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伤心凉粉加盟店
我不了解你那 大多加盟店都是派师傅过来的
Ⅱ 客家伤心凉粉腾空出世 几度震撼美食界
凉粉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欢的食品,全国各地都有以凉粉制作的美食,四川的凉粉更是大名鼎鼎,是四川的名小吃,有名气很大的川北凉粉,更有洛带客家伤心凉粉。 客家“伤心凉粉”的口感:一是纯豌豆粉柔嫩而化渣,有一道清香的豌豆味;二是调制的天然佐料口感特别,吃到嘴里,海椒(客家人叫它芥椒)辣得嘴巴翘、花椒麻得舌尖木,头顶冒烟,额头出汗,清鼻子长流,眼泪花直滚,叫你吃得好“伤心”。 伤心凉粉,刚刚端上来就闻到一股扑鼻的辣椒香味,它的辣还没有刺激你的味觉之前,就先声夺人,触动了你的嗅觉。一口下去,和成都传统的凉粉还是有些不同, 它的辣味直扑嗓子眼,眼睛一下子有潮乎乎的感觉。伤心凉粉加盟,名符其实。远离故乡的人吃到这个味道,内外交攻,百感交集,不流泪才怪呢。 在四川,凉粉有黄凉粉、白凉粉等很多种类,黄凉粉就是对以豌豆为材料制作的米凉粉的称呼,因为色泽金黄所以叫黄凉粉,而白凉粉就是以绿豆粉为材料制成的凉粉,洁白晶莹,所以叫白凉粉,其他还有米凉粉(常做煮凉粉)、荞麦凉粉(黑凉粉)、红薯凉粉、粉皮等等。 伤心凉粉让客人吃的涕泪交流,吃完又麻又辣的凉粉,再来一碗冰甜的凉糕,流泪的辣就立马被止住了。现在,伤心凉粉店不仅有凉粉、冰粉,还有凉糕、凉虾 等多种小吃。因为慕名前来品尝的人多,每到就餐高峰期,取餐口前就有不少人拿着圆圆的簸箕等待,也成了店内一道特别的风景。 百年以来,“四川成都客家伤心凉粉的做法”以其独特的风味,不但成为了周礼及其附近人民喜爱的席上佳肴,而且成为当地人们走亲串友必备的美味小吃,每逢佳节,必有从飞机上带往国内外各地的事例。
Ⅲ 成都洛带伤心凉粉现在一共有几家加盟店
有加盟店 虽然是地方小吃分店有的
Ⅳ 伤心凉粉加盟电话
在香港电影《食神》中,周星驰扮演的食神在厨艺大赛中以一道“黯然销魂饭”博得评委泪如雨下,连连叫好———其实,催人泪下的是菜里放的洋葱。如今,这样的创意在成都也有了现实版———暑袜南街一家名为“客家伤心粉”的凉粉小店,开业以来不仅以其独特爽口的味道赚取了无数食客的欢心,吃得涕泪交流却又不忍罢手,老板自然也赚了个盆满钵满。
“伤心”凉粉四处伤心
“客家伤心粉”的店堂不过30平方米。一块实木店招、一个全开放的厨房、5个员工、6张实木桌,让整个小店看上去清爽、素雅。店主卖的东西样样都有一个有趣的名字:伤心凉粉、开心冰粉、妈妈凉面、阿婆凉糕,另外搭卖八宝粥。通通论碗、每碗两元。
春夏秋冬,从早到晚,小店的客人总是络绎不绝,在中午和下午就餐高峰时间更是排起长队。每个客人通常都要吃两碗以上,先来碗辣凉粉,再来碗甜凉糕或八宝粥,甜咸搭配。古怪的店名常常引起客人的好奇,不得不驻足打探。每到这时,店员会自豪地告诉你:伤心凉粉,做得伤心、等得伤心、辣得伤心、想得伤心!
