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中華好詩詞上面唱的古詩詞可以在那能找到
鄧麗君《在水一方》——《詩經》中的《蒹葭》
王力宏《蓋世英雄》中的《花田錯》——選自《花田錯》
劉德華最近的MV《繼續談情》中也加入了粵劇元素,曲風悲愴雅緻,歌詞更唱出「淚似簾外雨點滴到天明」這句經典的粵曲唱詞。
《新鴛鴦蝴蝶夢》——部分選自李白的「抽刀斷水水更流」
王菲的《但願人長久》
徐小鳳的《別亦難》
《煙花三月》,《朝雲暮雨》均為吳滌清演唱
毛寧的《大浪淘沙》。。。。。
這方面成功的例子不少,最有名的是一張《淡淡幽情》的專輯,其中收錄了李煜的《相見歡》(無言獨上戲樓),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范仲淹的《蘇幕遮》(碧雲天,黃葉地),秦少游的《桃園憶故人》(玉樓深鎖多情種),聶勝瓊的《鷓鴣天》(玉慘花愁出鳳城),李煜的《烏夜啼》(林花謝了春紅)和《虞美人》,歐陽修的《玉樓春》(別後不知君遠近),朱淑真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這個瓊瑤也用過,用在她為《煙鎖重樓》還是《新月格格》所寫的插曲《鴛鴦錦》里,柳詠的《雨霖鈴》,辛棄疾的《丑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李之儀的《卜運算元》(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等,有台灣名聲卓著的曲作家古月、劉家昌、翁清溪、陳楊等譜曲,曲與詞可謂珠聯璧合,相得益彰,是這張專輯成為現代音樂史上足以傳頌的極品,《音像世界雜志》曾將該片評為「十張最適合在夜晚用心聆聽的專輯」。這張專輯里最有名的兩首,一個是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一個就是後來王菲翻唱的《但願人長久》,那倒是對這首古典佳作現代版詮釋了。這首詞其實在大陸也有多個譜曲版本,映象最深的是在83、84年播出的電視連續劇《武松》中,張都監家的丫鬟,後來為武松跳樓的那個,就曾彈唱了這一曲。但這些多屬於聲樂作品的范疇,與流行隔著一段距離。但從另一個角度上,說明了經典詩詞與音樂的融合性。我們再來換一個角度,流行歌曲多表現一種通俗文化,而古典詩詞的介入,恰好將其雅的一面也推到了眾人面前,也正說明了,藝術其實並無雅與俗不可逾越之鴻溝,關鍵在於融合的手段了。
要說的是,很多拿來主義的詩詞歌曲,較為普遍地被運用在反映一些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中,恰到好處來表現或烘托劇中人物的一種情緒或胸懷。大家比較熟悉的有岳飛的《滿江紅》,在電視連續劇《射鵰英雄傳》和其他一些與岳飛相關的影視作品中都曾被譜曲配唱,最有名的可能要數張明敏的那個版本到了。香港的武俠劇和歷史劇中是最愛用這類作品的。而大陸方面,則多在表現某一主題的文藝活動中,喜歡講一些相關的唐詩宋詞譜曲演唱,比如孟郊的《遊子吟》等,來表現一種既定的主題,籍詩詞的影響力與歌曲的感染力來引導聽眾進入狀態,從而受到預定的效果。另外一首廣為傳唱的則是徐小鳳的那首《別亦難》,用的是李商隱的《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唐詩宋詞構成了現代流行歌曲與創作的一個重要素材來源,並成為其創作的一種表達方式.
文學創作素來講究一個廣征博引,引經據典,物為我用,從而提示其所表現主體的廣泛性.許多現代的流行詞作人,更是希望借用一些古典詩詞中的典故或內容,將其展開或以其為思路加以演繹,繼而展現一段現代的故事情感。這方面最為突出的有兩個人,一是台灣的瓊瑤,她的很多歌詞里都喜歡借用一些唐詩宋詞中的名句,如「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庭院深深幾許」,「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等,這與她一貫苦惱經營的古典婉約女子的形象是十分吻合的,也非常配合她所創作出的各種形象,一派的詩情畫意,不食人間煙火狀。
另一個是大陸的陳小奇,他是大陸歌壇嶺南派創作人的領軍人物。他又一個頗有吳市影響的的「濤聲依舊三部曲」,《濤聲依舊》(毛寧)、《白雲深處》(廖百威)和《巴山夜雨》(李進),單從歌名上來看,已經是和古詩詞有扯不斷的聯系了。《濤聲依舊》中他分別用到張繼的《楓橋夜泊》(「留下一盞漁火讓它停泊在楓橋邊」,「月落烏啼總是千年的風霜」),《白雲深處》則分別用到「白雲深處有人家」還有杜牧的《山行》(「坐在路口對著夕陽西下,白雲深處沒有你的家,你說你喜歡這楓林景色,其實這霜葉也不是當年的二月花」,「等車的你走不出你心中的那幅畫,捲起這片秋色才能找到你的春和夏」,「等車的你為什麼還慘不破這一霎那?別為一首歌把你的心唱啞」。後來他又寫了《煙花三月》,《朝雲暮雨》(均為吳滌清演唱),還有一首毛寧的《大浪淘沙》,他是大陸詞作家裡古風最重的一個,喜歡講古詩詞中的名句或典故經過演繹與現代人的情感相結合而成歌詞,由此而形成他獨特的陳氏風格,也為中文流行歌詞創作形成一個典範。不過他主要是以描寫個人情感為主.
