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骨頭湯怎麼熬 裡面都放什麼佐料
大骨頭湯相信很多人應該都喝過,一般我們會配著一些其它的食材一起熬制,這樣做出來的大骨湯才能最大化的發揮它的營養價值,我一般喜歡配著山葯一塊熬制,濃濃的骨頭湯配上煮的糯軟的山葯,味道別提有多好了,所以我隔一段時間就會煮一次骨頭湯,全家都很愛喝,那大骨頭湯到底有什麼營養價值呢?
大骨頭湯是很有營養的湯,對於補鈣是最佳食物,所以老年人和正在長身體的小孩子更應該多喝大骨頭湯,骨頭湯中含有的膠原蛋白正好能增強人體製造血細胞的能力,減緩骨骼老化,大骨頭裡面的骨膠、軟骨素及一些微量元素有助於關節、骨骼、韌帶、肌腱以及頭發和皮膚的健康發展,可以使人身體更加年輕化。
以上是給大家分享的我在家是怎麼做大骨頭湯的,味道很不錯,關鍵是營養豐富,喜歡的朋友不妨在家試著做一下。
我是孤塵一粒沙,致力於給大家推薦各地美食,喜歡我就關注我,你的關注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
❷ 怎樣燉大骨頭
食材准備:大骨頭1個、山葯1根、鹽適量、姜5片、大蔥適量、干辣椒2個、香菜適量、蒜頭2粒。
註:燉骨頭湯(或魚湯),最好是用冷水。因為一般的肉骨頭上總帶有一點肉,如果一開始就往鍋里倒熱水或開水,肉的表面突然受到高溫,肉的外層蛋白質就會馬上凝固,使得里層的蛋白質不能充分地溶解到湯里,只有一次加足冷水,並慢慢地加溫,蛋白質才能夠充分溶解到湯里,湯的味道才更鮮美。
1、將剁好的大骨頭塊放入鍋里,水淹沒骨頭塊然後燒開,再把它撈出洗凈血塊;
(2)加盟店推薦大骨頭燉法擴展閱讀:
在生活中,人們常有骨折後飲食骨頭湯的習慣,以期補充鈣質,使骨折早日癒合。這種習慣是極端錯誤的。其實,骨折早期骨頭湯喝得越多,骨折癒合得越慢。
當然,在骨折癒合的中、晚期即原始骨痂形成期及骨痂改造塑型期,由於有機纖維的骨樣組織逐漸鈣化形成新生骨,加強改造,形成正常骨,骨樣組織的骨化需要充分的鈣、磷質,此時補食骨頭湯還是很有益處的。
❸ 大骨頭怎麼燉
【食材】:大骨頭,蓮藕,料酒,蔥姜,花椒等
【做法】
第一步:准備2塊大骨頭先放在水中浸泡一會兒,然後用清水反復清洗干凈備用。
第二步:鍋中倒入水,將處理干凈的大骨頭放在鍋中,加入蔥段和薑片再倒入適量的料酒,開大火焯水5分鍾左右,撈出裡面的浮沫再煮1分鍾左右撈出來控水,放在涼水中洗凈備用。
第三步:另准備一鍋水,將焯水後的大骨頭放進鍋中,加入蔥段和薑片,一小把花椒,再加入一勺鹽,蓋上蓋子開大火將水燒開後轉小火燜燉1-2個小時左右
第四步:准備一節蓮藕用清水洗凈然後切成塊放在一旁備用,1個小時以後將裡面的姜蔥夾出來不要,放入切好的蓮藕,然後蓋上蓋子繼續用小火燜燉20分鍾。
第五步:時間到,打開蓋子我們我會看到骨頭湯的湯汁非常的奶白,味道一點也不腥,含有蓮藕淡淡的清香,非常的美味。
骨頭湯
【燉大骨頭小竅門】
1.大骨頭第一次焯水的水要倒掉不用,然後重新倒入新的水開始燜燉,因為第一次燉的水裡面會煮出很多的雜質,臟東西和血水。
2.燉大骨頭時,不需要放太多的調料,保持原汁原味,放料太多的話會掩蓋住骨頭湯本身的味道。
3.燉骨頭湯的時候水要一次性加滿,不要在中途再加水,這樣燉出來的骨頭湯不好喝還不入味。
4.燉的時候開大火將水燒開後轉中小火進行燜燉。
5.骨頭湯中加點蓮藕一起燉,不但使做出來的骨頭湯更加奶白,還可以使骨頭湯的味道更加鮮美清香,大家放蓮藕燉的時候建議不要使用鐵鍋,鐵鍋燉出來的蓮藕容易發黑。
6.大家在買大骨頭的時候要讓店老闆將大骨頭剁好,自己在家做真的是沒有一股大力量是不行的。
❹ 我想開一家專營大骨頭湯的小吃店,請大家幫忙給籌劃一下
首先你的店面一定要讓人看著干凈整潔,但是不需要裝飾的像個星級的飯店,這樣一來可以降低成本,二來你想,你的產品既干凈有實惠,生意一定好啊
其次,最好搞個透明玻璃的廚房,讓顧客可以看到你整個的熬燉過程.這樣給人一種貨真的感覺.
