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餐飲行業未來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2020年,數字化轉型被推上風口浪尖,要不要做轉型?怎麼轉?什麼樣的企業必須轉?是否有必要轉?等等一系列問題,我這里用一些比較淺顯的例子來簡單的分享下!
如果把餐飲行業發展史簡單粗暴的分成了四個時代,可以劃分為:90年代的「單體大酒樓」、00年代的「重資產直營連鎖」、10年代的「弱管控加盟連鎖」、正在進行中的「智能化餐廳」,如果將前三個時代分別稱為1.0、2.0、3.0時代,那麼當前正處於餐飲的「4.0」時代。
前三個時代都是按照經營模式劃分,為什麼4.0時代卻以「智能化」為主角呢?如果按照經營模式來說,「2.0時代」自建央廚、自己開店的重資產模式導致老一代直營連鎖餐飲企業發展穩健卻緩慢。「3.0時代」則反其道而行之,輕資產大行其道,餐企總部啥都沒有,依靠加盟模式快速擴張,雖然發展迅猛,但由於管控力度差,關店一樣迅速。到了「4.0時代」,這兩種模式開始融合,往往採用總部與加盟商合夥開店,同時總部對加盟店採用強管控模式,這就既達到了通過加盟模式快速擴張的目的,也達到了擴張而不失控的穩健經營。
但如何能夠融合輕重兩種模式,理論上存在的可能性,在實際落地過程中卻並不容易。「強管控而不增添過重的管理團隊和過多的管理成本」、「合夥制快速擴張的同時保持統一管理和戰略一致」、「在確保生存的基礎上尋求新的增長點」,這些單純依靠傳統的管理方法已經不容易做到。於是,「數字化」被重新提上了日程。
1、對「餐飲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普遍誤區
數字化轉型,可能很多人覺得並不陌生。因為「上系統」這件事,幾乎所有的餐飲企業都已經做過了,或者正在做。「上系統」就是「數字化轉型」嗎?
對於餐飲企業來說,「上系統」的第一念頭就是「收銀系統」,於是,很多餐飲企業將「數字化」和「收銀系統」畫上了等號。更高級一些的,再加個掃碼點餐、掃碼支付,貌似餐廳就變成了「智慧餐廳」,所謂「數字化轉型」也就完成的差不多了。
將「餐飲系統」與「收銀系統」畫等號,是對企業信息化的一種狹隘認知。
餐飲信息化包括的方面很多,收銀系統僅作為門店與顧客之間其中一個交易埠,除此之外,掃碼點餐、自助點餐屏、自營外賣、積分商城...這些均屬於「交易埠」范疇。而無論是哪一種「交易埠」,其解決的也只是餐廳與顧客的觸點,採集最初級的顧客交易信息,或者說,這僅僅實現了「交易數字化」,但還遠未實現「管理數字化」。因此,僅僅將「數字化轉型」視為「上收銀系統」,是非常片面的。
01、組織在線
組織在線,是指企業組織結構的數字化。從HR的角度來說,就是通過人力管理系統,將全企業人力結構和人資檔案囊括其中,實現合同、排班、考勤、績效、薪資管理一體化,這是宏觀層面HR的「數字化轉型」。
而從廣義組織管理來說,還包括招聘、培訓、即時通訊,例如通過企業微信,將員工日常應用工具全部嵌入,形成統一的員工辦公台,從形式上消除員工辦公分散性,是從微觀上實現了員工的「數字化轉型」。
02、業務在線
業務在線,指的是營業、營銷、供應鏈數字化,這往往是指企業整體信息化中的「業務中台」部分。
提起「業務中台」,很多餐飲企業依然是一頭霧水,這個耳熟能詳的熱詞究竟意味著什麼,很少有人能夠說得清楚。在這里我就來做個簡單的比喻,大家應該都打到一些400售後電話,接聽者往往是聲音甜美的客服小姐姐。但我們都知道,你說提出的問題,並非是這個客服小姐姐能夠以一己之力全部解決的,事實上大部分情況下, 這個客服小姐姐只是該企業與你接觸的一個觸點,她的作用在於從你這里獲取到客服請求和問題,而大部分問題她無力自己處理,而是由她後面的各個業務團隊來實際處理的,處理完成後,由她給予你反饋。
