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梵高美術館的介紹
梵高美術館(Van Gogh Museum)建於1973年,位於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館藏梵高黃金時期最珍貴的200幅畫作,占其作品的1/4。素描幾百件(也有說上千件),還有梵高的幾乎全部書信而備受矚目,其中最知名的應屬「群鴉」與「向日葵」。2013年9月11日,梵高美術館宣布新發現一副梵高作品《蒙馬茹耳日落》。
『貳』 小梵高美術課對幼兒有哪方面受益
1、讓人意志更堅定,變更自信:學習畫畫,可以使人的意志品質得到磨練。經常要自己思考畫面的全局問題,久而久之,就對自己有了一種信任,能自己獨立處理很多事情。
2、變得有耐性,坐的住:學畫畫之前,心裡急躁,愛動愛瞎鬧,對於生活沒有耐心。學畫畫之後,變得能坐下來安靜的思考,面對事物,冷靜消化;無論困難還是喜悅,能學會妥善的處理。
3、讓人性格更從容:想能讓一個浮躁的人靜下心來,一來環境要靜,二來易入門,三來要容易奏效,四來有感情宣洩,學習畫畫,也是對個人性格的磨練。
4、會有一幫志同道合的朋友:每個會畫畫的朋友都是導師,選擇了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就選擇了過什麼樣的生活。以畫會友,身邊都是些有共同愛好的小朋友,生活當然也會更加有趣。
5、在繪畫時用寫意的形式表現畫面,色彩感豐富。使幼兒感受更多的色彩變化。
『叄』 梵高有哪些畫
梵高知名畫作如下:
1.《吃馬鈴薯的人》 2.《兩棵絲柏樹》 3.聖雷米時期的《自畫像》 4.《有烏鴉的麥田》 5.《割草的少年》 6.《煤礦的婦女們》 7.《靜物:打開的聖經》 8.《街上的成排房屋》 9.《手拿康乃馨的女人》 10.《馬車通過的吊橋》 11.《夕陽下的播種者》 12.《抱著頭的老人》 13.《悲哀》 14.《向日葵》 (經典代表作,流傳至今還剩有四幅,分別在倫敦國家畫廊,慕尼黑巴伐利亞美術館,東京安田·葛西藝術博物館,阿姆斯特丹梵高美術館) 15.《星月夜》 16.《夜間咖啡館—室內景》 17.《夜間咖啡館—外景》 18.《梵高的卧室》 19.《阿爾之婦女吉努夫人》、 20.《紅色葡萄園》 21.《阿爾及利亞的士兵》(半身像) 22.《高更的椅子》 23.《日本情趣:梅花(模仿廣重)》 24.《日本情趣:花魁(模仿英泉)》 25.《海濱的漁船》 26.《自畫像》 27.《開花的巴旦杏樹枝》 28.《生養紫色鳶尾花的花瓶》 29.《鈴鼓咖啡館的婦女》 30.《梵高的椅子》 31.《野生植物》 32.《捲心菜和木鞋》 33《沙丘》 34《兩輛馬車前的少女》 35《林中的白衣少女》 36《拿鐵鍬或棒子的正在俯身的男人》 37《暴風雨下的海濱》 38《田地》 39《沙丘風景》 40.《耳朵綁著綳帶叼煙斗的自畫像》
『肆』 開封梵谷美術學校保過一本,坑苦學生是真的嗎
開封梵谷美術學校(原河南大學梵谷藝術培訓中心),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一所從事高考藝術培訓的教學基地。秉承提高學員的專業水平與綜合素質相結合的辦學理念,設有高考美術、書法等兩個專業,同時開設全部文化課程,是為報考全國重點藝術院校的考生提供長期考前培訓的全封閉教學機構,在考前培訓領域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從2003年來陸續向各大藝術類院校和全國重點高校輸送了2800餘名優秀學生,全封閉管理,成就夢想,開封梵谷美術學校地處七朝古都開封市,毗鄰百年名校河南大學學習氣氛濃厚,交通便利,環境優雅,師資力量強大。歡迎廣大考生及家長參觀指導!