後來有一個馮小泉,因為他本身史學民族樂器出身的,所以對民族文化自認就有很深的興趣與植根,他的詞作中也較多運用古詩詞典故或名句,多是以古詩詞來營造一種氛圍,表現一種氣魄,表達一種情懷,更偏重於一種社會責任和民族情懷的東西,比較熟悉的有《中華民謠》(「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人在風雨後,醉人的笑容你有沒有,大雁飛過菊花插滿頭」)哈有《秋水長天》等。
還有一些流行歌曲喜歡用唐詩宋詞的標題或名句來作為歌詞,這方面的例子就比較多了,有劉海波的《人面桃花》,白雪的《聲聲慢》,AGIN樂隊的《烽火揚州路》,陳明的《回首燈火闌珊處有你》,唐朝樂隊的《夢回唐朝》、《月夢》等等,這些歌詞創作只是借用唐詩宋詞或其中某個著名詞語,其實與原詩詞並無太大關聯,但卻提示了現代流行歌曲與唐詩宋詞以及其他一些古典詩詞的那種絲絲縷縷,扯不斷理還亂的密切關系了。
從創作的形式上看,唐詩宋詞也為現代流行歌曲的創作提供了一種思路,或是確立了另一種風格。
我覺得這也是整個中華文化一脈相承的結果。談到現在流行歌曲在寫作形式上,仍不可避免地借鑒或套用或模仿了唐詩宋詞的語言格式和風格。用古典詩詞的形式來創作現代流行歌曲,一方面使得詞作上繼承了傳統詩詞語言上的提煉與表達方法上的含蓄內斂,另一方面,在主題表達上也無疑有一個先入為主的捷徑,無論是說家國情懷,還是兒女情思,古典詩詞往往具有將語言與情感一同濃縮,從而增添許多回味無窮的空間和意境悠長的韻味。
先說香港,香港的流行歌詞創作我一直都以為是一個很怪的現象,提到香港,大家自然和最現代的生活節奏聯繫到了一塊,那是因為香港本身受外來文化的影響很深,快餐文化非常盛行,流行歌曲方面 曾經有一個時期,很多歌手的作品都是直接拿歐美日本的熱門曲子譜上中文的詞,但是香港的流行的流行歌曲中古典詩詞的滲透卻明顯超出大陸和台灣兩個地方,我想,這可能也是和香港古典武俠劇和歷史劇的盛行是扯不斷干係的。另一方面很注重粵語文化的滲透,歌詞創作多以廣東方言用詞造句方式為基礎,廣東話本身就叫白話,其語言方式與文言有很多類似,所以很多香港詞作人的作品,往往是大俗大雅於一身。但也必須承認的是,香港的很多詞作家,他們的古文化功底相當深厚,從他們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很多的用典,甚至用唐詩宋詞的寫作方式,規范來進行創作。
首先是黃沾,最有名的是《笑傲江湖》的主題曲《滄海一聲笑》:「滄海一聲笑,濤濤兩岸潮,浮沉隨浪只記今朝·····清風笑,竟惹寂寞,豪情還膩了一襟晚照······」,還有《射鵰英雄傳》里的一首《千愁記舊情》「紅日/再不會升/熱心漸似冰/彼此星沉天際/剩我低回血淚凝」,(《射》里還有一首《四張機》。手法相當規整「四張機/鴛鴦織就欲雙飛/可憐未老頭先白/春波/碧草/曉寒/深處/想對浴紅衣」,,不過這應算是金庸的作品了)。還有著名的《上海灘》「浪奔/浪流/萬里滔滔江水永不休/淘盡了/世間事/幻作滔滔一片潮流」,他的風格恰似一位笑傲江湖的大俠,豪情奔放,熱情不羈。
再有鄧偉雄。他和黃沾一樣,寫了很多電視劇歌曲,這是當時香港音樂創作的一個主要源泉。在《京華春夢》中他寫到「如夢人生芳心碎/空對落花我淚垂/為何緣逝似水/大江去/那堪追······無恨情深遭拋棄/漂泊如今怨恨誰/奈何又逢暴風雨/落花飛盡碎。」《萬水千山總是情》中說「莫說青山多障礙/風也急/風也勁/白雲過山峰也可傳情/莫說水中多變換/水也請/水也靜/柔情似水愛共永」,《射鵰英雄傳》的主題歌《鐵血丹心》也是他的作品「依稀往夢似曾見/心內波瀾現/拋開世事斷仇怨/相伴到天邊/逐草四方/沙漠蒼茫/哪懼雪霜撲面/射鵰引弓/塞外賓士/笑傲此生無厭倦······應知愛意似流水/斬不斷/理還亂/身經百劫也在心間/恩義兩難斷」。鄧的作品寫情事機遇,擅長描摹內心感受,頗有宋詞的詞風。
另外還有盧國沾也是這類高手,他總是背負著家國情重,作品中很濃的民族情懷與歷史評判的味道,這正是諸多唐詩宋詞名家為世人所景仰的品質。來看他的《萬里長城永不倒》:「昏睡百年/國人漸已醒/······/萬里長城永不倒/千里黃河水滔滔/江山秀麗/疊彩峰嶺/問我國家哪像染病」《〈少女慈禧〉:「巾幗歷次勝男兒/男女代代對峙/曾否推測過/明天舉世/重由弱者再把持」。
