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惟楚有才为什么在湖南
“惟楚有才”是指楚地多人才杰俊的意思。楚国最早兴起于汉江流域淅川一带,楚国强盛时期的地盘很大,其中它最大的辖地包括湖南的全部地区,所以现“楚”多指湖南,“惟楚有才”多指人才杰俊集中在湖南。
2. 惟楚有才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惟楚有才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核准登记,在长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注册,注册资本金3亿元人民币。公司是一家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电子商务等现代技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具有雄厚的研发力量和技术积累,现有9项软著、5项专利。公司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好的教育云服务平台提供商,为教育信息化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力争3至5年登陆资本市场。
法定代表人:周立新
成立时间:2014-08-25
注册资本:30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30100000189700
企业类型: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长沙高新开发区麓枫路61号湘麓国际花园二期酒店、公寓N单元17层1706号房
3. 湖南唯楚有才质检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
湖南唯楚有才质检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是2018-01-18在湖南省长沙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长沙高新开发区正兴路118号荷塘月色庄园剑桥二区47栋101。
湖南唯楚有才质检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30100MA4PC9C62M,企业法人邓熙媛,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湖南唯楚有才质检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湖南唯楚有才质检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4. 惟楚有才故事 惟楚有才为什么在湖南 惟楚有才 惟楚
楚,
其实指的是湖北省,湖南省。
特指湖北省,
湖南省只是当时楚国之地,又因岳麓书院有:“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指的就是大楚国人才多,而湖南的岳麓书院,正是汇聚人才的地方。
5. 唯楚有才,是说湖南还是湖北
是说湖北,其实质是指楚文化博大精深,并未指哪里人。楚文化的核心在湖北,楚国的都城在今湖北荆州(所谓荆楚大地)。湖南的北部当时属于楚国辖地。
唯楚有才的正真出处,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惟楚有才”。这个描述的故事,稍有历史常识的人,就可以推断出,唯楚有才说的是何地。当然,这个“惟”(亦作“唯”),是个语气助词,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那么为什么湖南一直牵强的认为唯楚有才说的是湖南呢?他们的有一段故事,说清嘉庆年间,袁名曜任岳麓书院山长。门人请其撰题大门联,袁以“惟楚有材 ”嘱诸生应对。正沉思未就,明经(贡生的尊称)张中阶至,众人语之,张应声对曰:“于斯为盛”。这幅名联和故事就此撰成。也成为了湖南认为说的是自己的最终的证据,。
但是这个故事实际上在描述的时候,一般在前面会加上:“相传”或者“据说”,那么实际情况就不可考证了,显然是占不住脚的。史学界一般认为这个是湖南人自己杜撰的。
因为在湖北武汉武昌中学的匾额上,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挂了惟楚有材的匾额,岳麓书院正式的悬挂这个匾额的时间,是湖南大学在1984年悬挂的。当然,他们在选正时,也并没有想到被一所中学所用。我看到有的地方湖南人留言说由于湖南出的顶尖人才比湖北多,所以。。。。。这个是贻笑大方的。先不说其说法的准确性,光基本常识和历史常识都是不具备的。
所以,关于惟楚有材社会上有几个关键性的错误有待纠正:
1-惟,并不代表唯一,所以,大可不必认为是古人在贬低别的地方的人。古人没有现代人无聊。
2-这句话说的显然不是湖南
3-惟楚有材,跟湖南大学一点关系都没有,当然岳麓书院和他的关系也是没有的。至于湖南大学和岳麓书院的关系,大家自然都清楚是怎么回事。
4-这句话,不适合炒作,那个地方炒作的多,那个地方的人,显然很浮躁。
6. 能提供惟楚有才法人代表周立新的联系电话吗
该企业注册于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发区;法定代表人:周立新;根据其不同时期的年报,其联系方式如下:
7. “惟楚有材”与湖南湖北有什么关系
楚国最早兴起于古荆州之地的楚部落,建都城郢(今湖北荆州)后灭于秦国。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南、湖北全部、重庆、江苏、江西部分地方。
楚国地灵人杰,人才济济。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思想、科学、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一批第一流人才,甚至是世界性的第一流人才,故楚国人才既多又出类拨萃,品位极高,是可以登上中国和世界人才的殿堂的。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句话是大有来头的。其实,当初这副联的意思也许并非现在人所理解的字面意思。“惟楚有材”里的“惟”字只是个语气助词,在这里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古人说话都喜欢用双音节的词,所以在“楚有材”前面加了个“惟”字,只是为了方便好读而已,没别的意思。但巧合的是,湖南近代人才辈出,独领中国一个多世纪,于是这个“惟”字就成了今天湖南人为之骄傲和自豪的字面意思了。
8. “惟楚有材”,是湖南人太目中无人,还是另有隐情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之所以会让人产值误解,是因为人们对于“惟”字的误读。一说到“惟”,人们想到的就是“惟有”、“只有”、“惟一”等等。其实,“惟”字是个多义字,其中有一条就是“语首助词,无义”。如《论语》中的“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惟何甚!”惟楚有材”的正确解释就是“楚有材”,而非“只有楚地有材”。这样一来,“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就非常好理解了。作为千年学府的岳麓书院,肯定是湘楚人才的聚集地了——楚地的人才,岳麓书院里是最多的。
赶紧去晋国接回伍举。乍看此联,人们都会有种不适,那就是楚人(古之湘地属楚)太过狂傲,此联一出,给人的感觉,仿佛湘楚人才济济、他处再无俊杰。其实,这是人们对“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误读。
9. 湖南岳麓书院有一对联中的“惟楚有材”是因为什么
清嘉庆十七至二十二年(1812-1817年),袁名曜任岳麓书院山长。门人请其撰题大门联,袁以“惟楚有材
”嘱诸生应对。正沉思未就,明经(贡生的尊称)张中阶至,众人语之,张应声对曰:“于斯为盛”。这幅名联就此撰成。
上联“惟楚有材”,典出《左传》。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全联的意思或可理解为;楚国真是出人才的地方啊,岳麓书院更是英才齐聚之会所。