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十大排名小吃
1.口水鸡排
推荐原因:不需要加盟费,商店的要求低,商店可以在5平方米的地方开业,无论是在一线和二线城市,还是三线和四线城市,都可以 开了 它的招牌黑鸡排在众多鸡排,特殊的芥末酱和蜂蜜调味料中脱颖而出,美味而独特,目前在全国拥有2600多家商店。
特点:黑鸡排,零加盟费
加盟费:0元
品牌介绍: 巴比起源于上海的黄埔。 2003年更名为“芭比馒头”,并升级为品牌连锁店。 2006年,Babi Bun升级为全国营养早餐。 Babi Bun一向以创造国家早餐为原则,为企业家创造新的创业平台。立足于市场已有16年的历史,拥有中心工厂和成熟的管理体系,保证了质量。
04.又卷烧饼
推荐理由:在互联网名人的大力推荐下,王思聪和潘石屹都喜欢吃饭,开业不到半年就创造了1000万元的天使融资奇迹。该公司的核心管理团队由原始的“土家西施”土家渣饼的创始人杨玉琦创立,是餐饮业的知名人士和高级餐饮连锁经营者。他在多个品牌餐饮项目的运营中拥有成功的经验。
特点:品种多,口感好,价格低
入会费:69,800
品牌介绍:“又卷烧饼”由原“土家西施”土家渣饼的创始人杨玉琪于2015年创立。在餐饮业已有十多年经营历史的上海新伙伴食品饮料管理有限公司的支持下,它专注于特色小吃和快餐项目的开发和运营。它具有成熟的运营经验,并在全国各地设有商店。另一卷饼干正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它定位为“乐趣,材料,故事和温度”的四人商店。市场品牌力量和影响力稳步提高,小吃项目实力得到重新定义。
❷ 我想加盟苏家爱华,但我不知道苏家爱华到底有没有前途,有哪位好心人能告诉我吗
苏家爱华:上饶农民脱贫致富的孵化器
江西农民苏爱护在国内日化流通领域“称王”
叶旋
2011年09月12日10:51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 手机看新闻
打印 网摘 纠错 商城 分享 推荐 字号
编者按:
8年前,38岁的江西上饶农民苏爱护揣着85万元去上海打天下,8年后的今天,他一手打造的“苏家爱华”业已成为国内日化用品流通领域的“航母舰队”。截至2011年8月,“苏家爱华”的品牌连锁专营店已遍布国内18个省,总数超过1200家,在全国日化行业雄居榜首。
最为难能可贵的是:身为农村基层党员,苏爱护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不渝地带领家乡人致富。他创立的上海苏家爱华日用百货有限公司,业已成为国内最大的“上饶同乡会”、最早的“农民夫妻店”及有效的“刑释人员转化院”。被誉为带领贫困农民致富的“西点军校”。
立志:帝王将相,宁有种乎?
在一个风清气爽的日子,一辆商务车缓缓驶入上饶县枫岭头镇的一个加油站,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跳下车,从地上捡起一枚一元硬币,放进自己的裤子口袋,脸上泛着孩子般的微笑。
坐在车上的当地乡镇干部诧异地看着这一幕,十分惊讶。他没有想到这个一向出手大方、每年向红十字会捐资达百万的富翁,竟会在意一枚硬币!
捡硬币的这个中年人名叫苏爱护,是上饶籍企业家,他一手打造的“苏家爱华”业已成为国内日化用品流通领域的“航母舰队”,截至2011年8月,“苏家爱华”的品牌连锁专营店已遍布国内18个省,总数超过1200家,在全国日化行业雄居榜首。
面对乡镇干部诧异的目光,苏爱护坦然一笑:“我就是个农民,在我眼里,钱没有大小之分,一块钱也是钱,也要好好珍惜!”
