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战争中,有哪些出色的歌谣能够流传至今
《团结就是力量》是首在群众歌曲活动中唱得最多的歌曲之一,词曲唱着上口,唱着有劲,唱得人精神振奋。其实这首歌是一个小歌剧的幕中曲,创作《团结就是力量》的目的是为了配合当时的减租减息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即《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该歌曲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
② 关于爱国童谣
爱国童谣大全:妈妈教我一支歌
妈妈教我一支歌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这支歌从妈妈心头飞出
这支歌伴随她走遍祖国山河
我唱妈妈教的歌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这支歌从我的心上飞出
爱国童谣大全:团结心
中国人民百亿万,
团结一心奔小康。
我们一起去努力,
我为祖国争光荣。
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新时代要新人。
德智体全发展,
爱校誉敬师长。
爱同学遵规章,
知大事学习好。
爱国童谣大全:神五上天
神舟五号飞上天,
中国人民喜洋洋。
神舟五号飞上天,
世界人们很震惊。
神舟五号飞上天,
创造纪录第三名!
神舟六号在制造,
将来定为国争气!
爱国童谣大全:祖国颂
祖国祖国真伟大,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各族人民心向党,
抓紧改革建国家。
神州五号树国威,
申办奥运聚民心,
祖国明天会更好!
爱国童谣大全:祖国是个大花园
小蜡笔,
真好看,
红、黄、黑、白、绿、蓝……
红笔画太阳,
一个圆圈圈。
蓝笔画小河,
三道弯弯线。
黄笔画个小片片,
那是蝎船。
绿笔画个大三角,
那是一座山。
各种蜡笔一齐画,
画个祖国大花园。
爱国童谣大全:大事记
你拍一,我拍一,南昌起义在八月一;
你拍二,我拍二,西安事变双十二;
你拍三,我拍三,南京大屠杀十二月十三;
你拍四,我拍四,青年运动五月四;
你拍五,我拍五,日军投降八·一五;
你拍六,我拍六,汪精卫投敌五月六;
你拍七,我拍七,卢沟事变七月七;
你拍八,我拍八,日本侵华九·一八;
你拍九,我拍九,学生抗日一二·九;
你拍十,我拍十,你我不能忘国耻。
爱国童谣大全:我们爱祖国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我们要为祖国增添色彩。
春天我们蓓蕾待放,仲春我们花开似娇。
酷暑我们的花瓣向外展开,我们要去更远的地方探索。
我们的花骨朵完全展开了。
我们已经长大了,我们要释放出自己的一切,把祖国的夏天打扮得更美丽。
金色的秋天到了,我们的花瓣随风随风飘去。
虽然花瓣分开了,但是心里的想法依旧没改变。
相信在明年的春天,祖国的花朵一定比今年的美丽。
因为园丁负出了比今年更多的辛苦。
③ 民间歌谣
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民间文学 (共计31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 Ⅰ—1 苗族古歌 贵州省台江县、黄平县
2 Ⅰ—2 布洛陀 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
3 Ⅰ—3 遮帕麻和遮咪麻 云南省梁河县
4 Ⅰ—4 牡帕密帕 云南省思茅市
5 Ⅰ—5 刻道 贵州省施秉县
6 Ⅰ—6 白蛇传传说 江苏省镇江市
浙江省杭州市
7 Ⅰ—7 梁祝传说 浙江省宁波市、杭州市、上虞市
江苏省宜兴市
山东省济宁市
河南省汝南县
8 Ⅰ—8 孟姜女传说 山东省淄博市
9 Ⅰ—9 董永传说 山西省万荣县
江苏省东台市
河南省武陟县
湖北省孝感市
10 Ⅰ—10 西施传说 浙江省诸暨市
11 Ⅰ—11 济公传说 浙江省天台县
12 Ⅰ—12 满族说部 吉林省
13 Ⅰ—13 河西宝卷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酒泉市肃州区
14 Ⅰ—14 耿村民间故事 河北省藁城市
15 Ⅰ—15 伍家沟民间故事 湖北省丹江口市
16 Ⅰ—16 下堡坪民间故事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
17 Ⅰ—17 走马镇民间故事 重庆市九龙坡区
18 Ⅰ—18 古渔雁民间故事 辽宁省大洼县
19 Ⅰ—19 喀左东蒙民间故事 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20 Ⅰ—20 谭振山民间故事 辽宁省新民市
21 Ⅰ—21 河间歌诗 河北省河间市
