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鍾樓小奶糕哪裡有批發
請問小奶糕在江西有批發部嗎
㈡ 西安北郊哪有買鍾樓小奶糕
西安著幾年好象沒有買小奶糕
只見過買娃娃頭的
你課餘一找找附近冷飲批發地方打聽打聽
或者打114問問
㈢ 鍾樓小奶糕10元一根有人買嗎
你是賣的嗎?
㈣ 請問西安滾雪球奶糕真的很好吃嗎有什麼特色啊
---------------------------聽我講故事中·小奶糕之真假·真相大白-----------------------------------話說很久很久以前,在大家只知道鍾樓小奶糕的時候,沒有誰知道,真正的小奶糕其實就是滾雪球,它才是鍾樓小奶糕的原身。這是怎麼回事呢?故事的來龍去脈,聽我給大家細細道來。為什麼說最原始的小奶糕生產單位就是滾雪球呢?據了解,滾雪球品牌的創始人,當初承包了鍾樓食品廠冷飲部,生產並延續了到目前仍然被我們所津津樂道的西安特色小吃:小奶糕。所以,當大家在吃滾雪球小奶糕的時候,會發現,它的口味才是我們想要的「鍾樓小奶糕」。不知大家是否了解,在當時迫於企業產品自身品牌的創建,企業在發展初期,為保存最原始的產品特色,企業領導者才有機會讓滾雪球這個牌子得予應市而生。知道真假小奶糕後,大家會發現,在我們生活當中,並不常見滾雪球的廣告宣傳,甚至很難在各個大街小巷裡尋到它的蹤影。當一句「西安逛鍾鼓樓,奶糕吃滾雪球」傳到我們耳朵的時候,我們才不經意的想起,關於滾雪球和小奶糕的回憶只擱置在那幾年,瘋狂的小奶糕成就了我們這一群瘋狂的奶糕迷。從那以後,不再容易記得我們對小奶糕曾經的那份灸熱。話說,滾雪球奶糕真假之後,我們再提它的存在,如冰峰汽水一樣默默的伴隨了我們這一代人很多年。曾幾何時,每次去鍾樓逛街的時候,都會去大華包子店旁邊買奶糕吃,一口包子,一口雪糕,咦,美味的很!大華的店,在冬天來往的過客中,吃的人依然不減,光看冰櫃旁邊的大紙箱子裡面裝著滿滿的雪糕袋子,便能得知它在我們心中的份量。原來那個大華飯店門口的奶糕店,因為配合市政改建,於2010年10月撤離,滾雪球在東大街的直銷窗口,已搬遷至民生百貨奶茶內街,在原五一飯店對面的奶茶巷子口。
㈤ 西安哪裡能買到鍾樓小奶糕請告知詳細地址,謝謝!
我在草場坡見過,長安路草場坡上去,右轉50米路東,有個批發零售商店買著
㈥ 鍾樓小奶糕的發展歷程
小奶糕最初由鍾樓食品總廠推出,並在鍾樓地段銷售,因此昵稱 「鍾樓小奶糕」,物美價廉,經久不衰,成為了幾十年來古城人民最受歡迎的冷飲。
西安鍾樓冷飲食品總廠,始建於1954年,歷經近半個世紀的滄桑,生產的冷飲系列產品質優價宜。該食品總廠生產的「鍾樓」牌優質系列奶糕更是風靡古城,享譽全省,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20世紀70年代,西安鍾樓冷飲食品總廠改名為西安鍾樓冷飲有限公司。
2011年,西安鍾樓冷飲食有限公司已經正式取得生產銷售權。2011年4月20日,鍾樓小奶糕開始生產。公司整合後,會在北大街,東大街,解放路等地段設置銷售點。鍾樓小奶糕將重新走到人們眼前。
㈦ 西安市哪有賣鍾樓小奶糕的 謝謝 麻煩說清楚地址 家人想吃
金康路附近紅華巷
每天有個女的推車子賣
有喇叭喊:鍾樓小奶糕小豆糕花生糕奶油糕……喊了三四年了。每年都來賣!!!快點!!!
