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餐飲加盟 > 董小宛餐飲加盟

董小宛餐飲加盟

發布時間:2021-05-28 12:17:48

『壹』 董小宛怎麼死的

董小宛,明朝末年南京麴院的名妓。董小宛與常見的普通妓女不同,她靠的不是賣笑來取悅男人,她是憑著一身唱念坐打俱佳的戲功而名噪一時。

董小宛亦伶亦妓,深得官宦子弟的傾慕。「明季四公子」之一的冒襄(又稱辟疆),把董小宛接進自己家中納為小妾。這冒襄對戲曲格外鍾愛,家裡養著一個戲劇班子。自有董小宛的加盟,這戲劇班子便火了起來,冒公子自然是其樂融融。詩人吳梅村對此曾有詩:「念家山破定風波,郎按新詞妾唱歌。」

只是,這董小宛後來的境遇又如何呢?

冒襄的結拜兄弟張明弼曾著有《冒姬董小宛傳》,該書對董小宛嫁與冒襄為妾後的生活作了詳盡的描述,其中不乏一些鮮為人知的情節。但是,有趣的是,對董小宛的最後歸宿,只是「以勞瘁病卒」幾字一筆帶過。並且還有意披露,「其致病之由,與久病之狀,並隱微難悉。」

既然稱是積勞而終,又為何有隱微難言呢?

詩人吳梅村在他題詠董小宛的詩篇中曾寫有:「鈿盒金釵渾拋卻,高家兵馬在揚州。」這詩似乎在表述董小宛與冒襄的情愛,不得不為當時高傑的兵亂而「拋卻」了。冒襄也在回憶這段亂世時寫道:「遇大兵,殺掠奇慘。」

根據這些描述,後代學者分析,董小宛似在亂世中被兵匪所獲並遭侮辱而亡。因此,官宦望族的冒家,對此視為不光彩的事,也就採取了迴避的態度。

而在清末還曾流行一種說法,稱董小宛即董鄂妃,曾入宮受到順治皇帝的寵幸。但有學者考證,董小宛要比順治皇帝年齡大14歲之多,這在情理上似不可能。

董小宛究竟魂歸何處,後人也只能是揣測了。

『貳』 董小宛是得天花死的嗎

小宛之死

董小宛,名白,字宛君,一字青蓮,藝名小宛,別號青蓮女史。明末清初,「秦淮八艷」(亦稱「金陵八艷」)之一、時飲「東南第一美女」之譽。這位一代名妓、亂世佳人究竟死於何時、何地、何因?至今眾說紛紜,莫衷一是,1985年上海學林出版社出版的《中華文化之謎》中曾將其列為一大歷史懸案。1990年版《辭海》中也僅說:「清兵南下時,(董小宛與冒辟疆)同輾轉於離亂之間達九年,後因勞頓過度而死」,亦無詳解。而文史作家周高潮曾於1992年和1994年先後在《群眾文藝》和《中國企業政工信息報》上發表中篇歷史演義和文史探秘《董小宛玉殞之謎》,搜集各種傳說加以考證甄別,並揭開謎底。現摘錄如下,以饗讀者。

1、血染維揚:1645年初,清軍乘南明內訌之機大舉南犯,4月18日,多爾滾兵臨揚州城下,南明守將史可法率城中軍民浴血御敵七晝夜,此間,董小宛受冒辟疆之託從泰州如皋趕赴揚州勞軍,奔走於四門的城牆上,將她趕制的酥糖分發給南明將士。但終因寡不敵眾,25日城破,一代民族英雄史可法壯烈殉國,董小宛也自刎拒辱,血灑瓊城。後來,揚州百姓為紀念小宛,遂將她勞軍的酥糖命名為「董糖」,並將其外表一律以紅紙包裹,以示小宛的碧血和史將軍的赤心,至今「董糖」仍是維揚一帶的傳統名點。