思乡心情酿出“名牌”
然而,对于老板杨先生来说,“伤心凉粉”所包含的意思远不止于做个噱头卖卖而已。昨日,在洛带镇的广东会馆里,客家后裔杨先生向记者透露了“伤心凉粉”的来由。原来,客家人是一支发源于中原,系汉民族支系的东方游民,经过了几百年背境离乡、流离失所的沧桑生活。他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辛苦了一天的人们图的就是围在一起“折饭”(客家语“吃饭”),其中有道菜就是那催人泪下的凉粉,每每这时,吃饭人会因思念远方的亲人而涕泪俱下,这就是“伤心凉粉”的出处。
红油咸酱独具匠心
大街小巷的寻常凉粉,难道仅仅因为打上“伤心”二字就备受青睐?NO!杨先生道出了他的两项独门秘笈———红油和咸酱。
“伤心凉粉”的原料主要是红薯粉和豌豆粉,用老牛石磨推出来,香味浓郁,柔嫩化渣。小小一碗“伤心凉粉”,要放13种佐料才上桌,且热凉粉和冷凉粉的佐料不同,13道佐料哪些先放、哪些后放也有讲究。
“伤心凉粉”不用酱油和醋。杨先生指着一盆黑褐色的像糨糊一样的东西告诉记者,这个就是调味的咸酱,是用祖传秘方调制出来的。其次是红油,经过了特殊的制作工艺,味道独特。红红的鲜海椒末(客家人称芥椒)最后压阵,虽然海椒辣得你跳脚,花椒麻得你冒烟,食客的吃相也好看得很———故谓吃得“伤心”、爽得开心、回头放心。
凉粉热卖洛带开心
1999年,洛带镇的旅游开发日渐火热。杨先生发现洛带那么多的旅游资源竟没有叫得响的小吃。“凉粉全国都有,谁都可以接受,群众基础好。投资也不大。”就这样,他在广东会馆里开始摆摊卖凉粉,并利用客家文化将其命名为“伤心凉粉”。
开始生意并不好,味道和一般的凉粉也大同小异。执着的杨先生用3年的时间几乎走遍中国所有卖凉粉出名的地方:三下重庆、辗转陕西、云南、贵州以及江浙。经过不断的摸索和试验,2002年,“伤心凉粉”初具雏形。食客渐多,名气渐响,路摊变成店铺。2003年下半年,颇有经商头脑的杨先生将“客家伤心粉”系列进行了商标注册。“伤心凉粉”慢慢为他带来了财富。
“凉粉心经”顾客至上
成都暑袜南街的“伤心凉粉”是杨老板的第一家连锁店。开业一年多来,平均每天能卖出500至1000碗,最多的一天曾卖了1500多碗。2005年底的最后3个月,小店的销售额就有18万元。
杨先生认为,麦当劳、肯德基凭一个面包就走遍天下,中国的凉粉为啥不能走向世界?目前,除了洛带的总店、成都和新津的连锁店,“伤心凉粉”已经开到了吉林长春和河南许昌。谈起他的“凉粉心经”,杨先生就是三句话:重口味、讲品质;重卫生、讲环境;重文化、讲礼貌。
投资参考
加盟费:3万元
管理费:1万元
人员工资:500元—1000元
店面租赁:视地段数千至上万不等
开店总投资:10万元—15万元。
利润:以每天卖500碗计算,每月营业额为3万元。除去1.5万元的成本,每月利润约1.5万元。一年可收回成本。
参考资料:http://www.cooksky.net/xiangmu/20070213/74.html
Ⅳ 请问成都现在有一个知名小吃叫伤心凉粉,是属于加盟方式吗并且在全国各地哪些省份有他的加盟店
估计不是
Ⅵ 谁知道成都的伤心凉粉说一下吧
在香港电影《食神》中,周星驰扮演的食神在厨艺大赛中以一道“黯然销魂饭”博得评委泪如雨下,连连叫好———其实,催人泪下的是菜里放的洋葱。如今,这样的创意在成都也有了现实版———暑袜南街一家名为“客家伤心粉”的凉粉小店,开业以来不仅以其独特爽口的味道赚取了无数食客的欢心,吃得涕泪交流却又不忍罢手,老板自然也赚了个盆满钵满。
“伤心”凉粉四处伤心
“客家伤心粉”的店堂不过30平方米。一块实木店招、一个全开放的厨房、5个员工、6张实木桌,让整个小店看上去清爽、素雅。店主卖的东西样样都有一个有趣的名字:伤心凉粉、开心冰粉、妈妈凉面、阿婆凉糕,另外搭卖八宝粥。通通论碗、每碗两元。
春夏秋冬,从早到晚,小店的客人总是络绎不绝,在中午和下午就餐高峰时间更是排起长队。每个客人通常都要吃两碗以上,先来碗辣凉粉,再来碗甜凉糕或八宝粥,甜咸搭配。古怪的店名常常引起客人的好奇,不得不驻足打探。每到这时,店员会自豪地告诉你:伤心凉粉,做得伤心、等得伤心、辣得伤心、想得伤心!
