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董小宛的介紹
董小宛(公元1624年—1651年),名白,字小宛,號青蓮,江蘇蘇州人,因家道中落生活貧困而淪落青樓,名隸南京教坊司樂籍,與柳如是、陳圓圓、李香君等同為「秦淮八艷」。1639年,董小宛結識復社名士冒辟疆,後嫁冒為妾。明亡後小宛隨冒家逃難,此後與冒辟疆同甘共苦直至去世。
『貳』 董小宛是誰
董小宛(1624-1651年) ,名白,字小宛,一字青蓮,蘇州人,因父母離異生活貧困而淪落青樓。她16歲時,已是芳名鵲起,與柳如是、陳圓圓、李香君等同為「秦淮八艷」。1639年鄉試落第的冒襄與小宛偶爾在蘇州半塘相遇。她對冒襄一見傾心,連稱:「異人!異人!」雖然她多次向冒襄表示過傾慕,均未得到他的首肯。因為冒襄早已屬意吳門名妓陳圓圓,並於1641年「訂嫁娶之約」。次年冒襄第六次鄉試途經蘇州,重訪陳圓圓時,已是人去樓空,加上科場失意,情緒沮喪到了極點。就在這年冬天,在柳如是的斡旋下,由錢謙益出面給小宛贖身,然後從半塘雇船送到如皋。次年春,冒董結成伉儷。小宛才藝出眾,能詩善畫,尤其擅長撫琴。今水明樓內的古琴,就是她當年心系之物。
董小宛性好清靜,每到幽林遠壑,就眷戀不舍,因厭棄喧鬧奢靡,獨居蘇州半塘達六年之久。小宛醉心於山水之間。在旖旎風光的襯托下,她也容易涌動柔情,而真心真意地給人以嬌媚之笑。因此,她三番五次地受人之邀。
提到董小宛的書有《桃花扇傳奇》、《七劍下天山》、《余情回夢》。
『叄』 排名前四的是哪四個蘇小小 柳如是 李香君 陳圓圓 李師師 董小宛
樓上不懂不要亂說!個人比較喜歡董小婉,不是她與冒辟疆愛情,而是她對於生活的理解,對待生活的態度;其次是柳如是,陳寅恪先生的柳如是傳很好看
『肆』 清真馬記食品商行在什麼地方經營什麼……
錢 最近北京天氣較熱 帶上防暑葯 藿香正氣水一類的 帶把傘遮陽又防雨學生證 身份證 北京:十條特色風情街 有著千年文明積淀的偌大北京城,分布著成百上千條功能、特色各異的街道,或古遠或現代,或幽靜或喧囂,或樸素或時尚,訴說著中國首都的風情萬種。 它們中間,有這樣十條代表性街道,為海內外遊客心嚮往之。 1、琉璃廠古文化街: 地址:北京宣武區和平門外琉璃廠東西街 路線:7、70、14、15等公交琉璃廠站 元、明時曾在此設立琉璃窯廠,因有「琉璃廠」之稱。清初古董商開始在此經營,乾隆時成為古玩字畫、古籍碑帖及文房四寶的集散地。解放後這里更富有文化街的特色。馳名中外的榮寶齋及中國書店及文物商店在此建立了許多門市部。1982年琉璃廠文化街整修重建。新建後的街道兩旁,鋪面殿堂青磚灰瓦,磚雕彩繪古色古香更具有濃厚的古代節市色彩。 沿街商店近100家,有以榮寶齋和寶古齋為代表的古今字畫,以韻古齋和萃珍齋為代表的金石陶瓷,以來薰閣和一得齋為代表的文房四寶,以振環閣和震雲閣為代表的珠寶雜項,以樂海軒和古藝齋為代表的音響樂器,以觀復齋和慶雲堂為代表的歷代碑帖,以汲古齋和韞玉齋為代表的仿古文物,以瑞成齋和邃雅齋為代表的文物錦盒和古書裝修,還有文盛齋的紗燈、宮燈和錦昌店的地毯、壁毯等。 2、什剎海酒吧街 地址:後海北沿的一條街 路線:210、5路鑄鍾廠站,55路德勝門內站、635路德內甘水橋站 市井的喜氣與飄香的紅酒相安無事,古老的院落與時尚的潮流各得其所,什剎海的確是一種「北京特色」。來什剎海的吧客講究的是個鬧中取靜。來這里喝酒是假,換心情才是真,所以不少酒吧裝潢頗為講究,「帥府」尋常院落中有金戈鐵馬之氣;「佛吧」方寸之地卻別有宗教韻味。 什剎海酒吧街最動人之處,還在可以觀景:站在「銀錠橋」上,聽船上二胡悠悠,最是銷魂滋味;更有水上蠟燈,伊人倩影,令人心醉。 什剎海附近還有一條著名的煙袋斜街。僅有200多米長的這條「袖珍」街巷中,一切有礙觀瞻的「稜角」都被巧妙地隱去:電線桿、架空線如今已被埋入了地下;殘破的路燈變成了商鋪門前精巧的宮燈;就連電表箱都被掩藏在了灰色磚牆的「暗匣」之中。徜徉在這條老北京風味的小街中,惟有時光倒流的影像令人久久回味。 3、南鑼鼓巷 地址:鼓樓東大街和地安門東大街之間的南北小胡同 路線:823、850、13、118等公交鑼鼓巷站 南鑼鼓巷是北京東城區的一條很古老的街道,仍保持著元大都街巷、胡同的規劃。它始建於元朝,南北長約800米,東西各有8條對稱的胡同,整齊地排列在兩側,從外形看猶如一條蜈蚣,所以又名「蜈蚣街」。 推開一扇厚厚的黑漆木門,一個通透敞亮的老北京四合院赫然映入眼簾,談笑聲、低語聲、鳥鳴聲依稀從涼棚上纏繞的葡萄藤蔓間飄出來……在南鑼鼓巷這條不足800米的狹長小巷中,布滿了這種低門窄戶而別有洞天的小酒吧,宛如這條街巷的整體感覺:靜謐、內斂。 而酒吧並不僅僅是南鑼鼓巷的全部,懷舊而親切的商業符號在這里隨處可見: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副食店、出售瓷瓶酸奶的小鋪子、干凈整潔價格公道的青年旅社……無論對想要停步小憩的旅人還是渴望慵懶打發整個下午的過客來說,這樣輕松閑適的氛圍無疑都再合適不過了。 4、馬連道茶葉街 地址:西二環廣安門外大街往南 路線:46、414、609等公交馬連道西里站 北京西站往南不遠有個馬連道「京城茶葉第一街」。茶葉街長1500米,集中了100多個茶葉店和5個茶城,匯集了浙匯、福建、安徽,雲南、貴州等全國主要茶區的名特優茶葉產品。年銷售額達10億元,佔全國茶葉總銷量的十分之一。 過去的馬連道只有一家茶葉加工廠。近些年來,福建、浙江、雲南和安徽等產茶地區的人們看準了機會,紛紛在馬連道開辦商行,批發茶葉,於是馬連道的茶葉街就成氣候了。雖然馬連道茶葉街的歷史不長,也就是剛剛起步,但它的規模卻不小,它不僅是北京最大的茶葉市場,而且還是華北地區最大的茶葉集散地。 5、王府井步行街 地址:東城區東長安街往北的王府井大街 路線:210、103、104、211等公交燈市西口站,地鐵1號線王府井站 王府井步行街地處天安門以東,是一條南北走向的長街,全長1800多米。今天的王府井已成為物豐人旺的綜合性商業步行街。 改造後的王府井大街,形成了「金十字」的構架。以金魚胡同西口的十字路口為中心,朝東是賓館飯店一條街,向西是小吃休閑一條街,面南是繁華商業步行街,往北是娛樂文化一條街。 這條北京最有名的商業街,路西有全國聞名的北京百貨大樓,路東有著名的新東安市場,還有全國最大的工藝美術商店、全國最大的新華書店、外文書店、全國規模最大的中國照相館以及利生體育用品中心、醫葯器械商店、王府井購物中心、穆斯林貿易大廈等。