2、姑蘇玉殞:原明朝薊遼總督洪承疇降清後一直在和碩豫清王多鐸的麾下,1645年以經略銜總督江浙軍務,至1650年下半年,蘇杭至福建一帶已無多少戰事,於是洪承疇和多鐸一起將行轅從南京移至素出美女的姑蘇城。閑則生非,何況此二人本是好色之徒。洪承疇為討好多鐸,先是把黃功亮的繼室常熟美女劉三季弄來進貢,後來慕名去蘇州半塘街尋董小宛未果,便著旗將阿司鎮來如皋謊稱請小宛去蘇州教習餐飲製作,恰巧此時冒辟疆因累及「陳君悅據城抗清案」外出避禍。董小宛明知是計,但為了保全家人,只得孤身赴蘇州,第二天,董小宛在自己的衣胞之地以身藏的剪刀自盡殉節,血濺蘇州五雲軒。冒辟疆在82歲臨終前,還曾作絕句一首:「冰絲新颺藕羅裳,地當筵席一舉觴;曾唱陽關灑離淚,蘇州寂寞當還鄉。」

3、香消紫禁:也有人說自從董小宛1645年在秦溪被清兵擄去後,不久被輾轉送到經略江浙軍務的洪承疇處。洪承疇老謀深算,決計把小宛送往紫禁城內,一來自己可以加官晉爵,二來想用漢人的儒家文化來影響滿清的王公大臣特別是皇帝,讓小宛充當王昭君、文成公主那樣的角色,自己也好青史留名。小宛將計就計,也想進京為漢人復辟。於是憑著洪承疇與內大臣鄂碩的莫逆之交,小宛進了鄂府被鄂碩收為義女,取名董鄂氏,漢名仍稱小宛。三年後小宛的穿戴打扮、言談舉止都活脫脫地出落成一位滿族格格,乘著順治皇帝選妃的機會,小宛憑借天生麗質和出眾才藝順利入宮博得順治的寵愛,先是封為賢妃,後又加封為皇貴妃。兩年後她生了一個龍子不料3個月後夭折,順治竟破例追封其為「和碩榮」親王,但小宛再也承受不了失夫喪子的悲痛,加之東窗事發,當年入宮前留給冒辟疆的絕命書被庄太後發現,於是小宛坦然飲鴆而去。董鄂妃死後備及哀榮,被謚為「孝獻端敬皇後」。據說順治從此鬱郁寡歡,不久就跑到五台山削發為僧了。據劉成禺《世載堂詩》載:近代學者黃侃在大學講授清史時曾說:「小宛入宮,實顧亭林(即顧炎武)主謀,有獻西施沼吳之意」,並稱「獲確證」但「匿不示人」。

4、夢游金陵:據考證,曹雪芹《紅樓夢》中一號主人公林黛玉的人物原型其實就是董小宛(詳見《董小宛與林黛玉的關系》),加之董小宛也長期生活在南京秦淮河,是「金陵八艷」之一。金陵,是林妹妹最終的芳消之地,當然也就是當年董小宛的歸宿之地了。曹雪芹生於南京,10歲之前也一直是在秦淮河畔度過的,對於董小宛的傳聞和歸宿應當是了解的,這在《紅樓夢》中可以得到佐證。

『叄』 歷史上姓董的名人有哪些

1、董卓

董卓(?-192年5月22日),字仲穎,隴西臨洮(今甘肅省岷縣)人,生於潁川。東漢末年獻帝時軍閥、權臣,官至太師,封郿侯。於桓帝末年先後擔任並州刺史,河東太守,利用漢末戰亂和朝廷勢弱占據京城,廢少帝立漢獻帝並挾持號令,東漢政權從此名存實亡。

2、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漢廣川(河北景縣廣川鎮大董故庄村)人,儒學大師、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唯心主義哲學家和今文經學大師。漢景帝時任博士,講授《公羊春秋》。

漢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武帝下詔徵求治國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舉賢良對策》中把儒家思想與當時的社會需要相結合,並吸收了其他學派的理論,創建了一個以儒學為核心的新的思想體系,深得漢武帝的贊賞。

系統地提出了「天人感應」、「大一統」學說和「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為武帝所採納,使儒學成為中國社會正統思想,影響長達二千多年。

3、董槐

董槐(?—1262)宋濠州定遠(今安徽定遠)人,字庭植,嘉定十六年進士。嘉熙間歷提點湖北刑獄、知江州、潭州,平息常德兵變,救濟南來江北流民,甚著政績,整肅軍紀,加強訓練。六年(1246)任權廣西轉運判官兼提點刑獄,協和西南少數民族,與交趾建立友好貿易關系。

