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南京夫子庙小吃排名是怎样的哪家最受欢迎
南京夫子庙小吃排名为:黄勤记凉粉、固城湖蟹黄包、回味鸭血粉丝汤、老太叠元宵。最受欢迎的是黄勤记凉粉。
1、黄勤记凉粉
在靠近贡院大牌坊那儿,有一家卖凉粉的,这就是在南京赫赫有名的“黄勤记凉粉”,这家店你最好不能错过。从黄记到黄勤记,早在上个世纪初,黄家就在南京城南一带以经营豆腐坊为生了,那个时候还叫黄记。直到黄勤这一代,才开始专门做凉粉,黄记也变成了“黄勤记”。现在的“黄勤记”,主打凉粉,同时还卖回卤干和老卤干等等。
4、老太叠元宵
不过这家店叠元宵不是你想吃有就有的,它只有在春节期间才会出现的。所以想要解馋,就要把握好时机。“老太叠元宵”的元宵不同于其它元宵,不是机器压制或手工揉出来的,而是在箩筐里一层一层滚出来的。据说他家的元宵每天要制作五六百斤才能满足市民需求,可见其火爆程度。
❷ 四大小吃的夫子庙小吃
夫子庙小吃:南京夫子庙小吃群位于繁华的秦淮河畔,位列中国四大小吃之首。金陵小吃,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自六朝时期流传至今,多达80多个品种。历代文人墨客、科举士子云集南京,尤至开科秋闱,考生云集,书肆、茶馆、客栈中食客络绎不绝,加之明清以来南京秦淮河岸“温柔乡”、“销金窟”遍布,呼为“仙都”,文人骚客慕名争相前往,名噪天下的夫子庙小吃也在灯影浆声中日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神韵。其中闻名天下的秦淮八绝,即:
第一绝:永和园的黄桥烧饼和开洋干丝,
第二绝:蒋有记的牛肉汤和牛肉锅贴,
第三绝:六凤居的豆腐涝和葱油饼,
第四绝:奇芳阁的鸭油酥烧饼和什锦菜包,
第五绝:奇芳阁的麻油素干丝和鸡丝浇面,
第六绝:莲湖糕团店的桂花夹心小元宵和五色小糕,
第七绝:瞻园面馆熏鱼银丝面和薄皮包饺,
第八绝:魁光阁的五香豆和五香蛋。
乃因其工艺精细,造型美观、选料考究、风味独特,有荤有素,甜咸俱有,形态各异,成为秦淮小吃的代表,颇有六朝风味。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在夫子庙品尝秦淮风味小吃后,题写横幅:“小吃好吃”,亦作“吃好吃小”。
此外,这里小吃摊点经营的油炸干、豆腐脑、五香鸡汁回卤干、五香茶叶蛋、乌龟子、旺鸡蛋、酥烧饼、小笼包饺、千层油糕、金陵鸭血粉丝、多种浇头的各式汤面等品种,价廉物美,尤以配套装笼的什色点心最受消费者欢迎。
❸ 夫子庙附近小吃店推荐
夫子庙的比较有名的小吃店:永和园和奇芳阁。都是南京特色小吃。但永和园便宜些,奇芳阁的名气大些,花样多些,但也贵些。永和园大约不到100元,而奇芳阁至少一人40元以上,
❹ 夫子庙附近的特色小吃请推荐几个,急!
您好,我姐姐就是夫子庙的,说句实话,没什么好吃的,说什么全国文明小吃都是糊糊外地的人,不过您要真想吃点好吃的,到可以说一下!
莲湖糕团店 - 赤豆元宵和小馄饨,很有味道
顺便说一下赤豆元宵甜的受不了,好像糖不要钱似的~~~~
玉荷塘 珍宝舫的也凑合,只是我感觉都没啥特色,下面给您下“官方”的资料!
夫子庙秦淮风味小吃是我国四大小吃群之一。夫子庙地区茶楼饭店,街边小吃,满目皆是,形成独具秦淮传统特色的饮食集中地。
“一绝”为魁光阁的五香茶叶蛋、五香豆、雨花茶;“二绝”为永和园的开洋干丝、蟹壳黄烧饼;“三绝”为奇芳阁的麻油干丝、鸭油酥烧饼;“四绝”为六凤居的豆腐涝、葱油饼;“五绝”为奇芳阁的什锦菜包、鸡丝面;“六绝”为蒋有记的牛肉汤、牛肉锅;“七绝”为瞻园面馆的薄皮包饺、红汤爆鱼面;“八绝”为莲湖甜食店的桂花夹心小元宵、五色糕团。
就这么多,您要真想吃好吃又特色的,南京有很多,看您也到南京,顺便给您介绍了吧!
南京十大小吃!
