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区加盟 > 海湾石油武汉加盟

海湾石油武汉加盟

发布时间:2021-05-12 03:25:41

① 伊拉克和伊朗是什么关系

伊朗在中国西面,伊拉克在伊朗西面。他们是相邻的阿拉伯兄弟,都信伊斯教。

然而两国为边境交界处的阿拉伯河的主权而产生争议,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以后,伊拉克趁伊朗局势未稳之际,发动两伊战争。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为这块有争议的河流,借口为抵御“伊斯兰革命”,悍然向伊朗发动军事进攻。

但自从萨达姆政府被推翻以后,伊拉克和伊朗的关系就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两国越走越近,出现明显的缓和局面。

(1)海湾石油武汉加盟扩展阅读:

伊拉克共和国,简称“伊拉克”,位于亚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岛东北部,南方是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北方是土耳其,西北是叙利亚,伊朗和约旦各位于其东西两侧。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简称“伊朗”。位于西亚,属中东国家。东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与土库曼斯坦接壤,西北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为邻,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中北部紧靠里海、南靠波斯湾和阿拉伯海。

两伊战争,又称为第一次波斯湾战争,伊朗称为伊拉克入侵战争、神圣抗战、或伊朗革命战争,伊拉克称为萨达姆的卡迪西亚,是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

伊拉克和伊朗均在战争中受到严重损失,除常规战争外,在战争过程中采取了袭城战、袭船战、袭击油田等破坏敌方后勤、经济设施的手段。伊拉克还对伊朗军队、平民动用化学武器。

② 五个带斯坦的中亚国家,哪个最富哪个最穷

我认为最富的是哈国
因为前苏加盟国 哈萨克的经济是 仅次于俄罗斯 乌克兰的 当然 其他四个斯坦也是前苏加盟国 这样就可以证明 哈萨克经济要好于其它四国 另外哈国国土面积大 资源丰富 铀的储量极其丰富 还有著名的拜克努尔卫星火箭发射基地 每年可以从别的国家赚好多好多的钱 从俄罗斯那就可以赚好多 所以 哈国经济最好~~~
经济最不好的 应该是塔吉克或吉尔吉斯斯坦 地处内陆地区 而且还多是山地 矿产资源少 国内还有恐怖分子活动 经常搞破坏 国家肯定不怎么样
土库曼斯坦绝对 不可能是最穷的国家 毕竟沿里海 里海是世界上著名的产石油的地区 阿什哈巴德距离里海很近 有石油工业 还有火车轮渡 国家决不可能是穷的
乌兹别克斯坦应该可以排到第二 国家的棉花生产量在世界上都是屈指可数的 另外 塔什干是中亚地区人口最多 最大的城市

③ 求巴蒂斯图塔的详细档案

超喜欢巴蒂的球迷,帮个忙吧 中文名:加布里埃尔·巴蒂斯图塔 1969年2月1日 阿根廷人 身高: 185厘米 体重: 85kg 绰号“阿根廷霹雳先锋",球迷昵称

④ 为什么海湾战争加速苏联的解体

海湾战争加速苏联解体主要呈现在几个方面。

1、海湾战争爆发时间是1990年8月~1991年2月,是冷战结束后的第一场大规模武装冲突。海湾战争对冷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它所展示的现代高科技条件下作战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对军事战略、战役战术和军队建设等问题带来了众多启示。

2、冷战期间,前苏联与美国处处较劲,只要美国提出什么战略意图,前苏联就会出面阻拦。而海湾战争的发动明显在国际地位上作为霸主之一的苏联并未作出绝对性的反对。因此,此时的前苏联已经已名存实亡。

3、海湾战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其干预国际事务的能力和信心,也助长了其独霸世界的野心。从一定程度上讲,美国在海湾战争中既是打伊拉克,也是在打苏联。海湾战争后,苏联最终解体,为两极格局画上了句号。

(4)海湾石油武汉加盟扩展阅读:

海湾战争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1、海湾战争加速了苏联的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终结,客观上有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苏联在海湾危机和战争中的表现说明,它作为两极格局中的一极已名存实亡,昔日的超级大国只能听任事态的发展。

2、美国在海湾战争中大获全胜,成为冷战后唯一的超级大国,但这并没改变世界基本力量的对比,相反,世界加速向多极化发展。

3、海湾战争显示出高技术武器的巨大威力,标志着高技术局部战争已经作为现代战争的基本样式登上了世界军事舞台。

4、高技术武器的使用,使现代战争的作战思想、作战样式、作战方法、指挥方式、作战部队组织结构以及战争进程与结局等方面都出现了重大变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形成的传统战争观念产生以强烈震撼。

5、促使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研究未来新型战争的热潮,从而引发了一场以机械化战争向信息战争转变为基本特征的世界性新军事革命。

