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家誰能評價一下新版鹿鼎記
一、 主角比較
在鹿鼎記的選角中,最難的就是韋小寶的選角。韋小寶是一個亦正亦邪的人物,他講義氣、好結交朋友,卻也有著好色貪財、為達目的花樣百出的缺點,與以往武俠小說中的主人公形象大相徑庭,主角必須將機靈古怪而又略帶邪氣形象的演繹出來,畢竟,鹿鼎記的讀者千千萬萬,如何將每一個人心目中那各自不同的形象最好的演繹出來,並非一件易事。在這個方面,可以說,製作方是煞費苦心,梁朝偉、陳小春和張衛健都是當時電視界中的當紅炸子雞,在人氣方面完全能夠引起觀眾的收視慾望,而且就個人形象而言,也或多或少在以往的作品之中顯露出與韋小寶相近的性格形象。
在這三部之中,梁朝偉當時正處於電視事業發展高峰期,在八十年代,他先後主演了多部經典的古裝片,在演技上可謂是游刃有餘,他與劉德華當時都是二十齣頭的年輕人,在各個版本之中是年齡最小的主角,個人形象精靈古怪,可以說,他是最合適的韋小寶的代言人,那一副似笑非笑的笑容,再加上招牌電眼,一個小說中的傳奇人物就活靈活現的出現在觀眾眼前,難怪乎他多年之後能夠成為一代影帝,也成就了一個最經典的韋小寶。而陳小春主演韋小寶時候年齡過大,相比之下在年齡上變遜色不少,畢竟,TVB八十年代最輝煌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陳雖在《古惑仔》系列電影的表演中,那種痞氣十足的小流氓的形象與小說中韋小寶的形象在流氓氣方面比較相似,但是其演技較梁朝偉生疏許多,其表演稍顯生硬做作,與其在《古惑仔》中的表演相比遜色許多,或許,這是由於壓力過大的緣故。而三部之中,讓人失望最大的便是張衛健的版本,本來以張的個人形象與演技,將韋小寶這一角色演好並不存在任何疑問,便是以其在《歡喜游龍》中的表演,筆者變差點誤認是《鹿鼎記》,筆者當時對張主演鹿鼎記非常看好,期待著一部繼梁朝偉之後的又一部經典,但是事實卻並非如此,或許是劇本實在糟糕得不能再糟糕的緣故,或許是其自身壓力的緣故,很不幸,張主演的鹿鼎記是我見過的鹿鼎記之中最差的一部。很明顯,張的表演很大程度上是在模仿周星馳在電影《鹿鼎記》中的表演,然後加上一些煽情的表演,如果與原著分開而言,他的表演還算是有可取之處,可惜,這是鹿鼎記,經典在人們心目中一早被定位,過於自我的表演只能是讓人看著摸不找北。
比較三個版本,當以梁朝偉版本為最好,陳小春版本次之,而張居末位。以張的形象本不難再重塑一經典,可惜了。但是如果深究三部之中主角缺失的話,便是三人均演不出韋小寶的邪氣,古靈精怪這一點多多少少都按照各人自己的見解表演出來,但是他們忽視了韋小寶是一個亦正亦邪的人物,他有時候為達目的不執手段(揚州麗春院裡面那個霸王硬上弓^_^)。或許,過於實際的表現出主人公非善的一面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緣故吧,三部電視劇都迴避了這個方面,從遷就觀眾的收視方面也可以理解。
二、其他演員比較
縱觀三版,各版的其他角色也是可圈可點,明星薈萃,除了TVB96版稍微遜色以外,其他兩版幾乎可以說是隨手捻來便是一個明星。84梁朝偉版中,劉德華、關海山、毛舜筠、劉嘉玲、吳君如```果真的一種「星光閃耀」的感覺,84版之中,演員素質居三版之首,在劇中,均能很好的進入角色, 讓人不得不佩服TVB那一個黃金時代而後來TVB96陳小春版則遜色許多,或許那時候正是武俠劇低潮期的緣故,在劇中只不過出現了幾個老戲骨的身影,耀眼的星光在這部裡面黯淡很多,不過諸人的表演還算中規中矩,並沒有什麼「驚人」的表現。反觀華視版本,由於受矚目程度極高等原因,這一版的角色絲毫不遜於84梁朝偉版的星光閃耀,鄭伊健、朱茵、譚耀文、陳法蓉、林心如```連舒淇都扮演了一個原著中並沒有出現的人物-小金魚,一系列大牌明星的加盟,說實在話,明星陣容是居三版之首,以各個演員本身而言,演技是絲毫不可能存在任何問題的,但是致命傷卻是,導演對各人選角方面便是一個巨大的錯誤,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林心如飾演建寧公主,林在觀眾之中的習慣形象便是一乖乖女,無論如何,觀眾的第一印象便是很難將她與刁蠻任性的建寧公主聯系起來,而後來的表演也證實了這一點,她在表演中實在難以將建寧公主的形象扮演好(這跟劇本也有極大的關系),以筆者之見,林心如的形象應該是飾演沐劍屏最為合適,可惜,或許是改編之後劇本對建寧公主的戲分加重不少,以林當時的人氣,讓她飾演一個配角著實並不是太可能吧。
反而,在這三版之中,康熙這一角色的選擇均是非常的成功,無論是劉德華、馬浚偉還是譚耀文,他們都能夠很好的把握住康熙的形象與人物性格-一個意氣風發的少年天子。而其中最讓筆者佩服的華視版本的譚耀文,平心而論,這是華視版本唯一的出彩點,譚耀文能夠將一個少年天子的形象很好的表現在觀眾面前,他的少年得意,他的奮發圖強,更重要的一點是,他也能夠將康熙作為帝王一面中心狠手辣的一點表現出來,這是前兩個版本都沒有的,比較於原著,譚耀文的康熙是最貼切的,這是後來人們都比較認同的一點。
