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福州的美食
編輯
由於「佛跳牆」是把幾十種原料煨於一壇,既有共同的葷味,又保持各自的特色。吃起來軟嫩柔潤,濃郁葷香,又葷而不膩;各料互為滲透,味中有味。同時營養價值極高,具有補氣養血、清肺潤腸、防治虛寒等功效。上席時如配以蓑衣蘿卜(白蘿卜切 成的絲)一碟、油芥辣一碟、火腿拌豆芽心一碟、冬菇炒豆苗一碟,再用銀絲卷、芝麻燒餅佐食,更是妙不可言,其味無窮。
說起佛跳牆這道菜,幾乎所有的人都知道並且做過各種想像,但是真正吃過佛跳牆的人卻很少,博學如梁實秋先生雅舍談佛跳牆 ,最後卻轉到了紅燒肉,何況我等凡人。幸哉中國內涵外延豐富的漢字漢語,為我們描述當時的福州名菜「壇燒八寶」。
關於佛跳牆的典故,多得像極了好萊塢大片的中文名字,但是無論是「壇燒八寶」還是「福壽全」,都沒有「佛跳牆」這寥寥三個字帶給我們無窮的想像和享受。
以十八種主料、十二種輔料互為融合。其間幾乎囊括人間美食,如雞鴨、羊肘、豬肚、蹄尖、蹄筋、火腿、雞鴨肫;如魚唇、魚翅、海參、鮑魚、干貝、魚高肚;如鴿蛋、香菇、筍尖、竹蟶。三十多種 原料與輔料分別加工調制後,分層裝進壇中,就好像一部野心勃勃的賀歲片,大腕薈萃自然不同凡響。
佛跳牆之煨器,多年來一直選用紹興酒壇,壇中有紹興名酒與料調合。煨佛跳牆講究儲 香保味,料裝壇後先用荷葉密封壇口,然後加蓋。煨佛跳牆之火種乃嚴格質純無煙的炭火,旺火燒沸後用微火煨五六個小時而成。如今有的酒店宣揚自己的菜品如何香氣撲鼻,與佛跳牆相比的確欠一點含蓄。真正的佛跳牆,在煨制過程中幾乎沒有香味冒出,反而在煨成開壇之時,只需略略掀開荷葉,便有酒香撲鼻,直入心脾。盛出來湯濃色褐,卻厚而不膩。食時酒香與各種香氣混合,香飄四座,爛而不腐,口味無窮
② 福建十大美食排行榜 看看福建有哪些美食
莆田鹵面是福建莆田的一道傳統美食,它和興化炒米粉、熗肉、荔枝肉、海蠣煎、西天尾扁食、泗粉、菜頭餅、燜豆腐、生煎包都是莆田知名的美食,莆田鹵面更是莆田歷來款待親朋給好友。莆田鹵面是酒宴必不可少的一道主菜,使得莆田也有了「鹵面之城」的美譽。莆田鹵面又以江口鹵面最為出名,一般用於重要來賓接待,被稱為地道的莆田鹵面。
福鼎肉片是一道由精肉、澱粉等原料製成的菜品,是福建省福鼎市一種很有名的地方傳統名吃,整碗肉片的香辣中流露出淡淡的香菜之味。來福鼎的做客的人都要嘗一嘗福鼎肉片。肉片製作的整個過程都是手工操作。它取料精,工藝巧,味獨特。深得人們稱贊。福鼎肉片一定要加酸、辣才夠味,福鼎肉片配上福鼎本地的米醋和辣椒才是非常完美的,還須加上些許香菜,整碗肉片的香辣中流露出淡淡的香菜之味,這才是人間美味,絕對讓人流連忘返!
