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濰坊名菜,老廚白菜誰創造的
看資料是一道比較古老的菜了,沒查到誰創造的,奉上做法。
把白菜片成片
然後把粉皮泡好
把蔥蒜適量切好
小干辣椒剪碎~
還有香菜適量
調味料:鹽、醬油、香油~
1、先把白菜在滾水裡燙熟,晾乾、晾涼
2、在鍋里放油少許(你願意吃膩呢就多放點油)
3、把碎辣椒小火炒好,把切好的蔥蒜放進鍋了里~炒香~
4、放進醬油(多少看自己口味),然後放入粉皮和白菜
加水少許(能沒過菜在多半公分)
炒好加鹽適量~香油!搞定~
我不喜歡膩,你如果喜歡就把白菜在油里炸8成熟,和放肉。用料:
大白菜1000克,雞肉200克,熟火腿15克,雞肫100克,胡椒粉O.5克,香菇25克,芹菜莖50克,味精5克,干澱粉15克,精鹽10克,瘦豬肉300克,生油750克(耗油100克),上湯500克。
製法:
(1)將白菜洗凈泡過開水,再用清水漂洗修齊待用。
(2)將雞肉、雞肺、香菇、火腿切粒,放進炒鼎炒熟,加入昧料,濕澱粉水拌勻成餡盛起待用。
(3)把大棵白菜放在砧板上整棵逐瓣撥開,將菜芯切掉,再將剩下的白菜切瓣插入其間隙處,裝上餡料。然後將各瓣菜葉圍攏包密,用芹菜莖扎緊,蘸上澱粉水,放進六成熱的油鼎炸透撈起。在砂鍋里放上竹蔑片,再放入炸好的白菜,加入上湯,上蓋瘦豬肉及4個香菇,先以旺火後轉小火鈍l小時左右取出,取去瘦豬肉,將原湯加味精,澱粉水勾英淋上即成。
特點:
形似綉球花,醇香軟滑。
菜系及功效:家常菜譜 老廚白菜的製作材料:主料:嫩白菜500克,五花肉200克,粉皮100克輔料:香菜、蔥花、薑片、鹽、醬油、花生油、味精、料酒各適量老廚白菜的特色:滑嫩味美。老廚白菜的做法:① 將白菜洗凈切片,用開水燙一下撈出備用;五花肉切片,粉皮泡至滑軟,香菜洗凈切段。② 炒鍋注油燒熱,下入蔥花、薑片、五花肉煸炒出香味,加入白菜、鹽、醬油、料酒,翻炒至七八成熟,再加入粉皮、味精翻炒幾下,撒上香菜,出鍋即可。
Ⅱ 請問大家濰坊有那些比較有特色的飯店謝謝!!
朝天鍋
在濰坊市和平路與東風街難,世紀泰華後面,有一個路北,有一個朝天鍋的店
源於清代乾隆年間的民間早市。當時濰縣趕集的農民吃不上熱飯,便有人在集市上架起大鐵鍋,為路人煮萊熱飯,固捐無蓋,人們便稱之為「朝天鍋」。鍋內煮著豬下貨、肉丸子、豆腐乾等.湯沸肉爛,顧客圍鍋而坐,由掌鍋師傅舀上熱湯,加點香菜和醬油等,井備有薄面餅,隨意自用。然後,根據顧客要求,把腸、肚等切碎,放在餅上,捏上細鹽,捲成火筒狀,送到顧客
手中。因其經濟實惠,肉湯隨喝隨舀,深受群眾歡迎.濰坊朝天鍋經不斷改進於19967年分別被中國烹飪協會、山東省貿易廳認定為「中華名小吃」、「山東名小吃」。隨著商業的發展,朝天鍋已遍布全市,如今已發展成「朝天宴」。此宴用雞肉、驢肉煨湯,以煮全豬為主,有豬頭、肝、肺、心、肚、腸,再配以甜面醬、醋、醬袖、疙瘩鹹菜條、胡椒粉、蔥,姜、八角、桂皮、鹽、香菜、香油、青蘿條等十幾種調料和冷盤。食客們坐在一張特製的餐桌周圍,桌中央有一口直徑50厘米,深65厘米的大鍋,鍋口與桌面齊平,鍋底有特製燃料。圓桌有一缺口,服務員在缺口處,根據客人的要求