這里還匯集了不少老字型大小和有經營特色的新興商店,如盛錫福帽店、同陛和鞋店、新世界絲綢店、百草參茸葯店、碧春茶葉店等。 6、王府井小吃一條街 地址:東城區王府井小吃街e15號 路線:210、103、104、211等公交燈市西口站,地鐵1號線王府井站 北京有首民謠這么唱的:「北京小吃九十九,樣樣叫你吃不夠。」王府井小吃一條街的各式小吃,沒有上百種也有九十樣。如新疆式烤羊腿、甜點驢打滾、油炸灌腸等回民小吃和煎餃子、爆肚、甜食茶湯和北方小點豌豆黃等各種漢族食品。 特色推薦:一是炸蠍子、螞蚱、繭蛹,來王府井小吃一條街的食客們一般都會嘗試一下這看起來使人畏懼,但口感著實不錯的小吃。二是各式各樣的冰糖葫蘆,是這里色彩最豐富的小吃,品種多樣,有最傳統的山楂、桔子、山葯,還有新鮮的彌猴桃、草莓、葡萄等等,一路走來舉著它,突然找到了兒時的感覺。 7、大柵欄和新前門大街 地址:崇文區南北向的前門大街 路線:20、203、59、5、66等公交前門站,地鐵2號線前門站 「大柵欄」是北京最古老、最著名且又別具一格的古老街市和繁華的商業鬧市區,保存著大量原汁原味的古老建築。有許多名揚中外的老字型大小:如明朝嘉靖九年開業的六必居,為京城醬園之首。清代康熙八年開業的同仁堂葯店全國聞名。還有嘉慶16年開業的馬聚源帽店,咸豐13年開業的內升聯鞋店,光緒19年開業的瑞蚨祥綢緞皮貨店,都是本行業中的龍頭。 在北京南中軸線上,前門大街距今已有570餘年的歷史,素有「天街」之稱。修繕後的新前門大街突出了現代商業功能和古都風貌相結合的特點。目前,除原本大街上「土生土長」的月盛齋、一條龍、慶林春茶莊、全聚德等13家「老字型大小」全部回遷外,包括蘋果電腦、星巴克、勞力士、阿迪達斯等在內的20多家國際知名品牌也已簽約,確定進駐。 新前門大街已經掛上昨日鳥籠、銅鼓、冰糖葫蘆等具有老北京特色式的路燈。改造後的前門大街換成了青白石路面,再現昔日御道風采,留存在老北京人記憶中的有軌電車(鐺鐺車)、五牌樓等明清風景重新展現在人們的眼前。 8、電玩樂器一條街——鼓樓東大街 地址:東起安定門內大街,西至地安門內大街, 路線:204內環、107、635、124等公交寶鈔胡同站 近幾年來鼓樓東大街逐漸形成了以電子游戲和動漫店為特色的北京電玩一條街。這條電玩街上共有36家電玩店,老闆大多數也都是20多歲的年輕人,包括專門出售PSP、PS2以及游戲軟體和卡通模型的電玩店。 「北京電玩一條街」的名氣不僅讓鼓樓東大街名噪京城,連一些外地商家也慕名進京采購。整條鼓樓東大街除了電玩商店之外,還錯落分布著16家樂器行,其密度之高,也可以稱得上是樂器一條街。 9、潘家園舊貨市場 地址:朝陽區東三環南路(潘家園橋西南) 路線:800外、36、34、434、特3等公交勁松南路西口站 潘家園舊貨市場位於北京東三環南路潘家園橋西南,佔地4.85萬平方米。市場分為地攤區、古建房區、古典傢具區、現代收藏區、石雕石刻區、餐飲服務區等六個經營區。主營古舊物品、工藝品、收藏品、裝飾品。市場形成於1992年,是伴隨著民間古玩藝術品交易的興起和活躍逐步發展起來的,現在已成為一個古色古香的傳播民間文化的大型古玩藝術品市場。 潘家園舊貨市場是全國人氣最旺的古舊物品市場。周末開市日客流量達六、七萬人,其中外賓近萬人。不同膚色、不同語言、不同階層、不同信仰的遊客在這里交融。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夫人希拉里、美國眾議院議長哈斯德、泰國公主詩琳通等數十位外國政要曾來這里游覽購物。 這里還是全國最大的民間工藝品集散地。有衡水的鼻煙壺、楊柳青的年畫、江蘇的綉品、江西的瓷器、宜興的紫砂、陝西的青銅器等。這些不同民間特色的工藝品從全國各地匯聚潘家園,又從這里銷往全世界。 10、三里屯酒吧街 地址:南起白家莊路,北至東直門外大街,東臨東三環北路,西臨新東路 路線:地鐵2號線到東四十條,從東南口出,坐113路到工人體育場北門 三里屯最初以汽配、服裝市場聞名。後來,逐漸成了酒吧街。酒吧街位於朝陽區三里屯北路東側,全長260米,佔地1648平方米。 三里屯是北京最早的酒吧群落,這里出現第一家酒吧是在1989年,三里屯地區最早的酒吧出現在南三里屯,而形成氣候、名聲最響的是三里屯北街。 小資酒吧、男孩女孩、蘭桂坊、休息日、棕櫚海灘……每家的生意都那麼紅火。由於三里屯北街毗鄰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比利時、德國等在內的79個國家的使館。老外成了北街酒吧最固定的客人。近幾年,本地的白領、演藝界人士,乃至外地旅遊者也成了酒吧街的常客。 還有 北京的特色.胡同、四合院、皇家文化、現代文明、政治文化氣息。。 北京的特色小吃特色.1.六埔炕有一家用---------豆腐乳----煮的-----毛豆,,,,哈哈絕對好吃,環境又干凈 4.首都劇院斜對面(往南斜)有個蘭州牛肉麵館,門臉不大,衛生也一般,但味道真是不賴,4元一碗,在王府井那裡算極便宜了。 5.地安門十字路口的清真小吃店,那的豌豆黃(個人認為)北京最好吃。。。。。 6.牛街衛生學校(綠頂)一帶,陳記各式年糕(米的,面的,盆糕)豆面糕(驢打滾)愛窩窩,豌豆黃,糖卷果....旁邊的燒羊肉,燒牛肉,出去camp帶著吃,買一斤送一個火燒(要看買肉的老爺子的心情了) 7.台基廠梅園乳品店:乳酪 4.50元/碗,奶卷2.50/個,乳酪干35.00/斤(團結湖有分店) 8.宣武門加油站,三巴湯火鍋,28/人,鍋底20.00(maybe),人多合適。 9.稻香村的炒紅果不賴。還有它的糯米酒加上雞蛋做粥,很美容的。 10.西直門地鐵 西北口上來 右手 牛拉 一級棒 超級便宜 量足 狼吞指數87 11.東四四條口有一家國營飯館,那裡的鹵煮火燒很棒! 12.東單有一家叫「日昌」的茶餐廳,在協和醫院對面的胡同里,那裡經營的都是廣東風味,和港產電視里的大排檔差不多。那裡的煲仔飯很好吃,飯量小點兒的倆人都吃不了! 13.還有一家台灣的火鍋店,叫「呷哺」。在北京的新世界商場,西單明珠,庄勝崇光百貨,甘家口大廈......都有分店。不收鍋底錢,關鍵是他們那兒調的醬味道很好。 14.厲害厲害!原來大家都是食情中人,那我就不得不說了,其實也是奶製品,三元乳品的連鎖,饒世界都是!我以前看見從來就不進去,還當只賣牛奶和飲料呢,結果進去才知道,裡面有許許多多的奶製品,你想的到的想不到的都有,尤其是那個楊梅豆腐,夏天吃那叫一個爽:不甜不膩、冰冰涼涼,還有一股極其解暑的楊梅味。