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请北京潮人帮忙解答一下,美国的朋友来北京,玩8天那样的,谁有时间,能帮我做一个8天计划
这是我跟男友的八日游 希望对你有帮助
也希望你玩的开心哦 o(∩_∩)o...
北京八日行
为此次北京之行我和BF做了许久的功课,原以为八天足以,到后才发现八天着实不太够。北京的深秋天很蓝、温度也适宜,是个渡假的好去处。
11月2日下班后,以飞快的速度直奔火车站,终于在19:20到达,乘上了T14次晚上19:32分的列车,车上的环境不错,乘务员的态度也很好。一夜无眠迷迷糊糊次日早上7:00点终于到了我向往以久的北京。呵呵,北京之旅正式开始了。
D1:香山
到达北京后,在地铁站买了公交卡后,直奔如家北新桥店。之前在网上订好了如家北新桥店(金卡会员175元/夜,大床房)。之所以订北新桥店是因为BF说北京的景点主要在西北角,而北新桥店在天安门的北边,应该会比较方便。事实证明,北新桥店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交通便利,在地铁5号线北新桥站与张自忠站中间,距二地铁站均不到5分钟的路程;还有若干公交车可达王府井,阜成门等地;到簋街(小吃一条街)以及雍和宫也非常近。
言归正传,到北新桥店后由于时间还早,还没房间,所以在酒店寄了行李后,到酒店门口的隆福寺小吃店补充能量,进去点了油饼、豆花、面茶等,个人觉得不好吃,豆花、面茶甜不甜咸不咸的,可能是吃不惯吧,因为好象北京人几乎人手一碗,搅一下一碗就下去了。
离开小吃店,就开始了第一天的行程——香山。公交13路站离小吃店只有不到20米的距离,上车至阜成门后换714可直达香山。第一天即在公交上领略了北京特有的语言文化,特逗……。
在车上听闻广播说3日是赏红叶的最佳时机,心中暗自窃喜来的太是时候了……。当然由于是最佳时机,因此在临近香山时路上也堵了半个多小时。从车站到香山公园有一段路,沿途有很多小吃店,卖烤肉(5元/3串)、烤玉米(2元)、烤红薯(价钱忘了,很香甜)等,巨便宜,我和BF忍不住每样品尝了一下。
12点多终于到达了香山公园门口,人那个多呀,在门口售票处可见一斑,数条长龙很是壮观。进公园后,看到二棵柿子树,树上的柿子已差不多掉光了,但由于是第一次看见,还是很兴奋的,拍了好几张照呢。望着半红的山脚上人头攒动,我们跟着队伍开始爬山,由于缺乏锻炼加之人实在是多,中途休息了几次,还吃了二根冰棍(1元/根,虽然北京当天气温据说是0~10度),500多米的山爬了1个多小时,终于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到达山顶,结果山顶的人也多,许多家庭在山上进行野餐,还有旅行团等,拍照成了非常困难的一件事了,呵呵,没关系,好在我们更爱拍风景,若拍人的话估计都是与陌生人合影响了。下山我们走了另一条道,那条道略远但相对平坦,红叶也多,一路拍拍逛逛到山脚下已近4点。北京人似乎很爱举家野餐,3、4点钟还见不少人提着吃的往山上走呢。下山之后,我们被眼前的情象惊呆了,人真多啊,每条公交站台上都是黑压压的人群,排队排了许久,只听到站台上公交人员在喊“由于堵车,车开不过来了,建议都到前一站座车”,于是和BF一合计,走吧,等也不是办法,到了车站人还是多,好不容易挤上了一部车,那个累啊,但没办法,考虑形象问题不能座在地下(当然车的拥挤程度也是无法座在地上的)。
回到市区已是6点,先回酒店拿房门钥匙休息,8点出门去簋街吃晚饭。簋街是以火锅、麻小为主的餐饮街,整条街都挂着红灯笼很是壮观。我们去了花家怡园用餐(因为可以用携程的卡且网上评价也没不错),这家餐厅布局很别致,四合院布局,门廊、中式灯笼说画有图案,去时还有民乐演奏。菜很难评价是哪个菜系的,算是改良的吧,我们点了霸王鸡、花家熏肠等四个菜,外加一份豌豆黄(BF很喜欢)、一杯黑啤、一杯酸梅汤(我很喜欢),折后200块钱。
