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雲南瑞麗有些什麼特產
最出名的當屬「紅玉香」柚:瑞麗市氣候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柚子品種資源豐富,傣族人民栽培歷史悠久,「紅玉香」柚果型整齊,果皮芳香細薄,果肉細嫩汁多、酸甜可口、色澤鮮紅晶瑩如玉,風味濃郁,是目前國際國內紅心柚品種當中的極品,在九七年全國優質柚鑒評榮獲金杯獎,專家定名為瑞麗「紅玉香」柚。
善荔枝,屬善荔枝科,善荔枝屬,果肉質細嫩,味甜,有濃郁的香氣,是傣家人最喜愛的水果,稱之為「麻窩楂」其品質上乘,果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另含有蛋白質2.34%,脂肪0.3%,糖20.4%。產量稀少,供不應求,作為上等果品,被人們稱之為「人參果」。麻窩楂全身是寶,種籽含油量達20%,樹皮纖維可以造紙,根可做葯醫治急性赤痢、精神抑鬱、脊椎骨病,果除可口外,還可醫治惡瘡腫痛,補脾,樹枝可為紫膠蟲寄生樹。
其他還有特產軟米、高峰黃牛、砂仁等。
⑵ 關於大象軍
最早的記載,是在公元前506年,楚軍和吳軍作戰時,楚軍使用了象軍。
你說的那是南朝宋時候,宋軍為了對付林邑過的象軍,使用假獅子把大象嚇跑了。
從歷史記載看,象軍好像不大管用,雖然威力不小,但是用遠程武器猛烈攻擊的話,大象反而會潰逃,給本方造成很大傷害。比如南朝梁對西魏作戰用象,被魏將楊忠射退;北宋初,潘美遇上南漢的象兵,也是用強弩射擊,大象反而踩踏自己人;明初朱元璋手下大將傅友德伐蜀,用強弩、火器對付敵人的象兵獲勝。
比較成功的是,明末清初,張獻忠部隊的象兵,多次在戰斗中獲勝。但最後,李定國與清兵在廣東新會作戰中,由於軍中瘟疫,戰鬥力大減,象軍全軍覆沒。
⑶ 雲南瑞麗的特產有什麼
風光明媚的瑞麗城,與緬甸一水之隔,素有「口岸明珠」的美稱,因山水相連,村寨相望,中緬兩國邊民共街互市,同集趕場,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在這里匯合。邊民互市周期由10天、5天、3天發展到天天互市交易,並由露天街進而形成了夜市。農副產品市場在城中一條小街上,分糧食、肉類、蔬菜副食和其他土特產品幾大類,上市的品種以大米、綠豆、大豆、芝麻、花生、木棉、煙草、水果較多,此外就是一些土特產品。這里還有鮮木耳、鮮蘑菇、野鴨蛋、緬甸豆腐以及當地人喜愛的豌豆粉製品等,也頗具特色。
「紅玉香」柚:瑞麗市氣候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柚子品種資源豐富,傣族人民栽培歷史悠久,「紅玉香」柚果型整齊,果皮芳香細薄,果肉細嫩汁多、酸甜可口、色澤鮮紅晶瑩如玉,風味濃郁,是目前國際國內紅心柚品種當中的極品,在九七年全國優質柚鑒評榮獲金杯獎,專家定名為瑞麗「紅玉香」柚。
善荔枝,屬善荔枝科,善荔枝屬,果肉質細嫩,味甜,有濃郁的香氣,是傣家人最喜愛的水果,稱之為「麻窩楂」其品質上乘,果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另含有蛋白質2.34%,脂肪0.3%,糖20.4%。產量稀少,供不應求,作為上等果品,被人們稱之為「人參果」。麻窩楂全身是寶,種籽含油量達20%,樹皮纖維可以造紙,根可做葯醫治急性赤痢、精神抑鬱、脊椎骨病,果除可口外,還可醫治惡瘡腫痛,補脾,樹枝可為紫膠蟲寄生樹。
還有特產軟米、等喊柚子、高峰黃牛、砂仁等。
瑞麗是西南最大的內陸口岸也是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擁有瑞麗、畹町兩個國家級口岸;是東南亞重要的珠寶集散中心,中國四大珠寶市場之一,是國內各大珠寶市場的主要商品提供地;瑞麗江和風景名勝區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薈萃了眾多高質量的旅遊景觀。瑞麗位於雲南西部中緬邊境,隸屬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總面積1010平方公里。三面與緬甸接壤,瑞麗江蜿蜒於中緬兩國之間,南北兩岸互有領土。有169.8公里的國境線,界碑60多座,渡口28個,陸上自然通道無數,與緬甸木姐市、南坎縣山水相連,田疇交錯,村寨相依。兩國邊民同走一條路,共飲一進水,通婚互市,友好往來,胞波情誼,源遠流長。瑞麗屬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均氣溫20攝氏度,最高氣溫36攝氏度,最低氣溫3攝氏度,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日照充足,雨量充沛,花開四季,果結終忻,到處是鳳尾竹流以,大榕樹垂髯,一派美麗的亞熱帶風光。瑞麗是古代滇越乘象國、勐卯果占畢王國、麓川工國三大古國的國都,是西代西南絲路的重要通道。潑水節是瑞麗傣族、德昂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時間在每年4月12日至17日。目腦縱歌節是瑞麗的緬甸人還有過點燈節的習俗。傣族擅長孔雀舞,景頗族擅長長刀舞。瑞麗月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主要有瑞麗江風光、扎朵瀑布及熱帶雨林、南宛河自然保護區、萬畝膠林、回環竹海、畹町森林公園、畹町生態園、芒令一姐東崍榕樹群、姐勒大金塔、喊沙奘房、雷奘相佛寺、大等喊傣寨風光、勐秀景頗山寨、帕色目腦縱歌場、雷允中央飛機製造廠遺址、姐告中緬街、畹緬友誼橋、允井一村兩國、屯洪一院兩國、弄島中緬友誼井、南姑淘寶河等。
由於歷史和地理的原因,雲南形成了以昆明為中心,以騰沖、瑞麗、盈江、芒市等為依託的珠寶、玉石集散地。
在雲南經營的珠寶玉石中,尤以翡翠最有名氣,品種有戒面、雞心、馬眼、杏子、元寶、玉鐲、寶塔珠項鏈、燈籠、花件,「五色星」(即紅、綠藍、黃、白五種顏色的箍心)、「八寶」(象徵福、祿、壽、喜、吉祥如意的玉雕片)「九老」(象徵長壽和寶貴的9片玉雕佛像)等品種,還有大白菜、青獅、白象、飛馬等大型雕件。