『伍』 梵高 書畫美術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蘭後印象派畫家。他是表現主義的先驅,並深深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尤其是野獸派與德國表現主義。梵高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與《有烏鴉的麥田》等,現已擠身於全球最具名、廣為人知與昂貴的藝術作品的行列。1890年7月29日,梵高終因精神疾病的困擾,在美麗的法國瓦茲河畔結束了其年輕的生命,是年他才37歲。
文森特·梵高荷蘭人,後期印象畫派代表人物
1853年3月30日生於津德爾特,1890年7月29日在法國瓦茲河畔因患精神病自殺身亡。早年經商,後熱衷於宗教,1880年以後開始學習繪畫。曾在巴黎結識E.貝爾納、P.西涅克和P.高更等畫家。
早期作品受印象主義和新印象主義畫派影響,代表作有《食土豆者》、《塞納河濱》等。曾兩次在咖啡館和飯館等地向勞工階層展出自己的作品。不久厭倦巴黎生活,來到法國南部的阿爾勒,開始追求更有表現力的技巧;同時受革新文藝思潮的推動和日本繪畫的啟發,大膽探索自由抒發內心感受的風格,以達到線和色彩的自身表現力和畫面的裝飾性、寓意性。台灣譯名梵谷。
藝術特色:點彩畫法。
代表作《向日葵》、《郵遞員魯蘭》、《 咖啡館夜市 》、《星月夜》、《包紮著耳朵的自畫像》、《星光燦爛》、《梵高在阿爾勒卧室》、《阿爾附近的吊橋》等,都包含著深刻的悲劇意識以及強烈的個性和形式上的獨特追求。當時他的作品雖很難被人接受,卻對西方20世紀的繪畫藝術有深遠的影響。
法國的野獸主義、德國的表現主義以及20世紀初出現的抒情抽象主義等,都從他的主體在創作過程中的作用、自由抒發內心感情、意識和把握形式的相對獨立價值、在油畫創作中吸收和擷取東方繪畫因素等方面,得到啟發,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繪畫流派。
梵高摒棄了一切後天習得的知識,漠視學院派珍視的教條,甚至忘記自己的理性。在他的眼中,只有生機盎然的自然景觀,他陶醉於其中,物我兩忘。他視天地萬物為不可分割的整體,他用全部身心,擁抱一切。梵高很晚才作為一位極具個性化的畫家而嶄露頭角,距他去世時只有八年。
1.《夜晚的咖啡館》
梵高的激情,來自他所生活在其中的那個世界,來自他所認識的人們所做的按捺不住的強烈反應。這絕不是一個原始人或小孩子所做的那種簡單的反應。他寫信給弟弟提奧的信,是一個藝術家寫出來的最動人的故事。信中表明了他高度敏感的知覺力,這種知覺力完全符合他他那感情的反應。他敏銳地意識到,自己正在獲得效果,這種效果是通過黃色或藍色來取得的。雖然他的大部分色彩觀念用來表達對於人物和自然的愛,及其表現過程中的愉快,但他對較深的色彩十分敏感,所以在談到《夜晚的咖啡館》時說:「我試圖用紅色和綠色為手段,來表現人類可怕的激情。」《夜晚的咖啡館》是由深綠色的天花板、血紅的牆壁和不和諧的綠色傢具組成的夢魘。金燦燦的黃色地板呈縱向透視,以難以置信的力量進入到紅色背景之中,反過來,紅色背景也用均等的力量與之抗衡。這幅畫,是透視空間和企圖破壞這個空間的逼人色彩之間的永不調和的斗爭。結果是一種幽閉、恐怖和壓迫感的可怕體驗。作品預示了超現實主義用透視作為幻想表現手段的探索,但是沒有一種探索,能有如此震撼人心的力量。
2.《星夜》