酒足饭饱后,本着多运动一些就多消化一些的态度,我们走完了整条簋街,发现有一家名为“仔仔”的烧烤店人气很旺且在不远处还开了一家同样人气很旺的分店,我们打算过几天到这家来吃一下。随后步行回酒店。
D2 国子监——孔庙——雍和宫——北海公园
早上起来略晚,8点半出门步行去雍和宫,沿途许多早点店都已不供应早餐了,只得随便买了几个包子。唉,谁让咱起晚了呢,不过包子的品种还是蛮多的,只是许多也卖完了,只得买了肉包、干菜包等……,口感一般。到雍和宫时还未开门,就去了孔庙和国子监——旧时的国家大学看看,这条街不长,有不少古玩店,还看到国子街门口有一穿汉装的男子(不知道是干嘛的,但肯定不是拍戏)。还看见有一家在装修,有一工人在门檐上画画(我们一直以为是请专人画的,没想到会是民工)。
而后去雍和宫,雍和宫原是雍正还未即位前的府邸,后被其子(乾隆)改为喇嘛庙。到底是皇家府宅,还是很有气派的。雍和宫前一条不长的小路万佛阁供奉的木雕巨佛“迈达拉佛”高18米,加上埋在地下的8米,共有26米高。是雍和宫“三绝”之一。雍和宫是达赖、班禅讲经传教的地方之一,宫内陈列了大量的佛教文物和资料、图片以供参观。
从雍和宫出来后,在一旁的古城岐山面吃了午饭,岐山面、羊肉泡馍、蕨根粉都是很是不错的,也不贵,大概四十块不到的样子。
下午去了北海公园,白塔、九龙壁都有较有名的景观,还在那条“让我们荡起双浆”的湖面上租了条脚踏船,无风时还是很惬意的,但当风刮来时,那就只剩一个字“冷”字了。其中还发生了一小插曲,即我们还在慢慢荡漾时,发现离还船只剩10来分钟了,此时离还船地还很远,结果为了不多付40元租船费,我和BF齐心协力快速踩踏,终于离还船只剩1分钟时将船还回。这个插曲告诉我们只要认定目标、一起努力任务是一定能完成的。我们还去了白塔,BF沿途寻找着幼年的记忆……。
出了北海,看见路口有一条“长龙”,抬头一看是网上介绍的“秋栗香”,那条队伍估计要吃到栗子不排上个一、二个小时是不可能。我们计划是座车去看降旗,车狂挤,且由于是前门上后门下(北京这一点执行得非常好),所以一路挤过去,车上也再次领略了北京人的幽默……。等我们到天安门,天已经黑了,也没见旗,问了一值勤战士,答曰旗早降完了。于是我们在天安门拍了几张夜景,然后从天安门城楼进到故宫门口,门口已用绳子拦起,夜色下的故宫很高大,不由的产生一种压迫感。没多久,就有战士过来,告诉我们要清场了……。对第二天的故宫充满了期待。
尔后,我们去了和平门的全聚德吃烤鸭(听说老北京都爱去那家吃,因为比较正宗)。烤鸭贵是贵了点,但很好吃,名不虚传啊。当然全聚德因名场在外,因此所有菜都不便宜,且还收服务费。
D3 天安门看升旗——故宫——景山
为了看升旗,早上起了个大早,5:30点便出门去座地铁,北京的早上还是有些冷的,尤其是洗了头出门,更是有些感受的。好在地铁站很近,步行5分钟就到了。6点左右到了天安门,发现广场上已经很多人了,正如火车上听说的那样人黑压压的好几层,实在是看不太清,于是与BF一合计,就去天安旁旁看吧,那边虽是远距离看升旗,但能近距离看仪仗队了。天还未亮,我们站在第三排等(人也是不少的),等呀等,天开始朦朦亮的时候仪仗队从天安门内整齐的走出……。国歌声响起,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看升国旗,有几点是与原来想象不一样的:① 长安街的车辆是不停的,好象仪仗队路过时正好是红灯,但仪仗队经过的前后交通并不受任何影响;② 国歌声并不是很响亮,只是能听到而已;③ 整个升旗过程大概放三遍国歌(一般学校升旗是放二遍)。