僅在昆明一地,經營珠寶玉石的公司、商店就達數萬家,經營的品種有剛玉類寶石的紅寶石、藍寶石;綠柱石類的祖母綠、海藍寶石、金剛石、石榴石(紫牙烏)、電氣石紫水晶、黃玉、蛋白石、橄欖石、綠松石、孔雀石、獨山石、岫石、瑪瑙、珍珠等。珠寶玉石正成為雲南的一項大產業逐漸興起,馳名中外。
瑞麗城: 風光明媚的瑞麗城,與緬甸一水之隔,素有「口岸明珠」的美稱,因山水相連,村寨相望,中緬兩國邊民共街互市,同集趕場,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在這里匯合。邊民互市周期由10天、5天、3天發展到天天互市交易,並由露天街進而形成了夜市。農副產品市場在城中一條小街上,分糧食、肉類、蔬菜副食和其他土特產品幾大類,上市的品種以大米、綠豆、大豆、芝麻、花生、木棉、煙草、水果較多,此外就是一些土特產品。這里還有鮮木耳、鮮蘑菇、野鴨蛋、緬甸豆腐以及當地人喜愛的豌豆粉製品等,也頗具特色。
「紅玉香」柚:瑞麗市氣候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柚子品種資源豐富,傣族人民栽培歷史悠久,「紅玉香」柚果型整齊,果皮芳香細薄,果肉細嫩汁多、酸甜可口、色澤鮮紅晶瑩如玉,風味濃郁,是目前國際國內紅心柚品種當中的極品,在九七年全國優質柚鑒評榮獲金杯獎,專家定名為瑞麗「紅玉香」柚。
善荔枝,屬善荔枝科,善荔枝屬,果肉質細嫩,味甜,有濃郁的香氣,是傣家人最喜愛的水果,稱之為「麻窩楂」其品質上乘,果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另含有蛋白質2.34%,脂肪0.3%,糖20.4%。產量稀少,供不應求,作為上等果品,被人們稱之為「人參果」。麻窩楂全身是寶,種籽含油量達20%,樹皮纖維可以造紙,根可做葯醫治急性赤痢、精神抑鬱、脊椎骨病,果除可口外,還可醫治惡瘡腫痛,補脾,樹枝可為紫膠蟲寄生樹。
還有特產軟米、等喊柚子、高峰黃牛、砂仁等。
瑞麗是西南最大的內陸口岸也是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擁有瑞麗、畹町兩個國家級口岸;是東南亞重要的珠寶集散中心,中國四大珠寶市場之一,是國內各大珠寶市場的主要商品提供地;瑞麗江和風景名勝區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薈萃了眾多高質量的旅遊景觀。瑞麗位於雲南西部中緬邊境,隸屬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總面積1010平方公里。三面與緬甸接壤,瑞麗江蜿蜒於中緬兩國之間,南北兩岸互有領土。有169.8公里的國境線,界碑60多座,渡口28個,陸上自然通道無數,與緬甸木姐市、南坎縣山水相連,田疇交錯,村寨相依。兩國邊民同走一條路,共飲一進水,通婚互市,友好往來,胞波情誼,源遠流長。瑞麗屬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均氣溫20攝氏度,最高氣溫36攝氏度,最低氣溫3攝氏度,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日照充足,雨量充沛,花開四季,果結終忻,到處是鳳尾竹流以,大榕樹垂髯,一派美麗的亞熱帶風光。瑞麗是古代滇越乘象國、勐卯果占畢王國、麓川工國三大古國的國都,是西代西南絲路的重要通道。潑水節是瑞麗傣族、德昂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時間在每年4月12日至17日。目腦縱歌節是瑞麗的緬甸人還有過點燈節的習俗。傣族擅長孔雀舞,景頗族擅長長刀舞。瑞麗月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主要有瑞麗江風光、扎朵瀑布及熱帶雨林、南宛河自然保護區、萬畝膠林、回環竹海、畹町森林公園、畹町生態園、芒令一姐東崍榕樹群、姐勒大金塔、喊沙奘房、雷奘相佛寺、大等喊傣寨風光、勐秀景頗山寨、帕色目腦縱歌場、雷允中央飛機製造廠遺址、姐告中緬街、畹緬友誼橋、允井一村兩國、屯洪一院兩國、弄島中緬友誼井、南姑淘寶河等。
由於歷史和地理的原因,雲南形成了以昆明為中心,以騰沖、瑞麗、盈江、芒市等為依託的珠寶、玉石集散地。
在雲南經營的珠寶玉石中,尤以翡翠最有名氣,品種有戒面、雞心、馬眼、杏子、元寶、玉鐲、寶塔珠項鏈、燈籠、花件,「五色星」(即紅、綠藍、黃、白五種顏色的箍心)、「八寶」(象徵福、祿、壽、喜、吉祥如意的玉雕片)「九老」(象徵長壽和寶貴的9片玉雕佛像)等品種,還有大白菜、青獅、白象、飛馬等大型雕件。
僅在昆明一地,經營珠寶玉石的公司、商店就達數萬家,經營的品種有剛玉類寶石的紅寶石、藍寶石;綠柱石類的祖母綠、海藍寶石、金剛石、石榴石(紫牙烏)、電氣石紫水晶、黃玉、蛋白石、橄欖石、綠松石、孔雀石、獨山石、岫石、瑪瑙、珍珠等。珠寶玉石正成為雲南的一項大產業逐漸興起,馳名中外。
不可不買的10種特產之—戶撒刀 不可不買的10種特產之—精品玉石雕件 不可不買的10種特產之—優質柚木工藝 德宏 戶撒刀 不可不買的10種特產—梁河回龍茶 德宏 回龍茶 德宏 「人參果」 德宏 香茅 德宏 水鹿 德宏特產:小粒咖啡—媲美藍山咖啡 雲南貢米 德宏 竹筍
⑷ 雲南瑞麗的特產有什麼拜託各位大神