將鍋內的肉舀出,切好,供客人慢慢品嘗。「朝天鍋」肥而不膩,營養豐富,味美可口,湯清淡而不渾濁,加以薄餅配用,其味無窮。
雞鴨和樂
東風街與和平路路口 亞星橋向北,第一個路口向西,泛海大酒店後面,有個很不錯的店
濰坊傳統名吃,據說起源於山西,陝西,後經北京傳至濰坊.由歷史上的「河漏」演變而來.「河漏」是用蕎麥面在密鑿細孔的河漏床上壓出的面條,本是農家日常食品,稱作「餄餎」.濰坊人對「餄餎」作了改進,用小麥代替蕎麥面,並配以雞鴨肉、「憨肉」和小調料的鹵子,用其諧音取名「和樂」,因鹵子以雞鴨為主,遂名「雞鴨和樂」。經民間食品藝人不斷加工發展至今,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麵食。它以製作考究,佐料齊全、味美湯鮮而聞名齊魯大地,又以味美價廉深受廣大群眾的歡迎。1997年雞鴨和樂被中國烹飪協會、山東省貿易廳分別評為「中華名小吃」、「山東名小吃」。製作方法分兩步,一是做和樂條,用95%的麵粉和5%的澱粉加7o%的水,調和成硬軟適度的面團,面團放入「和樂床」內用手擠壓,由床孔槽擠出的面條落入沸水鍋內,即成和樂條。二是做鹵子,將宰殺洗凈並加工好的雞、鴨放鍋內,加適量的蔥、姜、八角、花椒、熟醬油,煮熟後加鹽調味,然後將雞鴨肉切成小方塊,雞佔90%,鴨佔10%,用以作配料,取10%的精肉,加2%的雞蛋和3%的澱粉,加蔥、姜、醬油和適量的食鹽,剁細、拌勻,放鍋內蒸熟,涼透後切成小方塊,謂之「憨肉」以做配料。吃雞鴨和樂時,將和樂條盛入碗內,加上雞鴨肉塊、「憨肉」,另外再配放雞蛋皮、香菜梗、甜蒜、辣椒油、味精、胡蘿卜末、咸香椿末等。其特點:和樂條筋道、滑溜、清爽,和樂鹵湯清味醇、調料考究,顏色鮮美,營養豐富。
馬宋餅 (不熟悉)
昌樂名吃,出自昌樂縣馬宋鎮馬宋村。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經數世不衰,久食不膩。1997年被中國烹飪協會、山東省貿易廳分別認定為「中華名小吃」、「山東名小吃」。和
面、醒面、擀烙是製作馬宋餅的3道主要工序。用比例適中的溫食鹽水,將優等麵粉攪拌成團,反復揉搓,待質地光亮後,以包袱覆之。面團似流非流時,移於面案,撕為小塊。將小面團壓平後,
再三層合一,中間面團兩面塗花生油,隨即擀壓,使之薄如銅錢,形似圓盤,攤至火候適中的鐵鏊上,顏色白中帶黃時,取下涼透即成,馬宋餅的特點是烙花細碎,熟而不糊,色澤艷麗,柔軟芳
香,油豐而不膩,微咸而透清香,開人胃口,百食不厭。
臨朐全羊宴 (新華路與勝利街路口向北,路西的,一個大院裡面的臨朐全羊,最正宗)
臨朐名吃,起源於清代,是在宮廷全羊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臨朐城有一家菜庄,名「德順樓」,烹調羊肉馳名齊魯。當時曾有「青州游,莫過德順樓」之說。經歷代廚師發掘創新,無論菜品特點,還是烹調技藝,都已使全羊宴有了自己的風格。1997年被山東省貿易廳評為「山東名小吃」。「全羊宴」是把羊的軀體和內臟的不同部位,用不同的烹調方法,做出色、形、味、香各異的各種菜餚,並冠之以吉祥而如意的名稱,雖系全羊,卻無羊名。如龍門角、采靈芝、雙鳳翠等,一隻羊可做菜80多種。在製作上,刀工精細,調味考究,炸溜、爆、燒、燉、燜、煨、炒,醇而不膩,具有軟爛、清淡、口味適中、脆嫩爽鮮等特點。選用羊身各個部分合做而成的「全羊湯」,酸辣麻香,清素不膻。用眼、耳、舌、心等做成的明開夜合、迎風扇、迎香草、五福玲瓏、八仙過海等菜餚,質脆而嫩,味美形奇,各具特色。上菜程序上先涼後熱,先羊頭後羊蹄,中間上素菜。