豬骨,牛骨,狗骨,雞骨,羊骨.都可以熬燉,你可以推出多種燙.每種配不同的中草葯,會有不同的保健功效,食療在現在是非常誘人的
你要是不覺得麻煩還可以查閱資料,做月子湯外賣,你想啊,剛生過小孩的人,要是在自己家熬這些補湯,第一非常麻煩,第二種類不多,總是一段時間只能喝一種,這是個非常時期,女人在這個時候是寶貝,所以只要你湯的質量有保證,哪怕價錢貴點,都沒什麼關系.
湯的做法好多啊,只關鍵的一點是,只要你把大骨頭給砸開燉,然後加點鮮奶,湯的味道就會特別的濃郁,不騙你,你可以先試一下.
呵呵,以上是我的建議,看看你是不是喜歡,祝你未來的小店興旺啊
❺ 大骨頭湯怎麼煲最好喝,又有營養
在熬大骨頭湯的同時,加上一點點的醋,不但不影響湯的美味,同時可幫助骨中的鈣質游離出來,增加湯頭中的鈣質含量,喝起來更加美味,又可預防骨質疏鬆症。
唯有廣州人賦予了湯更旺盛的生命力,湯始終貫穿了整餐飯的時段,飯前先喝半碗湯,讓胃有了接受食物的准備,飯畢再喝上一小碗湯,為一餐飯的過程做個完美的記號。
有人分析廣州人之所以愛喝湯與此地潮濕暑熱的地域性氣候有著相當大的關系,氣候影響食慾所以要用另一種進食方式補充,以至於,在廣州生活的人必然不知不覺會愛上喝湯。
廣州人有一句表示關心對方的話:「你應該多喝些湯啦」,這句話非常耐人尋味,從中表達了廣州人對湯那不可言傳的情意結。
廣州人的老火靚湯之所以聞名遐邇,就在於選湯料上的嚴謹而廣泛,每一種材料都仔細地研究其功效如何,在搭配上更是費盡心思,是把不同的原料通過科學合理的搭配,精心烹調而成。既有營養、又可起來保健和美容養顏的作用。老火靚湯一定要老火來熬,而且必須要熬兩小時以上才會有比較好的口感,其中肉類的蛋白質、多糖纖維等營養成分和骨頭里的鈣質才能較好地與水相溶,這樣,湯的營養價值才會比較高。熬一鍋好湯最重要的是配料,新鮮的霸王花(燉湯葯材)要比乾的霸王花鮮美得多,新鮮的菌類比同樣品種的干貨要清淡和爽滑,一般干貨的湯都要比鮮貨的湯味道濃郁和香甜,但湯料煲了以後干貨的口感一般不如鮮貨的好。鮮貨配鮮貨、干貨配干貨是大體的原則,在配料中必須要有側重點,其他的配料放少許就好,起的是調和口感和補充療效的作用。配料中的肉類也有一定的講究,如果煲的是雞的話那麼就要整隻一起放,不要剁碎了,這樣煲好了湯後雞肉的肉質細膩不粗糙,肉香撲鼻。如果是煲肉湯的話最好選擇半肥瘦的肉,沒有油的湯是不香的,骨頭湯要搭上一塊瘦肉味道才完美,不然太清淡了,沒有肉味。選好了配料其他就很簡單了,把肉洗干凈在鍋里煮一下去了肉中殘留的血水,重新燒一鍋水,水的份量看用餐的人數而定,一般一個人兩碗。水和肉可以一起下,大火燒開以後改為小火來熬。配料下鍋的時間那就要看你用的材料如何了,一般來說耐煮的東西要早一點放下去,湯的味道就因為這個而因人而異。加點姜和蔥﹐茴香
廚房秘訣之煲骨頭湯
ZT
選用新鮮的雜骨,什麼部位都行但要保證至少有一根棒骨(砸斷)用清水泡半天(換幾次水),鍋中放涼水沒過骨頭就行,放點料酒燒開鍋,旁邊放一盆熱水備用,另取一鍋在火上燒開,放蔥、姜、花椒、大料、料酒煮一會,把半隻柴雞用熱水洗凈,放入鍋中,把煮過的骨頭放熱水中洗去血沫放鍋中與雞同煮。