風光明媚的瑞麗城,與緬甸一水之隔,素有「口岸明珠」的美稱,因山水相連,村寨相望,中緬兩國邊民共街互市,同集趕場,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在這里匯合。邊民互市周期由10天、5天、3天發展到天天互市交易,並由露天街進而形成了夜市。農副產品市場在城中一條小街上,分糧食、肉類、蔬菜副食和其他土特產品幾大類,上市的品種以大米、綠豆、大豆、芝麻、花生、木棉、煙草、水果較多,此外就是一些土特產品。這里還有鮮木耳、鮮蘑菇、野鴨蛋、緬甸豆腐以及當地人喜愛的豌豆粉製品等,也頗具特色。 「紅玉香」柚:瑞麗市氣候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柚子品種資源豐富,傣族人民栽培歷史悠久,「紅玉香」柚果型整齊,果皮芳香細薄,果肉細嫩汁多、酸甜可口、色澤鮮紅晶瑩如玉,風味濃郁,是目前國際國內紅心柚品種當中的極品,在九七年全國優質柚鑒評榮獲金杯獎,專家定名為瑞麗「紅玉香」柚。 善荔枝,屬善荔枝科,善荔枝屬,果肉質細嫩,味甜,有濃郁的香氣,是傣家人最喜愛的水果,稱之為「麻窩楂」其品質上乘,果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另含有蛋白質2.34%,脂肪0.3%,糖20.4%。產量稀少,供不應求,作為上等果品,被人們稱之為「人參果」。麻窩楂全身是寶,種籽含油量達20%,樹皮纖維可以造紙,根可做葯醫治急性赤痢、精神抑鬱、脊椎骨病,果除可口外,還可醫治惡瘡腫痛,補脾,樹枝可為紫膠蟲寄生樹。 還有特產軟米、等喊柚子、高峰黃牛、砂仁等。 瑞麗是西南最大的內陸口岸也是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擁有瑞麗、畹町兩個國家級口岸;是東南亞重要的珠寶集散中心,中國四大珠寶市場之一,是國內各大珠寶市場的主要商品提供地;瑞麗江和風景名勝區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薈萃了眾多高質量的旅遊景觀。瑞麗位於雲南西部中緬邊境,隸屬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總面積1010平方公里。三面與緬甸接壤,瑞麗江蜿蜒於中緬兩國之間,南北兩岸互有領土。有169.8公里的國境線,界碑60多座,渡口28個,陸上自然通道無數,與緬甸木姐市、南坎縣山水相連,田疇交錯,村寨相依。兩國邊民同走一條路,共飲一進水,通婚互市,友好往來,胞波情誼,源遠流長。瑞麗屬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均氣溫20攝氏度,最高氣溫36攝氏度,最低氣溫3攝氏度,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日照充足,雨量充沛,花開四季,果結終忻,到處是鳳尾竹流以,大榕樹垂髯,一派美麗的亞熱帶風光。瑞麗是古代滇越乘象國、勐卯果占畢王國、麓川工國三大古國的國都,是西代西南絲路的重要通道。潑水節是瑞麗傣族、德昂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時間在每年4月12日至17日。目腦縱歌節是瑞麗的緬甸人還有過點燈節的習俗。傣族擅長孔雀舞,景頗族擅長長刀舞。瑞麗月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主要有瑞麗江風光、扎朵瀑布及熱帶雨林、南宛河自然保護區、萬畝膠林、回環竹海、畹町森林公園、畹町生態園、芒令一姐東崍榕樹群、姐勒大金塔、喊沙奘房、雷奘相佛寺、大等喊傣寨風光、勐秀景頗山寨、帕色目腦縱歌場、雷允中央飛機製造廠遺址、姐告中緬街、畹緬友誼橋、允井一村兩國、屯洪一院兩國、弄島中緬友誼井、南姑淘寶河等。 由於歷史和地理的原因,雲南形成了以昆明為中心,以騰沖、瑞麗、盈江、芒市等為依託的珠寶、玉石集散地。 在雲南經營的珠寶玉石中,尤以翡翠最有名氣,品種有戒面、雞心、馬眼、杏子、元寶、玉鐲、寶塔珠項鏈、燈籠、花件,「五色星」(即紅、綠藍、黃、白五種顏色的箍心)、「八寶」(象徵福、祿、壽、喜、吉祥如意的玉雕片)「九老」(象徵長壽和寶貴的9片玉雕佛像)等品種,還有大白菜、青獅、白象、飛馬等大型雕件。 僅在昆明一地,經營珠寶玉石的公司、商店就達數萬家,經營的品種有剛玉類寶石的紅寶石、藍寶石;綠柱石類的祖母綠、海藍寶石、金剛石、石榴石(紫牙烏)、電氣石紫水晶、黃玉、蛋白石、橄欖石、綠松石、孔雀石、獨山石、岫石、瑪瑙、珍珠等。珠寶玉石正成為雲南的一項大產業逐漸興起,馳名中外。 瑞麗城: 風光明媚的瑞麗城,與緬甸一水之隔,素有「口岸明珠」的美稱,因山水相連,村寨相望,中緬兩國邊民共街互市,同集趕場,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在這里匯合。邊民互市周期由10天、5天、3天發展到天天互市交易,並由露天街進而形成了夜市。農副產品市場在城中一條小街上,分糧食、肉類、蔬菜副食和其他土特產品幾大類,上市的品種以大米、綠豆、大豆、芝麻、花生、木棉、煙草、水果較多,此外就是一些土特產品。這里還有鮮木耳、鮮蘑菇、野鴨蛋、緬甸豆腐以及當地人喜愛的豌豆粉製品等,也頗具特色。 「紅玉香」柚:瑞麗市氣候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柚子品種資源豐富,傣族人民栽培歷史悠久,「紅玉香」柚果型整齊,果皮芳香細薄,果肉細嫩汁多、酸甜可口、色澤鮮紅晶瑩如玉,風味濃郁,是目前國際國內紅心柚品種當中的極品,在九七年全國優質柚鑒評榮獲金杯獎,專家定名為瑞麗「紅玉香」柚。 善荔枝,屬善荔枝科,善荔枝屬,果肉質細嫩,味甜,有濃郁的香氣,是傣家人最喜愛的水果,稱之為「麻窩楂」其品質上乘,果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另含有蛋白質2.34%,脂肪0.3%,糖20.4%。產量稀少,供不應求,作為上等果品,被人們稱之為「人參果」。麻窩楂全身是寶,種籽含油量達20%,樹皮纖維可以造紙,根可做葯醫治急性赤痢、精神抑鬱、脊椎骨病,果除可口外,還可醫治惡瘡腫痛,補脾,樹枝可為紫膠蟲寄生樹。 還有特產軟米、等喊柚子、高峰黃牛、砂仁等。 瑞麗是西南最大的內陸口岸也是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擁有瑞麗、畹町兩個國家級口岸;是東南亞重要的珠寶集散中心,中國四大珠寶市場之一,是國內各大珠寶市場的主要商品提供地;瑞麗江和風景名勝區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薈萃了眾多高質量的旅遊景觀。