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關端午節歷史故事
1.紀念偉大詩人屈原
屈原是戰國時代的楚國人,二十二歲時,就已官居左徒、三板大夫,輔助楚懷王。其時楚懷王受到奸臣的進讒,沒有接受屈原關於聯齊抗秦的主張,被說客張儀騙到秦國軟禁起來,逼他割地獻城,後因憂慮成疾,不久便死於秦國。
屈原知道後悲憤欲絕,上書請求頃襄王為懷王報仇。但頃襄王窕寵信奸佞,不思振復,將屈原削職放逐江南,其後楚國被秦國攻陷,亡在旦夕。屈原救國的願望破滅了,在極度憂憤悲慟的心境下,於公元前278年(屈原六十二歲時) 農歷五月五日縱路投入波濤洶涌的汨羅江。
楚國人民聞訊,紛紛劃船去追他,但追至洞庭湖上,已不見屈原的身影。這便成了每年此日競賽龍舟的起端。之後,人們每年這個時候,都把米撒入江中以祭祀他。但由於人們祭屈原的米,都讓江上的蛟龍吃掉,故後來人們改用粽葉、蘆葉和五彩絲包裹粽子。此後,歷代沿襲下來,便演變成端午節吃棕子的風俗。
2.伍子胥的忌辰
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伍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伍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伍子胥,夫差信之,賜伍子胥寶劍,伍子胥以此死。伍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伍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里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3.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
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作辭頌揚。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
4.紀念現代革命女詩人秋瑾
秋瑾是六月五日殉國,後人為敬仰其詩,復哀其忠勇事跡,乃與詩人節合並舉行紀念,而詩人節亦因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定為端午節。秋瑾字睿卿競雄,號鑒湖女俠,小字玉姑,浙江紹興人,幼年擅長詩、詞、歌、賦,且喜騎馬擊劍,有花木蘭、秦良玉在世之稱。28歲時參加革命,影響極大,預謀起義,開會時為清兵所捕,不屈,於光緒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紹興軒亨口英勇就義。
Ⅱ 有什麼好吃的臘味
我通常買的臘肉,一部分留在平常慢慢吃,一部分留在冬天和春節的時候吃。關於怎樣吃,我最愛的吃法有兩種!一種是用臘肉和菜一起炒著吃,一種是把它蒸著吃。不管是哪種做法,味道都十分不錯!但是用這兩種方法做出來的味道卻是大不相同的!炒菜的時候,味道會更香濃一點,蒸著吃會比較清淡一點。像現在這種比較乾燥的天氣,還是吃的清淡一點比較舒服。所以在到冬天之前,我都喜歡蒸著吃,有時候偶爾做一次炒菜,換換口味。
蒸臘肉非常簡單,只需要簡單的幾步就可以做好!今天我就把我做蒸臘肉的方法分享給你們,蒸出來原汁原味,特別好吃!你們一定會喜歡的!
【蒸臘肉】
我們需要准備的食材:臘肉、姜、蒜
第一步:在一個盆中加入適量的溫水,把准備好的臘肉放在溫水中浸泡一會兒,把它泡軟。等到臘肉被泡軟以後,把臘肉拿起來,瀝幹上面的水分,然後切成小段的,裝在比較大的盤子中備用。我們一定要把臘肉浸泡之後再切,因為臘肉的肉質比較堅硬,直接切的話,是比較難切的。
第二步:把准備好的姜和蒜清洗干凈,姜切成絲,蒜切成末備用。然後我們把全部蒜末和部分姜絲倒進裝有臘肉的盤子中,再加一點生抽和油,攪拌均勻,把調料在臘肉上面充分抹勻。塗抹好之後,讓臘肉在裡面腌制一會兒。腌制的時間不需要太久,因為之前在製作的時候,也腌制過了,已經入味了。我們只需要腌一會兒就可以了。
第三步:把腌好的臘肉夾出來,整齊的擺放在另一個盤子中,在上面撒一點姜絲,然後就可以放在蒸鍋或者電飯鍋中蒸,蒸半個小時就可以了。蒸的時候,喜歡吃辣的朋友,還可以加一點辣椒,味道也是相當不錯的!
溫馨提示:
臘肉雖然好吃,但是吃多了對身體是沒有好處的,所以大家要是適當食用哦!
大家以後遇到臘肉的時候,一定不要錯過!因為它可以放很久,所以大家可以適當的買一點慢慢吃。吃的時候要嘗試這個做法哦!用這種方法做出來的蒸臘肉,原滋原味,特別香!如果是愛吃臘肉的人,那麼你就更要學會這種做法啦!
Ⅲ 怎麼做出一碗好吃的臘肉煲仔飯
我建議這時候不要急著開火煮飯,因為我試驗下來,飯熟得非常快,我手腳不算慢,後面的料都沒准備好。廚房新手估計夠嗆。所以,都准備好了再煮飯也不急。臘腸兩條切片,用的是榮華605克裝的特瘦腸,朋友送的。這臘腸不錯的,比起鏞記的既便宜又容易買,而且每條分量小,便於一兩個人下廚房。
Ⅳ 哪個牌子的臘肉好吃
中國最有名的臘肉是四川臘肉和湖南臘肉,而四川臘肉最有名的是青城山老臘肉和皇木臘肉,湖南臘肉最有名的是湘西臘肉和安化臘肉。 青城山老臘肉是隨著都江堰青城山的旅遊興旺帶動起來的,包括崇州街子古鎮都屬於青城山旅遊圈,但因為廠家作坊太多,價格戰導致總體質量下降,現在只需35元一斤,低廉的價格自然不會有高的質量,顯然都是使用飼料豬,不然就虧死了,不過味道還是很不錯的,屬於知名度最高的大眾品牌。 皇木臘肉歷來走的是精品路線,因為身處大山交通不便,都是採用彝族烏金豬,不喂飼料(用外地飼料運費貴也沒什麼意義),傳統的獨特做法,加上當地乾冷而陽光充足的氣候生長的微生物使得風味獨具,相傳明清兩代修建紫禁城都在此採伐金絲楠木,設置專門機構皇木廠,這里才叫皇木,在抗戰奇跡樂西公路修好之前都是自家食用,根本運不出去,所以知道者甚少。現在隨著古路村和轎頂山旅遊的爆炸式增長,皇木臘肉的知名度也在快速增加。 沈從文的一部《邊城》讓湘西臘肉走向世界,但是湘西的概念和范圍太大,使得湘西臘肉也是野蠻生長,難免有不良成品出現,不過走偏僻的大山深處還是有優質的傳統湘西臘肉存在,只是你在某寶上就很難買到了。
Ⅳ 煲仔飯加盟是選擇松桂坊好,還是米食先生好
這個看你個人的選擇,喜歡吃哪種就放哪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