咸時也稱為咸米時」米字旁加時字,平潭地方一著名風味小吃。咸時,美名「時來運轉」,而在平潭除了「時來運轉」還有一種叫做「天長地久」的食物,即平潭人稱為「油煎」的甜品。油餃的原料有炒熟的花生、白糖、香蔥、芝麻等,包成餃子後到油鍋里炸成金黃色即可出鍋了。製作油餃相對簡單得多,只是用包咸米時的皮,把餡換成了甜的。
肉燕又稱太平燕,是福建福州的一道著名的特色風味小吃,也是福州風俗中的喜慶名菜。福州人逢年過節,婚喪喜慶,親友聚別,必吃「太平燕」,即取其「太平」、「平安」之吉利,故「無燕不成宴,無燕不成年」。肉燕皮是用精肉配上澱粉等輔料精製而成,形似紙狀,潔白光滑細潤,散發出肉香,非常爽口。肉燕亦由此成為饋贈佳品,為福州人包括海外鄉親所衷情。肉燕與扁肉燕不同。
芋子包是一種福建永定的一種傳統特色小吃之一。屬於客家菜。芋子包就是用芋子加適量木薯粉做包子皮包成的一種包子,製做方法簡單,一般將個大、易爛的芋子洗凈,連皮置鍋內煮熟,然後取出剝去芋皮,置簸箕內搗(爛)成芋泥後,加入適量木薯粉和精鹽,用手揉轉成包子皮。當一盤熱氣騰騰、香氣撲鼻的芋子包就大功告成時,趁熱食之皮滑滑的、嫩嫩的,餡香香的、美美的。
游漿豆腐是地方傳統豆製品之一,歷史悠久。將大豆浸泡、磨漿、濾凈、煮漿後加入少量鹽鹵,使豆腐的蛋白質凝結成「花」後,再放入木框內,壓去過剩的水份即成游漿豆腐。這種方法製作的豆腐比石膏製成的豆腐質嫩,無粗糙感。游漿豆腐還可以製成豆腐乾、辣椒豆腐乳、油炸豆腐,營養豐富,消費量大。
廈門沙茶麵是廈門的著名小吃,屬於閩菜小吃。沙茶麵的美妙在於湯頭,以沙茶醬熬成的沙茶湯濃稠香郁,面則選用閩南的油麵,將油麵與青菜於開水中燙熟撈入碗中,趁熱澆入沙茶湯。最後可由自己喜好添加佐料,豆製品、大腸、米血、腰花等等,再淋上一小勺辣油,吃起來口味香辣撲鼻,痛快淋漓。廈門沙茶麵湯色紅亮,口味咸鮮香辣,營養搭配合理。
在漳州的小吃中,面煎粿可謂是色香味俱全的美食。金黃色的油炸皮,深棕色的粿餡,最中間還夾著一層料。輕輕地咬一口,皮脆餡軟,味道香甜,吃後口有餘香。面煎粿的原料為地瓜粉、麵粉、赤砂糖、桂花露、花生、黑芝麻、冬瓜條。以地瓜粉加水攪拌成漿料做皮,以麵粉加赤砂糖水攪拌成漿料做餡,再配上佐料,口感也是相當令人難忘。
沙縣扁肉是由餛飩演變而來的。是福建沙縣傳統的地方名點,屬於閩菜系。各地對餛飩的叫法不盡相同,比如:四川稱「抄手」,廣東稱「雲吞」,武漢稱「包面」,江西稱「清湯」,江蘇稱「淮餃」,新疆稱「曲曲」等等。南北扁肉有很多,而大多數食客都覺得沙縣小吃很有名,在沙縣琳琅滿目的美食中,扁肉是最有人氣的小吃,它早在1997年就獲得了「中華名小吃」稱號。它的最大特點是皮薄餡多,據說1斤麵粉能夠加工出400~500張皮坯,可想而知這皮有多薄。
崇武魚卷是福建閩南傳統的特色名吃,屬於泉州十大名小吃之一,其主要原料為精選優質魚,其中又以馬鮫、鰻、鯊等最佳,高質量的魚卷,入口柔潤清脆,咀嚼時齒頰留香,既沒見魚肉,也不含腥味,有一種特有的清鮮滋味。崇武人出外探親訪友,喜歡帶上他們的特產魚卷,表達心意。在閩南舉行的比賽中多次獲獎,深受閩南百姓及來惠安旅遊觀光的遊客的贊賞。
③ 福州哪家小吃店最好