回過頭來再看餐飲信息化,所有的交易系統(例如POS、掃碼點餐、外賣小程序等),都相當於這名客服小姐姐,它們界面友好美觀,如同客服小姐姐的甜美語音,給予顧客美好的體驗。但用戶的訴求並非這些交易端可以直接解決,在顧客看不到「後端」,有著龐大的業務處理系統,專門用於進行訂單處理、營銷運算、出庫、廚房指令、財務核銷、異常處理等,這個龐大的業務處理系統,就是人們常常說的「業務中台」,而每一個聲音甜美的客服小姐姐,則相當於一種類型的「前台」(例如POS、掃碼點餐、外賣小程序等)。「前台」可以多種多樣,如同每一名客服小姐姐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語音和風格,而「業務中台」則整齊劃一,統一處理所有「前台」收集到的指令,經過處理後再反饋給「前台」,由「前台」回饋給顧客。
在沒有建立「業務中台」之前,所有的「前台」,要麼是「自己接單、自己處理」,因各個前台的水平參差不齊而無法給顧客很好的體驗;要麼是「每個前台都有自己單獨的後台」,導致各系統之間相互割裂,形成「信息孤島」。因此,在餐飲企業信息化越發復雜的今天,「業務中台」的建立則顯得尤為重要,某種程度上,餐飲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也代表著餐飲企業信息系統的「中台化」。
在所有的業務中台中,有三個中台非常關鍵,即營業中台、營銷中台、供應鏈中台,分別實現「連鎖營業統一管理、會員營銷統一管理、供應鏈統一管理」。各種業務中台的建立,最重要的結果就是實現了「前端輕而多元,後端重而統一」。餐飲企業的每種交易類型都可以有適合自己的交易前端,而前端的多樣性卻不會引起後端管理的孤島化。
03、生態在線
「生態」原本是一個環境學詞彙,指的是食物鏈的「上下游關系」。放到產業界,所有的商業行為均存在供需雙方,「生態」則指的是供需平衡重的「上下游關系」。餐飲企業的生態在線,主要指的是餐飲企業通過包括自營外賣平台、新零售商城、供應鏈采購在內的交易平台,建立以本企業為中心,連接C端消費者和B端商戶的上下游關系。
對於消費者來說,除了到店消費外,店外消費最可能發生的就是外賣行為和零售行為,也就是互聯網領域經常提到的「到家服務」。通過小程序形成的自營外賣平台和零售商城,顧客可突破傳統到店消費的「人貨場」限制,從而商家可提供給顧客「門店到家,隨時消費」的能力。
除了消費者外, 餐飲企業的另一重要下游則是自己的客戶或加盟店。他們從總部進貨,再從門店加工成菜品後賣給顧客。從供應鏈的角度來說,總部的收益來源於「干線物流」,區域倉庫的收益來源於「支線物流」,而門店的收益則來源於「最後一公里」,這就將總部、區域、門店串聯成了供應鏈條,再通過門店的「到店業務」和「到家業務」連接消費者,完成最終消費,形成餐飲企業完整的上下游生態鏈。
04、數據在線
通過交易端實現顧客觸達,通過業務中台實現業務運算和處理,通過生態完成上下游聯結,而在這些過程中,將產生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是企業的重要資產,卻甚少有企業能夠將他們充分利用起來,更多的依然是從財務層面做一些統計報表,這無異於一種巨大的資產浪費。
其實大多數餐飲企業並不是不願意使用這些數據,而是不知道該怎麼用這些數據。的確,這些數據並不是通過人們熟知的「Excel」簡單公式就能變得有意義,更重要的是通過「數據模型」,讓這些散亂的數據星辰更對經營決策有價值的數據。
那什麼是「數據模型」呢?數據模型類似一個框架,將你看不懂的散亂數據套入框架,即可按照框架輸出你能夠看得懂的數據結果。例如,你手中有幾個G的營業數據,你沒有時間也不可能去看每一條交易的明細,但你希望能夠從中指導「在營業額最好的前五個區域中,哪三種菜品銷量是最高的」,這句話便是一個模型。當在系統中實現了這個模型後,你把手中的幾個G的營業數據導入到模型中,模型就可以立即告訴你想要的結果,這便是「數據在線」的意義所在。
對於數據模型來說,系統一定要實現「可定製化」和「易定製化」,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人們對於數據分析的需求是不一樣的,所以無論系統預先涉及了多少種模型,都是不夠用的。最重要的還是要讓用戶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制定模型,所以數據系統一定要具備模型自定義能力。另外,自定義模型往往要求用戶有一定的數據分析能力,通俗的來說就是用戶自己要「有想法兒」。但這對用戶來說,要求就比較高,所以,成熟的數據系統往往具備「敏捷建模」能力,盡可能降低對用戶的要求,讓用戶易於在系統中建模。