㈧ 西安鍾樓小奶糕北大街批發部電話
地址:碑林區東大街鍾樓郵局南門面
電話:暫無信息
㈨ 過些日子到西安去 聽說小吃很有名 那位兄弟可以提供下資料!謝謝!
鍾樓西北方向有個鼓樓。鼓樓後面就是,裡面是小吃一條街,就是回民街,這是一次去西安旅遊時導游介紹的。
肉夾饃:我們到了西大街鼓樓對面的一個小街里的「樊記」,不過在去的路上看到了「王恆」的招牌。記得在文章里看到過說「王恆」比「樊記」好吃,在同伴們全開始在「樊記」裡面吃的時候,我和一MM到「王恆」也買了一個精選,4.5元一個。和「樊記」的相比,果然好吃很多,主要是由於「樊記」里的饃好象捂過了,沒有那邊的那麼脆。不過「王恆」的普遍比「樊記」貴5毛,看來還是很有道理的。在隨後的幾天里,我又有兩天的早飯是在那裡解決的,不過一般一個人吃不下一個,基本是吃一半浪費一半,現在想起來真後悔啊。
酸梅湯:這個說成是西安的小吃應該是有點牽強,不過我在回民街裡面看到很多家都有賣的,1塊錢1杯,而我那幾天也喝上了癮,根據我吃的順序,也就想到哪裡說到哪裡吧。第一次喝也就是在吃「王恆」的肉夾饃的時候,喝起來冰冰涼涼的,很爽口。後來晚上去回民街的時候,發現有好多家買酸梅粉的,估計這個酸梅湯也就是勾兌出來的,有的濃有的淡,用塑料杯裝著,在「紅紅炒米」裡面盛酸梅湯的杯子居然上面還有吸管,一開始覺得很新奇,後來想想,覺得挺不衛生的。不過酸梅湯好象倒真是比可樂什麼的更容易在回民街被接受。
鍾樓小奶糕和滾雪球:這兩種冰棍全是5毛一根。鍾樓小奶糕在咱們壇子上好象去年就有人提起過,在路上和當地的導游說起,她告訴我其實當地人更喜歡吃滾雪球。從乾陵和法門寺回來回來的那天比較早,我就和2個MM一起殺到回民街去了。本來看介紹上說開元下面賣的那個小奶糕是正宗的,本來想走過去買,後來在鼓樓對面的一個小攤子上發現了,一人買了一根奶油味的,果然好吃,用MM的話說「比小牛奶強多了」,一根還沒吃完,就到了馬路對面,在鼓樓下面的攤子上發現了有滾雪球的,我嘴裡還咬著小奶糕呢,又張羅著買滾雪球,結果賣的那個小姑娘看著我都樂了,滾雪球一吃還不打緊,後來幾天我們就吃它了,尤其是可可味的。最後我們已經簡稱為「我們再滾一下吧」,最後一天一MM居然提議,要不我們吃兩個東西之間就滾一下,我害怕拉肚子,沒敢贊成。
鏡糕:還沒進回民街,在鼓樓的下面就有很多賣鏡糕的小車,鏡糕放在很小的籠屜里,很小,上面有紅紅綠綠的調料,要吃的時候會再給蘸上芝麻和糖,很便宜,5毛錢一個,味道還不錯。不過我們走到回民街裡面的時候,看到有一個賣1塊錢一個的,上面放了不少葡萄乾,決定也買一個嘗嘗,結果發現沒有5毛的好吃:(
涼皮:在西安吃了兩種涼皮:秦鎮涼皮和麻醬涼皮。秦鎮涼皮名字的由來不知道,估計是和某個地名有關系吧,而麻醬涼皮顧名思義是放了麻醬的。那個涼皮和在北京吃的很不一樣,比北京的好吃多了,吃到嘴裡有一種精到的感覺,鮮百味餛飩店裡和老陝面館里的覺得也沒這個好吃。個人覺得秦鎮的比麻醬的好吃,不過也許是因為我不愛吃麻醬的緣故,我在西安的朋友說她每次去回民街總忍不住要吃一碗麻醬的。