骨頭:用一根棒骨加兩塊扇骨配料:兩條玉米,兩到三條胡蘿卜,姜4片做法:用一鍋開水把骨頭煮幾分鍾,撈起備用在湯鍋內放入七分滿水,再把配料及骨頭,一起放湯鍋內煲2-3個小時,喝之前放適量的鹽就OK了。這是廣東最常喝的老火靚湯喔,試試看吧!不過你不知道你的骨頭湯是用來怎麼喝的,有一種骨頭湯很特別。主料:棒骨3-5根,配料是:腌制頭菜的葉和莖用3-5根棒骨,一根分兩段,也是先用開水燙幾分鍾,然後放在鍋內,加水,水不用太多,把骨頭淹過一點就夠了,先用大火,燒20小時左右,再改小火熬30分鍾左右,把頭菜的葉莖等切成小粒,放入湯中,再熬15分鍾,然後加入少許鹽和胡椒粉,這種湯,味道很特別,下飯真的很好喝。
❻ 怎樣燉大骨頭好吃
到了冬天,我們總想吃點熱乎的飯菜,火鍋很多人愛吃,每吃一口都是熱乎的,非常不錯,一般吃火鍋都愛到外面吃,不少人愛點骨湯鍋底,看著一鍋白白的鍋底,還沒涮菜就想先喝一碗,我以前經常這么做,還真的很好喝,不過後來聽一些朋友說,火鍋店的骨湯不一定是大骨頭熬的,可能藏有貓膩,如果想喝,倒不如自己做。
❼ 大骨頭的燉法
乾燥難耐的季節,不少廣東人已經完完全全離不開湯水了,巴不得一天三餐都能喝到滋潤的靚湯!
正因為街坊們喝湯喝得如此頻繁,所以湯水的屬性一定不能過於燥熱或寒涼。因此,豬骨湯成了許多人最常喝、也是最受歡迎的湯水品種之一,皆因其屬性不熱不寒,湯汁濃滑鮮美,還能百搭各種食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在一些傳統老店喝的熬制豬骨湯,顏色都是奶白奶白的~但你自己在家煲的,卻是暗灰或暗紅色的?可能是你沒掌握一些小技巧罷了~
熬一鍋靚豬骨湯,應該這樣做!
■ 去血水
所有的豬骨洗干凈後,都必須冷水下鍋,大火煮沸後繼續煮5分鍾左右,再取出用溫水沖洗干凈。冷水中的豬骨隨著水溫升高,會慢慢地將血污和油脂煮出,之後再拿出煲湯味道才會鮮美,臟血也不會融到湯水裡。
■ 水量要控制好
熬骨頭湯時,水要一次性加足(後面發現水不夠,再加水肯定沒那麼好喝),當然也不能加太多,否則味道會太淡,除非你有時間多煲一會兒。
■ 調料不宜太多
燉骨頭湯時,可以搭配一些葯材或蔬菜類,可以增加湯水的營養元素,味道也會更加鮮美。但是要注意,香辛料絕對不能加太多,比如薑片、八角香葉、胡椒粉之類的,會影響到骨頭湯原有的鮮味,也會影響肉本來的口感。
■ 煲湯容器、火候有講究
想要煲出來的湯色乳白,火候、骨頭部位和選擇的煲湯容器都有影響。最好選砂鍋、其次是生鐵鍋和不銹鋼鍋。用筒骨、脊骨會比排骨熬出來的湯更白,必須用文火煲湯,湯水才會出現乳白色,用燉盅燉湯的話肯定是清澈的。
❤ 原汁原味大骨頭湯
准備材料:
筒骨1-2根、紅棗3顆、枸杞5克、料酒適量、姜3片、鹽適量
做法步驟:
1、筒骨洗干凈剁大塊,放入冷水鍋里加適量料酒大火燒開,取出反復洗去浮沫備用;
2、洗干凈的筒骨放入砂鍋,加入薑片、去核紅棗和適量清水大火燒開,轉小火蓋鍋蓋燉1小時左右;
3、加入枸杞和少許鹽再燉5分鍾即可。
❤ 雙豆土茯苓豬骨湯
准備材料:
豬骨250克、土茯苓50克、赤小豆15克、黃豆15克、茨實15克、陳皮2瓣、姜3片、鹽適量、料酒適量
做法步驟:
1、所有葯材和陳皮提前洗干凈,浸泡約15分鍾;
2、豬骨洗凈剁大塊,放入冷水鍋里加適量料酒大火燒開,取出反復洗去浮沫備用;