苏爱护出生在江西省上饶县枫岭头镇丁家村,12岁那年,因为家里穷,交不起四块钱的学费,他小学没有读完便被迫辍学。
“学费本来是两块,后来涨到四块,好多人交不起”,谈到这些,苏爱护黯然神伤:“农村孩子们读不起书,就成群结队,四处游荡,其中有些人就成了社会的祸害。”
那时候,苏爱护所在的乡镇有不少问题青年,苏爱护自己的大家族中也有人被判入狱。
苏爱护至今还记得,当年一位城里的阔亲戚下乡,随口说出这样一句话:“这里风水不好,所以净出坏蛋。”深受刺激的苏爱护腾地一声站起来,厉声道:“你不要忘记,这里是革命老区,没有这里的老百姓在战争年代流血牺牲,你也过不上今天的好日子。你不能因为乡亲们穷,就把人看扁了。帝王将相,宁有种乎?”
苏爱护回忆道:正是那一刻,他暗下决心无论吃多大苦,受多大累,都要做出一番事业来,让乡亲们富起来,让“乡下人”不再受歧视。
突起:小河有水大河满
少年时代的苏爱护,就与众不同。他身上有一股闯劲,读书不多,抱负却不小,为了做出一番事业来,再苦再累都不怕。16岁,苏爱护开始学做木匠,几年之后,便成为远近闻名的木匠师傅;22岁,他办起了家乡第一个家具厂,全盛时期雇佣过200多工人,主打产品樟木箱远销江苏、上海;26岁,他孤身去江苏做起了皮箱生意;35岁,他回到家乡,在江西省上饶市开起了日用百货店;39岁,他的日用百货店开到了13家。可就在此时,他毅然决定放下已有的事业,去上海闯荡,创立起上海苏家爱华日用百货有限公司;同年,他转战浙江义乌,用短短几年时间,把“苏家爱华”打造成了全国日化用品流通领域的“航母舰队”。
“苏家爱华”的异军突起,引发了同行的羡慕嫉妒恨,有人说他是“商家败类”,也有人骂他是“江西狼”。
“我的确是商家败类,”苏爱护乐呵呵地说:“我打破了千百年来形成的商业规矩,有商家恨我是正常的。”
正因为勇做“商家败类”,他受到5000多苏家爱华人的真心推崇。司机小李万分感慨地说:“他是那样的无私,那样的与众不同,他带领贫困农民致富,他是我们的偶像,我们的恩师!”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商家恨他,是因为他把当老板致富的密诀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自己的员工们,教员工们怎样去自己当老板。一位同行曾经严厉质问他:“你把我们当老板的底牌都公开了,我们以后还怎么做生意?古话说:‘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这个道理你都不懂?”
这个道理,苏爱护当然懂,只是,在他眼里,这只是个小道理,而小道理应该服从大道理。大道理就是: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要建设和谐社会,只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远远不够的,要让大家共同富裕,才是大道。
苏爱护说:“我的想法很简单,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苏爱护按照自己的思路,手把手地教员工经商密诀,千方百计给员工搭平台,出钱出力,引导这些“小伙计”去当小老板,帮助这些小老板做成中老板、大老板。几年下来,“苏家爱华”旗下的老板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苏家爱华”这只大船,转眼间就壮大成了“航母舰队”。
苏家爱华的异军突起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媒体、企业家、政府官员纷至沓来,从各自的角度,总结提炼这家企业高成长的秘诀。有人称它是农民创业的孵化器,也有人将它称为日化流通领域农民工的“西点军校”。苏爱护搔搔头,一脸茫然地说:“西点军校是什么意思?我真不懂。大道理我说不好,我只知道一个小道理,小河有水大河满!”
