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餐飲加盟 > 泰伙餐廳加盟

泰伙餐廳加盟

發布時間:2021-05-15 09:05:18

① 有誰知道類似田老師紅燒肉的加盟店

北京特色之旅遊
奧運北京之旅:國家體育場→國家游泳中心→國家體育館→奧林匹克公園網球中心→工人體育場→五棵松籃球館→老山自行車館→北京大學體育館
首都象徵之旅: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人民大會堂→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軍事博物館→中華世紀壇
古都風貌之旅:故宮→恭王府→什剎海→北海公園→頤和園→圓明園→十三陵→長城→盧溝橋
人文北京之旅:中國美術館→中國科技館→國家圖書館→北大、清華→琉璃廠
時尚北京之旅:秀水街→大山子藝術區→後海
北京自然之旅:北京動物園→北京植物園→八大處
胡同市井之旅:名人故居→老舍茶館→東華門夜市→王府井大街
北京快速攻略
北京景觀眾多且十分多元化,一般隨團旅遊大多會感到浮光掠影且身心俱疲。因此,自助者根據自己的願望、能力和愛好選擇路線十分關鍵。如果你想在1-5天的短暫時間里看到一個更真實一些的北京,可根據以下推薦安排行程。
一日遊方案
游線1 宋慶齡故居(或恭王府)→步行什剎海,沿途閑逛胡同和民居→步行到北海公園後門游北海→乘車到故宮後門神武門進故宮→游故宮→出故宮午門→出天安門,隔街遙望天安門廣場,如果在降旗時間,看降旗→重進天安門出東華門→步行到東華門夜市(吃小吃)→逛王府井大街(吃東來順涮羊肉或北京烤鴨店烤鴨、購物、買北京特色工藝品均可)。
二日遊方案
游線2 八達嶺長城→定陵(或用一整天游司馬台長城)
三日遊方案
游線3 頤和園→圓明園→北大或清華
四日遊方案
游線4 雍和宮→大柵欄或琉璃廠→天壇→晚上到正乙祠看戲或到人藝看話劇,或去音樂廳聽音樂。
五日遊方案
游線5 北京動物園(或北京植物園)→國家圖書館(或到隔壁的紫竹院公園)→中國科技館(或中國美術 館)→秀水街→使館區→晚上到三里屯或後海。
最後兩天自由行吧!
飲食介紹:
仿膳
仿膳除了北京,別的地方很少有資格以昔日皇帝的吃喝作為招牌,所以有可能還是值得去感受一下的。北京城內最為著名的宮廷菜館是北海公園漪瀾堂內的仿膳飯庄和頤和園內的聽鸝館餐廳。據說都為當年皇帝的御膳房的老師傅傳下的技藝。屋裡的擺設也都是宮廷式樣。一般人均消費約90-200元。一定要吃的是肉末燒餅,名不虛傳。如果是大款,可以點著名的滿漢全席。
炸醬面
北京人聽到炸醬面沒有不流口水的。炸醬面是打鹵面的一種,不帶湯。面條略帶筋道,醬香味重,配著青菜。唏哩呼嚕一碗下去,酣暢淋漓,典型的北方豪邁吃法。北京的炸醬面館大都布置得古色古香,很有些前朝氣息。一進門時門前的小伙計就會喊:"幾位裡面請!",大堂里的其他伙計也隨聲附和;上面時,清一色的面碼一字排開,小伙計倒面碼兒的聲音清清脆脆,非常有意思。目前北京最有名的炸醬面館叫聚福居,是連鎖店,分別在勁松、關東店、團結湖和櫻花西街設有分店。
水煮魚
水煮魚最開始是在北京能吃辣的人群中流行開的,近兩年來,北京人吃水煮魚越發的如火如荼,大大小小的魚餐廳也像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在北京,最有名的水煮魚餐廳當數"沸騰魚鄉",肉質鮮嫩;長虹橋和安慧橋的"辣婆婆"也是響當當的招牌;還有一家叫"皇阿婆"的,在西直門外北下關里,北方交大南門外,味道相當地道,在飯口上一般要排隊等候若干長時間。
貼士:沸騰魚鄉在東三環昆侖飯店對面那家是老店,推薦再嘗一下這里的涼粉和山城糍粑雞。
風味食品
爆肚是最能代表老北京民間的食品之一,吃的是牛和羊的胃。東直門內"街"金生隆"爆肚馮"(現改稱"爆肚")是最好的一家,三代爆肚,店內布置得很有舊京余韻,東西也豐富味美。
隱藏在大柵欄附近的門框胡同有四家值得品嘗的老字型大小:"爆肚馮","小腸陳",月盛齋的醬牛肉、燒羊肉,瑞賓樓的"褡褳火燒"。
前門外"都一處"的"疙瘩湯"俗稱"滿天星",也算是京城飲食一絕。
北京的南城有許多回民,從牛街下來一直到櫻桃園、南菜園,沿途清真飯館不斷。清真食品是北京特色飲食中的重要部分,包括"驢打滾"、"艾窩窩"年糕系列、白塔寺的"茶湯李"等等。
推薦餐館
東興樓 開業於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老北京最有名的飯館,位於東直門大街47號,為"京都八樓"之一。電話:84064118 84064058
素菜館推薦:
荷塘月色是北京城裡數一數二的素菜館,環境清新脫俗,很有文化氣息,附有書吧,菜式造型漂亮,味道也很不錯,素菜做出了肉的味道。地址:朝陽區柳芳南里12樓,電話:64653299
各地菜
東北 東方餃子王 京城最受歡迎的東北菜,典型東北人的熱情實在,絕對是京城吃餃子的首選。推薦菜:東北大拉皮、哈爾濱紅腸、酸菜燉排骨、老湯肘子。
地址:海淀區學院南路86號(魏公村店),電話:62134972
貴州 三個貴州人 自成特色的黔味火鍋,有酸湯魚火鍋、貴陽青椒童子雞火鍋、鼎罐雞火鍋等等,光聽聽名字就讓人嘴饞。主人的身份是職業畫家,所以餐廳看上去有點畫室的感覺。地址:朝陽區光華西里3號,電話:65021733
新疆 阿凡提大叔餐廳 後拐棒胡同甲2號,有地道的新疆歌舞表演。電話:65251071
陝西 陝西大刀記 這里的大米麵皮白凈、透亮,辣椒油紅亮鮮香,絕對香。 地址:西城區平安里路口東南桂香村食品店旁門臉
四川 天府豆花庄 是四川小吃匯聚的老字型大小地址:西單文化廣場的地下二層,電話:66069155。
金山城 以川菜火鍋為主 ,地址:建國路99號大廈2層 ,電話:65811598
俏江南 定位精品川菜,把草根做成了貴族。環境大氣雅緻,屏棄了川菜館慣有的嘈雜。特色菜:石烹豆花、水煮魚、晾衣白肉。東方店地址:東長安街1號東方廣場B1層第五街,電話:85186972
湖北 九頭鳥 本店在航天橋附近,北太平庄、安定門、北海等有16家分店。推薦菜有排骨燉藕、燉雞湯、素鴨、糯米填藕、沔陽三蒸等。