炒米:其實就是炒飯,但西安好象沒有這么個叫法。我在介紹西安小吃和小兔子的文章里全看到過介紹「紅紅炒米」,到了那裡,當然要嘗一嘗。晚上有很多桌子擺在路邊,我們也找了一張空的坐下,會有服務員過來問你吃什麼,點完以後,沒過兩分鍾就上來了。觀察了一下,好象這個就是直接炒出來,然後看哪桌要就給端過來,雖然後來又去了一次,不過我也沒搞清楚那裡是不是就做這一種炒米。那炒米是用酸菜和牛肉末一起炒的,味道很好,考慮回來以後可以自己實踐一把,看能不能做出這種味道。我們因為是吃完晚飯再過去的,沒吃太多,三個人就要了一碗,不過那可是那天晚上我們唯一全部吃光的東西。
肉串:在很多小吃店的旁邊總會有烤羊肉串和牛肉串的爐子,很便宜,2毛一串,同樣也是烤好了端到每個桌上來問你要不要,一般十串起賣,由於很小,不用擔心吃不下去。結帳的時候就數鐵釺子,很方便。不過由於上面的肉很少,吃起來沒太多感覺,覺得還是北京的羊肉串好吃。後來看見有一家,有整隻的羊掛在外面,好象可以現穿羊肉串,可惜眼大肚子小,就沒有再吃了。同時那裡還有賣涮牛肚的,3毛一串,紅紅的,上來的時候刷了麻醬,總覺得味道有點淡。
羊肉泡饃:這次吃的羊肉泡饃是在據說最正宗的老孫家吃的,為了品嘗當地小吃,集體定了老孫家的風味餐,10個熱菜10種小吃。其中就有羊肉泡饃,上來的時候是機器弄好的,沒有體會到自己掰饃的過程,由於那時候已經吃的比較飽了,也就是嘗了兩口,沒留下太深的印象。不過後來有一天去大皮院,看到了小兔子介紹的小炒饃,來了一份優質,一塊饃我掰了大概10分鍾,再送去給廚房炒,大概等了10分鍾。本來以為炒饃出來會是乾乾的,誰知道也是有湯的,裡面有蘑菇,西紅柿,羊肉,粉絲.....好吃。
涼糕和涼粽:基本上來說我還是喜歡吃那種又甜有粘的東西,而這兩個剛好符合我的胃口。唯一可惜的是拿出來的時候放了太多的蜂蜜和桂花糖,弄的味道反而有點苦,建議去吃的時候稍微加一點白糖就好。
糊辣湯和麻花油茶:據說是西安人喜歡的早點,我們當然也嘗試了一下。不過說實話,很不習慣。麻花油茶一股怪怪的味道,我們一人嘗了一口就沒再吃,MM試了一下裡面的麻花,說和油條差不多。糊辣湯裡面有圓白菜、土豆、菜瓜、牛肉丸什麼的,當地人會在裡面泡上一個「坨坨饃」據說就是很好的早餐,不過我們本來就抱著嘗嘗的思想,當然饃就沒要,吃起來有點辣,感覺比麻花油茶好點。不過看起來當地人真的很喜歡吃,我們進去時候滿滿的一大盆,沒5分鍾出來已經少了很多。
酸湯水餃:同去的兩個MM巨喜歡吃,由於我對麵食一般,同時對酸的東西也不是太喜歡,因此是她們兩主攻。其實第一次吃是在老孫家,一MM本來說不吃,後來嘗了一個就連湯帶餃子吃了一堆。後來有時間我們自由活動,還想到老孫家吃去,被我及時打住,給小兔子打了個電話,才知道大皮院那裡就有好幾家,我吃的涼糕和涼粽,不過從她們連湯也喝的比較干凈看來,應該還是很好吃的。
灌湯包:賈三灌湯包也是鼎鼎有名的,離紅紅炒米很近,第一天晚上本來想進去,看裡面那麼多人還要等位,同時我們肚子也不是很餓,就沒有堅持。不過後來有一天早上去了,要了一籠羊肉餡的,10個才4塊錢,咬到嘴裡滿嘴的汁,果然很鮮美,再蘸上點醋,剛好解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