芝灃燒肉
安丘名吃,產於安丘臨浯鎮芝泮村。其主料是豬頭和豬腸、肚、蹄、心、肝、肺等。採用明朝宮廷膳食秘方,添加20多種中葯,經洗、揉、煮、熏、烤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1997年被山東省貿易廳評定為「山東名小吃」。製作時,先用細鹽輕搓幾遍,然後放入原湯鍋中,煮兩小時左右,煮時放入用紗袋包好的豆蔻、砂仁、肉桂、八角、茴香等佐料。煮熟的肉撈出,放在鍋內箅子上,加糖熏烤即成。芝泮肉已發展到燒豬肉、牛肉、驢肉、雞肉、兔肉、香腸等十幾個品種。特點肥而不膩,有燒烤香味。
燒烤扒
「後宮眾粉黛,養顏有秘方。御宴多名菜,唯攝燒烤扒。」據載,宋朝大學士蘇東坡從汴京貶至密州時,宋神宗趙頊因賞識其詩文,便派了一名御廚隨從,名為照顧生活,實為早得其詞,「燒烤扒」御宴秘方便從此傳至諸城。1997年被山東省貿易廳評為「山東名小吃」。傳統的燒烤扒是將干凈的豬蹄、耳、舌、肚、大腸、雞爪、雞腿、雞翅等加鹽、大料、香辛料煮熟,然後在一隻干凈的鐵鍋底加適量白糖,熬成糖稀,鍋上加鐵箅子,將熟豬蹄等置於箅子上,蓋蓋,繼續加溫,翻動燒烤物數次,熏至暗紅色即成。
紅扒肘子
紅扒肘子為濰坊地區歷史名菜,因其軟、爛、肥而不膩,且營養豐富備受人們青睞。1997年被山東省貿易廳評為「山東名小吃」。主料:帶皮、帶骨、豬肘一個。製作方法1.將肘子刮洗干凈,放凈水中浸泡三四個小時後撈出,瀝干水分。2.將肘子、蔥、姜、桂皮』、料酒、醬、食鹽一並放入老湯中,用文火煮之,滋味入里,肉爛熟為止。特點是爛而不散,肥而不膩。
Ⅲ 怎樣加盟福太太服飾品牌
開店在此推薦你去做一下市場調查。
一是分析你開店周圍的生活環境,是居民區還是商業區,是市區還是郊區,以此來篩選出與你開店的服裝流行程度相匹配的服裝品牌
二是分析你開店周圍的人群年齡與性別,比如來逛店的大多數是學生、中年還是年輕人,
還有要分析來逛店的大多數是女性還是男性,還是男女性比較平均,以此來篩選你所需要的服裝品牌。如果做時尚潮流的給你推薦一個,廣州純兒牛仔的加盟口碑不錯,網址你去查一下,電基本上就是這樣一個過程,至少能保證你所加蒙的品牌店能比較暢通,平穩地贏利。在此祝你創業成功,財源廣進。
Ⅳ 想知道: 濰坊市 濰坊76路公交最晚是幾點的 在哪
市區線路 豪德小商品城6:05--21:20 華都家居6:05--21:20 無人售票,票價1元,持IC卡乘車-普通卡0.8元/次,學生卡0.7元/次,老年優待卡0.5元/次,老年免費卡免費乘車 濰坊市公共交通總公司-三公司