瑞麗位於雲南西部中緬邊境,隸屬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總面積1010平方公里。三面與緬甸接壤,瑞麗江蜿蜒於中緬兩國之間,南北兩岸互有領土。有169.8公里的國境線,界碑60多座,渡口28個,陸上自然通道無數,與緬甸木姐市、南坎縣山水相連,田疇交錯,村寨相依。兩國邊民同走一條路,共飲一進水,通婚互市,友好往來,胞波情誼,源遠流長。瑞麗屬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均氣溫20攝氏度,最高氣溫36攝氏度,最低氣溫3攝氏度,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日照充足,雨量充沛,花開四季,果結終忻,到處是鳳尾竹流以,大榕樹垂髯,一派美麗的亞熱帶風光。瑞麗是古代滇越乘象國、勐卯果占畢王國、麓川工國三大古國的國都,是西代西南絲路的重要通道。潑水節是瑞麗傣族、德昂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時間在每年4月12日至17日。目腦縱歌節是瑞麗的緬甸人還有過點燈節的習俗。傣族擅長孔雀舞,景頗族擅長長刀舞。瑞麗月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主要有瑞麗江風光、扎朵瀑布及熱帶雨林、南宛河自然保護區、萬畝膠林、回環竹海、畹町森林公園、畹町生態園、芒令一姐東崍榕樹群、姐勒大金塔、喊沙奘房、雷奘相佛寺、大等喊傣寨風光、勐秀景頗山寨、帕色目腦縱歌場、雷允中央飛機製造廠遺址、姐告中緬街、畹緬友誼橋、允井一村兩國、屯洪一院兩國、弄島中緬友誼井、南姑淘寶河等。 由於歷史和地理的原因,雲南形成了以昆明為中心,以騰沖、瑞麗、盈江、芒市等為依託的珠寶、玉石集散地。 在雲南經營的珠寶玉石中,尤以翡翠最有名氣,品種有戒面、雞心、馬眼、杏子、元寶、玉鐲、寶塔珠項鏈、燈籠、花件,「五色星」(即紅、綠藍、黃、白五種顏色的箍心)、「八寶」(象徵福、祿、壽、喜、吉祥如意的玉雕片)「九老」(象徵長壽和寶貴的9片玉雕佛像)等品種,還有大白菜、青獅、白象、飛馬等大型雕件。 僅在昆明一地,經營珠寶玉石的公司、商店就達數萬家,經營的品種有剛玉類寶石的紅寶石、藍寶石;綠柱石類的祖母綠、海藍寶石、金剛石、石榴石(紫牙烏)、電氣石紫水晶、黃玉、蛋白石、橄欖石、綠松石、孔雀石、獨山石、岫石、瑪瑙、珍珠等。珠寶玉石正成為雲南的一項大產業逐漸興起,馳名中外。 不可不買的10種特產之—戶撒刀 不可不買的10種特產之—精品玉石雕件 不可不買的10種特產之—優質柚木工藝 德宏 戶撒刀 不可不買的10種特產—梁河回龍茶 德宏 回龍茶 德宏 「人參果」 德宏 香茅 德宏 水鹿 德宏特產:小粒咖啡—媲美藍山咖啡 雲南貢米 德宏 竹筍
⑸ 雲南神秘消失的七大古國,看看你是哪國後裔呢
兩千多年前,滇池沿岸有過一個古老的王國,它就是與樓蘭古國、夜郎古國並稱為中國“三大神秘古國”的古滇王國。
今天的白族其實是大理國貴族後裔。
滇越乘象之國
勐卯果占壁王國
外省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會問雲南人是不是出門都騎大象,其實雲南的確出現過一個騎大象的王國。
外界都稱呼他們是“滇越乘象國”,它就是傳說中的勐卯果占壁王國。
勐卯果占壁王國是傣族先民在伊洛瓦底江上游地區建立的古代奴隸制國家。
在達光王國的基礎上,也是在古西南絲路的帶動下,建立起來的傣族政權。
果占璧王國以今怒江、薩爾溫江為中心。
達光時代征服了東南的景洪、景棟、景線、景邁一帶的傣族地區。
補甘姆時代,統一了今臨滄、思茅一帶的“勒宏”地區。
勐卯時代,向東擴展至紅河西岸,向西擴展至布拉馬普特拉河谷,是傣族歷史上最為輝煌的時代。
縱觀勐卯果占壁王國古代史。
自公元前425年至公元233年,以達光為中心,歷時658年。
公元233年至567年以補甘姆為中心,歷時334年。
公元567~1448年以勐卯為中心,歷時881年。
至此,傣族王朝的歷史已有1873年。
瑞麗、西雙版納等地的傣族是果占璧王朝的後裔
⑹ 雲南德宏市芒市有多少個鄉鎮
截至2019年8月,芒市有11個鄉鎮。
芒市位於我國西南部,古為「滇越乘象國」地,是中國歷史上較早通向世界的門戶之一,是古代著名「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素有「滇西邊陲第一鎮」之稱,是德宏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通信樞紐,是中國通向東南亞、南亞的重要門戶。
有6鄉5鎮1個街道1個農場管委會,80個村委會,15個社區居委會,1022個村民小組,536個居民小組,總人口41.0426萬人,以傣族、景頗族、德昂族、阿昌族、傈僳族為主的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49%。南面與緬甸接壤,國境線長68.23公里,陸距省會昆明679公里,空距427公里。
1、芒市鎮位於雲南省德宏州東部,芒市北部,鎮政府駐地大灣村芒市大街。
交通便捷,政治地理位置特殊,區位優勢明顯,轄區總面積364.2平方公里,東、北接保山市龍陵縣象達鄉、龍山鎮,西、南連風平鎮、軒崗鄉。
2、遮放鎮位於芒市西南部,東與三台山、勐戛鎮相連,南與芒海鎮及友好鄰邦緬甸接壤,北與西山鄉交界,西與瑞麗市相通,國境線長8.1公里,距市政府所在地39公里,既是潞西市中心集鎮之一,又是320國道出境線上的一個重要交通樞紐。
3、勐戛(ga)鎮,為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芒市轄鎮,位於芒市南部,距州府芒市32公里,分別與中山、風平、三台山、遮放、芒海5個鄉鎮相連,南與緬甸捧線接壤,國境線長4.5公里,全鎮國土總面積356平方公里。
勐戛鎮平均海拔1370米,年平均降雨量1600毫米,屬中切割中山區,山地多陡坡,平均海拔1370米。