看完升旗,搭地铁去阜成门的护国寺小吃店吃了典型的京式早餐,小肉饼、糖火烧、焦圈、羊杂汤、豆汁等,尤其对广大网友较难接受的豆汁个人是非常喜欢的,但BF觉得难以下咽。自此改变了对京式早餐的看法,饭后还买了一些当做干粮,带到故宫当午饭呢。只是对北京类似国营单位服务人员的态度也有了领教(由于不知道点心的名称,且抱着每样都尝点的想法,很多品种都只点了一样,结果,服务员的脸色很是难看了)。
用完早餐座地铁返回天安门广场,时间已近8点半,排队买天安楼城楼的门票,排队时听说什么都不能带,傻傻的把什么都寄了,包括相机。结果上城楼后发现相机是能带的,唉,没发拍照了,只能用手机拍,200万象素和800万象素的差别还是非常明显的。上城楼后,深呼吸……,举目远眺……,在层楼上挥了挥手……,呵呵,感觉真不一样呢。城楼是有不少便衣背对广场,估计一方面是出于安全考虑,另一方面就不晓得了(BF警告我不能乱说乱动的),城楼里面是一些历史图片展和一排卖纪念品的专柜,浏览了一下。
下了城楼,差不多已是9点了,BF去取包并买故宫的门票,我在一旁等,发现一旁的树上有只啄木鸟,花色漂亮,在啄着树木,笃笃笃笃……,很是好玩,本想给它留个影的,结果因靠太近了,鸟儿飞走了,不过,第一次看到啄木鸟的我还是很兴奋的。
租了王刚版的电子导游器从午门进了故宫,参观就此开始。先去了武英殿,武英殿是刚翻修过的,很新,原是皇家书局,这是我们参观的第一个宫殿,看得很仔细。出来后沿中轴线过太和门到太和殿,太和门和太和殿从午门高耸的层楼,到进太和门后的豁然开朗,一次次的被震憾着,不过太和门和和太和殿还在大修,是此行的一大遗憾。看着被太阳照着折射出金色的琉璃瓦,心里哼着“金瓦金銮殿……”,暖暖的阳光、蔚蓝的天,心情狂好。故宫有许多宫殿有一些陈列展示,我和BF看得很细,等逛完中轴线已经近2点了,我们开始看东西六宫,这时天开始转阴,不由得想到了《金枝玉孽》,天还真是应景,还没来得及细看,广播里提示还有半小时要关门了,结果只能匆匆浏览,3:50分时已经开始有锁门的了,4点整离开故宫。没看细的地方只能等下次了。
从故宫出来去了马路对面的景山公园,看了崇祯上吊的那颗槐树(不是原装版),爬上景山,此时天已渐暗且有雾,所以故宫等看着都是灰朦朦的,没有了白天的金光闪闪。
出了景山到著名的“秋香栗”买了栗子和瓜子,可以是因为周一的缘故,排队没有昨天看到的那么壮观,瓜子很大,是原味的,很香;栗子嘛,差些,感觉不如上海的“好好”栗子。网上介绍“天福号”的肘子很好吃,我和BF都是食肉型的,所以就打的到西直门寻找,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看到了“天福号”,晕,居然不是饭店,而是一个卖熟食的地方,考虑到肉类冷了不好吃,所以最终没有买。晚餐是在不远处的新川面馆吃的,个人觉得并没有象网上推崇的那么好,但巨便宜,一碗担担面好象只有六、七块钱,这是此行最便宜的一次晚餐了。
D4 毛主席纪念堂——什刹海——恭王府——后海
上午的计划是去毛主席纪念堂和人民大会堂,在毛主席纪念堂寄包时,得知人民大会堂不开放,故只瞻仰了毛主席遗容。寄包是根据包的大小及有无相机收费的,我们一个双肩包外带一个相机(实为二个)收费10元。寄包后去对面的毛主席纪念堂门口排队,看毛主席的人很多,通常排四列,队伍估计有七、八十米的样子,有武警在一旁指挥秩序。排队大概十分钟,参观2分钟(不让停留,其他展馆在大修,所以虽然队伍看似很长,速度其实也是蛮快的)。参观毛主席纪念堂不能带水(水只能丢弃在一旁),简介资料需购买(1元),如献花则花的价格是3元/枝。
从纪念堂出来后取包,并去了旁边一家柯达倒照片,10元。然后出于对大前门(香烟)的好奇,去前门看了看,拍了些照片。据BF介绍前门(又称正阳门),以前进了前门就算进了皇城了。
中午时分到了北海,先在京味面大王用了午餐,这家店整个装修以及服务员的服装都是老北京风格,生意不错,服务也不错(相对整体北京服务业的水平),口味也还行。
饭后沿什刹海一路散步到恭王府,由于是多云的天,湖面上有些雾朦朦的,别有一翻景象。