梵高的宇宙,可以在《星夜》中永存。這是一種幻象,超出了拜占庭或羅曼藝術家當初在表現基督教的偉大神秘中所做的任何嘗試。梵高畫的那些爆發的星星,和那個時代空間探索的密切關系,要勝過那個神秘信仰的時代的關系。然而這種幻象,是用花了一番功夫的准確筆觸造成的。當我們在認識繪畫中的表現主義的時候,我們便傾向於把它和勇氣十足的筆法聯系起來。那是奔放的,或者是象火焰般的筆觸,它來自直覺或自發的表現行動,並不受理性的思想過程或嚴謹技法的約束。梵高繪畫的標新立異,在於他超自然的,或者至少是超感覺的體驗。而這種體驗,可以用一種小心謹慎的筆觸來加以證明。這種筆觸,就象藝術家在絞盡腦汁,准確無誤地臨摹著他正在觀察著的眼前的東西。從某種意義上看,實際確是如此,因為梵高是一位畫其所見的藝術家,他看到的是幻象,他就是幻象。《星夜》是一幅既親近又茫遠的風景畫,這可以從十六世紀風景畫家老勃魯蓋爾的高視點風景手法上看出來,雖然梵高更直接的源泉是某些印象主義者的風景畫。高大的白揚樹戰栗著悠然地浮現在我們面前;山谷里的小村莊,在尖頂教堂的保護之下安然棲息;宇宙里所有的恆星和行星在「最後的審判」中旋轉著、爆發著。這不是對人,而是對太陽系的最後審判。這件作品是在聖雷米療養院畫的,時間是1889年6月。他的神經第二次崩潰之後,就住進了這座療養院。在那兒,他的病情時好時壞,在神志清醒而充滿了情感的時候,他就不停地作畫。色彩主要是藍和紫羅蘭,同時有規律地跳動著星星發光的黃色。前景中深綠和棕色的白楊樹,意味著包圍了這個世界的茫茫之夜。
梵高繼承了肖像畫的偉大傳統,這在他那一代的藝術家裡鮮見的。他對人充滿了激情的愛,使他不可避免地要畫人像。他研究人就象研究自然一樣,從一開始的素描小品,一直到1890年他自殺前的幾個月里所畫的最後自畫像都是如此。它如實地表現出瘋人凝視的可怕和緊張的眼神。一個瘋人,或者一個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人,無論如何也不能畫出這么有分寸、技法嫻熟的畫來。不同層次的藍色里,一些節奏顫動的線條,映襯出美麗的雕塑般的頭部和具有結實造型感的軀干。畫面的一切都呈藍色或藍綠色,深色襯衣和帶紅鬍子的頭部除外。從頭部到軀干,再到背景的所有的色彩與節奏的組合,以及所強調部位的微妙變化,都表明這是一個極好地掌握了造型手段的藝術家,彷彿梵高完全清醒的時候,就能記錄下他精神病發作時的樣子。
3.《烏鴉群飛的麥田》
在這幅畫上仍然有著人們熟悉的他那特有的金黃色,但它卻充滿不安和陰郁感,烏雲密布的沉沉藍天,死死壓住金黃色的麥田,沉重得叫人透不過氣來,空氣似乎也凝固了,一群凌亂低飛的烏鴉、波動起伏的地平線和狂暴跳動的激盪筆觸更增加了壓迫感、反抗感和不安感。畫面極度騷動,綠色的小路在黃色麥田中深入遠方,這更增添了不安和激奮情緒,這種畫面處處流露出緊張和不詳的預兆,好像是一幅色彩和線條組成的無言絕命書。就在第二天,他又來到這塊麥田對著自己的心開了一槍。
4.《割耳朵後的自畫像》
1888年梵·高邀請高更來阿爾同住,起初他們相處愉快,但隨著梵高病情反復,兩個的藝術家卻是不斷的爭吵。在一場劇烈爭執後,高更大怒而去,梵·高無法阻止,亦無法抑制自己的激動,竟割下自己的右耳。
世界把自己的癲狂最先傳染給人類的畫師——就像曾經給他的筆端注入魔力。我們驚訝地注視著梵·高扭曲的面孔、恐怖的眼神和顫抖的手勢:他彷彿在代替整個人類受刑,成為痛苦的化身。想到這里,也就能理解梵·高作品中掙扎的線條與狂舞的色塊:傾泄的顏料里調和著他的血,而畫布,不過是他包紮傷口的綳帶。這是一位生活在傷口裡的大師,他習慣用傷口對世界發言。這是一個疼痛的收割者,他的鐮刀最終收獲了自己的耳朵。
梵·高死了,卻留下了一隻著名的耳朵——這最後的遺物似乎並沒有失去聽覺,收集著後人的議論。這只在故事中存在的失血的耳朵,至今仍像埋設在我們生活中的聽診器,刺探著我們的良心。梵·高死了,耳朵還活著,還擁有記憶。為什麼不在他呻吟與崩潰的時候,扶持他一把——世界,你聽見了嗎?你的耳朵長在何處?