⑤ 关于NBA球队

西部联盟: 1、菲尼克斯太阳(Phoenix Suns):球队建于1968年,非尼克斯是亚利桑那州的首府,年降水量稀少,阳光充足,以"太阳"为队名最有代表意义。 2、圣安东尼奥马刺(San Antonio Spurs):NBA的创始球队之一,最早时球队大本营在达拉斯,队名为"达拉斯橡木队",1970年更名为"得克萨斯橡木队",1973年移师圣安东尼奥后改名为"马刺队"。"马刺"是骑马者钉在鞋后跟上的一种铁制的刺马针,以此为队名,可以反映出美国西部大开发的时代特征。 3、西雅图超音速(Seattle Supersonics): 球队诞生在西雅图,是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的总部所在地。1967年球队建立的时候,波音公司正在开发制造超音速客机,而在波音公司帮助下创立的球队也选择了"超音速"这个名字。 4、达拉斯小牛(Dallas Mavericks): 1980年3月,球队老板在征集来的大约四千六百个名称中,选中"小牛"为球队的队名。 5、萨克拉门托国王(Sacremento Kings):该队更名之多是NBA其他球队望尘莫及的,刚成立时叫"罗切斯特皇家队",1957年更名为"辛辛那提皇家队",1972年改称"堪萨斯城—奥哈马国王队",直到1985年才定居萨卡拉门托,更名为"萨卡拉门托国王队"。 6、休斯敦火箭(Houston Rockets):球队最早是在盛行军需产业的圣地亚哥,1991年迁美国国家航空天局(NASA)所在地休斯顿后,"火箭"这个名字更加名副其实了。 7、孟菲斯灰熊(Memphis Grizzlies):灰熊队于1995年诞生,当时作为NBA海外扩张计划的一部分,主场设在加拿大的温哥华市,并以加拿大西部非常有代表性的动物"大灰熊"给球队命名,象征着篮球的力量。 2001年,灰熊队迁回美国孟菲斯市,更名为孟菲斯灰熊队。 8、洛杉矶湖人(L.A. Lakers):1948年加盟NBA时,湖人队还在明尼苏达阿波利斯,但是一次飞机失事,使湖人老板痛下决心,于1960年搬迁到了洛杉矶。队名也是征集来的名字。 9、明尼苏达森林狼(Minnesota Timberwolves):1989年加盟NBA,以明尼苏达地区数量一种凶猛的野生动物"森林狼"命名。 10、丹佛掘金(Denver Nuggets):原名"丹佛火箭队",是ABA创始球队之一。1974年加入NBA后改名为"金块队",因为19世纪美国家对西部进行大开发时,曾在丹佛发现了金矿。 11、洛杉矶快船(L.A. Clippers):1970年成立于布法罗(水牛城),队名为"布法罗勇敢者队"。1978年迁到圣地亚哥后,更名为"圣地亚哥快艇队",1980年又迁到至洛杉矶。 12、波特兰开拓者(Portland Trail Blazers):成立于1970年,当时波特兰正好是西部大开发的中心地,因此用"开拓者"给球队命名也能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特征。 13、犹他爵士(Utah Jazz):创建于1974年,当时主场在新奥尔良,队名为"新奥尔良爵士队"。1980年移师犹他州的盐湖城后,依然沿用"爵士队"这个名字。 14、金州勇士(Golden State Warriors):1946年诞生与于费城,队名为"费城武士队",是为表达对美国独立战争中牺牲的勇士的一种敬意。1962年移师旧金山后改为"金州勇士队"。 15、新奥尔良黄蜂(New Orleans Hornets):1988年在夏洛特组建并进入NBA,球队的队标就是一只凶猛的班胡蜂,是从社会上征集来的作品,另外夏洛特市的市徽上也有蜂的图案。2002年黄蜂队由夏洛特市搬迁到了新奥尔良。 东部联盟: 1、迈阿密热火(Miami Heat):1988年组建,球队位于四季温暖宜人的佛罗里达的迈阿密,所以在众多队名后选名单中选中了"热",既现示出了迈阿密的气候条件,又希望球队能有个红红火火、蒸蒸日上的未来。 2、底特律活塞(Detroit Pistons):1948年加入NBA时大本营在福特怀恩,老板是从事活塞制造业的,"活塞"就成了球队的队名。1957年,球队迁到汽车城底特律后仍然沿用这个名字。 东西部 赛区 队名 Name 主场 城市 州 东部 大西洋赛区 凯尔特人队 Celtics 舰队中心球馆 波士顿 马萨诸塞洲 东部 大西洋赛区 尼克斯队 Knicks 麦迪逊广场花园 纽约 纽约州 东部 大西洋赛区 网队 Nets 大陆航空中心 新泽西 新泽西州 东部 大西洋赛区 猛龙队 Raptors 加拿大航线中心 多伦多 加拿大 东部 大西洋赛区 76人队 Sixers 瓦乔维亚中心 费城 宾夕法尼亚州 东部 东南赛区 奇才队 Wizards MIC中心球馆 华盛顿 华盛顿特区 东部 东南赛区 魔术队 Magic 水屋中心 奥兰多 佛罗里达州 东部 东南赛区 老鹰队 Hawks 菲利浦斯球馆 亚特兰大 乔治亚州 东部 东南赛区 热火队 Heat 美航球馆 迈阿密 佛罗里达州 东部 东南赛区 山猫队 Bobcats 夏洛特球馆 夏洛特 北卡罗莱纳州 东部 中部赛区 雄鹿队 Bucks 布拉德利中心 密尔沃基 威斯康星州 东部 中部赛区 公牛队 Bulls 联合中心球馆 芝加哥 伊利诺斯州 东部 中部赛区 骑士队 Cavaliers 冈德体育馆 克里夫兰 俄亥俄州 东部 中部赛区 步行者队 Pacers 康塞科球馆 印第安纳 印第安纳州 东部 中部赛区 活塞队 Pistons 奥本山宫殿球场 底特律 密歇根州 西部 太平洋赛区 太阳队 Suns 美西球馆 菲尼克斯 亚利桑纳 西部 太平洋赛区 国王队 Kings ARCO球馆 萨克拉门 加利福尼亚 西部 太平洋赛区 勇士队 Warriors 甲骨文球馆 金州 加利福尼亚 西部 太平洋赛区 快船队 Clippers 斯台普斯球馆 洛杉矶 加利福尼亚州 西部 太平洋赛区 湖人队 Lakers 斯台普斯球馆 洛杉矶 加利福尼亚州 西部 西北赛区 开拓者队 Blazers 玫瑰花园球馆 波特兰 俄勒冈州 西部 西北赛区 爵士队 Jazz 能源中心 犹他 犹他 西部 西北赛区 掘金队 Nuggets 百事中心球馆 丹佛 科多拉多州 西部 西北赛区 森林狼队 Timberwolves 目标中心球馆 明尼苏达 明尼苏达 西部 西北赛区 雷霆队 Thunder KEY球馆 俄克拉荷马城 华盛顿 西部 西南赛区 马刺队 Spurs SBC中心球馆 圣安东尼 德克萨斯州 西部 西南赛区 火箭队 rockets 丰田中心球馆 休斯敦 德克萨斯州 西部 西南赛区 小牛队 Mavericks 美国航线中心 达拉斯 得克萨斯州 西部 西南赛区 灰熊队 Grizzlies 金字塔体育馆 孟菲斯 田纳西州 西部 西南赛区 黄蜂队 Hornets 新奥尔良球馆 新奥尔良 路易斯安那州
真的没有了%>_<%