如果說三個版本一致為人們所詬病的一點啊,莫過於韋小寶的七個嬌妻人選,這一半得怪金庸先生的文筆,著實,一次找來七個國色天香而又要將就演技的美女對於製片方而言,實在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縱觀三版,雖說明星不少,可是美女著實也是不多,尤其是TVB兩個版本由於都是選擇自身的演員,更遜色於華視版本,至少吧,華視版本的美女多多少少養眼些。^_^以韋小寶的眼光,無論如何,也不會挑些雜花雜草的。或許,只能是大陸的版本才能夠找到足夠多的美女,而且還不會超出製片方控製成本的要求吧,呵呵```
三、劇本比較
與原著比較,三個版本的劇本都或多或少的進行了更改,當然,刪節也是不少的。問題出在於金庸先生手下的文字實在是厲害,韋小寶橫掃大江南北,揮軍直殺俄羅斯,火燒騰甲兵、水淹雅克薩```幾乎世間最稀奇古怪的事情都發生在他身上,以至於真的不容易拍出來。為了控製成本,製片方是絕對不可能拍攝如此巨大的場面,所以毫不例外,三部都刪去了這個鹿鼎記裡面場面最巨大而經典的一局,著實讓人扼腕痛惜啊(反正偶們不是製片方,花的錢不是偶們出的)。
比較三個版本的鹿鼎記,新版比較原著更加進行了刪節與修改,華視版本更甚於將名字都修改成《小寶與康熙》,不過也是,華視版本對原著的修改程度可謂傷筋動骨,筆者差點沒把這一部認錯,實在是面目全非,慘不忍睹。
在第一部中,編劇嚴格的准著原著進行修改,除了對部分因為控製成本緣故而不得不進行刪節的部分外,電視劇很好的還原了原著的面貌,果真不愧是TVB武俠黃金時代的代表作品,其實,對於名著的改編,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過分的修改原著,每個讀者心中都有一個原著的模樣,最好的辦法就是嚴格按照原著進行拍攝,過分的修改反而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畢竟,成功的改編只是很少數的。
反觀第二、三兩個版本在劇本上便進行了過於誇張的修改,這是九十年代之後武俠劇的一個通病。很明顯在華視的版本中,很大程度上是模仿周星馳版本的《鹿鼎記》,無論是從情節、甚至於是演員的表演方面,都讓人有一種非常強烈的似曾相識的感覺。如果說電影版的《鹿鼎記》大刀闊斧是由於電影時間有限的緣故,那麼華視版本的過分修改則是過分了,不可否認,華視版本之中,張衛鍵的煽情表演著實很能夠打動觀眾,其實筆者一直認為張是一個潛質不錯的演員,從早期的《日月神劍》到後來的《短刀行》、《歡喜游龍》諸多作品,他無論是搞笑或者是煽情,都很有自己的一套。可惜在這部筆者原來非常看好的作品中卻並未有出彩的表演,華視版本的《鹿鼎記》是一部失敗的復製品。
四、其他方面比較
如果從場景上比較的話,華師後來居上,從陣容強大的明星陣容可以看出華視的投資規模並非前兩部能夠相比。TVB的電視劇直到近幾年的場面才闊氣一些,布幕景雖說自九十年代之後少了許多,但是熟悉的場景在無數電視中不斷出現,以至於有人為其總結了《TVB經典場景》一貼。而華視版本由於資金充足便有足夠的外景,在這個方面,我們也不得不體諒以前時代的局限,畢竟,布幕景的武俠劇都看了那麼多年。
而從服裝上說,華視的做法則有點畫蛇添足的味道了。比較TVB兩個版本,大都能夠很好的把握住服裝打扮,尤其是84梁朝偉版本,服裝中規中距,嚴格的遵照古代服飾,特別是清裝戲的光頭,呵呵```在八十年代乃至於後來很多電視劇都沒有很好的注意到這一點,在這方面也不多說了;96陳小春版本在服飾方面也能夠很好的把握好這一點;而華視版本則是讓人目瞪口呆了,雙兒的雙肩書包、建寧的大洋娃娃花結、小寶的怪帽子```讓人以為是在看時裝劇的感覺,讓人不得不佩服服裝師高超的想像力。
而這三部電視劇另外一個一致的出彩點就是主題曲,無論是84版本的《始終會行運》,96版的《叱吒紅人》跟華視版本的《一輩子一場夢》,歌詞都能夠很好的把握住原著的內容,而且歌曲琅琅上口,著實是不可多得的精品。就筆者自己而言,最喜歡的是《一輩子一場夢》,當歌聲響起的時候,讓人有一種非常愜意、放縱自我的感覺,可謂是近年來電視主題曲不可多得的精品。
當然,還是那麼一句老話:「蘿卜白菜,各有所愛」,喜好與評價標准各人不同,筆者以上的比較就算是再如何把握不偏不倚也不可能會真正的符合每個人的心意,時代不同,每個人的評判標准也會不同,每個時代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武俠劇在走過九十年代這個低谷期之後,到底是否能夠重新創造一個輝煌的時代,是一個未知數,但是,想如同八十年代那樣的一個黃金年代輝煌估計是很難的了,畢竟,當時武俠劇的輝煌不僅僅是自身的原因,同時也跟電視劇的發展以及時代背景有關。
藉以紀念逝去的歲月與懷念記憶中的武俠劇。一切,留待後人評說吧。
㈡ 芙蓉姐姐要加盟鹿鼎記嗎
my god
㈢ 黃曉明版鹿頂記中沐劍屏檔桉
姓 名:劉芸
身高:165cm
體重:48kg
星座:摩羯座
血型:B型(因為媽媽是AB型,所以自我感覺是B型偏A)
現住地: 北京-東城區
籍貫: 湖 南 長 沙
民 族:漢 族
出生日期:1983年12月26日
地 區: 大陸
國 籍: 中國
語 言:普通話
畢業院校:中央戲劇學院
目前職業:演員 影視演員(影視)
特 長:表演 舞 蹈
性格:50%男孩性格、50%女孩性格;不記仇(其實不是忘了,而是無原則)