3、把豬骨、土茯苓、赤小豆、黃豆、茨實、陳皮、薑片放入砂鍋,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然後轉小火蓋鍋蓋燉1小時左右;
4、最後加鹽調味即可。
❤ 蟲草花山葯枸杞骨頭湯
准備材料:
豬骨250克、鮮蟲草花200克、山葯150克、枸杞5克、紅棗3顆、姜3片、鹽少許、料酒適量
做法步驟:
1、豬骨洗凈剁大塊,放入冷水鍋里加適量料酒大火燒開,取出反復洗去浮沫備用;
2、紅棗洗凈去核,山葯去皮切段,蟲草花沖洗干凈備用;
3、把豬骨、蟲草花、山葯、紅棗、薑片和適量清水放入砂鍋,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燉1小時左右;
4、最後十分鍾,放入枸杞並用適量鹽調味即可。
❤ 五指毛桃無花果豬骨湯
准備材料:
豬骨250克、五指毛桃50克、無花果乾5顆、姜3片、鹽少許、料酒適量
做法步驟:
1、豬骨洗凈剁大塊,放入冷水鍋里加適量料酒大火燒開,取出反復洗去浮沫備用;
2、五指毛桃和無花果洗凈,用清水浸泡10分鍾;
3、把五指毛桃、無花果、豬骨和薑片放入砂鍋,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燉1小時左右;
4、最後加鹽調味即可。
❤ 肉骨茶
准備材料:
排骨300克、肉骨茶包1小包、蒜頭5瓣、冬菇3朵、桂圓肉5克、枸杞3克、老抽3克、鹽少許、料酒適量
做法步驟:
1、冬菇提前泡發後頂部切花,大蒜剝開分粒,桂圓枸杞洗干凈瀝干;
2、排骨洗凈剁大塊,放入冷水鍋里加適量料酒大火燒開,取出反復洗去浮沫備用;
3、把排骨、香菇、桂圓、枸杞、老抽和肉骨茶料包放入鍋里,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燉1小時即可。
❽ 骨頭湯的加盟店有那些
很多。
骨頭湯能起到抗衰老的作用。這是由於人體骨胳中最重要的是骨髓,血液中的紅、白細胞等就是在骨髓中形成的,隨著年齡的增大和機體的老化,骨髓製造紅、白細胞的功能逐漸衰退,骨髓功能降低,直接影響到人體新陳代謝的能力。骨頭湯中含有的膠原蛋白正好能增強人體製造血細胞的能力。所以對於中老年人來說,喝些骨頭湯加以調理,可以減緩骨骼老化;同樣,骨頭湯也能有利於青少年的骨骼生長。
❾ 准備開家以醬大骨頭為特色的飯店,想在店裡做個關於醬骨頭的簡介(含營養價值、佐料等)望高手賜個好簡介
醬骨頭算是東北的一道傳統名菜。根據主料的不同有醬脊骨,醬排骨,和醬棒骨。這幾種原材料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經得起長時間的燉煮而肉質不會發柴、發死。其中又因為豬脊骨經燉煮後口感最為軟糯,啃起來也更有樂趣(費勁兒啊:))而最受歡迎。
和一些紅燒菜,紅鹵菜相比,東北醬骨頭在調料使用上並沒有什麼大不同,主要特色來自對主料選用(帶骨頭的活肉)和每塊骨頭的SIZE的「豪邁」—大約三兩塊醬脊骨就有一斤左右。而大塊的肉經煮燉後往往會更加鮮美,肉香撲鼻。
做法:
1. 將大塊豬脊骨略洗,置大盆中加滿清水浸泡約6-12小時,中間可換水數次,若室溫較高,可將盆放入冰箱冷藏室內,以防豬肉變質。