临近恭王府,BF发现沿路的墙体有些不一样了,就说这不会已是恭王府的地界了吧,到售票处后发现的确是,恭王府很大,占着整条街呢。现在开放的是花园部分,2万多㎡的花园只占整个府邸2/5,其余部分还在整修。
和坤和奕忻早已从电视上有所了解,因此对恭王府充满了好奇。整个游览在无数个导游的指引下进行(旅游团实在太多了,每到一个景点都能听到解说,呵呵)。和坤和其子丰绅殷德都是才子,因此,整个园子的修建也颇心思,其中蕴涵着不少意境。个人觉得其花园比故宫的御花园更好看些。我们买得是普通门票,还有种是含听戏和饮茶的,贵20块钱。好在没买那种门票,听戏+饮茶一共5分钟,这一拨完了,就下一拨,整一流水线作业。
从恭王府出来后沿后海继续走,5点多还有人在老头老太在后海里游泳,心中感叹:强!沿街还有些以前达官贵人的宅子,现都改成了小学、机关等。
晚餐在烤肉季吃的,点了烤肉等三样小菜,一壶茶和点心、甜品各一,又小小的腐败了一下二百来块钱。北京在饭店里喝茶,好象是没有免费茶水的,一般都是按壶点,二十元起。烤肉季旁边是爆肚张,很小的门面且不起眼,只是实在是吃不下了,所以没有进去。
D5 慕田峪长城
晴天依旧。早上从东直门转916路公交车(快车)到怀柔,然后找了部黑车(小面包)直奔慕田峪方向。在车上问司机有没有办法门票打折,司机说只要给他一人十块钱,他带我们走乡间小路,可直接到长城,OK,没问题。到了山下,付了钱(给了七十,四十是车钱,二十是带路钱,另十元是预付的返程车钱),司机开始带我们走乡间小道,所谓乡间小道是当地农民走的路——“这里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整个路都蛮好走的,且前半段还是水泥路,途经一棵山楂树,捡了若干山楂,新鲜美味~。爬山是累的,但我们一直抬头看着似乎不远处的长城,努力再努力的一步步向上前进,大致半个多小时就到了长城(感谢BF再一次的支持与鼓励,还有他背负了所有的东西,我的外套、小包和我们所有的吃的),慕田峪长城很雄伟,起起伏伏,冗长而的颇具沧桑的城墙表述中国人民的伟大。风徐徐吹过,举目远眺,风景无限。走到慕田峪长城尽头(人为设置的,后面是没有修缮过的,许多砖石已倒了),找人给我和BF拍了一张合影(这是我们此行的唯一一张合影),见证我们终于成了好汉了 。慕田峪人没有八达岭多,且多老外。回程我们依然没有座览车,在走了数个关口后,我们选择了一条下山道下山,因为路比较陡,所以下山的速度比上山的速度快多了。到山脚下,司机已在路边等我们了。
晚上去了东华路夜市小吃街,吃了炒肝、烤羊腿、爆肚等小吃,由于东华路夜市近王府井,故价格不是太便宜,但能集中尝到北京的一些风味小吃。
由于我们去东华路是步行往返的,发现沿途还是有不少吃的,距住处200米处还有一家护国寺小吃店(分店),呵呵,明早饭地确定了。
这二天一直吃个不停,结果晚上还买了江中消食片帮助消化呢。
D6 圆明园——清华——北大
第六天的计划是圆明园、清华、北大和颐和园的。可早上起晚了,且在圆明园待太久了,因此耽搁了后面的行程,最终只能将颐和园安排在了次日。
圆明园有“万园之园”的美称,原以为在经过二次侵略者的抢掠后只剩下几块石头了,实则不然,它的许多景点都是模仿外地的名园建造的,还是很具可看性的。圆明园由圆明、长春、万春三园组成,三园之间有垣墙相隔,进第一个园子不久就看到了一座很破的石桥,旁边的指示牌告诉我们当年整个园子有一千多座各式的桥,但经过八国联军的暴行后这是唯一仅剩的石桥了……。若大个园子,游人不多,有老夫妻俩在练空竹、有老人练合唱、还有在素描的,成排的树林、厚厚的落叶、鸟儿的鸣叫构成了一幅幅多彩的秋日图。当走到“著名”的西洋楼遗址时(注:西洋楼遗址需另购门票,15元/人),一切又变得凝重起来……。