愛好:舞蹈、買靴子、吃、旅遊、養狗、玩冒險游戲(比如過山車、滑雪、蹦極等)
缺點:任性、軸、常丟東西
〖電視作品〗
[編輯本段]
2002年《命運的承諾》飾楊若榴 導演:於淳
2002年《三重門》 主演 沈溪兒 導演:金琛
2002年《新五女拜壽》 主演 暖雲 導演:張建偉
2002年《我為歌狂》 主演 麥雲潔 導演:徐利
2003年《大漢天子2》 主演 秋蟬 導演:范秀明
2003年《汗血寶馬》 主演 風車 導演:吳子牛
2004年《誓不罷休/追凶》 主演 林芳 導演:哈斯朝魯
2005年《了凡》 主演 趙靈兒 導演:游本昌
2005年《紅拂女》 飾演 尺素 導演:梁德華
2006年7月《鹿鼎記》飾沐劍屏 導演:於敏
2007年4月《鑽石王老五的艱難愛情/愛的潘多拉》飾於飛 導演:田有良
2007年6月《巧克力情人》飾演 黎麗 導演:霍耀良
〖電影作品〗
[編輯本段]
2006《大道如天》 主演 姍姍 導演:宋江波
2002《走向太陽》 主演 小豆子 導演:宋江波
〖雜志封面〗
[編輯本段]
2007年8月份 美國《TIME》(時代周刊)封面
2007年9月份 《優雅》雜志封面
2007年10月 《尚舞》雜志封面
2007年10月10日 《影視圖書周報》封面
〖廣告代言〗
[編輯本段]
露露杏仁露
「御芝堂」減肥葯及護系列
TCL王牌彩電
形象代言 「藍爽」休閑
2008年代言舒潔隱形眼鏡
〖相關報道〗
[編輯本段]
劉芸亮麗的外形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演技上的迅速成長,已經讓人忘記了她才出道不過幾年,這讓不少同齡演員望塵莫及。學生時代就成為中央戲劇學院的校花,並有影迷為其建立網站,成名後隨這影迷數量的擴大使得公司每天都會收到影迷的來信,一顆新星逐漸升起。
劉芸是個長沙女生,但人人都說她長得像個異族美女;她本是吃湘菜長大的,在北京卻只吃川菜;她有很多化妝品,卻一點也不會化妝;她自以為很成熟的時候,其實很幼稚,可是當她真的成熟起來以後,她又常常覺得很茫然;她有很多短裙和靴子,卻喜歡男孩子的冒險把戲;她總喜歡請朋友吃飯,可總是在埋單的時候才發現錢包里一分錢也沒有……采訪結束,她邊走邊向我們揮手,高聲喊著:「別忘了看我主演的《大漢天子2》,湖南衛視,每天——晚上——七點——半——」
在她自以為成熟的時候,其實還很幼稚,可是當她真的成熟起來以後,她又常常覺得很茫然。
劉芸在王府井大街的人流中突然停下,拿出睫毛夾當眾夾起睫毛來。助理連聲「呵斥」:「當心夾著眼皮!一會兒到房間里再弄!」「不行,我等不及了。」說罷,她取出一個小手鏡繼續夾睫毛。
本來說好了事先化好妝的,結果劉芸素著一張臉就來了。因為她不會化妝,「不是一般的不會,而是一點兒也不會」。可是,劉芸卻堪稱「擁有全北京最專業、最壯觀的化妝品」,都是在劇組化妝師的「旨意」下買的,「用自己的比較干凈嘛」。就這樣,拍一部戲買一套化妝品,幾年下來規模蔚為大觀。這次拍戲原本只需要咖啡色眼影,劉芸竟買來一堆,五顏六色,讓化妝師大嘆「孺子不可教」。
不過,劉芸倒很會塗睫毛膏,還會夾睫毛。不巧這次又趕上她忘記帶睫毛夾,別人幫她臨時找了一個,她便有些迫不及待了。半個小時後,劉芸又突然停下來拚命揉眼睛,助理再次「呵斥」———可是已經來不及了,她自個兒掏出鏡子一看,已然成了熊貓眼。
其實,早在劉芸11歲的時候,她還是很有思想也很有憂患意識的。那年廣州舞蹈學院去長沙挑選學生,看中了劉芸,問她小小年紀願不願意去廣州。於是,11歲的劉芸對自己說:「難道我一輩子都待在長沙嗎?不,我要出去!」17歲那年,劉芸畢業分配到廣州文工團成了正式的國家幹部,她又對自己說:「難道我就一輩子都給人家伴舞嗎?」於是,她毅然辭職來到北京,報考了中戲表演系。
大一時的劉芸身著小西褲、白襯衣和細跟鞋,每天一副成熟小白領的樣子去上課。可是現在,劉芸卻穿著粉色T恤、百褶短裙、球鞋,她不會再問自己:「難道我要一輩子當演員嗎?」因為演員是當定了,即使將來結婚,她也要一半事業一半家庭。
實際上,她就是……
重復式購衣狂
劉芸喜歡粉色,因此她有很多的粉色T恤、裙子、腕錶、手鏈、項鏈等等。實際上,她總喜歡買差不多的衣服,每次逛街都瘋狂地買回很多新款衣物,可回家打開衣櫥一看,全都是同一種風格、同一種款式。比如,她喜歡靴子,就買了10雙靴子,雖然每一款都有小小的不同,可是在別人眼裡,就覺得劉芸整天穿靴子。
史努比看不起HELLOKITTY
劉芸屬狗,她特別喜歡史努比。她有一個大大的旅行箱,還有一個小小的旅行包,都是史努比圖案的。每次去機場,劉芸都趾高氣揚地拖著它們。但是,她不喜歡HELLOKITTY,她還因此認為那些喜歡這只粉色乖乖貓的人都是在裝嫩。
和媽媽一起游歐洲
劉芸喜歡旅遊,劉芸的媽媽也喜歡旅遊,可是劉芸的爸爸要上班。所以劉芸就把媽媽接到北京,給了她一個大大的驚喜———母女二人共游歐洲。
旅途並不一帆風順,最初幾天媽媽總是管著女兒,不讓吃麥當勞、不讓喝可樂、不讓亂花錢……於是兩個人還鬧了點小別扭。
不過三天後,母女旅伴就度過了磨合期,一起瘋玩,就像姐妹花。
劉芸登美版時代周刊封面 成八零後新代表
在出演《紅拂女》、《大漢天子2》等眾多高收視率作品後,時尚偶像劉芸人氣爆增,最近更是有消息傳出其一躍登上了美版時代周刊的封面,成為了中國八零後新生代的代表,風頭一時無兩。