雲南:茶馬古道 老闆是畫家,店堂設計很具現代感,常有名流光顧。推薦徐家渡香腸、雲腿鑲金瓜、乳扇等。 雲南駐京辦事處,地址:東便門西南面 ,電話:67136432
紹興 孔已己酒店 廳堂內白牆黑瓦,黑色的木柵門,高高的黑漆帳台,很有歷史感,連菜譜都是毛筆手寫體的。電話:東四店 64040507,什剎海店 66184915 ,亞運村店:84803966
上海 鷺鷺餐廳 北京的高檔上海菜餐廳,"鷺鷺"排得上前幾名。推薦菜毛蟹炒年糕、墨魚燒肉、鱔糊、水晶蝦仁。適合宴請客戶、社交。
慈雲寺店地址:朝陽區慈雲寺甲1號 電話:65080101
軍博店地址:海淀區復興路9號(軍博正門西側) 電話:68583661
杭州 樓外樓 推薦西湖醋魚、龍井蝦仁、宋嫂魚羹、東坡紅燒肉、脆炸響鈴。地址:朝陽門內北小街,東四六條東口路南,陸軍總院西門斜對面,電話:65066959
廣州 剛記廣州海鮮 正宗的廣州菜,排檔式經營。地址:朝陽區化工路西口電話:67787777
日昌茶餐廳 廣東平民的吃食方式,平淡簡陋的裝修和非常地道美味的菜品,擁擠喧鬧,24小時不打烊,成為眾多時尚精英的新愛好。東單老店地址:東城區東單北大街72號外交部街胡同口,電話:65251783
台灣 呷哺火鍋 鍋底免費,而且那裡調的醬味道特別好。
地址:新世界商場、西單明珠、庄勝崇光百貨、甘家口大廈很多地方都有分店。
鹿港小鎮 24小時營業,時髦台灣菜,時尚潮流的裝修,放著夜店裡當下最high的音樂,為北京美女俊男的聚居地。宵雲路店地址:朝陽區宵雲路35號,電話:84519988
集中地帶
北京的飯館隨處可見,下面介紹的是幾處美食聚集的集中地帶,各具特色。
什剎海
什剎海由前海、後海和西海三片水域組成,岸邊大多是民居,大雜院小胡同,是老北京市井風情的集中地。如今這里是京城人氣最旺的地方,各式各樣的餐廳、酒吧,還有各具特色的小店遍布岸邊小巷。你來,傳統在白天,時尚在夜晚,都是北京的生活。
什剎海是絕對的美食聚集地,官家菜、烤肉、紹興菜、客家菜、風味小吃……再加上外國館子,真是一應俱全。
厲家菜 羊房胡同十一號。這家小菜館沒有招牌,院門邊一行歪歪扭扭的紅字,進門是個小四合院。這里的主人祖上是清朝內務府的都統,受慈禧信任,專管皇宮膳食的,來頭不小吧。幾乎所有的發達國家和一部分發展中國家的駐華大使均領夫人來此就餐過。到這要提前預定座位,而且不讓點菜,只能分價位做個選擇,是北京比較狂的吃點。
西海魚生 西海西沿。在這吃飯很自由,水上、陸上隨便挑地兒,有非常特色的廣式生魚和杭州家常菜。
漢倉 什剎海東岸,著名的客家菜,紙包鱸魚等很有特點。
烤肉季 前海東沿14號,百年老店,味地道。
爆肚張在前海東沿烤肉季東邊百米左右,中華老字型大小,七張半桌子,每天100斤爆肚、500個燒餅,19:00以後准沒。
東三環
從東三環國貿向北,到三元西橋附近,是北京美食的中心,這一帶的餐廳大多在中高檔次,開創了不少北京美食潮流。
在國貿地區,皇城老媽是四川火鍋的代表之一;國貿東邊的三環路上有一家隋記鴨下巴,川菜,招牌菜是鴨下巴和番茄魚;國貿本身就有很多有不錯的餐廳,但都價格不菲。
在三元橋及霄雲路一帶,金珠火鍋店有四川特色的豬手火鍋。不能不提的是一家叫禪酷的主題餐廳,餐廳設計很像是一座監獄。
在朝陽公園西門一帶,日昌餐廳是生意最好的一家,經營的是廣東的排檔菜。"俺爹俺娘肉丁大包店",老北京風味,提供的都是北京地道的平常小吃,最拿手的自然是大包子。
在東三環聚集著不少外國餐廳,比如美式的星期五和硬石餐廳、法式菜館福樓、新馬印風味的亞洲之星、印度菜館坦道,還有泰國菜、義大利菜等,以及眾多的韓國和日本菜館。
其他地帶
簋街 北京人都知道,從北新橋路口一直到二環東直門路口,一溜兒密密麻麻的飯館。現在簋街上最受歡迎的食品是麻辣小龍蝦,北京人愛稱為"麻小兒";在這里,每天消耗的小龍蝦是以噸計算的。
隆福寺小吃街 在東四隆福大廈北邊,一般是從18:00-20:00。東四是北京青年人常逛的地方,正好解決晚飯
行走北京貼士:
一、解剖北京城
中軸線
一條自南而北長達7.5公里的中軸線是整個北京城市布局的骨幹。這條中軸線自永定門開始,經正陽門到天安門。天安門是皇城正門,從天安門往北,進入紫禁城,依次為端門、午門、太和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宮,從神武門出皇宮便是皇家園林假山,再到地安門,最後到鍾樓、鼓樓,在這條線南端兩側建有天壇和先農壇,中部兩側有太廟和社稷壇,更遠則有日壇和月壇,地壇和天壇南北遙相呼應,北京幾乎所有街道都是圍繞著這條中軸線而展開。
內城和外城
北京原有內城、外城之分,內外城均為高大的城牆所包圍,城牆四面開門,內城有9座城門,外城有7座城門,這些城門的名字如今都保留下來作為地名,但城牆多數已不復存在。現在保存下來的只有正陽門及其箭樓、德勝門箭樓和角樓。
夜遊北京
北京的夜生活可算多彩,可以上劇院、泡酒吧,還可泛舟後海、坐遊船夜航,也可上旋轉餐廳觀夜景,或乾脆到王府井、西單、天安門廣場找樂。順著本書的指點,你會發現其實北京的夜色也很迷人。
琉璃廠文化街 位於和平門外,東西走向約1000米,一條仿古建築的街道,賣的東西也有假有真。這里集中了特許經營文物的幾家商店,不過遊客在這里選購古玩時,也一定要仔細辨別真偽,千萬別忘了砍價。街上還有著名的賣從內容到形式都"很中國"的古籍書的中國書店。另外還有一個海王村舊貨市場。物美價廉的平民潮流店
隆福寺商場對面的底下服裝商場 這里有很多"超正"的潮流小店。這里可以買到很多目前的主打潮流名品服裝。
動物園服裝批發市場 是目前最旺的流行服飾的發源地。
五道口口服裝大棚 就在北京科技大學西門旁邊,經營最流行和正宗的韓日風。
年輕人的大衣櫥熱風 並沒有自主經營的品牌,都是店員淘來的精品外貿貨。每一件衣服都讓人愛不釋手。分店有中糧廣場一層,77街從西單地鐵口進去,新東安三層,豐聯廣場地下。
東四北大街 這條街常常看到明星,衣服都是很休閑類的,而且很多都是店主自己製作的,非常個性化;東四南大街,衣服就有些職業化,適合白領。
煙袋斜街 這里有很多女孩子愛逛的小店,貨品不失老北京的特色,這里也受很多外國朋友的青睞。