离开圆明园途步到清华时,已是下午1点多,想去清华著名的万人大食堂吃午饭,当我们找到食堂时已是1:30了,食堂已不供应任何东西,只能在食堂边貌似永和的地方草草用餐(购20元的饭卡,实则19元,另1元为工本费,不退),当然,其口感也只能用填饱肚子来要求了。饭后走在清华园,呼吸着中国第一学府的空气,清华很大但找不到指示图,走了一会没什么方向,我和BF只能往外走打算离开了,好在发现观光车,2元/人能带你沿清华园逛一圈,于是我们上了一辆观光车,沿途司机会做一些介绍,其中介绍到一处景点,即朱自清描写的荷塘月色,这个点我和BF刚才走过,只是没想到是个景点,呵呵。
从清华出来即去了北大,如果说清华多以现代为主,那北大则更多的保留了历史气息,有多座旧式建筑,也多了些文艺的味道。路过一学生食堂,品种还真不少,价格也不贵,只是没到吃饭点且不饿(我们一直吃着奶片几乎没停),所以看了看,就出来了。夕阳夕下,走在末名湖、博雅塔边,一幅绚烂的景象出现在眼前,忍不住拍了数张照片。
回程时在动物员前站下车,因为那边有家乐福,在家乐福里买了不少北京特产,如小薯仔、芙苓饼、碗豆黄、驴打滚等,准备带回公司给同事们分享。
晚上,重回簋街吃了前几天就发现人气很旺的仔仔烧烤,首推生耗,个大、鲜美多汁,烤鱼也不错,其他的就略显一般了。
D7 颐和园
早上8点去了护国寺小吃店吃早饭,自从发现这家店离酒店很近后,早餐我似乎已不想再考虑第二家了。点了粥和其他一些点心(还是那几样),只是依然没有豆汁,于是就问了店员,到底这家店有没有豆汁卖,店员说有,但一般是10点以后。敢情原来是我们来早了啊,好吧,明天继续……。
沿昨的路线来到颐和园,颐和园的公交总站有些破旧(好象北京的公交总站都不是太好)。颐和园门大不大,一进门就是仁寿门,可以看到叫作峰虚五老的太湖石,在汉白玉须弥座上的铜制怪兽——麒麟,以及殿前陈设的两对龙凤造型的铜香炉。沿着昆明湖的湖堤漫步,沿途还听着导游讲故事,铜牛、十七孔桥等,十七孔桥昆明湖感觉有点像西湖,我们一边听着导游讲故事,一边沿途游览。天很蓝,阳光洒在湖面上,芦苇、垂柳在风中摇曳……。我和BF座在一片芦苇中间的木板上,阳光暖暖地洒着,看着波光淋漓,吃着东西,心情很HAPPY 哦。 沿着湖堤继续前行,中午时风有些大了,吹着有点冷。途经一大片荷塘,由于是深秋了,湖中早没了荷花,只剩许多枯了的荷叶,成片成片的,可以想象夏天这里荷花盛开的景象。一路走到万寿山,走过那条有着N幅画的画廓还有石舫等。还在门口看了玉澜堂(北京景点关门太早,四点已经关了),玉澜堂是光绪的寝宫,也是后期慈禧幽禁他的地方,走在门口确实是有些凄凉。光绪是个很倒霉的皇帝,生前一直生活在慈禧的阴影中,郁郁不得志,没有实权后来还失去了心爱的女人,连死都死得比慈禧早一天。死后,慈禧的宫殿作为反面教材做了翻新,而光绪的这个玉澜堂并没有修缮,想想也是,他在位即没有太出色的政绩也没有干啥坏事,所以也没什么宣传意义。最后回到仁寿门。颐和园游览到此结束。
出门后我们乘车转地铁(13号线——2号线——1号线)到王府井,今天的晚饭是东来顺的涮羊肉。到东来顺时不到六点,里面确已是热火朝天,我们拿号排队等位,在我们前面已有10组人在等位了,这是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等了半个多小时,终于轮到我们了,但吃只花了一小时就搞定了,我们没点套餐,零点了几份羊肉及配菜,还点了二串羊肉串。羊肉串味道不错,其余的一般,无特别之处。BF有些失望,因为看广告东来顺的锅子是景泰兰的,但实际就是一般的铜锅而已。
出来后在王府井食品店买了六必居的酱菜(很便宜)、烤鸭、麻花、奶片等若干。
D8 王府井——天安门看降旗