商誉:自己革自己的命
苏家爱华品牌连锁专营店所到之处,都深受消费者欢迎和信赖。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货真,二是价廉。苏爱护说:“我给企业定下了三条规定,一是苏家爱华百分之百无假货;二是苏家爱华永远都是以批发价在销售;三是苏家爱华永远都不支持涨价。”
三条规定,说来简单,要做到其实并不容易。1000多家门店,如何管理?怎样监督?要是有人犯规,谁去发现?怎样查处?苏爱护得意地说:“我们有自己的‘宪兵队’。”
苏家爱华有一支50余人的检查组,他们的职责,就是日夜查访各家专营店,遇有违犯“军规”者,轻则重罚,重则“清理门户”。
一次,苏爱护的亲戚开的专营店被查出严重违规,检查人员毫不留情,当场上报苏爱护“清理门户”。亲戚恼怒道:“自家亲戚,总要讲点情面吧?哪能革命革到自己人头上?”
苏爱护传下话:“革命不分对象,军规就是王法!”
谈到为什么要严格执行三大军规,苏爱护说:商场就是战场,百姓就是上帝,上帝面前,讲那些虚的没用,要讲就讲实在的,你比别人便宜多少?你的货是不是真货?你欺骗了上帝,上帝就会惩罚你。
资料显示,2010年以来,苏家爱华遍布全国18个省市的1200家连锁店,在当地都成为遵纪守法的模范店。
乡情:我以我心暖故乡
在苏家爱华的5000多名员工当中,有3000多名是苏爱护的家乡人,也就是江西上饶人。他们源源不断地走出乡村,沿着苏家爱华的发展轨迹,走向了全国各地,苏家爱华,业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上饶同乡会”。苏爱护说:“我是一名党员,我热爱自己的家乡,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是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在苏家爱华,员工不称苏爱护为总经理,更不称他为董事长,而是亲切地叫他“师傅”。在一声声亲切的“师傅”声中,一个古道热肠的共产党员、一个农村致富带头人的亲切形象,跃然纸上。
为了让家乡人工作安心、生活顺心、家庭和睦,他更是在全国首创人性化的用工模式,大招农民夫妻工,把一家家店交给一对对的农民夫妻去管理,令苏家爱华成为全国最有特色的“农民夫妻店”。整个苏家爱华,有500多家这样的“农民夫妻店”,这些夫妻当中有不少人业已成为百万、千万富翁。
最令人感慨的是,苏家爱华还做了一件别人不愿做、不敢做、做不到的事,那就是把苏家爱华打造成了“犯罪分子的转化院”。在他的感召下,他家乡有30多名刑释人员加入苏家爱华,在他的真心帮扶下脱胎换骨。如今,他们当中有不少人业已成为令乡民称羡的百万、千万富翁。
谈到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苏爱护发自内心地说:“人之初,性本善,没有人生来就是坏蛋。我了解这些人,他们从前走上邪路,很多是因为贫穷,贫穷不是罪恶,却是滋生罪恶的土壤,土壤要是不换,坏蛋就很难真正变好,家乡就永远不得安宁。”
其中有一位刑释人员,在苏爱护的真心帮扶下过上了好日子,后来却以怨报德,和苏爱护反目成仇。谈到这个人,记者问苏爱护后不后悔。
苏爱护沉思良久,坦诚地说:“说不后悔是假,但如果我有机会重新选择,我可能还是会这样做,虽然他对不起我,但他走上了正道,再也不会危害社会了,这一点,无论对他本人,还是对社会来说,都是大好事哇!”
在苏爱护妻子的家乡上饶县清水镇,派出所的民警感慨地说:“以前这里闲散人员多,治安很乱,我们都忙不过来,现在好了,年青人都跟着苏爱护出去创业了,这里总算安宁了,这得感谢苏爱护啊!”
行善:扶贫重在扶根
在大多数人眼里,苏爱护是个顶呱呱的“大善人”,他卖掉老家的房子给村里修路,他常年给老家的孤寡老人送温暖,他资助多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他还每年向上饶市红十字会捐款100万元。
尽管他乐善好施,却有人说他是个一毛不拔的吝啬鬼。多年来,他从来没有向街头行乞者施舍过一分钱,不但自己不施舍,还不允许手下人施舍。当年他在上饶市开日化用品店的时候,一个30来岁的壮汉来到店里行乞,他不肯给。
壮汉问:你为什么不给?