寶祐三年(1255)任右丞相兼樞密使,以整頓綱記為急務,為改革舊制,報效國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從而得罪了許多大臣,因此嫉之者甚眾。次年罷相,為佞臣丁大全派兵廹逐,避居湖州南潯。

旋以觀文殿大學士提舉臨安洞霄宮,隱居富陽北郊陽波湖董家弄。其子董麗,為宋駙馬,在元亂中盡節。今其後裔大多定居浙江富陽北部山區。部分定居江蘇丹陽。

4、董誥

董誥(1740—1818)董邦達之子,乾隆二十八年中探花乾隆帝將其改為二甲弟一作金殿傳臚,形降實升。累官至軍機大臣、東閣大學士,擢文華殿大學士(宰相)。他通曉軍事,台灣、廓爾喀平定也列名功臣。

在和珅當權時代,他與王傑獨不與其苟合。嘉慶帝鏟除和珅時他也發揮了較重要作用。他與其父一樣都是當時有名畫家精書法、善繪畫。他五次歸還故里,生活簡撲,平易近人從不倨傲,深為鄰里稱道。終年七十九歲。

嘉慶二十三年致仕歸家,十月去世。父子歷事三朝,雖身居顯要,但兩袖清風。嘉慶帝哀詩中雲:只有文章傳子侄,絕無貨幣置田莊。

5、董氏

董氏,南唐婦人,擅畫,「所學出王齊翰,工道釋人物」。(《宣和畫譜》),當時官宦縉紳家的婦女,都往往求她「寫照」(畫肖像)。有人還寫詩贊譽道:「林下才華雖可尚,筆端人物更清妍。如何不出深閨里,能以丹青寫外邊」。

宋徽宗御府藏有她畫的《六隱圖》。南宋鄧椿看到過這幅畫,他在《畫繼》中談到這幅畫說「今藏山陰王:產才監簿家,乃畫范蠡至張志和等六人,乘舟而隱居者,山水樹石人物如豆許,亦甚可愛」。

『肆』 董小宛魂落何方

董小宛,明朝末年南京麴院的名妓。董小宛與常見的普通妓女不同,她靠的不是賣笑來取悅男人,她是憑著一身唱念坐打俱佳的戲功而名噪一時。

董小宛亦伶亦妓,深得官宦子弟的傾慕。「明季四公子」之一的冒襄(又稱辟疆),把董小宛接進自己家中納為小妾。這冒襄對戲曲格外鍾愛,家裡養著一個戲劇班子。自有董小宛的加盟,這戲劇班子便火了起來,冒公子自然是其樂融融。詩人吳梅村對此曾有詩:「念家山破定風波,郎按新詞妾唱歌」。

只是,這董小宛後來的境遇又如何呢?

冒襄的結拜兄弟張明弼曾著有《冒姬董小宛傳》,該書對董小宛嫁與冒襄為妾後的生活作了詳盡的描述,其中不乏一些鮮為人知的情節。但是,有趣的是,對董小宛的最後歸宿,只是「以勞瘁病卒」幾字一筆帶過。並且還有意披露,「其致病之由,與久病之狀,並隱微難悉。」既然稱是積勞而終,又為何有隱微難言呢?

詩人吳梅村在他題詠董小宛的詩篇中曾寫有:「鈿盒金釵渾拋卻,高家兵馬在揚州」。這詩似乎在表述董小宛與冒襄的情愛,不得不為當時高傑的兵亂而「拋卻」了。冒襄也在回憶這段亂世時寫道:「遇大兵,殺掠奇慘」。

根據這些描述,後代學者分析,董小宛似在亂世中被兵匪所獲並遭侮辱而亡。因此,官宦望族的冒家,對此視為不光彩的事,也就採取了迴避的態度。

而在清末還曾流行一種說法,稱董小宛即董鄂妃,曾入宮受到順治皇帝的寵幸。但有學者考證,董小宛要比順治皇帝年齡大十四歲之多,這在情理上似不可能。

董小宛究竟魂歸何處,後人也只能是揣測了。

『伍』 董姓歷史名人

1,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漢廣川(今河北景縣廣川鎮大董故庄村)人,儒學大師、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唯心主義哲學家和今文經學大師。他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為漢武帝採納,開此後兩千餘年封建社會以儒學為正統的先聲。其學以儒家宗法思想為中心,雜以陰陽五行說,把神權、君權、父權、夫權貫串在一起,形成封建神學體系。提出"天人感應"說和"三綱五常"說。