22 Ⅰ—22 吴歌 江苏省苏州市
23 Ⅰ—23 刘三姐歌谣 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
24 Ⅰ—24 四季生产调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25 Ⅰ—25 玛纳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
26 Ⅰ—26 江格尔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
27 Ⅰ—27 格萨(斯)尔 西藏自治区
青海省
甘肃省
四川省
云南省
内蒙古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格萨(斯)尔》办公室
28 Ⅰ—28 阿诗玛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
29 Ⅰ—29 拉仁布与吉门索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
30 Ⅰ—30 畲族小说歌 福建省霞浦县
31 Ⅰ—31 青林寺谜语 湖北省宜都市
二、民间音乐(共计72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32 Ⅱ—1 左权开花调 山西省左权县
33 Ⅱ—2 河曲民歌 山西省河曲县
34 Ⅱ—3 蒙古族长调民歌 内蒙古自治区
35 Ⅱ—4 蒙古族呼麦 内蒙古自治区
36 Ⅱ—5 当涂民歌 安徽省马鞍山市
37 Ⅱ—6 巢湖民歌 安徽省巢湖市
38 Ⅱ—7 畲族民歌 福建省宁德市
39 Ⅱ—8 兴国山歌 江西省兴国县
40 Ⅱ—9 兴山民歌 湖北省兴山县
41 Ⅱ—10 桑植民歌 湖南省桑植县
42 Ⅱ—11 梅州客家山歌 广东省梅州市
43 Ⅱ—12 中山咸水歌 广东省中山市
44 Ⅱ—13 崖州民歌 海南省三亚市
45 Ⅱ—14 儋州调声 海南省儋州市
46 Ⅱ—15 石柱土家啰儿调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47 Ⅱ—16 巴山背二歌 四川省巴中市
48 Ⅱ—17 僳僳族民歌 云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泸水县
49 Ⅱ—18 紫阳民歌 陕西省紫阳县
50 Ⅱ—19 裕固族民歌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51 Ⅱ—20 花儿(莲花山花儿会、松鸣岩花儿会、二郎山花儿会、老爷山花儿会、丹麻土族花儿会、七里寺花儿会、瞿昙寺花儿会、宁夏回族山花儿) 甘肃省康乐县、和政县、岷县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乐都县
宁夏回族自治区
52 Ⅱ—21 藏族拉伊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
53 Ⅱ—22 聊斋俚曲 山东省淄博市
54 Ⅱ—23 靖州苗族歌鼟 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55 Ⅱ—24 川江号子 重庆市
四川省
56 Ⅱ—25 南溪号子 重庆市黔江区
57 Ⅱ—26 木洞山歌 重庆市巴南区
58 Ⅱ—27 川北薅草锣鼓 四川省青川县
59 Ⅱ—28 侗族大歌 贵州省黎平县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
60 Ⅱ—29 侗族琵琶歌 贵州省榕江县、黎平县
61 Ⅱ—30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62 Ⅱ—31 彝族海菜腔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63 Ⅱ—32 那坡壮族民歌 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
64 Ⅱ—33 澧水船工号子 湖南省澧县
65 Ⅱ—34 古琴艺术 中国艺术研究院
66 Ⅱ—35 蒙古族马头琴音乐 内蒙古自治区
67 Ⅱ—36 蒙古族四胡音乐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68 Ⅱ—37 唢呐艺术 河南省沁阳市
甘肃省庆阳市
69 Ⅱ—38 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 四川省茂县
70 Ⅱ—39 辽宁鼓乐 辽宁省、辽阳市
71 Ⅱ—40 江南丝竹 江苏省太仓市
上海市
72 Ⅱ—41 海州五大宫调 江苏省连云港市
73 Ⅱ—42 嵊州吹打 浙江省嵊州市
74 Ⅱ—43 舟山锣鼓 浙江省舟山市
75 Ⅱ—44 十番音乐 福建省龙岩市、福州市(闽西客家十番音乐、茶亭十番音乐)
