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二級醫院營養科醫生的發展前途如何
營養科大夫沒前途,我在濟南的千佛山醫院實習過,營養科很清閑,工資也不高,如果想提前養老可以選擇。
B. 土豆到底是增肥的還是減肥的
土豆是馬鈴薯的別稱,是一種常見的食物,很多人認為土豆容易使人發胖,將其列入增肥食物名單,像炸薯條等土豆製品更是讓很多人望而卻步。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
土豆(圖片來源:東方IC)
人們認為土豆增肥是因為土豆中含有大量澱粉,澱粉可以轉化成糖,但山東省千佛山醫院主任營養師杜慧真在接受《齊魯晚報》采訪時表示,這其實是對土豆的誤解,土豆的含水量高達70%以上,真正的澱粉含量不過10%~20%,與小麥麵粉相比,食用同樣單位重量的土豆獲得的能量僅僅是它的一半,與稻米相比,比如人食用2兩土豆,則獲得的能量與2兩米飯的能量幾乎相同,所以,在合理飲食的前提下,土豆並非增肥食物。
事實上,土豆不但不是增肥食物,還是高纖維、高鉀、高維生素C的「三好學生」,據《健康時報》報道:
1.土豆是低脂肪、高纖維的食物,其膳食纖維含量和蘋果的膳食纖維含量不相上下。
2.眾所周知,鉀元素能與鎂、鈣共同作用,增強人體血管彈性,食用香蕉可以達到補充鉀元素的目的,但其實土豆中的鉀含量要高於香蕉,是補充鉀元素的最佳食物。
3.土豆中的維生素C含量也相對較高,150克土豆加150克的西紅柿可以補充人體一天所需的維生素C,即使將土豆加熱,其中的維生素C因為有澱粉的保護,損失微乎其微。
此外,土豆還可以作為主食食用,而且益處頗多。海南省中醫院營養健康科專家符光雄在接受《海南日報》采訪時表示,從營養價值方面來說,土豆是一種極好的主食,吃土豆有利於控制體重增長、預防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土豆的纖維質地柔軟,不會刺激人的腸胃,患有胃潰瘍或腸炎的人也可以放心食用。(趙鵬)
本文由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業務部主任阮光鋒進行科學性把關。
C. 什麼是功能醬油
「功能醬油」「有機醬油」都是噱頭
有機、保健、調節血脂……高價醬油的營養價值有說的那麼高嗎?山東營養學會副會長、千佛山醫院營養科主任杜慧真表示,目前有關醬油醬料,國家有嚴格的標准,主要是看「氨基酸態氮」含量,一般醬油的氨基酸態氮的含量都在0.8g/100ml左右,市民在挑選時,可以留意這個指標。飯菜中添加醬醋等調味品對人體有一定的好處,只要產品符合食品安全標准和質量安全標准,市民就可以放心選購。
至於有機醬油配料,有機大豆、有機小麥,在種植中的成本相對高,價格高也是可以理解的。但醬油就是一種調味品,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高價、有機醬油基本上和普通醬油的營養價值差不多。
購買指南一搖三看
一搖:好醬油搖起來會起很多的泡沫,不易散去。
三看:
一看工藝,是釀造還是配製醬油。採用傳統工藝的高鹽稀態釀造醬油風味較好、含鹽量較高,採用速釀工藝的低鹽固態發酵醬油含鹽量較低。
二看指標,氨基酸態氮含量越高,味道越鮮。
三看用途,醬油上應標注供佐餐用或供烹調用,供佐餐用的可直接入口,衛生指標要求高,如果是供烹調用不能直接用於拌冷盤。
D. 千佛山醫院餐廳幾點開門
千佛山醫院的餐廳樓一般是7點開門,因為一般醫院的裡面都是住著病人的。所以這些病人的也需要吃飯。人們必須很早的時候就去買飯。所以千佛山醫院的餐廳開門還是比較早的。
E. 七個月大的嬰兒三餐該吃什麼