2,董和:(公元220年)字幼宰、枝江董市人蜀漢掌軍中郎將,是東漢末年劉備手下官員。他與諸葛亮共事多年,許多建議被諸葛亮採納,為官二十餘年,外牧殊域,內干機衡,清正廉明,深受人民信任和愛戴,與少數民族交往,『務推誠心,南土愛而信之』。死之日家無儋石之財,諸葛亮對董和的高風亮節稱贊不移:「幼宰之殷勤,有忠於國,則亮可少過矣」。

3,董必武:(1885—1975)湖北黃安(今紅安)人,曾任中共六屆中央委員,七、八、九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十屆中央政治局常委。他是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勛,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中國社會主義法制的奠基者。他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建立了不朽的功勛。

4,董存瑞:(1929-1948)河北省懷來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第11縱隊32師96團2營6連6班班長,小時候讀過幾天書,後因家貧而輟學。1945年8月參加八路軍,194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榮立大功三次、小功四次,榮獲勇敢獎章三枚、「毛主席獎章」一枚。

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縣的戰斗中,因部隊受阻於敵軍的橋型暗堡,董存瑞毅然抱起炸葯包,沖至橋下。因身邊無處安放炸葯包,危急時刻,董存瑞毫不猶豫地用自己的身體充當支架——手托炸葯包,英勇犧牲,此時,未滿19歲。朱德為他題詞:「捨身為國,永垂不朽」。是捨身為己的典型代表。

5,董卓:(公元192年)字仲穎,隴西臨洮(今甘肅省岷縣)人,生於潁川。是東漢末年權臣。在三國中,董卓一生殘暴,滿懷私慾和野心。他從隴西發跡到率軍進京操縱中央政權,始終考慮和盤算的是如何滿足私慾和野心。為了達到目的,董卓不擇手段玩弄權術,踐踏法律,破壞經濟,殘害人民,他的種種倒行逆施,造成了東漢末年政權的極度混亂,給國家和社會的穩定帶來了巨大的破壞。東漢政權日趨衰敗、最終傾覆,雖然是由多種復雜因素所致,但是,董卓無疑加速和促進了東漢政權的滅亡。

『陸』 董小宛是如何死的在何時

小宛之死

董小宛,名白,字宛君,一字青蓮,藝名小宛,別號青蓮女史。明末清初,「秦淮八艷」(亦稱「金陵八艷」)之一、時飲「東南第一美女」之譽。這位一代名妓、亂世佳人究竟死於何時、何地、何因?至今眾說紛紜,莫衷一是,1985年上海學林出版社出版的《中華文化之謎》中曾將其列為一大歷史懸案。1990年版《辭海》中也僅說:「清兵南下時,(董小宛與冒辟疆)同輾轉於離亂之間達九年,後因勞頓過度而死」,亦無詳解。而文史作家周高潮曾於1992年和1994年先後在《群眾文藝》和《中國企業政工信息報》上發表中篇歷史演義和文史探秘《董小宛玉殞之謎》,搜集各種傳說加以考證甄別,並揭開謎底。現摘錄如下,以饗讀者。

1、血染維揚:1645年初,清軍乘南明內訌之機大舉南犯,4月18日,多爾滾兵臨揚州城下,南明守將史可法率城中軍民浴血御敵七晝夜,此間,董小宛受冒辟疆之託從泰州如皋趕赴揚州勞軍,奔走於四門的城牆上,將她趕制的酥糖分發給南明將士。但終因寡不敵眾,25日城破,一代民族英雄史可法壯烈殉國,董小宛也自刎拒辱,血灑瓊城。後來,揚州百姓為紀念小宛,遂將她勞軍的酥糖命名為「董糖」,並將其外表一律以紅紙包裹,以示小宛的碧血和史將軍的赤心,至今「董糖」仍是維揚一帶的傳統名點。