⑥ 哈萨克斯坦是内陆国家,没有海岸线为何还能拥有强大的海军

因为哈萨克斯坦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湖里海,所以哈萨克斯坦才拥有了这么强大的海军。哈萨克斯坦需要靠海军来争夺里海里面的资源。毕竟里海的旁边有5个国家,如果海军实力不强的话是非常吃亏的。


除了继续使用数量的遗产,哈萨克斯坦也已经投入了对于新型海军战舰的研发当中,也主要是轻型战舰的研发,虽然里海只是一个内陆湖但是其广阔的面积却足以让海军训练,也正是因为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才可以让这个内陆国家拥有了那些沿海国家才可以具备的海军,同时也可以保护自己国家的资源。

所以说其实里海里面的资源,给哈萨克斯坦带来的不仅是财富。更是让哈萨克斯坦拥有了能保护自己国家的海军力量。

⑦ 加油站加盟条件和费用

建议咨询各地州、县的石油、石化经理,从原则上来讲,不也行其他人经营加油站的,因此你出资占股份即可,其他证件由这些领导去处理,经营管理也是由你自己来负责,你只需完成季度、年度销售计划,那么你的利润是稳赢的。总之,你出钱建站,管理流程、员工培训都由他们负责,然后出钱买一定折扣的成品油,再负责把油销售出去。