2. 將泡凈血水的脊骨沖洗數遍後置大鍋中加水沒過豬骨,加生薑數塊(拍破),蔥數根打結,八角(大料)幾顆,花椒一小把,桂皮一小塊,香葉2片(可無),十三香少許(可無),紹酒,老抽,醬油,炒好的糖色,白糖,豉汁或優質黃豆醬適量(可無)。
3. 大火燒至湯開後打凈浮末,加精鹽適量(鹵汁需較咸才能使醬好的骨頭充分入味,故用鹽量較大),轉中小火加蓋燜煮約1小時。X
4. 加雞精適量,轉中—大火敞蓋燉約30分鍾 (目的是將湯汁略收,使肉骨頭進一步入味)後即可。
要點:
1. 為了使醬好的骨頭味道濃厚,建議一次燉的肉骨頭不少於5磅,像我這次就燉了近8磅。按照袁枚老先生對白煮肉的要求,「非二十斤以外,則淡而無味」 ,我這五磅算不得多。雖然這醬骨頭是「紅煮肉」,這肉多味厚的道理同樣適用—原因是如果肉少,那點肉味不免要都跑到湯里去了。肉量實在偏少,可以適當將湯汁收濃一些。
2. 第一步去血水採用長時間冷水浸泡而非更省時的「飛水」,也是為了更好的保持肉味。如採用飛水的辦法,因原料較大,較多,勢必要經較長時間的煮燉才能將血水除凈,肉味的損失也就不必說了。
3. 在做紅燒/鹵菜時,可以嘗試同時使用幾種不同的醬油或醬料,這樣往往可使成菜口味更加豐厚、鮮美。比如說我這次除老抽和萬家香牌陳年醬油外,又用了較少量的味全醬油露和李錦記豉汁,及少許美極鮮醬油。
4. 醬骨頭剩下的肉湯是做鹵雞蛋、熏雞蛋、鹵豆腐皮/乾和虎皮蛋的好材料。
醬骨頭做法
一般選用腔骨,除了表面的肉以外,主要吃骨髓;也有脛骨,主要吃筋。
做法:首先將大塊豬骨頭略洗,置大盆中加滿清水浸泡約6-12小時,中間換水數次;然後將泡凈血水的脊骨沖洗數遍後置大鍋中加水沒過豬骨,加生薑數塊(拍破),蔥數根打結,八角(大料)幾顆,花椒一小把,桂皮一小塊,香葉、十三香少許,酒,老抽,醬油,炒好的糖色,白糖,豉汁或優質黃豆醬適量。然後用大火燒至湯開後打凈浮沫,加精鹽適量,轉中小火加蓋燜煮約1小時。加雞精適量,轉中火敞蓋燉約30分鍾即可。
口味:醬骨頭的料多,味香。
手抓醬骨頭
原料:豬後腿通水骨300克
調料:鹽10克、醬油10克、味精15克、姜、蔥各8克,八角3克、桂皮2克、香葉兩片、草果3克、原汁老湯400克,水2000克,冰糖20克,紅曲米5克,排骨醬15克
製作:1、先將調料放入桶里調成鹵汁備用。2、把通水骨從中間砍成兩段,大火沸水氽1分鍾,放入調好的鹵汁桶里小火燜燒40分鍾至爛,撈出控干,放入凈鍋內,加鹵汁200克,放入冰糖、排骨醬,大火收濃鹵汁裝盤即成。
特點:醬香濃郁、油而不膩、回味悠長
醬骨頭都用什麼材料?
材料: 脊骨,1片桂皮,1個大料,4,5 粒花椒, 調料: 2個小辣椒, 鹽,胡椒,糖,醋,醬油,酒, 蒜 3,4個(切成大片), 5,6片姜做法: 1.將骨頭入沸水煮掉肉腥味, 約5,6 分鍾.撈出.2.將調料和骨頭拌在一起爆(15分鍾到2,3個小時),時間越長味道越好.3.油入鍋, 待熱後, 入骨頭和調味料,炒至水差不多沒了.再多加入水,醬油, 醋,酒,糖,桂皮,大料,花椒(依據個人口味,本人喜歡色重,口味重的,所以就放多些).4.先用大火煮10分鍾,然後換小火煮1小時.5,出鍋前10--15分鍾把鍋蓋拿掉,放入澱粉,多攪拌, 至到水沒有.好了, 盛出,就可以享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