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多式多样的火锅你会首选哪家
小龙坎火锅店
很出名的一家老火锅了,全国连锁店,前一阵还很流行的自助小火锅就有它家的,卖的非常的火爆。
国内最出名的十家火锅店,你都去吃过吗?
排队大概就是特色吧,每次去等不上1个小时,怕是吃不上的,姬妹真的每次去吃都要等上一个小时的
国内最出名的十家火锅店,你都去吃过吗?
主打的麻辣的牛肉,真的超好吃,嫩滑的不行
国内最出名的十家火锅店,你都去吃过吗?
点个特辣,简直爽飞了,被辣的不行,还停不下筷子,它家的装修的特色是木制的,超粗的筷子的大概是姬妹唯一抱怨的一点,真的不会使太粗的筷子,还是细筷子比较好用
国内最出名的十家火锅店,你都去吃过吗?
海底捞火锅店
国内最出名的十家火锅店,你都去吃过吗?
中国名气最大的火锅店了,以超人性的服务而出名,味道其实不是这里的重点,重点是去享受一流的服务
国内最出名的十家火锅店,你都去吃过吗?
去了女士可以做指甲,等待的时候光吃零食都可以吃饱的,暗示一下零食好吃,走得时候还会给你打包一份,重点是一个人去吃也不会因为上厕所没人给你看桌的尴尬,会给你一个同桌的毛绒玩具
国内最出名的十家火锅店,你都去吃过吗?
海底捞的服务员可能都是全能的,给你唱歌,满足所有一切能满足的了的要求,前一阵出了问题以后,因为恳切的道歉,大家原谅了,原谅了,就是因为服务态度太好了,大家才原谅的
❷ 天津火锅加盟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加盟火锅店需要做哪些准备,掌握以下技巧,加盟开店事半功倍,以下回答都是原创,同行请勿复制粘贴(否则举报)如满意望采纳
一、做好开店心理准备
心理建设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开店是个长期过程,可能会遇到许多艰难险阻。创业者可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是否做好了面对各种困难的准备,遇到自己不能处理的经营问题怎么办,如果自己经营不善亏本怎么办?这些问题都可以在自己脑海里过一遍,也能从心理层面增强自己的抗压能力。
二、选址准备
开火锅店就需要有一定面积的铺面来招待消费者,所以做好充分的选址准备也是开火锅店前期需要准备的一方面。选址不是随随便便找个店铺就能过关,尤其是对于火锅店来说,好选址才有高人气,而人多才能带来生意。如果开在不靠近主干道的偏僻之地,每天人都很少,能进火锅店消费的人就更少了,那开店的人估计每天都要因为客源而发愁。所以选址应尽量靠近大型商圈或者美食街,夜市也是不错的选择,小区也可以考虑。特别是人们晚上下班后都喜欢约上三五好友吃个火锅,所以这些地方都是好选择。
五、人员准备
火锅店一个人根本无可奈何,所以需要聘用各种类型的服务人员来助阵。各种传菜员、切菜员、收银员等都是需要配备齐全的。而且人员齐备也会让消费者对火锅店产生实力雄厚的感觉,人员多也意味着效率高,所以这样的火锅店是大多数都愿意尝试的。
❸ 民国时期天津卫的一桩奇案,最后的宣判结果是怎样的
话说津门有位爷们儿名叫史本权,四十二岁时,在三条石一个小铸铁厂担任治保班长。需要说明一点,当时的三条石一带,以轻工纺织业,铸铁业与机器制造业为主,工厂多三百多家,十分发达。日本人觊觎这块宝地,占领津门之后,借助津门大耍儿袁文会之流将这些工厂全部收括囊中,占为己有。