那要看你想吃那兒的小吃咯~~!如果想吃福州本地的小吃。推薦去「老福州」裡面都是地道的福州小吃而且小吃的品種也多。價格也還可以。
④ 福州有哪些有名的小吃店
學生街:
前街拐彎路口一小店——浙江燒餅(辣和不辣兩種,極香,1塊一個,現做現吃。)
師大後門再向下走幾步——清真蘭州拉麵店(燴面5元,炒麵6元,新疆拌面8元面任加。清湯極好,天天進一大麻袋骨頭加上葯材現熬肉骨頭湯,不要錢任喝,老闆RP不太有WT。)
白孔雀:
獨沽一味——沙鍋大魚頭(煲得好,香!才18一份,加白飯夠兩人一餐)。魚香茄子煲(12元)也不壞。
南門老白孔雀西點部有天津麻花(2元)還有一種豆沙加鹹蛋餡的酥皮點心(1。6元)都不錯。
安泰樓:
芋蓉瓜仁餅(1元)豆沙餡麻團(1元)鹹蛋酥(1。5元)都不錯。
遷西板栗:
綠招牌紅燈籠的店面。10元/斤小的,12元/斤大的,殼好剝,稱准,不偷,甜得很,天冷時我經常吃它。但是現在不是季節。小個的10-12月最好,大的12-2月最好。
金譽麵包屋:
屏東中學旁邊有一家,五一廣場旁邊一家。蓮容堡(5元/盒,8小塊),芝麻薄脆(4元),蛋卷(3元),綠豆餅(1元),肉鬆火腿蛋三文治(2。5元)都不錯。
黑名單:6毛一塊7元一打的老婆餅,天啊,吃出竹簽兒,嘔……
橫街一家不知名的麵包屋:
地點在文化宮入口的斜對面,一個廣場樣的地點,安德魯森麵包屋的旁邊。
蛋撻正點,5元一打,老婆餅5元一打,椰子撻7元一打,其他的點心都很難吃,但上述三樣現烤現吃,絕對極品。
紅葉蛋糕(廣達路,兒童公園過去一點蘇非亞婚紗隔壁——PS:蘇非亞攝影的造型化妝都好恐怖,正垃圾= =):
鮮奶蛋糕絕對極品,他們的鮮奶溫度一高就會象冰淇淋一樣化掉,所以做出的蛋糕不花俏,但絕對可以讓不吃奶油的人一吃一大塊,一點不膩。
其他點心推薦:酸乳酪木司(8。9元),黑森林蛋糕塊(5。9元),紅豆抹茶蛋糕(?元),拿破崙(4。9元),提拉米蘇(8元)
美可蛋糕:
個人僅吃一樣:肉鬆干蝦紫菜餡麵包(3元)
提拉米蘇:
白馬路上新開店,品種未全。僅推薦提拉米蘇(18元),分量足,味道正,但性價比不高,環境不錯。
廣東食街:(井大路)
河粉(10元)極好,廣東燒臘也不錯
各茶餐廳的經典搭配:
干炒河粉+例湯=10元左右,逛街填肚精選
香謝麗舍西餐廳:(大洋百貨二樓)
套餐吧,33元/份足夠,有麵包,湯,前菜,主菜,蛋糕,咖啡。推薦芝士炬飯。
美食街台灣風味小店(名字忘記了= =):
太久不去,不知道關了沒。蛋包飯好吃!(6元)
枝仔冰城(應該有好幾家,11中附近就有一家,在津泰路和五一路的交*路口):
香蕉冰(16元),冰極細,有折扣。
慶城市場旁邊一小刨冰店,叫利源冰店:
台灣刨冰,干凈。幾十數任選,4種冰已經很大盤才6元。紅豆,芋頭,綠豆,丸子等不錯。
仙蹤林:
華都百貨後門,明星影城旁。煲仔飯非常正點(16元/套)
酸菜魚:(井大路)
重慶小辣椒(16元/斤,另加鍋底。)
醉仙樓:
純正芋泥(5元),千萬別買椰蓉,膩死了。
糖朝:(東街)
一個字:貴。但午茶時間還可以:一個糖水加一個甜品8元,也有其他的港式茶點可以選,環境還好就是。逛街逛到累可以休息一下。
必勝客:
在福州只剩下一家了吧?最近有下午茶吃,15元,20元,25元 三檔。但堅決不在裡面吃正餐,太貴。
⑤ 福州十大美食有哪些
鍋邊、魚丸、拌面、扁肉、木金肉丸、芋果、油餅、馬蹄糕、荔枝肉、南煎肝。
⑥ 福州有哪些美食
福州的名菜有佛跳牆、荔枝肉、紅糟醉香雞、八寶書包魚、雞茸魚唇、琵琶蝦、荷包魚翅等。吃佛跳牆及其它傳統名菜可以去聚春園。福州的傳統特色小吃有魚丸、芋泥、鍋邊糊,芋果、九層果、光餅、肉鬆、蔥肉餅、燕皮、線面、春卷。在「味中味」小吃店,可以品嘗到福州的各種傳統名點。福州街頭最多的小吃店為沙縣小吃,沙縣是福建的一個地名,沙縣小吃就是由該地方的人帶來的,主要經營拌面、燉罐、魚丸、餛飩以及各種鹵味。這種小吃店門面很小,卻是福州旅遊不可不去品嘗的好地方。福州的素菜也很有名,以麵筋、豆腐皮、豆腐筋、冬筍、香菇、木耳等植物食物為原料,加工巧妙,烹制有方,味道很不錯。福州許多寺廟、萊館都經營素菜,其中以鼓山湧泉寺的素菜最為著名。名素菜有「南海金蓮」、「半月沉江」、「石鼓三鮮」、「湧泉三絲」等30多種。
佛跳牆
特點:傳統閩菜佳餚。為聚春園菜館鄭春發研創,據傳當年幾位秀才來到聚春園要求上一道好菜,鄭春發便把早年學做的一壇菜送上,壇蓋揭開滿堂葷香,秀才們無不拍手稱奇,吟詩道:"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此菜因此得名。
鍋邊糊
特點:清代鄭東廓《福州風土詩》中有「梔子花開燕初雛,余寒立夏尚堪慮,明目碗糕強足筍,舊蟶買煮鍋邊糊」。說明鍋邊糊這道小吃在福州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由於配料多樣,質地軟嫩,美味可口,經濟實惠,深受人們的歡迎。 將大米用清水浸泡2-3小時,加清水磨成米漿,加精鹽待用。
翡翠珍珠鮑
福州傳統名菜。以鮑魚、干貝為主料,精工製作而成,形如翡翠,故名。鮑魚為八珍之冠,干貝是八珍之一,此菜營養豐富、造形美觀、味道鮮寐,為宴席上品。
雞湯氽海蚌
福州傳統名菜。採用漳港所產的海蚌切成薄片,在開水鍋中氽至六成熟後,用紹興酒等調料腌漬,吃時淋以燒沸的雞湯,現淋現吃。此菜雞湯清澈見底,蚌肉如水中芙蓉,脆嫩鮮美,文學家郁達夫在《飲食男女在福州》一文中稱贊此菜為色、香、味、形俱佳的神品。
魚丸
福州魚丸是以魚肉做外皮的帶餡丸子,是富有福州地方特色的風味小吃之一。正宗的福州魚丸,選料精細,製作考究,皮薄均勻,色澤潔白晶亮,食之滑潤清脆,湯汁葷香不膩。
肉燕
扁肉燕又稱「太平燕」,是福州的一道著名地方風味小吃,也是福州風俗中的喜慶名菜。福州人逢年過節,婚喪喜慶,親友聚別,必吃「太平燕」,即取其「太平」、「平安」之吉利,故「無燕不成宴,無燕不成年」。
荔枝肉
荔枝肉是福州傳統名菜,已有二三百年歷史。因色、形、味皆似荔枝而得名!將豬瘦肉剞上十字花刀,切成斜形塊,因剞的深度、寬度均勻恰當,炸後卷縮成荔枝形,裝盤時把鮮荔枝作為裝飾圍邊,送上餐桌,會讓人分不清是荔枝還是荔枝肉在誘你垂涎三尺。
芋泥
閩萊傳統甜食,將檳榔芋頭蒸熟後用刀板壓製成泥,並用切碎的紅棗、瓜子仁、櫻桃、冬瓜糖等做輔料。此菜香郁甜潤,細膩可口。 芋泥是福州人宴席上的常菜,每當宴席接近尾聲時,最後一道「壓軸」菜,通常都是芋泥。一般的飯館里也都有此種甜點供應。