美國的《時代周刊》早在1923年就已經創建,英文名為TIME,其與姐妹雜志《財富》一直都對全球的各個領域都有著深厚長遠的影響。《時代周刊》每期都會選出一位封面人物,或商界精英,或政壇領袖,或影視明星,至今很多人仍以登上時代周刊封面為榮。
《時代周刊》評價:「劉芸代表了中國剛剛成長起來的新一代,他們年輕、快樂、不愁吃穿、無拘無束、真實自然。」照片中,劉芸身著白色棉布T恤,素麵朝天,不化妝、不戴首飾、不做發型,在鏡頭前展示本來面目。
長相甜美可人的劉芸此次獲選,可以說這將在她的出道不久、就已經成績斐然的演藝事業上再立了一座豐碑,為她今後的發展更增添了多元化的選擇和方向。同時,也在繼「平民偶像」李宇春(最新動態、個人檔案、FLASHMV專輯)的入選之後,劉芸搖身一變成為了八零後新生代中不可多得的藝人界的青年領袖。
從第一部戲《三重門》中女一號清純可愛的沈溪兒、到《紅拂女》中堪與舒淇(最新動態、個人檔案)爭相鬥艷的性感殺手尺素、再到《鹿鼎記》里嬌蠻可愛的小郡主沐劍屏……自在中國戲劇學院畢業後,劉芸一路走來,相當順利。這當中雖有導演們的指導,年輕的劉芸,她的表演也不能忽視,而這個小女生身上所具有的巨大潛力,也正在發出耀眼奪目的光彩。
劉芸操舊業接演新片 受舞蹈老師高度贊揚
許多喜歡劉芸的觀眾都知道她有著炯炯有神的迷人大眼睛和天使般的燦爛微笑,剛剛出演了內地版的《鹿鼎記》和都市浪漫愛情劇《巧克力情人》。然而卻有很少的觀眾知道可愛公主劉芸身上還有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絕活,那就是她曾經苦練了八年的舞蹈,在熒幕上美麗的「小郡主」昔日曾經是舞池裡一顆耀眼的新星。
這一次,欣賞劉芸的觀眾們可要一飽眼福了。據悉,劉芸將在接下來的新片中重操舊業,扮演一個舞者,在劇中將會有許多跳舞的精彩場面,這也實現了她一直以來的心願。劉芸11歲的時候就已經在廣州舞蹈學院學習舞蹈,畢業了就到了廣東南方歌舞團。後來中戲老師來挑演員,劉芸毅然辭去「鐵飯碗」,克服困難,考入中戲表演系。
《巧克力情人》一殺青,劉芸馬上就從蓉城劇組趕回來,開始了緊鑼密鼓的舞蹈訓練。積極認真的態度和謙虛的個性讓舞蹈老師對她大為贊賞,更稱她非常有舞蹈天賦。剛剛編好的舞蹈,簡單地跟她重復幾次,她就會了,而且跳得相當的投入和有感覺,令人嘆服。相信在新片中,讓人眼前一亮的劉芸將會有非常精彩的演出。
央視評選電視劇人氣王 劉芸暫居言情檔榜首
新浪娛樂訊 由中央電視台主辦的CCTV「你最喜歡的電視劇演員是誰?」評選活動目前正在央視網站上如火如荼地進行中,甜美女星劉芸(blog)力壓群芳,目前排在言情劇檔的榜首。
有著一雙會說話的眼睛的劉芸自出道以來就備受關注,從中戲畢業後出演了偶像劇《三重門》,為大家所熟悉和喜愛。而與舒淇一同合作的熱播劇《紅拂女》中,劉芸所飾演的尺素,其古裝扮相也令人眼前一亮。近日,劉芸更是拓開了自己的戲路,不僅隨著張紀中(blog)版古裝大戲《鹿鼎記》未映先紅,也加盟了香港著名導演霍耀良的新戲《巧克力情人》,一舉奠定了自己言情劇人氣王的位置。
㈣ 請問大家看過新版鹿鼎記沒感覺怎樣呢請大家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 主角比較 在鹿鼎記的選角中,最難的就是韋小寶的選角。韋小寶是一個亦正亦邪的人物,他講義氣、好結交朋友,卻也有著好色貪財、為達目的花樣百出的缺點,與以往武俠小說中的主人公形象大相徑庭,主角必須將機靈古怪而又略帶邪氣形象的演繹出來,畢竟,鹿鼎記的讀者千千萬萬,如何將每一個人心目中那各自不同的形象最好的演繹出來,並非一件易事。在這個方面,可以說,製作方是煞費苦心,梁朝偉、陳小春和張衛健都是當時電視界中的當紅炸子雞,在人氣方面完全能夠引起觀眾的收視慾望,而且就個人形象而言,也或多或少在以往的作品之中顯露出與韋小寶相近的性格形象。 在這三部之中,梁朝偉當時正處於電視事業發展高峰期,在八十年代,他先後主演了多部經典的古裝片,在演技上可謂是游刃有餘,他與劉德華當時都是二十齣頭的年輕人,在各個版本之中是年齡最小的主角,個人形象精靈古怪,可以說,他是最合適的韋小寶的代言人,那一副似笑非笑的笑容,再加上招牌電眼,一個小說中的傳奇人物就活靈活現的出現在觀眾眼前,難怪乎他多年之後能夠成為一代影帝,也成就了一個最經典的韋小寶。而陳小春主演韋小寶時候年齡過大,相比之下在年齡上變遜色不少,畢竟,TVB八十年代最輝煌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陳雖在《古惑仔》系列電影的表演中,那種痞氣十足的小流氓的形象與小說中韋小寶的形象在流氓氣方面比較相似,但是其演技較梁朝偉生疏許多,其表演稍顯生硬做作,與其在《古惑仔》中的表演相比遜色許多,或許,這是由於壓力過大的緣故。而三部之中,讓人失望最大的便是張衛健的版本,本來以張的個人形象與演技,將韋小寶這一角色演好並不存在任何疑問,便是以其在《歡喜游龍》中的表演,筆者變差點誤認是《鹿鼎記》,筆者當時對張主演鹿鼎記非常看好,期待著一部繼梁朝偉之後的又一部經典,但是事實卻並非如此,或許是劇本實在糟糕得不能再糟糕的緣故,或許是其自身壓力的緣故,很不幸,張主演的鹿鼎記是我見過的鹿鼎記之中最差的一部。