5.《十五朵向日葵》
這些簡單地插在花瓶里的向日葵,呈現出令人心弦震盪的燦爛輝煌。梵·高以重塗的筆觸施色,好似雕塑般在浮雕上拍上一塊黏土。黃色和棕色調的色彩以及技法都表現出充滿希望和陽光的美麗世界。然而在畫此作的同時,畫家死命想抓住的這個世界還是緩慢卻無情地溜走了。或許這畫的表面反映了他悲劇性的短促一生接近終結時期的心理狀態。他是個熱愛自然並能從簡單的事物看到純粹之美的畫家,他說他寧可畫從窗戶向外看到的樹影而不想像中的美麗幻像。
『陸』 梵高的弟弟經營什麼店
梵高的弟弟提奧是個 畫商
◎梵高弟媳
瑪麗·雪萊死後兩年,一位大畫家生於荷蘭。他和瑪麗的丈夫有不少地方相似。雪萊出生於貴族世家,終生依靠祖父的遺產,未曾自食其力;他出生於畫商世家,本來可以在畫店工作,卻因為要畫另一種畫,不得不靠做畫商的弟弟按月接濟。雪萊特立獨行,從中學起就不合於世俗,有「瘋雪萊」之稱;他也狂狷自放,不容於社會,群童呼為「紅頭瘋子」,更因宿疾加上勞累,後來真的發了癲癇。雪萊生前讀者寥寥,論者藐藐;他的畫只賣掉一幅,也只贏得一篇好評。雪萊體弱多病,神經緊張,有自殺傾向,據說在暴風雨中,是雪萊自己力阻同舟的威廉姆斯落帆救船;他從小體格健壯,但因畫途不順,生活困苦,心情壓抑,曾經割耳自殘,終於自殺。所以兩人都是早夭:雪萊未滿三十,他也只有三十七歲,兩人都死於七月。
他,便是梵高。家喻戶曉,盛名更勝雪萊。
兩人的命運當然也有不同。雪萊不善理財,但畢竟有豐厚的家產,不虞飢寒。梵高既握畫筆,便不得不靠弟弟提奧每月一百五十法郎的津貼,往往喂飽了調色盤就喂不飽空肚。另外一大差別,是雪萊追求理想的愛情雖然無法滿足,畢竟有過兩個妻子,還有情人,而前妻甚至被他遺棄。梵高雖然與妓女同居過,但一生幾無愛情可言,更難奢望娶妻。
相較之下,梵高是寂寞多了。雪萊死後,哀怨的瑪麗對不夠專情的亡夫仍以愛相報,餘生的心力有一半用在編校雪萊的著作(份量五倍於徐志摩),連寫給其他女子的情詩也不刪除。梵高卻無妻可靠。
幸而天不絕人,即連苦命的梵高。生前,他有弟弟可靠,死後,他絕對沒有料到,弟弟的遺愛竟由弟媳婦一肩擔當,一手完成。
梵高死後,提奧不勝哀傷,加上久病,竟也精神失常,間或昏迷,不到半年就去世了。留下二十九歲的妻子約翰娜·邦格,帶著未滿周歲的男孩小文生,對著滿房子零亂的存畫和舊信,一時不知所措。她嫁給提奧不過一年半,與梵高相處只有五天。她深愛丈夫,兼及這位苦命而陌生的哥哥。另一方面,家中掛滿、堆滿哥哥的畫,哥哥一生的遭遇,從弟弟口中也聽到耳熟,所以她對梵高並不陌生。為了排遣對丈夫的思念,約翰娜逐一念起哥哥歷年寫給弟弟的五百多封信來。夜復一夜,她咀嚼著至死不渝的手足之情,深受感動,因而得知梵高是怎樣的藝術家,怎樣的人。於是她決心要實現提奧未遂的心願:讓全世界看到梵高的畫。
