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湖南巡撫請客吃飯,廚子問准備幾個菜,為何他回答一個不用
湖南巡撫要請客吃飯的時候,做飯的廚師問他要准備幾個菜,但是巡撫卻說一個菜也不用准備,之所以這樣那是因為他對要請客的人是非常的有信心,知道他是一個清正廉明的人,到時候肯定不會來的,而他也只是走一下程序,所以一個菜都不需要准備。
以前朝廷曾經獎勵過他四千兩白銀,但是他一分錢都沒有用在自己身上,而是全部都捐給了受災的父老鄉親們,而且他的家庭條件也是很平常的,住的房子才是三間土牆瓦屋。
㈡ 湘廚子怎麼樣
吾錯啊。湘廚子其實算不錯了。環境都很好,很優雅舒適。而且最重要是食物很正,味道很好~可惜的是服務有些怠慢了。那裡的鴨鎖骨很好味,但最近去的幾次感覺味道淡了。沒以前開業的時候那麼好!不足的是停車位少了。有時沒位停。
㈢ 求沙灣飲食文化
沙灣白楊溝岩畫證明,早在新石器時代,活動在沙灣的塞人先民就開啟了羊肉、牛肉、豬肉、鹿肉的燒烤、烹、煎,創立了沙灣以肉食為主的飲食文化。
公元前六十年,漢武帝的孫子漢宣帝派鄭吉在烏疊城(今輪台縣境內)設西域都護府,沙灣正式成為我國多民族國家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漢帝國在沙灣的烏蘭烏蘇、安集海等幾處設立驛站,沙灣成了絲綢之路北新道上的一顆明珠。漢帝國在沙灣大興屯墾,五湖四海的農、工、兵、商在這里定居,絡繹不絕的中外駝隊到這里駐足食宿、洽談生意。沙灣原產地的葡萄美酒、黃瓜、野蔥、大蒜、香菜、胡豆(蠶豆)等和各種肉蛋奶禽一起被端上了人們的餐桌。開啟了沙灣美食文化第一次高潮的端倪。
商旅們把沙灣的歌舞連同原產於這里的黃瓜、蔥、大蒜、胡豆(蠶豆)、香菜傳到祖國內地,傳到遙遠的波斯等地,「將軍縱賭場場勝、贏得單於貂皮袍。」詮釋了中央政權和這里的各民族頭人友好和諧的盛況,也折射了這里飲食文化的發達。
唐代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北庭都護府在沙灣安集海設青海軍,在沙灣建西海縣,更多的人群來沙灣從事生產活動,唐朝渠就是唐代屯兵修的渠,肅州戶就是肅州人集中居住的地方,商戶地是當年有十八家商戶在這里定居,還修了一座廟。這些地名就是當時沙灣軍隊屯墾、興修水利,大批民眾從事生產活動、商業活動留下的地名。這里的飲食文化也在中原飲食文化和西亞飲食文化的碰撞下,不斷吸收、借鑒、聚集、豐富,加速發展。
寶應元年(762年),唐代詩人馬雲奇作為朝廷重要官員,護罪被押解西磧,途徑沙灣安集海留宿賦詩《九日同諸公殊俗之作》「菊酒何須頻勸酌,自然心醉已如泥。」他雖然被流放心情沮喪,但沙灣的美酒佳餚還是讓他陶醉如泥。
沙灣飲食文化的這種繁盛因為五代、遼、宋、金時期的戰爭分裂,有所間歇。從元明開始,國家統一,飲食文化隨之喚醒,重現生機。