我每次看見三元乳品的連鎖必吃的幾個:乳酪、酸奶、楊梅豆腐,冬天還會加些奶卷兒和乳酪干兒。唯一的缺點是不符合便宜的條件,屬於比較fb的那一類! 15.美術館後街有一家貴州飯館,進門先上免費苦丁茶。米豆腐很香,吃米線5塊錢管飽。 16.我在北京城經常找雲南菜吃,得勝門旁邊冰窖口的雲南飯館是北京最早的一家,其次是魏公村民族大學後面的「寶勤」傣族菜館,在北京算不錯了。 17.寬街離過客不遠的地方有家傣家菜,就吃飯來說比較fb,但就味道和特色來說,很值! 18.帽兒胡同口有家新疆館子,裡面的烤羊腿灰常不錯;新街口買當老對角有個小面館,涼面是我吃過的最好的;萬壽路地鐵口向北走10分鍾,路東有個圓明華飯館,水煮黃蠟丁,香;前門胡同里的炒肝和爆肚馮,好吃好吃;視察海右岸的客家菜,不錯;華堂對面小街里的烤串,小腰絕了;水錐子千葉大廈東邊的湖南菜,解饞的很。。。。 19.還有,朝陽門華普地下,到家嘗有個什麼老媽的小攤,那的合勒面一絕!8元,價還行。 20.人大西門的229服裝店正對面的餐館里的宮爆雞丁是荔枝味的,愛甜的mm們有福了。 21.東四環紅領巾橋北9路車總站對面,「傻兒」火鍋,燕京青島免費隨便喝,扎啤1.5元。 22.地安門外的盾輝賓館一層的餐館,山楂粥,淡淡地酸甜,好喝!中國戲曲學院正門有家小館的十錦炒飯,我這個極不愛吃炒飯的人都要叫絕 23.前門鮮魚口內天仙居炒肝,北京頭一份!價格便宜,才1.9一碗,正宗老字型大小!快去吧,加上4兩包子也不過6、7塊錢!! 24.要說北京的雲南菜,我認為還屬雲南駐京辦事處雲騰賓館那裡的地道。就在東便門旁邊,那氣鍋雞的味道,沒的說,呵呵!! 25.清華大學里,亞洲第一大食堂,3塊錢吃飽,5塊錢吃好,樓上樓下4層帶滾梯,氣派!! 26. 豆腐乳---煮----毛豆,,在安德路上,往東,過了七中的第二個路口,轉彎處。 27.地安門十子路口往北海後門方向有個很氣派的面館,羊肉燴面好吃,10元。 28.在55路線上有個四環市場(聽老媽說的),那的花生米有一種。。。。說不上是什麼一道菜的味道,我朋友說是回鍋肉(有一點像),10元3斤,絕好吃。 29.前門一帶的廊坊二條的小腸陳的鹵煮火燒,爆肚馮,甘家口的老北京雜醬面的豆汁...... 30.新街口的「新四川面館」,上次去見大家都吃涼面,偶也就來了一碗才4塊,給的太多了。還有免費的粥(亦或是別的什麼)可以喝的~~~ 31.另外有n多人喜歡吃旁邊「老西安飯庄」的羊肉串,可是覺得太辣了也不便宜2元。 32.說起涼面,陽光廣場往北,眉州東坡小吃的涼面3元,好好吃,極好吃,無比的好吃。。。。還有它的干紹面,地道。。。還有香油凍糕,熱熱的和香油關系也不大,卻好吃的要命。。。。那裡全是3元5元的吃的,最貴是一紮西瓜汁8元,好喝! 就是量小,我每次要點兩種面才夠。。。。。哈哈哈,是不是太能吃了 33.京廣中心的那個茶餐廳中的蛋塔也好好吃,反正我是百吃不厭。。。。。:)) 34.紫龍賓館(現在叫渝信川菜),那裡的樟茶鴨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 具體位置應該是在寬街中醫院對面那條胡同里的紫龍賓館! 35.在新街口附近(聽說的,尚未有時間去證實)有家正點的回民館子,正試營業期間,所有羊蠍子免費,容器比臉盆還大,據說好吃的連湯兒都一滴不剩。 36.新街口豁口,老桂風米粉店,老字型大小,聽說好吃極了。。。。。 37.我也知道一地驢肉火燒巨好吃,在大紅門兒一帶,具體位置說不清楚,反正我找得著。 38.外館斜街,花誠酒家的水煮魚棒極了,辣嘴不辣喉嚨!香,18元兒一斤! 隆重推出:黃花城下面最早開張的倉坡扶飯庄,裡面雖然沒有大廚。可是山村風味爽極,幾乎都是美味,而且店裡極為干凈。現介紹幾道我去那裡必點的菜:冷盤:水芥菜(只長在清泉或者干凈的水邊,正宗野菜,有點芥末的味道,清口)驢蹄筋(是老闆親自做的,干凈,味道極好)熱菜:松蘑炒肉(配料:松樹 下的蘑菇和新鮮豬肉,想想滋味吧)攤柴雞蛋(那叫一個香)熬小魚(黃花城水庫的小魚)還有再點上一張家常餅。 39.平安大街趙公口路口西南角有個貴州餐館「竹筍情」,風味獨特,進得門去先讓你課瓜子,是那種最土製的瓜子,從葵花里摳出來就扔熱鍋里炒的那種,一開始我還懶得課,後來就停不了嘴;當然菜色也好,瓦片蒸臘肉、香腸(可以各來半份),竹筍菜,尤其筍干雞湯,不賴。愛辣的同志不仿去嘗嘗,價格算合理吧。 40.在崇文門哈德門飯店東側(108車站再過去一點)有一個贛南飯店,只是一個比較小的飯館,但裡面的贛菜一絕,而且特別便宜,四、五個人吃飯點小炒魚,酸菜肚尖,三杯雞,炒米粉等菜(小份)加起來不超過60.00元。好吃極了。它門口有一個老北京,就沿街。 41.後海南岸的「孔已己」江南風味,散裝黃酒用錫壺溫熱了喝,爽!小菜做的也特地道 42.還有一處是祁家豁子55路總站,下車就是,跟住家屋門差不多大小的一個門臉兒,很正宗的西安風味,尤其是油潑面。全家吃飽吃好不超過20元。不過得看各人口味了,要喜歡吃西安麵食的那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啊。 43.翠微大廈北頭,馬路東邊有家煎餅店,種類豐富,不同於街邊煎餅車上的那種,常常排大隊的!和平門三千里烤肉附近有家小館,賣一種「燃面」,乃宜賓特產,據說極香。 44.朝陽門,向南,二環外,富華大廈,東側,胡同(東西走向)向東20米,在胡同北側,有一小門臉,紅色,名字忘了,專做肥腸,各種味道,非常棒!!!!! 45.甘家口路口,東西走向方向,向西50米左右,路北(釣魚台北門往西斜),名字從沒記過,牛肉拉麵、涼面(夏季供應)、各式小菜、小碗牛肉,都特棒!!!!!我從高一的時候就在那裡吃,到現在已經10年了,凈是回頭客。 46.西四環內定慧寺橋往北,第一個路口向東,400米左右,路北,那裡的春餅巨棒!!!! 47.甘家口進口向左轉50米處有一叫雙龍的烤肉店,吃完終生難忘 48.頤和園北宮門往西的一條路(通向青龍橋大橋),有一家「馬記燒餅鋪」,那裡的燒餅夾肉3塊一個,味道棒極了!!!!還有雜碎湯,如果不吃裡面的雜碎只要湯是免費的。我可是從小就在那裡吃了,別的地方的燒餅夾肉我看都不看了呢~~現在早上有很多去香山頤和園遛彎的老頭老太太都鍾情於那裡,這家店上過《北京晚報》。有機會大家去try一下。 49.薊門小區里有一個地方叫「獨當一面」,裡面有一種雞腿飯,整隻的雞腿,油菜,西紅柿還有一個煎蛋,爽急了!!!! 50.sogo斜對面「妞妞餃子館」。我從不吃餃子的可到了那…… 51.