⑧ 里海的油气开采历史有多久

在发现中东石油之前,里海可以称得上是世界石油市场的支柱。
13世纪马可·波罗就在其书中提到,听说巴库附近有一个石油泉,可用来烧火。巴库是拜火教徒崇拜的“永恒火柱”的所在地,那些火柱实际上是从石灰岩裂缝中喷出的可燃气体形成的,而这同石油蕴藏有着莫大的关联,在巴库郊区,现在仍保存着完整的古老的拜火教神庙。
1901年,里海的原油产量达到1100万吨,占当时世界原油总产量的50%;在当时的世界石油贸易中,里海占30%。1940年,仅阿塞拜疆一地的石油产量就达2200万吨,占当时的苏联全国产量的70%。伊朗在里海基本没有进行油气勘探开发。2004年伊朗进行了第一次招标,并在2005年开始对里海深水部分进行钻井,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就产量分成协议和伊朗国家石油公司进行了磋商。
一、阿塞拜疆
位于阿普歇伦半岛上的巴库的石油,早在中世纪就已经形成规模开采。1875年的开采量为8.3万吨,10年以后达到187.5万吨。石油开采在前苏联时期仅次于俄罗斯居第二位。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里开采的石油占世界石油产量的一半以上。然而好景不长,到了1908年,巴库的石油产量失去了居世界领先地位的优势。1923年,为了开发比比艾巴特油田伸向海中的部分,于是向海里填土,在人工小“半岛”上钻了一口井,在井深460米处喷出了石油。这是开发里海石油的开端。1925年,在浅海区堆筑了一座人工岛,用来打井。建人工岛造价太高,这里采取了建造木头栈桥的办法,开采水深1米的浅水区的石油。
当阿塞拜疆成为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后,巴库的石油不再出口,国内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少。由于俄罗斯境内的乌拉尔地区和西伯利亚地区发现了大量石油资源,阿塞拜疆的石油逐渐被冷落,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巴库的石油开采量不足全苏联石油产量的10%,阿塞拜疆再也不是世界十大产油国之一了。
自1994年以来到2001年底,阿塞拜疆先后与外国石油公司签署了15个勘探开发合同,合同区面积10590平方千米,其中海上面积6860平方千米。主要的外国石油公司包括埃克森美孚、Salyan、阿吉普、中国石油和Moncrief等。
在海上对外合作方面,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阿塞拜疆通过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SOCAR)同外国石油公司谈判签署了一些石油合同。1994年9月,与阿塞拜疆国际营业公司(AIOC)签署了第一个大型海上投资项目。以后,1998年末和1999年初,CIPCO 和NAOC集团由于打了一批干井而停止作业,这些银行集团勘探Apsheron sill以北的构造,这些构造即使在前苏联时期也被认为没有前景。但是,由于油价回升和原油外输问题的解决,仍然不断有公司前来谈判项目。
陆上石油主要分布在阿普歇伦半岛北部的希阿赞地区、半岛西南方向的古布斯坦和希尔万地区,以及萨良平原。20世纪90年代以后,陆上石油在阿原油年产量中的比重已下降至1/4以下。阿塞拜疆最大外国石油开发商——英国石油公司(BP)曾称,阿里海大陆架探明石油储量约10亿吨,天然气储量1.37万亿立方米。最新的预测称,阿里海大陆架石油远景储量35亿~40亿吨,探明剩余可采储量30亿吨。天然气远景储量18万亿~20万亿立方米,探明剩余可采储量8500亿立方米。
二、土库曼斯坦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土库曼斯坦的石油年产量为600万~700万吨,但从80年代末期开始,由于苏联解体导致的经济联系破裂、开发中的油田的储量逐渐耗尽,土库曼斯坦的石油年产量开始大幅减少,到1996年时已减少到440万吨。随后,土库曼斯坦开始有计划地增加石油产量,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在南卡梅什雷扎矿区开发一批新油井,使一批停产井复产,用高压气举法改造一批老油井,鼓励一批外国公司参加里海陆架及相邻区域的开发项目等。如今,土库曼斯坦的石油年产量在950万吨左右,约占全球产量的0.005%。
土库曼斯坦是一个天然气输出国。天然气主要出口独联体国家,少量输往西欧。以1990年产气量877亿立方米为例,本国国民经济只需要80亿立方米,其余全部出口。
最近几十年来,土库曼斯坦加强了在其所属里海区域的油气勘探作业,实际上这里所有的水域都能引起专家们的勘探兴趣。经过多年的勘探,在这一地区的陆地和陆架上共发现了至少161处石油天然气矿,包括至少30处石油和天然气矿,131处天然气和天然气凝析油矿。此外,土库曼斯坦国家地质康采恩下属的钻探企业在其他优先开发的天然气富集区也进行了大量勘探作业。
三、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天然气资源集中在西部地区,特别是濒临里海地区的石油天然气储备十分丰富。其中濒临里海的阿特劳州已探明的碳氢化合物矿藏至少79处。该州已开发的田吉兹、克罗列夫、肯拜和伊马舍夫等四大油气田最为有名。曼吉斯套州是濒临里海的另一个富油区,其已探明碳氢化合物矿藏至少69处。2003年该州石油(包括凝析油)产量为1365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卡沙甘里海陆架油田的开发给曼吉斯套州经济带来了新的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据资料显示,里海陆架石油总储量为130亿吨,其中卡沙甘油田储量为50亿吨。曼吉斯套州从2003年11月底开始在其濒临图普卡沙甘海湾的巴乌切诺镇建设里海石油开采保障基地,准备大规模地开采里海石油。关于里海陆架石油开采问题,哈萨克斯坦政府经过与国际财团激烈讨价还价后,最终决定以意大利阿吉普石油公司为主,壳牌石油公司参与投资开发。
卡沙甘油田区块位于北里海水域。油气勘探、开发的产量分成协议包括卡沙甘、卡拉姆卡斯和卡伊兰3个油田。协议签订于1997年11月8日,1998年4月27日生效。最初的签订合同方为阿吉普、BG、英国石油(哈萨克斯坦)、Statoil、美孚(哈萨克斯坦)、壳牌(哈萨克斯坦)、道达尔(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斯坦里海陆架公司和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
西哈萨克斯坦阿克赛地区的卡拉恰甘纳克凝析油气田是一个世界级的特大型油田。据评估,其石油储量达27亿吨。2003年8月1日,该油田已经通过里海输油管道向欧洲地区供应石油。克孜勒奥尔达州已探明的碳氢化合物矿藏至少11处。此外,在较为贫穷的南哈萨克斯坦州也发现有储备较大的天然气井,并于2003年完成了一起建设工程。南哈萨克斯坦州天然气田建设完成投产后,将基本满足哈萨克斯坦南部地区,包括江布尔州奥塔尔热电厂的天然气供应。