民国津门旧照
史本权所在工厂认为若将史本权置之不顾,也许以后就没人再为厂子效力,于是由厂子出钱聘请当时津门最有名的大律师袁佑源为其辩护。最终法官判处史本权无罪,但必须赔偿刘二一笔医药费。这些钱到了刘二手里,多说不过三个月,就全被他喷云吐雾化为烟尘。
❹ 老津门四绝是哪些
1、狗不理包子
狗不理包子以鲜肉包为主,兼有三鲜包、海鲜包、酱肉包、素包子等6大类、98个品种。2011年11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狗不理包子传统手工制作技艺”项目被列入其中。
2、十八街麻花
十八街麻花,1996年被中国国内贸易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曾荣获国家部优金鼎奖、亚太地区博览会金奖,并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天津市名牌产品及天津市著名商标。
3、炸糕
炸糕由糯米粉、普通面粉等原料制成,是天津地区著名的传统小吃之一,与狗不理包子、桂发祥麻花并称"津门三绝"食品。
4、猫不闻饺子
猫不闻饺子创立于1996年,是中国天津的著名小吃,是一家以模仿狗不理的名称创建的品牌。猫不闻饺子最初由天津猫不闻大酒楼制作,馅有猪肉白菜、猪肉韭菜、猪肉茴香、猪肉芹菜四种。
(4)天津卫火锅津门一绝加盟扩展阅读
狗不理包子历史文化:据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在天津编练新军时,曾把“狗不理”包子作为贡品进京献给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尝后大悦,曰:“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长寿也。”
1973年时,毛泽东主席有一次和大家谈到了天津的美食,特别想到了天津的“狗不理”包子。生活管理员吴连登为此还专程到天津,给主席买回去了“狗不理”,主席吃后特别高兴。
❺ 想开个海底捞 加盟费是多少啊
加盟海底捞是不存在的,但更多的都是个人或者机构公司以海底捞的名义的骗局,因为海底捞没有加盟这一说法(不允许加盟),只有海底捞直营店。
成为直营店的相关资金实力,一般的直营店需要20万左右的资金。当然,每个城市的经济发展不一样导致的物价不同、店铺位置面积不同每个直营店具体的资金不一样,20万是一个参考数字;还有一点就是每个加盟商的基本要求就是对所加盟的品牌要有归属感、认同感和责任感等等个人要求。
(5)天津卫火锅津门一绝加盟扩展阅读:
2018年9月26日,海底捞在港交所上市,截至2019年9月27日,股价报33.35港元,下跌1.33%。相比年初的每股17.11港元,海底捞今年以来涨幅超过90%。
2019年8月20日晚间,海底捞发布半年报,2019年上半年集团收入116.94亿元,同比增长59.3%;营业利润9.12亿元,同比增长40.89%;公司股东应占利润9.11亿元,同比增长40.92%,新开餐厅130家,门店总数增至593家。