到醫院檢查看看缺什麼微量元素吧!! 科學飲食三原則 兒童的生長發育離不開鋅、鐵、鈣等微量元素。那麼,如何才能防止微量元素的缺乏呢?山東省千佛山醫院主任營養師杜慧真認為,最好的措施莫過於科學的飲食。只要飲食得當,基本上可以防止微量元素缺乏。杜慧真說,一般應遵循以下三條飲食原則。 一、鼓勵母乳喂養。如果條件許可,應盡量用母乳喂養嬰兒,因為母乳是嬰兒最適宜的天然營養品。據調查,母乳喂養兒6個月以前很少發生微量元素缺乏,因為母乳中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且容易為人體吸收利用。 二、養成不偏食的習慣。自然界中的各種食物都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如在一種食物中缺乏某一微量元素,則可在別的食物中得到補充,例如吃含有維生素C的食物,同時再吃一種含鐵的食物,這樣就可以增加機體對鐵的吸收。如果偏食某一種食物,常可造成兒童缺乏其他幾種微量元素。經常吃零食的兒童,正餐吃得很少,當然攝入的微量元素也就更少,容易導致微量元素的缺乏。因此不要使孩子養成偏食的習慣,飲食要多樣化,這是預防微量元素缺乏最好的一種方法。 三、少吃精製食品。有些家長喜歡給孩子吃精製食品,如精白米、精白面或精糖等,這樣,可能引起多種微量元素的缺乏。因為這些食品經過加工後,會損失很多的微量元素,例如小麥,精製成精白麵粉後,就會損失80%的鋅、90%的錳和60%的鉬。精製的白糖可損失98%的鋅和90%的鈷。馬鈴薯中所含的微量元素絕大部分在皮內,如果去皮吃,就會損失大量的微量元素。補充應適量。 兒童益智靠營養 在生命發育過程中,腦的發育領先一步:懷孕2-5月,腦神經細胞的分裂基本完成;胎兒6、7個月,大腦基本結構成型,神經細胞達到約140億個,和成年人幾乎一樣多。 新生兒腦重,僅為成年人的25%;1歲時,約為60-70%;7-8歲時,約90%;12歲時,腦重基本和成年人相同;13-17歲時,是大腦智力最終成型階段,同時也是用腦強度最大的階段。 另據美國Bruce研究測定:假定17歲少年智力為100,4歲時智力已達50,8歲就有80。 因此,智力發育的關鍵時期是兒童、青少年階段。而兒童青少年的智力發育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營養,如果營養比較合理,青少年兒童的智力就能夠提高。而對智力發育最有幫助營養素就是鋅、維生素A和鐵。 ●鋅——科學家發現,鋅是智力發展最重要的營養素之一。鋅參與人體大多數生化反應,大腦皮質的生長離不開鋅,缺鋅必然導致大腦發育不良。全國營養調查顯示,我國兒童青少年嚴重缺鋅。全國19個省、市、自治區學齡兒童中,60%的兒童每日攝入的鋅只有推薦量的一半以下。營養專家建議:中國兒童青少年每天應補充10毫克鋅,以滿足生長發育的需要。 ●維生素A——維生素A參與視神經元能量代謝,缺乏維生素A,會影響腦細胞的正常功能和代謝。《北京青年報》(2001-06-02)報道,我國為維生素A中度缺乏國家,營養專家建議:中國的兒童、青少年每天宜補充400微克維生素A。 ●鐵——眾所周知,鐵是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人體合成血紅蛋白的重要原料。人體內氧的輸送依賴於血紅蛋白中的鐵同氧的結合來完成的。當人體鐵攝入不足時,合成的血紅蛋白就相應減少而發生缺鐵性貧血。兒童缺鐵可引起精神發育和行為改變,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易激怒、食慾不振、身體消瘦、智力低下、體格發育不良等。《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中要求,每日對微量營養素鐵的攝入量7歲以上兒童為12毫克,11~18歲男孩為16毫克,女孩為18毫克。 綜上所述,為了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建議食用以下含鋅、維生素A、鐵等豐富的益智食品如海鮮、乳製品、高蛋白食品等,有條件的家庭也可以多給孩子補充一些含鋅、維生素以及鐵的保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