再如許冠傑,也善用詩詞典範來描繪世態人生「難分真與假/人面多險詐」《浪子心聲》,「夜風凜凜/獨回望/舊事前塵」《沉默是金》,寫情「曳搖共對輕舟飄/互傳誓約慶春曉/兩心相對影相照/願化海鷗清唱悅情調/艷陽下與妹相親/望諧白首永不分/美景醉人心相允/綠柳花間相對緣分/淚殘夢了燭影深/月明獨照冷鴛枕/醉擁孤衾悲不禁/半夜飲泣空帳獨懷恨」《雙星情歌》。
再看台灣方面,台灣方面的歌詞創作更偏重於現代文本,更多關注風花雪月,但這也恰好是許多舊詩文的一個主要素材。最突出的我覺得還是瓊瑤,她最善用古詩舊典,來表現戀愛兒女的浪漫情懷。如「綠草蒼蒼/白霧茫茫/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且拭今宵淚/留與明夜風/風而攜我夢/天涯繞無窮」《幾度夕陽紅》。
小蟲也有幾首有名的作品,都表現出古詩詞中的一些情懷,但距離唐詩宋詞,已經有些距離了,更像元曲什麼的。如他寫給陳淑華的《情關》:「我本有心/我本有情/奈何沒有了天/愛恨在淚中間/才能擁有這個夢」,《紅樓夢》「昨夜紅樓入夢中/多少傷心往事上心頭/今晨醒來夢已空/徒留紅樓在夢中/紅摟,紅摟/為何濃濃的紅妝遮不住你的輕愁/紅摟,紅摟/你輕愁只因為人們將你遺漏」,還有給潘越雲寫的《紅娘》「盼你來/盼到桃花謝又開/問天也不能明白/······/對望兩相愛/心似祝英台/這應是天的安排」。
台灣流行歌曲創作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很多詞曲創作者表現出一種厚重的社會責任感,關注人群,重視表象之下的普遍現實,再就是較多的表現鄉愁的東西。在表現這些方面,古詩詞形式也會是一種很自然的方式我很喜歡張洪量的一首《一程山水一程歌》,歌手後來曇花一現了,這首歌卻讓很多人都還記憶猶新。歌中寫到「是我將愁耽成醉醒作睡/還是愁與我的心共已累/非我賦詩詩賦我/非我飲酒酒飲我/何時鞋聲經已沾上蒼苔冷/世上何物最易摧少年老/半是心中積雪半是人影沓/非我離月月離我/非我思鄉鄉思我/歸得昔日橋邊紅葉不識人/究竟是我走過路/還是路正走著我/風過西窗客渡舟船無覓處/是我經過春雨秋/還是春秋經過我/年年一川新草遙看卻似歸/夜深孤燈照不悔/回首清江盡是淚/風清拍肩怕見明月間清輝/一程山水一程歌/一笛疏雨寒吹撤/夢在也葉聲聲盡處輕輕和「正是這種詩風詞韻的作詞方式,在當時一片直白地戀愛表白和翻來覆去的瑣瑣碎碎中顯得清麗脫俗,從而使得這首歌得以突出於當時的歌壇,也讓歌手風光一時,這正是古詩詞風的魅力所在了。
說到大陸的歌詞創作,其實是更多人才的,畢竟那才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根基所在。大陸方面除了陳小奇馮曉泉,還要說一個陳濤,他的詞作也是極具典雅風韻,這與他的頻頻借鑒引用古詩詞經典很有關系。看看他的作品,他寫過《霸王別姬》:「我站在/烈烈風中/恨不能/擋住綿綿情痛/看蒼天/四方雲動/劍在手/問天下誰是英雄/我心中/你最重/悲歡共/生死同/來世也當稱雄/歸去斜陽正濃。《孔雀東南飛》:「孔雀東南飛,飛到天涯去不回······我願有情人,共飲一江水,紅塵外,······」《精忠報國》(均為屠洪剛演唱),還有《紅花紅顏》:「一朵紅花在今夜,匆匆帶走殘陽如血」(書劍恩仇錄主題曲),最喜歡他近期的一首《雁銜泥》(眉佳唱):「金陵的美人橫吹笛/引來了燕子銜春泥/燕子雙雙築柳堤/柳蔭深處傳來淺聲笑語/江南的春雨潤如玉/從來不濕行人衣/······/唱繁華,頌太平,天遂人意/且聽絲竹悠揚,管弦急,」精巧別致,其意境又讓人想到那句「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極富畫面感。寫過《苦樂年華》的張藜也有一首很有名的《未了情》。電視劇《夜深沉》的主題歌其中寫道「雖有靈犀一點通,卻落得勞燕紛飛各東西」恰好映襯了李商隱的那兩句「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有著戲曲創作的背景的閻肅老人也頗多諸如「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回首月明中/······/天浩渺/水迷濛/上下求索空繾綣/回望九州曙色紅」(電視劇《戊戌風雲》主題歌,那英唱)之類的作品。
除去形式上的模仿與借鑒,在歌詞的寫作手法上,現代流行歌曲也是從唐詩宋詞身上汲取了不少營養。向講究韻律感與意境美,這都是詩歌創作的基本要求了,唐詩宋詞里更常用到的比興手法,在現代歌詞的寫作中,例子那更是不勝枚舉。