清乾隆二十一年皇帝下令撰修《西域圖志》,把這里作為考察重地 ,在沙灣劃地界、定經緯、查山川水域,考物產民俗,設學館、建文廟、大興屯田,對沙灣縣境內的三座大山進行了詳細記載,其中紀念沙灣縣境內的依連哈比爾尕山刻石《御制和落霍澌行》,今天已不知流落在了什麼地方。對沙灣縣境內的瑪納斯河、金溝河、安集海河、烏蘭烏蘇河也進行了詳細記載,留下了祭祀瑪納斯湖的《歲祭裕勒雅爾郭勒文》和贊頌瑪納斯、沙灣一代碧玉製品的詩篇《御制碧玉盤謠》4首。在沙灣縣境內駐屯兵1400名,屯田28200畝,整個北疆沙灣屯田數量僅次於伊犁州。同時,又有政府獎勵耕織的大批民屯和流放沙灣的犯屯定居沙灣,帶來了沙灣人口的劇增、經濟的繁榮,於是沙灣飲食文化順勢而進入了第二個高潮。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民族英雄林則徐被流放伊犁,途徑沙灣,他在12月22日、23日的兩篇日記中記載了沙灣三次食宿。稱贊烏蘭烏蘇林木繁茂、風景優美,三道河子「民戶贏千」,安集海「行館甚敞」。
清代官員宋伯魯和翰林院大學士洪亮吉流放新疆途徑沙灣,宋伯魯在《烏蘭烏蘇道中》寫道「小市氣漿沙棗暗,短籬呼酒遇麝香,異方隨處堪行樂,七字吟成可是狂。」在沙棗花飄香的季節里,來到沙灣品嘗美酒佳餚,讓詩人如醉如狂。
洪亮吉在他的《詠雪景烏蘭烏蘇至安集海》一詩中寫道:「家中重乳酪尤厚,野雉作羹膏過膩……,張騫鑿空乃得到,伯益庶實可其諦。……只憐我亦老史臣,振筆欲增西域記。」奶茶、乳酪、雞湯的美食激發了這位大學士追憶張騫的業績,伯益的賢德,決心老當益壯完善西域記的決心。這些以沙灣的飲食為誘因的詩篇,足見當年沙灣飲食文化的魅力。
光緒二十二年,綏來知事(那時綏來和沙灣縣是一個縣)來沙灣視察,點名要吃張半吊子的梅乾菜肉絲和熘雞片。半吊子說:「蒸曬好的梅乾菜已用光,今天這道菜做不成。」半吊子敢抗命,知事沒面子,衙役仗勢踢了半吊子幾腳,從此以後,張半吊子就從沙灣街上消失了。
1915年沙灣獨立建縣,沙灣街上的飯館更多了。周麻子的汆湯肉、清龍過海、雞腦殼最出名。天津張家勤的包子、餃子、打鹵面、炸醬面、千層餅最正宗。還有幾家專營小店,如:楊三奶奶的另湯面,陝西王結子的插硝面,買買提的烤包子,宴德明的槽子糕也都很出名。
民國首任新疆省主席楊增新被革命黨人樊耀南刺殺,金樹仁、盛世才先後上台。盛世才是個殺人魔王,他不僅殺共產黨人,連楊、金的舊部也不放過。他看楊增新的侄子楊蔭維是個大知識分子,留過洋,怕殺了他影響太大,留在身邊又怕鬧出什麼事來,把他安排在沙灣住下,叮囑縣長銀子供足,讓他樂不思蜀。沙灣當官的和許多社會名流仰慕他的身世和學問,爭著請他吃喝,他也給別人題匾寫字,還收徒講學。他點名要吃張家勤飯館的包子,王結子的插硝肉和宴德明的槽子糕,可是樂壞了這三家,巴不得天天給他白送。
盛世才時期,新疆省傀儡主席李溶一來沙灣點名要吃楊三奶奶的另湯面,也讓這位小腳老太太成了沙灣縣的名人。
張學良在日本士官學校的同窗好友,東北軍中將高參趙劍鋒,1931年奮起抗日,因彈盡援絕,不得已退入蘇聯境內,他與蘇國、鄭律成等愛國將領率義勇軍余部退入蘇聯西伯利亞,跋涉近萬里,1933年來到新疆。盛世才也是東北人,任命他為塔城督察專員公署專員兼保安司令。他邀新疆省副秘書長新疆第一文豪紀鳳樓來沙灣巡視,縣長高亞元請趙司令點菜,他點了一道菜叫游西湖,另一個名字叫炮打咸陽,想考一考沙灣的廚子,這道菜一端上來,讓趙司令和紀秘書長很吃驚,這道菜只有省城的三春園和鴻春園會做,想不到這里也會做,格外高興。紀秘書長食慾大增,酒性大發,揮豪潑墨,為張家勤飯館提名「德遠祥」, 德遠祥「炮打咸陽」,「一炮成功」名聲大振。我急忙問老劉爺:「游西湖、炮打咸陽到底是啥菜?」他說:「這道菜其實是一個長如炮彈的西葫蘆瓜,這就叫炮。