1、 小笼包:吃小笼包讲究汤汁,做的时候要把高汤凝成透明的固体胶质,切碎了拌在里面,热气一蒸,就全化成了汤水。好的小笼包皮薄如纸,提来提去还不带破的。小心翼翼地提出来,放在醋碗里,对准上面一吸,鲜美的汤汁就进了肚了。不过不能着急,不然会烫着,然后再慢慢享用里面的内容。所以南京人吃小笼包又有歌谣,"轻轻移,慢慢提,先开窗,后喝汤"。
2、 煮干丝:南京干丝是一套不同于其他城市独特的制做方法。那些嫩而不老,干而不碎的干丝,均为豆腐店的特制而成。将豆腐切切细丝,配合各种汤料煮好,拌上香麻油和上乘酱油,入口清爽而回味悠长。
3、 牛肉锅贴:外脆里嫩、馅足汁多。咸中带甜是南京牛肉锅贴的最大特色。因为汁多,老主顾都把吃汤包的用到了这 锅贴上。第一口咬大了汁会漏;咬猛了汁会喷;咬太小又不过隐!
4、 鸭血粉丝:在南京,卖鸭血汤的摊子星罗棋布。精明的摊主预先将鸭血煮熟,切成小块放在锅中,见有游客来,便捞出鸭血装在白瓷碗里,然后浇上一勺滚烫的鲜汤,滴上数滴香油,撒上一撮虾米或鸭肠衣等,再加上一撮香菜。爱吃辣的客人,还可以再加上些辣椒油或胡椒,又香、又辣、可口的味。
5、 如意回卤干:南京历史悠久,南京人也愿意把各种小吃和历史沾上边。就拿这普普通通的回卤干来说,还和明太祖朱元璋扯上了联系。传说朱元璋在金陵登基后,吃腻了宫中的山珍海味,一日微服出宫,在街头看到一家小吃店炸油豆腐果,香味四溢,色泽金黄,不禁食欲大增。他取出一锭银子要店主将豆腐果加工一碗给他享用。店主见他是个有钱的绅士,立即将豆腐果放入鸡汤汤锅,配以少量的黄豆芽与调料同煮,煮至豆腐果软绵入味送上,朱元璋吃后连连称赞。从此油豆腐风靡一时,流传至今。因南京人在烧制中时常加入豆芽,而其形很象古代玉器中的玉如意故被称为如意回卤干。
6、什锦豆腐涝:豆腐涝也叫豆腐脑、豆腐花,南京话又称"都不老"。这道小吃全国各地都有,可南京的豆腐涝和其他地方的不大一样,除了一样的色白如玉。清香爽口外,南京的豆腐涝讲究一个佐料,辅以虾米、榨菜、木耳、葱花、辣油、香油等十余种佐料,不光是颜色漂亮,口味更是醇、浓、香、鲜、咸淡适宜,辛辣适中,有滋有味。南京人吃小吃还好个"说法",这一点在豆腐涝这个朴实的小吃上也得到了验证:据说,豆腐涝这玩艺,年轻人吃了健脑补脑,老年人吃了延年益寿,为了讨口彩,店家还在里面加入什锦菜,什么意思呐?前程似锦,呵呵。
7、状元豆/五香蛋:状元豆是南京夫子庙的特色小吃之一。相传清朝乾隆年间,居住在城南金沙井旁小巷内的寒士秦大士,因家境贫寒,每天读书到深夜,其母就用黄豆加上红曲米、红枣煮好,用小碗把豆子装好,上面加一颗红枣给他吃,并勉励他好好读书,将来好中状元。后来,秦大士中了状元,此事传开,状元豆便出了名。。一些小贩就利用学子的这种心理,在父子庙贡院附近卖起了状元豆,衬口彩说"吃了状元豆,好中状元郎"。状元豆实际上就是五香豆,和五香蛋一样,五香豆入口喷香,咸甜软嫩,细细品尝,趣味横生,由于烹制入味,一般色泽呈紫檀色,入口富有弹性,香气浓郁,让人吃起来就停不住嘴喽。
8、盐水鸭/鸭头:到南京是不能不吃盐水鸭的。南京嗜鸭之深,乃至有人说南京人前辈子都跟鸭子有仇。不管这个传言有没有根据,但是南京被称为"鸭都"却是实打实的名头。盐水鸭是南京有名的特产,久负盛名,据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南京盐水鸭皮白肉嫩、肥而不腻、鲜香美味,具有香、酥、嫩的特点。每年中秋前后的盐水鸭色味最佳,是因为鸭在桂花盛开季节制作,故美名日:桂花鸭。《白门食谱》记载:"金陵八月时期,盐水鸭最著名,人人以为肉内有桂花香也。"逢年过节或平日家中来客,上街去斩一碗盐水鸭,似乎已成了南京世俗的礼节。也正是吃鸭吃得太多,南京人还变废为宝的将鸭头做成一道美味小吃。鸭头无论是红烧还是酱泡,或是盐水,都是吊人口水的人间美味。买上三五鸭头,再来一瓶啤酒,细细品尝慢慢啃,那个舒服啊……
9、蒸饺:蒸饺实际上全国各地都有,但是南京的蒸饺却别具一格,不但形状精美、口味更是以清新著称,油一点腻一点就达不到爽口的效果了。香菇蒸饺的馅心是有新鲜猪肉和香菇调制而成,加上鲜美的香菇汁水,上蒸笼蒸熟后肉嫩汁饱,轻轻一吸,一股浓浓的清新气息在口腔中弥漫。
10、糕团小点:江南人嗜甜,所以,传统的糕团小店在南京还是很有市场的。南京人吃甜食讲究甜而不恶,糯而不粘,方称为甜品之上乘。此外,光口味好还不行,造型色泽还要出众,所以,南京的糕团大多玲珑小巧,色彩缤纷,入口香甜松软,清香满腔,再来上一壶上好的绿茶,就是顶好的口福了!