4、芒海鎮位於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芒市南部邊沿,距市府芒市鎮84公里,東鄰勐嘎鎮,西北與遮放鎮相鄰,南與緬甸勐古接壤,國境線長26.6公里。國土面積106.31平方千米,是低山、山地河谷地區。
屬於亞熱帶氣候,年降雨量為1650毫米,日照時間較長,年平均氣溫19.5°C。最高海拔2174米,最低海拔870米,鎮政府駐地海拔900米。
5、風平鎮位於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潞西市芒市壩東南部,全鎮佔地面積394.4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863米,水資源豐富,芒市河和果郎河穿流過境,是芒究水庫、芒別水庫、那目水庫的灌區,距市府芒市8公里,是一個以傣族聚居為主的山壩結合鄉鎮,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
320國道,潞盈公路和風法公路貫穿全境,芒市飛機場設在轄區,沿320國道向西南80公里可到國門瑞麗市姐告並通往緬甸北方重鎮木姐和南坎,沿潞盈公路向西180公里可到盈江縣,便利的變通網路,為農、工、貿全面發展奠定了戰略基礎。
6、軒崗鄉位於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芒市西部,距市政府所在地芒市20公里,轄區內最高海拔2224米,最低海拔810米,東與風平鎮相鄰,西與五岔路鄉毗鄰,南與三台山鄉接壤,北與江東鄉、象滾塘鄉相連,是一個山壩結合的鄉。
7、江東鄉位於芒市西北部,轄區總面積220.8平方公里,解放前主要為西練鄉,後並為長安鄉域,鄉政府所在地河頭村,距市政府所在地芒市38公里,全鄉屬深切割中山區。
東與龍陵縣河頭鄉相鄰,南與梁河縣勐養鎮相連,西北面與五岔路鄉、軒崗鄉接壤。最高點在仙仁洞村打靛河背後主峰,海拔2303米,最低點在李子坪村壩連河口,海拔826米;
全鄉地區性立體氣候明顯,溫差8℃,適宜發展各類林業種植,是全市漢族聚居最多的鄉鎮,是芒市唯一的阿昌族聚居地,主要經濟作物有茶葉、糧食、畜牧、甘蔗、林業,特別是茶葉,是全市乃至全州種植茶葉最多的鄉鎮之一。
8、中山鄉位於北緯24°05′-24°09′,東經98°11′-98°44′之間,地處芒市東南部,東與龍陵縣木城鄉相鄰,北與風平鎮(原法帕鎮並到風平鎮)平河村相鄰,西與勐嘎鎮相鄰,南與緬甸交界,國境線長32.5公里,總面積27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682米。距市政府所在地芒市71公里。
9、五岔路鄉位於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芒市人民政府所在地芒市西部,鄉政府駐地五岔路村,距市城44公里,距潞盈公路7公里,屬於中切割中山區,山地多陡坡,年平均氣溫17℃,屬於亞熱帶山地氣候;
降雨量1300—1600mm,森林覆蓋率達59.3%,,最高海拔1850米,最低海拔800米,東與軒崗鄉相接,南與三台山鄉相鄰,西與西山鄉相連,北與隴川縣王子樹鄉隔江相望,東北靠江東鄉,是一個漢、景、德多民族雜居的山區鄉。
10、西山鄉位於芒市西南部,地處東經98°01′20″――98°18′15″,北緯24°13′05″――24°23′20″之間;屬中切割中山區,最高海拔1750米,最低海拔780米,平均海拔800-880米,貫穿中部的紅丘河山谷切割密度大;
谷底海拔800米,山地多向陽坡,年平均降雨量1600-2200毫米,年平均氣溫19℃,系低熱暖坡山地。東、南與遮放鎮相接,北與五岔路鄉毗鄰,西與隴川縣勐約鄉、王子樹鄉隔江相望。鄉政府駐弄丙村,距市府芒市64公里,距320國道19公里。
11、三台山德昂族民族鄉是全國唯一的德昂族鄉,位於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芒市中部,距市府所在地22公里處320國道兩側,是通往瑞麗、畹町等國家級口岸的重要交通要塞。
(6)滇越乘象雲南餐廳加盟擴展閱讀:
芒市的歷史沿革:
公元1949年,裁潞西設治局、設潞西縣(治地芒市),芒市土司代辦、設治局長方克勝任縣長。
公元195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14軍41師121團進駐芒市,隨解放軍一同到達的軍政代表團接管了潞西縣國民政府,建立潞西縣人民政府,隸屬保山專區。
公元1952年,潞西縣劃出畹町鎮,轄3區24鄉(鎮、街)。
公元1953年,潞西縣劃屬德宏泰族𠎠頗族自治區。
公元1954年,高埂田等7個鄉從梁河縣劃入潞西縣。
公元1956年,德宏泰族𠎠頗族自治區改為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潞西縣屬德宏州,轄9區(站)61鄉(鎮)。
公元1958年,潞西縣重新劃分為15個人民公社,縣轄曼令等8寨劃歸畹町鎮;公元1959年,縣轄莫里等15寨劃歸瑞麗;公元1960年,縣轄崩補鄉50%鄉域劃歸隴川縣。
公元1969年11月,撤銷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潞西縣劃歸保山地區。
公元1971年,恢復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潞西縣劃歸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
公元1984年,人民公社改區、鄉;公元1987年,改區、鄉為鄉(鎮)、村公社(辦事處),轄4鎮11鄉84個行政村(辦事處)。
公元1996年10月28日,撤銷潞西縣、設縣級潞西市。
公元1998年,風平鄉、法帕鄉、城郊鄉分別撤鄉設鎮;潞西市轄7鎮8鄉,80個村委會、4個居民委員會。
公元2004年,增設芒市經濟開發區居委會;潞西市轄7鎮8鄉,80個村委會、5個居民委員會。
公元2005年11月,城郊鎮、象滾塘鄉合並為芒市鎮,法帕鎮、風平鎮合並為風平鎮,東山鄉、遮放鎮合並遮放鎮;潞西市轄5鎮6鄉。
