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合同約定加盟店不得私自在外面拿貨,現在加盟店違反了約定,總部該如何維權
如合同合法有效,則應當按照合同約定主張違約責任
2. 加盟被騙了怎麼辦,合同對加盟商很不利
建議報警。
詐騙,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款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由於這種行為完全不使用暴力,而是在一派平靜甚至「愉快」的氣氛下進行的,加之受害人一般防範意識較差,較易上當受騙。
涉嫌詐騙犯罪的,數額較大,可以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具體量刑看情節。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已於2011年2月2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12次會議、2010年11月24日由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一屆檢察委員會第49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1年4月8日起施行。
二○一一年三月一日
為依法懲治詐騙犯罪活動,保護公私財產所有權,根據刑法、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結合司法實踐的需要,現就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 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共同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准,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3. 加盟騙局,簽訂了陷阱合同,怎麼維權
如果你認為是被陷阱合同詐騙,可向公安機關的經偵大隊報案,究竟是有效合同或是無效合同有公安機關確定,如果是詐騙合同,被騙金額達到立案數額,經偵大隊可將立案偵破。
4. 交了加盟費定金,發現加盟商是騙子,如果合同違約有承擔法律責任嗎
交了加盟費,定金發生加盟商是騙子,如果合同違約有承擔法律責任吧,那肯定有了,只要他是合同違約了,你上法庭去告她,她就絕對要存在一定的法律責任。
5. 相同的合同欺詐案幾位加盟受害者可作共同原告嗎
同一個合同,受害人可以是共同原告
每個受害人單獨的合同,各自起訴,案件性質相同,法院可能合並審理
《民事訴訟法》
第五十二條 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二人以上,其訴訟標的是共同的,或者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並審理並經當事人同意的,為共同訴訟。
共同訴訟的一方當事人對訴訟標的有共同權利義務的,其中一人的訴訟行為經其他共同訴訟人承認,對其他共同訴訟人發生效力;對訴訟標的沒有共同權利義務的,其中一人的訴訟行為對其他共同訴訟人不發生效力。
6. 以加盟的名義誘騙簽服務合同算不算詐騙
不屬於詐騙,加盟本來就是一種服務合同。
如果誘騙簽署不公平合同,可以告知對方撤銷。雙方發生爭議的,可以到法院起訴處理。
7. 合同一方違約提供虛假信息,對方因公布此虛假信息受到了工商行政處罰,雙方能否在合同中約定由對方承擔罰
可以。該約定並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是有效的。
以上意見,僅供參考。
8. 懂合同法的大神進,關於加盟合同是否存在霸王條款
只要是加盟,就會有部分受制於人,遵守加盟的規章規定,如果加盟以後還是自由自在的想干什麼干什麼,那麼就會損害對方利益,所以從利益鏈條出發來看加盟,那是正確的,從你的利益角度看受制於人肯定是覺得是霸王條款。其實不受制於人是假的。人生來就會受社會制度社會規律約束,只不過是習慣成自然不覺得什麼,你加盟就得有受制於加盟的覺悟。就有維護聯盟的責任,只有這樣子才能使得自己受益,大家受益。
9. (包萬)市監罰字〔2018〕1號對安徽姥爺香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的行政處罰,虛假宣傳影響加盟店嗎
虛假宣傳,只是涉嫌某個方面的行政違法。但並不代表實體經營就存在欺詐行為。如果,正常的經常活動是合法的,還是可以加盟的。但要注意簽訂相關合同,規定違約責任,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避免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