其实,南京的小吃还有很多,象糯米藕、桂花糖芋苗、五香鹌鹑蛋、梅花糕、蒸儿糕、牛肉粉丝汤、炒螺丝……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满意请++++分。谢谢!!!
❺ 夫子庙小吃
巴士来到夫子庙广场前,人头躜动,秦淮河畔的傍水酒馆闪亮起点点霓虹,“秦淮人家”四个大字远远就照亮了夜晚的秦淮河。停泊在河畔的灯楼画舫,随波摇曳,河面尽是两岸五光十色的倒影,让我联想起明代时“桨声灯影连十里,歌女花船戏逐波”的盛况。而我今天来这里的目的不在兜小店、逛商铺,而是———
换好零钱去夫子庙
文/小念
夜晚终于到来了,我下定决心不饱不归,不,应该是不撑不归,我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比如,换了足够的零钱,饿了大半天的肚子,养好了脚力,培养好情绪,要上战场喽!
按照我的计划和搜罗的各种美食信息,先去一家美食楼,掂个底,既然是秦淮河畔,那就去“秦淮人家”吧。
来到跟前才知道原来是家酒店,不管三七二十一,进去再说,记得大厅里的壁雕有秦淮河畔一带的来历,如果我没记错,讲的大概就是在六朝时期,秦淮河一带,笙歌轻舞,宾客不断,所以饮食娱乐业比较发达,明清时更加繁华,一直延续到今日,成为南京饮食的重要据点,尤其是小吃。
饺子馄饨
在小姐的热情推荐下,一下点了5样有特色的小点心,小巧精致,大约一二口就能消灭掉一份,不过价格嘛,嘿嘿……
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两盘饺子和馄饨,味道与包装每每让人惊叹,饺子没有馄饨大,馄饨小过面片,十分精致,入口香滑,以至于出来时,感觉好像没吃东西,不过我的味觉提醒我,我的馋瘾才刚刚发作。
乌饭凉粉
拿出计划表,各种美食的名字呈现在眼前,先从哪里开始呢?不远处有一家卖“乌饭及凉粉”的小店,乌饭?这是什么东东?一定得尝尝。进门才发现居然没座位。
要遍尝美食的头一条原则就是耐心,等吧,半个小时后,我才在油腻腻的桌边坐下。
好奇着乌饭是个啥东西呢,“邦”一声,一碗黑忽忽的东西天外飞仙般来到跟前,这就是乌饭?扫兴,怎么黑七八糟的,咋吃!为了不浪费那2块钱,吃吧。第一口,没什么反应;第二口,还行;第三口……不错,就经验来说,这应该是大火蒸熟黑糯米,没什么新奇,可为什么会越吃越好吃呢,用八个字形容,韧劲十足,又香又Q。接着是凉皮,我终于知道为什么这家店的名字叫“乌饭及凉粉”了,因为进去的每个人,都是先吃完乌饭后再吃凉粉,小小一碗的凉粉拌上咸辣佐酱,清爽而不腻,一黑一白、一糯一滑,两者倒真是“绝配”。
鸭血汤
出小店,感觉肚子有点底了,继续……看了看我那计划书里面的重点推荐,对呀,还没有吃鸭血汤呢。喧闹的人群流动着,嘈杂着,空气里混合了叫卖声和各种油烟的香气,四处飘浮。看到金芳鸭血粉丝汤的招牌,兴奋的冲过去,叫了两碗,加了鸭肝。端过来赶紧摁了两下快门,就左手勺,右手筷一起动作。
先挑了一块鸭血送入口,粉嫩爽滑的不忍下咽,又喝口汤,让舌尖在浓厚的滋味里萦绕徘徊。再仔细看这碗汤,翠绿的芫荽,晶莹的粉丝,沉浮的一些细碎的鸭胗、鸭肠、鸭肝,红的白的,你会被那种说不清的诱惑缠绕。金陵人真是手巧,就这么个简单的东西也可以做得这般精致,百般滋味,万种风情,让人沉醉痴迷。
小香干、五香豆
接着向前,看到清真的小食品,挤进去,出来手里又多了小香干、五香豆等等。到了河边的广场找了间茶馆,临河的窗边坐着,喝茶。风吹进来感觉冷,把窗关了就只有灰黄色的阳光,一杯清茶,一盘瓜子,一些微风,一些懒散,窗外荡漾的河水不知映衬了几多的如烟往事,当年的十里秦淮,又是何种的繁华似锦,烟波流转。一阵晚风拂过,深呼吸一下,感觉到一种灵之颤动,哈,身心的负荷都归为零啦,舒服!