76 Ⅱ—45 鲁西南鼓吹乐 山东省嘉祥县
77 Ⅱ—46 板头曲 河南省南阳市
78 Ⅱ—47 宜昌丝竹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
79 Ⅱ—48 枝江民间吹打乐 湖北省枝江市
80 Ⅱ—49 广东音乐 广东省广州市、台山市
81 Ⅱ—50 潮州音乐 广东省潮州市、汕头市
82 Ⅱ—51 广东汉乐 广东省大埔县
83 Ⅱ—52 吹打(接龙吹打、金桥吹打) 重庆市巴南区、万盛区
84 Ⅱ—53 梁平癞子锣鼓 重庆市梁平县
85 Ⅱ—54 土家族打溜子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86 Ⅱ—55 河北鼓吹乐 河北省永年县、抚宁县
87 Ⅱ—56 晋南威风锣鼓 山西省临汾市
88 Ⅱ—57 绛州鼓乐 山西省新绛县
89 Ⅱ—58 上党八音会 山西省晋城市
90 Ⅱ—59 冀中笙管乐 河北省固安县、涞水县、霸州市(屈家营音乐会、高洛音乐会、高桥音乐会、胜芳音乐会)
91 Ⅱ—60 铜鼓十二调 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贞丰县
92 Ⅱ—61 西安鼓乐 陕西省
93 Ⅱ—62 蓝田普化水会音乐 陕西省蓝田县
94 Ⅱ—63 回族民间器乐 宁夏回族自治区
95 Ⅱ—64 文水鈲子 山西省文水县
96 Ⅱ—65 智化寺京音乐 北京市
97 Ⅱ—66 五台山佛乐 山西省五台县
98 Ⅱ—67 千山寺庙音乐 辽宁省鞍山市
99 Ⅱ—68 苏州玄妙观道教音乐 江苏省苏州市
100 Ⅱ—69 武当山宫观道乐 湖北省十堰市
101 Ⅱ—70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十二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哈密地区、麦盖提县
102 Ⅱ—71 南音 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市
103 Ⅱ—72 泉州北管 福建省泉州市
三、民间舞蹈(共计41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04 Ⅲ—1 京西太平鼓 北京市门头沟区
105 Ⅲ—2 秧歌(昌黎地秧歌、鼓子秧歌、胶州秧歌、海阳大秧歌、陕北秧歌、抚顺地秧歌) 河北省昌黎县
山东省商河县、胶州市、海阳市
陕西省绥德县
辽宁省抚顺市
106 Ⅲ—3 井陉拉花 河北省井陉县
107 Ⅲ—4 龙舞(铜梁龙舞、湛江人龙舞、汕尾滚地金龙、浦江板凳龙、长兴百叶龙、奉化布龙、泸州雨坛彩龙) 重庆市
广东省湛江市、汕尾市
浙江省浦江县、长兴县、奉化市
四川省泸县
108 Ⅲ—5 狮舞(徐水舞狮、天塔狮舞、黄沙狮子、广东醒狮) 河北省徐水县
山西省襄汾县
浙江省临海市
广东省佛山市、遂溪县、广州市
109 Ⅲ—6 花鼓灯(蚌埠花鼓灯、凤台花鼓灯、颍上花鼓灯) 安徽省蚌埠市、凤台县、颍上县
110 Ⅲ—7 傩舞(南丰跳傩、婺源傩舞、乐安傩舞) 江西省南丰县、婺源县、乐安县
111 Ⅲ—8 英歌(普宁英歌、潮阳英歌) 广东省揭阳市、汕头市
112 Ⅲ—9 高跷(高跷走兽、海城高跷、辽西高跷、苦水高高跷) 山西省稷山县
辽宁省海城市、锦州市
甘肃省永登县
113 Ⅲ—10 永新盾牌舞 江西省永新县
114 Ⅲ—11 翼城花鼓 山西省翼城县
115 Ⅲ—12 泉州拍胸舞 福建省泉州市
116 Ⅲ—13 安塞腰鼓 陕西省安塞县
117 Ⅲ—14 洛川蹩鼓 陕西省洛川县
118 Ⅲ—15 兰州太平鼓 甘肃省兰州市
119 Ⅲ—16 余杭滚灯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120 Ⅲ—17 土家族摆手舞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21 Ⅲ—18 土家族撒叶儿嗬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122 Ⅲ—19 弦子舞(芒康弦子舞、巴塘弦子舞) 西藏自治区
四川省巴塘县
123 Ⅲ—20 锅庄舞(迪庆锅庄舞、昌都锅庄舞、玉树卓舞)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
西藏自治区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
124 Ⅲ—21 热巴舞(丁青热巴、那曲比如丁嘎热巴) 西藏自治区
125 Ⅲ—22 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羌姆 西藏自治区
126 Ⅲ—23 苗族芦笙舞(锦鸡舞、鼓龙鼓虎——长衫龙、滚山珠) 贵州省丹寨县、贵定县、纳雍县
127 Ⅲ—24 朝鲜族农乐舞(象帽舞、乞粒舞)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辽宁省本溪市