可逛的老商業街
大柵欄(音dashilaer)位於天安門廣場以南的前門地區,明清兩朝的繁華街市,至今喧囂擁擠。有舊址老房的北京絲綢商店、瑞蚨祥綢布店、內聯升鞋店、榮寶齋。還有著名的同仁堂總店。
可以集中購買一些傳統古樸的手工藝品,逛一逛別具情趣的百年老店,感受北京舊時的市井特色。內聯升的千層布底片兒鞋一直是北京最酷的道具之一。
王府井大街 全國聞名的商業步行街,不是老字型大小就是名店,都大有來頭。王府井大街的好處在於低中高檔商品集中於不同的店,形成自然落差,無論什麼人基本都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這條老街這幾年越來越年輕了,利生體育用品商場門前成了滑板、滾軸溜冰愛好者的聚集地,還有"蹦極"。這個地區光星巴克咖啡店就至少有3家,快餐名店也不少。街頭水吧提供了上千個座位,顯得很人性化。
王府井大街適合愛湊熱鬧的人夜遊,一條街燈火輝煌,在幾處小廣場處集合了各類玩家。天主教堂聖約瑟堂和它周圍的景觀廣場可閑坐,東華門小吃夜市和夏天步行街上的露天啤酒都很動人,經常當街有節目和各類演奏。
西單商業大街 西單近幾年用專賣店一條街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者,為此還開了攀岩、"4D"電影等很"年輕"的活動。當然還有中友百貨商場、西單科技中心和首都時代廣場等大型商場。晚上夜市熱鬧非凡。
土特產與工藝品
景泰藍、牙雕、玉器、雕漆被並稱為北京工藝美術品"四大名旦";對偏愛民間手工藝品的人來說,北京的面人、泥人、絹人、臉譜、風箏、剪紙也是一絕;北京的樂器也有極高的製作水平,不少客人在此選購中國民間樂器。

② 好和事「馬來西亞無煙燒烤」,總部在什麼地方怎麼加盟

想充分地了解香港,有香港感覺的話,體驗大排檔和流動攤床,的確是必不可少的一環。那種一個挨著一個,點著燈泡、冒著騰騰熱氣的攤點,就是香港的大排檔。自古以來,大排檔與生活緊密相連,無論男女老少都會光顧,可以說是香港的第二廚房。

最近,香港政府加強管理,將大排檔都集中起來建成「熟食中心」。於是,高架橋下、鐵柵欄內等地漸漸形成了露天小吃村。與往年相比,現在小吃村的規模氣氛好像略有縮小,但是其熱度依然未變。小販有許多是不合法的,所以。由於管制的加強,數量有所減少。

油麻地的廟街,旺角的通菜街,以及銅鑼灣至灣仔一帶,到了晚上就開始熱鬧起來。街市(生鮮食品市場)及熟食中心一帶從白天就很熱鬧,雖然在尖沙咀東部以及政廳等新興開發地區見不到,但在大多數的生活區,則都可以見到。

最熱鬧的地方當數廟街,規模大,讓人感到在在的香港氣氛,但是治安比其他地方要差。

大排檔就在臨街,不嘗一下是不行的。雖然內容與通常的餐館、餐廳及粥面專家等的東西差不多,但是,由於是在一種開放的空間里,空氣里都飄著飯香,並且還可以自帶酒水,在自由的氣氛中盡享美食,所以這里的顧客臉上都洋溢著笑容。想體驗香港的自由與食文化,這里該是最好的去處。特別是可自帶飲料,正體現了香港真正的共存共榮的思想。飲料可以就近買,也可以讓服務員替你去買。

就座以後你就可以馬上點菜了,大排檔很少准備菜譜,都是各種原料並排擺在盤子里,按菜盤論價,簡單明了,你可以用手指著點菜。海鮮有蛤、貝、蝦、蟹等,用辣椒、蚝油、豆豉等一炒、再一燙,再用蔥、姜等蒸一下,如此簡單的烹調之後,就可以借酒下肚了。

冬令時節,火鍋、煲仔、香港式的煲仔飯,也獨具魅力。

香港的露天小吃攤床旁,經常可見全家人圍坐在一起用餐的情景,此情此景,讓人有說不出的感動。

在大排檔吃飯,可以省去餐桌上的太多的拘謹、禁忌,空罐、空瓶等都有人來打掃,所以你可以放心大膽地享用。

香港是美食天堂,世界各地的美味佳餚在此匯集。西餐、中餐味正宗;各國風味菜在當地都能品嘗得到,但伊斯蘭風味菜較為少見。中餐以粵菜為主,兼收國內各大菜系的代表作。海鮮非常流行,連皮蛋瘦肉粥都加鮑魚點綴。

香港是廣東「湯文化」的發揚光大者,也是「茶文化」的開拓創新者。香港的用餐環境、人文氣氛、服務態度都會讓人大開眼界,心滿意足。入夜後,廟街有一些特色小菜,是典型的大眾小吃。著名的港式小吃有雲吞面、欲蛋、牛丸、清湯腩、牛雜等。香港還有一些很具特色的熟食檔,又名「大排檔」。您可以在那兒品嘗一些當地極具特色的咕嚕肉、椒鹽賴尿蝦等。

