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阿勒泰市地区二中
挺直稳健的脊梁,托起教育的蓝天——改革发展中的阿勒泰地区第二高级中学
步入祖国西北边陲的阿勒泰山城,越过横跨克兰河的彩虹大桥,你会在解放路南段路口的显眼处看到一座用红褐色大理石装饰的高大门墙, 上面镶嵌着四个遒劲的大字——地区二中,在朝霞的映衬下,这四个金黄的大字熠熠闪光,它代表着阿勒泰地区第二高级中学的师生员工向你衷心致意,引你叩问浏览,漫步徜徉。
一、值得回顾的建校历史
说起地区二中的历史,要追溯到1952年——时值建国初期,百业待举,即在这里兴办了阿勒泰县汉文完小,为阿勒泰教育事业的创建和发展打 下了基础;1957年招收首届初中班,学校上了一个新台阶;1958年正式命名为阿勒泰地区第二中学:分为中学部和小学部,学校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也由此将1958年8月定为建校时间;1961 年招收首届高中班,一直到1966年文革开始前每年都保持一个高中班的招生规模;文革期间学校一度改称东方红中学,老阿勒泰人对此变更耳熟能详。1980年8月中小学分校,学校成为一所 完全普通中学,也是地区直属的唯一一所汉族重点中学;1997年8月改为地区第二高级中学,不再招收初中班。1998年8月学校举行了40周年校庆活动,历届校友会聚一堂,畅叙母校今昔,抒 发殷殷情怀。2001年11月地委和行署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将学校定位为地区级示范性现代化高级中学,揭开了地区二中改革和发展的新篇章。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建校40余年历经风风雨雨,学校与共和国一起成长,业绩辉煌。在地委、行署和地区教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 心支持下,学校历任领导和全体师生员工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团结一心,艰苦奋斗,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谱写了可歌可颂的华章。建校44年来,学校为国家 培养初高中毕业生近2万人,校友遍布全国各地和天山南北,有的在国外留学或工作;许多校友在各行各业颇有建树,业绩斐然。校友们满怀激情地说:“我们的成功是歌,是生命的欢歌; 他们的挫折是曲,是生命的插曲。蓝天下,理想是我们拼搏的动力,地区二中就是他们实现美好理想的沃土,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是我们奔向未来的航船。我赞美二中辉煌的昨天,并决心用 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二中灿烂的今天和美好的明天。
二、硬件建设
学校占地面积38870平方米,校舍面积2万余平方米. 现有42个教学班,2400余名学生;在编教职工160人,其中高级教师43人,中级教师61人, 本科学历达到90%以上。理、化、生实验室、计算机教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多功能厅、图书馆、阅览室、教师资料室、科技活动室、中心机房按标准配备,设施齐全。目前学校近200余 个信息点遍布校园,建成了主干光纤,百兆到桌的校园网。2004年在互联网上开通了地区二中的网站,学校资源库内容丰富,颇具特色。2006年,信息中心又自行开发了校园办公系统。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学校各项工作。坚持“以德立校, 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的方针,内铸师魂,外树形象,以奉献的精神塑造人,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加强教师专业化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办学效益,为学校健康、 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努力把地区二中办成办学条件一流、师资队伍一流、管理水平一流、教学质量一流的现代化学校。
高考成绩连年攀升:本科上线率从2002年的60%达到2006年的81.5%,重本上线人 数也由2002年的30人增加到2006年的270人,高考上线率达到 98.5%,创历史新高。2004-2006年,该校有700余名毕业生考入重点大学,有数名学子问鼎清华、北大,一大批学生被其他名牌院校录取,为社会各界所瞩目。在2007年的高考中,该校有48人 达到600分以上,较2006年增加了12人,占到全地区的55%。
近年来该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先后被评为自治区示范性高级中学、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模范教职工之家、自治区级综合治理先进集体、自 治区德育示范校、自治区五四红旗团委、2001-2005年地区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先进集体,地区内唯一自治区级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校团委连续六年被评为团建目标考核先进集体。