盡管現代歌詞的創作沿襲著古典詩詞的創作的路子起步發展起來的,然而,唐詩宋詞與現代的流行曲曲畢竟還是不同時代的產物,畢竟表現出不同時代的語言和內容特徵,並接受不同時代標準的審視與評判。
我們說文學是為了體現生活而存在的,那麼任何的一種文化形式必然反映一個時期的生活現實,體現一個特定時代的特徵。正如我們都說唐詩宋詞,而並沒有泛稱為唐詩宋詞,就是因為它們分別體現了那個時代的特徵。而流行歌曲則顯然是這個時代的產物,不同於唐也不迥異於宋,所以它和前二者之間,還是有著更多顯而易見的區別,這也正是如今很少講他們主動放在一起比較的原因。
我們還是先從表現主題與內容上來講吧。誠然,詩歌,任何時代的詩歌,都不會沒有表達情感為主題,但不同時代的人,情感表達方式與內容卻經常會是大相徑庭的,這與每個時代的人們的生活內容與社會規范首先標准都不無關系。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文化使得人們更多地將目光主要投向國家家庭社會,求知求仕,江山社稷,祖國河山等方面在唐詩宋詞中,想必你更多讀到的是如「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這樣的憂國情思,或是「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無邊盛景,或是「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坦盪胸襟,又或是「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的高無境界,也有「舉杯望明月,對影成三人」的個人感傷,也有「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人生頓悟。大文豪如李白杜甫白居易,更多地在描寫山河世事等,或是個人成敗得失間的情懷,而對於個人情感的東西,卻小心地收藏起來,較少提及。宋詞中描寫個人情感算比較多了,但大多極盡含蓄之能事,像寫離別,只能「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寫思念,明著不能來,只得「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兩情相悅,頂多也就企盼著一個「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更多的只能感嘆一下「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而現在的社會,人們對情感的態度更為開放,而個人化的東西也越來越受關注與重視,所以很多描寫個人感情的作品大行其道,而在語言表達上,剛更直接坦白,比如初次相見便「一見鍾情不能忘」,然後「為了這次約會,昨夜我想你想得無法入睡」,戀愛中總會問「我是不是你最疼的人」,分手時會說「捨不得你走,怎麼能讓我一個人留」,感情出變,居然連「第四者」都能出現,一方面大聲質問「為什麼背著我愛別人」最後只能面對「無言的結局」「分手時說分手,請不要說難忘記」,卻搞不清楚「為什麼思念總在分手後」,而這些東西,卻恐怕連以風流著稱的李後主恐怕也只是想想都不敢想的問題。
另外在用語上面,那時代特徵就更加明顯了,比如說很多流行歌曲都會提到電話,因為那是現代人交流的一個主要方式,這在唐宋時期就是聞所未聞的事情了,更不用提「穿新衣啦,剪新發型啦,奔騰電腦,WINDOWS98」和什麼「穿著風衣聽著MD」了。而唐宋時期的「宮牆柳,黃騰酒,紅酥手」或者什麼「一騎紅塵妃子笑」,什麼「酒榭歌台」,「紅袖添香」,也都只能是那個時代的浪漫了,很少會出現在現代的流行歌曲里。這些都是有著深刻的時代烙印的,那是任誰也改變不了的。
再從語言表達上來說。固然不少的現代歌詞作品都在不同程度上借鑒或引用唐詩宋詞這些東西,但生活化的語言已不可避免地成為了現代歌詞創作的主流,現代詞彙與文法依然是始終占據著歌詞創作的主導地位。語言格式上要求也不同,唐詩宋詞對格式都有嚴格的要求,而流行歌曲則只要壓韻就行,甚至有的都不需要壓韻。唐詩宋詞的遣詞造句十分考究,歷史上曾有賈島的「推敲」佳話傳頌(「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而現代的流行歌曲的語言則重現代白話為基礎和主導,更為直白,也更加口語化。古詩中誠然有少數的敘事體,但依然是「賣炭翁,採薪伐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土色」這樣的文學腔,相信是不可能直白如「親愛的爸爸媽媽,你們好嗎,現在工作和忙嗎,身體好嗎」的。