主要美食區

蘭桂坊、SoHo荷南美食區——感受異國情調

這兩個美食區是消費較高的時尚中西美食集中地,菜館、酒吧和咖啡廳林立,供應中國、泰國、越南、日本、義大利、法國等地的菜式。部分菜館設有露天茶座。 蘭桂坊附近還有德已立街、和安里、榮華里,酒吧集中在蘭桂坊。

蘭桂坊位於德已立街與雲咸街之間,卵石鋪砌的斜面路上開設以了很多新派的西式餐廳、酒吧及迪斯科,是追求時尚夜生活的人士常去的地方。從地鐵中環站D1出口向蘭桂坊方向步行5分鍾左右就可以到。

SoHo荷南美食區鄰近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梯,這條全世界最長的戶外扶梯帶來了人流,也推動了這一帶的餐飲事業,些利街、士丹頓街和伊利近街成為美食據點,眾多裝飾雅緻、充滿異國情調的小餐廳和酒吧林立,是喜歡精緻餐飲的人士匯聚的場所。由地鐵中環路站D1出口沿皇後大道往中環中心方向走,然後搭乘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梯前往。

銅鑼灣——正宗香港風味

銅鑼灣是有名的購物區,所以大量的人流也使得這里的餐飲業十分發達。渣甸坊、時代廣場、波斯富街、利舞台廣場和百德新街餐飲店林,有充滿地道香港風味的大排檔、茶餐廳、涼茶鋪、粥麵店、燒味店、甜品店,也有西式菜館、台式小吃店、日本壽司店、精緻的咖啡廳,豐儉由人。

赤柱——濤聲伴美餐

赤柱的環境清幽,海景迷人,有不少外籍人士在這里居住,像個歐陸小鎮,「吃」的環境絕佳。除了美利樓歷史建築內的海景餐廳外,赤柱市場內也有中式、越式、法式和意式的餐館,臨近海灣還有酒館、露天茶座等,處處洋溢著歐陸風情。地鐵中環站A出口,步行至交易廣場巴士總站乘搭6、6A、6X或260 線巴士,或於地鐵柴灣站C出口轉乘16M線綠色小巴前往。

西貢、鯉魚門、南丫島——近水樓台先得鮮 這三處可以稱得上是美食樂園。

西貢昔日是個漁港,沿海岸開設了不少海鮮酒家,家家門外大魚缸,蓄養著鮮活的海產,來這里吃海鮮比在市區里要鮮美幾分。咸魚和蝦醬是香港漁村的特產,也是饋贈親友的佳品。於地鐵鑽石山站C2出口乘92線巴士,或於彩虹站C2出口乘1A線綠色小巴,至西貢市中心總站下車。

鯉魚門是九龍半島的一個古老漁村,顧客在海鮮攤子自選鮮活海產後,到餐館里稍坐片刻,便可嘗到烹制好的海鮮,客人還可以指定烹調的方法。於地鐵油塘站A2出口轉24線綠色小巴。

南丫島的兩個主要港口索罟灣和榕樹灣,是品嘗海鮮的必到場所,尤其是索罟灣,餐館臨海而建,海鮮的味道和海邊的景色都能使人沉醉。從中環境保護號渡輪碼頭(地鐵中環站A出口,走人行天橋沿民耀街前往)乘渡輪前往南丫島榕樹灣或索罟灣,船程分別為30分鍾和35分鍾。

尖沙咀——潮流美食集中地

尖沙咀至尖沙咀東部一帶是遊客高密度區,無論是彌敦道、廣東道、漆咸道等通衢大道,還是亞士厘道和加連威老道等橫街小巷,特色餐館都數不勝數。在金巴利道的美麗華商場可找到水準一流的粵菜和川菜館。諾士佛台(地鐵尖沙咀站B1出口)雖隱藏於鬧市一隅,卻是追趕美食潮流之地,西班牙菜館、義大利菜館、日本菜館和酒吧環境清幽,是手屈一指的國際美食街。

九龍城——大眾化亞洲美食

九龍城過去毗鄰機場,成為各式餐館立足的熱點。現在機場搬遷,餐館卻留下來了,組成了別具一格的亞洲美食區。區內以泰國菜館、中式火鍋店和潮洲菜館最興旺,集中在啟德道、南角道、龍崗道、福老村道一帶,有些老牌名店已屹立九龍城數十年。此外,還日本菜館、韓國菜館和印度菜美食區的最大特點就是以亞洲式餐飲為主,價錢走大眾化路線,深受本地人的歡迎。乘地下鐵路至樂富站,再轉乘計程車。

紅磡——美食新焦點

離尖沙咀不遠的紅磡區是新興美食據點。黃埔新天內的美食教育局匯聚大江南北美食,多家菜館各展所長,以新鮮材料和特色烹調方法,炮製港式牛排、粥粉面、燒味、四川擔擔面、避風塘炒蟹、「車仔面」、餃子、懷舊小吃、越南菜、新加坡菜等,價格也是大眾化的。從尖沙咀漢口道乘6線綠色小巴,至總站下車。

旮旯美味隱匿市井間

我永遠相信,一個地方最美味的食物,隱匿於市井間。越是不起眼的角落,越可能棲息著歸隱江湖的高人。生活的氣息,樸素的風情,雞零狗碎的幸福,不經意間被包裹進了一碗雲吞、一個墨魚丸、一筷子牛腩粉……

沾仔記雲吞 那一口,嘗到了「幸福」

去香港前,在「驢友」論壇轉了很久,對「沾仔記」地理位置之險惡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備。可是當我拽著密密麻麻的筆記本,和已經翻折成腌鹹菜的地圖,頭頂辣豁豁的太陽,腳踩滾滾燙的石頭路,感覺自己彷彿先於美食成了一道「鐵板燒」。甚至動了「放棄」的念頭,跨過街道乘上地鐵穿過維港爬上山腰轉過小路,在任何一個路口彷徨時,都有一股憤怒在燃燒,突然,眼前一震,「沾仔記」!