2019年上半年,海底捞的翻台率自2017年起再创新低,从2017年上半年5次/天跌至4.8次/天;同店销售增长率也由2017年上半年6.4%减少至4.7%。其中,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同店销售增长率为12.5%,超过一线、二线城市的3.3%和1.9%。
❻ 天津四大名吃是什么
天津菜,简称“津菜”,是以“宫、商、馆、门、家”著称,即主要菜系由宫廷菜、商埠菜、公馆菜、宅门菜和家庭菜构成,那么天津名菜有哪些出名的呢?天津传统名菜有哪些呢?MAIGOO小编整理了天津十大名菜,包含了罾蹦鲤鱼、炒青虾仁、煎烹大虾、官烧目鱼、火笃面筋等被评为"中国菜"天津十大经典名菜,还包含了扒通天鱼翅、高丽银鱼等入选津菜系12道招牌菜式,还有宴席名菜天津八大碗、经典特色菜老爆三和锅塌里脊等,一起随我们来看看天津名菜排行榜吧。
1、罾蹦鲤鱼 “中国菜”之天津十大名菜/津菜系12道招牌菜式
罾蹦鲤鱼是天津一道传统名肴,属于天津菜,以带鳞活鲤鱼炸溜而成。因其成菜后鱼形如同在罾网中挣扎蹦跃,故名。相传此菜出于清光绪末年的“天一坊”饭庄,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此菜特点是鳞骨酥脆,肉质鲜嫩,大酸大甜。尤其是上桌后趁热浇以滚烫的卤汁时,热气蒸腾,香味四溢,热鱼吸热汁,吱吱声不绝,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俱佳,格外增添食趣。罾蹦鲤鱼入选由中国烹饪协会主办的“世界发布‘中国菜’活动暨全国省籍地域经典名菜”中天津榜名单,被评为“中国菜”天津十大经典名菜,还入选1955年“津菜系招牌菜式12道菜品”名单。
2、炒青虾仁 “中国菜”之天津十大名菜/津菜系12道招牌菜式
鸡茸燕菜是天津传统名菜,属于津菜系。鸡茸燕菜是将鸡脯肉、肥膘肉一并剁茸,放盐、味精、料酒、清水码味,加蛋清、猪油、燕菜搅匀。炒锅舀进上汤,用调羹下入煨好的鸡茸燕菜,成椭圆片。视燕茸片浮起,撇去浮沫、放盐、味精、浓姜水调味。鸡茸燕菜浮于汤面,汤醇口酽。鸡茸燕菜入选1955年“津菜系招牌菜式12道菜品”名单,除了以上津菜系招牌菜式外,Maigoo小编推荐天津其他“津菜系招牌菜式12道菜品”:鲍鱼虾、溜南北笋、虾脑扒白菜、酸沙鱼扇等。
16、锅塌里脊
锅塌里脊是天津一道传统名菜,属于天津菜系,最早的锅塌系列菜是来自山东地区,此菜到了清乾隆年间荣升宫廷菜。后传遍山东各地,又传入到天津、北京及上海等地加以改良,锅塌里脊已成为津菜中的代表菜之一。该菜品以猪里脊、鸡蛋、葱姜末、料酒、盐、面粉、香油、小葱末等为原料,制作而成,色黄鲜艳,清口鲜嫩,咸香适口。
※天津十大名菜,是MAIGOO美食小编主要依据天津地区特色菜、传统名菜、招牌菜、代表菜、宴席菜等进行选择,参考江苏省餐饮与美食行业协会评选的名菜,根据菜品历史、公众知名度,网络关注指数等情况,参考中国烹饪协会主办的“世界发布‘中国菜’活动暨全国省籍地域经典名菜”中之"中国菜"天津十大经典名菜名单,以及1955年“津菜系招牌菜式12道菜品”名单,并参考互联网相关排行榜/榜单,进行综合排行推荐,名单仅供参考,如有疑问,欢迎在末尾评论/批评指正。
❼ 谁能把老天津卫本地特色的小吃说一下
杜称奇火烧
外焦内嫩,馅心细腻,口艳醇香。
京东馅饼
清真风味食品。特点:色泽金黄,肥而不腻,清香适口。
耳朵眼炸糕