阿克纠宾州是中国石油企业最早参与哈萨克斯坦石油开发的地区。该州已探明的碳氢化合物矿藏至少19处,其中扎纳诺尔油田的控股权为中国石油总公司所掌握。
截至2007年11月哈萨克斯坦已运营的油田共55个,储量在1亿吨以上的油田有7个,它们依次是:田吉兹油田、乌津油田、卡拉恰干纳克油田、卡拉姆卡斯油田、热得拜依油田、让那诺尔油田、库姆科尔油田。2002年哈萨克斯坦产原油4700万吨,同比增长17%;出口原油3927万吨,同比增长21%;出口总值50.4亿美元,同比增长18%。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工业前景看好,特别是里海海上油田开发有巨大潜力。石油工业已成为目前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经济领域,至2003年3月油气领域共吸引外资119.3亿美元。
四、里海划界
1991年以前,里海是平静的,那里没有争议,更没有冲突。因为那时无论按传统还是地理位置,里海都被认为是苏联和伊朗的内湖。
自1991年苏联解体后,在里海地区不断发现大规模的油气田。根据西方石油公司估计,这一地区有可能继海湾地区之后成为21世纪世界能源主要供应地之一。因此新独立的里海沿岸国家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和土库曼斯坦都要求重新确定里海法律地位,而里海油气资源的开采权自然也就和划界问题联系在一起。
伊朗迫于压力不得不同意对里海进行划分,并和土库曼斯坦一起要求各国按各占20%的份额平均划分里海。这样便形成了目前以伊朗、土库曼斯坦为一方要求5国均分里海,和以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为一方要求按中心线划分里海的局面。
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过于依赖中东地区的石油,其能源供应安全存在隐患,因此它们对能源来源多样化的愿望使里海地区成为追逐热点。美国凭借同阿塞拜疆的密切关系,一直竭力介入里海能源开发,主张里海是“海”,这样便可使至少一半已探明的里海油气资源归阿塞拜疆所有,以便自己从中牟利。
五、中哈管道
1997年以前所完成的管线,都是为将前苏联内部间连接而设计的,都经过俄罗斯。
在事关地缘政治的油气管线方面,有专家认为,用里海经伊朗到海湾的管线运送石油到西方和亚洲的石油消费国最为便捷,成本最低,但美国不愿把控制权交到伊朗手中。而俄罗斯在中亚油气交易中一直保持主导地位,西方国家也担心自己能源来源多样化受俄罗斯牵制。为与俄罗斯争夺里海石油控制权,美国修建了一条绕过俄罗斯的石油运输管道。这条输油管道从阿塞拜疆的巴库起,经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到土耳其地中海港口杰伊汉,全长1730千米,于2006年7月投入运营,年输量为6000万吨,成为该地区第一条避开了俄罗斯的能源输出管线。
美国与欧盟还倡议铺设穿过里海海底的跨里海管道,该项目一旦建成,就可与巴库—第比利斯—埃尔祖鲁姆管道连接,使中亚天然气可以不受俄罗斯控制而输往国际市场。
1997年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同提出修建中哈石油管道计划。当时中哈商定共同铺设一条西起哈萨克斯坦里海岸边的阿特劳,东至中国新疆的阿拉山口,全长达3000多千米的石油管道,总投资为25亿~30亿美元,整个石油管道分三段:第一段从阿特劳到肯基亚克;第二段从肯基亚克到阿塔苏;第三段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阿塔苏到中国新疆的阿拉山口。从阿特劳至肯基亚克之间的这段管道已于2003年3月由中哈双方合资建成。2005年12月15日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阿塔苏到中国新疆的阿拉山口竣工投产,是中国第一条跨国输油管道,也是战胜美国及俄罗斯的唯一一条从里海通往亚洲的运油通道。该管道初期年输油能力600万吨,2006年全线贯通,每年输油能力为2000万吨,该管道的建成标志着我国能源多元化战略取得重大进展,将为我国能源的安全供应提供重要保证,2008年1季度俄罗斯Gazpromneft和TNK-BP公司允许通过该管线出口石油1.2万桶/天,中哈输油(阿塔苏—阿拉山口)管线的油源来自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的Aktobe油田、CNPC和Kazmunaigaz共同投资的Kumkol油田。
2007年8月18日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签署的《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联合公报》中计划将里海石油管道与中国石油位于哈萨克斯坦西部的另一处油田和管道相连接,建成一条从里海横跨整个哈萨克斯坦直到中国的出口路线,此外该管线可连通中亚各国油气,根据哈萨克斯坦总统表述,从哈萨克斯坦到中国的管线还将输送来自土库曼斯坦的石油和天然气,它将成为中亚第一条非俄罗斯的天然气出口路线。2008年7月,中哈天然气管道开始建设,它是中国—中亚天然气管线的组成部分,全长1300千米,由中哈双方合资建设。中国—中亚天然气管线西起土库曼斯坦,穿过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通向中国的华中、华东和华南地区,管线总长约1万千米。管线建成后,土库曼斯坦将在30年内每年向中国提供300亿立方米天然气。
1994年俄罗斯提出动议,中俄合建一条输油管道,把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蕴藏的丰富石油销往中国。2001年两国政府签署协议,拟共建安加尔斯克—中国大庆石油管道(安大线),但2002年底俄罗斯石油运输公司等突然提出建设安加尔斯克—纳霍德卡石油管道(安纳线)以取代安大线,此后俄罗斯又推出了泰舍特—纳霍德卡方案(泰纳线)。
“对于俄能源资源来说,中国无疑是最大、最稳定的市场,通向中国的渠道也最安全、最便捷”。俄罗斯在西伯利亚和远东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俄罗斯境内的石油和天然气蓄积量分别占世界的40%和45%。而鉴于东北亚国家正在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领导力量,俄罗斯也已将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在内的东北亚市场作为战略重点。俄罗斯希望东方市场将来要占全俄罗斯能源出口市场的38%。从外交角度看,俄罗斯现在西部安全环境形势严峻,需要以中国作为依托,发展同东北亚国家的关系。现在还不能说俄罗斯的发展重点已经东移,但至少可以说俄罗斯已将开辟东方市场、开发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油气资源作为战略重点,做了比较详细的战略部署。俄罗斯有意搭乘亚太经济发展的快车,这对于中国来说应当是一个机遇。