思乡心情酿出“名牌”
然而,对于老板杨先生来说,“伤心凉粉”所包含的意思远不止于做个噱头卖卖而已。昨日,在洛带镇的广东会馆里,客家后裔杨先生向记者透露了“伤心凉粉”的来由。原来,客家人是一支发源于中原,系汉民族支系的东方游民,经过了几百年背境离乡、流离失所的沧桑生活。他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辛苦了一天的人们图的就是围在一起“折饭”(客家语“吃饭”),其中有道菜就是那催人泪下的凉粉,每每这时,吃饭人会因思念远方的亲人而涕泪俱下,这就是“伤心凉粉”的出处。
红油咸酱独具匠心
大街小巷的寻常凉粉,难道仅仅因为打上“伤心”二字就备受青睐?NO!杨先生道出了他的两项独门秘笈———红油和咸酱。
“伤心凉粉”的原料主要是红薯粉和豌豆粉,用老牛石磨推出来,香味浓郁,柔嫩化渣。小小一碗“伤心凉粉”,要放13种佐料才上桌,且热凉粉和冷凉粉的佐料不同,13道佐料哪些先放、哪些后放也有讲究。
“伤心凉粉”不用酱油和醋。杨先生指着一盆黑褐色的像糨糊一样的东西告诉记者,这个就是调味的咸酱,是用祖传秘方调制出来的。其次是红油,经过了特殊的制作工艺,味道独特。红红的鲜海椒末(客家人称芥椒)最后压阵,虽然海椒辣得你跳脚,花椒麻得你冒烟,食客的吃相也好看得很———故谓吃得“伤心”、爽得开心、回头放心。
凉粉热卖洛带开心
1999年,洛带镇的旅游开发日渐火热。杨先生发现洛带那么多的旅游资源竟没有叫得响的小吃。“凉粉全国都有,谁都可以接受,群众基础好。投资也不大。”就这样,他在广东会馆里开始摆摊卖凉粉,并利用客家文化将其命名为“伤心凉粉”。
开始生意并不好,味道和一般的凉粉也大同小异。执着的杨先生用3年的时间几乎走遍中国所有卖凉粉出名的地方:三下重庆、辗转陕西、云南、贵州以及江浙。经过不断的摸索和试验,2002年,“伤心凉粉”初具雏形。食客渐多,名气渐响,路摊变成店铺。2003年下半年,颇有经商头脑的杨先生将“客家伤心粉”系列进行了商标注册。“伤心凉粉”慢慢为他带来了财富。
“凉粉心经”顾客至上
成都暑袜南街的“伤心凉粉”是杨老板的第一家连锁店。开业一年多来,平均每天能卖出500至1000碗,最多的一天曾卖了1500多碗。2005年底的最后3个月,小店的销售额就有18万元。
杨先生认为,麦当劳、肯德基凭一个面包就走遍天下,中国的凉粉为啥不能走向世界?目前,除了洛带的总店、成都和新津的连锁店,“伤心凉粉”已经开到了吉林长春和河南许昌。谈起他的“凉粉心经”,杨先生就是三句话:重口味、讲品质;重卫生、讲环境;重文化、讲礼貌。
投资参考
加盟费:3万元
管理费:1万元
人员工资:500元—1000元
店面租赁:视地段数千至上万不等
开店总投资:10万元—15万元。
利润:以每天卖500碗计算,每月营业额为3万元。除去1.5万元的成本,每月利润约1.5万元。一年可收回成本。
Ⅶ 怎样加盟伤心凉粉的店啊,很急!
可以去联系专业人士啊!
你重哪知道可以加盟
就从哪开始打听起
Ⅷ 伤心凉粉加盟店为什么生意这么好
哪里的店子,好吃吗
Ⅸ 请问哪里可以加盟伤心粉
在香港电影《食神》中,周星驰扮演的食神在厨艺大赛中以一道“黯然销魂饭”博得评委泪如雨下,连连叫好———其实,催人泪下的是菜里放的洋葱。如今,这样的创意在成都也有了现实版———暑袜南街一家名为“客家伤心粉”的凉粉小店,开业以来不仅以其独特爽口的味道赚取了无数食客的欢心,吃得涕泪交流却又不忍罢手,老板自然也赚了个盆满钵满。
“伤心”凉粉四处伤心
“客家伤心粉”的店堂不过30平方米。一块实木店招、一个全开放的厨房、5个员工、6张实木桌,让整个小店看上去清爽、素雅。店主卖的东西样样都有一个有趣的名字:伤心凉粉、开心冰粉、妈妈凉面、阿婆凉糕,另外搭卖八宝粥。通通论碗、每碗两元。
春夏秋冬,从早到晚,小店的客人总是络绎不绝,在中午和下午就餐高峰时间更是排起长队。每个客人通常都要吃两碗以上,先来碗辣凉粉,再来碗甜凉糕或八宝粥,甜咸搭配。古怪的店名常常引起客人的好奇,不得不驻足打探。每到这时,店员会自豪地告诉你:伤心凉粉,做得伤心、等得伤心、辣得伤心、想得伤心!