很明顯,張的表演很大程度上是在模仿周星馳在電影《鹿鼎記》中的表演,然後加上一些煽情的表演,如果與原著分開而言,他的表演還算是有可取之處,可惜,這是鹿鼎記,經典在人們心目中一早被定位,過於自我的表演只能是讓人看著摸不找北。 比較三個版本,當以梁朝偉版本為最好,陳小春版本次之,而張居末位。以張的形象本不難再重塑一經典,可惜了。但是如果深究三部之中主角缺失的話,便是三人均演不出韋小寶的邪氣,古靈精怪這一點多多少少都按照各人自己的見解表演出來,但是他們忽視了韋小寶是一個亦正亦邪的人物,他有時候為達目的不執手段(揚州麗春院裡面那個霸王硬上弓^_^)。或許,過於實際的表現出主人公非善的一面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緣故吧,三部電視劇都迴避了這個方面,從遷就觀眾的收視方面也可以理解。 二、其他演員比較 縱觀三版,各版的其他角色也是可圈可點,明星薈萃,除了TVB96版稍微遜色以外,其他兩版幾乎可以說是隨手捻來便是一個明星。84梁朝偉版中,劉德華、關海山、毛舜筠、劉嘉玲、吳君如```果真的一種「星光閃耀」的感覺,84版之中,演員素質居三版之首,在劇中,均能很好的進入角色, 讓人不得不佩服TVB那一個黃金時代而後來TVB96陳小春版則遜色許多,或許那時候正是武俠劇低潮期的緣故,在劇中只不過出現了幾個老戲骨的身影,耀眼的星光在這部裡面黯淡很多,不過諸人的表演還算中規中矩,並沒有什麼「驚人」的表現。反觀華視版本,由於受矚目程度極高等原因,這一版的角色絲毫不遜於84梁朝偉版的星光閃耀,鄭伊健、朱茵、譚耀文、陳法蓉、林心如```連舒淇都扮演了一個原著中並沒有出現的人物-小金魚,一系列大牌明星的加盟,說實在話,明星陣容是居三版之首,以各個演員本身而言,演技是絲毫不可能存在任何問題的,但是致命傷卻是,導演對各人選角方面便是一個巨大的錯誤,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林心如飾演建寧公主,林在觀眾之中的習慣形象便是一乖乖女,無論如何,觀眾的第一印象便是很難將她與刁蠻任性的建寧公主聯系起來,而後來的表演也證實了這一點,她在表演中實在難以將建寧公主的形象扮演好(這跟劇本也有極大的關系),以筆者之見,林心如的形象應該是飾演沐劍屏最為合適,可惜,或許是改編之後劇本對建寧公主的戲分加重不少,以林當時的人氣,讓她飾演一個配角著實並不是太可能吧。 反而,在這三版之中,康熙這一角色的選擇均是非常的成功,無論是劉德華、馬浚偉還是譚耀文,他們都能夠很好的把握住康熙的形象與人物性格-一個意氣風發的少年天子。而其中最讓筆者佩服的華視版本的譚耀文,平心而論,這是華視版本唯一的出彩點,譚耀文能夠將一個少年天子的形象很好的表現在觀眾面前,他的少年得意,他的奮發圖強,更重要的一點是,他也能夠將康熙作為帝王一面中心狠手辣的一點表現出來,這是前兩個版本都沒有的,比較於原著,譚耀文的康熙是最貼切的,這是後來人們都比較認同的一點。 如果說三個版本一致為人們所詬病的一點啊,莫過於韋小寶的七個嬌妻人選,這一半得怪金庸先生的文筆,著實,一次找來七個國色天香而又要將就演技的美女對於製片方而言,實在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縱觀三版,雖說明星不少,可是美女著實也是不多,尤其是TVB兩個版本由於都是選擇自身的演員,更遜色於華視版本,至少吧,華視版本的美女多多少少養眼些。^_^以韋小寶的眼光,無論如何,也不會挑些雜花雜草的。或許,只能是大陸的版本才能夠找到足夠多的美女,而且還不會超出製片方控製成本的要求吧,呵呵``` 三、劇本比較 與原著比較,三個版本的劇本都或多或少的進行了更改,當然,刪節也是不少的。問題出在於金庸先生手下的文字實在是厲害,韋小寶橫掃大江南北,揮軍直殺俄羅斯,火燒騰甲兵、水淹雅克薩```幾乎世間最稀奇古怪的事情都發生在他身上,以至於真的不容易拍出來。為了控製成本,製片方是絕對不可能拍攝如此巨大的場面,所以毫不例外,三部都刪去了這個鹿鼎記裡面場面最巨大而經典的一局,著實讓人扼腕痛惜啊(反正偶們不是製片方,花的錢不是偶們出的)。 比較三個版本的鹿鼎記,新版比較原著更加進行了刪節與修改,華視版本更甚於將名字都修改成《小寶與康熙》,不過也是,華視版本對原著的修改程度可謂傷筋動骨,筆者差點沒把這一部認錯,實在是面目全非,慘不忍睹。 在第一部中,編劇嚴格的准著原著進行修改,除了對部分因為控製成本緣故而不得不進行刪節的部分外,電視劇很好的還原了原著的面貌,果真不愧是TVB武俠黃金時代的代表作品,其實,對於名著的改編,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過分的修改原著,每個讀者心中都有一個原著的模樣,最好的辦法就是嚴格按照原著進行拍攝,過分的修改反而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畢竟,成功的改編只是很少數的。 反觀第二、三兩個版本在劇本上便進行了過於誇張的修改,這是九十年代之後武俠劇的一個通病。很明顯在華視的版本中,很大程度上是模仿周星馳版本的《鹿鼎記》,無論是從情節、甚至於是演員的表演方面,都讓人有一種非常強烈的似曾相識的感覺。