當餐飲企業實現了「數據在線」,才算是真正實現了從業務到數據的一體化閉環,達到了企業信息化的最大價值。
以上所講到的「四個在線」,可以視為餐飲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的標志,看到這里你應該已經可以理解,所謂「數字化系統」並非「上系統」,而是通過「上系統」的方式實現企業管理提效和數據閉環的效果,因此,系統只是「工具」,完整的整體規劃和分步實施,才是數字化轉型成功的關鍵。
當餐飲企業完成「數字化轉型」後,將讓本企業內的所有信息化系統形成有機一體,消滅信息孤島,且具有較強的可擴展和可升級空間。企業依賴整個信息化系統,將實現企業運作效率提升,使企業走向敏捷化和彈性化,從而增強企業伸縮性和抗風險能力。這便是在這個後疫情時期,餐飲行業重新反思「數字化轉型」的原因。
B. 餐飲加盟的未來發展如何
餐飲業被波瀾壯闊的消費升級推上發展快航道,居民在外就餐消費明顯上升。同時,消費者對餐飲的訴求也從單一價格、質量轉變為對性價比、環境、體驗和服務的綜合追求,助推餐飲業內部的結構升級。
餐飲連鎖經營主要分為直營和特許經營兩種形式,特許經營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加盟。加盟模式經過160多年發展,也已成為零售、餐飲等領域的主流商業模式,在於其具有多重優勢。
C. 外賣行業的前景會不會越來越好
外賣行業的前景會越來越好的。眾所周知,如今三大巨頭的外賣平台能夠完整做到美食,商超、鮮花,上門服務等的資源聚合,形成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彷彿也預示著這個規則的不可撼動。
整個外賣市場的發展現狀以及外賣行業帶給國人生活方式的轉變,同時也可以看到,外賣正以其不可逆轉的絕對影響力,改變著與外賣休戚與共的商家、騎手以及用戶的今天和明天。
疫情常態化下網上外賣用戶規模回升:
截至2020年3月,中國網上外賣用戶規模達39780萬人,外賣用戶使用率達44.0%;其中手機端網上外賣用戶規模達39653萬人,使用率達44.2%。
受疫情影響,2020年第一季度網上外賣用戶規模與2018年底相比有所下降,隨著國內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餐飲行業復工消費整體良好,外賣日均訂單量逐步恢復,外賣用戶規模有望回升。
(3)餐飲加盟店的發展前景外賣擴展閱讀:
外賣平台加入新零售布局:
未來,外賣平台或將成為新零售布局的重點環節。各大外賣平台與線下零售的聯系將更加緊密,超市、大賣場和便利店等紛紛入駐外賣平台,實體零售藉助外賣平台擴充線上渠道。
外賣平台也有布局新零售的意圖,餓了么加入阿里新零售布局,美團業務體系也正向「線上+線下」方向布局,餐飲外賣平台的經營品類會得到擴充。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第三季度,48.1%的受訪用戶偏好使用在線外賣平台的超市/網購配送服務,同時,42.0%的受訪用戶偏好使用在線外賣平台的生鮮水果服務。依託新零售業務進行盈利,是外賣行業實現商業模式轉變的表現。
目前,在新零售的表現中,美團除了主營餐飲外賣業務,還相繼推出面向消費者的新業務及其他業務,包括生鮮超市及其他非餐飲外賣服務。
D. 餐飲行業前景怎麼樣
在當今這個經濟發展較快、科技不斷進步的新時代,我們每個人都懷揣著各自的夢想和目標而努力奮斗著,然而不同的是,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敗,這就是創業者。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每個行業只要你有一門獨特的手藝,都可以發家致富。現在做很多生意都比較艱難,但是人們總會圍繞「衣食住行」這四個方面行動。住的方面不太現實,現在房地產行業是最難做的,而且需要很大的資金,對大部分人而言,是可望不可即;而行的方面,大城市裡最方便的就是地鐵,網約車、共享單車也是滿大街都是,早已經過了風口,所以單純的只剩下「吃穿」了。