大气的小笼包
文/小昭
关于南京的食,最爱的不是夫子庙的精美点心小食,不是久负盛名的板鸭或桂花盐水鸭,酸辣血汤也好,鸭油烧饼也好,这些都不错,但我今天要说的都不是这些。
印象最深刻的是浮桥那里的一家店里的小笼包,说是小笼,却和上海的决不一样:首先要大很多,这里也许也体现了南京人的大气吧;其次是发过的面;再次肉馅是放了酱油的红肉,有很多的汤,感觉过瘾。店里还有两块五一碗的三鲜面,真的是“三鲜”:有蛋花、肉丝、鸡毛菜,并且三鲜的量很足,足到让你惊诧它的便宜:才两块五。可惜那是几年前的价格了。
说出来怕扫大家的兴,去年去吃了一次,感觉不如从前了,南京的朋友说从小吃到大的,好吃是一贯的,怎么临了临了,终于不好吃了呢?也许是我们的口味终于刁了吧?
看电影吃香酥鸭头
文/穆雷
总统府附近有一家店,从浮桥那家店走过去也很近的,做的香酥鸭头那个香呀,想想就馋,关键也是便宜啊,好像是十块钱五个吧,切成10块,每一块骨头都能吃下去的那种酥。看电影前说要买一点带进去吃,朋友说还是算了吧,你当心别人的侧目啊,因为那个味道实在太香了,你想让整个场子的人都没心思看电影了吗?那样做实在太不人道了!
半鸡半蛋的旺鸡蛋
文/阿米儿
上海的喜蛋只有一种,江南一带也有叫凤凰蛋的(据说是乾隆起的名),就是没孵出来的半鸡半蛋的东西。南京的不同,这种和上海的一样的叫“旺鸡蛋”,只不过上海的都是五香酱油的,南京的是盐水煮的,这倒也大同小异。
还有一种叫做“活珠子”,只孵15天就拿出来煮熟的,在卖香酥鸭头那家店附近有一家做这个出了名的,一块五一个,上次去没吃成万分的遗憾,听朋友说是做熟了还是一包液体状的东西(也许活珠子就是这个意思,熟了还不凝固,匪夷所思的),那个鲜美哪……反正不是我动用想象能体会得出来的。这种描述更增添了我的神往。
南京小吃口诀
●夫子庙的凉粉●上海路长青藤茶吧的炒饭●悦华大酒店二楼“刘长兴”的小笼包饺●南京理工大学的晓汤酸菜鱼●锁金村的旺鸡蛋(没有胆量就别试哦)●王府大街的芳婆糕团店美味小点●老昌水饺的鸡蛋炒饭●尹氏汤包里的鸡汁汤包●韩复兴的鸡鸭胗●小上海的五香烤麸和盐水毛豆●金陵人的笋干烧鸭胗、辣子鸡●马老头大盘鸡●富春茶社的虾仁、蟹黄包子、翡翠烧卖●大煮干丝,芙蓉蛋●板仓重庆古桥的酸菜鱼●杨公井的几家川崎火锅店
❻ 南京夫子庙小吃
南京夫子庙小吃攻略
坐巴士来到夫子庙广场前,人头躜动,秦淮河畔的傍水酒馆闪亮起点点霓虹,“秦淮人家”四个大字远远就照亮了夜晚的秦淮河。停泊在河畔的灯楼画舫,随波摇曳,河面尽是两岸五光十色的倒影,让我联想起明代时“桨声灯影连十里,歌女花船戏逐波”的盛况。而我今天来这里的目的不在兜小店、逛商铺,而是———
换好零钱去夫子庙 文/小念
夜晚终于到来了,我下定决心不饱不归,不,应该是不撑不归,我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比如,换了足够的零钱,饿了大半天的肚子,养好了脚力,培养好情绪,要上战场喽!