新街口,愛圖美再住北,路西,有個重慶(也可能是成都)小吃店很好吃。。。。。 52.鼓樓東北角有一家小的露珠火燒店, 53.宣武門,過了sogo向南一公里,路西,有個小的牛肉拉麵店 54.東四7條東口向胡同內走100米,「朱家菜」味道不錯,非常家常菜,好吃便宜! 適合餓了的時候去! 55.工人體育館北門正對馬路的北邊有個「味正園」韓國燒烤,無煙碳烤味道絕好,便宜實惠,(兩人吃好在50元左右,可吃到2-3種烤肉!) 56.方莊家樂福對面有個剛記廣州海鮮,很正宗的廣州菜,大連鮑28一隻,扇貝才3元一隻,基圍蝦38一斤,開始時我也覺得那兒可能挺貴的,結果兩個人150元都快撐死了。 57.大覺寺的糯米藕北京一絕。。。。。這是貨真價貴的一絕喲!吃了他那的,別處的就覺得根本沒法吃了。。。。。 58.世人個個學長年,不知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宏狀元,不論甜粥鹹粥都好喝的沒話說!好幾家店呢。。。。。車道溝啦,展覽路啦,花園東路,安華西里一區什麼的地方都有。。。。。我去的是它的伸粥店,西三環北路93號。。。。。。。 59.西苑飯店旁十子路口東北角「出租之家」,有10多種熱菜小炒(味道絕對地道,有點懷舊的感覺,80年代中期菜館的手藝,棒!量大)另外:冷盤、主食、湯自助,才8元/人。 60.隆重推出:北京第一家個人菜館,絕對正宗北京家常菜。 就在一條幽深的小胡同裡面,提示:(東城,胡同名字-翠花) 特色菜:五絲桶、蒜香肘子、沙鍋丸子、扒白菜、紅燒平魚、京醬肉絲! 這個可是我好不容易才找到的!好好享受吧! 61.鼓樓地鐵西南口出來有一家名為慶賓的涮肉味道一流,要早去晚了沒位價格適中。 62.全北京最愛的水煮魚是:西壩河的紅京魚水煮魚.地點在重慶飯店旁邊的臭溝邊,是總店,店面不大. 廣安門美食街以麻辣風味為主打,比如以經營川菜為主的麻辣誘惑,以香辣蟹聞名京城的李老爹,以及來自四川的譚魚頭等等。 %D%A+1%D%A已贊過%D%A藍幽遺夢%D%A的感言:%D%AXIEXIE %D¢009-07-31%D%A
『伍』 董小宛和冒辟疆住在哪
據傳 董小宛和冒辟疆曾住嘉興海鹽水繪閣。她在南北湖畔雞籠山上面對暮春凄涼景緻,感嘆江河破碎,一家流離,淚葬殘花。據說《紅樓夢》林黛玉葬花即改編自小宛葬花。
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正月初二,小宛仙逝,年僅28歲,葬之於如皋影梅庵。歷代文人多有憑吊
『陸』 順治死後董小婉去那了
很多人以為董小宛和順治帝的董鄂妃是同一人,而且野史更言之鑿鑿地這樣描繪道:董小宛是秦淮名妓,她的色藝雙絕,最後連順治皇帝都聽說了,於是把她搶入皇宮,稱為董鄂妃。但這時的董小宛已是才子冒辟疆的夫人了,於是寧死不從,並且以死抗爭。孝庄皇太後怕傷及皇帝兒子,而且由於祖訓「漢女不得入宮」,便將董小宛縊死,順治心灰意冷之下,便出家為僧。因此,順治的孝陵里是沒有棺槨的。
這種傳說廣泛流傳,許多小說、影視作品中都可見它的痕跡。看得多了,許多人也就認為董小宛就是董鄂妃,而順治皇帝正是為了她才不做皇帝的。
其實董小宛與董鄂妃,是不同的女子。
董小宛名董白,除了「小宛」,她還有一個號「青蓮」。她和陳圓圓、柳如是、李香君、顧眉、朱無瑕、趙令燕、馬湘蘭等等,都是明末舉世艷稱的名妓。她出生在明天啟四年(1624年),到崇楨十七年(1644年)明思宗朱由檢自盡時,作為早已艷名遠播的美女,她已經二十歲了;而此時的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也就是順治皇帝,他的年紀最多也超不過七歲(因為直到七、八年之後,十四歲的小皇帝才夠年齡冊立他的第一位皇後)。在那個早婚的年代,十六年即為一代人,尚不諳世事的七歲小皇帝怎麼可能愛上一個「阿姨輩」的女人呢?
真正的董小宛在崇禎末年便從良了,當時她十九歲。她的丈夫冒辟疆,與方以智、陳貞慧、侯方域一起,被共稱為明末的「江南四公子」。是江蘇如皋人氏,名襄,號巢民。明朝滅亡之後,他便隱居鄉里,終生不仕。才色雙絕的名妓,嫁給頗具民族氣節的名流公子,這段姻緣還是十分般配的。
但是董小宛一生也沒有成為「冒夫人」。這不僅僅是因為她的丈夫冒辟疆沒有足夠大的官爵(明清制度,只有朝廷一二品大員的正式妻子才能稱為「夫人」,享受誥命),更主要的原因是:她只是冒辟疆的妾室。
然而她對冒辟疆的感情非常深厚,對正妻冒太太也充滿感激之情。因為她出身娼家,身份低下;在當時的法規中,即使是做妾,也要是「平民良家」的女子才有資格。所以跟隨冒辟疆的初期她是沒有名份的,只能住在另外的房子里,四個月後才由冒的正妻出面將她領回了家,正式成為冒家的成員。
這要看你所選的冰淇淋的品牌,以及你所選的銷售地理位置等因素來具體分析安妮公主冰淇淋蠻好的,我也吃過,味道很喜歡,三字經原文:看完就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首孝弟,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曰南北,曰西東。此四方,應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數。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曰黃道,日所躔。曰赤道,當中權。赤道下,溫暖極。我中華,在東北。寒燠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曰江河,曰淮濟。此四瀆,水之紀。曰岱華,嵩恆衡。此五嶽,山之名。古九州,今改制。稱行省,三十五。曰士農,曰工商。此四民,國之良。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陸。宮商角,及徵羽。此五音,耳所取。匏土革,木石金。與絲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此四聲,宜調葉。九族者,序宗親。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孫。自子孫,至曾玄。五倫者,始夫婦。父子先,君臣後。次兄弟,及朋友。當順敘,勿違背。有伯叔,有舅甥。婿婦翁,三黨名。凡訓蒙,須講究。詳訓故,明句讀。禮樂射,御書數。古六藝,今不具。帷書學,人共遵。既識字,講說文。有古文,大小篆。隸草繼,不可亂。若廣學,懼其繁。