三、教师队伍
随着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该校教师队伍日益壮大,从2000年起,每年均有数名大学生到该校工作。,学校现有专业教师104人,其中本科学历93 人,占教师总数的89.7%;高级教师34人,所占比列居全地区之首,已拥有郭宇、马云华、李彩华、马媛、黄立军、李精功、方怀宇等一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骨干教师。另外,这几年,来自全国 各大院校的援疆教师及青年志愿者50余人先后加盟了地区二中,他们的到来极大的缓解了该校师资紧张的局面,同时带来了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管理经验。近年来,学校有许多教师荣获各级 各类奖励,截止2005年,获国家级奖励9人次,自治区级31人次,地区级72人次;有20人36篇论文获省级以上教育教学论文奖,并有诸多教师在各级学科竞赛中获得自治区和地区教学能手和优秀 指导教师奖。为了进一步提高该校师资水平,学校加强了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校内培训有信息技术培训、“青蓝工程”、优质课大赛以及各学科的“推门课”、“诊断课”、“示范课”等多种 形式,校外培训包括参观考察、实地锻炼、脱产进修。2004年9月,该校将与山东等地的部分学校开展对口支援活动,每学期将派出部分教师到内地学校进行锻炼学习。
四、教学成绩
该校现有42个教学班,在校生2400余人,莘莘学子,意气风发,他们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屡屡获奖,在全体教职工的齐心协力下,仅1997-2005年8年 间我校培养高中毕业生3900余名,为各类高校输送新生3700余人。新世纪以来,地区二中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高考成绩连年攀升:2002年大专以上上线率达81.7%,录取率为90%,其中,谢攀 同学以627分的好成绩成为当年我区理科状元。2003年高考成绩稳中有进,一本上线82人,本科上线率60%。2004年更是一举实现历史性突破,大面积丰收,重本上线173人,本科上线率达75%,并 培养出了阿勒泰地区理科状元(全疆名列第25名),备受社会各界瞩目和赞扬。2005年,高考再上新台阶,重本上线232人,本科上线率达到87.5%,其中陶思思同学以692分被清华大学录取;陶雯雯同学以711分(卷面净值分居全疆理科第一)被北京大学录取;穆文波同学被复旦大学录取,另外还有上百名学生被全国名校录取,实现了地区二中教育史上零的突破。
五、教育改革
地区二中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党委和校委会领导班子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带领全校教职工同心同德,建功立业。校党委领导班 子年龄和学科结构合理,富有朝气,廉洁自律,勤政为民,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发挥了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作用,校党委被阿勒泰地委命名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中层干部通过竞聘上岗,齐心 协力,恪尽职守。学校从1996年开始实行《 学校内部改革管理方案 》,引入竞争机制,收到良好效果。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民主管理,实行校务公开和政务公开,学校在已有工会的基础上,又于 1998年5月成立了教代会,进一步调动了广大教职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随着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我校领导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先后制订了多种改革措施。首先,2002年成立了年级 部,由各主要部门领导担任年级部主任。同时,校领导各负责一个年级部的监管工作。由此,我校各种常规教育教学工作重心下移,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与落实。2003年10月成立了学术委员会,负 责学校教学研究活动、年青教师的培养工作。2004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 教师教学常规条例 》、《 关于“建立学习型学校的决定 》、《 优良课的评价标准 》。其间,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先后 又修订了《 高考奖励方案 》、《 结构工资发放办法 》、《 班主任津贴发放办法 》、《 职称评定量化细则 》。2005年3月我校又开展了“主备课制”、“创新课大赛”、“教育教学大课堂”等系列 活动。