雞茸魚唇
雞茸魚唇是福州傳統名菜,以海產中的珍品魚唇去腥後加紹興酒腌醉,燒成雞茸湯,放入魚唇烘燴,撒上火腿末即成。此菜色澤雪白,魚唇軟糯,富有膠質,雞茸香醇,味鮮爽口,是高級宴席中必備的大菜。
蠣餅
福州傳統的風味小吃,是用大米和黃豆粉將海蠣肉、豬瘦肉、芹菜餡包起來炸制而成。成品為圓形,色呈金黃,殼酥香,餡鮮美,味葷。福州人大多把蠣餅做下粥小菜,若與鼎邊糊同吃則味道更好。大街小巷的小食攤上均有這種點心。
⑦ 福州最有名的小吃有哪些
福州最有名的小吃有撈化、芋泥、爆炒雙脆、鍋邊、魚丸等。
1、撈化
撈化是福建福州著名的小吃,享譽中外。撈化」其實應該叫撈米粉,那米粉是原產莆田的「興化米粉」,很細很細的細米粉,一撈就熟,故俗稱「撈興化」,後順口簡稱「撈化」。
撈化配料豐富多樣,湯底鮮濃,細細的米粉很好入口,卻又很有嚼勁,在福建當地也算獨樹一幟的小吃。口感細膩,品類豐富。
魚丸又是我國沿海地區常見的特色小吃,亦名「水丸」,古時稱「氽魚丸」。通常用魚泥加入適當澱粉製成。魚丸味道鮮美,可作點心配料,又可作湯。煮熟的魚丸色澤如瓷,入口質地富有彈性,脆而不膩,為宴席和家庭飲食都常見的菜品。
福州小吃相關文化:
「福州小吃」是福州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歷史和影響與福州菜一樣引人注目。太平燕、太極芋泥、魚丸、等享有盛譽,台灣同胞有句口頭禪:「魚丸,燕丸,扁肉燕,男女老少吃不厭。」
老輩福州人有句話叫「七遛八遛莫離福州」。意謂福州飲食的風味獨好,鄉人不忍離去。福州的風味小吃和名點在省內獨樹一幟。
⑧ 福州最出名的美食是什麼
福州風味小吃
01 蠣餅,福州傳統風小吃。圓形,色呈金黃,殼酥香,餡鮮美,可單獨食用。福州人大多把蠣餅做早點下粥小菜,特別是蠣餅配吃鼎邊糊,一干一稀,風味佳美。
02 鼎邊糊,是將米漿均勻輕潑於鐵鍋內緣四周,烘乾後鏟入由蟶、蜆、蛤、香菇、蝦米、蔥、黃花菜及配料製成的沸湯內而成。剛出鍋的鼎邊糊白脆薄潤,湯清不糊,食之細膩爽滑,清香可口,是福州人人喜愛的獨具一格的風味小吃。尤其是和油炸的蠣餅、油條配吃,一冷一熱,別有風味。
03 蔥肉餅,福州傳統風味小吃。以麵粉為主料,以豬肥膘肉、蔥花、生芝麻為輔料製成的一種烤爐酥餅。做法是:把麵粉揉成餅皮,肥膘肉丁用白醬油、味精、精鹽、五香粉或椒鹽、胡椒粉等佐料腌醉做成餡料,包餡 時塞進大把蔥花,餅面上撒入生芝麻,貼爐烘熟。福州傳統風味小吃中還有一種叫蝦干肉餅,製法與蔥肉餅相似,形狀大小與光餅相同,加蝦干碎、肉丁、椒鹽等為餡,貼爐烤制而成,香酥可口,已有三四百年歷史。
04 春卷,又名春餅、薄餅,是福州民間流行的傳統小吃,歷史悠久。據說宋時福州有個書生,為了溫書應試,整天埋頭攻讀,常常廢寢忘食。他的妻子三番五次勸他也沒用,就想了個辦法:把米磨製成薄餅,以菜肉為餡,包成捲筒形,既當飯,又當菜。這種小吃後來定名為春卷,並逐漸流行於城鄉各地。福州人春節期間常食用,跟北方過節包餃子一樣普遍。蔡襄曾寫詩贊說:"春盤食菜思三九"。現在春卷皮已改用麵粉,餡一般用豆芽、韭菜、豆腐乾,有的還放上肉絲、筍絲、蔥花等,較高級的春卷則用雞絲或海蠣,蝦仁、冬菇、韭黃等製作而成。春卷用微火油炸至金黃色,外酥內燃,又稱為"炸春"。