頭發花白的「老法師」坐鎮店堂,不緊不慢地把蝦仁、肉糜填進雲吞皮,收攏起一朵「花骨朵」。所有的憤怒煙消雲散,所有的饞蟲爬上眉梢。

4隻飽滿的雲吞靜靜地躺在碗里,粉紅色的鮮蝦肉若隱若現,一彎碧綠生鮮的油菜漂浮於湯上———這就是傳說中的「沾仔記雲吞」,我在威靈頓街上來來回回尋找了半個小時的雲吞!鄭重其事咬下第一口,吹彈欲破的皮,緊裹著一團團鮮蝦肉,鮮甜,汁水充盈。牙齒咬下去的剎那,感到了「幸福」。

實打實的一碗雲吞,幾口便沒了蹤影,胃有幾分飽。屁股粘在凳子上,斗爭了半天,要不要再叫一碗?10元港幣一碗,恐怕是香港的最低價。或者買一打生雲吞回賓館?心裡卻還惦念著「九記牛腩」,只好忍痛割愛,放下調羹,咽下口水,奔向下一站。

地址:中環威靈頓街98號

九記牛腩 相濡以沫的醇香

離開上海前,一個嗜吃如命的朋友千叮囑萬囑咐,一定要去吃「九記牛腩」,「否則後悔一輩子」。

順著「沾仔記」所在威靈頓街向西北走,繞過九如坊,轉到了一條更加不起眼,甚至有點「猥瑣」的小街———歌賦街———平房比肩而立,擁擠得不透一毫米間隙,磚牆翻出斑駁的面孔,好像還有昨夜今晨小販的叫賣聲出沒在耳邊。就在這么一條破敗的小街上,卻極不協調地停滿了名牌車,都是沖著「九記牛腩」 而來。

也是一家局促的小店,車廂般窄長,擠了沒幾張桌子,坐著的客人狼吞虎咽,站著的客人心急如焚,一撥接著一撥。牆壁上不動聲色地貼著無數剪報:香港牛腩比拼第一名。
牛腩面登場,湯燉成乳白色,黃黃的寬面在嘴裡有種生脆的快感,牛腩選的應該是肘子部位,「筋」肥「肉」瘦,好像恩愛的夫妻,相濡以沫的鮮美滲透進每一絲牛肉的紋理。

老闆坐在門口,不屑一顧地說:「有人一星期來吃五趟……」

地址:中環歌賦街路口

文輝墨魚丸 唇齒間彈乒乓

渣甸街有點上海「吳江路」的意思,小吃鋪鱗次櫛比。中午時分,老闆伙計候在店門口,笑臉相迎。西裝革履的白領捲起袖管,夾一疊報紙,拉一把凳子,打發一頓午餐的閑散時光。

「文輝墨魚丸」的燈廂最耀眼,面積甚至大過店堂。 都是些看上去鬍子拉碴的中年男人在里里外外忙活,片刻不停,連桌子也顧不得抹,桌面「豐腴」得能揩下一層油。客人落座,他們把筷子和調羹往你臉前一甩,便是你能享受到的所有「服務」了。

點一碗墨魚丸配大碌竹撻粉,混跡在午餐的人群里。像乒乓球一樣白花花的5顆丸子,肥肥地嵌在小碗米粉間,白得太豐滿太圓潤。看第一眼,想拍打的迫切甚至大於吃。咬一口,牙齒和丸子輕巧地彈奏。墨魚的味道雖不強烈,清晰感受到了丸子的細膩纖維。米粉一般,湯清口,幾片紫菜點綴得極好。桌上擱著干辣椒,口味重的捻上一小撮,味道迥然。

地址:渣甸街路口

義順雙皮奶 趁關門前吞一碗

「義順牛奶公司」,老字型大小純鮮奶製品小吃店,在每個香港人的成長中,都留下過和母親一樣溫暖的記憶。店家在「雙皮奶」前掛了「馳名」二字,有種當仁不讓的霸氣。 找「義順雙皮奶」的過程,有點「驚心動魄」。摸到「義順」時,已過晚上11點,小馬路上黑燈瞎火,眼睜睜看著伙計拉下了卷簾門。伙計問我是否迷路了?我回答說:「我想吃雙皮奶。」伙計噴笑,然後悠悠然地從褲袋裡掏出鑰匙,重新翻起卷簾門。一眼便看見一碗碗雙皮奶排列在冰箱里。

真正「乳白」的顏色,表面微微皺起一層奶皮,這是精華所在。點破奶皮泯一口,先是一陣清清涼涼,舌尖和燉奶彼此廝磨,滑得不留一絲痕跡,隨即,芬芳的奶香慢慢彌散,直到溢出口腔。

心滿意足地踏出店門,再想謝一謝好心的伙計。轉過身,只聽「嚓」的一聲,卷簾門應聲而落,伙計也消失在香港的夜色里。

九龍區:佐敦道庇利金街63號/彌敦道519號/西洋菜街246號
香港島銅鑼灣區:波斯富街85號/駱克道506號

旺角路邊攤 牛雜美味不分貴賤

毫不誇張地說,香港任何一處吃東西的地方,都不會叫人失望。美味不分富貴貧賤,各取所愛,隨遇而安。尤其偏愛旺角的路邊攤,牛雜雞蛋仔咖喱魚蛋大腸鯪魚丸……摸一摸賁張的肚子,只要了一碗牛雜,和蘿卜一起燉的,蘿卜的清爽消解了牛雜的膩。倚在街頭看風景,吃到眼花繚亂,吃到大汗淋漓,吃到醉生夢死,把市井的快樂與悲傷打了包,一股腦兒背回他鄉。

地址:九龍旺角的角角落落

輕撩美食誘惑的面紗

平民精神 德昌魚蛋粉店

推薦理由:德昌魚蛋粉店是香港一家出名的小吃店,魚丸是這里的招牌,這里不大,人卻總是滿滿的,門口還有人等座。魚皮餃的湯頭很足,雲吞面里蝦仁個大飽滿,足有完整的兩三個。香港人極愛吃魚丸,這里的魚丸個大筋道,用料實在,不像有些家的用麵粉來摻。

地址:香港北角電器道75號地下/九龍城福佬村道嘉福閣88號地下

海景大餐 西貢 南丫島

推薦理由:西貢、南丫島是香港傳統的吃海鮮的地方,一年到頭都能吃到新鮮便宜的海鮮,而且還能就著海景吃海鮮,別有風味。西貢昔日是個漁港,現在是一個比較高檔的住宅區,路邊有很多歐式酒吧。南丫島是香港的離島之一,安靜祥和,充滿了自然氣息,其特色在於一些漁民的村落很有鄉土的純朴風情,大影星周潤發就出生在這里,而且至今經常光顧,他最愛吃的就是蟹粉炒飯了。你們也來這里試試吧,說不定還能碰見他。

地址:到了那裡就可以隨你的意願任選一家了。

親親甜品 滿記

推薦理由:滿記甜品店在西貢,分外出名。而香港人對甜品的熱愛真是有如滔滔江水,綿延不絕。這里最出名的甜品是「楊枝金露」,也就是拿西米露和芒果熬成,甜中帶少許酸,芒果糯糯的香和軟裹著西米露從舌尖溫熱地滑進口腔,說不出的暢快。