把西葫蘆瓜削開頂蓋,掏出瓜瓤,雞湯入味,然後裝進裡脊、丸子、夾沙、筍丁、蘑菇片、石花菜、海參條、尤魚片、雞塊、鴿子蛋這十樣東西,你看不是西湖十景嗎?然後蓋上頂蓋上籠,出籠後裝大盤,當客人面廚師用勺背在瓜上敲三下,表示三通鼓響,瓜散成四瓣,當眾撒香菜蔥絲,紅辣椒絲就行了。這道菜不僅講究味道,更要講究火候和刀工。如果瓜裝盤不整不像炮彈不行,敲三下不成四瓣不行,如果敲三下不開,或開成兩瓣,或變成其他樣子,就叫啞炮、劣炮或炸膛,這是犯忌的。如果動刀太重或太輕,上籠蒸的過火或欠火都會出現這種情況。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那可是不得了的事。
新中國成立了,沙灣解放了,後來的湯竹娃子就繼承了他們的真傳。湯竹娃子的真名叫湯萬成,竹娃子是他的小名。湯萬成的紅燒肉、燒條子顏色紅亮,吃到嘴裡不軟不硬,不膩滑潤,沒有人不稱贊,還有他的離骨雞,夾起雞干腿一抖,雞肉全落下,一副雞骨架完完整整乾乾凈凈。他殺豬不用人按,手持利刀,走進豬圈,問主人宰哪個?主人用手一指,便揚手齁齁兩聲,讓豬在圈中驚慌亂跑,待那口要宰的豬從他身邊跑過,只見他右手順勢薅住豬鬃,左手一刀捅進豬脖子下的刀口,豬踉蹌幾步,哼幾聲便倒下不動了,絕不來第二刀。他說把豬按倒宰或用繩子捆起來宰,不僅耽誤時間,更主要的是豬身上凡是按過的地方,血滲透豬皮,宰出來的豬都是紅一塊紫一道,不好看。燒出來的肉也不好看。
1956年10,沙灣縣城由老沙灣遷到三道河子。縣食品公司在大十字西烏伊公路兩旁開了兩個食堂。路南面的由湯萬成主廚叫「好省食堂」,路北面的由尕師傅(回族)主廚叫「民族食堂」。烏魯木齊來往伊犁、塔城、阿勒泰、博樂的車輛都要慕名到這兩個食堂吃頓飯。特別是克拉瑪依、獨山子的油運車天天要在這里停車吃飯,長長的車隊給縣城增添了更多的繁榮。
1959年,自治區在哈密辦了一次全疆廚藝大比賽,沙灣好省食堂的湯萬成、石師傅,民族食堂的尕師傅和大泉的彭壽章前往參賽。石師傅的雙手擀麵皮雙手包包子和彭壽章的生煎丸子均獲獎項,湯萬成的二龍戲珠(八寶飯)端到評委面前,雲蒸霞蔚,龍身搖擺,龍眼晃動,讓評委個個叫絕,捧回了全疆廚藝最高獎項。
1960年起全國自然災害,物資匱乏。1963年階級斗爭、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階級斗爭擴大的「左」傾錯誤方針,一步步嚴重發展,終於導致了「文化大革命」的發生。到處割資本主義的尾巴。「破四舊立四新」。飲食文化遭受到踐踏,廚藝被認為資產階級腐朽生活,是對無產階級的腐蝕劑、銷魂丹、糖衣裹著的炮彈。
1970年,湯萬成、石師傅、尕師傅、彭壽章這樣的人被工宣隊送進了專政隊,挨了不少的鞭子。
1976年,十年內亂結束,沙灣經濟復甦,飲食文化睡醒。1978年,沙灣飲食文化和政治、經濟一樣徹底從波折、困苦與殘酷中走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亘古如新。挖掘遺產,傳承創新,「拿來主義」也顯勃勃生機,沙灣飲食文化迎來了第三次高潮。外地的新鮮蔬菜、魚蝦紛紛進入人們的餐桌。川、湘、京津、淮揚特色的飯店酒樓竟相開業,外國肯德基、漢堡包也瞅准了孩子們的好奇的慾望。連從不經商的哈薩克草原民族的飲食文化也得到了充分的開發。從而大大刺激了沙灣養殖業、種植業的發展,規模化的養牛、養羊、養雞、養豬、養魚、養蝦、養蟹,讓沙灣九十歲的本地人的我的二哥目瞪口呆。以大盤雞為首的沙灣大盤美食文化傳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走出了國門,讓各地紛紛「抄襲」。