但略說,能知源。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論語者,二十篇。群弟子,記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辨王載,說仁義。中庸者,子思筆。中不偏,庸不易。大學者,乃曾子。自修齊,至治平。此二篇,在禮記。今單行,至治平。四書通,孝經熟。如六經,始可讀。六經者,統儒術。文作周,孔子述。易詩書,禮春秋。樂經亡,餘可求。有連山,有歸藏。有周易,三易詳。有典謨,有訓誥。有誓命,書之奧。有國風,有雅頌。號四詩,當諷誦。周禮者,箸六官。儀禮者,十七篇。大小戴,集禮記。述聖言,禮法備。王跡息,春秋作。寓褒貶,別善惡。王傳者,有公羊。有左氏,有穀梁。爾雅者,善辨言。求經訓,此莫先。古聖著,先賢傳。註疏備,十三經。左傳外,有國語。合群經,數十五。經既明,方讀子。撮其要,記其事。古九流,多亡佚。取五種,修文質。五子者,有荀揚。文中子,及老莊。經子通,讀諸史。考世系。知終始。自羲農,至黃帝。號三皇,在上世。堯舜興,禪尊位。號唐虞,為二帝。夏有禹,商有湯。周文武,稱三王。夏傳子,家天下。四百載,遷夏社。湯伐夏,國號商。六百載,至紂亡。周武王,始誅紂。八百載,最長久。周共和,始紀年。歷宣幽,遂東遷。周道衰,王納墜。逞士戈,尚游說。始春秋,終戰國。五霸強,七雄出。蠃秦氏,始兼並。傳二世,楚漢爭。高祖興,漢業建。至孝平,王莽篡。先武興,為東漢。四百年,終於獻。魏蜀吳,爭漢鼎。號三國,迄兩晉。宋齊繼,梁陳承。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東西。宇文周,與高齊。迨至隋,一土宇。不再傳,失統緒。唐高祖,起義師。除隋亂,創國基。二十傳,三百載。梁滅之,國乃改。梁唐晉,及漢周。稱五代,皆有由。趙宋興,受周祥。十八傳,南北混。遼興金,皆夷裔。元滅之,絕宋世。蒞中國,兼戎狄。九十年,返沙磧。太祖興,稱大明。紀洪武,都金陵。迨成祖,遷宛平。十六世,至崇禎。權閹肆,流寇起。自成入,神器毀。清太祖,興遼東。金之後,受明封。至世祖,乃大同。十十世,清祚終。凡正史,廿四部。益以清,成廿五。史雖繁,讀有次。史記一,漢書二。後漢三,國志四。此四史,最精緻。先四史,兼證經。參通鑒,約而精。歷代事,全在茲。載治亂,知興衰。讀史者,考實錄。通古今,若親目。漢賈董,及許鄭。皆經師,能述聖。宋周程,張朱陸。明王氏,皆道學。屈原賦,本風人。逮鄒枚,暨卿雲。韓與柳,並文雄。李若杜,為詩宗。凡學者,宜兼通。翼聖教,振民風。口而誦,心而帷。朝於斯,夕於斯。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趙中令,讀魯論。波既仕,學且勤。披薄編,削竹簡。波無書,且知勉。頭懸梁,錐刺股。波不教,自勤苦。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如負薪。如掛角。身雖勞,猶苦卓。蘇明允,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波既老,猶悔遲。爾小生,宜早思。若荀卿,年五十。游稷下,習儒業。波既成,眾稱異。爾小生,宜立志。瑩八歲,能詠詩。泌七歲,能賦棋。波穎悟,人稱奇。爾幼學,當效之。蔡文姬,能辯琴。謝道韞,能詠吟。波女子,且聰敏。爾男子,當自警。唐劉晏,方七歲。舉神童,作正字。波雖幼,身已仕。爾細學,勉而致。犬守夜,雞司晨。苟不學,曷為人。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幼習業,壯致身。上匡國,下利民。揚名聲,顯父母,光於前,裕於後。人遺子,金滿籯,我教子,帷一經。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三字經翻譯(譯文、解釋):————————————————————————————————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習相遠 啟示: 人生下來原本都是一樣,但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所以,人從小就要好好學習,區分善惡,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譯文】人生下來的時候都是好的,只是由於成長過程中,後天的學習環境不一樣,性情也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苟不教 性乃遷 教之道 貴以專 啟示: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頭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必須時刻注意對孩子的教育,專心一致,時時不能放鬆。【譯文】如果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為了使人不變壞,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專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昔孟母 擇鄰處 子不學 斷機杼 啟示: 孟子所以能夠成為歷史上有名的大學問家,是和母親的嚴格教育分不開的。做為孩子,要理解這種要求,是為了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才。【譯文】戰國時,孟子的母親曾三次搬家,是為了使孟子有個好的學習環境。一次孟子逃學,孟母就割斷織機的布來教子。竇燕山 有義方 教五子 名俱揚 啟示: 僅僅教育,而沒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是嚴格而有道理。竇燕山能夠使五個兒子和睦相處,都很孝敬父母、並且學業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開的。【譯文】五代時,燕山人竇禹鈞教育兒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個兒子都很有成就,同時科舉成名。