六、近年新发现
1.阿塞拜疆的油田
BP公司在2006年10月25日称,由BP公司作业的阿塞拜疆Azeri-Chirag-Guneshli(ACG)特大型油田群储量由54亿桶升至65亿桶。AGG油田群是BP公司牵头的Baku-Ceyhan管道的主要原油来源,该管道将从阿塞拜疆向土耳其地中海沿岸每日输送100万桶以上原油。这将占到全球原油需求的1%,并将成为非欧佩克国家主要的原油来源,尤其对于中国和印度等能源需求急速上涨的国家而言。
2.俄罗斯的油田
美国《油气杂志》2006年2月报道,俄罗斯在里海发现了一个大型石油和凝析油田,在其尤兹诺—拉库塞厅娜雅构造上发现井的轻质、低硫石油日产量为800吨,被称为俄罗斯近10年来最大的发现。此油田位于阿斯特拉罕南部西南方面220千米处,探明原油8.16亿吨、天然气336亿立方米,初期资料表明可日产原油1.36万吨。
3.哈萨克斯坦的油田
据美国《油气杂志》报道,截至2007年底,哈萨克斯坦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41.1亿吨,居世界第11位,在前苏联国家位居第2位;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28317亿立方米,居世界第11位。哈萨克斯坦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的曼格拉克半岛和里海洼地。主要的油气田有田吉兹、卡拉恰干纳克和卡沙甘。
田吉兹为哈萨克斯坦最大生产油田,位于里海北部滨海沼泽区,该油田于1979年发现,1993年投产,估计石油储量150亿~260亿桶,探明石油储量60亿~90亿桶,为世界第12大油田。2007年石油日产量平均为28万桶。
卡沙甘位于里海北部,该油田的开发者为Agip KCO公司。卡沙甘油田是自1968年以来全球发现的最大油田。Agip KCO公司估计卡沙甘油田探明储量为130亿桶,总资源量为380亿桶。因为各种原因,该油田的投产时间由2005年推迟到2008年。
七、里海油气对中国的影响
里海是继波斯湾之后又一块世界级的产油区,被誉为21世纪世界最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之一,仅哈萨克斯坦属里海部分预计石油地质储量就为134.5亿吨。中国海油一直期望进入该地区。
早在2003年,中国海油就差点购买全球最大的石油开采项目——北里海项目的部分股权。
2003年3月,英国天然气国际有限公司(BG)同意退出里海北部合作开采协议,并拟将其所持的股权平均出售给中国海油和中国石化两家中国公司。此后,两家公司分别于当月与BG签署了意向性协议,将各自出资6.15亿美元收购该项目8.33%的股权。但由于这一项目的其他两大股东壳牌和埃克森美孚选择行使优先购买权,使中国海油及中国石化进军里海的计划最终化为泡影。北里海项目无功而返,在当年曾被视为中国石油公司“走出去”遭受的重大挫折之一。
2005年9月9日中国海油总公司宣布,已与中国石油集团和哈萨克斯坦油气股份公司签署备忘录。三家公司将共同进行达尔汉区块的前期勘探工作。达尔汗区块亦是北里海项目的一部分。这是继中国海油2003年收购北里海项目权益未果后,中国石油公司首次进入里海地区。
除中国海油外,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在陆上油气开发方面与里海地区合作也是相当紧密的,这些充分体现了中国对里海的重视。
里海地区对于我国的油气安全供应及国家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我国相邻的里海地区理应成为我国参与海外经营活动的重点地区。里海与我国具有传统上的商贸往来和文化交融,具有良好基础和诸多共同利益。“上海五国”定期峰会为开展合作提供了保障机制,边界问题的解决又推动了双边关系的发展,增加了相互信任。里海的能源开发、经济发展及政治稳定对于我国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将起到积极作用。
其二,里海是连接俄罗斯和海湾的重要枢纽,参与里海石油开发,不仅有利于发展我国与俄罗斯、海湾国家的关系,而且在里海、西西伯利亚、海湾诸石油资源区连接成片以后,可以发挥我国在里海地区的石油合作基地作用,通过里海获取源自伏尔加—西西伯利亚地区、海湾地区稳定的石油供应,开辟我国石油供应的陆路通道。
其三,里海地区与俄罗斯的西西伯利亚油源区相比,虽然目前的可采储量尚不及后者,但西西伯利亚属于俄罗斯一国所有,而里海地区则属于多个国家,里海各国纷纷实行门户开放政策,石油私有化进程加快,并对国际石油资本竞相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各国家间呈竞争态势。一旦合作实施,相对不容易因我国与某一国的关系起落而危及在该区域的整体石油利益,反而对我国进口俄罗斯西西伯利亚的原油是一个有利的筹码。
其四,在以石油、天然气相关能源为基础的地缘政治中,里海位于心脏地带。控制了里海油气资源,就可能在全球能源的战略格局中取得主动。
其五,从地区能源连接的层次分析,未来只有把新疆和里海的油气资源一并考虑,我国的西油、西气东送战略才有坚实的实现基础。
最后,里海经济仍低迷,急切地期待着国际资本的参与,这为我国参与石油投资提供了机会。由于里海各国受资金和技术的限制、油气深加工能力薄弱的现实,我国在参与里海石油投资时,可以强化下游企业的合作,可与之合资合营炼油厂,直接或间接加工里海石油,上、下游合作,部分用于国内市场,部分给里海各国或输送到其他进口国,这对各方都有好处。由于里海地区各国均为内陆国,急需出海口,故重建欧亚大陆桥、恢复“丝绸之路”向东的窗口是其共同的愿望。我国可为里海诸国提供任何西方国家、俄罗斯等均无法提供的资源,因为我国是里海向东通往世界市场和出海口的必经之路,所以它们对我国参与里海石油勘探、开发持积极态度。向东输送,不仅符合里海诸国能源出口渠道多元化的需要,而且有助于里海诸国获得能源上的独立自主。所以就地缘政治高度而言,里海对我国加大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总之,里海地区由于石油资源的巨大潜在价值,对于石油消费大国、周边国家和发达国家来说,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世界各国纷纷以战略的眼光参与到里海的竞争中来,里海石油将成为21世纪国际石油政治的新热点。我国要把握机遇,适时出击,才能从中获取最大收益,才能维护好国家能源安全。
里海丰富的油气资源必将导致其成为世界各个利益集团的争夺之地。沿岸各国之间、美俄之间必将在此展开更加激烈的争夺战。而作为经济高速发展,拥有日益增大的石油天然气需求量的中国,能否在里海分得一块蛋糕,分得一块多大的蛋糕,将对未来中国能源的供应稳定、安全产生重要影响。愿“第二个波斯湾”对我国、对世界的发展起到持续积极的影响。