萬事開頭難,我們該如何在當今就業嚴峻和不斷發展變化的社會中取勝呢?一個企業要想成功必有其出彩的地方,資金也是不可或缺的,我們要先積攢小財富,不管有多小,都要開懷接受,小財不來,大財何來?因此不能看低每一分錢,我們先聚攏人才,在利用人才,不虧待每一個有才華的人,只要你有才,能使企業利潤最大化,就會任用,讓每一個員工都獲得分紅才能使大家積極工作。
餐飲服務也是特別重要的,我們的服務要求員工為每一位顧客提供最滿意的服務,「顧客是上帝」的原則必須放到首位,當然必須是合理的要求。做事好壞取決於態度好壞,員工不論在什麼背景情況下都要做到態度友好,沒有好的態度必須請假離開,這樣才能確保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E. 餐飲加盟行業的發展前景以及空間
只要有人類的存在,餐飲業就有存在的必要。人人都離不開吃,追求美味佳餚是人類的天性。因此,社會越是向前發展,對餐飲業的需求就越強烈,餐飲業的發展前途也就越光明。尤其是在中國,餐飲業更是一個大有可為的朝陽產業。
1、快速發展的經濟,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觀念的更新以及帶薪節假日的增多,決定了今後會有越來越多的家庭走進餐館和酒樓。生活節奏的日益加快,人們生活條件和生活方式的不斷改變,也意味著在家就餐的人員將逐漸減少,而外出就餐的人員將日益增多,下飯館將會成為人們的「家常便飯」。
加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使農村人口不斷轉入城市,將提升整體消費水平,消費群也會隨之擴大。
2、餐飲業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根據國際經驗,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000美元左右時,居民消費結構升級步伐加快,在外就餐頻率提高。與國外的餐飲業相比,我國餐飲業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從人均餐飲消費水平看,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年餐飲消費不足100美元,而美國達1600美元,法國達1050美元。可見,其差距是顯而易見的。
另一方面,2011年,我國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為43.1%,就業人員佔全部就業人數的比重僅佔35.7%,並且企業經營規模仍然偏小。從國際比較看,不僅低於發達國家,而且低於世界低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需要更好地挖掘我國服務業吸納就業的潛力。
3、隨著商業往來、社會交往活動的增多,人們相互間的聯系會更加密切,接觸更加頻繁,探親訪友、觀光度假、商務會議等活動也會增多。一起用餐聊天、洽談業務、聯絡感情的幾率也將大大增加,餐廳無疑將成為首選之地。
4、加入世貿組織及中國旅遊魅力的進一步展示,越來越多的國際資本將會繼續進入中國,餐飲業將成為發達國家對中國進行資本和品牌輸出的載體。麥當勞、肯德基等外國餐飲企業,已經在中國落地生根,遍地開花,其他一些跨國飲食企業也將紛至沓來。有跡象表明,今後將會有更多的外國名牌餐飲企業進入中國市場。
5、目前餐飲消費需求主體來自城鎮居民,而農村餐飲這個龐大的市場還沒有啟動。從長遠來看,梯級式的需求格局決定了餐飲市場具有較大的連續性和可開拓性,巨大的農村餐飲市場將為我國餐飲經濟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
餐飲市場將更趨多元化發展趨勢
1、餐飲形式更加多樣,且越來越隨意。隨著社會生活日益多樣化、多元化,餐飲形式也會更加多種多樣,休閑餐飲、浪漫餐飲、沙龍餐飲、旅遊餐飲、娛樂餐飲、會展餐飲、網路餐飲、郵遞餐飲等都會更多地進入人們的生活,而傳統餐飲的形式會受到很大的挑戰。
2、與餐飲形式更加多樣化相匹配,人們對就餐環境的要求會越來越高。一部分人會追求豪華、超豪華、異域環境,比如西安出現的歐洲皇家餐飲、皇家服務受青睞就是證明,但是大多數人對餐飲環境的要求是新穎、別致、典雅、舒適,花園式餐飲、園林式餐飲、野外餐飲、露天餐飲會被一部分人所接受,所嚮往。