當今的歌詞很多在語言上不太講究規范性,更多是服務於曲調,所以其中的錯誤很多。尤以香港的歌詞創作為甚,奇怪地現象是,最好的詞作與最濫的詞作都出現在香港。相比較而言,台灣的一些老牌詞作家,更注重於詩詞文化的結合,而且注重結合的方式。香港的詞作愛用詩詞文化,但多是濫用甚至曲解,這也是香港城市快餐文化的一個顯著特點。
不管怎麼說,作為一種寶貴的文化遺產,探視宋詞永遠都會對現代包括今後的流行歌詞創作起著這樣或那樣的影響,現代文化對古典文化的借鑒與沿襲是永遠不會停止的。唐詩宋詞會是流行歌詞創作中一個不可舍棄的的主題,一種取用不盡的源泉,一個無法迴避的誘惑,從遣詞造句,主題營造,已經鋪陳方面,都為現代的創作者提供了很多好的思路。
很小的時候過一首歌:「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夜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歌曲由一位名叫朱小玲的女歌手演唱,其唱腔清新哀婉,年少的我雖未經風雨,仍是被那種憂傷的氣氛年感染----考慮直到現在,每當我看到映襯著歷史的雕梁畫棟時,耳畔仍會不知不覺地響起這首歌。後來,我才知道她唱的是唐後主李煜於國破後所填的詞《虞美人》,道不盡對故國的思念。這是我接觸由中國古代詩歌改編的現代流行歌曲的伊始,它間在當年眾多咿咿呀呀的所謂「甜歌」中,竟有著一絲獨自綻放的山百合的味道。
年紀再大些,陸陸續續又聽了好些這種由中國古代詩歌改編的歌曲,其中全文選錄編曲的,以鄧麗君演唱的蘇軾《水調歌頭》最為著名。詞風豪放清奇的東坡居士,肯定沒有想到,他在密州任所對天空奇妙景象的馳想,對月之陰晴圓缺及人生這悲歡離合的感嘆,於九百餘年後,竟會再度被譜上新曲,傳唱於大江南北,感動著更多新的痴男怨女。我個人認為古詩詞之新編新唱,此曲堪稱經典。
繼而,在香港拍攝的電視劇《射鵰英雄傳》中,出現了粵語版的《滿江紅》,羅文用他低則婉轉、高則激昂的中國古典式唱腔,把岳飛抗敵雪恥、收復失地的愛國情感和英雄氣慨演繹得暢快淋漓,於高昂處,那磅礴的氣勢和激越的情感由不得你不隨之動容 。
類似的感受,你也可以從電視劇《三國演義》的片頭曲----同時也是小說《三國演義》的開篇詞中獲取,「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的豪氣,委實曾讓我有未生於斯世的遺憾。
將中國古代詩詞新編於現代流行歌曲中的嘗試,從些也漸漸屢見不鮮。全篇改編難免會有它的局限性,莫若取其數理化,用在新歌的關鍵之處,以求「畫龍點睛」。
於是港星蔣志光、韋綺珊的對唱歌曲《相逢何必曾相識》中,有了《瑟琶行》「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句子,所不同的是,白樂天欲抒發的是被貶謫的凄苦,而新歌中的男女主人公似是想藉此名句來呼喚久候的愛情。是啊,同樣的一句話,流入處在不同境遇、有著不同渴望的不同的耳里,自然觸動著不同的心事,自古就是如此。
又看到陳百強的歌曲中竟出現了《對酒當歌》的名字,不禁大惑:難道此君亦有著曹公「時光易逝、功業款就」的苦悶嗎?忙細細聽來:干凈的聲線,深情且難掩憂傷的基調,竟是在傾訴著一個「失了蹤」的愛情故事,「這顆心」雖「真的很痛」,但仍「不斷地尋夢」,「兩眼盡紅」地「依稀覺得這樣傻也只是為情重」。歌曲內容固然與《短歌行》所表達的相去甚遠,但感情之充沛、情調之悲涼,未必就遜之多少。
Ⅱ 請問ASLITAH(愛綺夢)乳膠床墊的加盟優勢是什麼
北京恆志基業科技有限公司加盟優勢如下:
1、品牌實力:
雨·棠(RITONIA)是北京恆志基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旗下代理的兩個頂級乳膠寢具品牌之一。雨·棠(RITONIA)一直秉承:100%世界上最大的特產級乳膠生產國之一馬來西亞原裝進口!100%純天然乳膠為原料,在歐美等地區深受都市精英,中產階級及高端人士的熱捧與喜愛,為其提供了健康舒適的高品質睡眠!