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我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党中央和国务院吹响了西部大开发的号角,为边疆教育注入了活力。2003年年以来学校先后邀请北大 附中校长康健教授、副校长张思明教授及北大附中讲师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陆士祯教授、北京八十中讲学团等知名人士前来讲学,传经送宝。“忽如一夜春风来,喜看金山添异彩。”地 区二中以此为契机,从思想上、作风上、组织上确立了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决心。学校从实际出发,立足本校,内引外联,一方面激励教师积极在岗进修,一方面制定了选派教师到内地发 达省市学校接受培训的计划。为了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和能力,学校有计划地聘请外籍教师来校任教,开办了“英语花园”,搭建起第二课堂活动平台,在全地区独树一帜。校党委不失时机地号 召全校教师树立科研兴校意识,以教带研,以研促教,编辑出版《 教科研理论与信息 》专刊;特别是深入实施 旨在以老带新、开拓创新的“青蓝工程”,促使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迅速成长。最近校党委又响应上级号召,制定了创建学习型学校的 方案,抓紧组织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的课题研究、校本课题研究和高一年级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地区二中已形成了“老年教师看家,中年教师当家,青年教师力争发家 ,老中青团结协作,共创辉煌”的喜人局面。地区二中一向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教育,借助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网络,通过各种途径和活动方式,陶冶学生情操,培养优秀人才。 学校以“一切为了祖国的明天”为校训,以“团结、奋进、谦诚、尚美”八字校风,“严谨、敬业、博采、创新”八字教风和“砺志、勤奋、多思、进取”八字学风为准则,激励全校师生争先创 优,奋发向上。地区二中的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和优质教育;以启迪心智,开阔眼界,铸造品德,强健体魄为目标,促使每个学生身心俱进,协调发展,成为新世纪具有竞争力 的合格人才。新世纪以来,学校注重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和主战场,同时开辟第二课堂,建立体音美兴趣小组,并为每个班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以培养学生的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学校教育 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做到“一个都不能少”,全方位地关爱贫困生,在组织教职工和团员捐资助学的同时,每学期为贫困生减免学费,为优秀学生颁发奖学金。你在校园可以看到学生们在各类实 验室和微机室用心操作,一展身手;在运动场上龙腾虎跃,强身健体;在舞台上引吭高歌,翩翩起舞;在公益活动中争做好事,献出爱心。莘莘学子沐浴朝阳,一代新人茁壮成长,德智体美全面 发展,综合素质日益增强。
六、努力方向
改革方有新出路,发展才是硬道理。在2003年岁末召开的阿勒泰地委委员扩大会议精神鼓舞下,校党委集中全校教职工的智慧,进一步明确了地区 二中改革与发展的奋斗目标。学校的办学思想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边疆教育托举蓝天,为民族振兴打造良才。为此要一定方向,二定宗旨,三定目标,即:办学方向——立足“三个面向” ,确保教育战略方向;践行“三个代表”,确保教育政治方向;坚持“三个面向”,确保教育人才方向。办学宗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办学目标:创名牌学校,育 一流人才。进一步完善办学条件,深化改革,规范管理;不断提高现有师资水平,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名副其实的自治区级示范性高级中学。并以创建自治区示范性高级中学为契机,扬 长补短,大干快上,全面提升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实施科学管理,推进素质教育,力争各项指标达到自治区示范性高级中学验收标准。学校在2006年-2010年的工作目标是:巩 固自治区示范性高级中学和自治区文明单位各项成果,开阔眼界,内引外联,突出特色,打造品牌,成为疆内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高级中学;实现四个一流——办学条件一流,师资力量一流,管 理水平一流,教学质量一流;弘扬一个理念——我以二中为荣,二中为我自豪。
㈡ 德立云智慧社区平台是一种什么模式加盟的吗
德立云智慧社区的概念与内容:
德立云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概念之下的社区管理的一种新理念,是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新模式。德立云智慧社区是指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居住环境,从而形成基于信息化、智能化社会管理与物业服务的新型管理模式的社区。德立云智慧社区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德立云智慧物业管理:小区智能化系统全部平台化管理,例如:智慧出入口系统、小区监控管理系统、门禁系统、梯控管理系统、保安巡逻、人员调度,物业收费管理系统等相关社区物业的智能化管理,实现社区各独立应用子系统的融合,进行集中运营管理。
(2)德立云新电商:社区电子商务服务是指是在社区内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区居民无需出门即可无阻碍的完成绝大部分生活必需品的采购。
(3)智慧家居:也就是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兼备建筑、网络通信、信息家电、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为一体的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环保的居住环境。
㈢ 花木兰的档案
花木兰:隋代人,花木兰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营郭镇周庄村人。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一十二载,屡建功勋,无人发现她是女子,回朝后,封为尚书。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
木兰祠始建于唐代,金代泰和年间(公元1201-1208年),敦武校尉归德府谷熟县营郭镇酒都监乌林答撒忽剌又重修大殿、献殿各三间,并创塑了花木兰像。至元代元统二年(公元1334年),睢阳府尹梁思温倡议,募捐二千五百贯,重修扩建。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7年),由该祠僧人坚让、坚科和其徒田何、田桢、田松等,又募资修祠立碑。由于历代重修,祠宇占地面积一万平方米,祠地四百余亩,住僧人十余人。
可惜,这座古雅祠宇,1943年毁于战火。现幸存祠碑两通。一是元代《孝烈将军像辨正记》碑,立于该祠大门内东侧。碑为青石,通高3.6米,宽1米,碑首前后皆为深浮雕的二龙云里戏珠,布局对称,造形大方。篆字题名《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碑四边刻有图案,上边用夸张浪温的手法,刻有二龙戏珠,龙头大而逼真,龙身简而细小,穿入流云,生动美妙。两边阴刻牡丹花纹,线条活泼流畅,古朴而不俗。碑文正书31行,满68字,其刻书精美,苍劲有力。龟座高0.7米,龟形伸头直尾,四肢半曲,似起似卧,栩栩如生。碑文下款:元朝元统二年,祖居归德汤德立石,侯有造撰文,曹州李克均、李英刻石。此碑经专家鉴定,确属元代石刻真品。1982年,由省文局拨款,又重修碑楼,顶为轿形,尖顶四脊,合瓦挑角,17层封檐,前后园门,古朴典雅,碑楼四周砌有围墙。另一通是清朝《孝烈将军辨误正名记》碑,立于该祠大门外西侧。通高2.14米,宽0.78米,方座,碑额刻有深浮雕盘龙,篆字题名,碑文正书,归德府商丘县庠生孟毓谦撰文,归德府商丘县邑大学生孟毓鹤书丹,芒山石工张握玉刻石。1993年,虞城县举办了中国第一届木兰文化节。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聚集在商丘,一起分析了《木兰辞》内容和尚存的元碑记载。一致认为,花木兰的故乡在虞城,已确凿无疑。
花木兰的故事是一支英雄的歌,悲壮的诗。《木兰辞》被列入中小学课本,被千千万万的青年学生所诵颂;多年来,木兰的事迹和形象被搬上舞台,《木兰从军》长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在保卫国家的战斗中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壮举。人们为了纪念她,在虞城县内还建有木兰中学、木兰火车站、木兰宾馆、花木兰度假村、花木兰产业集团、花木兰民兵连。商丘市还组建有花木兰武术协会、花木兰盘鼓队、花木兰舞龙队。每年的四月初八,木兰的生日,人们前来祭祀,人山人海,庙会盛大。现在,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名子不但在我国家喻户晓,而且由于美国迪斯尼公司耗巨资制作的卡通片《花木兰》的巨大影响,她的美名已传遍了全球。美国新闻媒体赋诗称赞"古有神州花木兰,替父从军英名响;今有卡通"洋木兰",融中贯西四海扬。"
花木兰的故事流传广远,一千多年以来有口皆碑,但对于她的姓氏、里居、出生年代,仍然传说纷坛,莫衷一是。
关于她的姓氏,有人说是姓朱,有人说是复姓木兰,有人说是姓魏,明代徐渭在《四声猿传奇》中说她是姓花,名木兰,父亲花弧是一个后备役军官,大姐花木莲,幼弟花雄,母亲姓袁,一家五口,这是至今仍为大家所接受的一种说法。
至于出生年代,姚莹在《康輶纪行》中说她是北魏孝文帝至宣武帝时人;宋翔凤的《过庭禄》中则说她是隋恭帝时人,程大冒的《演繁露》中则说她是唐初人,比较起来北魏时人的说法比较可靠。