公元2005年12月,潞西市成立工業園區管委會。
公元2007年12月,分芒市鎮轄區置勐煥街道辦事處;潞西市轄80個村民委員會、13個社區居委會。
公元2010年07月,潞西市更名為芒市。
⑺ 北京市『聖誕特惠』東四|北京胡同|故宮博物院怎麼樣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精品推薦核心地段 我的房子位於地處東二環內,不僅為北京的核心商圈交通便利經貿繁榮,並且還可零距離感受老北京的胡同文化,周邊景點醫院悉數分部,對於外地出行人群是一個絕佳選擇。 更干凈的民宿,專業保潔,保證一客一換;獨立設計師設計,住進木工匠人的家;精選服務用品,大牌好物,綠色環保,精心定製 房間內所有燈光均由專業燈光設計師設計,窗簾均為完全遮光簾,希望給您帶來極為舒適的感受 廚房裡有您需要的一切餐具及調料。熱水壺冰箱電飯煲烹飪鍋具湯勺碗筷案板菜刀油鹽醬醋味精調料洗滌劑食過後記得清洗餐具就好啦! 衛生間里有洗衣機電熱水器24小時淋浴等,我們還免費提供一次性牙具拖鞋毛巾浴巾洗發水護發素沐浴露洗手液衣架吹風機都是品牌用品,您放心使用哦民宿故事我是一名木工匠人,平日除手工工作外,也愛讀書和花道。由於個人喜歡旅行,因此萌生了做民宿的想法,想把自己的作品以民宿的形式展現出來,同時希望在擁擠的首都,可以為旅客提供一個綠色環保又舒適的環境。期待您的入住,在北京老城區體驗不一樣的旅程。街區特色文化交通:5號線東四地鐵站5號線張自忠路地鐵站68號線南鑼鼓巷地鐵站26號線朝陽門地鐵站;公交106路116路684路夜10路內夜10路外101路109路112路140路58路等。周邊美食:每次來北京必須來的老字型大小鹵煮店就在樓下,四合院里的麒麟閣私房菜,量大正宗的西北穆斯林餐廳,南瓜湯很好喝的北京韓中閣三千里烤肉城,性價比超高的又一福烤鴨店,很有特色的滇越乘象雲南餐廳等等。景點:您可騎著共享單車,去天安門廣場北海公園什剎海雍和宮恭王府南鑼鼓巷故宮博物館,不用擠公交地鐵,遠離城市嘈雜,穿梭於最地道的胡同,置身體會老北京的風味。溫馨提示 如果有人問起您,請說是房東的朋友,不要提起「短租民宿」等字眼 日常出入輕聲慢步,入住期間不要對鄰居產生不良影響 房間里不可以吸煙 請不要將垃圾扔在樓道內,不要在樓道內吸煙 請規范使用家用電器,不用往馬桶里扔紙 美餐過後,請您清洗餐具哦
飛豬上還可以查看更多有關於『聖誕特惠』東四|北京胡同|故宮博物院的介紹和玩法還有周邊的景點
⑻ 我國唯一的大象產地是那個省
摘自「野生動物」
雲南的大象
大象今昔
雲南是全國唯一的象產地,野象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迄今不絕。《史記·大宛列傳》載:「有乘象國,名曰滇越」。「滇越」即今騰沖、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一帶,也就是說,象的有史記載距今已兩 千多年 之久了。又據傣文《泐史》載:公元1180年,傣族首領叭真統一西雙版納時,「有白象九千條」,可想當時野象之多。
象在雲南歷史上,其作用有三:一是用來作戰。乘象作戰,驚心動魂,威懾人心。這種「象戰」,史籍中多有記載:如明洪武21年甲辰麓川之戰、明萬曆年間鄧子龍平定滇西之戰,都曾遇到過象陣,戰況慘烈,並曾以擊斃之象「烹以享士」,犒勞三軍。天啟年間,在平定滇東盜匪的一次戰斗中有頭象「噴鼻中泥水作雲霧,直挫賊鋒」,「復卷一悍賊擲天墜地,蹴踏如糜」,後此象中毒矢而亡,軍民感動其功為它立象冢於馬龍山南,並有墓誌銘載其功績,此墓至今仍存。二是馴養它作來犁田、運木料和貨物、壓地基,以減輕人的勞動強度,這在《雲南志》中多有記載。三是作為乘騎,自古以來「以坐象為貴」的習俗盛行,貴州的乘象,裝飾華麗氣派。貞元10年,南詔異牟尋以隆重儀式歡迎唐王朝使者袁滋,就是「先飾象12頭引前」,次才為馬隊、樂隊。1955年西雙版納進行民主改革時,版納的「召片領」(傣族的最高統治者)就曾把他的一頭乘象送給上海西郊的動物園去飼養,這也是貴族最後的一頭乘象了。
由於雲南產象,所以從明代以來,傣族的「召片領」曾先後在思茅、允景洪劃地養象,並設有象官、象奴、給養象田。野象經人工馴養後以達到為人類服務的目的。這種馴象技術由於戰亂及解放後歷久不衰的政治運動而失傳了,直到近年才又恢復起來。1996年,國家在西又版納勐養自然保護區的一個寧靜的山谷――俗稱野象谷中,建立了一所全國唯一的大象馴練「學校」,這些「學員」的宿舍是幾幢高大的泥建築,每天清晨,馴象員就把它們喚醒,帶到河邊喝水吃早餐,然後進行集體訓練或個別輔導,中午又帶它們到表演場上,訓練足球比賽、智力游戲、直立行走等表演節目,下午讓它們在附近的山上自由活動,到下午六點左右,所有在山上遊玩的大象都會自動地急急忙忙跑回學校來,等著馴象員給它們投以美味佳餚。學校也曾經發生過「學員」丟失的情況:一頭叫「足球健將」的大象在訓一年多後,就跟著野象群走了,10個月後,它和一群野象出現在學校附近,被馴象員發現後發出口令召喚,其它的野象見了人後都逃走了它卻乖乖地馱著馴象員又回來了,而且過去學過的所有動作居然一樣也沒忘,仍然是「足球健將」。學校也曾發生過學員意外增加的情況。1996年底,一位傣族老人在深山發現了一頭剛出生不久且被摔傷了的小象,就把它帶到學校來,工作人員忙給小象輸氧、打針、喂葯,待小象康復後,人們把它又送回原始森林,沒想到幾天後它又跑回學校來,而且再不願走了。學校便為它正式注冊為學生,取名為「未來」,這頭小象非常聰明 ,很快就趕上了其它學員的表演水平。學校設立至今,已培養出10多名「畢業生」,它們都曾先後被帶到全國各地的旅遊景去為遊人進行表演,博得人們的喜愛。現在全國各地所有表演中的大象,絕大部分都來自這所學校。學校不僅培養出一批批大象「畢業生」,並培養出一批出色的馴象員。
捕象