養不教 父之過 教不嚴 師之惰 啟示: 嚴師出高徒,嚴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徑。對孩子的嚴格要求雖然是做父母和老師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應該理解父母和老師的苦心,才能自覺嚴格要求自己。【譯文】僅僅是供養兒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親的過錯。只是教育,但不嚴格要求就是做老師的懶惰了。子不學 非所宜 幼不學 老何為 啟示: 一個人不趁年少時用功學習,長大後總是要後悔的。每位小朋友都記住這樣一句話:「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要趁視自己生命的黃金時刻。【譯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學習,是很不應該的。一個人倘若小時候不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無知識,能有什麼用呢?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學 不知義 啟示: 一個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樣,玉在沒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頭沒有區別,人也是一樣,只有經過刻苦磨練才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譯文】玉不打磨雕刻,不會成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學習,就不懂得禮儀,不能成才。為人子 方少時 親師友 習禮儀 啟示: 學會親近好的老師、好的朋友,並從他們身上學到許多有益的經驗和知識。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能不斷地豐富自己的頭腦。【譯文】做兒女的,從小時候就要親近老師和朋友,以便從他們那裡學習到許多為人處事的禮節和知識。香九齡 能溫席 孝於親 所當執 啟示: 每個人從小就應該知道孝敬父母,這是做人的准則。要知道父母的甘苦,才能孝順父母,並激勵自己刻苦學習。【譯文】東漢人黃香,九歲時就知道孝敬父親,替父親暖被窩。這是每個孝順父母的人都應該實行和效仿的。融四歲 能讓梨 弟於長 宜先知 啟示: 從尊敬友愛兄長開始,培養自己的愛心。要以友善的態度對待他人,就不應該計較個人得失,才會受到別人的尊敬和歡迎,也才會感受到他的溫暖。【譯文】漢代人孔融四歲時,就知道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吃,這種尊敬和友愛兄長的道理,是每個人從小就應該知道的。首孝弟 次見聞 知某數 識某文 啟示: 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是做人的基礎;能文會算是做人的本錢。要做一個德才兼備的人,就必須這從兩點做起。【譯文】一個人首先要學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愛的道理,接下來是學習看到和聽到的知識。並且要知道基本的算術和高深的數學,以及認識文字,閱讀文學。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萬 啟示: 一到十看來很簡單,但變化起來卻無窮盡,算術這門學問越來越深奧了。幾乎各個科學門類都離不開數學,所以必須認真地從簡單的數目學起,為將來學習其他知識打好基礎。【譯文】我國採用十進位算術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數字,然後十個十是一百,十個一百是一千,十個一千是一萬……一直變化下去。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啟示: 人類只有認識世界,才能改造世界。世界太大了。天空中的星辰以及雷、電、風、雨,大地的山川河流、花草樹木、魚蟲百獸,而人又是萬物之靈。只有不斷學習,才能運用掌握的知識去改造世界。【譯文】還應該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識,如什麼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個方面。什麼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陽、月亮、星星。三綱者 君臣義 父子親 夫婦順 啟示: 要使人與人之間有一個良好和諧的關系,每個人都要認清自己的地位,人人從我做起,才能天下安寧,人類永遠和平。【譯文】什麼是「三綱」呢?三綱是人與人之間關系應該遵守的三個行為准則,就是君王與臣子的言行要合乎義理,父母子女之間相親相愛,夫妻之間和順相處。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時 運不窮 啟示: 春、夏、秋、冬是因為地球在繞著太陽運轉時,有時面向太陽、有時背向太陽、有時斜向太陽,因此有了溫度不一樣的四季變化。【譯文】再讓我們看一看四周環境,春、夏、秋、冬叫做四季。這四時季節不斷變化,春去夏來,秋去冬來,如此循環往復,永不停止。曰南北 曰西東 此四方 應乎中 啟示: 我們的祖先最早用鐵發明了「羅盤」,也就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的指南針,從而使確定方位變得十分簡便,尤其在航海中指南針的作用太大了。在我們人類生活中方向是非常重要的。【譯文】說到東、南、西、北,這叫作「四方」,是指各個方向的位置。這四個方位,必須有個中央位置對應,才能把各個方位定出來。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數 啟示: 「五行」學說包括很深的哲學道理,非常復雜、我們只要知道一些就行了。