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汉代12个楚王是哪些人
徐州共有十三位楚王、五个彭城王。根据汉代丧葬制度,诸侯王死后都要归葬本国,徐州一带应有十八座王陵墓葬,其实还不仅如此,东汉时期,在现在的徐州行政区域内还分封过一个下邳国,有四位下邳王嬗递。这些国王的陵墓犹如地下宫殿般的华丽,国王生前喜好的珍玩和国库的积蓄,尽都填充于墓室中。徐州汉墓中的王陵墓葬,构成了徐州两汉文化的“三绝”之一。
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刘邦废楚王韩信,封少弟刘交为楚王,建都彭城,也就是现在的江苏徐州。从此,这里作为西汉楚王国的都城经历了十二代楚王的统治
刘郢客,原本为上邳侯,孝文帝二年(前178年)继承楚王,在位四年后(前174年)死。
刘戊,孝文帝六年(前174年)继承楚王,在位二十一年后(前154年)加入七国之乱,死。
刘礼,原本为平陆侯,孝景帝四年(前153年)继承楚王,三年后(前150年)死,谥号“文”。
刘道,孝景帝七年(前149年)继承楚王,二十二年后(元朔元年,前128年)死,谥号“安”。
刘注,元朔元年(前128年)继承楚王,十二年后(元鼎元年,前116年)死,谥号“襄”。
刘纯,元鼎元年(前116年)继承楚王,十六年后(天汉元年,前100年)死,谥号“节”。
刘延寿,天汉元年(前100年)继承楚王,三十二年后(地节元年,前69年)死,谥号“节”。
我也只找到这些。实在抱歉
『贰』 楚怀王的下一任皇帝
楚怀王的下一任皇帝是楚顷襄王熊横。熊横是楚怀王之子。
公元前29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秦昭襄王约怀王在武关会面。怀王不听昭睢、屈原劝告,决定前往武关,结果被秦国扣留。秦昭襄王逼迫他割地保命,被仍肩负国家责任感的楚怀王严词拒绝。
秦无法达成挟持楚怀王轻松拿到楚国领地的夙愿,无奈下只能一直囚禁楚怀王。怀王被扣留期间,楚人立太子为王,是为楚顷襄王。公元前296年,楚怀王忧郁成疾,命丧咸阳。秦国把遗体送还楚国,“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 ”。熊横回到楚国,继承王位,是为楚顷襄王。
熊横是楚怀王的儿子,楚怀王在位时,将熊横立为太子。楚怀王二十六年(前303年),齐、韩、魏三国因楚国背叛合纵盟约而联合秦国,于是共同出兵攻打楚国。楚怀王派太子熊横到秦国作人质请求救援。秦国就派客卿通(姓氏不详,名通)率军救楚,三国退兵离去。
楚怀王二十七年(前302年),熊横与秦国有一大夫私下发生殴斗,熊横杀死他而逃回楚国。
楚怀王二十九年(前300年),秦国攻打楚国,大败楚军,楚军阵亡两万士兵,秦军杀死楚国将军景缺。楚怀王害怕,于是派熊横作人质到齐国求和。
前298年—前263年在位,在位时楚国已处于衰落状态。楚顷襄王三十六年(前263年),楚顷襄王患病,熊完逃回楚国。同年秋天,楚顷襄王去世,熊完即位,是为楚考烈王。
『叁』 史上最嚣张的骗子,理直气壮的忽悠人,为何可怜了呆萌的楚怀王
张仪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师承鬼谷子,可以说凭借一张嘴,在战国时期,那是把本就混乱的战国搅得天昏地暗,他先后游说了六个国君,使他们全部臣服秦国,其中最经典的忽悠还是两次游说楚怀王。
秦王有意把张仪绑了去换土地,但是不好意思啊,张仪这时举主动要求要去楚国,结果刚到楚国就被楚王抓了起来,楚王本来打算煮了他,但是张仪贿赂了郑袖后,最后又把张仪放了,回过神的楚怀王是一拍脑袋说:“哎呦,我怎么能给那小子骗两次呢,真是气死我了。”
『肆』 楚王被骗后楚国多少年后灭亡
怀王入秦大概是公元前299-298年左右,距离楚国公元前223年灭亡大概77年,中间有顷襄王、考烈王、幽王、哀王、末代负刍。