3、餐飲營養化將成為人們追求的重要目標。隨著社會的進步,尤其是人們生活水平、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們吃飯不只是追求口感、口味,講究色香味形,而且會越來越講究營養,講究飲食的合理和科學,講究營養與搭配,講究食品安全。營養餐飲、保健餐飲的出現將會對餐飲業提出更高的要求,烹飪營養學將會被人重視,營養技師將會受歡迎。
4、餐飲品種會更加豐富。尤其是外域餐飲會大量進入中國,會更加豐富,在中國傳統菜系越來越淡化的同時,國外的菜系卻可能強化和突出,如法國大菜,俄羅斯大菜、義大利菜、土耳其菜、日本料理、韓國料理都會逐漸被人所接受。
從發展趨勢看,居民在外就餐將繼續增加,大眾化餐飲經營的市場空間也將不斷延伸,假日消費的空間繼續看好,大眾經營品種和餐飲食品開發將不斷加快,由此推動我國餐飲業的發展。
F. 外賣平台助力餐飲加盟店的發展
由於現在點外賣的人越來越多,外賣訂餐已經成為了一種主要的餐飲消費方式,所以現在的餐飲加盟店幾乎都會在外賣平台上面開線上店鋪的,只有通過這些外賣平台,才不會讓自己的餐飲加盟店錯失很多的訂單和顧客。外賣訂餐使得餐飲加盟店的生意都得到了有效的增長。根據目前的市場統計,現在在外賣平台訂餐的數量已經處在一個比較高的水平,而且還在穩步增長中,外賣平台的銷售額已經佔到各大餐飲加盟店總銷售額的很大一部分,甚至有很多餐飲加盟店的主要銷售額都是來源於外賣平台。由此可見外賣平台對於現代餐飲加盟店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可以這么說,現在很多的餐飲加盟店如果不在外賣平台山開店鋪的話,生意至少都要下降一半。
人們之所以越來越喜歡在外賣平台上面訂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方便,不管你想吃什麼美食,只要打開外賣平台在上面選購就可以了,外賣平台上面的餐飲種類分類齊全一目瞭然,非常方便人們的搜索和選購。可要是去實體的餐飲加盟店消費的話,就很難有這樣的便捷了,甚至很多時候還很麻煩。很多時候顧客想要吃某種類型的餐飲,往往都不知道在哪個地方有這一類的餐飲店,同時在面對大街上各種各樣的餐飲店的時候,又往往不知道每一家的餐飲店都賣的有什麼,更不知道這家餐飲店的菜品如何味道如何。
萬一進了一家餐飲店感覺不是很滿意的話,又不好再退出來。總之就是各種的不方便。但是在外賣平台上面,所有這些問題和不方便都迎刃而解。正是由於如此,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喜歡在外賣平台上面訂餐,而不再去實體店面消費。所以現在的外賣平台對餐飲加盟店來說確實非常重要,是助力餐飲加盟店發展的一個不可或缺的方式。
G. 開一家外賣加盟店前景好嗎
近年來,我國餐飲行業一直處在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中。其中,快餐店的增長受到了格外矚目,因為其市場規模復合年增長率達17.5%,高於平均數。
據《中國快餐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的數據顯示,較上一年,中國快餐企業的門店數、餐位數、營業面積分別取得7.1%、10%及7.5%的增長,營業額平均增長達到11%,而盈利能力平均增長2%,發展勢態喜人。可以說,中國快餐產業已從初創階段跨向了逐漸成熟階段。
我國快餐行業目前與歐美國家比起來還相去甚遠。我們的人均快餐消費為63.7美元,美國、加拿大或澳洲等發達國家則約600美元。因此,未來中國人均快餐消費可能會強勁增長,市場潛力巨大。
H. 餐飲業的前景
做餐飲最大的好處是靈活。因為餐飲業自古就有,可以說是最早開放的商業。
從一個小小的煎餅攤到肯德基麥當勞這樣的跨國公司,做餐飲可大可小。
只要你有一定的資金,就可以開始創業。這個行業有一個特點,吃完就要給錢結賬,早上買豬肉的錢,晚上就能夠賺得利潤回來,資金回籠快,沒有欠賬,非常適合個人創業。
任何小生意的開始,都離不開對其所處大環境的整體分析!