按照我的计划和搜罗的各种美食信息,先去一家美食楼,掂个底,既然是秦淮河畔,那就去“秦淮人家”吧。
来到跟前才知道原来是家酒店,不管三七二十一,进去再说,记得大厅里的壁雕有秦淮河畔一带的来历,如果我没记错,讲的大概就是在六朝时期,秦淮河一带,笙歌轻舞,宾客不断,所以饮食娱乐业比较发达,明清时更加繁华,一直延续到今日,成为南京饮食的重要据点,尤其是小吃。
饺子馄饨
在小姐的热情推荐下,一下点了5样有特色的小点心,小巧精致,大约一二口就能消灭掉一份,不过价格嘛,嘿嘿……
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两盘饺子和馄饨,味道与包装每每让人惊叹,饺子没有馄饨大,馄饨小过面片,十分精致,入口香滑,以至于出来时,感觉好像没吃东西,不过我的味觉提醒我,我的馋瘾才刚刚发作。
乌饭凉粉
拿出计划表,各种美食的名字呈现在眼前,先从哪里开始呢?不远处有一家卖“乌饭及凉粉”的小店,乌饭?这是什么东东?一定得尝尝。进门才发现居然没座位。
要遍尝美食的头一条原则就是耐心,等吧,半个小时后,我才在油腻腻的桌边坐下。
好奇着乌饭是个啥东西呢,“邦”一声,一碗黑忽忽的东西天外飞仙般来到跟前,这就是乌饭?扫兴,怎么黑七八糟的,咋吃!为了不浪费那2块钱,吃吧。第一口,没什么反应;第二口,还行;第三口……不错,就经验来说,这应该是大火蒸熟黑糯米,没什么新奇,可为什么会越吃越好吃呢,用八个字形容,韧劲十足,又香又Q。接着是凉皮,我终于知道为什么这家店的名字叫“乌饭及凉粉”了,因为进去的每个人,都是先吃完乌饭后再吃凉粉,小小一碗的凉粉拌上咸辣佐酱,清爽而不腻,一黑一白、一糯一滑,两者倒真是“绝配”。
鸭血汤
出小店,感觉肚子有点底了,继续……看了看我那计划书里面的重点推荐,对呀,还没有吃鸭血汤呢。喧闹的人群流动着,嘈杂着,空气里混合了叫卖声和各种油烟的香气,四处飘浮。看到金芳鸭血粉丝汤的招牌,兴奋的冲过去,叫了两碗,加了鸭肝。端过来赶紧摁了两下快门,就左手勺,右手筷一起动作。
先挑了一块鸭血送入口,粉嫩爽滑的不忍下咽,又喝口汤,让舌尖在浓厚的滋味里萦绕徘徊。再仔细看这碗汤,翠绿的芫荽,晶莹的粉丝,沉浮的一些细碎的鸭胗、鸭肠、鸭肝,红的白的,你会被那种说不清的诱惑缠绕。金陵人真是手巧,就这么个简单的东西也可以做得这般精致,百般滋味,万种风情,让人沉醉痴迷。
小香干、五香豆
接着向前,看到清真的小食品,挤进去,出来手里又多了小香干、五香豆等等。到了河边的广场找了间茶馆,临河的窗边坐着,喝茶。风吹进来感觉冷,把窗关了就只有灰黄色的阳光,一杯清茶,一盘瓜子,一些微风,一些懒散,窗外荡漾的河水不知映衬了几多的如烟往事,当年的十里秦淮,又是何种的繁华似锦,烟波流转。一阵晚风拂过,深呼吸一下,感觉到一种灵之颤动,哈,身心的负荷都归为零啦,舒服!
大气的小笼包 文/小昭
关于南京的食,最爱的不是夫子庙的精美点心小食,不是久负盛名的板鸭或桂花盐水鸭,酸辣血汤也好,鸭油烧饼也好,这些都不错,但我今天要说的都不是这些。
印象最深刻的是浮桥那里的一家店里的小笼包,说是小笼,却和上海的决不一样:首先要大很多,这里也许也体现了南京人的大气吧;其次是发过的面;再次肉馅是放了酱油的红肉,有很多的汤,感觉过瘾。店里还有两块五一碗的三鲜面,真的是“三鲜”:有蛋花、肉丝、鸡毛菜,并且三鲜的量很足,足到让你惊诧它的便宜:才两块五。可惜那是几年前的价格了。
说出来怕扫大家的兴,去年去吃了一次,感觉不如从前了,南京的朋友说从小吃到大的,好吃是一贯的,怎么临了临了,终于不好吃了呢?也许是我们的口味终于刁了吧?
看电影吃香酥鸭头 文/穆雷
总统府附近有一家店,从浮桥那家店走过去也很近的,做的香酥鸭头那个香呀,想想就馋,关键也是便宜啊,好像是十块钱五个吧,切成10块,每一块骨头都能吃下去的那种酥。看电影前说要买一点带进去吃,朋友说还是算了吧,你当心别人的侧目啊,因为那个味道实在太香了,你想让整个场子的人都没心思看电影了吗?那样做实在太不人道了!
