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日本料理如何加盟
《池田屋》料理很不錯
② 薄櫻鬼中的 戰役
幕末,激進派維新志士曾以「天誅」的名義,斬殺與己持相反觀點的人,執行斬殺行動的人便稱為「劊子手(人斬り)」。為竭制勤王志士的「天誅」,幕府招浪士組進京,成立「新撰組」,名義上維護京都治安,實際上是與勤王派對抗。
文久三年(1863年),新撰組成立,當時局長為芹澤鴨。不久,以土方歲三、近藤勇等天然理心流劍士為中心的新撰組骨幹,以肅清組內敗類為由,斬殺芹澤鴨,迫使新見錦切腹,並由近藤勇出任新撰組局長,土方歲三出任副長。然後一番隊隊長為沖田總司、三番隊隊長為齋藤一。可以看出,新撰組的中心力量都是天 然理心流劍士。
元治元年(1864年)六月五日,長州藩維新志士在京都池田屋秘密集會。因為消息泄露,池田屋遭新撰組襲擊,除桂小五郎(即維新三傑之一的木戶孝允)因故未到會外,大部分長州藩志士高層人物或被斬殺,或被捕。這就是震驚日本的「池田屋事件」。新撰組一戰成名。由於新撰組本處地處京都壬生地區,因此被人 們稱為「壬生狼」。
慶應二年(1866年),在坂本龍馬的努力下,歷來相互仇視的薩摩藩跟長州藩同盟,維新力量日趨壯大。
慶應四年(1868)年,戊辰戰爭爆發。在維新軍隊的攻擊下,幕府軍節節潰敗。四月,德川幕府末代將軍德川慶喜將政權交還天皇。
戊辰戰爭後,新撰組殘部在土方歲三的帶領下,向東北投奔會津藩,與其它佐幕軍隊一起,繼續抵抗維新政府。但是,由於會津若松城戰役的失敗,新撰組殘部只得繼續向北逃奔至北海道函館。
明治二年(1869年),箱館戰爭爆發。歲三獨自騎馬舉刀突入敵陣,被步槍子彈貫穿胸部,戰死。新撰組正式結束。
居中法度
號稱「壬生之狼」的新撰組,具有極其嚴厲的組規——「局中法度五個條」,有違反者,必定勒令切腹;不從者立斬無赦!
一、嚴禁違背武士之道
二、嚴禁脫離組織
三、嚴禁隨意改變策略
四、嚴禁隨意辦理訴訟
五、嚴禁私鬥
違背者以上任一條者,切腹
何謂新選(撰)組
結成於日本江戶時代德川幕府末期、如今在日本家喻戶曉的「新選組」(Shinsengumi),到底是何方神聖?以現代術語形容,「維護治安的鎮暴部隊」或許最為貼切;但觀其實際作為,若認為他們是鏟除異己的暗殺集團、仗勢弄武魚肉他人的恐怖份子,亦不為過。
鎖國兩百餘年後,一向強橫的德川幕府在船堅炮利之外國勢力入侵下,與一海之隔的滿清皇朝一樣,在在透露了腐敗不振的跡象。部份遠地的藩國開始出現「勤王倒幕」的風潮,主張為了強國攘夷,必須廢除幕府制度,將政權歸還天皇。因有幕府彈壓,起初只能暗中進行;等到打著倒幕旗幟的浪人在京都引爆「天誅」行 動,執行對幕府高官或支持幕府人士(佐幕派)的暗殺,世局更形動盪。為了維護京都治安,在時勢推演下,有了新選組的誕生。也可以說,新選組等於是維持國家秩序的保安警察。
新選組的編制
新選組的組織與當時其它武力編制多有不同,例如導入小隊制度即是劃時期之舉。新選組雖名為「組」,但最高的領導稱「局長」,初期有三位,即芹澤鴨、新見錦與近藤勇。局長之下為輔佐的「副長」,幹部有「助勤」與「監察」。助勤在實際進行戰斗時還擔任小隊的「組長」,指揮其下隊士。
局長為新選組理所當然之代表,不插手日常隊務,因此輔佐局長的副長等於握有掌理隊務的實權,可說是地下局長。監察的工作為內外的情報收集、間諜活動,監視內部成員等等。此外,尚有「參謀」、「勘定役」(負責財務)與「師范」(分別指導擊劍、柔術、炮術、槍術、馬術與文學),負責各事務分工。
而在戰斗編制部份,五名隊士加上一位伍長成一「組」(共六人),而兩組共十二名再由一位助勤(組長)領導,稱為「隊」。亦即一隊有十三名成員。戰斗位置由前至後,分別是「先鋒」、「次鋒」、「中鋒」、「殿軍」與負責輜重的「小荷馱雜具」。
