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紙包雞的名家考證梧州紙包雞
中國當代著名國學家、文化學者肖健為紙包雞作文化定位,權威認定,紙包雞堪稱梧州傳統節慶美食文化的第一道菜!俗語有雲「無雞不成宴」,在中國,大凡節慶、喜慶筵席,以雞肉作為主要菜餚是不可或缺的。隨著時代的發展,紙包雞更打破了以往美食范疇中「食在梧州」必須「來梧州食」的傳播地域局限,發展成為美食中的「廣西手信」,充當了梧州本土美食文化產業發展引領者的角色,對「梧州手信文化」的發展起到重要的示範、帶動、提升作用!紙包雞進入「醬烤時代」,製作技藝和風味系列食品的創新,使得紙包雞的文化內涵得到了豐富、文化外延得到了拓展、品牌價值得到了提升。
據肖健考證,紙包雞傳世150年,起源於清代,在梧州民間始創。自清代咸豐年間起,被列為梧州府府台宴請賓客的主菜。民國初年,梧州北山腳下同園環翠樓,掌廚師傅在選材、配料、刀工、調味、火候等方面,對紙包雞的製作技藝作了全面提升,酒樓從此名聲大振、客似雲來。1983年,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全國烹飪美食大賽,梧州名廚陳北水先生應邀參賽,紙包雞名揚京華,贏得了「中國一絕」的美譽!2012年,美食界知名人士林艷光,首創保鮮便攜裝麥勁堡紙包雞,使傳世150年的梧州特產紙包雞發展成為美食中的「廣西手信」,領潮梧州本土美食文化邁進產業化發展的嶄新時代!2014年,林艷光創立新粵西樓,對紙包雞製作技藝作了進一步創新,一改以往的隔紙浸炸烹飪法為醬烤烹飪法,使紙包雞進入「醬烤時代」。2014年,「梧州紙包雞製作技藝」項目入選梧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Ⅱ 梧州騎樓城紙包雞一桌能坐多少人
你直接打電話問問就好了嘛。打114號碼百事通
Ⅲ 哪個地方的紙包雞最正宗
用料
雞胸肉 適量
胡蘿卜
黃瓜
西紅柿
鹽 少量
胡椒 少量
孜然 少量
辣椒 少量
油
紙包雞~的做法
雞胸肉洗凈切開,放上鹽、胡椒、油拌勻,稍腌一會兒
把蔬菜切絲,切小塊兒,少放點兒鹽拌下(其實口味淡的,我覺的不放鹽也行)。各種喜歡的蔬菜都可以,我這個下面還放了兩個木耳、一個香菇呢~這個全憑喜好啦!只要切小點兒就好 一會兒好包起來
取一張大點兒的烤箱紙,對折,在中間放上一層喜歡的蔬菜絲,上面放上一片腌過的雞肉,可以撒點孜然、辣椒,上面再放上一點蔬菜。
把紙包對折,兩邊像卷糖果一樣卷卷卷,保證不會開開就好。(其實我在網上看到的原版,是把紙剪成心形,然後折的好漂亮的紙包,但我太懶,而且我真心不擅長手工活)
小貼士
1.烤箱紙盡量撕大張點兒~像我這種什麼都往裡塞的人 太小最後都包不起來了!
2.這個做出來的雞肉比較多汁啦,味道確實不錯。但不知道是不是事先期望值太高,我其實相比較而言,我個人喜歡煎的那種嫩雞肉,就像這次做出來,我更愛順帶烤的菜花一樣。
3.算是很方便、也很有趣的吃雞胸肉的方法啦。也謝謝這個菜,讓我買了烤箱,也以嘗試更多好吃的!
Ⅳ 梧州紙包雞在哪裡能吃到
很多酒樓都有哦~但貌似是大東酒家的最出名最歷史久遠了,建議你去那。
Ⅳ 紙包雞的做法
Ⅵ 梧州大東酒家的紙包雞多少錢一隻~~ 可以留多久呢 想帶給外地朋友吃~~
這道菜還是熱吃的好,建議帶別的東西吧
Ⅶ 去梧州哪個地方吃紙包雞最正宗
大東酒家·
文化路
大南路對面
Ⅷ 紙包雞到哪個店鋪吃最正宗
梧州三寶名頭響,新粵西樓紙包雞、冰泉豆漿、雙錢龜苓膏,沒吃過就等於沒到過梧州
Ⅸ 「雞包紙包紙包雞」出自哪
紙包雞是梧州的佳味,傳說是清光緒年間,梧州府台從桂林帶來一位名廚創制的。府台宴請賓客的宴席上常用此菜,嫩滑脆口,贏得了賓客們的一片贊賞,從此,紙包雞同它奇特的製法名聞暇邇。百年來,經過廚師們在選料、配料、烹制方法上不斷發揮和改進,風味更美了。 原料:小母雞1隻(1~1.25千克),薑汁10克,白糖200克,精製醬油500克,玉扣紙數張,五香粉少許,味精少許,黃酒50克,白酒100克,花生油1千克。 製法:將小母雞(即未生過蛋的,當地稱項雞)宰殺後,去頭去腳去翅膀,破膛取出內臟,沖洗潔凈,切成重約50克的小塊,在每塊的一面輕輕剞出梳子花刀,將玉扣紙裁成25厘米左右見方塊20張,放入150度的生油鍋內略炸,撈出備用;將醬油、糖、白酒及適量薑汁、味精、胡椒粉、五香粉放在一起攪勻成醬料。然後將雞塊放入醬料內腌漬十多分鍾取出,每塊抹上一點薑汁,用炸過的玉扣紙包成長方塊,要包嚴實,勿使透氣。將鍋放大火上,下花生油燒至180~200度時,放入包好的雞塊炸至浮上油麵,而不發焦,原汁不流出,即撈出裝盤,打開紙包食用。 特點:原汁原味,肉嫩骨脆,香氣四溢,鮮美適口。
Ⅹ 梧州紙包雞 哪裡最好吃
梧州紙包雞有兩家大東酒店、粵西樓。紙包雞距今已經有150年以上歷史了,在梧州民間始創。自清代咸豐年間起,被列為梧州府府台宴請賓客的主菜。民國初年,梧州北山腳下同園環翠樓,掌廚師傅對紙包雞的製作工藝作了全面提升,酒樓從此客似雲來。後來,梧州的粵西樓等酒家,也因做紙包雞而享負盛名。1983年,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全國烹飪美食大賽,梧州名廚陳北水先生應邀參賽,紙包雞名揚京華,贏得了「中國一絕」的美譽!2012年,梧州美食界知名人士林艷光,首創保鮮便攜裝麥勁堡紙包雞,使傳世150年的梧州特產紙包雞發展成為美食中的「廣西手信」,實現了從傳播地域到人文內蘊的質的騰飛,領潮梧州本土美食文化邁進產業化發展的嶄新時代!
紙包雞在製作上,為了追求口味的正宗與地道,精選本土農家散養三黃雞為原料,切件後,配以老抽醬油、薑汁、八角等調味料,綴以少量白酒,以玉扣紙逐件包裹,再以花生油入鍋浸炸而成。獨創的隔紙浸炸烹飪法,鎖住了雞肉及調味料原有的味道,所以能保持雞肉的鮮嫩甘滑、醇厚不膩,色澤金黃、氣味芳香。
不過,粵西樓的廚師後繼無人,僅得以前的7成功力。另外還有冰泉豆漿,龜苓膏、蛇羹、田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