去程:豪德小商品城 - 雅龍廚衛家電城 - 豪德廣場客運站 - 豪德貿易廣場[東風街] - 北小於河中國石油 - 華鵬金屬材料有限公司 - 中天棉麻 - 三友.翡翠城(東風街長松路口西) - 東風街長松路口東 - 第三人民醫院 - 茂華.紫苑公館(清平路口) - 三友.華錦苑(東風街安順路口) - 公交假日車隊 - 東風街永安路口 - 東風街月河路口 - 郭味蕖美術館(三中) - 東風街向陽路口 - 麗景酒店(濰州劇場) - 世紀泰華 - 葦灣社區 - 東門(西部證券) - 公交總公司(公交旅行社) - 東風街虞河路口 - 早春園 - 濰坊職業學院(中國人壽保險公司) - 東風街新華路口 - 沃爾瑪廣場 - 信息技術學院 - 富華游樂園 - 東方大酒店 - 市農業發展銀行 - 清荷園(金馬國際) - 濰坊學院南門 - 翰林新城 - 新東方雙語學校(金馬怡園) - 東金馬村 - 大耀新型材料公司 - 惠賢路口 - 華都家居 (39站)
回程:華都家居 - 惠賢路口 - 大耀新型材料公司 - 東金馬村 - 新東方雙語學校(金馬怡園) - 翰林新城 - 濰坊學院南門 - 清荷園(金馬國際) - 市農業發展銀行 - 東方大酒店 - 富華游樂園 - 信息技術學院 - 沃爾瑪廣場 - 東風街新華路口 - 濰坊職業學院(中國人壽保險公司) - 早春園 - 東風街虞河路口 - 公交總公司(公交旅行社) - 東門(西部證券) - 葦灣社區 - 世紀泰華 - 麗景酒店(濰州劇場) - 東風街向陽路口 - 郭味蕖美術館(三中) - 東風街月河路口 - 東風街永安路口 - 公交假日車隊 - 三友.華錦苑(東風街安順路口) - 茂華.紫苑公館(清平路口) - 第三人民醫院 - 東風街長松路口東 - 三友.翡翠城(東風街長松路口西) - 中天棉麻 - 華鵬金屬材料有限公司 - 北小於河中國石油 - 豪德貿易廣場[東風街] - 豪德廣場客運站 - 雅龍廚衛家電城 - 豪德小商品城 (39站)
Ⅳ 濰坊 澄園·私廚 在哪
在濰州路與勝利東街交叉口往東100米路南的老市府宿舍,婚紗店那個門進去,一打聽就知道了
Ⅵ 四大菜系之首
中國四大菜系:山東菜, 廣東菜, 四川菜, 淮楊菜(蘇菜)。山東菜為四大菜系之首。
Ⅶ 麻汁雜拌 作文
清末民初,濰縣大十字口、南北壩崖,食肆鱗次櫛比,有蚨盛館、福成館、泰豐樓、如意村、濰中飯店及東關的慶德樓、聚豐樓……名噪一時。如今,滿大街的川菜、西餐,濰縣菜已難覓昔日風采。來到「長松老店」、花翎飲食,在這里找到了正宗的濰縣菜。聽掌勺人講述濰縣菜的淵源,彷彿一桌饕餮盛宴擺在了記者面前。
「長松老店」經理胡長松自幼習廚,其父曾在「陳家大店」掌勺,他自己又跟「慶豐樓」的老廚相熟,前後輾轉多個酒店,悉得濰縣菜真傳。1994年,他開了這家「長松老店」。胡長松說,濰縣菜最早的起源已經難以考證,商業對濰縣菜形成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若論五都兼百貨,濰州自然甲青齊」,歷史上的濰縣曾是商貿重鎮,客商、文人雲集,他們將吃飯作為享受,佳餚美饌,低吟淺唱,慢慢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濰縣菜。