新選組的組成
新選組原本只是以護衛十四代將軍——德川家茂前往京都的特勤部隊為名而招集的編制外武力。成員部分是日本各地脫離原屬藩國的浪人,更多的是一心想晉升武士階級的習武平民。說穿了不過是群臨時的浪士組合、烏合之眾。來到京都後,在擔任「京都守護職」的會津藩主松平容保庇護下,文久三年(一八九三)舊歷三 月十三日,由幕府任命,正式賦予新選組名號,開始執行勤務。
顧名思義,新選組的稱呼代表「新被選拔出來的人」。雖然最後於史上列名者將近五百,但最初結成時僅有十數名(一說二十餘人),以原來聚集在江戶多摩地區的小型武館「試衛館」成員為主,因此名稱中用的是「組」而不稱「隊」。另外,文史數據上也常見「新撰組」的寫法,雖然漢字有異,但日語發音與字意相同。 調查文獻發現,新選組向會津藩提報的公文常自稱「新撰組」,而反過來由會津藩所發出的公文則多寫「新選組」,因此有人認為,除了慣用字的原因之外,或許亦有不將真實名稱示人的考
量。為免混淆,如今多以「新選組」稱之。
新選組在取締倒幕人士的各種行動上,一直風光非常。主要隸屬「天然理心流」的重要幹部如近藤勇、土方歲三、沖田總司等人,個個武藝高超,無論單挑或群集斗毆,皆殺得對手死傷慘重,落荒而逃。經過幾次事件,新選組聲名遠播,氣焰更是高張。江戶時代雖然承襲戰國時代,在士農工商階級中以武士為最高,但畢竟 承平安逸已久,武士的格鬥技藝與武士道精神大多低落。在這點上,想成為武士以揚名立萬的新選組成員,特別注重武士道精神。例如約束成員的規范「局中法度書」,第一條即主張「不可違反士道」(武士道),不難見其心之所系;且執行十分嚴格,若有違反就須切腹,反抗不服者,斬殺毋論。
但是,即使已脫離浪人集團身分、成為政府公認的武士,又標舉武士道,新選組在當時仍不為世人敬重。明明是維持治安的角色,為何反倒惹人嫌惡?因為他們不但擁有斬殺勤王倒幕派的權力,平時更濫用特權,若有人冒犯逆鱗,便以新選組的名號恃強施暴,蠻橫已極,難怪眾人對其敬而遠之,又恨又怕。加上最初的屯駐 地是以壬生寺為中心的村鎮,他們被稱為「壬生浪」(壬生浪人的簡稱),接著漸漸轉化成「壬生狼」,形象越來越張牙舞爪了。
新選組的殞落
潮流的演變往往難以逆料,大勢更非個人所能左右。十五代將軍德川慶喜於慶應三年(一八六七)向天皇提出「大政奉還」後,局勢完全扭轉,原本意氣風發的佐幕派隨即跌落雲端。由長州、薩摩、土佐等藩國為主的倒幕同盟過去飽受欺壓,現在可要好好出一口怨氣,更重要的是將敵對勢力趕盡殺絕,務求新局面得以根基 穩固。人說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屬於佐幕派的新選組當然也就被打入「逆賊」的行列。討剿戰爭終於爆發,從鳥羽伏見一役(今之京都市南郊)起,新選組拔刀就不只為了理念或尊嚴,而是為了生存苟全。
過去的時代是以刀互砍、肉搏廝殺,高明的武術加上厚重的鎧甲,即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可一旦與西洋槍炮對戰,武術高手也不過是血肉之軀,等於手無寸鐵。在火力強大的官軍追擊下,新選組明顯不敵、狼狽萬分;敗逃到江戶後,死的死、傷的傷、投降的投降,成員四分五裂散失,只余土方歲三一路頑抗轉進北海道,並參與建立亞洲第一個共和國——蝦夷共合國(一九六八),但也只維持了一百多天。
日本人心目中的新選組
新選組的歷史非常短暫,自文久三年二月浪士們在江戶的小石川傳通院集結,到明治二年(一八六九)土方歲三戰歿、四天後新選組在箱館(今之函館)五陵郭的弁天台場向官軍投降,只有如流星劃過般的六年時間。