2、姑蘇玉殞:原明朝薊遼總督洪承疇降清後一直在和碩豫清王多鐸的麾下,1645年以經略銜總督江浙軍務,至1650年下半年,蘇杭至福建一帶已無多少戰事,於是洪承疇和多鐸一起將行轅從南京移至素出美女的姑蘇城。閑則生非,何況此二人本是好色之徒。洪承疇為討好多鐸,先是把黃功亮的繼室常熟美女劉三季弄來進貢,後來慕名去蘇州半塘街尋董小宛未果,便著旗將阿司鎮來如皋謊稱請小宛去蘇州教習餐飲製作,恰巧此時冒辟疆因累及「陳君悅據城抗清案」外出避禍。董小宛明知是計,但為了保全家人,只得孤身赴蘇州,第二天,董小宛在自己的衣胞之地以身藏的剪刀自盡殉節,血濺蘇州五雲軒。冒辟疆在82歲臨終前,還曾作絕句一首:「冰絲新颺藕羅裳,地當筵席一舉觴;曾唱陽關灑離淚,蘇州寂寞當還鄉。」

3、香消紫禁:也有人說自從董小宛1645年在秦溪被清兵擄去後,不久被輾轉送到經略江浙軍務的洪承疇處。洪承疇老謀深算,決計把小宛送往紫禁城內,一來自己可以加官晉爵,二來想用漢人的儒家文化來影響滿清的王公大臣特別是皇帝,讓小宛充當王昭君、文成公主那樣的角色,自己也好青史留名。小宛將計就計,也想進京為漢人復辟。於是憑著洪承疇與內大臣鄂碩的莫逆之交,小宛進了鄂府被鄂碩收為義女,取名董鄂氏,漢名仍稱小宛。三年後小宛的穿戴打扮、言談舉止都活脫脫地出落成一位滿族格格,乘著順治皇帝選妃的機會,小宛憑借天生麗質和出眾才藝順利入宮博得順治的寵愛,先是封為賢妃,後又加封為皇貴妃。兩年後她生了一個龍子不料3個月後夭折,順治竟破例追封其為「和碩榮」親王,但小宛再也承受不了失夫喪子的悲痛,加之東窗事發,當年入宮前留給冒辟疆的絕命書被庄太後發現,於是小宛坦然飲鴆而去。董鄂妃死後備及哀榮,被謚為「孝獻端敬皇後」。據說順治從此鬱郁寡歡,不久就跑到五台山削發為僧了。據劉成禺《世載堂詩》載:近代學者黃侃在大學講授清史時曾說:「小宛入宮,實顧亭林(即顧炎武)主謀,有獻西施沼吳之意」,並稱「獲確證」但「匿不示人」。

4、夢游金陵:據考證,曹雪芹《紅樓夢》中一號主人公林黛玉的人物原型其實就是董小宛(詳見《董小宛與林黛玉的關系》),加之董小宛也長期生活在南京秦淮河,是「金陵八艷」之一。金陵,是林妹妹最終的芳消之地,當然也就是當年董小宛的歸宿之地了。曹雪芹生於南京,10歲之前也一直是在秦淮河畔度過的,對於董小宛的傳聞和歸宿應當是了解的,這在《紅樓夢》中可以得到佐證。

轉載

『柒』 請問董小~姐的故事加盟的總部會幫忙選擇址么

有的,可以選址的,董小姐的故事那邊有專門的選址專家

『捌』 餐飲行業歷史上有哪些有名的人呢

中國歷史上第一名廚易牙

閱讀全文

與董小宛餐飲加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清60幀電影網站 瀏覽:170
翁虹和徐錦江 無敵風火輪 瀏覽:286
大學女生房間沙龍兩個女主叫什麼 瀏覽:366
韓國gl電影 瀏覽:580
看電影哪個位置好一點2d 瀏覽:68
賣原味內衣的電影 瀏覽:572
關於道士的電影 瀏覽:334
哪裡可以看除卻巫山這部電影 瀏覽:387
最黃 影視 瀏覽:989
看電視劇的免費網址 瀏覽:307
給老人吃奶的電影 瀏覽:444
三點盡露的電影 瀏覽:491
間諜電影香港 瀏覽:406
電影里女主角叫茉莉 瀏覽:22
50度電影有幾部 瀏覽:17
女人為出軌剪頭發的電影 瀏覽:381
李采潭的作品子 瀏覽:793
沐風少女在線觀看 瀏覽:837
強奸電影哪些 瀏覽:723
美國免費電影專區 瀏覽: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