半鸡半蛋的旺鸡蛋 文/阿米儿
上海的喜蛋只有一种,江南一带也有叫凤凰蛋的(据说是乾隆起的名),就是没孵出来的半鸡半蛋的东西。南京的不同,这种和上海的一样的叫“旺鸡蛋”,只不过上海的都是五香酱油的,南京的是盐水煮的,这倒也大同小异。
还有一种叫做“活珠子”,只孵15天就拿出来煮熟的,在卖香酥鸭头那家店附近有一家做这个出了名的,一块五一个,上次去没吃成万分的遗憾,听朋友说是做熟了还是一包液体状的东西(也许活珠子就是这个意思,熟了还不凝固,匪夷所思的),那个鲜美哪……反正不是我动用想象能体会得出来的。这种描述更增添了我的神往。
南京小吃口诀
●夫子庙的凉粉●上海路长青藤茶吧的炒饭●悦华大酒店二楼“刘长兴”的小笼包饺●南京理工大学的晓汤酸菜鱼●锁金村的旺鸡蛋(没有胆量就别试哦)●王府大街的芳婆糕团店美味小点●老昌水饺的鸡蛋炒饭●尹氏汤包里的鸡汁汤包●韩复兴的鸡鸭胗●小上海的五香烤麸和盐水毛豆●金陵人的笋干烧鸭胗、辣子鸡●马老头大盘鸡●富春茶社的虾仁、蟹黄包子、翡翠烧卖●大煮干丝,芙蓉蛋●板仓重庆古桥的酸菜鱼●杨公井的几家川崎火锅店
❼ 南京夫子庙的老字号小吃店及位置~
名店有"奎光阁"、"新奇芳阁"、"蒋有记"、"雪园"、"永和园"、"六凤居"、"五凤居"、"德顺居"、"龙门居"等。还有一家风味独特的"月来阁",是泊在秦淮河上的一条画舫。"雪园"、"永和园"的小笼包子,皮薄、馅大、卤多,每只折纹20多道,蟹黄包子更加鲜美。"新奇芳阁"供应的菜包、酥油烧饼、甜豆沙包、鸡面、干丝、春卷,风味独特。抗战胜利后,"蒋有记"、"六凤居"和"小巴黎",合称为"夫子庙三家"。"蒋有记"以善制牛肉锅贴名噪金陵。
具体位置不好说,蒋有记在一小巷里,到夫子庙一问就知道了
❽ 南京夫子庙特色小吃
建议夫子庙千万别去,正在修建科举博物馆,一半的夫子庙都设立了围挡。
❾ 夫子庙有什么好吃的小吃
南京地区有十大特色小吃,在夫子庙地区都有,您可自己看看。如果吃正餐,我建议您到文德桥头的咸亨酒店(二楼),坐在临河的窗前,很有味道的。这十大特色小吃是:
1、 小笼包:吃小笼包讲究汤汁,做的时候要把高汤凝成透明的固体胶质,切碎了拌在里面,热气一蒸,就全化成了汤水。好的小笼包皮薄如纸,提来提去还不带破的。小心翼翼地提出来,放在醋碗里,对准上面一吸,鲜美的汤汁就进了肚了。不过不能着急,不然会烫着,然后再慢慢享用里面的内容。所以南京人吃小笼包又有歌谣,“轻轻移,慢慢提,先开窗,后喝汤”。
2、 煮干丝:南京干丝是一套不同于其他城市独特的制做方法。那些嫩而不老,干而不碎的干丝,均为豆腐店的特制而成。将豆腐切切细丝,配合各种汤料煮好,拌上香麻油和上乘酱油,入口清爽而回味悠长。
3、 牛肉锅贴:外脆里嫩、馅足汁多。咸中带甜是南京牛肉锅贴的最大特色。因为汁多,老主顾都把吃汤包的用到了这 锅贴上。第一口咬大了汁会漏;咬猛了汁会喷;咬太小又不过隐!
4、 鸭血粉丝:在南京,卖鸭血汤的摊子星罗棋布。精明的摊主预先将鸭血煮熟,切成小块放在锅中,见有游客来,便捞出鸭血装在白瓷碗里,然后浇上一勺滚烫的鲜汤,滴上数滴香油,撒上一撮虾米或鸭肠衣等,再加上一撮香菜。爱吃辣的客人,还可以再加上些辣椒油或胡椒,又香、又辣、可口的味。
5、 如意回卤干:南京历史悠久,南京人也愿意把各种小吃和历史沾上边。就拿这普普通通的回卤干来说,还和明太祖朱元璋扯上了联系。传说朱元璋在金陵登基后,吃腻了宫中的山珍海味,一日微服出宫,在街头看到一家小吃店炸油豆腐果,香味四溢,色泽金黄,不禁食欲大增。他取出一锭银子要店主将豆腐果加工一碗给他享用。店主见他是个有钱的绅士,立即将豆腐果放入鸡汤汤锅,配以少量的黄豆芽与调料同煮,煮至豆腐果软绵入味送上,朱元璋吃后连连称赞。从此油豆腐风靡一时,流传至今。因南京人在烧制中时常加入豆芽,而其形很象古代玉器中的玉如意故被称为如意回卤干。
6、什锦豆腐涝:豆腐涝也叫豆腐脑、豆腐花,南京话又称“都不老”。这道小吃全国各地都有,可南京的豆腐涝和其他地方的不大一样,除了一样的色白如玉。清香爽口外,南京的豆腐涝讲究一个佐料,辅以虾米、榨菜、木耳、葱花、辣油、香油等十余种佐料,不光是颜色漂亮,口味更是醇、浓、香、鲜、咸淡适宜,辛辣适中,有滋有味。南京人吃小吃还好个“说法”,这一点在豆腐涝这个朴实的小吃上也得到了验证:据说,豆腐涝这玩艺,年轻人吃了健脑补脑,老年人吃了延年益寿,为了讨口彩,店家还在里面加入什锦菜,什么意思呐?前程似锦,呵呵。