【譯文】至於說到「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這是中國古代用來指宇宙各種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據一、二、三、四、五這五個數字和組合變化而產生的。十干者 甲至癸 十二支 子至亥 啟示: 和「五行」一樣,天干、地支在古代人的生活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但今天,人們除了十二支的生肖記年外,記時已多不用了。【譯文】「十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叫「天干」;「十二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叫「地支」,是古代記時的標記。曰黃道 日所躔 曰赤道 當中權 啟示: 地球在不斷自轉運動中,同時繞著太陽轉動,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而太陽系又繞著銀河系轉,而銀河系只是宇宙的一個小點點,天地之大實在是不可想像的。【譯文】地球圍繞太陽運轉,而太陽又圍繞著銀河系中心運轉。太陽運行的軌道叫「黃道」,在地球中央有一條假想的與地軸垂直的大圓圈,這就是赤道。赤道下 溫暖極 我中華 在東北 啟示: 我們國家所處的位置在整個地球的東北邊,由於面積遼闊,熱帶、溫帶、寒帶三個溫帶都有。地大物博、歷史悠久,是有五十六個民族的國家。【譯文】在赤道地區,溫度最高,氣候特別炎熱,從赤道向南北兩個方向,氣溫逐漸變低。我們國家是地處地球的東北邊。曰江河 曰准濟 此四瀆 水之紀 啟示: 長江是我國最長的河流,全長五千多公里。我國最聞名的河流是黃河,她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五千年文明的發源地。【譯文】中國是個地大物博的國家,直接流入大海的有長江、黃河、淮河和濟水,這四條大河是中國河流的代表。曰岱華 蒿恆衡 此五嶽 山之名 啟示: 現在我們都知道,我國境內的喜瑪拉亞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號稱世界的屋脊。中國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國,每座山都有著許多美麗的神話和傳說。【譯文】中國的五大名山,稱為「五嶽」,就是東岳泰山、西嶽華山、中嶽蒿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這五座山是中國大山的代表。曰士農 曰工商 此四民 國之良 啟示: 由於社會的發展,今天人民的職業已經不僅僅是這四種了。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不管從事什麼職業,只要對社會有好處,都是光榮的。【譯文】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知識分子、農民、工人和商人,是國家不可缺少的棟梁,稱為四民,這是社會重要的組成部分。曰仁義 禮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啟示: 五千年的中國文明史,有多少仁義之士用他們的生命和熱血,譜寫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業跡。這些人實在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譯文】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義、禮、智、信這五種不變的法則做為處事做人的標准,社會就會永保祥和,所以每個人都應遵守,不可怠慢疏忽。地所生 有草木 此植物 遍水陸 啟示: 人類所食用的「五穀雜糧」就屬於植物。人類的生存有賴於大自然。我們應該了解它們,掌握這些知識,以便為人類服務。【譯文】除了人類,在地球上還有花草樹木,這些屬於植物,在陸地上和水裡到處都有。有蟲魚 有鳥獸 此動物 能飛走 啟示: 無論大自然中的植物還是動物,都是人類永恆的財產,我們要愛護周圍的環境,保護好我們生存的環境。【譯文】蟲、魚、鳥、獸屬於動物,這些動物有的能在天空中飛,有的能在陸地上走,有的能在水裡游。稻梁菽 麥黍稷 此六穀 人所食 啟示: 人要吃飯就得耕耘播種。當我們吃到香噴噴的飯菜時,千萬不要忘了辛勤耕種的農民。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要知道愛惜每一粒糧食。【譯文】人類生活中的主食有的來自植物,像稻子、小麥、豆類、玉米和高梁,這些是我們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馬牛羊 雞犬豕 此六畜 人所飼 啟示: 人類真不愧萬物之靈,我們的祖先很早就把有些野生的動物,通過馴服和人工喂養成為人類的工具和食品。【譯文】在動物中有馬、牛、羊、雞、狗和豬,這叫六畜。這些動物和六穀一樣本來都是野生的。後來被人們漸漸馴化後,才成為人類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曰喜怒 曰哀懼 愛惡欲 七情俱 啟示: 七情是人生來具有的,誰也不可能抹煞它,但做為一個有志者,是決不能被感情牽著走的。人的感情是非常復雜的,要學會妥善處理自己的感情,才能活的安樂而有意義。【譯文】高興叫作喜,生氣叫作哀,害怕叫作懼,心裡喜歡叫愛,討厭叫惡,內心很貪戀叫作欲,合起來叫七情。這是人生下來就有的七種感情。青赤黃 及黑白 此五色 目所識 啟示: 用色彩學的標准解釋,色彩的由黃、紅、藍三個原色和橙、綠、紫三個間色組成。五色是我國傳統的名稱,如黃色已成為我們的民族色彩,據說太陽升起的第一道顏色是黃色,所以黃色代表東方。【譯文】青色、黃色、赤色、黑色和白色,這是我國古代傳統的五種顏色,是人們的肉眼能夠識別的。酸苦甘 及辛咸 此五味 口所含 啟示: 我們的嘴巴之所以能分辯出酸、甜、苦、辣、咸,是由於人的舌頭上有許多叫味蕾的粒狀組織。人身體的結構非常復雜,認清自我也是非常不容易的。【譯文】在我們平時所吃的食物中,全能用嘴巴分辯出來的,有酸、甜、苦、辣和咸,這五種味道。