⑨ 车臣历史

古代史
有关车臣的最早记载是在7世纪初以前。“车臣人”这一称呼最早源自阿尔贡河边的“大车臣”这一村庄的名称,以后逐渐成为车臣民族的族称。车臣人自称“纳赫乔人”,即“平民百姓”的意思。车臣人在13世纪遭受蒙古-鞑靼人的侵袭,14世纪末又遭到中亚帖木儿帝国军队的蹂躏。直到15至16世纪金帐汗国解体后,车臣人才开始从山区向平原迁徙。16至19世纪,伊斯兰教开始传入车臣。在17至18世纪之交,车臣开始成为波斯、奥斯曼、俄罗斯三大帝国争夺的对象,此后车臣经历了长达两个多世纪的战争。
自15世纪奥斯曼帝国入侵开始,车臣人民在高加索山区不断抵抗外来入侵。自从投向穆斯林的阵营,便缓和了与奥斯曼帝国的紧张关系,但却与信奉基督教的格鲁吉亚人及哥萨克人及信奉佛教的卡尔梅克人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
近现代史
19世纪,沙俄经过近半个世纪的高加索战争于1859年把车臣并入帝国版图。之后一直都属于俄国。十月革命之后,车臣继续留在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里。苏联成立后的1922年11月30日,成立车臣自治州,隶属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34年1月15日和同属俄罗斯联邦的印古什自治州合并为车臣-印古什自治州,1936年12月5日改名为车臣-印古什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
由于在二战中,部分车臣人试图与德国军队合作谋求独立,1944年,在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政府以车臣人同德国侵略者合作为由,将几乎整个车臣民族强行迁出家园。当时有38.7万多车臣人被驱逐到中亚哈萨克和西伯利亚境内,并撤消了车臣的自治共和国地位。直到1957年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允许车臣人回归,车臣-印古什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方才得以恢复。
1989年后,苏联局势急剧动荡,民族分离势力在车臣、印古什和北奥塞梯等高加索地区严重膨胀,车臣和北奥塞梯等自治共和国的均有流血冲突发生。
自从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联邦的不少成员,特别是外高加索地区的共和国,都希望像邻近的亚美尼亚或格鲁吉亚一样享有独立的地位。加上过去在前苏联年代里,一直受到压迫,造成车臣人要求独立和反俄罗斯的旺盛心态。
1991年11月,时任车臣共和国总统的杜达耶夫发表了独立宣言,可是得不到俄罗斯的承认。
1992年12月10日印古什共和国与车臣共和国分开。[1]
1994年12月,俄罗斯当局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总统叶利钦指派俄军大举攻打车臣,但是车臣武装一直拒绝放下武器,致使这场内战持续了20个月之久。
1996年4月杜达耶夫在这场战争中被打死。之后,双方的冲突不但一直没有平息,还让车臣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分子得势。结果莫斯科的恐怖袭击不断发生。[1]
1996年底,在车臣武装在俄境内先后制造两起重大劫持人质事件后,达成和平意向,1997年1月,俄军撤出车臣。阿·马斯哈多夫当选车臣共和国总统后,仍然坚持车臣是“独立国家”。1997年5月,俄联邦与车臣签署和平与相互关系原则条约。但是,车臣领导人始终未放弃其“独立”主张。
1999年,7月4日,沙米利·巴萨耶夫指挥5000人的武装部队偷袭了俄内务部队哨所。导致了第二次车臣战争。俄罗斯第二任总统普京以非常强硬的态度驳斥了分离主义思潮,9月,出动10万军人,指挥部队从两路进入车臣[1] ,对车臣进行封锁和展开军事打击。经过空中轰炸和地面围剿,大股车臣武装被消灭,俄军几乎控制了车臣全境。但是,车臣剩余的武装化整为零,在车臣内外采取游击战术,频频进行暗杀和恐怖活动。特别是近两年来,车臣武装分子活动猖獗,不断制造恐怖袭击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000年2月初,俄军攻下车臣首府格罗兹尼,取得了平叛行动的决定性胜利。6月8日,普京签署命令,对车臣实行总统直接治理,由总统驻北高加索代表卡赞采夫具体落实。6月16日,车臣穆夫提、原马斯哈多夫政府反对派卡德罗夫被任命为车临时政府首脑,2003年10月正式当选。2001年初,普京下令将清剿车臣残匪的任务由国防部移交联邦安全局。在车臣成立政府和常设行政机关,任命原斯塔夫罗波尔政府首脑伊里亚索夫为车新政府总理。这标志着车臣开始从战争状态转入正常状态。2001年2月起当局从车臣撤军。
“9·11”事件后,美出于建立全球反恐联盟的需要,在车臣问题上表态明显软化。车臣分裂分子政治上受到沉重打击,军事上无力实施反扑,将制造恐怖袭击视为阻挠车臣和平进程的唯一有效手段。2002年下半年,车臣恐怖分子活动日益猖獗,多次用导弹击落联邦军用飞机,并制造多起恶性恐怖事件。10月23日,车臣恐怖分子占领莫斯科一剧院,劫持近800名人质,提出停止车臣战争、联邦军队撤出车臣的要求。俄特种部队10月26日采取行动,辅以施放麻醉化学气体等手段,在129名人质死亡后,解救出