雨·棠(RITONIA)是世界頂級和著名的寢具品牌之一,是全球眾多星級酒店寢具產品供應夥伴!
雨·棠(RITONIA)是「F1車神」舒馬赫在馬來西亞大獎賽期間下榻酒店專用寢具品牌。
雨·棠(RITONIA)是馬來西亞王室寢具供應和使用品牌。
雨·棠(RITONIA) 是中國市場唯一兩個通過瑞士的OEKO-TEX標准100和德國的ECO-Umweltinstitut雙檢測認證的品牌之一,前者是歐洲最高的環境消費產品標准。通過OEKO-TEX認證的產品擺脫了有害的物質和化學品;因此是健康和安全的;後者是歐洲較高的認證,可以保證消費品絕對的安全、衛生和高質量的物質。不僅防菌、防霉,具有抑制蟎蟲之功效,更能夠殺死1000多種床生細菌。
2、行業分析:
國內寢具行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消費者針對睡眠舒適度以及睡眠環保、衛生環境的要求逐步提高,綠色、環保、衛生、健康等功能理念已經逐步深入人心,具備這些有特點的純天然乳膠寢具必將成為取代時下普通家居寢具的主力軍。
從2005年開始,消費者對於家居裝修中各個環節認識度逐步提高,走向了純天然,高舒適度發展的方向,並認可了這些適合人類高品質居住的因素。同時,消費者,賣家都迫切希望並尋求打開瓶頸,追求更高的品質,更高的利潤點。雖然國外的眾多品牌,也紛紛推出了自己的高端產品系列,但由於對亞洲人睡眠習慣缺乏了解,產品過高的價格,導致消費者的認可程度並不高,而且眾多國外品牌魚龍混雜,真假難辨。
只有滿足亞洲人的睡眠習慣,消費習慣,才是最好最適合的產品。
據統計,2009年,僅北京市家居用品市場銷售額就高達450億元人民幣。家居用品成為我國最具發展前景的產業之一。目前中國國內很多廠商生產的還是以中低檔彈簧床墊產品為主,面臨著淘汰出局的困境。有少數國內企業在盲目的發展乳膠產品系列的同時發現:原材料的稀缺以及生產技術的不足,加工工藝的差距等因素導致自己的產品無法在市場中持續立足。經過了近1年的時間,90%的大企業放棄了自有的乳膠寢具系列。目前,利潤的突破點,賣點的突破點,是國內寢具行業迫切希望看到並希望擁有的。
3、產品優勢:
雨·棠(RITONIA)寢具永不變形,決不塌陷;是人們年復一年每天必須接觸並提供身心放鬆和體力恢復的絕佳產品。
與雨·棠(RITONIA)所有純天然乳膠寢具,均採用國際最先進的乳膠生產加工工藝,具有良好的透氣性,每立方英寸有25萬個內部相連的透氣孔,真正做到了「會呼吸」,可以充分將人們身體排放的液體釋放到空氣當中去!(正常的成年人每晚身體散發的水分大約是一公升)
雨·棠(RITONIA)純天然乳膠寢具完全能夠吻合人的身體曲線,所有乳膠床墊均為標准五分區(人體頭部、肩部、腰部、臀部、腿部各支撐力度是不同的),不但能夠提供給身體恰當的支撐,同時可以提供相應的舒適性,減輕床身對身體肩部和臀部兩個主要接觸點的回彈壓迫,使頸椎、脊椎、骨骼、肌肉在睡眠之中均勻受力,改善人體的血液循環,更可避免 頸椎和脊椎病的發生、改善頸椎和脊椎病患者的病痛!