『伍』 被骗两次的楚怀王已经逃出秦国了,为什么却没回楚国继续当王
我认为虽然当时逃脱了秦国,但是当他通往楚国的时候又被抓了回去,而且在争斗中他的国家已经不行了。他登基后,注重人才引进,积极推进政治改革,开辟海上贸易,处处开拓新的疆域。然而,说到例行公事,楚怀王始终不是秦国的对手。
后来,逃到赵国,没想到赵国君主害怕收留他胆小怕事。绝望中,他想再次逃到魏国。然而,通往的道路都由秦军把守,结果他被秦军俘虏,中途跟随他,被带回咸阳重新锁起来。绝望中,楚怀王情绪低落,无法康复,最后死于秦国。
『陆』 楚王的资料
楚王问鼎
楚国的王族来自中原。西周前期,居于江汉的楚国甚弱,不闻于诸侯。西周后期,楚国始大,周王在楚国北部汉水之阳设立姬姓诸国,以遏制楚国向北发展。春秋时期,王室衰微,楚国开始开疆拓土,公元前704年,楚君熊通自立为武王,断绝与周王室的朝贡关系。接着历代楚王励精图治,荆蛮之地尽为楚有,汉阳诸姬或降或灭。齐桓公时,率诸侯伐楚,楚成王使大夫屈完与诸侯会盟于召陵,诸侯退兵。齐桓公卒,宋襄公欲谋霸,召楚成王,楚王大怒,率军破宋,俘获宋襄公而后释之。不久,晋、楚大战于城濮,楚师败绩。 公元前626年,楚太子商臣逼死楚成王而即位,是为楚穆王。十二年后,穆王卒,其子旅即位,是为楚庄王。 庄王即位三年,不出号令。大臣伍举、苏从进谏。伍举说:“有鸟停于高冈,三年不飞不鸣,是何鸟也?”庄王说:“三年不动,将定意志;不飞,将长羽翼;不鸣,将览民则。”又说:“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于是庄王听政,所诛者数百人,所进者数百人,国人大悦。 国内大治后,楚庄王开始与各诸侯强国逐鹿中原。在他即位的第六年,楚军大败晋军于北林(今新郑);次年,楚王助郑国大败宋国于大棘(今睢县南)。 公元前606年,为周定王元年,楚庄王八年。庄王亲征,讨伐陆浑之戎。陆浑之戎是姜戎的一支,是不同于华夏族的少数民族。陆浑之戎原住在西北的瓜州,由于不臣服于秦国,秦国率兵驱逐之。晋献公认为,姜戎是炎帝后裔,应与华夏族同等待之。于是把伊水中上游的山地封赐给姜戎。于是姜戎立国于伊水,熊耳山区尽为戎地。陆浑之戎成为楚国北扩的重大障碍,楚庄王决定武力剿灭。 陆浑之戎生性剽悍,习于骑战,但不习于战阵兵法。楚军长驱直入,大破陆浑之戎。楚军到达洛水,楚庄王在洛水之滨举行盛大的阅兵式,欲以威吓天子,与周分割天下。 楚军阅兵于周疆的消息传到洛邑,周王室极为恐慌。周大夫王孙满请求慰劳楚王,以观其动静,周定王许之。 王孙满素有贤德,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到达洛水之南,见楚军营帐相连,甲胄鲜明,楚王居于中帐,不降阶相迎。王孙满见楚王,致天子劳师之意。楚王问:“九鼎在周,其大小轻重如何?”王孙满见楚王问鼎,知其有灭周之心,遂从容对道:“欲一统天下,在德不在鼎。昔大禹有德,各方朝贡,献金九牧,以铸九鼎。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成王定鼎于郏鄏(洛邑),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受命于天。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楚庄王闻此,知取代周王室权力的时机还不成熟,于是整师而退。
『柒』 楚怀王简介
楚怀王熊槐(约前355年―前296年),芈姓,熊氏,名槐,出生于湖北广陵(今湖北荆州),是楚威王之子,楚顷襄王之父,战国时期楚国国君,前328年―前299年在位。
继位早期,破格任用屈原等人进行改革,大败魏国,消灭越国,扩充疆土。纵横家苏秦曾言“纵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执政后期,与秦昭襄王会盟于武关,秦昭襄王将其扣押,胁迫其割地。两国相交不斩来使,何况是会盟协谈的一国君主。在此之前,春秋时期,楚成王趁会盟之际扣留宋襄公,开了破坏邦交礼仪的先例。