7、状元豆/五香蛋:状元豆是南京夫子庙的特色小吃之一。相传清朝乾隆年间,居住在城南金沙井旁小巷内的寒士秦大士,因家境贫寒,每天读书到深夜,其母就用黄豆加上红曲米、红枣煮好,用小碗把豆子装好,上面加一颗红枣给他吃,并勉励他好好读书,将来好中状元。后来,秦大士中了状元,此事传开,状元豆便出了名。。一些小贩就利用学子的这种心理,在父子庙贡院附近卖起了状元豆,衬口彩说“吃了状元豆,好中状元郎”。状元豆实际上就是五香豆,和五香蛋一样,五香豆入口喷香,咸甜软嫩,细细品尝,趣味横生,由于烹制入味,一般色泽呈紫檀色,入口富有弹性,香气浓郁,让人吃起来就停不住嘴喽。
8、盐水鸭/鸭头:到南京是不能不吃盐水鸭的。南京嗜鸭之深,乃至有人说南京人前辈子都跟鸭子有仇。不管这个传言有没有根据,但是南京被称为“鸭都”却是实打实的名头。盐水鸭是南京有名的特产,久负盛名,据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南京盐水鸭皮白肉嫩、肥而不腻、鲜香美味,具有香、酥、嫩的特点。每年中秋前后的盐水鸭色味最佳,是因为鸭在桂花盛开季节制作,故美名日:桂花鸭。《白门食谱》记载:“金陵八月时期,盐水鸭最著名,人人以为肉内有桂花香也。”逢年过节或平日家中来客,上街去斩一碗盐水鸭,似乎已成了南京世俗的礼节。也正是吃鸭吃得太多,南京人还变废为宝的将鸭头做成一道美味小吃。鸭头无论是红烧还是酱泡,或是盐水,都是吊人口水的人间美味。买上三五鸭头,再来一瓶啤酒,细细品尝慢慢啃,那个舒服啊……
9、蒸饺:蒸饺实际上全国各地都有,但是南京的蒸饺却别具一格,不但形状精美、口味更是以清新著称,油一点腻一点就达不到爽口的效果了。香菇蒸饺的馅心是有新鲜猪肉和香菇调制而成,加上鲜美的香菇汁水,上蒸笼蒸熟后肉嫩汁饱,轻轻一吸,一股浓浓的清新气息在口腔中弥漫。
10、糕团小点:江南人嗜甜,所以,传统的糕团小店在南京还是很有市场的。南京人吃甜食讲究甜而不恶,糯而不粘,方称为甜品之上乘。此外,光口味好还不行,造型色泽还要出众,所以,南京的糕团大多玲珑小巧,色彩缤纷,入口香甜松软,清香满腔,再来上一壶上好的绿茶,就是顶好的口福了!
其实,南京的小吃还有很多,象糯米藕、桂花糖芋苗、五香鹌鹑蛋、梅花糕、蒸儿糕、牛肉粉丝汤、炒螺丝……
❿ 夫子庙小吃攻略
南京夫子庙小吃攻略
坐巴士来到夫子庙广场前,人头躜动,秦淮河畔的傍水酒馆闪亮起点点霓虹,“秦淮人家”四个大字远远就照亮了夜晚的秦淮河。停泊在河畔的灯楼画舫,随波摇曳,河面尽是两岸五光十色的倒影,让我联想起明代时“桨声灯影连十里,歌女花船戏逐波”的盛况。而我今天来这里的目的不在兜小店、逛商铺,而是———
换好零钱去夫子庙
文/小念
夜晚终于到来了,我下定决心不饱不归,不,应该是不撑不归,我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比如,换了足够的零钱,饿了大半天的肚子,养好了脚力,培养好情绪,要上战场喽!
按照我的计划和搜罗的各种美食信息,先去一家美食楼,掂个底,既然是秦淮河畔,那就去“秦淮人家”吧。
来到跟前才知道原来是家酒店,不管三七二十一,进去再说,记得大厅里的壁雕有秦淮河畔一带的来历,如果我没记错,讲的大概就是在六朝时期,秦淮河一带,笙歌轻舞,宾客不断,所以饮食娱乐业比较发达,明清时更加繁华,一直延续到今日,成为南京饮食的重要据点,尤其是小吃。
饺子馄饨
在小姐的热情推荐下,一下点了5样有特色的小点心,小巧精致,大约一二口就能消灭掉一份,不过价格嘛,嘿嘿……
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两盘饺子和馄饨,味道与包装每每让人惊叹,饺子没有馄饨大,馄饨小过面片,十分精致,入口香滑,以至于出来时,感觉好像没吃东西,不过我的味觉提醒我,我的馋瘾才刚刚发作。
乌饭凉粉
拿出计划表,各种美食的名字呈现在眼前,先从哪里开始呢?不远处有一家卖“乌饭及凉粉”的小店,乌饭?这是什么东东?一定得尝尝。进门才发现居然没座位。