捕象,是一項頗為驚險、有趣的活動。在過去,由於科學技術的局限,人們捕捉活象的方法是頗為原始的:一般都是在野象出沒的「象路」上,選擇一山谷的空地挖一個大深坑,上搭蓋木板,板上覆土,種上穀物。待穀物長到鮮嫩欲滴時,野象了現後便會誤為美食,待它們踏上這片「土地」後,其龐大、沉重的軀體便會壓斷木板而跌入深坑之中再難逃出。由於野象都是群體活動,往往10多頭甚至幾十頭在一起活動,跌入深坑的野象便會了出求救的哀鳴,未跌入深坑的象群卻無能為力救其夥伴,只能日夜在深坑旁轉來轉去,發出憤怒的呼吼。野象的報復性是可怕的:過去在西雙版納地區,兩只小象到一個山寨邊偷吃、踐踏了一片苞谷,其中一隻被寨中的一個獵人打死,逃走小象隨後竟引來了幾十頭野象,它們不僅把整片的莊稼全部損害,把寨子踏平,而且找到打死小象的獵人,把他用腳踏肉泥,其後又挖了坑,用樹葉和泥土把死了的小象掩埋好,還一起守護了三天後才離去。所以,當人們聽到象群發出憤怒的呼吼聲,知道已有野象落坑是避之唯恐不及的,只有等幾天,象群看來已無法搭救夥伴而忍痛離去後,才敢靠近深坑,先是不斷給跌入深坑的野象投食,通過一段時間的飼養使野象與人之間消除了敵對情緒,慢慢建立起感情來後(這期間還要隨時注意避開有可能會再度出現的野象群),最後才在深坑旁開辟出一條緩坡通向坑底,象奴帶著工具走入坑底反野象牽出來送到專門的養象之地去進行馴養。據傳說,象奴把它牽出深坑時就絕不會發生傷害人的舉動。但也有的野象落入深坑後,寧可餓死也不吃人們投下的飼食。
雖然現在的捕象技術比過去有了較大的進步,但也充滿了驚險。且看景谷縣茶鄉的一次捕象經過:鑒於亞洲野象在思茅地區的肆虐,1996年7月,經林業部門逐級上報請示,獲國家林業部野生動植物和森林保護司批准,可對其中的常獨來獨往的一頭獨牙象實施捕獲,由西雙版納州的大象馴練學校派員執行。但從7月底至8月中旬,兩次捕獵均因麻醉彈質量欠佳而失敗,後經與北京動物園聯系,拿到了最佳的M99麻醉劑和M5050解救劑後又開始第三次獵捕。
8月29日中午情報傳來:獨牙象正大模大樣站在景谷縣正興鄉景南村下夕朗寨大路上,有數百人在附近圍觀。捕獵隊立即驅車趕赴現場,疏散圍觀人群,實施捕獵行動,獨牙象似知捕獵隊到來了,便搖搖晃晃忙鑽進路旁一家農戶院內,用鼻子撥開裝滿稻穀的罐槽;蓋板,大撮大撮地作鼻子勾穀子往嘴裡喂,吃了一陣,就往廚房側邊的樹下躲避,任憑捕獵和青苞谷喂哄還是叫喚引誘,它始終不出來。捕獵隊只好就地獵,前後共射出三次麻醉彈,獨牙象只是搖搖晃晃,微步徘徊,始終不見倒地,人與野象僵持了半個多小時後,捕獵隊改變方式:加大麻醉劑量,用人工注射器抽足麻醉劑後將它綁緊在一根長竹竿上,由大象馴練學校的李春波端著竹竿悄悄接近野象,成功地將注射器插入了野象的右屁股,注入了大量醉劑,不久,野象的眼裡流出了淚,口裡流出涎水,並且越流越多,像一股筷子粗的細泉水源源不斷,這表明野象已嚴重麻醉再無力反抗了,馴象隊長岩溫便拿起早准備好的鐵鏈疾步向野象右後腳鑽去,李春波亦上前配合,用我鏈把野象右後腳捆綁結實,縣森林警察便去組織圍觀的青壯年群眾來,大家拉住兩頭的鐵鏈在「一、二、拉!」的一聲號令下合力一拉,野象才似座小山塌了似的,沉重地倒下地來。緊接著,捕獵隊一=擁而上,僅用了20分鍾時間,就把野象用鐵鏈牢牢地捆綁好了,又從東、西、北三個方向,用鐵鏈穩妥地將野象拴在三棵大樹下。拴住野象後,獸醫急忙給野象注射解救葯,過了一陣後,看著手錶計算好時間後再次注射。將近下午7點鍾,野象開始蘇醒過來,它激烈地掙扎著,試著掙扎轉身跪立。接著,四肢顫動地支撐著沉重的身體,終於站立起來了!圍觀的人群爆了出一陣熱烈的歡呼,經過七個小時奮戰,活捕野象成功了!這只獨牙野象,就地在下夕朗寨內,由大象馴練學校的人員馴養了19天後,變得十分乖巧。於是,才用汽車將它運到180公里外的西雙版納大象馴練學校去。經應聘該校從事大象馴養表演的泰國馴象師鑒定:獨牙象年齡約有20周歲。
野象出沒的山谷
野象谷,位於西雙版納勐養自然保護區境內,谷長約15公里,面積5000餘公頃,因有300多頭亞洲野生象棲息於此而得名。野象之所以在此安家落戶、常駐不遷,是因為這里擁有野象生存最理想的環境、氣候和食物。這里是國內保存最完好的熱帶雨林之一,到處都是柯枝交臂、綠蔭覆蓋、莽莽蒼蒼的原始森林,有4000多種高等植物生長、野象愛吃的綠葉、青草、翠竹、野芭蕉漫山遍野,氣候濕潤,水源豐富。同時,為了滿足野象群的身體需要,管理人員每年將1000多公斤食鹽定期撒在群象常去飲水、擦癢、磨牙的河溝邊,野象嗅到鹽香,即刻用鼻子將鹽連土捲入口中作為難忘的美味;還有,西雙版納州政府制定了法規、政策保護野象群。宣告若有偷獵野象者則嚴懲不貸。前些年,有極少數人不顧禁令,偷獵了野象,立即受到了法律嚴懲和報紙曝光,此後就再沒人敢以身試法了。明確規定保護區內不準村寨遷入,不得在林中燃火 和亂砍林木,長期封山禁獵並封存了全部獵槍。所以,野象谷真正成為野最理想的樂園,棲息在這里的象群不但沒有遠遷,連鄰近森林的野象都常來光顧這片樂土。黑熊、野牛、長臂猿、馬鹿…….等120多種野生動物也安然無恙地棲息於此,與大象同享康樂。
野象谷,又是西雙版納一個最有魅力的景點,近年來,國內外已有數百名專家、教授來此考察,研究野象的生物學特性和保護措施,揭示野象生活之謎。而普通的旅遊者,更是懷著強烈的好奇心,不斷地向這里涌來。這里設有「野遊飯店」,可以飽嘗到充滿野味的佳餚;還設有「樹上旅館」,可以住在那裡靜待觀象;還有些大膽的遊人,或自備帳篷在此野營、露宿,也從來沒有了生過危險。因為象非猛獸,其性溫順,只要人不對它構成威脅,它是決不會首先對人了起進攻的。所以,在野象谷,盡管人和象經常遭遇,卻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次不幸事件,存在著的是一片祥和的「人象和睦」景象。
深入野象谷中,人們行走在游道上,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的是無邊的綠色,鳥鳴聲聲,婉轉動聽,讓人感到說不出的愜意,世事的煩惱早被盪盡,回歸大自然的喜悅油然而生。正當遊人自得其樂時,忽見前方古樹上出現警示牌:「注意!野象通道,小心通過。」仔細觀察,果然山坡間有一小道通向林間小溪,一個個圓而巨大的腳印深陷在溪邊沙灘上,這無疑是野象經常來溪中飲水、嬉戲,天長日久踐踏而成的一條「象道」。繼續沿游道前行,還會看到許多牌子。有的介紹大象的生活習性,有的警告此處是象群經過處,有的教你若遇到象群如何化險為夷等,真是未見其形,先睹其跡,讓人浮想聯翩,憑添了幾許神秘、緊張的氣氛……….