今天是第八天,也是北京之行的最后一天,没有特别的安排,所以睡了个懒觉。起后先去了稻香村买糕点,稻香村的糕点品种好多哦,只是都是零称的,唉,只能对不起营业员了,我选了十来个品种,每种称二个,营业员每个品种一纸袋,呵呵,总共三十来块钱吧。尔后10点去护国寺小吃吃早饭,就为了等一碗豆汁(够执着吧),被告知豆汁还要等五分钟,(没关系,既来之则等之),我们点了其他一些点心和小米粥先吃着,可所有的东西都吃完了还未见豆汁的影子,只得继续等,大概在10:45分左右,豆汁终于出炉了,一碗下肚,热乎啊……(瑟奕了)。
饭后回“如家”整理行李,东西好多哦,我们的二个背包塞根本不下,另找了二个纸箱子,也都得装满满的,只是如家没有绳子和封箱带,BF只能出去买。行李整理完后稍稍休息了一下,在1点多时办了退房结账手续,并将行李寄存在了酒店前台后,我和BF步行到了王府井的“狗不理”。
“狗不理”人还真多,不过看上去都象是游客。“狗不理”只卖套餐,九个包子、一碗粥、一小碟酱菜二十二元起,包子的大小与品质等同于上海前几年居民小区个体包子铺那种一块钱四个的那种,粥是很稀薄的小米粥(不过写了可随意添加),酱菜是大头菜末。我们买了一套28元的综合套餐(就是有鲜肉、三鲜、青菜、野菜四个品种)外加二小碟冷菜一共三十八元。东西不好吃,服务态度也很差,唉,失望之极!BF说若“狗不理”的创始人地下有知的话估计得气醒了,这大概也就是整个店里几乎没本地人的原因了。出了店后发现刚才因为人太多,忘了拿十二块钱的找钱了, ,郁闷啊……。
饭后散步,从王府井到长安街,慢慢得又逛到了天安门一线,途经南池子大街,无意中看到了一处了皇家式样的院子,走进一看原来是 “皇成宓”(免门票)即皇家档案室,“皇成宓”应该是刚翻修完成的,油漆还很新呢,透过玻璃窗,看过一个个金色如棺椁的箱子,想必是档案箱了吧,只是不知道是否是真品?
从“皇成宓”出来时间还早,又再次去看了天安门、故宫(不花钱,只在门口看看),每次看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夕阳斜照,尤其是从左、右腋门走出,斑驳的城墙,屋檐上的杂草,有种别样的沧桑。不由得想到了午门内威严的大殿、深似海的后宫……。
降旗时间还早,正好国旗护卫队在进行操练,训练真是辛苦且枯燥,一个个动作分解,反复练习……。看了会,游客开始往天安门外涌去,原来是降旗时间要到了。经询问值勤武警后,我们决定不跟人群出去,就站在天安门内近距离看仪仗队。临近5点,仪仗队迈着整齐的步伐从我面前走过,20分钟后(有15分钟是在门内整理仪容,列队时间),降旗完毕后又举着国旗再次经过我的面前,那气势,心中骄傲之情“哗哗的”……。看到几个洋妞模仿仪仗队的步子向外走,心想:就你们看了几分钟就能学会,小样~
从天安门出来时间已不早了,座地铁回酒店取行李,途经复兴门把一卡通退了。取完行李后在酒店旁的一家卤煮店吃晚饭,这顿晚饭若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就是“物美价廉”,一碗卤煮加一份内容丰富的麻辣烫(北京的麻辣烫与全国各地的一致,均是锅里烫完后放在一盆里自己刷上酱料,好象只有上海的是浸在汤里的)才十几块钱。
饭后仍座地铁去火车站, 19:56分火车准点开出,我们的北京之旅就此结束,下一个休假开始期待……。
总结如下:
天气:北京的晚上,走在路上还是有些冷的,但室内还好,我们一直都从没开空调。
火车:软卧下铺为499元,还是不错的,睡一觉就到了。
北京市内交通:北京市内公交很多,地铁也四通八达,建议到北京后买张一卡通即可,充50元足矣。
餐饮:北京吃的很多,地道的北京小吃一般都不贵,但有些口感偏重(诸如豆汁、炒肝、爆肚、卤煮等)。一些名店的消费则略高,人均在120元左右。
特产:除芙苓饼、碗豆黄、驴打滚等外,小薯仔(带回后,同事的口碑极好)、六必居的酱菜、天福号的酱肉、稻香村的糕点都是不错的选择。
其他:① 北京人是热情的,但服务行业的人普遍态度很一般(可能还保留国企的作风吧);② 若时间宽裕,可安排一天去天津,坐火车很近(也就上海到苏州的距离)。