2011年,沙灣召開了第一個沙灣大盤美食文化節,沙灣縣城出現了第一次嚴重堵車,萬人空巷,聚集一堂,觥籌交錯,稱贊美食,盛況空前。「錦綉沙灣,美食名城」的文字,古樸的花邊拱衛著鳳凰涅槃後騰飛雄雞的城標,襯托著「天下第一大盤」,讓沙灣人無比自豪,久久不能平靜。「大羹必有淡味,至寶必有瑕穢,大簡必有大好,良工必有不巧。」至今還得永不滿足、精益求精。
㈣ 北京米其林發榜後為什麼會引起群嘲
㈤ 湘廚子餐飲連鎖怎麼樣
上個星期去了那店,生意還可以,口味一般般,但是服務很好,環境一般
㈥ 誰有在北京開飯館的經歷
在中國,想找到有責任心的工人來幹活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中國有很多假冒偽劣產品,總是兌現不了外包裝上的承諾;在中國,你要是想買東西,握握手就足夠了……
本來,我只打算來中國學習一年中文,但是我發現,要了解這片大陸的豐富文化,僅僅一年時間是不夠的。於是我又待了一年,然後又一年,直到現在我都稱自己為「老北京」了。在中國的五年時間里,我最喜愛的莫過於中國的食物了。中國的菜系繁多,要想在一周內吃到同樣的風味才怪呢!於是,在我未婚妻的鼓動下,我們決定開一間自己的小飯館兒。
選址:拆掉屋頂造花園
第一步,我們得選個合適的地方。當我們跟房主說,我們想拆掉1/5的屋頂來造一個小花園時,她大為驚訝,也有點兒害怕。西方人都喜愛在戶外進餐,但中國人好像還無法接受這樣的想法。不過,「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房東最終還是被我們說服了。
改造:裝修令人煩心
在中國,想找到有責任心的工人來幹活可不容易。我們招募來的工人都自稱「師傅」,但他們的伙計不是令我們失望就是惹我們生氣。與西方的標准相比,中國的勞工費的確很便宜,但從長遠考慮,返工返修可也費時費力呢!
建築材料也是一大問題。雖然我們都盡量挑選一些中等價位的產品,有些東西卻總是兌現不了外包裝上的承諾。中國有很多假冒偽劣產品,恐怕不去修個專門的學位還真無法辨識真偽。
風水:取一個好名字
風水在中國很時興,大師說一切安排要和諧,好的「氣」才可以進來。大師一步步地教導我們:首先是一些實際的問題——水管、電線、雨水與垃圾清理,接下來的教導可有點兒玄乎了,比如我們應該請什麼樣的守護神,什麼時候開業才吉利等等。我們由此學到了許多中國的傳統文化。這位大師還為我們的飯館選了一個名字——根據金木水火土的原則——溪湘子。
申請:管理漏洞讓我失望
申請經營許可證是個復雜的程序,我無法想像怎麼會有時間和精力。但既然我們要開飯館,就必須拿到公共衛生許可證。讓我失望的是,管理部門對於防火沒有什麼規定。廚房裡通常堆放著食用油、塑料、木頭,還有兩個熊熊燃燒著的大火爐。另一個缺乏管理的是煤氣罐,它們的外殼破舊,由卡車運送,任意堆放在戶外。如果發生煤氣泄漏該怎麼辦?
廚子:廚師人小鬼大
我們的招牌是湖南飯館,我們的飯菜就必須是正宗的湖南風味。於是我們便從湖南招募廚師。廚師們坐著火車,風塵僕僕地從家鄉趕來了,帶著滑稽的鄉音,還有執著的願望——要讓北京人瞧瞧湖南菜是多麼有味道!