思乡心情酿出“名牌”
然而,对于老板杨先生来说,“伤心凉粉”所包含的意思远不止于做个噱头卖卖而已。昨日,在洛带镇的广东会馆里,客家后裔杨先生向记者透露了“伤心凉粉”的来由。原来,客家人是一支发源于中原,系汉民族支系的东方游民,经过了几百年背境离乡、流离失所的沧桑生活。他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辛苦了一天的人们图的就是围在一起“折饭”(客家语“吃饭”),其中有道菜就是那催人泪下的凉粉,每每这时,吃饭人会因思念远方的亲人而涕泪俱下,这就是“伤心凉粉”的出处。
红油咸酱独具匠心
大街小巷的寻常凉粉,难道仅仅因为打上“伤心”二字就备受青睐?NO!杨先生道出了他的两项独门秘笈———红油和咸酱。
“伤心凉粉”的原料主要是红薯粉和豌豆粉,用老牛石磨推出来,香味浓郁,柔嫩化渣。小小一碗“伤心凉粉”,要放13种佐料才上桌,且热凉粉和冷凉粉的佐料不同,13道佐料哪些先放、哪些后放也有讲究。
“伤心凉粉”不用酱油和醋。杨先生指着一盆黑褐色的像糨糊一样的东西告诉记者,这个就是调味的咸酱,是用祖传秘方调制出来的。其次是红油,经过了特殊的制作工艺,味道独特。红红的鲜海椒末(客家人称芥椒)最后压阵,虽然海椒辣得你跳脚,花椒麻得你冒烟,食客的吃相也好看得很———故谓吃得“伤心”、爽得开心、回头放心。
凉粉热卖洛带开心
1999年,洛带镇的旅游开发日渐火热。杨先生发现洛带那么多的旅游资源竟没有叫得响的小吃。“凉粉全国都有,谁都可以接受,群众基础好。投资也不大。”就这样,他在广东会馆里开始摆摊卖凉粉,并利用客家文化将其命名为“伤心凉粉”。
开始生意并不好,味道和一般的凉粉也大同小异。执着的杨先生用3年的时间几乎走遍中国所有卖凉粉出名的地方:三下重庆、辗转陕西、云南、贵州以及江浙。经过不断的摸索和试验,2002年,“伤心凉粉”初具雏形。食客渐多,名气渐响,路摊变成店铺。2003年下半年,颇有经商头脑的杨先生将“客家伤心粉”系列进行了商标注册。“伤心凉粉”慢慢为他带来了财富。
“凉粉心经”顾客至上
成都暑袜南街的“伤心凉粉”是杨老板的第一家连锁店。开业一年多来,平均每天能卖出500至1000碗,最多的一天曾卖了1500多碗。2005年底的最后3个月,小店的销售额就有18万元。
杨先生认为,麦当劳、肯德基凭一个面包就走遍天下,中国的凉粉为啥不能走向世界?目前,除了洛带的总店、成都和新津的连锁店,“伤心凉粉”已经开到了吉林长春和河南许昌。谈起他的“凉粉心经”,杨先生就是三句话:重口味、讲品质;重卫生、讲环境;重文化、讲礼貌。
投资参考
加盟费:3万元
管理费:1万元
人员工资:500元—1000元
店面租赁:视地段数千至上万不等
开店总投资:10万元—15万元。
利润:以每天卖500碗计算,每月营业额为3万元。除去1.5万元的成本,每月利润约1.5万元。一年可收回成本。
Ⅹ 黄妈伤心凉粉加盟赚钱吗
你好,想要开一家餐饮店是能够赚钱的,显然与选择的餐饮项目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林林总总的餐饮项目中,建议选择一个有特色的餐饮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