在野象谷,也並非隨時隨地都能看得到野象。也算是造化吧,我在野象谷盤桓兩日,終於如願以償地看到了野象:一天上午十時許,我們在游覽中,忽然發現谷底三岔河中有一群野象正在飲水,只見它們把長長的鼻子伸到水中,芭蕉葉般巨大的耳朵不停地搖動著,飲足了一,幾頭野象便相互噴灑戲鬧起來,兩頭小象如調皮的孩子在河水中翻滾,相互打鬧。頓時,水浪飛濺,幾頭大象被漫天飛散的珠籠罩,猶如翻江倒海的蛟龍一般。約半個多小時後,鬧夠玩足的野象便抖了抖身上的水珠,緩緩爬上岸來,在一個小山頭上,邊曬太陽,邊悠閑地吃起竹葉、野芭蕉來。還有一天傍晚,暮色蒼茫,朦朧中的原始森林逐漸從黛綠變為墨黑,林濤聲聲,猶如千軍萬馬的呼吼,氣勢雄渾。有野鳥「咕咕」鳴叫於山巔,此起彼伏,叫聲隨風遠逸,倍添幾分恐怖和神秘…….突然,附近樹林中有枝葉掀動的聲音傳來。我們在「樹上旅館」中看去,只見從森林中走來了一群灰色的大象,大耳朵撲扇著,邊走邊用長鼻呼呼捲起地上的泥土,拋灑在自己的脊背上,悠閑漫步至水塘邊,相互依偎著飲水,玩耍。時而上岸擦癢、磨牙;時而仰頭發出陣陣高昂的叫聲。其聲若驚雷,威震林海,果然不愧是「森林之王」。大約一個小時後,野象群才卷著草葉回到密林中去。(沙 平/文)
⑼ 雲南瑞麗都有些什麼大專的學校
德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德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是經教育部批准(教發函[2006]42號)、由雲南省教育廳主管的一所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專科學校。其前身是創辦於1984年的德宏教育學院,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同志曾親筆為其提名。
學校坐落於四季如春、生態環境優美、民族風情豐富多彩的、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的「滇越乘象國」 、「勐卯古占壁」——德宏州州府芒市。德宏具有「一個壩子兩個國家三座城市四面青山五種文化」的獨特人文景觀,因其濃郁的民族風情而被譽為「孔雀之鄉」、「神話之鄉」、「葫蘆絲之鄉」和「歌舞之鄉」。
它是中國面向南亞、東南亞開放橋頭堡的黃金口岸,是珠寶玉石的國際交易市場,是榮獲「2010中國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遊目的地」殊榮的美麗而神奇的康體天堂,德宏的瑞麗市被列入全國三個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之一。
(9)滇越乘象雲南餐廳加盟擴展閱讀
學校前身為創辦於1955年的德宏州民族師范學校、1958年的德宏州農校和1978年的德宏師專班;
1984年,經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德宏師專班基礎上成立德宏教育學院;
2004年、2006年德宏州民族師范學校、德宏州農業學校分別整體並入德宏教育學院;
2006年2月,經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批准,德宏教育學院改制為德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2006年6月28日,德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揭牌。
⑽ 傣族的由來
傣族源於怒江、瀾滄江中上游地區的哀牢人。哀牢人是雲貴高原的古人類之一。公元前五世紀左右,哀牢人在瀾滄江、怒江中上游地區創立了達光等部落聯盟國家。公元前二世紀末,達光王國開始與漢朝接觸,因當時的達光王叫「哀牢」,漢朝開始把達光王國稱作「哀牢國」。
在這之前,因哀牢人善騎大象,生活環境又與漢朝南方的越人相似,被漢朝誤以為是越人的一支,把達光王國稱作「滇越乘象國」。
公元一世紀開始,位於達光王國東面的滇王國與其宗主國(漢朝)沖突不斷,大量滇人(因其吸收了越文化,也稱「滇越人」)湧入哀牢境內,哀牢人吸收融合了滇人後,初步形成現代傣族的雛形。
(10)滇越乘象雲南餐廳加盟擴展閱讀
傣族節日習俗
1、潑水節
傣歷年——潑水節是傣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傣語稱「桑勘比邁」或「楞賀桑勘」,意為六月新年。時間在傣歷6月下旬或7月初(公歷4月中旬)。約在農歷清明後十日舉行,它象徵著「最美好的日子」。
節期一般是3天。頭兩天是送舊,最後一天是迎新。節日清晨,傣族村寨的男女老幼沐浴盛裝到佛寺賧佛,並在寺院中堆沙造塔4、5座,大家圍塔而坐,聆聽佛爺念經。之後,婦女們各挑一擔水為佛像「洗塵」。
佛寺禮畢,青年男女退出,相互潑水祝福。接著成群結隊四處遊行,潑灑行人以示祝福。西雙版納每年過潑水節的時候,傣族群眾都要在瀾滄江舉行聲勢浩大的龍舟賽,賽後就將龍船拆散放進佛寺的竹樓里保管,待第二年潑水節到來之前,再把拆散的龍船拼裝起來,拼裝龍舟就稱之為「旱黑」。
2、花街節
花腰傣最隆重的節日要數農歷正月十三的「花街節」。這天,上千名青年男女從周圍的村寨匯集到花街。節日的花街熱鬧非凡,身著盛裝的小卜少(少女)排成長隊,款款走過花街,競妝比美,風情無限;小夥子們則瞪大眼睛尋找意中人。
如果情投意合,兩人就相約到鳳尾竹下荔枝叢中,姑娘解下腰間的秧篾飯,掀開青翠的芭蕉葉,只見噴香的糯米飯用鮮花汁染成了一半金黃一半鮮紅,以芭蕉葉相隔一層又一層盛滿豬脊肉、油炸干黃鱔、腌鴨蛋等美食。兩人一起吃著,說著情話。吃完秧蔑飯,提親成婚的大事也就定下了。
3、關門節、開門節
在這兩個節日當天,各村寨的男女老少都要到佛寺舉行盛大的賧佛活動,向佛像佛爺敬獻美食、鮮花和錢幣,在佛爺佛像前念經、滴水,以求佛賜福於人。從關門節到開門節的3個月內,是「關門」的時間,為一年中宗教活動最頻繁的時期。
禮佛,聽佛爺講經,7天一小賧。晚上要放火花、爆竹、高升(孔明燈),舉行「趕擺」。關門期間,男女青年可以談情說愛,但不能結婚,不能外出;待「開門」後方能結婚和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