炸糕是天津传统特色小吃,经营者众多。津门有一户驰名国内外的耳朵眼炸糕店几十年如一日,坚持选料精细,讲究工艺,始终把质量放在第一位,使自己经营的炸糕品种越加发扬光大,与狗不理包子、桂发祥麻花并称"津门三绝"食品。
耳朵眼炸糕起源于晚清光绪年间(1900年),第一代掌柜刘万春(1874年一1962年)由推独鸵车走街串巷叫卖,到在估衣街西口的北门外大街上摆摊设点现做现卖,积攒些资本后,刘万春与他的外甥张魁元合伙,在北门外大街租了一间八尺见方的脚行下处(搬运工办事和休息的地方)挂上刘记的招牌,干起了炸糕店。由于刘万春做的炸糕选料精、作工细、味道好、口感妙,物美价廉。在众多的炸糕中出类拔萃,独树一帜,买卖日见兴隆,赢得了"炸糕刘"的美称,又因为炸糕店靠近估衣街和针市街上的染料庄、当铺、银号、布铺、鞋帽店。富户、百姓人家过生日、办喜寿事。借"糕"字谐音,取步步高之吉利,提前预约购买炸糕,使得生意蒸蒸日上,刘记炸糕店显露了名声。因炸糕店紧靠着一条只有1米多宽的狭长胡同--耳朵眼胡同,人们便风趣地以耳朵眼来称呼刘记炸糕铺。虽日伪时期曾改名为"增盛成",但耳朵眼炸糕铺则越叫越响。炸糕也被称为"耳朵眼炸糕"了。
传统的耳朵眼炸糕采用北运河沿岸杨村、河西务和子牙河沿岸文安、霸县产的黄米和江米经水泡涨后用石磨磨成粥状,盛在布袋中。经淋水发酵后兑好碱当作面皮;再用天津出产的朱砂红小豆,制成豆馅,加优质的红糖在锅内熬汁炒成豆沙馅,凉后作馅心,包好后温油(130℃)下锅,勤翻勤转,这样炸出的炸糕,色泽金黄爆"刺儿",炸糕外皮酥脆不艮,内里柔软糯粘,豆馅细甜爽口,别有风味。在1987年天津市群星杯津菜大赛上被授予特别荣誉奖,1989年被商业部批准为优质食品获金鼎奖,连续多年获天津市餐饮业优质食品金奖。1997年被中国烹饪协会命名为中华名小吃。
蜜麻花
蜜麻花又称糖耳朵,因为它成形后形状似人的耳朵而得名。前人有诗曰:"耳朵竟堪作食耶?常偕伴侣蜜麻花,劳声
借问谁家好,遥指前边某二巴。"蜜麻花宜在秋、冬、春季食。因为夏季炎热,糖稀容易脱落,不易吃。
制作方法:
用和好的发酵面对上碱,另用一块面和上红糖,做时将发酵面分两块,一块擀开后,将红糖和的面铺上,再擀 另一块发酵面,铺在红糖面上面,这样成了二层酵面,一层糖面。
用刀切下5厘米左右的长条,将长条一边摁薄,成坡形,把薄边和厚边合到一起,再切成重40克左右的小块。从小块中间开一刀口,然后打开,将薄的一面往里翻过去,厚的一边一折,就成了耳朵形的坯子了。
花生油烧五成热,分批将坯子入油锅炸过,呈金黄色时捞出沥尽油,趁热放入温热的饴糖中泡一分钟过蜜,浸透后,捞在盘里晾凉即可食。
蜜麻花色泽棕黄油亮,质地绵润松软,甜蜜可口。北京南来顺饭庄的蜜麻花最有名。1997年被评为"北京名小吃"和"中华名小吃"。 与蜜麻花相似的还有蜜篦子,原料配制与蜜麻花完全一样,只是形状不同,它是三层 平,中间竖划几刀,油炸后过蜜而成。此外还有干糖麻花、芙蓉干糖。干糖麻花不过蜜,芙蓉干糖也不过蜜,而是滚上一层用熟面和白糖混合的糖粉,也都有甜、酥、脆的特点。
天津小吃熟栗糕
制作原料是大米粉,和好水的米粉堆在脸盆里,石碗里蹭些许油,用小勺将米粉放在石碗里抹平,然后放在高压锅气孔上,几个放一摞,不断将熟了的放在饼托上,又放上生的,数个小碗不断轮换,蒸好吃时抹酱吃,可以是巧克力、豆沙、猕猴桃、草莓、橘子、红果等,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爱好随意抹。
十八街麻花