廚師們給我的第一印象簡直還是孩子,乳臭未乾,不過他們已經具有多年的工作經驗了。
原料:人情開方便之門
由於中國缺乏成熟的規章制度,在買原料方面,我們又可以很省心。在西方,你要是想買點兒東西,可得准備長長的詳細的合同書,但在中國,握握手就足夠了。大米或啤酒用完了,打個電話,他馬上送到。至於付款,盡可以拖著,也用不著寫份長篇報告。
開業:任何生意都能成功
離我們萌生開飯館的計劃不到兩個月,我們就迎來了我們的第一批顧客。開飯館並非一帆風順,但我們還是一步步走下來了。一直鼓舞著我們的是:在中國,任何生意都能成功!至少,不會像在西方那麼復雜。在現今的中國,有許多個人創業的機會。我們飯館的未來也不確定。我們將細心呵護它,然後再決定是否繼續加快步伐前進。
㈦ 中國的飲食文化主要有哪些
1、按飲食者類型可分為三種:宮廷、貴族飲食,市井、百姓飲食,民族、宗教飲食;
2、中國飲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開發與利用、食具的運用與創新、食品的生產與消費、餐飲的服務與接待、餐飲業與食品業的經營與管理;
3、中華飲食文化博大精深 、源遠流長,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7)湘廚子餐飲連鎖加盟擴展閱讀:
飲食文化介紹:
中國飲食文化可以從時代與技法、地域與經濟、民族與宗教、食品與食具、消費與層次、民俗與功能等多種角度進行分類,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體現出不同的使用價值,異彩紛呈。中國飲食不但講究「色、香、味」俱全,而且「滋、養、補」的特點。
餐飲產品由於地域特徵、氣候環境、風俗習慣等因素的影響,會出現在原料、口味、烹調方法、飲食習慣上的不同程度的差異。正是因為這些差異,餐飲產品具有了強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間的差異造就了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而這種差異來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處世哲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飲食文化
㈧ 誰能幫我取個關於廚師的網名
梳理了幾個有關廚師的網名,覺得可以拿去不謝。
1、我「切」
2、手掌炒瓢
3、廚師做菜
4、我為廚生
5、天下流氓,廚師為王
6、珍又美
7、有滋有味
8、菜品即人品
9、客家廚
10、品上
11、舌尖
12、巧奪天工
13、掌上香
14、廚師不打洞,炒鍋翻不動
15、入廚先洗手
16、學廚先學德
17、中華廚俱樂部
18、要在廚房混,最好就是光棍
19、廚師一多
20、廚師無巧
21、廚海無崖樂作舟
22、香溢滿園
23、烹飪匯俱樂部
24、廚房無人莫去串
25、廚師為藍領貴族
26、廚師不好色,炒菜沒特色
27、廚留香
28、常在廚房飄,那能不挨刀
29、廚家傢俱樂部
30、廚房不臟,炒菜不香
31、以廚藝贏人
32、群廚薈萃
33、廚師太煩惱
34、廚師不騷,技術不高
35、廚藝匯俱樂部
36、尋味兒
37、夢萊思
38、美味樂俱樂部
39、聚賢
40、不經廚子手,難得五味香
41、食為先
42、提升菜品,細分再細分
43、家美味
44、星月廚
45、美味世家
46、廚工房
47、出自我一手
48、悠味哆
49、一日為廚,一生為廚
50、烹飪是第一國粹
51、燙傷,燒傷,刀傷
52、以廚德服人
53、多米來
54、愛廚房,愛生活
55、樂一堂
56、十個廚師九個壞
57、饞嘴哥
58、常在廚房混,那能沒學問
59、藝展天下
60、廚師的技藝
61、以食會友
62、樂悠悠
63、廚師不打牌,大菜炒不來
64、塊樂★尛廚
65、大師的炒作
㈨ 南庄有什麼美食 有什麼好吃小食 ..
南庄美食小食,南庄特色美食,大集合:南庄人求擴散,只要將自己知道的南庄好味的,或好吃的,特別的都可以介紹一下你知道的美食給我們。1『羅南下沙群興樓--蘿卜糕。 2』醉仙樓-燒雞。地址: 龍津西路舊敘福再向前兩百米 3『水蛇勇-水蛇粥。 4』南庄第一豬雜粥-豬雜粥。 新客隆路口 5『潤濤農庄-牛雜&開鍋魚片。 6『翠竹林蝦蟹炆雞、炆掌翼、炆牛腩,超正。 7『道村村道蝦場-美極蝦&煎焗魚&尖椒炒豬耳。 8』烘輝農庄-炆野&開鍋黃骨魚。 地址:華夏陶瓷博覽城中心廣場正對面 9『南庄龍津順意美食食野味,食魚生了10東華飯店——家鄉大頭魚 位於湖涌村委旁 11 敘福樓的竹網鱔都幾好味 12圍仔六張台-蒸臘肉,羅格公園農庄-燜鵝、魚 13南庄永興酒樓燒鵝南庄陶博大道 14南庄彩記煲仔飯都不錯 15南庄月兒灣個焗乳鴿都唔錯魚生也正 陶博路 16湘廚子的幾個魚品種都幾好 南庄有沒有其它美食,或特色小色都來推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