㈡ 请问北京有什么特产(零食)
要是自己吃的话,前门“都一处”的咯吱盒不错,还有后海的“秋香栗子”。
给别人带的话,还是带你说的那些好了,或者去超市的北京特产区看看。
㈢ 老北京怎样过中秋节
“八月十五中秋节,水果月饼摆满碟。”这句名谚道出了老北京隆重、喜庆的过节情景。
八月节是仅次于春节的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古人把月圆视为团圆的象征,所以又称“团圆节”。每年“七月十五”刚过,来自京郊、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的水果开始陆续上市,市肆的果摊栉比摆设,铺在水果下的青蒿和上面的鲜果散发出阵阵清香。八月初一,油盐店的菜床子上添卖丰硕鲜艳的鸡冠子花和缀满豆荚的毛豆枝子。干货店里,增添了价钱不菲的早花西瓜。兔儿爷摊琳琅满目,糕点铺的月饼开始出炉。整个京城一派节日景象。
中秋节与月息息相关,人们对月的崇拜由来已久。秋分祭月始于周代,中秋赏月始于魏晋盛于唐,宋代正式把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北宋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成为千古绝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家喻户晓。直到上世纪40年代末,老北京还有祭月、拜月的习俗。另外,自古以来就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传统,在南京还把中秋节称为“女儿节”。少女拜月,还有另一层含义,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每逢中秋节的黄昏,一轮明月升起之时,每家每户的女眷会在庭院的东南设一香案,供上“月光马儿”,案上至少有三盘月饼、三盘水果,案前放上毛豆枝子、鸡冠子花、切成莲花瓣形的莲瓣西瓜和九节藕。女人一一向月而拜。祭毕,一家人围桌而坐,饮团圆酒,分吃团圆月饼,其乐融融。这就是祭月的古俗。
月光马儿(又称月亮马儿)是月神的神像,在长者七八尺或短者二三尺的纸屏上,用金碧辉煌的藻彩画出菩萨般的太阴星君,下面还有月宫桂树和捣药的长耳定光仙——玉兔,玉兔的形象是人立执杵。这是由明清以前道教色彩为主的嫦娥和月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存的世俗形象。
兔儿爷起源于明末,起始是仿照“月光马儿”上玉兔的形象。到了清代,祭月并不一定放兔儿爷,以至后来成为一种玩具。于是兔儿爷任由民间艺术家的想象,发展为戏剧化、风俗化、人物化的艺术品。兔儿爷大的三尺,小的三四寸,一般戏装,其坐骑花样繁多,或狮或虎,或象或鹿,或凤或鹤,或牛或马,或孔雀或麒麟等。过去的兔儿爷是一年一弃,所以有句歇后语:“隔年的兔儿爷——老陈人儿。”
中秋节吃月饼由来已久,据说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北宋苏东坡有诗为证:“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过去老北京吃的月饼主要有三种:自来红、自来白、提浆月饼(即团圆饼),后来才有“翻毛”、“癞皮”和广东月饼。过节时,老北京还喜欢自制月饼。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记述了明代北京中秋制作月饼的盛况:坊民皆“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很可惜,这种习俗已不复存在。老北京的月饼以前门外“致美斋”所制为第一,尤其是它还现做现卖热月饼。