05 光餅,是用麵粉加少許食鹽烘製而成的餅類食物,直徑約6厘米,中間帶有穿孔,食之香脆可口,是福州人喜愛的傳統 風味小吃之一。光餅還有另一種類型,即改鹽為糖,形狀也比咸餅大一倍,被稱為"征東餅"。無論"光餅"還是"征東"餅,其名均與戚繼光入閩抗倭的傳說有關。相傳在明朝嘉靖年間,倭寇侵擾福建沿海,戚繼光奉旨率戚家軍入閩抗倭、沿途百姓爭相犒勞三軍,福州百姓製作了一種便於攜帶,中間帶孔的餅,用鹵咸草穿起來,掛在戚家軍將士的脖子上。
06 燕皮,是將豬瘦肉用木棒捶成肉茸,放入上等甘薯粉,製成薄如紙張的片狀食品,又稱肉燕皮。福州肉燕皮創於清末光緒年間。成品燕皮色白質香,平滑細潤,脆嫩爽口,可切成絲狀煮食,是福州特有的風味小吃。晾乾後的燕皮可以長久儲存, 是饋贈親友的佳品。
07 肉燕,支配以其它原料,可做太平燕等風味名菜。太平燕因其別具風味和萊名中蘊含的太平吉利之意而倍受福州人青睞。福州人逢年過節、婚喪喜慶、親友聚別,太平燕都是席上不可缺的一道大菜。在喜慶宴會上,每當"太平燕"上席時,鞭炮齊鳴,客人們停筷停杯,恭候新郎、新娘或壽公、壽婆前來向賓客敬酒,使喜宴氣氛達到高潮。
08 芋泥,是將檳榔芋去皮,洗凈後切塊,上籠屜蒸1個小時左右,取出,用刀板壓成泥,加入白糖、雞蛋、熟豬油和水攪拌均勻,裝碗上籠用旺火熱一小時取出,淋上熟油,並用切碎的紅棗、瓜子仁、櫻桃、冬瓜條糖等分別撒在面上而製成的。此菜細膩軟潤,香甜可口,看似冷盤實卻燙嘴,別具風味,吉辰喜慶,筵席上多有此菜。
09 壽邁,傳統風味小吃。將肉泥、筍干、蝦干、韭黃切碎,加油、味精、芝麻醬拌勻成餡。麵粉擀成薄園片,裝餡捏成花瓶形,瓶口點綴蝦米干,用旺火蒸,撒上油水混合液,再蒸即成。成品皮薄嫩鮮寐,葷香不膩。
10 魚丸,是用鰻魚、鯊魚或淡水魚剁茸,加甘薯粉(澱粉)攪拌均勻,再包以豬瘦肉或蝦等餡 製成丸狀食物,是富有福州地方特色的風味小吃 之一。
⑨ 求福建福州所有美食推薦!
介紹幾個福州好吃的地方供食客們參考
1、井大路比比香對面的大食館,水煮田雞,拍黃瓜,酸辣粉,實在好吃。水煮田雞一定要沾店裡特指的調料。
2、福州叫破店的吃店頗多,最早成名的大概要數古田支路的那家海鮮店了,續而但凡是沒什麼名字卻有好吃的東西的店,也就冠以破店一說。朱紫坊的那家蹄膀店正是這樣沒名沒姓地被大家愛了很多年。找這家店,得要費點功夫,晃在美女如雲的津泰路上,小心點留意一個小岔道,轉進去,那就是福州市公安局鼓樓分局哦。別心虛,過了橋看到局子的大門,往左一拐,嘿嘿,別有洞天啊,一溜小吃店,記得眼神要拿準了,中間那家才是正牌。估計是大家老是抱怨找不到地方,老闆終於掛起了一個小招牌,上曰:朱紫坊蹄破店,圓圓的招牌里三個大蹄膀,看得大家心領神會。
3、東泰路鄭記重慶米線店,裡面的重慶米線味道不錯,配一碗冰粉,爽。
4、東泰路香香川菜館的桑拿田雞,螞蟻上樹不錯,尤其螞蟻上樹印象特別深刻。
5、辣不辣酸菜魚(總店在古田支路),是我吃過最好吃的酸菜魚。(淡如風:酸菜魚我還是喜歡毛家湘菜的呀,離那也不遠,在元洪大廈後面.)