楚怀王被扣三年里,其子不思救父而自立为王,诸侯自以为无害于自己而不讨伐。楚怀王为国家利益,拒不割地,使秦国一不能得地,二不能以所签订盟约为借口攻打楚国。楚国暂得保。三年后楚怀王客死于秦,梓棺返楚,“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史记·楚世家)”
(7)武汉楚王加盟扩展阅读:
人物生平
熊槐是楚威王之子,公元前328年继承王位,史称楚怀王。同年,魏趁楚丧,伐楚取径山,楚未有反击。
楚国自楚肃王开始,经过近60年的休养生息,到楚怀王即位时,国势达到顶峰,与先后崛起的齐秦并列为三大强国,楚国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也是当时物产最丰富,人口最众多,军队最强盛的国家。
公元前323年,楚国打着送魏公子高返回魏国的旗号,派大司马昭阳带兵攻入魏国,在襄陵大破魏国军队,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夺取了魏国的八座城池,一血径山之耻。
楚怀王十年(公元前319年),魏惠王见楚怀王已压倒齐国,便与韩宣惠王迅速倒向楚国,表示魏国一直是跟随楚国的,秦国的强迫不能使魏国脱离楚国,劝楚怀王伐秦。楚怀王在压倒齐、魏两个大国后,本来就有意打击日渐强大的秦国,楚怀王任用公孙衍代表自己为总联络人,组织合纵攻秦。
公孙衍是魏人,从楚入魏,与魏惠王商议攻秦大计。魏惠王罢免魏相张仪,任命公孙衍为新的魏相,并驱逐张仪回秦。在公孙衍的穿梭下,楚、齐、赵、魏、韩、燕、义渠很快就形成了七国合纵攻伐秦国的局面。
公元前318年,韩赵魏燕等国公推楚怀王为纵长,从东西两个方向攻秦。楚怀王声名大噪,俨然成为魏惠王之后的又一位霸主。但由于列国各有异心,合纵为秦所破。这时的天下形成了齐、楚、秦三大势力,而齐、楚间形成了联盟。
公元前313年,齐楚联军攻取秦的曲沃,斩断了秦东出的触角。
公元前312年,秦国张仪欺骗怀王要其以断绝齐国之交换取秦国割让六百里商于之地,怀王中计,与齐国断交后只得六里地。怀王恼怒不已,发兵进攻秦国,被魏章大破于丹阳,怀王再召集全国的部队,发动进攻,再惨败于蓝田,其后前311年秦国攻取召陵,三战皆败,韩魏趁机进攻楚国在中原的领土,楚国大国地位瓦解,从此走向没落。
公元前306年,楚国乘越内乱的时候,联合齐国进攻越国,占领越国位于原吴国故地的国都,杀死越王无疆,把原来吴国一直到浙江的土地全部攻下,并设江东为郡。越国因此分崩离析,残部逃往越国故地,各族子弟们竞争权位,有的称王,有的称君,居住在长江南部的沿海。
公元前301年,齐联合韩魏大败楚军于垂沙,与此同时,秦也出兵大败楚国。楚国进一步沉沦。
公元前29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秦昭襄王约怀王在武关会面。怀王不听昭睢、屈原劝告,决定前往武关,结果被秦国扣留。秦王逼迫他割地保命,被仍肩负国家责任感的楚怀王严词拒绝。秦无法达成挟持楚怀王轻松拿到楚国领地的夙愿,无奈下只能一直囚禁楚怀王。怀王被扣留期间,楚人立太子为王,是为楚顷襄王。
公元前297年,楚怀王逃走,秦人封锁通往楚地的道路。怀王逃到赵境,赵国不敢收留他,怀王企图逃往魏国,但被秦国追兵捉回。
公元前296年,楚怀王忧郁成疾,命丧咸阳。秦国把遗体送还楚国,“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 ”。
为政举措
1、政治