地址:西貢普通道10C號地下

浪漫西洋 蘭桂坊

推薦理由:中環的蘭桂坊是西餐的集合地,從西班牙、俄羅斯、北歐、馬來西亞到尼泊爾的形形色色的口味一應俱全。同時蘭桂坊也是香港時尚夜生活的據點,在L形曲折上下的街道上滿布著各式酒吧和餐館,霓虹閃爍的夜晚來臨,這里遍布了尋歡的中外男女,在這里你太有可能碰到香港的娛樂明星,當然還有狗仔隊。到香港,怎能不去蘭桂坊,就沖那裡的名氣和各種地道的西洋美食,就值得你不只是晚上光顧。

地址:中環地鐵站D2出口往半山方向步行3分鍾

小吃介紹:

近幾年,香港、澳門等地有一個醬菜膾炙人口,幾乎大小酒家飯店都有供應,共名雅緻,叫鳳爪。鳳爪乃雞腳的雅稱,譽雞為鳳,出自宮廷祭禮,《明宮史》有記。雞腳皮厚、骨粗、肉少,以往多用作熬湯或燉品的鋪料,如杏元鳳爪燉海狗,有的甚至作下腳料處理。為何現在派上大用湯?據說,雞腳含有較豐富的膠原蛋白,而膠原蛋白有消除面部皺紋之妙用。

小吃製作:

(1)煮將雞腳用水煮至將熟,煮的水要酌加醋和飴糖。

(2)炸炸至熟透色紅即可。炸後要漂水,去油膩,使皮骨分而不離,皮層收縮起皺紋,入口即化。

(3)蒸蒸時加醬料芡汁,蒸至軟爛即可。加何種醬料,可隨地方風味,還可隨時令而有不同。目前,廣東多用蚝油、桂林醬、柱候醬、OK汁等,但沒有一個店是相同的。

小吃特點:

雞腳色澤絳紅,皮層脹大而有皺紋,故有皺紋鳳爪之稱。皮下飽含芡汁,有灌腸之感。食時,皮骨易離,皮軟滑,骨酥爛,老少咸宜。

③ 高分求解!有關餐飲業的管理問題

餐飲店如何開才能如何做大

對於中小投資者而言,恐怕沒有什麼行業比餐飲業更吸引人了。一則投資可大可小,既可獨立經營,也可聯營、加盟;二則投資周期短、見效快,做上路了,短短幾年時間,就能完成從單店到連鎖的整個發展過程,做到資金的快速增值;三則門檻不高,進退自如。因此,做餐飲也就成為眾多創業者首次創業的最佳選擇。

餐飲店如何開 如何做大 如何成功開餐飲店 餐飲店的開店要素是什麼

任何一個行當都是一門學問,常言說「隔行如隔山」,餐飲業並非想像中那麼簡單。眾多「門外漢」湧向餐飲業後,或許可以很快可以通過獨特的菜品和創意抓住消費者,但隨後卻很難繼續擴大影響,走規模化發展道理。不僅慨嘆,餐飲業的水太深了。

創業難,守業更難,而把事業做大做強更是難上加難。創業者可以憑借獨特的產品優勢,在市場的夾縫中殺出一條血路,可是往往站穩腳跟還沒幾年,就被群起的效仿、競爭、假冒攪得焦頭爛額,或者一腳踩進錯誤投資、盲目擴大的污泥中,再也難以脫身。

餐飲業的水有多深?有人說:好學肯乾的人,做3年才算入門;想當甩手掌櫃,不出3月就得關門。一個餐館,從選址到開業,從服務到采購,從點菜到收銀,涉及太多的知識和細節。任何一個細節出現紕漏,都會在你往規模化發展的道理上埋下一顆地雷。地雷越多,隱患越大。

我們通過對餐飲業內幾十家企業的跟蹤和調查,為創業者解讀餐飲企業內在的經營規律,挖掘餐飲業做大做強所需的營銷技巧和經營手段,帶讀者親身感悟這個行業的經營難度,探查任何可能出現的隱患以及有效的解決辦法,從而使經營者跨越成長的危險,尋找做大之道。雖然本文以餐飲業的經營案例為綱,但其中的諸多手法都可在其他行業中採用。只要經營者加入自己的創意,靈活加以運用,大的發展指日可待。

產品可以復制,技術可復制,但創意無法復制,創意是思想的火花,因經驗的積累而迸發;創意是開創市場的倚天劍,用這把劍就可以開拓一片新的疆土,創造一個新的世界。

口味創新:敢為天下「鮮」

餐飲業像一個魔力巨大的磁石,吸引著來自各行各業的人醉心其中。進入餐飲行業的人形形色色,或者是因為生活所迫、無奈從幾張桌子開始做起餐飲;或者是有某項拿手好菜,眾人稱贊之餘開始籌劃推向市場;亦或是陰差陽錯,誤打誤撞進入這一領域。

對於中小投資者而言,餐飲業門檻低、投資孝收效快,進可攻,退可守,簡直就是天生的投資寶地。然而就《科學投資》雜志的研究看來,餐飲業就像波光平靜的海面,走進容易,但要往深處游去,往往會遇到驚濤海浪,要做出點樣子、創出新意並不那麼簡單。

餐飲業內有句話叫:「眼光是金,特色是寶」。雖然經營者進入的形式各有不同,但不管其背景如何,要想在餐飲行業中樹起一面大旗,找到立足之地,找對特色項目永遠是最關鍵的一步。

福壽螺的推廣,重慶歌樂山鎮因「歌樂山辣子雞」而聞名全國,他們通過新料舊做、舊料新做,創出了自己的「看家菜」,而且僅憑一道菜就揚名全國,真應了那句「一招鮮、吃遍天」的道理。

縱觀國內成功的餐飲企業我們可以發現,其競爭的三大法寶就是口味,口味,口味。換句話說,特色菜,人無我有的經典產品才是餐飲企業立足的根本。不過這里的三個「口味」也有不同的含義,第一個口味可以看作是廚師推出菜品的口味;第二個口味是不斷創新、符合大眾消費所需求的口味;第三個口味則是適應市場變化、及時調整企業發展的口味。

雖說任何一種菜品都是從原有口味基礎上進行創新的,個人認為,僅靠幾個人的閉門冥思畢竟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最好走出去,依靠借鑒拓展思路。會做生意的老闆,要不斷走出去采風,向其他人學習,創新出具有沖擊力的新菜。學諸家之長,走自己的路,取得成功便順理成章了。