车臣国徽
其余全部人质。2002年12月27日,车臣恐怖分子驾驶两辆载有炸药的汽车冲入车臣政府大楼,致使大楼全部被毁,造成至少83人死亡,百余人受伤。
车臣独立分子认为俄罗斯声称的反恐行动实际是大屠杀,第一次车臣战争及第二次车臣战争本质上是殖民战争,十数年间,有30%车臣人遭到杀害,许多车臣妇女的丈夫或儿子无故失踪,他们搜集并纪录数百卷恐怖罪行的录影带,并将之偷渡入欧洲,向国际人权法庭控诉。影响所及,亦有部分失去亲人的车臣妇女选择加入炸弹自杀的恐怖事件。
2004年5月9日,车臣发生炸弹爆炸,总统艾哈迈德·卡德罗夫被当场炸死。8月29日,经过总统选举,由阿卢·阿尔哈诺夫出任总统。2005年3月,原车臣总统马斯哈多夫在与俄罗斯的战斗中死亡。2006年3月4日,艾哈迈德·卡德罗夫之子拉姆赞·卡德罗夫被任命为车臣共和国总理。2006年7月,强硬的独立派、指挥针对俄罗斯恐怖活动的领导者巴萨耶夫在与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作战中死亡。2007年4月5日,拉姆赞·卡德罗夫宣誓就任车臣总统。
2009年4月16日,俄罗斯当局宣布车臣战争正式结束。[1]
2010年3月29日,早晨7点55分和8点40分,莫斯科市卢比扬卡和文化公园地铁站分别发生爆炸事件。根据俄罗斯卫生与社会发展部消息,总共有39人死亡,102人受伤,车臣分裂分子有关联的网站宣称对莫斯科29日发生的地铁爆炸案负责。
2010年10月19日在格罗兹尼列宁区的车臣议会大楼遭到武装分子攻击,有6人死亡17人受伤。[1]
2011年1月24日,莫斯科多莫杰多沃机场发生自杀式炸弹爆炸,造成30余人死亡,近200人受伤。车臣反政府武装声明对此事件负责,称所在组织将致力于在北高加索建立一个“自由的伊斯兰国家”,而此次实施的“特别行动”正是对俄罗斯在高加索地区“犯罪行为”的回应。

阅读全文

与海湾石油武汉加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高清60帧电影网站 浏览:170
翁虹和徐锦江 无敌风火轮 浏览:286
大学女生房间沙龙两个女主叫什么 浏览:366
韩国gl电影 浏览:580
看电影哪个位置好一点2d 浏览:68
卖原味内衣的电影 浏览:572
关于道士的电影 浏览:334
哪里可以看除却巫山这部电影 浏览:387
最黄 影视 浏览:989
看电视剧的免费网址 浏览:307
给老人吃奶的电影 浏览:444
三点尽露的电影 浏览:491
间谍电影香港 浏览:406
电影里女主角叫茉莉 浏览:22
50度电影有几部 浏览:17
女人为出轨剪头发的电影 浏览:381
李采潭的作品子 浏览:793
沐风少女在线观看 浏览:837
强奸电影哪些 浏览:723
美国免费电影专区 浏览: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