雨·棠(RITONIA)寢具經過瑞士的OEKO-TEX標準的檢測和認證:(它是歐洲最高的環境消費產品標准。通過OEKO-TEX認證的品牌產品擺脫了有害的物質和化學品;因此是健康和安全的)。
雨·棠(RITONIA)寢具經德國ECO-Umweltinstitut認證通過,這是歐洲較高的認證,可以保證消費品絕對的安全、衛生和高質量的物質。
雨·棠(RITONIA)寢具來自:世界上最大的特產級乳膠生產王國- 馬來西亞,我們目前擁有馬來西亞最大的橡膠園林,保證了我們產品的優質原料和持續產量;高現代化、高精密度的生產機器和加工工藝,保證了我們產品的高舒適度,高品質性。
擁有了這些優勢,使得我們的產品在賣點和利潤點方面,體現發揮的淋漓盡致,不停的來適應並滿足中國的消費市場的需求及變化。
所以,我們真誠邀請您的加入,一起來開拓分享中國這個巨大的乳膠寢具市場。
4、加盟支持:
國際一流產品供應線、專業系統化定製生產;國際廠商品牌支持系統。
中樞管理型物流配送及倉儲系統;現代企業管理模式;成熟的品牌運作模式 。
為代理加盟商持續的提供優質產品及市場方案,不停的來適應並滿足中國的消費市場的需求及變化。
產品質量支持: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實行產品質量全程負責,對產品質量的疑問,我們保證在24小時內給予答復,為代理商、經銷商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宣傳推廣支持: 協助辦理廣告宣傳手續,強有力的營銷策劃,提供產品的推廣方案;及時為經銷商提供市場信息以及市場調查方面的資料。為專賣店的店面設計、形象系統、網站及電子系統等提供支持,在促銷推廣宣傳用品方面為您提供專業指導和支持,各級代理商的進貨比例配備實物宣傳資料(POP、產品手冊、宣傳單頁等),免費提供,如需量大,只按成本收費。
優惠獎勵機制: 對業績突出的代理商給予年終返利等多種形式的激勵支持。
退換貨機制: 凡購買「雨·棠(RITONIA)」產品的任意一款枕頭或床墊,在三個月內,若用戶不是100%的滿意,可隨時退貨,我們會立刻返還購買產品的所有款項!
實行區域保護、獨家特許經營,每級只設一個代理經銷合作商,確保專賣店的獨家銷售權,同一地區不再有銷售競爭。
培訓支持:提供全方位的宣傳、營銷策劃以及經營理念的發展。
Ⅲ 良子足浴項目 如何
技術挺好的,技師也挺漂亮的,就是環境比不上東方茉莉,不過它那裡絕對是物超所值的。
Ⅳ 加盟養生店金陵春夢品牌怎麼樣
很好的養生店,多開幾家,省的天天排隊。
Ⅳ 高分!求一本歷史書籍
內容簡介
蘇聯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它的誕生、發展、演變和衰亡是20世紀人類歷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因此,對蘇聯興衰史的研究,對我國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本書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站在鄧小平理論的高度,通過具體的歷史材料,對蘇聯74年的歷史進行了實事求是的分析研究,力求揭示蘇聯興亡之關鍵所在,並提出作者自己的一些觀點。本書不是一部蘇聯通史或蘇聯全史,因為它沒有把蘇聯歷史的全部內容無所遺漏地呈現出來,而是從「興亡」的視角出發,對與「興亡」關系重大和關系明顯的歷史事實著重加以分析與闡述,從而比較清晰地梳理出蘇聯由興盛至衰亡的歷史軌跡。本書運用歷史學、經濟學、政治學、民族學等學科的研究方法來再現蘇聯興亡的歷史進程,力圖多側面、全方位展示這一進程。全書三部分按編年體,而每一部分則基本上採取紀事本末體的寫法,以重要歷史事件為綱分別立目。寫作方法是史論結合,以史為主。
章節信息
Title 目錄
前 言
第一編 列寧斯大林時期
第一章 十月革命前的俄國
第一節 俄國的歷史文化傳統及其特點
一 、俄國是一個多民族的歐亞國家
二 、俄國歷史文化傳統的特點
三 、俄國的民粹主義思想傳統
第二節 俄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狀況
一 、俄國資本主義發展極不平衡
二 、資產階級同封建勢力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三 、外國資本在俄國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
四、 壟斷資本主義加速發展
五、 經濟發展總體水平落後
六、 工人階級集中,具有革命性
第三節 布爾什維克黨的建立和同其他政治派別的斗爭
一、 工人運動的興起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普列漢諾夫對民粹派的批判
二、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建立和布爾什維主義的產生,列寧對自由民粹派、經濟派和合法馬克思主義的斗爭
三、 布爾什維克反對孟什維克的斗爭,孤立自由資產階級的策略
四、 布爾什維克對取消派和召回派的斗爭
第四節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二月革命
一、 沙皇俄國是帝國主義各種矛盾的集合點