早期,楚怀王任用昭阳、靳尚、上官大夫、昭睢、庄蹻、唐昧、屈原、昭滑、陈轸、苏代、田忌、公孙衍等人,楚国一度人才济济,国势大盛。楚怀王和唐昧积极变法,恢复了楚悼王、吴起时期的许多法令,调整楚国矛盾重重的各种利益集团的力量对比,抑制楚国的贵族集团,改革触动了权贵阶层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抵抗,改革失败;曾被山东六国推为纵约长。
又乘越内乱,攻灭越国,设郡江东,但中后期他误信秦说客张仪,毁坏齐、楚联盟先后败于秦、齐,失去汉中等地。在位时误用佞臣子椒、子兰、靳尚、上官大夫,宠爱夫人郑袖,排斥左徒屈原,致使国事日非。后入秦被扣,死于秦国。
2、经济
当时的楚国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与西亚、南亚的一些国家进行经济交流,可以印证“世界第一大国”之说。楚王为了便于商贸,楚国特地为商队铸造了用于免税的金节,只要出示金节,一律免征关税。节用青铜铸成,上有铭文曰:“得其金节则勿征”,“不得金节则征”。从享受国家免税的优待看,楚国已牢牢把商业控制在官府手中了。
3、军事
他在公元前329年成为楚国的最高统治者后,曾经显赫一时。他北伐魏国,攻城夺地;东败越国,拓境江东;公元前318年,甚至组织起七国联军,西伐强秦。楚国的疆域也一度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后来,却数欺于秦,导致损兵折将,楚国兵败丹阳、蓝田,国土沦丧。
4、外交
在位期间,正值魏国霸业衰落,楚国独强的一元政治向群雄并起的多元政治转变时期,国际间的斗争十分激烈。楚怀王先后与战国时期的名君魏惠王、齐威王、秦惠王、赵武灵王、燕昭王、秦武王、秦昭王、齐闵王斗法,邻国众多的楚国经常成为各国合纵运动的打击目标,在国际斗争中的处境异常复杂艰难。
楚怀王趁秦惠王重创齐国,秦国又因秦武王暴毙发生内乱之际,全力灭掉了当时的第二号大国越国,使楚国一下子变成了令人畏惧的巨无霸,对中原国家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引起了秦、齐、韩、魏的恐慌。楚怀王时期的楚国对外关系分为两个阶段,灭越之前主要与秦斗,灭越之后主要与齐斗。
楚国在唐昧战死、庄蹻叛乱后,国势大衰,楚怀王被迫向齐国和秦国求和。宣太后和秦昭王却趁楚怀王入秦之机,不顾国际交往的基本准则,强行扣留楚怀王,向楚国勒索土地,遭到了楚怀王的严词拒绝。
人物评价
楚国开始学习中原礼乐文明,到楚怀王这一代,贵族礼乐文明深入骨髓。楚国凭借践踏礼乐文明而强大,最后也因背离礼乐文明而被历史抛弃。他用自己的生命为背叛礼乐文明而殉葬,贪图秦国的割地利益断绝了与齐国的盟约,本身就是对礼乐文明的亵渎与背离。
事实证明,在残酷的战国晚期,任何一点天真和单纯都是无法承受的奢侈。只有铁一般冷酷坚硬的实用主义之花,才能在这个高冷的季节怒放。
执政伊始到客死秦国的楚怀王,是一幕悲喜剧。楚怀王执政前期(前328—前313年),楚国国家富裕,他本人亦愿图强,因此此阶段是一幕喜剧。然而,自前 312年起,楚国在丹阳、蓝田两次大的战役中败北,楚国由盛转衰,怀王的喜剧瞬间成了悲剧。
楚怀王生前的悲剧一直延续到他客死秦国。悲剧的产生和延续,与楚怀王对大势认识不清、用人不当、个人情绪智力不高有关,同时也与楚国本身权力和人才制度的弊端、楚臣们的腐化有关。 “赢得生前身后名”。楚怀王死后,关于他的评价与他本人生前相反,经历了由悲到喜的过程。二十世纪80年代以前,史学界和文学界大都对他持否定态度。
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依据地下出土资料等对楚怀王进行了重新审视,肯定了他的可取之处。 楚怀王生前身后的悲喜剧,反映了楚怀王本人的复杂性。楚怀王执政之初心愿图强,初衷值得肯定;但楚国的由盛转衰,有他个人方面的原因;他又忠于社稷,表现出高度的晚节,赢得了后人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