如果說電影版的《鹿鼎記》大刀闊斧是由於電影時間有限的緣故,那麼華視版本的過分修改則是過分了,不可否認,華視版本之中,張衛鍵的煽情表演著實很能夠打動觀眾,其實筆者一直認為張是一個潛質不錯的演員,從早期的《日月神劍》到後來的《短刀行》、《歡喜游龍》諸多作品,他無論是搞笑或者是煽情,都很有自己的一套。可惜在這部筆者原來非常看好的作品中卻並未有出彩的表演,華視版本的《鹿鼎記》是一部失敗的復製品。 四、其他方面比較 如果從場景上比較的話,華師後來居上,從陣容強大的明星陣容可以看出華視的投資規模並非前兩部能夠相比。TVB的電視劇直到近幾年的場面才闊氣一些,布幕景雖說自九十年代之後少了許多,但是熟悉的場景在無數電視中不斷出現,以至於有人為其總結了《TVB經典場景》一貼。而華視版本由於資金充足便有足夠的外景,在這個方面,我們也不得不體諒以前時代的局限,畢竟,布幕景的武俠劇都看了那麼多年。 而從服裝上說,華視的做法則有點畫蛇添足的味道了。比較TVB兩個版本,大都能夠很好的把握住服裝打扮,尤其是84梁朝偉版本,服裝中規中距,嚴格的遵照古代服飾,特別是清裝戲的光頭,呵呵```在八十年代乃至於後來很多電視劇都沒有很好的注意到這一點,在這方面也不多說了;96陳小春版本在服飾方面也能夠很好的把握好這一點;而華視版本則是讓人目瞪口呆了,雙兒的雙肩書包、建寧的大洋娃娃花結、小寶的怪帽子```讓人以為是在看時裝劇的感覺,讓人不得不佩服服裝師高超的想像力。 而這三部電視劇另外一個一致的出彩點就是主題曲,無論是84版本的《始終會行運》,96版的《叱吒紅人》跟華視版本的《一輩子一場夢》,歌詞都能夠很好的把握住原著的內容,而且歌曲琅琅上口,著實是不可多得的精品。就筆者自己而言,最喜歡的是《一輩子一場夢》,當歌聲響起的時候,讓人有一種非常愜意、放縱自我的感覺,可謂是近年來電視主題曲不可多得的精品。 當然,還是那麼一句老話:「蘿卜白菜,各有所愛」,喜好與評價標准各人不同,筆者以上的比較就算是再如何把握不偏不倚也不可能會真正的符合每個人的心意,時代不同,每個人的評判標准也會不同,每個時代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武俠劇在走過九十年代這個低谷期之後,到底是否能夠重新創造一個輝煌的時代,是一個未知數,但是,想如同八十年代那樣的一個黃金年代輝煌估計是很難的了,畢竟,當時武俠劇的輝煌不僅僅是自身的原因,同時也跟電視劇的發展以及時代背景有關。 藉以紀念逝去的歲月與懷念記憶中的武俠劇。一切,留待後人評說吧。
㈤ 幾個版本的鹿鼎記比較
7個版本的鹿鼎記:
1、最經典、最好看——周星馳版
電影版《鹿鼎記》雖看似無厘頭風格,卻極有趣味性。幾乎所有人都看過該版本,許多人甚至反復看過多次。影片因周星馳、林青霞、李嘉欣、張敏、溫兆倫等一大批響當當的演員組成,加上王晶的執導,好看度自然不在話下。最經典非周星馳版《鹿鼎記》莫屬。
2、評價最高——陳小春版
陳小春版一直以來被認為是近年《鹿鼎記》版本中最棒的版本(周星馳版除外),無論從韋小寶扮演者陳小春的演技以及台詞、配音、電視劇的剪輯等各方面來說「綜合實力」堪稱最強。唯一不足的可能是女主角的外在在部分觀眾看來並非最佳。如果對此不介意,那觀看陳小春版《鹿鼎記》絕對是最佳選擇。
3、演技最佳——梁朝偉版
1984年TVB劇《鹿鼎記》一直被金庸視為最棒版本。但從第三者角度講,除了當年因拍攝技術的限制在配音及畫面上略顯不足外,梁朝偉、劉德華、劉嘉玲、毛舜筠、商天娥、吳君如、曾江、劉丹等眾多實力派演員的加盟在今天看來堪稱豪華陣容。該版本也為後來的翻拍奠定了基礎。
4、雞肋版——黃曉明版
中國內地版《鹿鼎記》其實在當年演員的組成中並非不理想,黃曉明(飾韋小寶)、鍾漢良(康熙)、應采兒(阿珂)、胡可、寧靜、徐錦江(鰲拜)等在選角較為合適,但遺憾的是男主演對韋小寶的詮釋相對浮誇、例如:笑得太多且過頭,讓人感覺到假;在拍攝方面,演員的服裝、畫面的暗藍、未有配音以及台詞的不當讓觀眾反感。
5、部分人鍾情——張衛健版
張衛健當年出演的台灣華視版《小寶與康熙》是一些人情有獨鍾的。其中,張衛健的表演給韋小寶這一人物增色不少,譚耀文出演康熙也十分合適,朱茵的美貌飾演阿珂以及鄭伊健飾演的陳近南都是絕佳的。這也是一些觀眾對該版本喜愛的主要原因。
6、特「低調」——韓棟版
該劇在2014年推出,宣傳的不夠加上已經有多個版本的前提下,許多觀眾並不知曉有該版本的存在,張馨予、張檬 、吳倩、婁藝瀟、賈清等演員的外在還過得去,娛樂下心情還是可以的。
7、評價最低——張一山版
這是2020年播出的《鹿鼎記》,觀眾對其憑借是「槽點多多」。「表演浮誇」、「過假」以及"將韋小寶演成了猴子",是觀眾對張一山詮釋的韋小寶最集中的反應。據悉,該版本是最接近原著的版本。
㈥ 廣州的鹿鼎記川菜在哪裡
廣州很多地方都有,獵德地鐵出來興盛路那裡有一家。跟你說,這家要提前預訂才有位置,而且關鍵是人齊了才給你進去進餐。。。
㈦ 鹿鼎記里小雙姓什麼
姓陸姓名:陳少霞
性別:女
出生年:1976年
生日:9月9日
地區:港台
星座:處女座
身高:162cm
嗜好:演戲 閱讀
職業:演員
個人簡介
陳少霞在海南島出生,故她熱愛大自然,童年生活最令她感到愜意。拍電影處女作《三個夏天》的時候只有16歲,1995年加盟TVB,出演了第一部劇集《總有出頭天》,那一年她也不過18周歲。
.電視作品.