说到籍贯里居,姚莹以为她是凉州人,河北省《完县志》说她是完县人,《大清一统志》说她是颖州谯郡东魏村人,还有人说她是宋州人或黄州人,河南省《商丘县志》则说她是丘花宋村人,似以《商丘县志》的说法比较合理。
然而不管怎么说,正如《中国文学发展史》所言:“考证这些无稽之谈,实在没有一顾的价值,我们只要知道花木兰是一个北方英勇女性的代表就够了。”
确实,花木兰的事迹传至今,主要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的绝唱,是这篇长篇叙事诗歌颂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诗是这样写的: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诗中称天子为“可汗”,征战地点都在北方。黄河姑且不说,黑山即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花木兰参加的战事,当发生在北魏与柔然之间。
北魏是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西晋末年曾被封为代王,后为苻坚所灭。苻坚在淝水之战中失败,拓跋氏复国,改国号为“魏”,经过五、六十年的征战,结束“五胡乱华”的十国时代,统一黄河流域。传到北魏孝文帝时已八十六年,经过了五位皇帝,孝文帝崇尚中原汉族文化,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今天的“元”姓即多为北魏皇室后代。当时承平日久,在孝文帝均田令政策下,社会经济发展,花木兰就生活在这样一种社会中。
这时立国已一百五十八年的北方游牧大国蠕蠕,也就是柔然不断南侵,北魏政权便多次“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甫北三千里。”与柔然大战。
战争产生英雌,在世无男英雄的情况下,便会有女英雄,北魏与柔然战争没有突出的男人,就有了突出的女英雄花木兰。
在《木兰诗》中开头就说明了当时的军情紧急:“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而花木兰家中除了年迈的父母,就是年幼的弟弟,衰老的父亲怎能去远征杀敌,可是祖国的召唤又义不容辞,面对这双重的考验,木兰挺身而出:“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木兰好女儿,替父从军的意志,实为对父亲的爱心与对祖国的忠心的凝聚,是巾帼英雄本色的表现。
花木兰就要出征了,她“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畴,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是多么的急促紧张,是多么的昂扬士气,她早晨告别爷娘,晚上就宿在了黄河岸边,行军多急,军情多紧张,军令如山倒,作为一个少女离开闺阁,投入战场,何异投入另一个世界。暮色苍茫中,一个女战士枕戈待旦,这是何等荒凉而又悲壮的境界。“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可见战事是十分的频繁,岁月是十分的漫长,那么多的将军蝶血疆场,花木兰能活着回来是十分的不容易。那可是:
北风振漠,胡兵伺便;主将骄敌,期门受战;
野树旌旗;川回组练;法重心骇,威尊命贱;
利锨穿骨,惊沙入面,主客相博,山川震眩;
声析山河,势崩雷电。至若穷阴凝闭,凛冽海隅;
积雪没胫,坚冰在须。当此苦寒,天假强胡,
凭陵杀气,以相剪屠。径截辎重,横攻士卒;
都尉新降,将军覆没;尸填巨港之岸,血满长城之窟。……
鸟无声兮山寂寂,夜正长兮风渐浙,魂魄结兮天沉沉,
鬼神聚兮云幂幂,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
花木兰回来了,这很不容易。她重视生命的可贵,更加懂得家庭的温暖。她拒绝了天子的赏赐,也不愿在朝为官,将荣华富贵轻轻地抛下,她愿驰千里足,早日还故乡。
她回来了,年迈的父母搀扶着出来迎她,姐姐理妆相迎,弟弟磨刀霍霍向猪羊,以实际行动迎接姊姊的回来。看到这一切,花木兰由衷地高兴,十二年的沙场出生入死,多难。十二年的乔装而不露痕迹,多难,然而这一切都过去,花木兰内心的精神力量,该是何等地伟大。
日子安定下来,过去的伙伴又来看她,她每次都总是以女儿装见他们,对惊怕的过去的伙伴,花木兰在内心说:知道了么?过去与你一道血战沙场,立下大功;回朝后不愿为尚书郎的我是个女孩子。
还我女儿本色,花木兰多么自豪。
只要给女子一个机会,就会做得比男生好!
㈣ 淋浴房加盟品牌
可以关注一下德立哦
经多方媒体及评测机构对淋浴房品牌的考核评估,淋浴房十大品牌排行榜,德立淋浴房蝉联榜首多年,这不仅是德立淋浴房实力的展现,更是以领先的技术、优质的产品、一流的服务成就领先行业的见证。
德立淋浴房一直专注于研发、生产以及销售的淋浴房产品,高端品质,非标定制,技术专利,都在国内享有盛名。德立先后获得德国iF国际设计大奖、德国创新奖和德国品牌奖。
设计方面,风格极简精致,看不见一颗螺丝的榫卯结构;
质量方面,国家3C认证,宝马汽车级优质钢化玻璃,全封闭304不锈钢轴承滑轮,使卫浴空间更通透明亮,尽享自由空间的淋浴体验;玻璃采用通过及达到宝马汽车级优质钢化玻璃;
服务方面,业内首先提出并落实“不满意就重做”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