128 Ⅲ—25 木鼓舞(反排苗族木鼓舞、沧源佤族木鼓舞) 贵州省台江县
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
129 Ⅲ—26 铜鼓舞(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130 Ⅲ—27 傣族孔雀舞 云南省瑞丽市
131 Ⅲ—28 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32 Ⅲ—29 蒙古族安代舞 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
133 Ⅲ—30 湘西苗族鼓舞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34 Ⅲ—31 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35 Ⅲ—32 黎族打柴舞 海南省三亚市
136 Ⅲ—33 卡斯达温舞 四川省黑水县
137 Ⅲ—34
④ 西安哪里有歌谣女装
长安路陕师大对面的华东服装城有一家,具体是一楼还是二楼记不太清楚了。
⑤ 民间歌谣的名称
一、民间文学 (共计31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 Ⅰ—1 苗族古歌 贵州省台江县、黄平县 2 Ⅰ—2 布洛陀 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 3 Ⅰ—3 遮帕麻和遮咪麻 云南省梁河县 4 Ⅰ—4 牡帕密帕 云南省思茅市 5 Ⅰ—5 刻道 贵州省施秉县 6 Ⅰ—6 白蛇传传说 江苏省镇江市 浙江省杭州市 7 Ⅰ—7 梁祝传说 浙江省宁波市、杭州市、上虞市 江苏省宜兴市 山东省济宁市 河南省汝南县 8 Ⅰ—8 孟姜女传说 山东省淄博市 9 Ⅰ—9 董永传说 山西省万荣县 江苏省东台市 河南省武陟县 湖北省孝感市 10 Ⅰ—10 西施传说 浙江省诸暨市 11 Ⅰ—11 济公传说 浙江省天台县 12 Ⅰ—12 满族说部 吉林省 13 Ⅰ—13 河西宝卷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酒泉市肃州区 14 Ⅰ—14 耿村民间故事 河北省藁城市 15 Ⅰ—15 伍家沟民间故事 湖北省丹江口市 16 Ⅰ—16 下堡坪民间故事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 17 Ⅰ—17 走马镇民间故事 重庆市九龙坡区 18 Ⅰ—18 古渔雁民间故事 辽宁省大洼县 19 Ⅰ—19 喀左东蒙民间故事 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20 Ⅰ—20 谭振山民间故事 辽宁省新民市 21 Ⅰ—21 河间歌诗 河北省河间市 22 Ⅰ—22 吴歌 江苏省苏州市 23 Ⅰ—23 刘三姐歌谣 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 24 Ⅰ—24 四季生产调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25 Ⅰ—25 玛纳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 26 Ⅰ—26 江格尔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 27 Ⅰ—27 格萨(斯)尔 西藏自治区 青海省 甘肃省 四川省 云南省 内蒙古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格萨(斯)尔》办公室 28 Ⅰ—28 阿诗玛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 29 Ⅰ—29 拉仁布与吉门索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 30 Ⅰ—30 畲族小说歌 福建省霞浦县 31 Ⅰ—31 青林寺谜语 湖北省宜都市 二、民间音乐(共计72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32 Ⅱ—1 左权开花调 山西省左权县 33 Ⅱ—2 河曲民歌 山西省河曲县 34 Ⅱ—3 蒙古族长调民歌 内蒙古自治区 35 Ⅱ—4 蒙古族呼麦 内蒙古自治区 36 Ⅱ—5 当涂民歌 安徽省马鞍山市 37 Ⅱ—6 巢湖民歌 安徽省巢湖市 38 Ⅱ—7 畲族民歌 福建省宁德市 39 Ⅱ—8 兴国山歌 江西省兴国县 40 Ⅱ—9 兴山民歌 湖北省兴山县 41 Ⅱ—10 桑植民歌 湖南省桑植县 42 Ⅱ—11 梅州客家山歌 广东省梅州市 43 Ⅱ—12 中山咸水歌 广东省中山市 44 Ⅱ—13 崖州民歌 海南省三亚市 45 Ⅱ—14 儋州调声 海南省儋州市 