6、五一廣場買電動車那條街,九頻道新疆菜館的羊肉串(已經搬到銅盤路),紅扒羊蹄,大盤雞,爆炒羊頭肉都不錯,價格也實在。
7、晉安河邊的實達溫泉公寓門口的天山雪,大盤雞不錯。
8、鼓東路上的苗家酸湯魚火鍋,那個魚很怪,怎麼煮都很嫩,湯味道也特別,一段時間不去九有點想去。就是偏貴了一點。
9、慶城市場門口依土撈化對面那個榕城古街牛雜店,大家都說依土好吃,我覺得古街比依土更好,裡面的煎包也很不錯。
10、別有天茶藝居的蘿卜酥餅,是我吃過最香的蘿卜酥餅,現作現吃,端上來燙手的很。另外,別有天的杭州菜也很精緻,不過在那裡喝茶實在冷清。
11、京門大酒樓的醉雞,用一個小酒壇子封著,味道很醇,也很新鮮。 京門大酒樓改做杭州菜了,體育中心的知味館也是做杭州菜的,還有天福酒店的酒樓等(安於食淡提供)
12、大利嘉城對面一條小路裡面的建甌光餅很香,一塊錢四個還是五個,裡面夾著霉乾菜,我每次去都要去買兩塊吃吃看。
13、紅葉蛋糕的波士頓派很不錯,看起來不起眼,吃起來口感極好,一塊九塊多好像。
14、屏東東方紅附近有一個「榕樹下」,那個小店在福州也蠻有名的,那裡的豬腰鹵面我喜歡,上次跟一群朋友去,外地朋友很驚訝,你們連面條都能做成甜的,可是一吃就放不下筷子了。
15、工會大廈邊上的百味館,裡面的粉干煮的真好吃,加了泥鰍,糟,酸菜,我在閩清吃過一直戀戀不忘,沒想在福州也吃到了。
16、水煮魚吃來吃去還是東泰路的東泰川菜館作得最好,但是也最貴,一斤16元。原來鼓東路的重慶小辣椒作得也不錯,前一陣又去了一次,頗感失望。
17、東方樓旁一小路,去煤炭醫院的,路口第一家湘菜館「桃苑湘菜館」,酸菜魚,芝麻牛肉,都是我每次必點的,而且每每都點上兩份。
18、湖東路的超亞,還有紅葉蛋糕都有提拉米蘇賣,個人覺得比提拉米蘇西餐廳里賣的好吃,而且價格也只有餐廳里的二分之一。
19、黎明大酒店樓下的全聚德,雖然有假冒嫌疑,但是裡面的烤鴨味道也不錯,可以半隻買,皮和肉片下來包面餅吃,骨頭架子熬湯,味道都不錯。值得一提的是,那裡的面餅比較特別,作得跟別家不太一樣,每次帶遙遙去,他都要生吃那個面餅,說好吃。那裡價格也不算太貴,去了幾次,人均消費在50左右吧。
20、通湖路食鼎記有幾個特色:紙火鍋,一桶天下。
21、烏山路拐到西營里市場的路口的聚福園小吃是福州最好的. 燒賣,馬蹄糕,糯米糕...正宗福州地道小吃。
22、利嘉城和長安飯店中間的小路上有家豬血大腸化不錯,我不愛吃豬血,可那裡的豬血確實好吃。那裡的牛雜,肉燕,牛排都不錯,以前在台江住的時候就愛吃那裡的牛雜撈化,現在都沒地方找了,也就這里的撈化有點老台江的味道了
23、馬尾煤碼頭的海鮮不錯,新鮮品種也多,有一種蟹以前沒吃過,好吃現在一說起來就又想沖去吃了. 就是比較遠,福州人都是開車下去吃.
24、鼓西路尚干依心拌面扁肉,(可惜燒了,已搬達明路和溫泉路)還有烏山路拐到加洋路上的尚干有冰拌面扁肉.這個算小店了吧. 鼓西路上的太擠了,我還是喜歡到加洋路的那家.這兩家是我吃過最好吃的拌面扁肉了.