㈣ 北京最好吃的糖炒栗子哪里卖
地安门这里有一家,叫什么秋香栗子,我也记不得了,10元,天天排长队,是北京最有名的一家,坐5路,819,就到
㈤ 春款秋香黄风衣能搭配酒红色的鞋子吗
1.白色的搭配轨则
白色可与任何脸色搭配,但要搭配得奥妙,也需费一番心计心情。
白色下安装带条纹的淡黄色上衣,是柔和色的最佳组合;下身着象牙白长裤,上身穿淡紫色西服,配以纯白色衬衣,不失为一种获胜的配色,可宽裕表示自我特性;象牙白长裤与浅色休闲衫配穿,亦然一种获胜的组合;白色褶折裙配淡粉血色毛衣,给人以温柔萧洒的感受。红枉费配是斗胆的连系。上身着白色休闲衫,下身穿血色窄裙,显得亲近超逸。在强烈对比下,白色的分量越重,看起来越柔和。
2.蓝色的搭配轨则
在所有脸色中,蓝色装束最便利与其他脸色搭配。不管是相似于玄色的蓝色,还是深蓝色,都对比便利搭配,而且,蓝色具有紧缩形骸的恶果,极富魅力。
矫捷的蓝色搭配血色,使人显得娇媚、俏丽,但应当心蓝红比例妥贴。
相似玄色的蓝色合体外衣,配白衬衣,再系上领结,参加一些正式景象,会使人显得怪异且不失放恣。曲线显明的蓝色外衣和及膝的蓝色裙子搭配,再以白衬衣、白袜子、白鞋装点,会透出一种轻巧的娇媚气味。
上身穿蓝色外衣和蓝色背心,下身配细条纹灰色长裤,体现出一片素雅的风致。因为,大作的细条纹可柔和蓝灰之间的强烈对比,扩张优雅的气质。
蓝色外衣配灰色褶裙,是一种略带守旧的组合,但这种组合再配以葡萄酒色衬衫和花格袜,吐映现一种自我特性,从而变得明快起来。
蓝色与淡紫色捂配,给人一种奥秘的感受。蓝色长裙配白衬衫是一种额外平时的梳妆化妆。如能穿上一件高雅的淡紫色的小外衣,便会平添几分成熟城市味儿。上身穿淡紫色毛衣,下身配深蓝色窄裙,即使没有花俏的图案,也可在当然之中流映现成熟的风韵儿。
3.褐色搭配轨则
与白色搭配,给人一种清纯的感受。金褐色及膝圆裙与大领衬衫搭配,可体现短裙的魅力,扩张优雅气味。采用守旧素雅的栗子色面料做外衣,配以血色毛衣、血色领巾,显明矫捷,俏丽无比。
褐色毛衣配褐色格子长裤,可体现精细精美和成熟。褐色厚毛衣配褐色棉布裙,通过二者的质感区别,阐扬出穿戴者的特有特性。
4.玄色的搭配轨则
玄色是个百搭百配的色彩,无论与什么色彩放在一起,城市别有一番风情,和米色搭配也不例外!眼下,双休日逛街时,上衣可以还是夏季的那件玄色的印花t恤,下装就换上米色的纯棉含莱卡的及膝a字裙,脚上穿戴白地彩色条纹的平底休闲鞋子,具体人看起来异常满意,还足够着阳光的气味。实在,不穿裙子也可以,换上一条米色纯棉的休闲裤,最好是低腰微喇叭的裤型,脚上还是那双休闲鞋,已经前卫,芳华逼人。
5.米色搭配轨则
用米色穿出一丝缜密的滋味来,也不难。一件浅米色的高领短袖毛衫,配上一条玄色的精采西裤,穿上闪着光华的玄色的尖头中跟鞋子,将一位做事女性的专业感受衬着得适可而止。如果想要一种精明、强势的感受,那就采选一套玄色条纹的精彩西服套裙,配上一款米色的高档手袋,既有主管风度又不失女性优雅。
㈥ 请问北京有什么特产(零食)
北京酱鸭、北京酱鸡、北京焖鸭、北京烤鸡、北京烧鸡、北京酱肉、老汤牛肉、京味肘条。
冰花酥 · 冰花球 · 北京粽子 · 北京小吃 · 北京特产之王致和臭豆 · 北京特产之茯苓饼 ·
北京特产之北京酥糖 · 北京特产之北京烤鸭 · 北京特产之“六必居” · 北京人的早点煎饼
豆腐 · 北京烙饼 · 北京风味小吃之水晶门 · 北京的鱼菜 · 北京八宝饭 · 白羊头肉
北京风味食品:北京果脯、茯苓夹饼、袋装烤鸭、怀柔板栗、龙虾稣糖、山揸糕等。还有中南海香烟和北京二锅头酒。
㈦ 北京哪家的糖炒栗子正宗
糖炒栗子最好趁热吃,现在糖炒栗子全国都遍地开花有卖,回家就带其他点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