,企業法人劉凱鑰,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青島瓦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一般項目:農林牧漁業廢棄物綜合利用;農業面源和重金屬污染防治技術服務;畜禽糞污處理;漁業加工廢棄物綜合利用;農林廢物資源化無害化利用技術研發;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服務;固體廢物治理;生物有機肥料研發;農業科學研究和試驗發展;肥料銷售;蚯蚓養殖;非主要農作物種子生產;農林牧副漁業專業機械的製造;環境保護專用設備製造;生物飼料研發;技術服務、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交流、技術轉讓、技術推廣;畜牧漁業飼料銷售;再生資源銷售;生活垃圾處理裝備銷售;農副產品銷售;牲畜銷售(不含犬類);飼料原料銷售;土壤及場地修復裝備銷售;飼料添加劑銷售;環境保護專用設備銷售;農業機械銷售;復合微生物肥料研發;海洋生物活性物質提取、純化、合成技術研發;農業機械製造;農、林、牧、副、漁業專業機械的銷售;草種植;農村生活垃圾經營性服務;水污染治理;食用農產品批發;初級農產品收購;食用農產品零售;農作物秸稈處理及加工利用服務;食用農產品初加工;土壤環境污染防治服務。(除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外,憑營業執照依法自主開展經營活動)許可項目:城市生活垃圾經營性服務;肥料生產。(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具體經營項目以相關部門批准文件或許可證件為准)。
通過愛企查查看青島瓦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Ⅲ 淄博市臨淄皇城區瓦力蚯蚓養殖公司的地址、電話、看電視上總經理叫劉芳,公司沒電話嗎
你不是說你在電視上看到的嗎!我想你應該去當地電視台去問問!
Ⅳ 我想自己創業養蚯蚓,就擔心沒有人收購,我惠州的
我的農場項目里的養殖是用到蚯蚓的,但為了降低成本我也是自己在養蚯蚓,不過等我的項目合作夥伴把我的模式引回到廣州那可能考慮跟你合作吧。我是湛江的,在南京做農場項目,合作夥伴到時回到廣州也做相同的項目。你有興趣那也可以加盟我們的項目。
Ⅳ 生養殖蚯蚓劉軍能加盟嗎
不做城裡人,回鄉當農民。現年28歲的劉軍,2011年7月從山東農業大學研究生畢業後,主動放棄在城裡高薪就職的機會,毅然回到信豐老家,在嘉定鎮龍舌村養起了蚯蚓。經過幾年的打拚,劉軍不僅成了當地的致富能手,還發揮專業特長,利用無害化處理過的豬糞養殖蚯蚓改良土壤,使原本寸草不生、溝壑縱橫的稀土尾砂地,轉化為平整松軟的肥沃土地。憑著在一項目上的突破,劉軍奪得了2013年第二屆「贏在江西」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的冠軍。
不顧勸說 放棄高薪回鄉養殖蚯蚓
3月26日上午,記者來到信豐縣嘉定鎮龍舌村一處叫阿廈塘的山坳里,劉軍的信豐縣歸根生態科技示範基地就在這里。近百畝集中連片的土地上,一畦畦標準的蚯蚓床整齊有序。劉軍正手持鋤頭,和工人一起翻壟挖收蚯蚓。
劉軍說,這種蚯蚓名叫「大平2號」,不僅可以用來喂養泥鰍、鰻魚、甲魚、石蛙等,還可葯用,市場需求量非常大。此外,這種蚯蚓的繁殖能力很強,每月可挖收一次,市場價位根據季節需求而定,一般為每公斤16元到30元不等。目前,僅蚯蚓養殖,劉軍的年收入達百萬元。
3年前,劉軍大學研究生畢業後回鄉養起了蚯蚓,成了村裡人眼中的另類。父母好不容易供他讀完大學,當然希望他能留在城裡工作,而自己卻不顧父母及親友的勸說,放棄了在大城市的高薪工作,最終回到老家承包土地養殖蚯蚓。一時間,父母罵他是不孝兒。左鄰右舍也對他冷嘲熱諷:「一個大學研究生,好不容易丟下鋤頭到城裡生活,現在又回鄉下當農民,這書不就白念了!」
劉軍沒有被困難和流言嚇倒,而是充分發揮所學專業知識,在家鄉廣袤的土地上,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重大突破 稀土尾砂地變廢為寶
劉軍說,在中國,養殖蚯蚓的人不少,尤其是北方,幾十年前就有人開始養殖蚯蚓。在大學時,他研究的課題就跟這有關。
2010年暑假,劉軍獲悉信豐生豬養殖規模大,每天所產生的豬糞有幾千噸,而這些豬糞除了部分用於果園、菜園、稻田作肥料外,大多被排在山澗河道中,給生態環境帶來了很大污染。既然有這么多的豬糞,何不把它利用起來養殖蚯蚓?