餐飲創業開店更需要對餐飲市場有一個較為准確的認識,雷軍說: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
只有找對風口順應市場的發展,創業者才能順勢而為,成功的概率才能更大。
一、蘊含巨大機會的餐飲業
1、中國餐飲服務市場的現狀與未來:
近年來,中國餐飲服務市場經歷快速增長,總收入由2014年人民幣28,925億元增至2018年人民幣42,716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0.2%。
未來,預計2018年至2024年中國餐飲服務市場收入將按9.0%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並於2024年達人民幣71,582億元。
主要是以下各因素所推動:經濟增長及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人均年度食物支出增長;及城市化進程加快帶動了購物商場的建立,令非一線城市消費者更容易光顧各類餐廳。
中國餐飲服務市場按經營模式可劃分為連鎖及非連鎖餐廳兩類。
中國餐飲服務市場歷來分散,並由獨立營運餐廳占據主導。由於中餐廳業務在發展及管理可擴張性及標准化方面的困難,連鎖餐廳佔2018年中國餐飲服務市場約19.5%。
然而,隨著消費者越來越重視品牌聲譽、食品安全、服務及食物質量,預期連鎖餐廳的增長將超越非連鎖餐廳,2018年至2024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9.6%,主要得益於連鎖餐廳品牌一般擁有更雄厚的資金平台、更高的品牌知名度及聲譽、更佳的食品安全控制。
2、中餐的現狀與未來
中餐一直在中國餐飲服務市場占據導地位。
中餐市場收入由2014年的人民幣23,815億元增至2018年的人民幣34,162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9.4%,並於2018年佔中國餐飲服務市場的約80.0%。
主要增長動力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未來數年中國中餐市場收入將維持增長趨勢,預期2018年至2024年復合年增長率為8.3%,被認為乃受以下因素推動:
①城市化率不斷提高。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近年來城鎮居民在餐廳的支出呈現強勁的增長勢頭,且購物中心數量也有所增加。
中國購物中心數量由2014年約3,900個增至2019年約6,300個,預期2018年至2024年將按8.8%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
由於購物商場數量日漸增多,非一線城市消費者更容易光顧各類餐廳。購物商場通過其標准化及高質量的基礎設施為餐廳提供極大便利,包括系統地處理餐廳開設及運營程序,如消防、電力及其他公共設施。
此外,購物商場通常擁有全國網路,餐廳品牌可利用該網路進行自身擴張。消費支出的不斷增加及購物商場數量的穩定增長可能會進一步推動中餐市場的發展。
餐飲在購物商場中日漸重要。購物商場是傳統市集的現代版,一般總面積超過30,000平方
米。近年來,餐飲在購物商場中的地位日漸重要,占傳統購物商場(為專注於零售的單一樓宇)總面積高達20%,而在商業區購物商場則約佔三分之一。
大多數新建立的商場為了獲取更大的客流而更加專注於餐飲服務。與傳統街市餐館相比,購物商場的餐廳通常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環境及服務。
②外出就餐的生活方式盛行。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外出而非在家就餐趨勢上升。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中國城市家庭每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人民幣29,400元增至2018年的人民幣39,300元。2018年,中國居民食物支出占收入的19.9%,與發達國家相比較高。
消費升級帶來了多元化的需求,包括更高的食品質量、更好的就餐氛圍、更佳的服務、社交需求及休閑需求,推動整個餐飲業的轉型,而中高端餐廳將繼續受益於這一趨勢。
③線上社交媒體的發展。當前,中國年輕人的生活已與線上社交媒體密不可分。