25、鼓西路靠西門路口的地方 傅記 晚上生意很好,就是綠豆湯、花生湯、蝦酥、鍋邊、粉干之類的小吃 通常9:00…10:00左右人最多,很多的士司機在那裡吃,常常堵車 我喜歡那裡的綠豆湯和粉干
26、通緝必勝客。自從福州撤的只剩東百那家之後(據說先施也開了一家,請探後回報),必勝客作得不是一般的差。 pizza的起士越放越少,而且不賣6寸的了,只賣9寸的,6寸只剩一款中午商務午餐。 烤雞翅的油越來越少,喝水的杯子越來越土,卡布基諾見不到一點奶星,跟黑咖啡似的,還狡辯他們的卡布基諾就這樣。裝沙拉的碗越來越小,碗壁越來越滑。 價格越來越高,雞翅從16變成二十多,沙拉從19變成28,東西卻越來越差,生意還那麼好,實在士沒有天理啊
27、老乾局門口一小攤賣的燒餅很好吃
28、雙子星大廈對面的福新菜場門口的小吃店的拌豬腰真是一絕
29、洪山科級園裡面的實達科技園對面的活魚小鎮的水煮魚很不錯,放的是小辣椒,味道很香!裡面的水煮田雞好!但是現在質量嚴重下降,可能換了廚師!
30、福州總院食堂的蔥爆羊肉很好吃(四樓)
⑩ 福州美食有哪些
福州是福建的省會城市,那裡有豐厚的人文底蘊,在福州話里不怎麼講「吃」,講的是「食飯」、「食酒」、「食茶」,福州話「吃」讀作「xie」。吃貨的我是很喜歡福州的特色小吃,比如魚丸、鍋邊糊、春卷等等,腦中浮現這些美食都要流口水了,下面我就給你介紹。
魚 丸
魚丸是最能代表福州的傳統小吃。小販挑擔敲著碗勺叫賣魚丸,是曾經福州街頭巷尾最常見的畫面,早年福州人更是「沒有魚丸不成席」。福州魚丸是以魚肉做外皮的帶餡丸子,皮薄均勻,一口咬下去,美味的湯汁流出,葷香不膩。煮熟後泡以美味高湯,加上蔥花,浮於湯面。回福州探親,都喜歡品嘗家鄉的魚丸,一飽口福。
太平燕
太平燕又稱扁肉燕,也是福州風俗中的喜慶名菜。在婚宴中,等到這道太平燕出來以後,才是婚宴的高潮,到這個時候才可以燃放喜慶的鞭炮。燕皮是用新鮮的瘦豬肉,剔去筋、骨、皮,後用一個硬木做的棒槌將那瘦肉敲成肉泥。燕皮有新鮮的和干制的,乾的肉燕可以在冰箱里貯藏半年不壞呢。包肉燕丸的餡用豬肉、魚肉、蝦干、荸薺、水發香菇、等剁碎了,調好味道,用筷子挑一團的餡,放在的燕皮正中,再將四個角合起來,後排列在蒸架上,猛火蒸五分鍾取出,立刻涼干,即成肉燕丸。如果你不想浪費時間包肉燕丸,那你就可以把燕皮切成一厘米寬的長條,就像煮清湯面一樣做來吃,也非常的爽脆和潤滑!
鍋邊糊
稱「鍋邊糊」或「鍋邊」, 與蠣餅、油餅等配食,是福州獨有的小吃。是用蜆子汁為湯,在鍋里燒開取其鮮味,再把磨好的米漿沿著鍋邊一圈澆過去,米漿在鍋邊燙成干皮後用鍋鏟刮到湯里,加芹菜、蔥、蝦皮、香菇等作佐料,燒開後起鍋就是一盆滾燙的「鍋邊糊」了。由於鍋邊易熟,故福州俗語叫「鍋邊一煮就熟」。福州的連江海鮮鍋邊特別好吃!
元宵
福州的元宵有鹹的和甜的兩種口味,咸元宵用上等的豬前腿肉和五花肉,加上醬油、白糖、味精調制肉餡,甜元宵是用小花生、白糖調制內陷。開水下鍋,不一會一顆顆白胖胖的元宵浮出水面。輕咬一口,可口的餡料,Q彈的外皮,這是任何速凍湯圓都無法比擬的。
春卷
俗稱春餅,選用精粉煎成,又輕又薄。內陷可以選擇豆芽、粉絲、筍碎、肉絲、豆腐乾片、香菇等炒熟備用。吃的時候,攤開薄餅,把陷放在中間,先卷一邊,兩頭飽緊,再捲成一條,就可以開始吃啦。
如果,把春卷放油鍋一炸,撈起便成油炸春卷,俗稱炸春。每年正月十五,春卷是家家戶戶福州人必上桌的菜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