他反问:我为什么要给?
壮汉说:你应该给,因为人民币本来就应该是人民的。
苏爱护一时语塞,尴尬地退回店里。好多年以后,回想起这件往事,苏爱护依然感慨万千:“他身体比我壮,思路清晰,说明头脑不错,他这样的人,就应该通过劳动去谋生,如果我们给了他钱,就是惯坏了他,变相鼓励他不劳而获。”
苏爱护始终认为:扶贫,贵在扶志,重在扶根。对困难群众,不能只是给钱了事,最重要的,是要给他一条谋生的路,让他通过劳动去改变命运,创造生活。
汶川地震时,他给灾区送去1000多床新棉被,每床棉被上,他都绣上了苏家爱华的联系电话。他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救急;给工作,给出路,让大家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创造,这才是救穷,这才是根本。”后来,果然有不少四川灾民通过联系电话,来到苏家爱华工作,其中的一些人已经成为企业的骨干。
在苏爱护的词典里,劳动创造世界,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生活习惯。他每天早起晚睡,每天工作超过15小时。因为成天要在路上跑,他把商务车后面两排座椅去掉,铺上一床席子,改装成了一部房车,犯困的时候,就在车上席地而睡。
他唯一的爱好,就是工作。他说:“在我看来,工作就是最大的善,懒散者最卑贱,劳动者最光荣!”
❸ 陕西鼎辉餐饮公司正规吗
鼎辉集团(景娘&傻得冒)
景娘创始人“王栋”先生来自陕西,秉承“用心做饭,用爱生活”的经营理念,经过6年的发展,合作店面近上千家。景娘煮馍覆盖了陕西省95%高校餐厅,面对的是来自五湖四海的莘莘学子,一餐足够暖人心的饭定能让人倍感欣慰!即使远离家乡,一餐足够有情怀的饭定能让人心怀温暖!景娘助力发展个人轻餐饮品牌,让更多餐饮从业者实现个人轻创业。
傻得冒冒菜创始人“李建斌”先生来自中国重庆,2009年5月来到古都西安发展,秉承“无油烟,无明火,好味道”的理念,把更多正宗的川味美食带给客户,几年间合作店面超过1700多家。鼎辉餐饮集团自成立以来,目前公司各餐饮品牌全国加盟门店3000多家!
陕西鼎辉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属于集团性公司,并成立董事会,公司主营业务为餐饮,旗下拥有4家分公司:
2013年成功注册“陕西傻得冒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同年建设了中央厨房配送中心调味料厂,并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企业食品生产许可》简称QS,及《食品生产许可》SC认证。
2016年成功注册陕西景娘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旗下产品迅速占领西安以及周边各大高校美食城 。
2018年成立5豪国际酒店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2018年成立童曲星小天鹅艺术中心
公司联合运作,快速把各品牌扩展到了全国,成功与多家知名企业(华润集团、人人乐超市、龙湖地产、王府井百货、万达商业、中贸广场、世纪金花、熙地港、大融城等)达成战略联盟,旗下签约合作品牌已达70多个,重金投资打造直营店上百家。
公司旗下品牌:
《锅武侠硬啃酱骨火锅》《渝老练地摊鱼》《冯程程纯手工辣条》《景娘家煮馍》《傻得冒冒菜》《渝百万纯手工酸辣粉》《王木东麻辣烫》《丁力铁板厨房》《饭多麦铁板烤鱼》《睡螺柳州螺蛳粉》《渝乡情麻辣香锅》《坤少爷贵州米粉》《渝老练荷叶鸡》《烧啊烧卤烧饭》《汉帝吕氏家肉夹馍》《御嫂家黄焖鸡》《圈中圈猪圈鸡》《村锅石锅拌饭》
《粉丝帮纯手工酸辣粉》《椒麻二纸包鱼》《辣美齐麻辣拌》《丁力铁板厨房》《面阿婆粗粮杂面》《焖锅故事三汁焖锅》等知名品牌成功注册国家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