桂发祥麻花的创始人是范贵才、范贵林兄弟,他们曾在天津大沽南路的十八街各开了“桂发祥”和“桂发成”麻花店,因店铺座落于十八街,人们又习惯称其为十八街麻花。十八街麻花是经过反复探索进行创新,在白条和麻条中间夹一条含有桂花、闵姜、桃仁、瓜条等多种小料的酥馅,使炸出的麻花酥软香甜与众不同,创造出的什锦夹馅大麻花。其特点是香、酥、脆、甜,在干燥通风处放置数月不走味,不绵软、不变质。
煎饼果子和锅巴菜
煎饼果子和锅巴菜天津独有,提起天津小吃,总是包子、麻花、炸糕这老“三绝”。其实,这些吃食各地都有,不过天津的品牌出了名。真正具有极强天津地方个性魅力的,是两种稀罕的小吃:煎饼果子和锅巴菜。它们的由来,表明了天津人的特别知味。
煎饼果子和锅巴菜是公认天津独有的。即使近在咫尺的北京,也一直没流行起来。据北京食客说,煎饼果子迟至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在京城出现,但与天津比味道高下悬殊。那里街头卖的,是拿麦面摊的煎饼,吃到嘴里黏糊糊的还带酸头。里面卷的油条也跟天津不同,是淡黄色没炸透的。锅巴菜,北京至今难见踪迹。
北京人来天津,尝过煎饼果子,都夸“味道好极了”,那为什么他们不能学到家呢?道理恐怕在于味道太浓烈了,偶尔尝尝会叫好,当作早点天天吃,就会“酽”得受不了。锅巴菜更是如此,以外地人的体验,来天津后头一回尝这东西,吃了小半碗就要告饶了:舌头感到的浓郁的咸鲜滋味,加上鼻腔强烈的香菜、酱豆腐气味,直撞脑袋。但老天津就不一样了,每过几天就要吃一回解馋,还说这东西必须就着大饼吃,馒头窝头也行。
道理何在呢?锅巴菜,顾名思义,这不是解饱的“饭”,而是下饭的“菜”。它的原料“锅巴”,分明属于粮食做的主食,而名字却偏要叫“菜”。
如果饭量太小,遇到太“下饭”的菜,享用不了几口便饱,那根本无法欣赏锅巴菜之妙。可当年发明锅巴菜的天津船工,个个都是大肚子汉。
锅巴菜和绿豆面
粮食做的锅巴怎么会变成下饭的“菜”?关键在于所谓“锅巴”,并不是全国到处所指的米饭锅底的焦干儿,而是用绿豆粉专门预制的煎饼。连名字也不同,天津话叫“嘎巴”,倒很能表明跟米饭锅巴的差异。绿豆是很怪的粮食,它独有肉食浓郁的“荤味”。例如炸绿豆丸子,烩了吃,几乎跟烩肉丸子不易分辨。
据天津民俗学家张仲考证,“嘎巴菜”用的煎饼是从山东传来的,他还引用蒲松龄的《煎饼赋》,描述山东煎饼的做法和美味。山东煎饼的原料本是小米面,天津煎饼前些年也还是小米面、绿豆面两掺的,可现在发展到纯用绿豆面。绿豆比小米贵,纯用绿豆面,当是美味竞争的结果。
为招揽食客,有的摊主还把电动机砂轮小磨放在摊前,现磨现卖,并吆喝着“纯绿豆面的”,以示无欺。原先卷在煎饼里的炸果子,也改进成天津特有的又薄又脆的炸“果箅”。
绿豆面本来带的荤香,再摊上鲜美的鸡蛋,卷了喷香的果箅,外加气味强烈的作料:细葱花、面酱、酱豆腐汁、辣酱,制作过程中刺鼻的香气就已随风远扬,使人为之垂涎三尺。
近些年,天津的煎饼果子还走出国门,飘香于巴黎街头,受到外国朋友的赞叹。
煎饼果子和锅巴菜,可以说是兄弟关系——都是煎饼家族的成员,不过一个用整煎饼卷,一个用切碎的煎饼烩,连酱豆腐汁等作料也多是共同的。锅巴菜的卤汁,还讲究用鸡汤,直接具有“荤”的成分,作料还多了香菜,也是配合荤食用的。
煎饼果子和锅巴为何味重
煎饼果子和锅巴菜的味道都够强烈的,都是以主食的实质而有菜肴的功用。