46 Ⅱ—15 石柱土家啰儿调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47 Ⅱ—16 巴山背二歌 四川省巴中市 48 Ⅱ—17 僳僳族民歌 云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泸水县 49 Ⅱ—18 紫阳民歌 陕西省紫阳县 50 Ⅱ—19 裕固族民歌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51 Ⅱ—20 花儿(莲花山花儿会、松鸣岩花儿会、二郎山花儿会、老爷山花儿会、丹麻土族花儿会、七里寺花儿会、瞿昙寺花儿会、宁夏回族山花儿) 甘肃省康乐县、和政县、岷县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乐都县 宁夏回族自治区 52 Ⅱ—21 藏族拉伊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 53 Ⅱ—22 聊斋俚曲 山东省淄博市 54 Ⅱ—23 靖州苗族歌鼟 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55 Ⅱ—24 川江号子 重庆市 四川省 56 Ⅱ—25 南溪号子 重庆市黔江区 57 Ⅱ—26 木洞山歌 重庆市巴南区 58 Ⅱ—27 川北薅草锣鼓 四川省青川县 59 Ⅱ—28 侗族大歌 贵州省黎平县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 60 Ⅱ—29 侗族琵琶歌 贵州省榕江县、黎平县 61 Ⅱ—30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62 Ⅱ—31 彝族海菜腔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63 Ⅱ—32 那坡壮族民歌 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 64 Ⅱ—33 澧水船工号子 湖南省澧县 65 Ⅱ—34 古琴艺术 中国艺术研究院 66 Ⅱ—35 蒙古族马头琴音乐 内蒙古自治区 67 Ⅱ—36 蒙古族四胡音乐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68 Ⅱ—37 唢呐艺术 河南省沁阳市 甘肃省庆阳市 69 Ⅱ—38 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 四川省茂县 70 Ⅱ—39 辽宁鼓乐 辽宁省、辽阳市 71 Ⅱ—40 江南丝竹 江苏省太仓市 上海市 72 Ⅱ—41 海州五大宫调 江苏省连云港市 73 Ⅱ—42 嵊州吹打 浙江省嵊州市 74 Ⅱ—43 舟山锣鼓 浙江省舟山市 75 Ⅱ—44 十番音乐 福建省龙岩市、福州市(闽西客家十番音乐、茶亭十番音乐) 76 Ⅱ—45 鲁西南鼓吹乐 山东省嘉祥县 77 Ⅱ—46 板头曲 河南省南阳市 78 Ⅱ—47 宜昌丝竹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 79 Ⅱ—48 枝江民间吹打乐 湖北省枝江市 80 Ⅱ—49 广东音乐 广东省广州市、台山市 81 Ⅱ—50 潮州音乐 广东省潮州市、汕头市 82 Ⅱ—51 广东汉乐 广东省大埔县 83 Ⅱ—52 吹打(接龙吹打、金桥吹打) 重庆市巴南区、万盛区 84 Ⅱ—53 梁平癞子锣鼓 重庆市梁平县 85 Ⅱ—54 土家族打溜子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86 Ⅱ—55 河北鼓吹乐 河北省永年县、抚宁县 87 Ⅱ—56 晋南威风锣鼓 山西省临汾市 88 Ⅱ—57 绛州鼓乐 山西省新绛县 89 Ⅱ—58 上党八音会 山西省晋城市 90 Ⅱ—59 冀中笙管乐 河北省固安县、涞水县、霸州市(屈家营音乐会、高洛音乐会、高桥音乐会、胜芳音乐会) 91 Ⅱ—60 铜鼓十二调 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贞丰县 92 Ⅱ—61 西安鼓乐 陕西省 93 Ⅱ—62 蓝田普化水会音乐 陕西省蓝田县 94 Ⅱ—63 回族民间器乐 宁夏回族自治区 95 Ⅱ—64 文水鈲子 山西省文水县 96 Ⅱ—65 智化寺京音乐 北京市 97 Ⅱ—66 五台山佛乐 山西省五台县 98 Ⅱ—67 千山寺庙音乐 辽宁省鞍山市 99 Ⅱ—68 苏州玄妙观道教音乐 江苏省苏州市 100 Ⅱ—69 武当山宫观道乐 湖北省十堰市 101 Ⅱ—70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十二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哈密地区、麦盖提县 102 Ⅱ—71 南音 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市 