返回學校後,劉軍開始著手相關研究,成功掌握了豬糞無害化處理技術。2011年7月,返回家鄉的劉軍,把經過無害化處理的豬糞用來飼養蚯蚓,結果取得成功。經不斷摸索和技術改進,劉軍用豬糞養殖蚯蚓,畝產量可達3500公斤,比國內其他用牛糞養殖蚯蚓的產量高出近一倍。劉軍所掌握的這項技術,一舉攻破了「豬糞難以養殖蚯蚓」這一課題。而更讓劉軍感到欣喜的是,用豬糞養殖過蚯蚓的土地,土質變得暗黑,異常肥沃松軟。劉軍於是把目光瞄準了當地的一些稀土尾砂地。當年冬,劉軍租賃了嘉定鎮龍舌村阿夏塘一塊100多畝的稀土尾砂地進行實驗。經過兩年多的試驗,原本幾十畝寸草不生、溝壑縱橫的稀土尾砂地,現已成為平整松軟的肥沃土地。從此,劉軍把技術示範基地設在這里,昔日這塊超百畝的稀土尾砂地在逐步消失,而今成為了一處「聚寶盆」。劉軍這一治理稀土尾砂地的辦法,得到了贛州市礦管、水土等部門的高度贊揚。
今年1月,在第二屆「贏在江西」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的總決賽中,劉軍的「用豬糞來養蚯蚓,再用蚯蚓來改善土質」創業項目,征服了在場評委,從入圍決賽的15名選手中脫穎而出,獲得冠軍,並贏得10萬元創業獎金。
自行鑽研 臍橙專用肥將投放使用
隨著基地規模的不斷擴大,加上研發的多個創業項目獲得成功,江西、山東、廣東、湖南、河南等地的多所農業大學,邀請劉軍前往授課,介紹返鄉創業的成功經驗及課題交流。劉軍兩名學弟,大學畢業後也慕名前來,輔助劉軍一起研發新的項目。
一些信豐本地及周邊的菜農、果農、苗農都紛紛前往劉軍的養殖基地,收購他養殖蚯蚓後的豬糞。劉軍開始思量,贛南是臍橙之鄉,但目前仍沒有專供臍橙使用的肥料。於是,劉軍經過配方改良,研發出了臍橙專用肥。目前,該專用肥項目的研發,已通過了江西省科技廳專家的評審。為了使該專用肥能盡快生產投入使用,劉軍目前正在基地內建設一個2000平方米的生產廠房,並與信豐當地一家大型果業公司達成協議,創辦一個大學生創業基地。招收相關專業的大學生,成立創業團隊,最終達到共贏的目的。
劉軍透露,目前,國內已有多所農業大學的老師向他引薦人才,其中有不少大學生已簽訂了工作意向。劉軍說,創業基地建成後,臍橙專用肥很快會生產出來,並投放到市場。
心懷夢想 搭平台攜鄉親共同致富
劉軍成功創業的事跡,經媒體報道後,引起了中央電視台農業頻道《致富經》專欄的關注。3月2日,該專欄派出兩名記者,從劉軍就讀的山東農業大學開始拍攝,一路南下,經南昌、吉安等地尋訪客戶,最終到達信豐,直至3月18日結束行程返回北京。全程采訪,詳細記錄了劉軍返鄉創業的歷程。
劉軍說,返鄉創業的想法,在大學時期就有了,經過幾年的努力,這個夢想已經實現,但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近兩年來,劉軍在創業打拚的同時,沒有忘記幫助當地鄉親。附近村民在種養殖方面遇到了什麼問題,只要找到他,劉軍都會提供無償幫助。無法指導解決的,他就通過自己的人脈關系,幫助聯系有關專家前來指導。
2011年,劉軍種植象草飼養蝗蟲取得成功,經本報報道後,不少省內外的農戶打電話或慕名前來,找到劉軍咨詢飼養技術,他都毫不保留地提供給大家。與此同時,劉軍的生態科技示範基地招聘了不少當地的中老年人及婦女任員工,每月工資兩三千元,讓他們實現家門口就業。
劉軍表示,自己返鄉創業,當時就認准了一個理:「身為一名大學生,首先要擺放好自己的位置,不管到哪裡,從事什麼工作,只要用心去做,就能實現自己的夢想!」特別是《若干意見》出台後,中央給了贛南老區人民許多優惠政策,這讓他對未來的發展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