中国的菜肴,美味都很突出,但顿顿光吃菜谁也受不了,因为菜肴的由来就是下饭用的,而家常饭是以淡而无味的米饭或面食为主的。有了饭的反衬,菜肴的鲜香也就更突出了。煎饼果子,天津人讲究夹饼吃,所以口味要重;锅巴菜则属于“稀的”咸食,更须就着干的吃。
早年天津的运河船工饭量大,爱吃解饱的大饼,夹着煎饼果子,或撕成片泡在锅巴菜卤汁里。正是船工吃大饼的习俗,造就了煎饼果子、锅巴菜的浓郁味道,而大饼的反衬,正说明了天津人的“知味”。
天津人的知味还表现在吃法上。
煎饼果子跟天津美食炸蚂蚱一样,讲究卷了饼吃,这种吃法是在咀嚼中使无味的饼跟有味的“咸食”一点点混合,造成味道千变万化的感觉,好像园林观赏中的“步移景换”。
吃锅巴菜更是如此,锅巴要等有人买时现投进卤汁里,拌两下立即舀出来,有的沾了卤,有的还干着,让人在吃时觉得一口一个味儿。这样的实践,天长日久,必会造成味觉的格外敏感和细腻。
这就是天津人“知味”的由来,也是“吃在天津”的基础。
陆记烫面炸糕
创始于1918年,制作时选用优质面粉、黑白小豆、白沙板糖、花生油为原料。经过7道工序,慢慢加火,炸成扁球形的红色成品。
特点:外皮酥脆、不粘不艮、馅甜爽口、清香不腻。
狗不理包子
津门食品三绝之一。相传,清光绪年间,河北武清县一农家,四十得子,为求平安养大,为其取名"狗子"。狗子十四来津学艺,在一家蒸食铺做伙计,他心灵手巧又勤奋好学,练就一手好手艺,不甘寄人篱下,自己摆起包子摊,作出的包子色香味形都独具特色,十里百里的人都来吃包子,生意十分兴隆,狗子忙得顾不上和顾客说话,这样一来,吃包子的人都说"狗子买包子一概不理",久而久之,都就把他的包子叫"狗不理"。
鲜果馅汤元:
天津风味小吃。特点是清香爽口、粉糯软滑、果味浓厚、别具风味。 以小白楼地区的白楼小吃店与江南春餐馆的最有名。
贴饽饽熬鱼:
天津民间流传美食。特点是玉米面饽饽颜色金黄、底面焦脆。小鱼 味鲜香浓,鱼骨酥软。
喇嘛糕:
津门传统风味小吃。以辽宁路 144号京津餐厅经营的为最好,特点是色 泽金黄,甜暄适口,营养丰富,松软。清素,营养成份高。
罗汉肚:
酱制食品。由天津狗不理包子总店采用传统的酱制方法研制生产。因肉 皮层次分明,形似罗汉的肚子而得名。特点:紧固不散,光泽透明,口感咸鲜, 适口不腻,酱香醇厚。
知味斋水爆肚:
天津风味小吃,创于1920年。特点:肚丝鲜、脆、嫩、爽口。吃 时趁热蘸料,滋味醇厚,具健脾养胃之功效。
崩豆张:
天津老字号食品店,历经五代传人。创于清嘉庆年间。特点:脆而不绵、 不硬、不含胆固醇,久嚼成浆,浓香满口。
果仁张:
老字号食品店,历经四代传人,有 160年历史,属宫廷御膳食品,被赐 名为“蜜贡张”。主要产品为挂霜系列果仁。
马记茶汤:
天津风味小吃。起源于明朝末年。特点为:色泽粉红、质地细腻,香 甜润口。
石头门坎素包:
天津传统风味小吃。 由清末天后宫旁的真素园餐馆发明。特点: 薄皮大馅、低脂肪、高蛋白。味醇清口。
恩发德蒸饺:
清真风味小吃。1921年由时文德创建。用洗净的西葫去皮去瓤,羊 肉末用开水烙透。搅入酱油、花生油、香油、精盐、葱姜末。最后将西葫馅投入 拌匀。将擀成的面挤捏成道士帽形的饺子生坯,上屉用旺火蒸熟。特点:有咬劲、 不渗油、肥而不腻、鲜嫩味美。
芝兰斋糕干:
津门著名风味小吃。具有6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选用优质小站稻米、 江米为主料,辅以优质红小豆、芝麻、桃仁、葡干、瓜条、桔丁等精制而成。特 点:外观洁白,不粘牙、不掉面、绵软筋道、内味独特。