後80和90後來成為產業大軍了,但是很多管理者並沒有準備好! 後80(85年後出生)、和90後,已經接過前輩的接力棒,成為主流的產業工人大軍,管理者發現,他們不是那麼「容易管理」了,傳統的管理方法,在他們身上好像已經失效,管理者於是產生了困惑! 中國的大部分管理人員,對後80、和90後人性的認識不足,准備不足導致管理方式偏差,事倍功半。 海爾的張瑞敏先生敏銳的提出「海爾必須重視和認真研究80後、90後的員工管理,必須專門研究,拿出方法!」

其實,要管好後80、和90後並不是什麼難事,我們要認真的分析他們的特點,了解他們的需求,對症下葯,則能事半工倍。因為在管理中,管理者做什麼並不重要,關鍵是被管理者接受多少,擁護多少、執行多少! 只有符合後80、和90後的特點的管理,符合人性的管理制度、管理行為、管理思想和管理文化,才能回歸本質,極大地調動被管理者的人性,激發人性的光輝,發揮其主動性和創造性,達成極佳的管理功效。

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去認識後80、和90後:

1、後80和90後成長的社會環境分析;
2、後80和90後的需求分析;
3、後80和90後的價值觀分析;
4、後80和90後的性格、個性、態度和行為方式分析。

要有效管理後80和90後,需要轉變一些觀念或者說管理方式:
(1)從「以工作為本」向「以人為本」核心價值觀和企業文化轉變;
(2)從「外控式」的管理方式向「內控式、含蓄式」轉變;
(3)從「控制型」的組織環境向「參與型、互動型、共享型」組織環境轉變;
(4)從關心員工的「單一需求」向關心員工的「多維和個性需求」轉變。

此外,營造良好的溝通氛圍(柔性溝通)和適當的心理輔導、激勵等,相信管理起來會容易得多。

④ 賺錢項目那麼多,為什麼要選泰式炸雞加盟

很 多 想 要 開 店 的 創 業 者 , 都 願 意 選 擇 一 個 成 熟 的 品 牌 加 盟 , 炸 雞 品 類 的 創 收 能 力 是 公 認 的 強 大 , 食 光 雞 加 盟 是 眾 多 炸 雞 加 盟 者 的 選 擇 。 泰 式 炸 雞 口 感 細 膩 , 主 打 泰 式 風 味 , 食 材 選 用 考 究 , 科 學 處 理 後 經 超 過 1 2 小 時 低 溫 腌 制 , 雞 肉 更 入 味 , 香 而 不 膩 , 備 受 消 費 者 喜 愛 , 也 為 加 盟 商 帶 來 了 創 富 的 喜 悅 。
餐 飲 技 術 研 發 團 隊 : 食 光 雞 加 盟 以 國 寶 級 餐 飲 大 師 胡 顯 忠 為 首 的 2 0 人 餐 飲 技 術 研 發 團 隊 , 致 力 於 新 品 研 發 、 醬 料 秘 方 配 制 、 餐 品 烹 飪 技 術 開 發 和 傳 授 , 確 保 合 作 伙 伴 全 面 掌 握 並 熟 練 運 用 所 學 餐 品 的 全 套 技 術 。
店 內 服 務 要 到 位 : 食 光 雞 加 盟 在 泰 式 炸 雞 加 盟 店 日 常 經 營 中 的 服 務 , 也 是 一 個 有 效 提 升 餐 廳 運 營 的 非 常 重 要 的 因 素 , 如 今 的 消 費 者 在 就 餐 的 過 程 中 是 非 常 注 重 服 務 態 度 和 服 務 質 量 的 , 將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決 定 客 流 和 門 店 的 發 展 , 而 服 務 的 水 平 又 取 決 於 工 作 人 員 的 服 務 , 所 以 應 該 盡 量 的 使 工 作 人 員 處 於 較 好 的 工 作 條 件 和 心 態 下 。
餐 飲 運 營 管 理 團 隊 : 食 光 雞 加 盟 擁 有 1 0 多 位 資 深 級 餐 飲 運 營 管 理 專 家 , 定 制 餐 飲 店 鋪 管 理 和 運 營 機 制 , 從 開 店 選 址 , 到 店 鋪 運 營 , 全 方 位 協 助 合 作 伙 伴 , 並 把 經 營 帶 至 成 熟 期 。
很高興我的回答能夠對您有幫助

⑤ 怎樣加盟台灣小吃:四神湯

小吃主要是一些出自於市井之中,一些製作相對簡單口味獨特的餐飲種類;台灣料理,實際就是台灣菜,也包括台灣的特色小吃。台灣的飲食文化繼承了福建沿海地區的特點,同時也深受日本和歐美飲食文化的影響,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特色,我認為台灣飲食文化的精髓還是琳琅滿目得小吃。一下介紹一些:

林家肉圓:就是糯米皮,裡麵包有叉燒肉,北方是蒸的,南部或中部有炸得,味道略微發甜.

肉燥飯:就是鹵肉末澆在飯上,很香。

飯團:老伯很親切地讓你選擇9種餡,魚松,香菇,肉,可口的早餐。

大腸包小腸:大腸是用糯米做的,小腸就是台灣香腸啦,我是在花蓮七星譚海邊吃的。

蛋餅: 台灣蛋餅裡面有餡的,肉鬆或者玉米的我都喜歡。

鹵味: 好贊的宵夜,黑輪,米血糕我都喜歡,看起來有點像我們的麻辣燙,這些東西也都是火鍋常吃的,只不過不是麻辣味的。

東山鴨頭:好吃,不記得怎麼做得啦,皮有點焦,好像炸過。

萬巒豬腳: 屏東名吃,也是一種鹵味,上次跟人說成『萬巒豬手』,台灣人愣了半天,呵呵。

客家粽:不太一樣,糯米做的,但是透明的,豆沙餡。

官財板:聽著名字怪嚇人的,其實是陞官發財的意思,就是兩片土司炸過,然後中間加上餡,有奶油蟹肉之類的,吃多會膩的。

可麗餅: 我覺得是一種法國點心,就是攤成雞蛋餅,烤得脆脆的,然後加上鮭魚等餡。

面線: 去西門町的時候排長隊等啊宗面線,不錯哦,我在四川成都的公館菜也吃到過類似的面。

蛤(e)仔煎:就是這種蛤類,然後放到蛋餅裡面,上面澆番茄醬。

阿給: 淡水小吃,好像是餅裡麵包著粉絲,辣辣的,早餐食品。

虱目魚粥: 有點像魚片粥,還加了油條。

紅豆餅: 香甜可口,還有花生的,香芋的。

三明治: 有鮭魚的,而且是熱乎乎的,比這里的好吃多啦。

燒仙草: 燒好的仙草裡面有花生粉,果仁(紅豆?)。

粉圓: 很像湯圓,有的有餡。

珍珠奶茶: 味道很濃,而且700cc才25NTB(半個刀),就是紅茶+奶精+珍珠搖啊搖,flushing有家很正宗。

木瓜牛奶:我的最愛,不過自己會做啦。

花生卷冰激凌:一個阿伯在一邊磨花生粉,我還去試試啦,然後把冰激凌用蛋餅包起來,撒上花生粉。

冰:最喜歡棉花冰,打得很細,還在高雄吃過冷熱冰(就是冰上面加熱的東西)