短暫又耀眼的生命,加上日本格外崇敬悲劇英雄的傾向,況且這段歷史無論是人物或史事內容的豐富精彩度更是毋庸置疑,以致於現代日本、特別是京都,新選組依然極受民眾懷念與愛戴,堪稱日本歷史上最受歡迎的團體之一。另一方面,明治時代的社會與政治組織結構大幅變革,帶刀武士即遭廢止,因此最後代表新選組 的土方歲三等人被視為幕末的終極武士,其來有自,亦當之無愧。日本人會對明知末路是毀滅、卻仍秉持信念前進的新選組抱有特殊情感,也就不難想像了。
在如此背景下,以新選組人物與逸聞為題材的各式創作,無論書籍雜志、電影戲劇,乃至游戲軟體,皆繁多不可勝數。單以日本網路書店亞馬遜為例,輸入新選組三字,搜尋結果的數目毫不遜於堪稱「具有國際性知名度」的宮本武藏。
局長——近藤 勇 天保五年——慶應四年(1834-1868)
天保五年十月四日,近藤勇出生於武州多摩郡上石原豪農宮川家。幼名勝五郎,後改稱勝太。十六歲時成為天然理心流三代目近藤周助的養子,改名為近藤勇。文久元年八月二十七日,二十七歲的近藤勇繼承天然理心流宗家,成為該流派四代目。
文久三年(1863年),率試衛館天然理心流門人加盟進京浪士組。浪士組解散後殘留京都,成為京都守護松平容保下屬,並與芹澤鴨一派共同成立「新撰組」。肅正芹澤鴨與新見錦一派後,近藤勇出任新撰組局長一職。
元治元年(1864年)六月五日,長州激進派維新志士在京都二條池田屋密謀火燒京都,趁亂暗殺佐幕派人物。不料消息泄露,近藤勇率新撰組進攻池田屋,將與會人物一網打盡,令長州派大傷元氣。因為池田屋事件,新撰組一戰成名。
慶應四年(1868年),戊辰戰爭爆發。京都伏見鳥羽一戰,幕府軍大敗,逃往江戶。在下總國流山一戰中,為掩護其它新撰組隊員及同志撤離,近藤勇向維新政府軍投降。因為當時幕府是維新政府「朝敵」,近藤勇投降後,當局不許近藤勇以武士身份切腹自盡,而判其斬首。
慶應四年四月二十五日,在板橋平尾一里冢,近藤勇被斬於自己的愛刀「虎徹」之下,時年三十四歲。
以下是天然理心流剛被錄用時,近藤所作以贈友人的一首漢詩,表明了他的志向:
富貴利名
豈羨む可けんや
悠悠として
官路は浮沈に任す
此身更に
苦辛在るに有り
飽食暖衣は
我心に非ず
副長——土方 歲三
方歲三出生於武州多摩郡石田村。父親在歲三出生前就已去世。歲三五歲時,母親亡故。於是幼小的歲三跟著二哥和二嫂過日子。後來,歲三的姐姐嫁給了佐藤彥五郎後,便把歲三接過去一起生活。歲三的姐夫佐藤彥五郎熱心於劍術。通過姐夫,歲三認識了天然理心流的近藤勇,並成為天然理心流門人,到江戶試衛館修習 劍術。
文久三年(1863年),幕府招浪士隊進京護衛將軍德川宗茂。之後,浪士隊解散,清河八郎率部分浪士東歸。此時,京都守護松平容保受命差配殘留在京都的浪士。近藤勇試衛館一派跟芹澤鴨一派投於松平容保門下,並成立維護京都治安的「新撰組」。
同年,試衛館一派以擾亂法度為名,迫使新撰組副長新見錦切腹,並斬殺局長芹澤鴨。並由近藤勇出任局長,歲三出任副長。歲三制訂新撰組的組規「局中法度」,若有違背者,立即切腹。因為歲三在執行法規以及對待敵人時毫不手軟,於是便有了「新撰組魔鬼副長」的稱謂。
慶應四年(1868年)一月,戊辰戰爭爆發。在伏見鳥羽一戰中,歲三代替受傷的近藤勇,率新撰組參加幕府軍隊與維新軍交戰。在維新軍的西洋炮火的強大威力下,幕府軍大敗,新撰組隨幕府軍逃往江戶。在下總國流山一戰中,由於維新政府軍的奇襲,幕府軍再次敗走。此時,近藤勇決意投降,以掩護其它新撰組隊員 撤退。與近藤訣別後,歲三率新撰組殘部與幕臣大鳥圭介合流,參與了宇都宮、會津等地的戰役,以及參加了為抵抗維新政府而成立的奧羽越列藩同盟,但均以失敗告終。只好向蝦夷(即北海道)繼續逃奔。
明治二年(1869年),政府軍攻打北海道的所謂「蝦夷共和國」。箱館戰爭中,箱館市被攻落,「蝦夷共和國」的投降只不過是時間問題。因為戰友的死訊 不斷傳來,以及失敗已成定局,歲三決意戰死沙場。五月十一日,歲三單騎沖入敵陣,被步槍子彈貫穿胸部,戰死。時年三十五歲。