明顺斋烧饼:
传统风味小吃。由吕凤祥在本世纪20年代在“唯一斋”制作经营。 用热香油与富强粉混合面酥面,包上馅,经过烙、烤两道工序而成。特点:色泽 杏黄、外皮酥脆、内层柔韧面软。
曹记驴肉
曹记驴肉,因创始人姓曹而得名,至今已有二百余年历史。曹记驴肉,精选新鲜优质驴肉,配以多种香料,放进锅里慢火煮七至八个小时。曹记驴肉,富含蛋白,酥烂易嚼,味道鲜美,远近闻名。
❽ 天津卫的哪些美食依然屹立,传统又美味
提起天津卫的美食,很多人肯定会想到狗不理包子。狗不理包子是闻名天下的天津美食,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狗不理的名声越来越大,价格也越来越高。虽然狗不理包子的味道并不差,但是价格实在是贵的离谱,小编有幸吃过一次,一笼普通的肉包要五六十元,而新出现的蟹黄包要一百二十多元一笼,性价比太低。其实除了包子,天津还有很多传统的美食,只是没有狗不理那么出名罢了。
锅巴菜
锅巴菜在天津话里又叫“嘎巴菜”,也是一道和煎饼有关的美食。绿豆、小米做成的煎饼晾干后切条,再浸在卤中。要吃时只需盛出“锅巴”,放入芝麻酱,腐乳汤,辣椒油和香菜即可。锅巴菜香味浓郁,很有嚼劲,受到天津人民的喜爱。很多老天津人都把锅巴菜当成早餐,隔三岔五都要吃一顿。
炸糕
炸糕是和狗不理齐名的一道天津美食,是“津门三绝”之一。用糯米粉和面粉和成外皮,里面放入红糖、白糖和豆沙调成的馅,包好后入锅小火炸熟,浮起来后捞出即可。炸糕外脆里软的口感,香酥甜蜜的味道受到很多外地来客的喜爱。吃刚刚炸好的炸糕要小心,虽然外皮已经不烫嘴了,但里面的馅还是滚烫的,小心烫嘴哦。
麻花
除了狗不理,天津卫的麻花也是天下闻名的,也是“津门三绝”的一员。其实很多地方都能看见麻花的身影,比如山东地区的馓子。但天津的大麻花是为一绝。天津的麻花有很多种口味,既可以与红糖、桂花、瓜仁等做成甜口,也可以蘸着椒盐吃咸口大麻花,味道都很不错。
除了味道外,天津麻花的口感也非常好,麻花被炸得酥脆无比,同时松软蓬松,讲究放很长时间也不会变软。同时,麻花的颜值也很高,很适合拍照发朋友圈,可谓色香味俱全。网上也有很多零食麻花,但只有来天津尝过才知道,真正的天津大麻花有多惊艳。
肉龙
肉龙虽然是北京的传统美食,但在天津、河北等地也广泛流行,所以很多人去天津也要尝一尝它。肉龙其实就是肉卷,把发面擀成饼状后抹一层猪肉馅,再卷成肉卷,上锅蒸熟。正宗的肉龙皮薄馅多,让人吃的很是瓷实,肉香四溢还十分扛饿,上午吃两个直到下午一两点还不觉得饿,一般就着稀饭一起吃。
卷圈
卷圈也是一道具有代表性的天津美食,和春卷看起来很像。卷圈是以豆皮为外皮,内包豆芽菜、香干、香菜和其它调味料,两头再用面糊封起来,下油锅炸熟。这也是天津人爱吃的早点,外皮酥脆,内馅喷香,营养也很均衡。
这些美食的名头虽然不如狗不理响亮,但味道是丝毫不输的,也拥有很厚重的历史沿袭,蕴含着天津卫的市井文化,足具天津特色。去天津旅游时,一定要找一家看起来没那么“高大上”的馆子,尝一顿地道的天津卫美食哦。说不定还能听到免费的相声表演呢。
❾ 天津卫炭火锅怎么样
前几年去吃过,一般吃都是吃酸菜锅,酸菜的味道不错,肉质也很嫩,酸菜配上五花肉,吃着一点儿也不腻。每次去人都好多,服务员的服务也不错。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