103 Ⅱ—72 泉州北管 福建省泉州市 三、民间舞蹈(共计41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04 Ⅲ—1 京西太平鼓 北京市门头沟区 105 Ⅲ—2 秧歌(昌黎地秧歌、鼓子秧歌、胶州秧歌、海阳大秧歌、陕北秧歌、抚顺地秧歌) 河北省昌黎县 山东省商河县、胶州市、海阳市 陕西省绥德县 辽宁省抚顺市 106 Ⅲ—3 井陉拉花 河北省井陉县 107 Ⅲ—4 龙舞(铜梁龙舞、湛江人龙舞、汕尾滚地金龙、浦江板凳龙、长兴百叶龙、奉化布龙、泸州雨坛彩龙) 重庆市 广东省湛江市、汕尾市 浙江省浦江县、长兴县、奉化市 四川省泸县 108 Ⅲ—5 狮舞(徐水舞狮、天塔狮舞、黄沙狮子、广东醒狮) 河北省徐水县
⑥ 西安轻工商场后面的歌谣服装店衣服太差,打完折350元,穿了一周起毛球了,我们去找人家还死活说气球很正常
这个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鞋服行业这些规定都是很含糊的,没有具体到很小的细节,我自己就是做服装零售的,所以平时会注意这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国的三包法规定是这样的:
三包政策 ·ISO9001 ·QS9000 ·TS16949服装产品质量三包规定 总则: 产品质量“三包”是公司产品在保用期内,通过包修、包换、包退,在质量上对用户负责的重要方式,其目的是明确公司的质量承诺,满足顾客对产品质量的需求
服装三包规定
包换范围:
1:在购买后七天内,吊卡未剪、未穿过、未洗涤过的服装尺码不合的可包换;
2:开包装时发现服装严重开线、变形、色染不均匀、有明显破损和油渍的可包换;
3:在购买后七天内,第一次正常洗涤时发现服装严重脱色、变形,经检测确认后可包换
不包换范围:
1:在消费者穿过、洗涤过,产品无明显质量问题的不包换;
2:由消费者自己造成污垢的不包换;
3:有消费者洗涤不当造成染色、脱色、变形的不包换;
4:在规定日期外的产品不包换
你下次记得买衣服时一定要看面料,看成分标,全棉,氨纶,雪纺,丝质一类的东西绝对不会起球,但是尤其是针织衫,腈纶、氨纶、聚酯纤维一类混纺的就多数会起毛球,只要看好它的面料,管他是大牌还是地摊货就可以尽量的避免买到这类起毛球的衣服了。
⑦ 求关于陕西人的童谣,要赞美陕西的.急用
就是秦腔一、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走一步退一步等于没走一头驴两头牛都是牲口这个,我小时候在听过的为数不多的秦腔里听过。还有其他的版本:你大舅、你二舅、都是你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金疙瘩、银疙瘩、都嫌不够;天在上、地在下、你娃甭牛!为王的坐椅子脊背朝后,没料想把肚皮挺在前头;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太阳出来照西墙,西墙背后有阴凉;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出东门,向西走,半路上碰见个人咬狗。提起狗头打砖头,反被砖头咬了手。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车子走,轱碌转,公鸡统统不下蛋;长虫没腿也能跑,窨子和井推不倒。我是陕西人,还算听过实话实说人是人来鳖是鳖 喇叭是铜锅是铁老子英雄儿好汉 他大(爸)卖葱娃卖蒜丑人自有丑人爱 烂锅盖上烂锅盖出门看天色 进门观眼色不会烧香得罪神 不会说话得罪人不知黄连苦 哪知蜂蜜甜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 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不管是黄牛还是花牛 能拉犁的就是好牛白了黑了晴了阴了 饿了饱了穷了富了老老少少只图个快快乐乐笑了哭了对了错了 笑了哭了对了错了男男女女只图个快快乐乐哎……白了黑了晴了阴了 饿了饱了穷了富了老老少少只图个快快乐乐笑了哭了对了错了 笑了哭了对了错了男男女女只图个快快乐乐人是人来鳖是鳖 喇叭是铜锅是铁老子英雄儿好汉 他大(爸)卖葱娃卖蒜丑人自有丑人爱 烂锅盖上烂锅盖出门看天色 进门观眼色不会烧香得罪神 不会说话得罪人不知黄连苦 哪知蜂蜜甜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 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不管是黄牛还是花牛 能拉犁的就是好牛好牛
⑧ 1首民间童谣
中国六大民间故事
1白蛇传(杭州)
2丽友桥(合肥)
3牛郎织女(产地不明)
4
梁山伯与祝英台(产地不明)
5
宝莲灯(陕西.西安)
6孟姜女(产地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