二、 俄國參與發動的第一次世界大戰與革命
三、 二月革命的勝利
四、 兩個政權並存局面
第二章 俄國人民的必然選擇——走十月革命開辟的道路
第一節 從二月革命走向十月起義
一、 從民主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的轉變
二、 臨時政府的政治危機
三、 軍事獨裁的失敗——科爾尼洛夫叛亂的平息
四、 十月武裝起義
第二節 十月革命在全國的偉大勝利
一、 莫斯科武裝起義的勝利
二、 蘇維埃政權在全國的勝利和社會主義建設的起步
三、 多黨合作的嘗試和解散立憲會議
四、 退出帝國主義戰爭
五、 國內戰爭的勝利
第三節 蘇維埃國家制度在革命和戰爭的烈火中誕生
一、 蘇維埃政權的誕生
二、 蘇維埃是新型的國家制度
三、 蘇維埃國家的性質、職能和結構
第四節 十月革命勝利的原因及其世界歷史意義
一、 十月革命勝利的原因
二、 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
第三章 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偉大的探索和實踐
第一節 由革命之初設想的「非直接過渡」到「戰時共產主義」
一、 建設國家的最初設想
二、 「戰時共產主義」的由來
三、 「戰時共產主義」的實施
第二節 新經濟政策
一、 新經濟政策的由來
二、 新經濟政策的實施
三、 新經濟政策的意義
第三節 蘇聯的成立
一、 沙皇俄國遺留的民族問題
二、 十月革命後各民族共和國的建立及其相互關系
三、 蘇聯的成立
四、 蘇聯憲法的頒布
第四節 列寧晚年思想及其在黨和國家體制上的探索
一、 列寧晚年的理論探索
二、 列寧晚年在黨和國家體制上的探索和同斯大林的分歧
第四章 黨內的變化和國家的轉折
第一節 列寧逝世後黨和國家政治結構的變化
一、 黨員隊伍和幹部結構的變化
二、 黨和國家權力結構的變化
三、 黨內官僚主義的形成和黨內民主的收縮
第二節 反「右傾」斗爭
一、反「右傾」斗爭的緣起
二、 布哈林和斯大林之間的政治論戰
三、 布哈林「右傾」少數派的失敗
第三節 「大轉變」
一、 國家全面的「大轉變」
二、 「大轉變」的性質和根源
三、 蘇聯在意識形態「大轉變」中形成的思想文化模式及其特點
第五章 工業化、農業集體化和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建立
第—節 資本主義世界「總危機」和30年代蘇聯的國際環境及對外政策
一、 資本主義世界范圍的經濟危機
二、 蘇聯的經濟形勢和對外經濟關系
三、 30年代蘇聯外交政策的調整
第二節 工業化運動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制度的建立
一、 工業化的提出
二、 發展模式的探索和爭論
三、 工業化計劃及其實施
四 蘇聯經濟制度的確立
第三節 農業集體化
一、 農業集體化的緣起
二、 集體農庄制度的建立
三、 集體農庄制度及其評價
第六章 斯大林時期確立的政治制度
第一節 1936年憲法以及黨和國家權力的集中
一、 新憲法起草的政治背景
二、 新憲法的主要內容和特點
第二節 斯大林時期政治體制的最終確立
一、 國家行政權力向黨內的轉移和集中
二、 國家行政權力由各加盟共和國向聯盟中央的轉移和集中
三、 30年代聯共(布) 中央政治局的決策機制
第三節「大清洗」運動
一、「大清洗」運動的基本原因
二、「大清洗」的直接導因
第四節《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的發表和斯大林思想獨尊地位的確立
一、 聯共(布)中央標定的意識形態範本——《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的發表
二、 斯大林關於國家的理論
第七章 戰爭的考驗和戰後的恢復
第一節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國際關系和蘇聯的國防狀況
一、 大戰爆發前的國際形勢和蘇聯對外政策的轉變
二、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
三、 蘇德秘密議定書的實施
四、 蘇德關系惡化
五、 戰前的國防狀況
第二節 戰火中的蘇聯
一、 戰爭的爆發
二、 戰時動員和向戰時體制的轉變
。。。 。。。
第十九章前蘇聯興亡警示:不可違背經濟發展規律
參考資料:
1.- 蘇聯興亡史綱http://www.ndcnc.gov.cn/datalib/NewBook/2005/2005_06/newbook.2005-04-12.3452549440/
2.中國世界史研究網:《蘇聯興亡史綱》http://worldhistory.cass.cn/index/chubanxinxi/chubanxinxi_txt/20050520001.htm
Ⅵ 加盟金陵春夢足浴有哪些優勢
我去金陵春夢的官網上看了看,發現有些優勢還是挺不錯的,所以我就復制來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八大核心優勢
品牌優勢
文化優勢
模式優勢
體系優勢
設計優勢
團隊優勢
技術優勢
贏利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