互聯網的發展為餐廳運營商與消費者之間建立新紐帶,消費者可利用線上社交媒體更加便捷地下達食物訂單或分享評論。
樂意在提供獨特服務的特色餐廳用餐的年輕消費者可在線上隨意分享消費體驗,從而幫助餐廳吸引越來越多的潛在顧客。
此外,線上社交媒體的快速發展也為熱門餐廳帶來粉絲經濟。該等餐廳在線上社交媒體上積累了廣泛的粉絲,因而可在線上社交媒體上輕松開展營銷。
二、餐飲創業者面臨的挑戰
①競爭激烈
通過以上的數據,我們感受到了中國餐飲行業的蓬勃朝氣,每年超過9%的增長速度證明了中國餐飲業的錦綉前程。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餐飲收入42716億元,比上年增長9.5%。高於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0.5個百分點,互聯網外賣訂單同比增長150%。
很多普通人通過餐飲開店實現了自己的財富夢想,海底撈上市之後創始人張勇成為了首富,街邊上一家普通的沙縣小吃年收入超過10萬元,一家50平米不到的蘭州拉麵館一年收入超20萬元。
在互聯網虛擬經濟的挑戰下,餐飲業可謂是一枝獨秀,以前賣服裝的,賣鞋子的,賣電器的等紛紛跨界進入餐飲行業淘金,無數的年輕創業者投入到餐飲行業的創業浪潮中。
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餐飲業發展一片光明,大有可為!
但是餐飲行業的挑戰與風險依然嚴峻!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截止2019年底我國共有餐飲門店860萬家,比酒店數量多了15倍,800多萬個餐飲商家同台競技,其慘烈程度可想而知。
餐飲業同時也是一個飽和度很高,激烈競爭的行業!
在深圳,伴隨著4家新餐廳開張,就有1家老餐廳關門;在上海這個數字比例是3比1;在食府成都,2家新餐廳開業就伴隨著1家老餐廳歇業關門!
如果你的餐廳沒有特色,沒有創新,盲目創業開店,則很難再市場上脫穎而出!
②異常勞累
餐飲雖然門檻低,賺錢快,但是需要付出艱辛的勞動,每一分錢都是用汗水換來的。
很多成功的餐飲人,往往都是因為自己熱愛美食入的行,然後付出了超乎常人的辛苦和努力,才換來了我們看到的生意興隆。
為什麼這么說呢?
干過餐飲的人都知道,做餐飲最大的感覺就是一個字,累。
餐飲工作涉及的環節很多,從定位選址、裝修招聘、店面營銷、原材料采購、菜單製作、服務規范、成本控制等等,可以說是錯綜復雜,任何一個環節控制不好,都可能全盤皆輸。
I. 做外賣,目前的快餐行業前景怎麼樣
目前餐飲行業中,快餐大約會占據著整個餐飲行業營收的20%,並且呈現出上升的趨勢。快餐由於其大眾化的剛需定位,因而擁有廣大的消費人群,成為餐飲行業中佔比最高的一塊業務。並且,隨著西方餐飲經營理念的滲透,我國餐飲行業逐漸從原來傳統的操作方式向標准化轉變,規模也從獨立店面向連鎖化發展。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快餐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的統計,我國餐飲行業收入近年來逐漸增加,去年已經達到3000億元,而快餐作為餐飲行業中佔比最大的一塊,未來也將會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盡管我國目前有大量的快餐企業,並且其數量一直在不斷增加,但是說實話,知名的中式快餐品牌仍舊是屈指可數,大而不響、品牌泛濫正是我國快餐領域的現狀。
J. 開一家外賣店前景如何
近年來,我國餐飲行業一直處在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中。其中,快餐店的增長受到了格外矚目,因為其市場規模復合年增長率達17.5%,高於平均數。
據《中國快餐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的數據顯示,較上一年,中國快餐企業的門店數、餐位數、營業面積分別取得7.1%、10%及7.5%的增長,營業額平均增長達到11%,而盈利能力平均增長2%,發展勢態喜人。可以說,中國快餐產業已從初創階段跨向了逐漸成熟階段。
我國快餐行業目前與歐美國家比起來還相去甚遠。我們的人均快餐消費為63.7美元,美國、加拿大或澳洲等發達國家則約600美元。因此,未來中國人均快餐消費可能會強勁增長,市場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