液香扁食:就是混沌啦,名氣很大。

鼎泰豐: 小籠包,蒸餃,混沌,特別有名氣,等位子要好久,據說是上紐約時報的呢。

涮涮鍋: 我去過150ntb吃到飽的,很不錯,牛肉丸,花枝,魚丸,我很喜歡沙茶醬。

加州風洋館:奶油海鮮鋦烤飯(懷念哦,雖然有點膩),吊燒雞,還有甜點和奶油濃湯,上面還可以做個酥皮。

緣山: 歐式西餐自助,第一次吃生蚝,還有魚子手卷,坐在我旁邊的理事幫我要了3個,呵呵,還有sashimi,冰激凌還是哈根達斯哦。(後來到美國才發現這種東西怎麼能在中國那麼貴呢)

國賓:對甜點印象尤其深刻,慕絲,cheese cake......

烤肉:據說有奶油螃蟹,但是沒給我們上,台灣的阿姨一直耿耿於懷呢,:P

鐵板燒:實驗室的學長請我吃的,呵呵,就是鐵板唄,不過有家很有名的叫『紅鬍子』,巨貴。

在美國還很貴呢,我的roomate說在 Banzai,they make things just in front of u

淡水吃螃蟹:好爽的宵夜,而且不用放鹽,因為是海蟹。

紅葉泰國菜:不錯,第一頓正餐,hostfamily的結婚紀念日,咖喱雞很好吃,後來林阿姨也做過。

台塑牛小排: 據說一頭牛隻用那麼一塊肉,狂貴,可惜沒吃到,有一次一個老師請客,我不好意思點。

點心:

花蓮芋&花蓮薯,外面的皮很軟很薄,裡麵粉粉的,香甜可口,花蓮的阿姨給我們買了2大包.

曾記麻薯:就是糯米的,很Q,有各種餡,現在吃覺得很甜。

綠茶糕:清爽,外面很松軟,裡面很Q.

洛神餅:皮和花蓮芋一樣,裡面的餡是洛神花口味,Q

在南部還看到很多街邊有烤小鳥的,殘忍哦。

擂茶:在北埔,客家人的地方,自己磨,好累哦,要把豆子阿那些磨成沫沫渣渣的,還要出油,最後還是店裡的伙計上陣。

水果:
亞熱帶和熱帶真好,有很多沒見過的水果,蓮霧,釋迦(很像佛頭),芭樂。

--------------------------------
台灣飲食文化

台灣飲食文化以福建閩南飲食文化為主,但又結合了中國大陸各地的飲食文化特點,形成了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

高山族飲食文化:
高山族早期多以小米、蕃薯為主食,食時用手。後來,隨著大陸移民的增多,逐漸吸收了漢族的飲食方式,改用筷子,大米逐漸成為主食。不過,不少高山族部落仍保留著不少傳統特色,如蘭嶼的雅美族吃魚有男女之別限制。高山族人喜飲酒,其用小米釀的酒,也呈現出了特有的飲酒文化。

閩客飲食文化:
這是台灣最主要的飲食文化,是從福建與廣東飲食文化發展而來的,成為今天的「台灣菜」,其主要特色是強調海鮮。閩客飲文化中,餐廳酒店多設佛龕,以求保佑發財。另外,與福建、廣東一樣,台灣具有濃厚的飲茶文化,喜歡沖飲壺茶,講究茶具的精美和沖泡方法,特別流行「功夫茶」。在歷史上,台灣還生產過供春、秋圃、潘壺等幾種質堅耐熱、外觀雅緻的紫砂名壺。如今,台灣茶文化也有了新的發展。

宗教信仰的飲食文化:
台灣宗教信仰流行,在祭典或祖先的祭祀人,十分重視供品的食品內容。如生的用來祭天,熟的用來是祭祖先。現今的台灣,十分流行吃素。

食補文化:
台灣與大陸南方一樣,飲食非常講究食補。現在可以說是一種健康飲食文化。在台灣,養生防老,「陰陽互補」,「五行調和」等觀念深厚。目前台灣食物養生方式主要有素食、生食、有機飲食、斷食療法及傳統中醫食療。台灣民間常有以「四神湯」(淮山、芡實、蓮子與茯苓)作滋補飲料,是著名的滋補小吃。民間食補習俗中最獨特的是所謂的「半年補」,即在每年的農歷六月初一,家家戶戶用米粉搓丸子,做成甜粢丸,吃後可除炎夏百病。另外,台灣還有「補冬」或「養冬」,即立冬日進補。

特殊風味的飲食文化:
台灣特殊風味的飲食文化可以說是包羅萬象,結合了台灣本地與大陸各地的風味小吃。知名者有基隆廟口的天婦羅,彰化的肉圓,嘉義的雞肉飯,新竹的貢丸,台南的擔子面,士林的大餅包小餅等。

閱讀全文

與泰伙餐廳加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清60幀電影網站 瀏覽:170
翁虹和徐錦江 無敵風火輪 瀏覽:286
大學女生房間沙龍兩個女主叫什麼 瀏覽:366
韓國gl電影 瀏覽:580
看電影哪個位置好一點2d 瀏覽:68
賣原味內衣的電影 瀏覽:572
關於道士的電影 瀏覽:334
哪裡可以看除卻巫山這部電影 瀏覽:387
最黃 影視 瀏覽:989
看電視劇的免費網址 瀏覽:307
給老人吃奶的電影 瀏覽:444
三點盡露的電影 瀏覽:491
間諜電影香港 瀏覽:406
電影里女主角叫茉莉 瀏覽:22
50度電影有幾部 瀏覽:17
女人為出軌剪頭發的電影 瀏覽:381
李采潭的作品子 瀏覽:793
沐風少女在線觀看 瀏覽:837
強奸電影哪些 瀏覽:723
美國免費電影專區 瀏覽: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