歲三不僅是位英雄,同時也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俳人。他死後,留下了一部作品集《豐玉發句集》。歲三的辭世之句:
たとひ身は蝦夷の島根に朽ちるとも
魂は東の君やまもらん
一番隊長——沖田總司
田總司出生於江戶,幼名沖田宗次郎(想起和月筆下的那個總是在微笑放電的瀨田宗次郎沒有?^_^)。父親沖田勝次郎是白河藩阿部正備的家臣。總司十歲時,便跟近藤周助學習天然理心流劍術。並且由於天資聰穎,最早獲得了天然理心流的真傳,後來可以說是新撰組第一高手。跟齋藤一一樣,總司的劍法偏重於刺 突。他的絕招名為「無明劍」,是以三段突刺為攻擊手段的劍術:先以「平晴眼」起勢,然後以極快的速度踏前並向對手刺突攻擊,連續刺突三次,一氣呵成。
文久三年(1863年),總司與近藤勇、土方歲三等試衛館一門加盟進京浪士組,並一同留在了京都。新撰組成立後,總司擔任了組里的劍術教練,並兼任一番隊隊長。
元治元年(1864年)六月五日,池田屋事件爆發。在池田屋一戰中,總司斬殺了長州藩維新派重要人物吉田稔麿跟肥後的松田重助。當新撰組正准備凱旋迴邸時,總司突然吐血昏倒。此後,總司便開始長年與病魔纏斗。
慶應四年(1868年),戊辰戰爭爆發。伏見鳥羽一戰後,新撰組隨幕府敗走江戶。由於長年的肺結核病,重病在身的沖田總司在千馱谷的植木屋平五郎宅中療養。同年五月二十九日夜,總司夢到一隻黑貓,並在夢中將此一黑貓斬殺。第二日,總司便撒手人寰,去世時只得二十六歲。
三番隊長——齋藤 一 天保十五年——大正四年(1844-1915)
天保十五年生,御家人山口裕助之次男。父親本是明石藩的一名足輕,後來買了御家人的稱號。齋藤一很早就認識了江戶試衛館的近藤等人。然而由於誤殺了 人,齋藤逃往京都避難。文久三年(1863年)試衛館應募入京後,齋藤找到並加入了試衛館,並跟近藤、土方、沖田等人一同留在京都。新撰組成立後,齋藤一 擔任副長助理跟三番隊隊長。
齋藤一的劍術跟沖田總司一樣偏重於刺突。與沖田迅疾的「三段突」相比,齋藤的絕招「牙突」更注重於一擊必殺:左手執劍柄的尾部並向後收,右手與劍尖同 時指向敵人,然後於左足迅速踏前的一瞬間左手將劍刺出。由於左手執劍柄尾部,因而攻擊范圍更長,所以很多時候敵人是在以為不會中刀時出人意料地中刀。由於在入試衛館前,齋藤一就已經是一刀流的免許皆傳,所以齋藤的天然理心流劍術中柔和了很多一刀流的技法。這也是他跟沖田的不同之處。
慶應四年(1868年),戊辰戰爭爆發。伏見鳥羽一戰幕軍慘敗,逃往江戶。此後,齋藤與近藤一同參加了甲州鎮撫隊,同樣大敗,逃回江戶。後來齋藤又隨幕軍逃到東北會津,並於此代替受傷的土方歲三指揮新撰組。
戊辰戰爭後,日本迎來了明治新時代。齋藤一化名藤田五郎,成為警視局的一名警官。此時的齋藤一,一邊懷念幕末時代一起戰斗的戰友們,一邊拿起自己的劍,繼續貫徹自己「惡·即·斬」的信念。
大正四年九月二十八日,齋藤一去世,享年七十一歲。
局 長近藤 勇 (天然理心流)
總 長山南 敬助(北辰一刀流)
參 謀伊東 甲子太郎(北辰一刀流)
副 長土方 歲三(天然理心流)
一番隊長 沖田 總司(天然理心流)
二番隊長 永倉 新八(神道無念流)
三番隊長 齋藤 一 (無外流、一刀流)
四番隊長 松原 忠司 流派不明
五番隊長 武田 觀柳齋 (北辰一刀流)
六番隊長 井上 源三郎 (天然理心流)
七番隊長 谷 三十郎(神明流)
八番隊長 藤堂 平助(北辰一刀流)
九番隊長 鈴木 三樹三郎(北辰一刀流)
十番隊長 原田 左之助 (種田流槍術,一說是寶藏院流槍術)
役兼監察 山崎 烝流派不明
二番隊伍長兼監察 島田 魁 (心形刀流)
監察 尾形 俊太郎流派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