像雪萊夫人一樣,這位遺孀,也不是普通的女子。約翰娜也是荷蘭人,但是在班上是英文的高材生,後來還去倫敦,在大英博物館工作,又在烏特勒支的中學教過英文。更巧的是,她的學位論文寫的正是雪萊。於是她一面設法安排梵高的畫展,一面開始把那五百多封信譯成英文,只等畫展成功,配合刊出。但是要昭告世人有這么一位天才久被冷落,並非易事。開頭的十年有六次畫展,觀眾淡漠。第七次展出在巴黎,卻引來馬蒂斯等野獸派的新秀。從此西歐重要的美術館大門,逐一為梵高而開。同時,約翰娜伺機將梵高的畫零星出售,既可補貼家用,又可推廣畫家的名聲。
梵高生前無名,除了少數畫作送給朋友之外,其他全都寄給弟弟去推銷,所以提奧死後,那五百五十幅油畫外加數以百計的素描,全由約翰娜一人掌握,姑不論藝術的價值,僅計市場的估價已富可敵國。弟媳婦護畫並推廣之功,也對得起兩兄弟了。約翰娜自己的哥哥安德烈不喜歡那些油畫,曾勸妹妹一起丟掉,幸虧約翰娜不聽他的,否則世上將不知梵高是誰。
梵高逝後三十五年,約翰娜亦逝於六十三歲,那幾百幅宏美的作品由她的獨子小文生(Vincent Willem van Gogh)繼承。小文生像雪萊之子伯熙,並沒有遺傳先人的天才,只是一位平凡的工程師。他坐擁現代畫燦爛炫眼的寶庫,一幅畫也不肯出售,因此他伯父的作品大半得以留在國內,不像其他名畫家的那樣散落在世界各國。最後荷蘭政府出面,以六百萬美金的超低價格向小文生整批買下這些油畫與素描,條件是成立「梵高基金會」,由梵高家人主控,同時要在阿姆斯特丹蓋一座「國立梵高美術館」,以資保管、展出。
梵高生前,世界待他太薄,梵高死後,世界待他像寵愛。歷史的補償梵高不會知道,也不會知道他欠弟媳婦多深,只知道他欠弟弟太多,無以回報。可是他們因他的光輪而不朽,他們的辛苦因他對全人類的貢獻而沒有白費,他們留下的獨子因貧窮的伯父而成荷蘭的首富。
啊不,梵高已經充分報答了家人。唯一的遺憾是:他留下的那許多人像的傑作,農夫艾思卡烈、郵差魯蘭、詩人巴熙、中尉米烈、醫生嘉舍,但是碌碌一生,竟未能為這一對至愛的家人、恩人留下畫像。
『柒』 外星人梵高 國際在線少兒美術教育和VIP陪畫高端少兒美術哪個哪家師資團隊比較厲害
這個不太清楚,我知道的是,vip陪畫是目前比較高端主流的吧,不過就是太貴了,也不知道為啥還那麼多學員
『捌』 有誰知道梵高美術在福州怎麼樣
在福州有名氣,前十的畫室吧,自己去看看吧,說的多不如自己去對比。
『玖』 誰知道福州梵高美術在哪裡環境怎麼樣
是在倉山那邊,寒假班有到那培訓,封閉式管理。食堂和宿舍都挺好的,4個人住。。如果滿意我的回答,請採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