濰縣菜名聲遠播,是與歷代濰縣人在京城及各地做官分不開的。傳說陳官俊、張兆棟等人做官時,將濰縣菜引入宮廷,其中的「四大冷盤」——拌辣皮、芥末雞、熗芹菜、麻汁雜拌,享譽京城。其實,冷盤一直是濰縣菜中最負盛名的部分。上世紀,國家某部委曾在煙台召開全國工作會議,北京、濟南等地的代表途中在濰坊吃午飯,本地廚師按照「四四到底」的路子,分別製作了肉味、雞味、海味、全素共計16個冷盤,贏得滿堂喝彩。曾有專業人士對濰坊商品化的冷盤、葷素菜涼吃做過統計,品種高達107個,形成一個獨樹一幟的「冷盤王國」。濰縣菜與以海鮮為主的膠東菜、內陸的濟南菜及自成體系的孔府菜,組成了作為我國四大菜系之首的魯菜,香飄京津塘及東北三省。
傳統的濰縣菜講究「四四到底」,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四紅四喜,四冷盤、四熱菜、四鍋燒、四飯菜。
四冷盤:每盤一菜,初為芥末雞、甜醬肉、五香肉、燜藕等,後來又增加了蒸雞、酥鍋、拆骨肉、松花蛋等。
四熱菜:講究「參打頭,魚作尾」,即以燒海參為先、隨後是燴魚肚、芙蓉干貝、炒腰花,最後為紅燒魚。
四鍋燒:炸裡脊、炸春卷、炸丸子、炸大蝦等。
四飯菜:四喜丸子、大四飯雜燴、苜蓿肉、炒韭菜等。
濰縣菜講究調味純正,濰縣人大多不喜油膩而好清淡,口味偏咸、鮮,講究清湯和奶湯的調制,清湯色清而鮮,奶湯色白而醇。常用的烹調技法有30種以上,尤以爆、扒技法獨特而專長。爆法講究急火快炒;扒技法為魯菜獨創,原料腌漬粘粉,油煎黃兩面,慢火盡收汁,成品味濃質爛。
上世紀30年代以後,濰縣廚師開始分赴濟南、北京、天津等地學習酒店烹調、管理經驗,同時外地人也來濰縣開飯店。由此,濰縣的飯菜質量不但有了明顯的提高,而且組菜的格局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冷盤改用九盤,獨盤改為拼盤;熱菜改為大件,分別為六大件、八大件、十大件;湯類中,增加了高檔次的燕窩湯、鮑魚湯、銀耳湯、清湯海參等。
雙節期間,如果你想暫時遠離觥籌交錯的應酬,也厭煩了大魚大肉的油膩,不妨找一家正宗的濰縣菜館,好好品嘗一下清淡、咸鮮的濰縣菜,這才是濰坊人自己的口味。麻汁雜拌是我們濰坊人的一道特色小吃,很多吃過的外地人都特別懷念。這也是夏天我們濰坊人外出吃飯必點的一道菜。今天推薦給大家。做這個菜一定要有黃瓜、西紅柿和粉皮還要有丸子,其它材料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添加。粉皮用麻汁拌著吃,很多人一定會懷疑是否好吃,我可以保證真的特別好吃,不好吃找我好了。
原料:麻汁、四喜丸子(我用火腿腸代替)、黃瓜、西紅柿、木耳&腐竹((沒泡))、粉皮、雞蛋皮/熟肉絲/蒜泥
調料:醋、鹽、味精、香油
生產過程:。
1、粉皮洗凈煮熟過涼,控水備用.黃瓜/雞蛋皮/火腿腸切菱形片.西紅柿取外邊厚厚的一層切菱形塊.豬肉切絲炒熟放涼
2、麻汁加水、香油、醋調稀一點。大蒜搗成蒜泥
3、把切好的片片和肉肉放到大碗中加入調好的麻汁、鹽、味精、蒜泥拌勻裝盤顏色五彩繽紛,味道香辣濃郁,開胃下飯。出去在餐館是必點的一道菜,在家裡做來吃材料不必非要准備的齊全,黃瓜、西紅柿、粉皮和肉丸子是必須有的,當然麻汁也是必不可少的,這樣簡單的調拌一下,保證家裡人都「搶」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