笑傲江湖—岳靈珊
鹿鼎記—雙兒
濟公—藍醜醜
苗翠花—李小環
倚天屠龍記—殷離
狀王宋世傑—袁小燕
總有出頭天—呂宛兒
烈火雄心—飛鳳
鑒證實錄二—袁天晴
刑事偵緝檔案IV—鍾瑩
四海一家
.電影作品.
姓名:陳少霞
性別:女
出生年:1976年
生日:9月9日
地區:港台
星座:處女座
血型:
身高:162cm
三圍:
嗜好:演戲 閱讀
職業:演員
個人簡介
陳少霞在海南島出生,故她熱愛大自然,童年生活最令她感到愜意。拍電影處女作《三個夏天》的時候只有16歲,1995年加盟TVB,出演了第一部劇集《總有出頭天》,那一年她也不過18周歲。
.電視作品.
笑傲江湖—岳靈珊
鹿鼎記—雙兒
濟公—藍醜醜
苗翠花—李小環
倚天屠龍記—殷離
狀王宋世傑—袁小燕
總有出頭天—呂宛兒
烈火雄心—飛鳳
鑒證實錄二—袁天晴
刑事偵緝檔案IV—鍾瑩
四海一家
.電影作品.
哥哥的情人—岡腰
青春火花—郭玉貞
搶錢夫妻—蔣詩敏
悍匪—新聞播報員
天與地—素素
九死一生—Vivian
旺角的天空—蚊女
古惑奇兵之兵行險著—小紅
旺角的天空二—男燒衣
現代古惑仔
香港淪陷
.其他作品.
.MTV作品.
哥哥的情人—岡腰
青春火花—郭玉貞
搶錢夫妻—蔣詩敏
悍匪—新聞播報員
天與地—素素
九死一生—Vivian
旺角的天空—蚊女
古惑奇兵之兵行險著—小紅
旺角的天空二—男燒衣
現代古惑仔
香港淪陷
.MTV作品.
鄭中基—人若然忘記了愛
㈧ 鹿鼎記評分極低,你最喜歡哪一版的鹿鼎記
《鹿鼎記》的版本很多,有梁朝偉和劉德華版本的,有陳小春版本的,有黃曉明版本的,有韓棟版本的,還有張衛健版本的,我最喜歡的是張衛健版本的《鹿鼎記》。
《鹿鼎記》講述的是韋小寶從小在風月場所長大,因為茅十八進入紫禁城。陰差陽錯下被海大富帶入皇宮,從而認識了康熙。除鰲拜、加入天地會、進入神龍教、平定吳三桂、羅剎國等一系列的事讓他官運亨通,也讓他結識了7位漂亮的老婆。最後因為康熙命他去剿滅反清的天地會,韋小寶不願意,自此攜帶7位老婆開始了隱居的生活。
㈨ 新版《鹿鼎記》具體什麼時候出呢
黃曉明版《鹿鼎記》悄然殺青 拍攝時間長達半年 2007-1-15 新京報 黃曉明版韋小寶能否獲得觀眾認同,暫時還是未知 本報訊(記者雷丹)去年7月底在福建武夷山開機的張紀中版金庸武俠劇《鹿鼎記》,在拍攝長達半年,輾轉福建、浙江、江西、河北四省六地後日前終於在河北懷來最後殺青,熱火朝天了半年之久,最後陪著黃曉明版「韋小寶」殺青的只有「雙兒」一個老婆。 以往幾個版本的《鹿鼎記》在戰爭戲上毫無渲染,韋小寶帶領清兵架起紅衣大炮攻打「雅克薩」城的故事情節在老版中也都是一帶而過,從未進行大戰場面的拍攝。而張紀中拍攝的金庸劇一向以「大製作」為特點,所以這次在拍攝「雅克薩」城堡上也是頗費周折,劇組特意在江西萬安建起了一座「雅克薩」城,整個雪景用石灰裝飾而成,只為真實再現當時的戰爭場面。 在結束完攻打「雅克薩」城後所剩的戲份已不多,劇組選擇了在河北懷來的茫茫荒漠里拍攝完僅剩的幾場戲,韋小寶身邊也只剩下了一個雙兒,熱鬧了大半年的《鹿鼎記》就在這里悄然殺青了。 預計今年年中能夠上映。 參考資料: http://news.mdbchina.com/sections/news/20070115/373943.html 回答者:qqz1975 - 高級經理 七級 5-6 16:30 《鹿鼎記》8月與大家見面 昨天,黃曉明加盟大國文化簽約儀式在北京舉行,整個簽約儀式形同王室冊封典禮,黃曉明身著王子服、手持象徵在音樂上執掌大權的權杖亮相。大國文化行政總裁李進則親自給黃曉明送上價值不菲的專業級sennheiser(森海塞爾)麥克風,此為音樂圈天王天後御用麥克風。本次發布會還是黃曉明簽約大國文化後第一支單曲《暗戀》MV的首發盛典,這是黃曉明的第一支MV,黃曉明更在當場獻唱。據悉,黃曉明新專輯仍在緊張積極製作中,將於不久後盛裝上市。 發布會後,記者對他進行了獨家專訪。采訪中黃曉明用一個很輕松自在的方式靠在椅子上,雙腳偶爾還會搭在前面的茶幾上,感覺就像在自己家與朋友聊天侃大山一樣——真實而自然,這在現在這個略顯做作與浮躁的娛樂圈是一種難得的品質。雖然已經是大明星了,但是黃曉明還是像個男孩一樣貪玩,在采訪過程中還非要拿發布會中老闆送的那個權杖來玩,但是那個權杖已經被助手拿走放到車里去了,黃曉明只好作罷。但是為了不讓黃曉明掃興,助手還是悄悄地返回地下車庫把那個權杖給取了回來,看見權杖的黃曉明顯得很興奮,拿在手裡來回把玩,又擺POSE、又讓攝影師拍照。記者問他如果只能選一樣,這個權杖和那個珍貴的麥克風他會選擇哪一個?