要遍尝美食的头一条原则就是耐心,等吧,半个小时后,我才在油腻腻的桌边坐下。
好奇着乌饭是个啥东西呢,“邦”一声,一碗黑忽忽的东西天外飞仙般来到跟前,这就是乌饭?扫兴,怎么黑七八糟的,咋吃!为了不浪费那2块钱,吃吧。第一口,没什么反应;第二口,还行;第三口……不错,就经验来说,这应该是大火蒸熟黑糯米,没什么新奇,可为什么会越吃越好吃呢,用八个字形容,韧劲十足,又香又Q。接着是凉皮,我终于知道为什么这家店的名字叫“乌饭及凉粉”了,因为进去的每个人,都是先吃完乌饭后再吃凉粉,小小一碗的凉粉拌上咸辣佐酱,清爽而不腻,一黑一白、一糯一滑,两者倒真是“绝配”。
鸭血汤
出小店,感觉肚子有点底了,继续……看了看我那计划书里面的重点推荐,对呀,还没有吃鸭血汤呢。喧闹的人群流动着,嘈杂着,空气里混合了叫卖声和各种油烟的香气,四处飘浮。看到金芳鸭血粉丝汤的招牌,兴奋的冲过去,叫了两碗,加了鸭肝。端过来赶紧摁了两下快门,就左手勺,右手筷一起动作。
先挑了一块鸭血送入口,粉嫩爽滑的不忍下咽,又喝口汤,让舌尖在浓厚的滋味里萦绕徘徊。再仔细看这碗汤,翠绿的芫荽,晶莹的粉丝,沉浮的一些细碎的鸭胗、鸭肠、鸭肝,红的白的,你会被那种说不清的诱惑缠绕。金陵人真是手巧,就这么个简单的东西也可以做得这般精致,百般滋味,万种风情,让人沉醉痴迷。
小香干、五香豆
接着向前,看到清真的小食品,挤进去,出来手里又多了小香干、五香豆等等。到了河边的广场找了间茶馆,临河的窗边坐着,喝茶。风吹进来感觉冷,把窗关了就只有灰黄色的阳光,一杯清茶,一盘瓜子,一些微风,一些懒散,窗外荡漾的河水不知映衬了几多的如烟往事,当年的十里秦淮,又是何种的繁华似锦,烟波流转。一阵晚风拂过,深呼吸一下,感觉到一种灵之颤动,哈,身心的负荷都归为零啦,舒服!
大气的小笼包
文/小昭
关于南京的食,最爱的不是夫子庙的精美点心小食,不是久负盛名的板鸭或桂花盐水鸭,酸辣血汤也好,鸭油烧饼也好,这些都不错,但我今天要说的都不是这些。
印象最深刻的是浮桥那里的一家店里的小笼包,说是小笼,却和上海的决不一样:首先要大很多,这里也许也体现了南京人的大气吧;其次是发过的面;再次肉馅是放了酱油的红肉,有很多的汤,感觉过瘾。店里还有两块五一碗的三鲜面,真的是“三鲜”:有蛋花、肉丝、鸡毛菜,并且三鲜的量很足,足到让你惊诧它的便宜:才两块五。可惜那是几年前的价格了。
说出来怕扫大家的兴,去年去吃了一次,感觉不如从前了,南京的朋友说从小吃到大的,好吃是一贯的,怎么临了临了,终于不好吃了呢?也许是我们的口味终于刁了吧?
看电影吃香酥鸭头
文/穆雷
总统府附近有一家店,从浮桥那家店走过去也很近的,做的香酥鸭头那个香呀,想想就馋,关键也是便宜啊,好像是十块钱五个吧,切成10块,每一块骨头都能吃下去的那种酥。看电影前说要买一点带进去吃,朋友说还是算了吧,你当心别人的侧目啊,因为那个味道实在太香了,你想让整个场子的人都没心思看电影了吗?那样做实在太不人道了!
半鸡半蛋的旺鸡蛋
文/阿米儿
上海的喜蛋只有一种,江南一带也有叫凤凰蛋的(据说是乾隆起的名),就是没孵出来的半鸡半蛋的东西。南京的不同,这种和上海的一样的叫“旺鸡蛋”,只不过上海的都是五香酱油的,南京的是盐水煮的,这倒也大同小异。
还有一种叫做“活珠子”,只孵15天就拿出来煮熟的,在卖香酥鸭头那家店附近有一家做这个出了名的,一块五一个,上次去没吃成万分的遗憾,听朋友说是做熟了还是一包液体状的东西(也许活珠子就是这个意思,熟了还不凝固,匪夷所思的),那个鲜美哪……反正不是我动用想象能体会得出来的。这种描述更增添了我的神往。
南京小吃口诀
●夫子庙的凉粉●上海路长青藤茶吧的炒饭●悦华大酒店二楼“刘长兴”的小笼包饺●南京理工大学的晓汤酸菜鱼●锁金村的旺鸡蛋(没有胆量就别试哦)●王府大街的芳婆糕团店美味小点●老昌水饺的鸡蛋炒饭●尹氏汤包里的鸡汁汤包●韩复兴的鸡鸭胗●小上海的五香烤麸和盐水毛豆●金陵人的笋干烧鸭胗、辣子鸡●马老头大盘鸡●富春茶社的虾仁、蟹黄包子、翡翠烧卖●大煮干丝,芙蓉蛋●板仓重庆古桥的酸菜鱼●杨公井的几家川崎火锅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