膻焦香 及腥朽 此五臭 鼻所嗅 啟示: 我們人類有視覺,可以分辯顏色、形狀;有味覺可分辯各種滋味;嗅覺可以辨別氣味;觸覺可區分冷暖各種刺激。【譯文】我們的鼻子可以聞出東西的氣味,氣味主要有五種,即羊膻味、燒焦味、香味、魚腥味和腐朽味。匏土革 木石金 絲與竹 乃八音 啟示: 音樂可陶冶人的情懷,我國文明久遠、歷史悠久,文化豐富,音樂也非常突出。好的音樂可以增強人的修養,調劑人的身心,優美的東方音樂更具迷人的特色。【譯文】我國古代人把製造樂器的材料,分為八種,即匏瓜、粘土、皮革、木塊、石頭、金屬、絲線與竹子,稱為「八音」。曰平上 曰去入 此四聲 宜調協 啟示: 我國的古代詩詞非常優美動人,讀起來和諧順口,這不僅是詩詞本身的內容感人,而且是由於詩詞運用了平、上、去、入四聲的規律變化,所以使我們聽起來更加優美動人。【譯文】我們的祖先把說話聲音的聲調分為平、上、去、入四種。四聲的運用必須和諧,聽起來才能使人舒暢。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孫 啟示: 人類的繁衍,一代接著一代,生命的延續永無止境。真是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我們每個人都擔負著承上啟下的責任和義務。【譯文】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父親,父親生我本身,我生兒子,兒子再生孫子。自子孫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倫 啟示: 九族之間的關系不僅是血統的承續關系,更是一種血濃於水的親情。在家庭中,每個成員都應該認識到自己的長幼尊卑地位,以及自己應負的責任和義務, 家庭才能和睦。【譯文】由自己的兒子、孫子再接下去,就是玄孫和曾孫。從高祖父到曾孫稱為「九族」。這「九族」代表著人的長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統的承續關系。父子恩 夫婦從 兄則友 弟則恭 啟示: 家庭成員之間要禮貌相待,和睦相處,這樣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我們中國人很注重家族觀念,因為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每個家庭都能和睦相處,社會也必然安定了。【譯文】父親與兒子之間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間的感情要和順,哥哥對弟弟要友愛,弟弟對哥哥則要尊敬。長幼序 友與朋 君則敬 臣則忠 啟示: 中國人從古到今,都十分重視禮義。這就是長幼的次序、朋友之間的信用。中國自古稱為禮義之邦,象「桃園三結義」,至今受到人們的稱頌。【譯文】年長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長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處應該互相講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們就會對他忠心耿耿了。此十義 人所同 當師敘 勿違背 啟示: 社會是復雜的,每人有各種親屬關系和社會關系。古人提出「十義」,這是處理各種相互關系的准則,乃至今日這些准則仍是維持社會安寧、推動社會發展的保證。【譯文】前面提到的十義:父慈、子孝、夫和、妻順、兄友、弟恭、朋信、友義、君敬、臣忠,這是人人都應遵守的,千萬不能違背。斬齊衰 大小功 至緦麻 五服終 啟示: 社會在發展,今天一些古老的喪葬儀式已經見不到了,但人死了以後,活著的人就要為他們送葬,以開追悼會的方式寄託後人的哀思。【譯文】斬衰、齊衰、大功、小功和緦麻,這是中國古代親族中不同的人死去時穿的五種孝服。禮樂射 御書數 古六藝 今不具 啟示: 社會的不斷發展,文化科技的門類越來越多。但對於學生來說,要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譯文】禮法、音樂、射箭、駕車、書法和算數是古代讀書人必須學習的六種技藝,這六種技藝到現在已經沒有人能同時具備了。惟書學 人共遵 既識字 講說文 啟示: 語文、數學、外語這三門學科,已經成為各門類的基礎學科。它是深入研究各門專業學科的工具課,所以一定要努力學好, 為將來的進一步深造打下良好基礎。【譯文】在六藝中,只有書法現在還是每個人都推崇的。當一個人認識字以後,就可以去研究《說文解字》,這樣對於研究高深的學問是有幫助的。有古文 大小篆 隸草繼 不可亂 啟示: 我們今天通行的是隸、楷、行、草四種體式,但對於先人留下的古籍也要有所了解。這對於我們學習和繼承前人的知識有很大的幫助。【譯文】我國的文字發展經歷了古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這一定要認清楚,不可搞混亂了。若廣學 懼其繁 但略說 能知原 啟示: 現在講究的是一專多能,對於研究學問也必需做到從大處著眼,要理清思路,提納挈領,才能抓住問題要害,掌握根本的道理。【譯文】假如你想廣泛地學習知識,實在是不容易的事,也無從下手,但如能做大體研究,還是能了解到許多基本的道理。凡訓蒙 須講究 詳訓詁 明句讀 啟示: 人們在開始讀書的時候必須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首先是講讀發音要正確,辭意要清楚,要學會正確劃分句子,這樣才能領會文章中所表達的含義和觀點。【譯文】凡是教導剛入學的兒童的老師,必須把每個字都講清楚,每句話都要解釋明白,並且使學童讀書時懂得斷句。為學者 必有初 小學終 至四書 啟示: 為學必有初始階段,任何一個大學問家,他的知識都是一點一滴積累的,只有扎扎實實打下良好基礎,才能進軍更高深的知識。【譯文】作為一個學者,求學的初期打好基礎,把小學知識學透了,才可以讀「四書」。論語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記善言 啟示: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論語》的核心是如何 「做人」,以及「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