他的回答是,那得先看看這個權杖上面的鑽石是不是真的了,要是真的我當然會選擇這個權杖了,因為這上面的鑽石隨便掰下來一個就夠買好幾個麥克風了。 在記者采訪之後有另外一家雜志社要拍攝照片,需要黃曉明換一套休閑點的衣服,由於時間所剩無幾,而且只用換襯衣,所以黃曉明就在貴賓室里直接換了,換的時候還不時招呼在場的女性工作人員:「麻煩閉上眼睛,迴避迴避。」語氣十分有趣,而記者只是低頭把錄音筆收拾好裝到書包的功夫,黃曉明的衣服就已經換好了,速度真是神奇。 做音樂不是跟風 記:你的經紀公司是華誼,大家都認為你會簽約華誼的唱片公司,但是為什麼加盟了大國文化? 黃:加盟大國文化是在簽約華誼兄弟之前就談的,大國文化的老闆在音樂製作上的能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而最打動我的是,這次大國文化為我專輯的投入將是天王級別的,這讓我很感動。 記:很多「演而優則唱」的歌手,出來的作品都是差強人意的,你會這樣嗎? 黃:對,的確是,現在很多演員都唱歌,但是成績不是很好。我希望我能是例外的一個,我做音樂絕不是「演而優則唱」一樣的跟風,因為無論從大國文化公司的製作水準、幕後的班底,還是我自己的投入程度,我都是非常有信心的,希望給聽黃曉明唱歌的人也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將要主攻電影 記:有消息說你今年將會把主要精力放在電影上面? 黃:是的,因為電視劇現在的市場不好,而且最近也沒什麼特別好的劇本,所以我希望能在大銀幕上施展、學習一下,因為對大銀幕來說我還是新人。 《鹿鼎記》8月與大家見面 記:觀眾很關心的新版《鹿鼎記》什麼時候能與大家見面? 黃:新版的《鹿鼎記》估計要到8月才能與大家見面。 記:能簡單評價一下新版的《鹿鼎記》和自己的表現嗎? 黃:新版的《鹿鼎記》將會很精彩,而我在新《鹿鼎記》裡面的表演是與以往完全不同的,很多表演方式都是我之前完全沒有嘗試過的,很過癮,也希望大家能喜歡。 希望能當面感謝雲南「粉絲」 記:最後給雲南讀者打聲招呼吧。 黃:雲南「粉絲」你們好,很高興你們關注我,也希望以後能一如既往地支持我在音樂方面的嘗試和努力。我知道你們那邊非常美麗,其實我很想有機會去雲南看看,去當面感謝你們的支持
㈩ 這個明星誰知道
劉芸
身高:165cm
體重:48kg
星座:摩羯座
血型:B型(因為媽媽是AB型,所以自我感覺是B型偏A)
現住地:北京東城區
籍貫:湖南長沙
民 族:漢族
出生日期:1982年12月26日
地 區:大陸
國 籍:中國
語 言:普通話
畢業院校: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本科
目前職業:演員
特 長:表演 舞蹈
性格:50%男孩性格、50%女孩性格;不記仇(其實不是忘了,而是無原則)
愛好:舞蹈、買靴子、吃、旅遊、養狗、玩冒險游戲(比如過山車、滑雪、蹦極等)
缺點:任性、軸、常丟東西
評價:好可愛!
[編輯本段]〖電視作品〗
2001年《命運的承諾》飾楊若榴 導演:於淳
2001年《三重門》飾沈溪兒 導演:金琛
2002年《新五女拜壽》飾暖雲 導演:張建偉
2002年《我為歌狂》飾麥雲潔 導演:徐利
2003年《大漢天子2》飾秋嬋 導演:范秀明
2003年《汗血寶馬》飾風車 導演:吳子牛
2004年《誓不罷休/追凶》飾林芳 導演:哈斯朝魯
2005年《了凡》飾趙靈兒 導演:游本昌
2005年《紅拂女》飾尺素 導演:梁德華
2006年《鹿鼎記》飾沐劍屏 導演:於敏
2007年《鑽石王老五的艱難愛情/愛的潘多拉》飾於飛 導演:田有良
2007年《濃情一生/巧克力情人》飾黎麗 導演:霍耀良
2008年《梅花檔案2:秘密列車》飾辛紅羽 導演:劉進
2008年《你永遠不會獨行》飾依楠 導演:張健棟
[編輯本段]〖電影作品〗
2008年《重歸杜鵑》飾
2007年《梅花結》飾林詠梅
2006年《大道如天》飾姍姍 導演:宋江波
2002年《走向太陽》飾小豆子 導演:宋江波
[編輯本段]〖拍攝MV〗
2008年6月12日 拍攝李冰冰全亞洲首張專輯《自己》《天使不要開玩笑》MV 女主角—安琪
[編輯本段]〖雜志封面〗
2007年8月份 美國《TIME》(時代周刊)封面
2007年9月份 《優雅》雜志封面
2007年10月 《尚舞》雜志封面
2007年10月10日 《影視圖書周報》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